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18 22: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作业一 (第1-3章)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 3、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 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5、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6、我国的人口普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连续性调查方法。(×)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 ) 二、单项选择题
1、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C )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D、全部工业产品
2、某市工业企业2003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4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一日 B、一个月 C、一年 D、一年零一个月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4、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D )。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 5、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6、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7、下列调查属于不连续调查的是( A )。 A、每月统计商品库存额 B、每旬统计产品产量 C、每月统计商品销售额 D、每季统计进出口贸易额 8、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 C )
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B、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 D、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来划分的
9、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B )
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 D、人口按年龄分组
三、多项选择题
1、总体单位是总体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因此( ABD ) A、在国营企业这个总体下,每个国营企业就是总体单位; B、在工业总产值这个总体下,单位总产值就是总体单位; C、在全国总人口这个总体下,一个省的总人口就是总体单位; D、在全部工业产品这个总体下,每一个工业产品就是总体单位; E、在全部固定资产这一总体下,每个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总体单位。 2、在对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调查中( BCE )
A、全部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生产设备是调查单位; D、每台生产设备是填报单位; 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3、对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组限的划分在技术上有不同要求,如果对企业按工人人数分组,正确的方法应是( A )
A、300人以下,300-500人 B、300人以下,300-500人(不含300)
C、300人以下,301-500人 D、300人以下,310-500人 E、299人以下,300-499人 4、 在工业普查中( BCE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 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5、以下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BE )。
A、进口的粮食数量 B、洗衣机台数 C、每千人医院床位数 D、人均粮食产量 E、城乡集市个数
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ACD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四、简答题
1、“统计”一词有哪几种含义?
答:统计有三种理解: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三者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 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客体。 2、什么是变量?举例说明离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
答:变异标志可以是品质标志,也可以是数量标志。变异标志又被称为变量,即变量泛指一切可变标志,既包括可变的数量标志,也包括可变的品质标志。在统计中的变量是用于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如“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产品的质量等级”等都是变
量。变量的具体数值表现称为变量值。比如商品销售额可以是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等等,这些数字就是变量值。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
举例离散变量:对家庭总体按家庭成员数分为以下几组:一个人的,两个人,三个人的,四个人的,五个人的,六个人的组,这里“两个”“三个”等,就是单项式分组的组名称,具有离散型数量特征
举例连续变量由于不能一一列举变量值,帮不能作单项式分组,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如,工人按工资分组,可作如下组距式分组:1300~1400元,1400~1500元,1500~1600元等。 3、请分别说明普查与抽样调查的特点
答: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普查的特点:(1)普查是一种不连续调查。因为普查的对象是时点现象,时点现象的数量在短期内往往变动不大,不需做连续登记。(2)普查是全面调查。它比任何其它调查方法都更能掌握全面、系统的,反映国情国力方面的基本统计资料。(3)普查能解决全面统计报表不能解决的问题。因为普查所包括的单位、分组目录、指标内容比定期统计报表更广范、更详细,所以能取得更详尽的全面资料。(4)普查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而不能经常进行。
抽样调查的特点:(1)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其目的是要通过对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2)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来抽选调查单位。所谓随机原则就是总体中调查单位的确定完全由随机因素来决定,单位中选与不中选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保证总体中每一单位都有同等的中选可能性。 4、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1)确定调查任务与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3)确定调查项目;
(4)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5)制定调查方案的组织实施计 5、请根据第三章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总结变量分配数列编制的步骤 ①将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
只有把得到的原始资料按其数值大小重新排列顺序,才能看出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特点,为确定全距,组距和组数作准备. ②确定全距
全距是变量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数.确定全距,主要是确定变量值的变动范围和变动幅度.如果是变动幅度不大的离散变量,即可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如果是变量幅度较大的离散变量或者是连续变量,就要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③确定组距和组数
前面已经介绍过组距数列有等距和不等距之分,应视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而定. 组距的大小和组数的多少,是互为条件和互相制约的.当全距一定时,组距大,组数就少;组距小,组数就多.在实际应用中,组距应是整数,最好是5或10的整倍数.在确定组距时,必须考虑原始资料的分布状况和集中程度,注意组距的同质性,尤其是对带有根本性的质量界限,绝不能混淆,否则就失去分组的意义. 在等距分组条件下,存在以下关系: 组数=全距/组距
④ 确定组限
组限要根据变量的性质来确定.如果变量值相对集中,无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时,则采用闭口式,使最小组和最大组也都有下限和上限;反之,如果变量值相对比较分散,则采用开口式,使最小组只有上限(用\以下\表示),最大组只有下限(用\以上表示).如果是离散型变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重叠组限或重叠组限的表示方法,而连续型变量则只能用重叠组限来表示.
