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民居建筑形式特点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3 19: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徽州民居建筑形式特点

一、概述 二、背景

三、建筑形式特点

1. 建筑选址

2. 平面布局与空间组成 3. 建筑形象特征 4. 建筑色彩与质感(材料)

四、启示与思考

一、概述

徽州民居,指古徽州地区的具有徽州传统风格的民居,也称徽派民居。 二、背景 1.地理位置

2.自然环境

徽州境内有山、丘、河、冲积小平原四种地貌,山地与丘陵面积大,人口聚集盆地面积小,农田面积小(选址、空间、布局、防火)。

3.气候特征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炎热多雨而潮湿(空间组成),此原为古越人的聚居地,

其居住形式为适应山区生活的“干栏式”建筑。

徽州地区富有杉树、枫树楠木樟 树青檀杜仲棕榈等除林木。(建筑材料) 4.历史人文

·四次北方强宗大族南迁(文化基础)

·土地贫乏,开始从商(明朝弘治、正德年间) → 兴盛时期(清朝嘉庆) → 衰落(清

朝咸丰)

徽州建筑大多是明清两代的,明代年大多有气势,朴实,大方,清代华丽,繁琐

·儒商并重,求仕求财;程朱理学;风水观念;道法自然(思想)

三、建筑形式特点

1.建筑选址(图)

以风水为主要指导思想,徽州村落的选址,一般均坐北朝南,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地理、气候、思想)

2.平面布局与空间组成

徽州民居的空间结构形式在水平投影上呈矩形(文化,思想) 凹字形,三合院式,又称三间式

此种布局在徽州民居中,是最经济的一种。通常为一进的两层住宅,天井位于中央,一层为明堂,天井的两侧是过厢,楼梯设在一侧的过厢中。卧室位于明堂的左右厢房中。

口字型,四合院形式

三间两进,楼下第一进为门厅,门厅两侧的厢房为卧室。后进楼下为明堂,明堂两侧的厢房也为卧室,过厢位于天井两侧,祖堂位于第二进建筑的二楼明间。

H型,为前后两个三合院背像型

是统徽州宅居最基本的格局,地俗称“一脊翻两堂”。这种住宅没有门厅,正堂往往分为两个厅堂,他们合用一个屋脊,两个太师壁向背位于屋脊下方中央位置,前面的厅堂性格比较开朗后面的厅堂则比较内向。

… …

3.建筑形象特征

·门楼(思想观念)

徽州建筑大门,均配有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一般农家的门罩较为简单,在离门框上部少许的位置,用水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并刻一些简单的装饰。富家门楼十分讲究,多有砖雕或石雕装磺。门楼是住宅的脸面,成为体现主人地位的标志

一般农家

富家

·天井(文化,自然环境,思想)

门楼重檐飞角,各进皆开天井,通风透光,雨水通过水枧流入阴沟。俗称“四水归堂”,意为“财不外流”。可通风透光,四水归堂,又适应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商人心态。

建筑内部

徽州民居的外部以黑白灰为基调,青灰色砖瓦,白衣大面积的白墙;其内部则以木质天然的色泽以沉稳的天然灰色石材构成简约质朴的色彩环境。

崇尚自然本色,大气而朴实,以黑白灰色层次变化形成的整体色调有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感。这样的色彩体系背后是徽州人审美的理念及深厚的文化背景。

·建筑的质感

斑驳的白墙

青郁沧桑的石材

黄润的木质门窗

通过视觉和触觉建筑材料的各种不同质感无时无刻在唤起人们的审美意识,带来各种不同的感知。

启示:1、风水的运用2、天井的运用(建筑的空间结构,光)3、材质的运用(色彩与质感) 思考:

1、中华名族身份和文化的认同

现在的中国要么是模仿古典的西方帝国,要没是模仿封建的中国古典,要么是建造西方帝国劳民伤财的所谓的“标志性建筑”,中华名族的身份与文化面临危机。

要想解决这种危机,一方面,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建筑遗产,沿袭优良的一面,传承文化,加强内涵。另一方面,根据现代人的文化习俗以及科学技术,可做出适当的建设和改良。 2、建筑与自然

通过对徽州居民建筑形式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建筑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影响建筑的地理分布、构造、建筑风格、使用功能,建筑材料等等,同样正是徽州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孕育了无与伦比的徽派建筑,同时,徽派建筑也无不时刻辉映着自然,每处都体现着“复归于朴”“道法自然”的思想。

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同样也不能与自然脱离,盲目地学习模仿现代西方建筑,迷失自我。在我看来,大自然孕育了一切,纵使人类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类都不可能脱离自然独立生存,人是环境和建筑相联系的媒介,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与环境的联系也就是人的需求与环境的联系。所以,我们做建筑,也应该传承和徽派建筑也是整个中国古建的中心思想:顺应自然,融于自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x4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