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更新时间:2023-03-21 09: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政和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检测

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过程中对宇宙也有认识,形成了一些宇宙学说。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种: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以为“天圆地方”,“天象盖笠,地法覆盘”。这是对天地结构比较直观的认识,起源于周初。它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汉代成书的《周髀算经》利用影长测量数据试图把盖天说构造成一个天地几何模型,说明日月出入、昼夜变化等各种天丈现象。但由于天地平行和圭表影长“千里差一寸”的基本假设有误,结果并不理想。不过盖天说对绘制星图、测量天体坐标来说还是很有用的。汉代有一种星图叫做“盖图”,大概就是按盖天说的原理绘制的。此外,天体的赤道坐标在中国古代是“入宿度”和“去极度”,与盖天说并不矛盾。

汉代出现了浑天说,大概出现在太初改历之时。东汉张衡的《浑天仪注》对浑天说有非常形象的描写:“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可见浑天说的本质就是对天球的认识。浑天说对后来天文观测的影响很大。有了浑天说,就有了浑仪,并且有可能在浑仪上加黄道、白道等,使天体位置测量越来越精密。

宣夜说是一种认为宇宙无限的气宇宙论,是汉代的郗萌提出的学

说。认为“天”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这种宇宙论虽然对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却启发人们对宇宙本原和天体演化的认识。宋代理学家朱熹更是根据这种气的宇宙论提出了关于宇宙演化的猜想。他认为宇宙起先只是阴阳二气,两者旋转磨擦,磨出一些渣滓,结在中央,便形成地。气之清者就上升成为日月星辰,在外周转不停。这个宇宙演化理论虽然还很粗糙,但其气漩涡论却比西方著名自然哲学家笛卡尔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

中国古代宇宙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天地对应和天人对应。中国古代的星官体系是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西方的传统开始于古埃及巴比伦,到古希腊时期形成星座体系,以神话中的事物为主。中国星官体系则完全不同,是把人间帝王社会搬到了天上。天地是名副其实的对应。正是有了这种对应,中国古代的天与人之间才那么的接近。“天文”永远与“人文”密切关联,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其根本的目的是探究天人关系,正如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

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看起来似乎越来越不重要。其实情况并不这么简单。当我们探索宇宙越深入,就越发现我们人类是与宇宙紧密相关的。例如,现代天文学探索宇宙中的地外生命,就是出于对我们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只有当我们关心人,才可能更好地探索宇宙;也只有当我们更多地了解宇宙,才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

(摘编自孙小淳《中国古代天文学:何为“天极”》)

1.下列对于盖天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盖天说是中国古代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种对宇宙认识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天圆地方”,“天象盖笠,地法覆盘”。

B.盖天说对天地结构的认识比较直观,对古代天文学的影响很大,汉代有一种星图叫做“盖图”,可能就是按盖天说的原理绘制的。

C.《周髀算经》试图用盖天说的天地几何模型来说明天文现象,但由于天地平行和圭表影长有“千里差一寸”的误差,结果不理想。

D.盖天说起源于周代,对绘制星图、测量天体坐标很有用。我国古代天体的赤道坐标“入宿度”和“去极度”,与盖天说有一致之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代出现了浑天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这是张衡对天地形象的比喻,代表了东汉对宇宙的整体认识。

B.宣夜说对天文测量和天文历法没有产生实际作用。这种宇宙论认为“天”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在气体中飘浮游动。

C.朱熹关于宇宙演化的猜想比笛卡尔的宇宙演化漩涡说早400多年,他的这种气漩涡论是根据汉代郗萌的气的宇宙论提出的新认识。

D.中国的星官体系和西方的星座体系完全不同,中国的星官体系不以神话事物为主,而把人间帝王社会搬到天上,有天地对应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浑天说这种对天球的认识认为地被天包在其中。在浑天说的影响下,出现了浑仪,有可能会使人们对天体位置的测量越来越精密。

B.根据朱熹的“气漩涡论”,地是在中央的,是阴阳二气旋转摩擦出的渣滓,日月星辰是在地之外周转不停的,是阴阳二气之清者。

C.探究天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目的,这源于中国古代宇宙论强调天地人的相互对应,天地对应使得天人之间很接近。

D.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人在宇宙中位置并非越来越不重要。现代天文学探索宇宙中地外生命,就是出于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怀。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

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

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

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

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

4.下列对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B.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 /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C.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D.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

5.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考中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B.“勤王”,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D.“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

B.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

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珤、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

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复辟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