在采用闭口式时,应做到最小组的下限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高于最大变量值,但不要过于悬殊. ⑤ 编制变量数列
经过统计分组,明确了全距,组距,组数和组限及组限表示方法以后,就可以把变量值归类排列,最后把各组单位数经综合后填入相应的各组次数栏中.
6、统计表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答:统计表由标题、横行和纵栏。数字资料等部分构成的。标题分为三种:总标题是表的名称,放在表的上端:横行标题或称横标目,写在表的左方;纵栏标题或称纵标目写的表在上方。统计表的内容包括主词和宾词两个部分。 五、计算题
1、某家商场想了解顾客对商场各方面的满意情况。具体想了解如下情况: a.顾客的背景信息。
b.顾客对该商场的总体满意情况。
c.顾客对商场在服务、设施、商品质量等方面的满意情况。 d.顾客的忠诚度情况。 e.顾客对抱怨处理的满意情况。 f.顾客的意见。 要求:
(1)设计出一份调查方案。
(2)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
(3)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答:自己上书或网上查找,必须写上 2、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工人数如下:555 506 220 735 338 420 332 369 416 548 422 547 567 288 447 484 417 731 483 560 343 312 623 798 631 621 587 294 489 445
试根据上述资料,要求:
(1)分别编制等距及不等距的分配数列 (2)根据等距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的频数和频率数列。
解:1)等距分配数列
工人数 200——300 企业数(频数) 3 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 1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合计 5 9 7 3 3 30 16.7 30 23.3 10 10 100 不等距分配数列 工人数 200——400 400——500 500——600 600——800 合计 企业数(频数) 8 9 7 6 30 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 26.7 30 23.3 20 100 2) 向下累计 工人数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合计 频繁数 3 5 9 7 3 3 30 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3 8 17 24 27 30 — 10 26.7 56.7 80 90 100 — 工人数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合计 向上累计 频繁数 3 5 9 7 3 3 30 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 30 27 22 13 6 3 — 100 90 73.3 43.3 20 10 — 3、某班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分别为: 57 89 49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7 81 67 81 54 79 87 95 76 71 60 90 65 76 72 70 86 85 89 89 64 57 83 81 78 87 72 61 学校规定:60分以下为不及格,60─70分为及格,70─80分为中,80─90分为良,90─100分为优。要求: (1)将该班学生分为不及格、及格、中、良、优五组,编制一张次数分配表。 (2)指出分组标志及类型;分析该班学生考试情况。 解:1、 成绩(分) 60分以下 60---70 学生人数(个) 4 6 频率(比重)% 10 15
70---80 80---90 90以上 合计
12 15 3 40
30 37.5 7.5 100
2分组标志是“成绩”,其类型是数量标志,分组方法:是变量分组中的组距式分组,而且是开口分组;本班学生考试的成绩分布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
作业二(第4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 )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 )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 二、单项选择题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 A )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 D )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B )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D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与有名数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B )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 D )。
A、75% B、40% C、13% D、17%
10、某地200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90.8%,该指标为( C )。 A、比较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相对指标
11、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108.8%,此指标为( D )。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12、200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时点指标的特点有( BE )。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数计数 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2、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 ADE )。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 )。
A、受各组频率和频数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只受权数的大小的影响 4、位置平均数是指( DE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中位数 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ED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6、中位数是(ADE )。
A、由标志值在数列中所处位置决定的 B、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
C、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 D、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 E、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7、标志变异指标可以( ABCD )。
A、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 B、说明变量的离中趋势 C、测定集中趋势指标的代表性 D、衡量平均数代表性的大小 E、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8、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BDE )。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答:结构相对指标是以总体总量为比较标准,计算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数,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之间比例关系和协调平衡状况。比较相对指标是不同单位的同类指标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数,借以说明同类现象在同一时期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 2、什么是平均指标?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主要用于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在社会经济统计中,平均指标是最常用的一种综全指标。
作用:第一、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分面的集中趋势。第二、比较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的发展水平,用于说明生水平、经济效益或工作质量的差距。第三、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此
