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瓶颈

更新时间:2023-08-30 23: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术界)(月刊)

总第145期。2010.6

ACADEMICS

No.6Jun.2010

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瓶颈

。范武邱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摘要)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国内甚至国外文学创作界

和理论批评界的热门话题。人们分别从译文质量、民族身分、国家认同和政治之间的关

系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学与诺贝尔奖的关系问题,可谓见仁见智。在大家的讨论中,基本

忽略了语言美感差异与译文质量的关系,而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优势。本文拟重点从

汉语语言美感在外译时的磨蚀视角采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情结。

[关键词】中国文学;诺贝尔文学奖;语言瓶颈

一、引言

自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已走过100余年的历程。在这100余年里,

它稳步成为人类科学、文学和社会活动事业中最受人们重视的奖励,在中国也概莫能外。然而,著名华裔学者,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朱棣文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了。客观地说,现阶段中国最有可能在诺贝尔奖方面取得突破的在文学领域。不过现在看来,中国与诺贝尔文学奖也有渐行渐远的趋势。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成为近年来国内甚至国外文学创作界和理论批评界的热门话题。毕竟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一百余年来,中国作家还没染指,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让人感到有些难以接受。尤其是流亡海外的华裔作家高行健2000年获得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中国文学界有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有人指责瑞典人没有眼光,不懂得欣赏中国文学;有人(如北岛)批判自己的文学,说中国作品根本就还不够资格得这个世界大奖。在国外,瑞典

作者简介:范武邱(1966一),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模糊语言学。一134—

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瓶颈

的马悦然,英国的蓝诗玲,新加坡的殷宋玮等人分别从译文质量、民族身分、国家认同和政治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学与诺贝尔奖的关系问题,可谓见仁见智。其实,如果重新审视一下问题本身,可能更有助于对问题的回答。国际传媒及舆论普遍认为,从作品质量及影响力来看,有三分之二获奖作品的获奖是无可非议的。我们应该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文学生态环境、理想主义倾向、政治侵扰和欧洲中心等各个层面探讨中国作家为何无缘诺贝尔文学奖。虽然诺贝尔文学奖不是衡量一个民族或个人文学水准及成就的唯一尺度,尽管它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和不公平性,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它已经成了中国文学考评自己的一个无法回避的参照和坐标。不管我们采取何种态度,这个在遥远的瑞典设立的奖项与中国文学衍生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在人们的讨论中,基本忽略了语言美感差异与译文质量的关系,而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优势。…本文拟重点从汉语语言美感在外译时的磨蚀视角来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情结。

二、诺贝尔文学奖的语言问题

顾名思义,诺贝尔文学奖自然应该把文学作品作为考察对象,其衡量高低优劣的标准也应是相关的审美标准。应该说,一个世纪多来它遵循了一些核心的审美评奖标准,如:第一,描绘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貌,时代变迁和心灵历程。第二,以强劲的实力代表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段文学时期,引领一种文学潮流。第三,表现人类情感的共性。第四,籍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出类的艺术才华,用有限的文学空间表现无限的社会生活。但是,正如世上万事万物都绝非孤立的、静止的一样,诺贝尔文学奖的审评也是并非单一的标准在起决定作用,它总会牵涉到各种各样的非文学因素,而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推政治标准,甚至评委委员毕林也说,政治因素“虽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也不可低估”。如布宁、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高行健的获奖足以说明该类问题的存在。因此人们有理由质疑诺贝尔文学奖的权威性。在政治因素之外,语言是最大的障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的马悦然曾经直率地说:“一个中国的或者日本的、印度的作家,完全要靠翻译。他(她)主要的作品一定要翻成外文,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什么的。要不然他在国外没有读者。不仅要翻,而且要翻的很好。翻得好他就可以出名了;翻的不好,读者就会以为,啊!这本小说简直不行。因为译文不好,他们就认为原文同样不好。所以,一定要,一定要大量的翻译他们的作品,而且要找些个好的翻译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是一个英国写小说的,或者用法文、德文、俄文写成的作品,就比较容易了……这个是事实,没有办法。”【21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是一种语言霸权。应该说,中国作家在这方面碰到的问题非常突出。

作为一个“两脚踏东西文化,~心评宇宙文章”的世纪作家,可以说,林语堂是中国跟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文人。林语堂杰出的文学成就,在海峡两岸

