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许氏族源考

更新时间:2023-11-09 04: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徽州许氏族源考

许姓最初的发源地是在今河南省的许昌东,得姓之后,便开始了漫长的迁徙历程。战国以前,许姓的迁徙主要局限于今河南省,沿颍水向东南迁徒,来到了今天的许昌一带,因土地肥沃、草木茂盛,便定居下来。这可以说明许氏之迁徙,自古以来就是以寻求优良的人口发展空间为主要的考虑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许姓因被郑、楚等国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北部一带迁都,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许姓最初繁衍迁徙的足迹。许为楚所灭后,除部分迁居湖北荆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数许姓就地繁衍或北上迁徙,逐渐形成了高阳、汝南、安陆、晋陵、中山、太原等郡望。因以高阳及汝南两郡最望,故许姓多以”高阳”、“汝南”为其堂号。其中又以“高阳郡”最为著名,现今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省的大部分许氏均为“高阳许”(高阳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

在高阳附近衍派的许氏子孙中,到唐朝高宗时期,出了亢宗人物(庇护宗族,引申为光耀门楣)许敬宗,故许氏族望高阳,大盛于唐。徽州许姓就是这一支后代。

唐末,许敬宗八世裔孙许儒为避“黄巢战乱”,从关中南迁新安黄墩(今屯溪之篁墩),是“高阳许”南迁新安的

一支。该支的许儒次子许知稠迁许村(今歙县许村镇),繁衍至今已历千年40余代,子孙遍布新安各县,成为“新安望族”之一。其中,又以歙县许村、绩溪涧洲、祁门县等三县“两村”的许氏尤盛(在歙县有“南吴北许”之称)。

宋徽宗时“新安”改称“徽州”,许氏更是人才济济,代表人物有许俞、许元、许平等兄弟。他们与当时的名臣显宦关系密切:胡安定为许俞作《孝子传》;欧阳修为许元作《真州东园记》《海陵许氏南园记》等文;许元殁后,欧阳氏撰写《墓志铭》;王安石为许平写《墓志铭》。许元把握当时朝廷允许修编宗谱之良机,倡修《昉源许氏世谱》,为许氏后人探流溯源提供了诸多资料及便利。虽然宋谱早佚,但王安石、许元为该谱所作之序却仍留存至今。这两序尽管屡经抄传翻刻,虽难免文字讹脱,但文章的主体内容不变,两序伪作的可能性不大。

随着人口的繁衍,为官、经商及其它因素,许氏外迁一直延续。许村许氏外迁的分支遍及大江南北:北宋期间,许遂迁黟县:许逖迁祁门。许逖之子许元居宣城。许元之孙、宗孟之子,许儒的七世孙许透迁绩溪云川大桥,此支自成一派,为许氏云川派的始祖。“云川派第十六世”许泰来始迁涧洲,许泰来也是涧洲(即“磡头”)许氏的始迁祖。南宋时期,西支十四世祖许士由迁唐模而成“唐模派”,此支有“同胞翰林”许承宣、许承家两兄弟及晚清

翰林许承尧。西支第十七世祖许暹迁城东而成“城东派”,代表人物是三朝元老许国。另有一些未成门派,但却也出了一些了不起的人物。如邦宪门一支迁扬州,诞生了夫妇院士许国志、蒋丽金。祥里门一支迁南京,则有河海大学校长许心武,其子许靖华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xy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