外,平均指标经常被作为评价事物和问题决策的数量标准或参考。 3、什么是变异系数?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什么?请写出标准差异系数的计算公式 答:变异系数:全距、平均差和标准差都有平均指标相同的讲师单位,也就是与各单位标志值的讲师单位相同。 变异系数的应用条件是:为了对比分析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之间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必须消除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这时就要计算变异系数。 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 V6=6/ˉx 4、请分别写出简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并分别说明其应用条件。 答:①简单算术平均数 它适用于未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单位标志值和总体单位数,可用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②加权算术平均数 ,它适用于分组的统计资料,如果已知各组的变量值和变量值出现的次数,则可用加权算术平均数。③调和平均数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由于缺乏总体单位数资料,而不能直接计算平均数,这时就可以采用调和平均数。 五、计算题:(做题请写出计算公式和主要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小数) 1、某生产车间4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件)如下: 30 26 42 41 36 44 40 37 43 35 37 25 45 29 43 31 36 49 34 47 33 43 38 42 32 25 30 46 29 34 38 46 43 39 35 40 48 33 27 28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30-35,35-40,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整理编制次数分布表。 (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解:(1)40名工人加工零件数次数分配表为: 按日加工零件数分组(件)x 25——30 30——35 35——40 40——45 45——50 合 计 工人数(频数)(人)f 7 8 9 10 6 40 比重(频率)(%) 17.5 20.0 22.5 25.0 15.0 100 (2)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 方法1、(x取组中值)X1=27.5;X2=32.5’X3=37.5’X4=42.5’X5=47.5 =37.5(件) 方法2 (件)
答:工人生产该零件的平均日产量为37.5件
2、某地区销售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销售量资料如下:
各组商品销售量占 商品规格 甲 乙 丙 销售价格(元) 总销售量的比重(%) 20—30 30—40 40--50 20 50 30 根据资料计算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销售价格。 解:已知: (元) 答:三种规格商品的平均价格为36元 3、某企业2010年某月份按工人劳动生产率高低分组的有关资料如下: 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件/人)
50-60 60-70 70-80 80-90 90以上
生产班组
3 5 8 2 2
生产工人数
150 100 70 30 50
试计算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
根据公式:
(件/人)
答:该企业工人平均劳动生产率为68.25件/人
4、甲乙两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及成交量、成交额的资料如下:
品种
价格(元/公斤)
甲市场成交额(万元)
乙市场成交额(万元)
甲 乙 丙 合计
1.2 1.4 1.5 -
1.2 2.8 1.5 5.5
2 1 1 4
试问该农产品哪一个市场的平均价格比较高?为什么? 解:
甲市场(万元)
品种 甲 乙 丙 合计
价格(元/公斤)
成交额m 成交量m/x
1.2 1.4 1.5 -
1.2 2.8 1.5 5.5
1 2 1 4
成交额f 2 1 1 4
成交量xf 2.4 1.4 1.5 5.3
乙市场(万斤)
甲市场平均价格 (元/公斤) 乙市场平均价格 (元/公斤)
说明:两个市场销售单价是相同的,销售总量也是相同的,影响到两个市场平均价格高低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各种价格的农产品在两个市场的成交量不同。
5、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 10-20 20-30 30-40 40-50 工人数(人) 18 39 31 12 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并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解:已知:甲班: 乙班:
56.26%--83.74。
3、单位按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40名职工,对其业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资料如下:
68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 75 82 99 58 81 54 79 76 95 76 71 60 91 65 76 72 76 85 89 92 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7 要求:(1)根据上述资料按成绩分成以下几组: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90分,90-100分,并根据分组整理成变量分配数列;(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多少名职工? 解:1)分配数列
成绩 60以下 60——70 70——80 80——90 90—100 合计 工人数(频数)f 3 6 15 12 4 40 各组企业数所占比重(频率)% 7.5 15 37.5 30 10 100 2)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 成绩组中值
55 65 75 85 95 合计
工人数f 3 6 15 12
4 40
Xf 165 390 1125 1020
380 3080=
1452 864 60 768
1296 4440=
3)已知: (分)t = 2
(人)
答:(2)根据整理后的变量数列,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全体职工业务考试成绩的区间范围73.66---80.3;(3)若其它条件不变,将允许误差范围缩小一半,应抽取160名职工
4、采用简单重复抽样的方法,抽取一批产品中的200件作为样本,其中合格品为195件。要求:
(1)计算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进行区间估计(t=2) 解:已知:1)
2)已知t=2
答: 1)样本的抽样平均误差为1.1%
(2)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合格品率区间为95.3%--99.70% 5、某企业上半年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如下:
━━━━━┯━━━━━━━┯━━━━━━━━━━━━ 月 份 │产 量(千件)│ 单位成本(元) ─────┼───────┼─────────── 1 │ 2 │ 73
2 │ 3 │ 72 3 │ 4 │ 71 4 │ 3 │ 73 5 │ 4 │ 69 6 │ 5 │ 68
━━━━━┷━━━━━━━┷━━━━━━━━━━━ 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2)配合回归方程,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变动多少?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解:设产品产量为x与单位成本为y
月份 1 2 3 4 5 6 合计 产量(千件)x 单位成本(元/件)y 2 3 4 3 4 5 21 73 72 71 73 69 68 426 4 9 16 9 16 25 79 5329 5184 5041 5329 4761 4624 30268 xy 146 216 284 219 276 340 1481 1)相关系数 2) 3) 时, (元) 答:(1)相关系数为09091,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为高度负相关。 (2)回归方程为 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减少1.8128元 (3)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66.4869元 6、根据某地区历年人均收入(元)与商品销售额(万元)资料计算的有关数据如下: (x 代表人均收入,y 代表销售额)
n=9 =546 =260 =34362 =16918
计算: (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含义; (2)若2002年人均收为14000元,试推算该年商品销售额 。 解:(1)
2) x=14000 (万元)
答:(1)建立以商品销售额为因变量的直线回归方程,
回归系数的含义:当人均收入每增加1 元,商品销售额平均增加0.9246万元; (2)若2002年人均收为14000元,该年商品销售额为12917.1965万元 。