一135—

学术界2010.6 学人论语

乃至世界文学舞台久负盛名,他曾四度(1944,1972,1973,1975)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未能获奖。应该说,隆重推出《吾国与吾民》及创作出长篇小说《京华烟云》的林语堂是很有可能继赛珍珠(1938)获奖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因为其作品的主题符合那时诺贝尔奖的评审标准,再者其作品数量和质量都堪为上乘,而且他是由赛珍珠提名的,而历届获奖者,尤其是上一届获奖者的提名,向来被认为是份量最重和最有竞争力的。当时正值日本丧心病狂地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赛珍珠对中国的描写自然迎合了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欲望。她的作品也因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受到极大的关注。但在西方读者看来,最好的认识方式,不宜再是西方作家(如赛珍珠)浮光掠影式的介绍,而应当由中国人自己向他们讲述一个真实具体的中国。

有人说,张艺谋的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屡有斩获,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了西方

观众的某种心理,即一方面展现民族的淳朴善良,更主要的是描述其愚顽落后或称劣根性。在这点上,林语堂与张艺谋颇有几份相似,如有人将林语堂的作品“MycountryandMypeople”书名译作《卖国卖民》。既然迎合了西方读者的心理,产生了轰动效应,而却未能获奖,那么只能从语言本身去寻找原因了。也许西方读者只想了解言内意义,并无心也无力去感受汉语所蕴涵的美学要素和价值,这正如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在论及《京华烟云》时所言:这部小说虽然是用英文写成,却有许多奥妙处,非中国人看不出来。西洋人看书比较粗心,也许不会体悟出来。‘33

在大陆作家方面,可以说,沈从文是最接近诺贝尔文学奖的。1999年,《亚

洲周刊》发动全世界华人学者和作家评选20世纪100部最优秀的中文小说,沈从文的《边城》作为单独的作品名列第一。刘洪涛经多年的研究,2002年在《文学评论》第一期推出了他的力作《(边城):牧歌与中国形象》,这是他献给沈从文百年诞辰的一份厚礼。文章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其文化隐喻被提升到民族、国家形象的层面上,除艺术品质的精湛外,高度的概括性和相当的容量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现代文学中,能当如此评价的作品十分罕见,而鲁迅的《阿Q正传》和沈从文的《边城》是其中最有代表性,文化隐喻又完全相反的两部”o[43其实,朱光潜先生在《沈从文的人格和风格》中早就对《边城》做出了评价:“它表现出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在心坎里哪一股沉忧隐痛”。¨’马悦然(G.Mahnqvist)说,早在他的青年时代就喜欢沈从文的作品,但不敢译,因为“美丽的文字是不能轻易译的”。【61这也许是沈从文没能获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三、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瓶颈

著名翻译家Tyrwhitt说:“翻译贵在发幽掘微,穷其毫末。在造词与琢句方

面,要译出其文;在性格与风格方面,要译出其人;在褒贬与爱憎方面,要译出其情;在神调与语感方面要译出其声”。‘7’然而,此翻译观只不过是对理想翻译王一136—

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瓶颈

国的向往,决非艰难翻译实践的写照。翻译,是一项品尝遗憾的事业。一般意义上的“翻译遗憾”是:翻译,由于语言隔阂、文化壁垒、历史迥异,译者往往只能独享原文之美。当我们进入汉译英的翻译领地,这种遗憾更加凸现。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束手无策。这种遗憾的根源在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确切地说,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悟,讲究意合意会,而不求眉须毕现的分析,不讲滴水不漏的逻辑,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呈现别样风景:它讲逻辑,重分析,求形合,追求条分缕析,漠视所谓的整体感悟。由于英汉语模糊性在审美地位、表现形式、语域应用和审美价值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而造成汉语因模糊而生成的美感在英译过程中多有磨蚀。汉英翻译过程中汉语美感的磨蚀主要表现在:意境难以在译文中营造、独特的句式美感难以再现、形象美感有所缺损、汉语表达妍美虚华的效果难以复制、典雅的文言色彩难以保真、叠词叠韵效果难以复现。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从汉语到英语的翻译过程,经常是一个填补“意义空白”的过程,是一个变“意义不确定”为“意义确定”的过程,一个模糊美感的磨蚀的过程,是一个从浪漫的诗的意境向现实的逻辑世界回落的过程!那么,从英语到汉语的翻译过程,则应该是一个制造“意义空白”的过程,是一个变“意义确定”为“意义不确定”的过程,一个模糊美感的“抬头”的过程,是一个从现实的逻辑世界回归浪漫的诗的意境的过程!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汉语模糊美感能在英译时保真的情况,这往往需要灵感思维发挥作用。就总体而言,这种能够“保真”的情形并不是主流。