(2)而来执法严, 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

和王中丞闻琴

[南朝齐]谢朓

凉风吹月露,圆景动清阴。蕙风入怀抱,闻君此夜琴。

萧瑟满林听,轻鸣响涧音。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

【注】容与:徘徊,踌躇不进。

8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琴声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9.诗人听了琴声后产生了怎样的感慨?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孔子曾对“学”与“思”二者的关系作过辩证论述,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禅提了三条建议,其中一条是严明赏罚,将宫府视为一体,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了山间朝暮之景的变幻:“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表现了随着光线的变化,山中景色亦显示出不同的风姿。

(5)陶渊明在《饮酒》中以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诗人悠然闲适、超凡脱俗的心情的句子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胡秋原:两岸破冰第一人

191 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的胡秋原,15岁时考入国立武昌大学学习理工,后因加入共青团,主编《武汉评论》,反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屠杀共产党人而遭受白色恐怖的追捕。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国投身抗战,被任命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中央日报》副总主笔,以及《东南日报》和《香港时报》总主笔,并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创办《祖国》《民主》《政治文化》及《评论》等刊物,宣传全民族抗战。

1948年,胡秋原当选为国民党政府首届立法委员,1950年去台后仍任立法委员、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大学教授,独立主办《中华杂志》。胡秋原一生著作等身,达100余种3000余万字。他一生都在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

进入20世纪 80年代后,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胡秋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他曾说,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大陆不

能没有台湾,没有台湾便失去屏障;台湾不能离开大陆,离开大陆便成了国际孤儿。两岸必须统一在一起,否则两边都要受到损害。他特别强调:台湾想离开大陆搞独立,不但在政治上不可能,在经济上也做不到,如硬要分裂出去,受苦的还是台湾民众。

1988年4月,胡秋原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被公推为荣誉主席。9月12日,他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偕夫人敬幼如、长女胡采禾及“统一联盟”代表,由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是为海峡两岸隔绝40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高层人士,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

到达北京的当日,胡秋原就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的亲切接见。胡秋原充满激情地说:“20世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民族分裂的状况至今依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快地结束这个不幸。于是,我不管‘三不’不‘三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与主席共商国是。”

之后,胡秋原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演讲,面对数千名师生,他慷慨激昂地说:“祖国大陆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制造原子弹、氢弹和使卫星上天,说明中国人能强;台湾的经济建设,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中国人能富。如果我们中国能够统一,很快就可以富强起来。”话音刚落,全场爆发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他穿梭于大陆各地参观、访问,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刮起了一股“胡秋原旋风”,也惹恼了李登辉。1988年9月21日,也就是胡秋原与邓颖超握手言统一的第六天,李登辉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开除

了胡秋原长达50年的国民党党籍。在国民党执政机构中甚至有人叫嚣要“法办”胡秋原。

面对台岛当局的“法办”闹剧,胡秋原十分坦然,在完成行程逾万公里、长达36天的观光访问后,于10月18日凯旋返台。途经香港,他坦然对记者说:“我是公开去内地,我也是很光明地回去,我的话也是公开的,我没有得到共产党什么好处,我不过是讲了国共要谈判,两岸要统一,现在我更加强了这个信念……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中国人不开除我,我做中国人到底了!我相信没有人再开除我的国籍,我还要尽做中国人的力量。”

飞机抵达台北机场后,面对数百名欢迎者,胡秋原即席演说,再次强调:“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而筹谋。台湾一旦脱离祖国大陆,无论有多么成功,在国际强权环境下,都没有安全可言,前途都是暗淡的。因此,未来只有朝统一发展。”

1990年5月27日,台湾师范大学为胡秋原举行80寿辰演讲会,时年91岁的陈立夫面对上千名与会者微笑着说:“秋原这个人很勇敢,有浩气,他觉得海峡两岸今天应该讲和,不能再相互攻击,结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人忽然跑到北京了……”话音刚落,全场立刻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

【相关链接】

①胡秋原(1910-2004)湖北省黄陂人,著名史学家、政论家和文学家。生平著作等身,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中国国民党党员,

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1989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2004年5月4日,94岁的胡秋原荣获“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

②胡秋原深受顾炎武“明道教世”精神的影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不畏艰险,屡屡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历经顿挫而矢志不渝。非议和谪贬,都无损于他的风骨。郑学稼先生曾说:“胡秋原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镜子。”——(谢远笋《胡秋原——大家精要》)(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开头三段主要概述了胡秋原早期的一些经历,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为下文写他促进两岸统一的事迹做铺垫。

B.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所以胡秋原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C.1988年9月,胡秋原飞抵北京,成为海峡两岸隔绝四十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人士,他也因此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