7、某地区家计调查资料得到,每户平均年收入为8800元,方差为4500元,每户平均年消费支出为6000元,均方差为60元,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系数为0.8,
要求: (1)计算收入与支出的相关系数; (2)拟合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方程; (3)收入每增加1元,支出平均增加多少元。 解:1)已知: 2)
答:(1)收入与支出的相关系数为0.89; (2)支出对于收入的回归方程; (3)收入每增加1元,支出平均增加0.8元
作业四(第8—9章)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乘积。(×)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指标性质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表示( C )。
A、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中, 表示 ( B )。 A、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C、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D、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6、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D )。
7、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A )。
8、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 B )。
A、10% B、7.1% C、7% D、11% 9、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C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10、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D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11、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 B )。 A、(190+195+193+201)/4 B、 (190+195+193)/3
C、﹛(190/2)+195+193+(201/2)﹜/(4-1) D、 ﹛(190/2)+195+193+(201/2)﹜/4
12、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三、多项选择题
1、指数的作用是 ( ABE )。
A、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上的变动情况 B、分析现象总体变动中受各个因素变动的影响
C、反映现象总体各单位变量分布的集中趋势 D、反映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水平 E、利用指数数列分析现象的发展趋势
2、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是( CDE ) 。 A、 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单位成本指数 3、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ACD )。
A、工业总产值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总成本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
4、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 AB )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 C、质量指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 E、平均指标指数
5、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是一种( BCD )。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 C、平均指数 D、个体指数加权平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6、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 BC )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7、 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可采用的公式有( ABCD )。 A、 B、
C、 D、 E、
8、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可采用的公式有( ABC )。 A、 B、 C、 D、 E、
9、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BD )。
A、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B、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10、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 ABDE )。 A、前者基期水平不变,后者基期水平总在变动 B、二者存在关系式:逐期增长量之和=累积增长量
C、相邻的两个逐期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累积增长量
D、根据这两个增长量都可以计算较长时期内的平均每期增长量 E、这两个增长量都属于速度分析指标
四、简答题
1、 写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公式,并说明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答:数量指标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确定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以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基期;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应以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时期固定在报告期。 2、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何区别与联系?试列式证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平均数指数必须在特定权数的条件下才能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基期总值( )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必须在报告期总值( )为权数的特定条件下。列式证明如下: ,
3、什么是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什么特点? 写出时期数列和间断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
答: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二者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1)时期数列的各指标值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不具有连续统计的特点;
(2)时期数列各指标值具有可加性的特点,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不能直接相加; (3)时期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数列各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 间断时点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 (间隔不等) (间隔相等)
4、写出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累积增长量与逐期增长量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计算公式:定基发展速度 : , ,…, 环比发展速度 : , ,…, 累积增长量 : , ,…, 逐期增长量 : , ,…, 关系:
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相邻两个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积增长量: 相邻两个时期的累积增长量之差 = 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五、计算题 1、(1)某年我国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389亿元,比上年增长28.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209亿元,增长2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13%和6.8%,试问城乡消费品价格分别上涨多少?