对于汉语模糊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不谙此英汉之别者往往怨译者“译艺不精”,即使是瑞典皇家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18位评委之一的马悦然也难免有这种偏颇认识。他曾指出,中国文学作品之所以尚未被诺贝尔奖承认,原因之一就是作品的翻译质量问题。在与著名作家龙应台的谈话中马悦然说:“……我们能够倚赖的,只有翻译。在已有译本的情况下,译本的好与坏影响很大。在上海开会时我曾经说过:北京外文出版社翻译的中国作品简直是谋杀中国文学,坏得令人反胃。……”。【83既然马悦然已经谈到了这一层,我们不妨从汉语语言美感在英译过程中的磨蚀这个视角来看中国文学在角逐诺贝尔奖方面的语言问题。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眼睁睁地看着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束手无策。由此观之,将责任完全推给译者是有失公允的。

作为一位汉学家,马悦然多次提到中国文学在角逐诺贝尔奖时面对的语言问题。十八位评审当然也了解语言的重要性。除了母语瑞典文之外,每个评委都懂英法德三种文字,其次,有的人懂东欧语言,有的人通西班牙、意大利文,有的人懂中文。但是,这样的分布仍旧不能解决语言的障碍。4翻译,究竟能不能够代表原作?这是个问题,尤其在诗的领域里。弃原作而就翻译,是一种不得已的妥协,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就在这个妥协的基础上。进一步说,即使语言隔阂

一137—

学术界2010.6 学人论语

不成问题,文学品味又必然构成另一个难题。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独特的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一个习惯于欧美文学表现方式和手法的人,很明显一下难于接受像印度、中东、或中国那样截然不同的文学传统。即使他学会了“接受”,也难以用中肯的标准来衡量不同文学传统之间的优劣。正因为如此,马悦然甚至这样“贬”诺贝尔文学奖:“它就是十八个瑞典人给的一个文学奖,仅此而已。它不是一个世界文学奖!”

语言是对话的媒介。没有对话的媒介,对话就失去基础和可能性。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获诺贝尔文学奖最多的语种为英语,此外,法语、德语、俄语、希伯莱语、阿拉伯语等,亦榜上有名。1994年日本现代作家大江健三郎成为继泰戈尔和川端康成之后的亚洲第三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和川端康成的获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借力于日本政府和民间的扶助,而泰戈尔的获奖,则是英语这一媒介在西方(特别是在北欧)影响等环节上,为这位大师的崛起,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瑞典文学院常务副秘书长宇冷斯腾也承认:瑞典文学院偏袒使用“通常”文字的作家作品,忽略使用“非通常”文字写作的作家作品。一。

鲁迅先生曾说过汉语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正如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所说的唐诗的境界:“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遗憾的是,这种美感在英译过程中多有磨蚀,若以英语译文来评价中文的美学效果,无异于是扬短避长。

不是中国缺少一流的作家,而是中国缺少能用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通常”文字写作、能让全球更多的人阅读和研究他们的一流作家和作品。在瑞典的18名院士中,只有马悦然一人可以直接阅读中文作品,而且还得益于他娶了一位四川籍的太太,其他人都要借助翻译。中国人坚信有拿诺贝尔文学奖的条件和实力。值得一提的是,若老舍先生健在,196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极有可能不是授予川端康成而是授予老舍。事实上,在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历史中,一些真正的大师(如托尔斯泰、乔伊斯、卡夫卡、普鲁斯特、易卜生等)被忽略了。因此,有人慨叹“我本苍白”,对20世纪的中国文学就作全盘否定显然是妄自菲薄。

四、余论

目前中国从事英译汉的人应该大大多于从事汉译英工作的人,许多的汉籍外译工作是由国外汉学家承担的,但是中国文学作品“……有许多奥妙处,非中国人看不出来”o[101林如斯所说的“奥妙处”应可基本视作语言的“模糊性”。虽然以英国的A.C.Graham为代表的许多国外的汉学家认为汉籍英译不宜由中国人承担,cl¨但汉籍英译绝不是外国人的专利,相反,就对汉语模糊美感的认识视角看,汉籍英译只宜由中国译者承担,或者由中国译者和国外学者通力合作完成。中国的翻译工作者应该处理好“译入”和“译出”的矛盾,知难而进,努力研究如何提高汉籍外译质量,尤其是研究如何把汉语中因模糊手法生成的美感最一138—

