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第二届博研名家讲坛(II)期

更新时间:2023-09-22 23:49: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博 研 名 家 讲 坛(II)

《辛亥革命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二十世纪,对中国来说,是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二十世纪,中国人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是其中的第一次。二十世纪,辛亥革命是世纪世界上伟大的事件之一。

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辛亥革命是这段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台阶。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看作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看作它最终结出的硕果。辛亥革命时期志士仁人们的巨大历史贡献,将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怀念。当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意气风发地跨入新世纪的时候,回顾中国人在上个世纪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道路,怎能不对前人在那黑暗年代创立的不朽业绩肃然起敬?

主讲嘉宾:袁伟时,男,汉族。1931年12月生,广东兴宁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时 间: 2011年5月22日

地 点: 中山大学小礼堂

1

主 办: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研同学会

学术指导:中山大学哲学系

媒体支持:《南方》、《环球市长》杂志社等

博 研 名 家 讲 坛(II)

参加讲坛活动重要领导、嘉宾名单(拟)

郑德涛 中山大学 党委书记 许宁生 中山大学 校长

李 萍 中山大学 党委副书记

李善如 中山大学哲学系 党总支书记 鞠实儿 中山大学哲学系 系主任

李阳春 广东省工商联 副主席

梁杏娟 加拿大中国国际总商会 会长 陈凯旋 广东省民营商会 会长

梁 彦 广东省招标投标协会会长 广东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局长 熊胜清 广州军区海军基地副司令 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副院长 彭 炜 广东省卫生厅 副厅长 列海坚 佛山市顺德区委常委 林 玲 天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张力仁 番禺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叶中平 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研同学会会长 广东宝丽雅实业公司董事长 陈 伟 中山大学管理哲学博研同学会副会长 京基集团副总裁 张国权 广东三友集团董事长 全国人大代表 等等

1

13:30-14:14:00-14:14:10-14:14:15-14:14:20-14:14:25-14:14:30-14:14:35-14:14:40-17:17:30

博 研 名 家 讲 坛(II)

活动内容及流程安排

00 小礼堂签到 10 领导及嘉宾介绍 15 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 校系领导致辞 25 老生代表发言 30 同学会会长发言 35 新生代表发言

40 奏唱中山大学校歌、礼成 30 博研论坛

主题: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与二十年代的中国》

主讲人:袁伟时教授

论坛结束

1

博 研 名 家 讲 坛(II)

主讲嘉宾介绍

袁伟时,男,汉族。1931年12月生,广东兴宁人。中山大学哲学系

教授。已结集出版的著作有《中国现代哲学史稿》、《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路标与灵魂的拷问》等。主编《现代与传统丛书》、《荒原学术文丛》、《牛虻文丛》等。 学术理念

自称“历史在哪里扭曲,就要在哪里突破”,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稿》的后记:“如果我们不愿再做受谴责的一代,就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从百年的屈辱和挫折中充分汲取教益……学术与盲信势同冰炭。因此,我的信念是:我只把我看到的历史本来面目写在纸上。”。 著作

《中国现代哲学史稿》(1987年)

《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1992年),增订新版易名为:《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2003年)

《中国现代思想散论》(1998年) 《路标与灵魂的拷问》(1998年)

《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2004年) 《晚清大变局》明报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

另主编几套丛书与《大学精神档案》(当代卷)(2004年) 观点摘要

1

敢于正视现实的民族,应该坦然地承认自己有哪些不足,不把应该集中于如何学习的精力浪费在要不要学习的争辩中。一个伟大民族的自尊心应该显示在善于学习而又善于创造上。这里决定性因素也是制度。

———袁伟时《两次世纪之交大改革的若干交叉点》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成了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因为它是中国已经建立的现代文化学术和教育制度的产物。学术自由,言论自由,兼容并包。西方现代文化与国粹,世间各种学术和思想文化流派,各种学问和艺术,自由介绍,自由探讨;激烈争辩,以理服人,拒绝暴力干预。新的学科,新的艺术,思想家,学者,作家、艺术家……如繁星在天,异采纷呈。这是思想解放的高峰,也是创造力高扬的年代,归根到底,这是向现代文化教育制度转型的辉煌里程碑

———袁伟时《两次世纪之交大改革的若干交叉点》

自由的唯一边界是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以国家或其他集体和尊长的名义压制和吞噬个人的自由,是中国极大的弊端,中世纪的西方同罹此病。这是古今之争,而非中西或东西之争。

———袁伟时《自由:观念、法律与制度审视》

20世纪中国最大成就和最大的遗留问题之一,似乎首推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有个有趣的现象:这世纪上半叶中国出了很多“卖国贼”,政治家也以此互相攻讦,其中虽然有真有假,必须认真分辨;下半叶却难得一见。中国人的道德水准不可能一夜飙升,决定性因素之一是经济。1912 1926年间,中央政府每年财政收支各在4 5亿之间,赤字通常是一亿多乃至两亿左右。为填补这个大缺口,15年举内债近8亿,外债约10亿。那时,几乎没有那一派政治力量不靠外国资助。吃了人家的嘴软。从清末至民国,他们答应给外国的利权,不知凡几。共产主义运动升起,亦用过俄国人的钱,这是众所周知的。到了本世纪下半叶,海峡两岸的经济日趋强大,情况就大为改观。不能轻视个体道德素养在历史关头的重要作用;但就整体状况而言,决定性的是经济。

[7][8]

———袁伟时《20世纪的启示》———书摘

博 研 名 家 讲 坛(II)

参 会 回 执

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v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