D.本文主要写了胡秋原的“破冰之旅”。胡秋原在访问大陆期间,穿梭于各地,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

E .胡秋原的破冰之举及民族和平统一的主张虽然遭到李登辉政府的强烈阻挠和反对,但也得到了一些知名人士的理解和高度赞扬。

(2)胡秋原认为两岸必须统一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胡秋原为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作为“两岸破冰第一人”,胡秋原身上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

1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018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不孚众望

....地突破了400亿元人民币大关,国产电影更是创下了票房的历史新高,但“口碑差票房高”现象依然存在。

B.中朝有着很深的渊源,本是一丘之貉

....,理应通力合作,但是朝鲜却不顾中方意见,进行氢弹试验。

C.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

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

....。

D.中国官方正式承认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但是新航母的性能和

美国航母相比只能望其项背

....,一时难以赶超。

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大建设的阶段,如何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也摆在了各级管理者的面前。

B.站在2018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

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C.我省环境污染责任险推广遭遇尴尬,投保企业数量远低于周边省份,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投保意识不强,普遍抱有侥幸心理造成的。

D.美国安全智库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2018年美国将加强在南海的活动,并巩固与东南亚伙伴国家的军事合作。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一座城市也像一个人一样,①。所谓城市的气质,②。正如一个人的气质,肯定与他的先天的文化遗传和后天的文化教养关系密切。城市文化作用于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③,城市建筑和城市规划怎样,影响到城市人的居家感受、生活状态和生活质量等等。

15.解读下面的漫画,简要说明漫画的内容,概括其寓意。(5分)

内容:(3分)

寓意:(2分)

五、写作(60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微信朋友圈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

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小男孩。

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政和一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1.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天地平行和圭表影长有‘千里差一寸’的误差”表述不当,原文是“天地平行和圭表影长‘千里差一寸’的基本假设有误”。

2.参考答案:A

详细解析:“代表了东汉对宇宙的整体认识”不妥当。只能说代表了浑天说这一派学者对宇宙的认识,宣夜说也出现在汉代,盖天说在汉代也存在,这些学说不这样看宇宙。

3.参考答案:C

详细解析:“天地人的相互对应”不对,原文是“天地对应和天人对应”。

4.B

5.A 在会试中考中的生员,再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一般分为三甲(宋代为五甲),其中第一甲的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6.A“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错,文中并没有提到太后对陈武宠幸。

7.(1)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还唯恐不迅速呢,如果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苦难)就更多啊。(关键点:贼,残害;速:迅速,快;去,除去;必:如果;困,困苦,苦难。)

(2)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用杖打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关键点:疾,痛恨;以,因为;杖:用杖打;职:称职;县令不职者,定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凭会试乙榜的身份被授予新建教谕。宣德六年,被推荐提拔为御史,出京兼任苏州、松州、常州、镇州四府知府。皇上下令让他与巡抚周忱一起考察属官,皇上敕令上有“请示皇上后再裁决”的话。王来说:“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他们唯恐不迅速呢,一定要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多啊。”皇帝为他改了敕令赐给他。中官陈武应太后之命出使江南,非常蛮横,王来多次抑制他。陈武回来,向皇帝倾诉。皇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是谁?”顾佐回答说是王来。皇帝感慨称赞王来是个贤才,说“记下这件事”。等到回来复命,奖励非常丰厚。

英宗即位,因为杨士奇推荐,王来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说:“郡县官员不把农业当做根本,导致百姓多游荡懒惰,催征租税动辄逼出人命。朝廷怜悯他们失业,下令免除他们的赋税,而田地一天天荒芜闲置,租税没有出处,累及到良民。应该选择贤能的守官,督促他们以农业为根本。如果这些人荒芜田地,下令让附近的人家与他们通力合作,交租剩下的粮食均分,以前田地的主人恢复本业的就还给他。靠种桑养蚕补充农业的,可任他们自己规划安排。仍旧让提学风宪官监督,百姓知道从事本业。”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王来为官清廉,为政干练通达。侍郎于谦在山西做巡抚时,多次称赞他的才干,认为他可以在皇帝身边侍奉。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杖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因为这)他被逮入狱,应当流放。正赶上大赦,以原来的官职调任广东。王来从这以后屈尊迁就变得平和了很多,但政事也仍然有声有色。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渡过黄河,听说敌寇撤退才带兵回来。