(2)某厂2003年的产量比2002年增长313.6%,生产费用增加了12.9%。问该厂2003年产品
成本的变动情况如何?
解:(1)城镇物价指数: 农村物价指数: 城镇物价上涨13.45%,农村物价上涨16.39% (2)产品成本指数: ,即产品成本降低了72.7%。
2、某厂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
产量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甲 乙 丙 万件 万只 万个 基期 1000 5000 1500 报告期 1200 5000 2000 计量单位 元/件 元/只 元/个 单位成本(元) 基期 10 4 8 报告期 8 4.5 7 要求: (1)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以及由于单位成本变动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三种产品产量总指数以及由于产量变动而使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利用指数体系分析说明总成本(相对程度和绝对额)变动的情况。 解:(1)单位成本指数: 单位成本变动影响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产量总指数: 产量变动影响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3)因素分析: 3、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额及价格变化资料如下: 名称 甲 乙 丙 商品销售额(万元) 基期 500 200 1000 报告期 650 200 1200 价格变动(%) 2 -5 10 要求:(1)计算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和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绝对额; (2)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额总指数及销售额变动绝对数; (3)计算三种商品销售量指数和销售量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绝对数。 解: (1)价格总指数 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额变动绝对额 (2)销售额总指数 销售额变动绝对数 (3) KR=Kp×Kq 销售量指数 销售量的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额:350-111.3=238.69(万元) 4、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 指标 工业总产值(万元) 月初工人数(人) 一月 180 600 二月 160 580 三月 200 620 四月 190 600 试计算: (1)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解: (1) 一季度月平均总产值 万元 一季度月平均工人数 人 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2)一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5、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资料如下 年份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997 5760.3 —— —— 1998 5425.1 1999 5854.0 2000 6280 2001 6322.6 2002 6860 要求: (1)逐期增长量、累积增长量、全期平均增长量;(2)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 (3)定基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 (4)年平均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解: 年份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逐期增长量 累积增长量
定基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 定基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速度(%)
1997 5760.3 —— —— —— —— —— ——
1998 5425.1
1999 5854.0
2000 6280 426 519.7 109.02 107.28 9.02 7.28
2001 6322.6 42.6 562.3 109.76 100.68 9.76 0.68
2002 6860 537.4 1099.7 119.09 108.5 19.09 8.5
-335.2 428.9 -335.2 93.7 94.18 94.18 -5.82 -5.82
101.63 107.91 1.63 7.91
平均增长量=
平均发展速度 103.56%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3.56%
6、(1)某地区粮食产量2000~2002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3,2003~2004年平均发展速度是1.05,2005年比2004年增长6%,试求2000~2005年六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2)已知2000年该地区生产总值为1430亿元,若以平均每年增长8.5%的速度发展,到2010年生产总值将达到什么水平?
解:(1)2000~2005年六年的平均发展速度 (2)2010年生产总值 =1430× =3233.21(亿元)
正在阅读:
统计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答案05-18
小学生100字日记5则10-29
2017-2022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目录) - 图04-21
我身边的小能手作文600字06-18
迟到的情书02-19
《电子电路CAD》教学大纲12-07
4多项式的运算小结与复习08-09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05-14
教师德能勤绩廉工作总结范本模板04-0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成性
- 统计学
- 考核
- 原理
- 答案
- 永城职业学院综合评价招生综合素质测试题总结
- 单片机DA转换实验报告
- 复旦天翼财务软件手册v4.2
- 红塘幼儿园园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图文
- 食品安全事故信息报告管理规定
- 渠道老化维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MATLAB基础教程 薛山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 16一次函数的应用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课时同步练习-12小木偶的
- 酒店前台理论考试试题
- 2012高考生物全国各地名校模拟题解析版(38)甘肃省
- 2012高考生物全国各地名校模拟题解析版2(东北三省)
- 浅谈筏板基础补桩钻孔修补工艺流程
- 甲醇相关企业参与套期保值投资建议
- 小升初百科全书 - 图文
-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 --赏识是学生成功的基石
- 第九章 萃取过程与设备 - 图文
- 工程力学客观题及答案(复习题)
- 祁东话
- 高考语文词语辨析专项检测10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