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瓶颈

大限度地在译语中再现出来。

事实上,汉语美学价值的半壁江山在其模糊,而汉语因模糊生成的诸多美学

效果确实难以原汁原味地复制到把数理关系誉为语言形式美的英语中去。当然,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多有磨蚀不能成为我们翻译过程中敷衍应付、不负责任的托辞。尽管美文不可翻译,但是这不是绝对真理。比如在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傅雷译罗曼 罗兰的作品中,我们仍能感到美的光芒。因而注重英汉语语言美学与翻译互动关系的研究是中国文学通往诺贝尔文学奖殿堂的必由之路。它需要我们充分挖掘英语之美,以英语的优势来补偿汉语模糊语言美学效果在翻译转换过程中的缺损。我们还应该从英汉对比视角解读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并提出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补偿模式和机制,为汉英翻译提供一些既宏观又具有具体指导意义的思路或观点。今后的汉英翻译者若是能有以上认识,也许,中国的文学作品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方向,就挪近了一步。

撇开文学生态环境、理想主义倾向、政治侵扰和欧洲中心等各个层面不

谈,【12’我们认为英汉语语言美学生成机制的差异是横亘在中国文学通往诺贝尔奖前的一道坎。不过,我们认为在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梦圆何时的问题上既不得妄自菲薄,也不要怨天尤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融,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不断增强,诺贝尔文学奖迟早会莅临中国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国度,而且我们相信这个时间不需太长。

注释:

[1]Nida,E.A.andC.R.Taber.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Leiden:Bfill.1969,P5.

[2)[6][8][9]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2、322、322—323、323

[3][10]林语堂:《京华烟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4]刘洪涛:《《边城):牧歌与中国形t-),《文学评论)2002年第l期。

[5]杨瑞仁:《(边城)研究述略》,《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7]杨衍松:《果戈理——俄国散文之父》,<果戈理短篇小说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年,译

[11)潘文国:《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荚译的意叉),《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12]赖干坚:《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世纪末的反思与前瞻》,《外国文学》1997年第5期。

[责任编辑:黎虹]一139—

解读中国文学的诺贝尔奖语言瓶颈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范武邱, Fan Wuqiu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75学术界ACADEMICS2010,""(6)0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王宁.Wang Ning 多丽丝·莱辛的获奖及其启示 -外国文学研究2008,30(2)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首先,她的创作确实富于理想主义的倾向,其次,她既是一位跻身女权运动中的女性作家,同时又在作品中描写了殖民地题材,再加之她本人的流散身份,这使得莱辛同时成为文学创作界和理论批评界特别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作者认为,莱辛的获奖证明了诺贝尔文学奖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而对于中国文学来说,诺贝尔文学奖不应该被看作是唯一的标准,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长期的失之交臂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中国的一些有实力并潜心创作的作家必将在不久的将来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2.期刊论文 昌切.CHANG Qie 离诺贝尔奖有多远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5)

诺贝尔文学奖是国际最高文学奖.百年来,中国籍本土作家一直未获此殊荣,原因是复杂的.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人要荣获该奖并非遥远,更非无可能.因为,外部环境已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内部环境也比较好.当下,语言屏障是横亘在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之间的最大障碍.

3.期刊论文 邓经武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问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1)

注重各地域文化的发掘,寻找各种族文化中的优秀因子,以此展现中国文学独有的审美观照方式,亦是张扬民族本土化文学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中国文学既要思索全球化文学可能的共有审美价值尺度--如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用高行健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来说,就是"文学就其根本乃是人对自身价值的确认","文学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普遍关照",继续从事未完成的"全球性"文化启蒙和在这种语境中对中国独有传统的创造性认同,这要求既师法西方经验更要在西方面前重塑"中国",以便在"全球性"文化语境中确立中国文化的新形象.

4.期刊论文 马淑琨.MA Shukun 涵养结晶:大江健三郎与中国文学的关系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8(4)

大江健三郎是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曾五次来华访问.他从小熟读鲁迅作品,其文学本质与中国作家莫言非常相近,因此对中国文学有特殊的感情.研究大江健三郎及其文学跟中国文学的关系,在中日文学交流史上将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5.学位论文 张羽 泰戈尔与中国现代文学 2002