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在军中去世,晋升王来为右都御使代替侯璡。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联合进兵讨伐苗人。等到贼人平定,班师回朝。皇帝下诏让王来、梁珤留下镇守安抚。不久下令王来兼任贵州巡抚。王来上奏说:“近来因黔、楚地用兵,应该暂时实行卖官的先例。现在贼寇稍稍安定,只有平越、都匀等四个地方缺乏粮饷。应该召商中盐,取消收粮的条例。”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景泰三年十月王来被召回,让他兼任大理寺卿。梁珤认为王来功劳大,请求对他给予特殊表彰。都给事中苏霖反驳梁珤,于是此事未得实行。王来在返回的途中,因为贵州苗人又反叛,皇上让他带兵回去再讨伐苗人。第二年,反叛之事平定。任命他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个尚书都被罢免。王来回家。成化六年,死在家中。

8.①前四句为侧面描写,通过描写清幽宁静的秋夜景色,烘托了琴声的美妙。(3分)(或答最后两句,通过琴声产生的效果来侧面描写音乐之动人。)

②五、六句为正面描写,运用比喻手法,写琴声如满林传遍的飒飒秋风声,又如涧水发出的淙淙轻鸣,给人如临其境的感觉。(3分)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这是一首写音乐的诗,但诗人并没有把重点放在直接描写琴声之上,而是从外围入手, 渲染烘托“闻琴”的气氛,刻画诗人的主观感受。“凉风”“月露”“清阴”营造了清幽、宁静的意境;“吹”“动”两个动词是以动衬静,更突出了月夜的幽静。“蕙风入怀抱”是双关,既写秋夜中弥漫香气的和风,又写人听到琴声后的愉悦与陶醉。“萧瑟满林听,轻呜响涧音” 是对琴声的正面描写,突出了琴声的美妙与清雅。最后两句是由“闻琴”引起的感慨。

9.诗人听到琴声后,产生了不要迟疑犹豫,赶快归隐的感慨。(3分)因为琴声把诗人带到了一个远离尘嚣、林静水清的境界,所以他产生了隐逸之意。(2分)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全诗的意境可用一个“清”字概括:闻琴环境清幽,琴声清雅,诗人意兴清逸。如此的景色,如此的琴乐,顿时让诗人神远心驰,大发感慨:不要再犹豫与拖延了,赶快隐居吧,否则便会消磨了清逸的意兴,错失了归隐的良机。

10.(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4)云归而岩穴暝(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1)E(3分)D(2分)

(2)①台湾和大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唇亡齿寒。(或台湾是大陆的屏障,大陆是台湾的根)②在国际强权环境下,台湾搞分裂,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不允许,最终损害的是台湾民众的利益。③统一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筹谋,是走向民族富强之道。每点2分)

(3)①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担任荣誉主席。

②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赴大陆访问,成为“两岸破冰第一人”。

③不顾困难,奔走四方,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每点2分)

(4)①有坚定信念,勇敢无畏。他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和“开除党籍”“法办”等威胁;②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他一生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③襟怀坦荡,光明磊落。他公开去内地,公开发表演说,光明地回去,坦然面对一切;④高瞻远瞩,胸怀天下。他能放眼民族未来,清醒认识到两岸统一的历史意义。(每点2分,必须有概括,没有概括,酌情扣分)

(1)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④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

⑤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筛

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例如本题A.“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分析不当,应为“突出了他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的精神”。B.强加因果,前后是并列关系。C.应是“台湾高层人士”。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胡秋原认为两岸必须统一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此题的答题区间在第四段和第十二段,可根据第四段“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大陆不能没有台湾,没有台湾便失去屏障;台湾不能离开大陆,离开大陆便成了国际孤儿。两岸必须统一在一起,否则两边都要受到损害。他特别强调:台湾想离开大陆搞独立,不但在政治上不可能,在经济上也做不到,如硬要分裂出去,受苦的还是台湾民众。”和第十二段“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而筹谋。台湾一旦脱离祖国大陆,无论有多么成功,在国际强权环伺下,都没有安全可言,前途都是暗淡的。因此,未来只有朝统一发展”。”进行筛选提炼性的概括即可。

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胡

秋原认为两岸必须统一的原因有哪些”,既然是“哪些方面”,自然应是多角度,而且是“两岸必须统一”的原因。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胡秋原为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做出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应到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可根据文本中与胡秋原为统一而努力的语段,从胡秋原的行动上来概括,例如第5段“胡秋原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被公推为荣誉主席。”“他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由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四处奔走宣扬和平统一”可提炼性的概括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掌握归纳人物经历(事件)的基本方法:1.时间变化2.地点变化3.职位(工作)变化。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xb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