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魔幻的颜色

更新时间:2023-11-14 05: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课 魔幻的颜色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三原色,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间色)

2、能力目标: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色彩的变化。 习惯养成目标:

1、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 2、乐于把自己的美术发现与同学一起分享。

3、在小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参与进去,自信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

教学准备:颜料,毛笔,调色盘 教学评价建议

1. 能否用三原色调出三个间色

2. 能否分别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那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3. 能否调出预想的颜色。

4. 能否记住三原色以及用他们调出的间色(间色这一概念可以不出现)。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2. 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因为三年纪的学生对水彩画接触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导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颜色,然后,让学生挑选两个最喜欢的颜色,调一调。再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由调配颜色,但要有两个要求,只将两种颜色相调,并且要记住它们调出的第三个颜色。(可以做一些笔记)。然后交流。 2.发展阶段

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并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义 将纸弄湿,将调出的色彩涂抹在作业纸上:让学生用两个指定的原色调出教师出示的那个间色。学生调出颜色胡 色相一定会有差异,让学生比一比。说说原因。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间色。让学生自己寻找两种颜色调出它。学生继续尝试调出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画面的空白处。 3. 收拾与整理

可以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主学生将水彩画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后再进行作业(展评。

三、课后拓展

在课堂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做以下练习:绘出七色彩虹,绘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觉,表达心情,天气,味道…… 教学参考资料

蒙德里安与《红。黄。蓝的构成》 蒙德时安

Mondrian.Piet:[荷兰](1872年――1944年)蒙德里安出生在荷兰的阿麦斯特一个教会学校校长家庭,14岁开始学画,20岁成为当地的一位中学美术教师,开始从事学院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事印象派,象征派和写实主义创作,后又从印象派,象征派和后印象派中吸取养料。直到1911年,他在荷兰看到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作品后,次年就赶赴巴黎,开始按立体主义方法作画。最初使用最单纯的红,黄,蓝和绿等颜色来描绘风景。在以后的年代里,他以抽象的平面,用正面的手法来表现风景,1914年回到和来创立风格派,提倡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把新造型主义视为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抽象符号把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简化成有一定关系的表现对象。他认为:“唯有纯造型才能完成最后的抽象。在造型的艺术中,真实性只能通过形式和色彩,有动势的运动的均势才能表现出来,纯手段才是提供达到这一点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一思想使他通过直角,通过把色彩简化成原色,并加上黑和白,成为一种非全等的,对立的的均衡。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一步步地排除着曲线,直到我的作品最后是由直线和横线完成,形成诸如十字型,各个相互分离和隔开,直线和横线是两相对立力量的表现,这类对力的平衡到处存在着,控制着一切。”

蒙德里安在1914年的画中,曲线已经消失,垂直与水平结构居主导地位;1916年以后通过垂直与水平线结构的动势平衡,以及使用原色,完成了他表现宇宙的理想,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红,黄,蓝的构成》也是如此,他作于1930年,有51厘米见方,现归纽约私人(Mn and Mrs,Armand P,Bartos(收藏)

教学 反思:1高纯度的红、黄、蓝三色鲜艳夺目,与橙色、绿色、紫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用魔术的方法揭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课堂效果。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快乐与美感。

2过去学习色彩知识只要求学生调出教材上要求的色彩,做调色练习就可以了,单纯强调学科特征。其实美术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色彩。在生活中认识美术,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认识色彩,,学生会感到亲切而真实,更容易接受,这节课做到了。

3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并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作画的随意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参与,很好的与其他学科整合。

板书设计:

魔幻的色彩 红色+黄色=橙色 黄色+蓝色=绿色 蓝色+红色=紫色

教学反思:

《魔幻的色彩》是一节造型表现课。重点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三原色,并且能用三原色画出色彩和谐的小装饰画。

这是一节了解色彩基础知识的课程,第一个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理解色相环上距离近的颜色就是邻近色;第二使学生体会到邻近色搭配组合都是和谐的。 欣赏——贯穿教学新授环节,本课中欣赏色彩和谐的图片,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逐步地在欣赏中产生兴趣、理解新知并掌握新知。经过本课教学实践看也的确取得了这样的效果。

首先,用多媒体播放的几幅色彩和谐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色彩和谐的美,在学生欣赏过程中学生被美丽的图片深深地吸引,达到了我这一环节的目的。也自然地过度到下一环节——分析图片为什么会给人舒适,和谐的感觉,即理解什么是色彩的和谐!

其次在第二环节,通过欣赏向学生说明和谐的含义和感受。图片整体的和谐效果的欣赏,学生感受到色彩和谐的图片看着使人很舒服、很美!那么这就是和

谐,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色彩和谐的含义;接着把色彩和谐的图片放大,学生直观地分析出和谐的色彩是由相邻颜色构成的,那么这些相邻的颜色就是邻近色,而且通过观察学生真正理解了邻近色构成的画面都是和谐的。

总之,欣赏贯穿整个新授知识的环节,直观明确,尤其是电脑无限放大图片的简单功能在分析色彩时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放大分析图片的色彩是本节课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也是本节课一个亮点,是最成功之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u4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