1913年,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1861~1941)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带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这让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的东方话语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注意。受西方和日本“泰戈尔热”的影响,从1913年起,泰戈尔的思想和文学作品就开始在中国文学的园地上传播开来,到了1923年,“泰戈尔在中国,不仅已得普遍的知名,竟是受普遍的景仰。”(徐志摩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泰戈尔对中国文学存在着广泛的影响。1924年,泰戈尔来华讲学,一时间,各大报纸、杂志纷纷刊登欢迎泰戈尔的专号,文学青年们竟相翻译、介绍泰戈尔的诗歌、小说、戏剧,还有一些团体排演了泰戈尔的剧本,泰戈尔在中国所做的20次公开讲演及数十次小型谈话被各大报刊纷纷转载,掀起了中国的“泰戈尔热”。今天看来,泰戈尔在中国的影响本身已经蒙上了历史尘埃,但只要拭去灰尘,我们就会发现,泰戈尔研究还有很多“问题点”,值得我们去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6.期刊论文 朱希祥 "理想主义"的展现与演化--试论一百年来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原则的基本精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什么是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颁奖原则?本文认为:不是别的,就是"理想主义".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颁奖原则,一百多年来,"理想主义"的涵义不断地丰富和变化,从最早的温和性的人道主义精神,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一些现代派作家对它的补充(对社会的批判和对新的艺术的追求),以及本世纪七十年代后对它的淡化和泛化,得奖作品在表现人类处境上更富有深意,作品的艺术独创性和深度广度进一步突出."理想主义"毕竞是跨世纪的光芒,对它的探寻与研讨,会使我们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的步伐走得更快,步子迈得更大.

7.期刊论文 周成平 关于作家学者化的思考 -学海2002,""(2)

20世纪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虽不必过于介意,但也值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而作家的非学者化也许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针对性地加强作家的学者化建设和培养,则是21世纪当代中国文学的当务之急.

8.学位论文 朱晓明 严歌苓与莫里森的母性美比较 2009

在海外华文文学作家中,严歌苓的小说创作取得了显著成就,对海外华文文学和中国文学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的一系列的地母形象更是丰富了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母性形象,对于母性美的的表现更是寄托了作家的文化追求。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1931-)是199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把写作视为一种思考方式,致力于描绘黑人文化价值的失落、黑人对自我的寻找以及对文化之根的追觅。莫里森的创作结合西方传统文学因素与黑人民族文学特色,以其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的小说写活了美国黑人生活。莫里森坚持自称“黑人女性作家”,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重担:以代艺术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黑人妇女这一双重弱势群体的关照,为她们的心灵史。她的作品往往从美国黑人妇女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题材,潜入到她们思感情的深层领域。莫里森在其8部长篇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黑人女性形象,深刻展示了她们在种族压迫与性别歧视下心灵世界的冲突,探索了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对非洲裔美国妇女的影响。其杰出成就标志一个新的文学种类黑人女性文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

由于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也拥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两位作家在各自的作品中塑造的母性形象不尽相同,严歌苓笔下的是传统的母性美,以善良和宽容为主导;莫里森笔下的母性形象更加的有力和坚强。但是,两位作家却对母性美给与了共同的文化追求,即通过母性美的力量,寻找各自远离或者已经迷失的精神家园,用母性美来影响和净化这个世界,用同样的地母式的藏污纳垢来净化这个世界和人类的心灵。

本论文将比较研究、女性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文化研究以及后殖民主义等批评方法相结合,在第一章从母性与女性的定义区分开始论述,将母性从女性这一概念中剥离,着重论述。第二章则是论述在作家严歌苓笔下是如何体现母性美的。第三章则是论述在莫斯森笔下的母性美的内容是什么。第四章则是在前两章的论述基础上做出总结,得出结论。

9.期刊论文 丁国旗.范武邱.毛荣贵.Ding Guoqi.Fan Wuqiu.Mao Ronggui 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兼谈对中国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的启示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0)

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汉语中因模糊生成的诸多美学效果难以原汁原味地复制或移植到译语中去.以英语的优势来补偿汉语模糊语言美学效果在翻译转换过程中的缺损,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这对中国文学角逐诺贝尔文学奖不无启迪.

10.期刊论文 张喜洋 中国文学性写作在世界格局的困境及对策——从文坛“诺贝尔文学奖”情结谈起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1)

本文从“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入手,将诺贝尔文学奖本身所隐藏的意蕴和中国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期待、不满、希冀等心理意蕴作了较为清晰的分析,并结合中国文学性写作的现状、特点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了中国文学性写作在世界格局中的困境,为寻求对话与出路,提供个人一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www.77cn.com.cn/Periodical_xsj201006015.aspx

授权使用:西南科技大学(xnkjdx),授权号:fbae12f6-8be0-432b-a653-9e0a017747b0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9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y5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