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新乐府运动
更新时间:2024-02-08 17:53:01 阅读量:2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 什么叫新乐府运动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篇一:新乐府运动,西昆体、江南诗派、词名词解释
1、 新乐府运动――唐代的诗歌革新运动。它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主要是指那些能反映民生疾苦,对统治者能起讽喻作用的现实主义诗篇。主要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强调文学美刺讽喻作用,主张诗歌要“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把文学的思想内容放在第一位。强调诗歌的讽谏作用,明确提出“文章合为而时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要求诗歌反映政治之得失,国家之兴衰,民生之疾苦,而把艺术形式放在第二位。继承汉乐府的“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的传统,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强调文学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在揭露社会黑暗,关心民生疾苦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2、 西昆体――北宋初期流行的一种诗风。因杨亿编辑《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收集杨亿、刘筠、钱惟演等御用文人诗作200多首,内容主要是抒写达官贵人的优游生活,大多无病呻吟,缺乏真情实感。在艺术上推崇并模仿李商隐,一味追求辞藻华丽,堆砌典故,讲究对仗,是晚唐五代浮靡文风沿袭,它适应宋初统治者粉饰太平奢华享乐的需要,风靡诗坛数十年。
3、 江西诗派――宋代的一个影响巨大的文学流派。以黄庭坚为宗主,因黄庭坚是江西人而得名。黄庭坚的诗歌主张:一是字字有来历,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从古人的文章中摘取现成的句子或借用前人的诗意,加以修改,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以俗为雅,以故为新”。二是去陈反俗,刻意求新。三是追求怪拗句式,押险韵,作硬语,采用音调反常,平仄不规的拗律,形成一种奇崛瘦硬的诗风。原为反对西昆体的浮艳文风,企图标新立异,但他们脱离现实,死钻书本,专在形式技巧上下功夫,不免坠入形式主义的陷阱,对当时和后世的诗坛都产生过不良影响。
4、词――古典诗歌的一种。开始为配乐演唱所用,又名“曲”“歌曲”“曲子词”。后脱离音乐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词同格律诗一样,对字数、句式、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但其主要特征是句子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最初产生在民间,至唐代出现文人创作。
篇二:论汉乐府对新乐府运动的影响
学号:*******
姓名:*****
论汉乐府对新乐府运动的影响
前言
《诗经》之后,乐府诗歌兴起。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和《诗经》相通,郑樵在《通志》中说到“诗者,人心之乐也,不以世之污隆而存亡。”正是这种关注现实针砭时弊的写作精神及艺术特色,对唐代新乐府运动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何谓乐府
张建业(1997年,第二章,页33)指出“乐府”最早并不指诗歌,“乐”是音乐,“府”是官府,“乐府”就是指管理音乐的官署,乐府诗歌则是由乐府机关采集、入乐而保留下来的民间诗歌。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以李延年为协律都督,制作国家典礼音乐,搜集大量民间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统治者采诗的目的是“观风俗,知薄厚”,了解民情,作为加强政治统治的借鉴。
乐府诗歌发展到唐代,除了依旧题写作的乐府诗,还出现了新题乐府诗歌,仿照乐府诗歌的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或“系乐府”。
二、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
乐府诗歌对唐代新乐府运动影响最深远的便是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乐府诗歌的精髓。
首先,汉乐府继承了《诗经》的写实精神。就像《诗经》中《国风》的部分一样,忠实的记录了当时社会生活风貌,例如反映人伦关系与家庭境遇之作,《孤儿行》《东门行》《妇病行》等,具体深刻的反映了社会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
其次,奠定了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基础。例如《妇病行》中讲述的是一位妇人临终时对丈夫的嘱托,语言和文字上没有经过锤炼,只是朴实真实的表达临终遗言。
再次,乐府诗歌保存了民间生动活泼、朴实无华之语言。例如,《东门行》、《长歌行》等,仿佛日常口语实录。
最后,奠定了社会讽喻诗传统。汉乐府之题旨与题材,一再为后世文人模拟或借题发挥。
三、具体分析汉乐府对唐新乐府运动产生的影响
新乐府运动的产生缘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在文学发展方面,经过盛唐诗歌的繁荣之后,中唐诗人开始摸索新的创作范式,白居易、元稹、李绅、张籍和王建等诗人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全面提出:
序曰:凡九千二百五十二言,断为五十篇。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这篇序文揭示了新乐府运动的创作纲领。
从目的上看,庄蕙绮(2006年,第三章)认为新乐府运动是为了将社会下层重大、敏感问题借由诗歌委婉的表达,希望君王得知,与汉代乐府诗歌有着相同的作用,希望君主通过诗歌了解民情和社会底层动态。
从内容上看,与汉乐府的写实精神一脉相承,“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同时也注重叙事手法,诗歌大多有故事情节。例如,白居易的《杜陵叟》、《卖炭翁》,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张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谣》等,都是直接描写劳动人民所遭受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为他们的悲惨命运鸣不平;白居易的《缭绫》、《红线毯》、《重赋》、《轻肥》等,直接斥责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并从中反映贫富悬殊、阶级对立。除了继承乐府的写实精神,也继承了讽喻诗的传统,内容上大多针砭时弊,语言讽刺犀利,乔力(2009年,第一章,页55)指出,唐代诗人用乐府称名他们的讽喻诗,是侧重表明他们对汉乐府“缘事”精神的继承,乐府在唐代并非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加以提倡。
从语言上看,新乐府运动发扬汉乐府质朴语言风格,语言明白如话,通俗易懂。白居易在创作诗歌时,总是会把自己创作的诗歌读给老妇人听,以此来检验自己诗歌的语言是否明白如话。例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
结语
新乐府运动是在唐代中期,受特定历史环境影响所产生的,虽然诗歌题目与汉乐府不同,对汉乐府的旧题就行更改,同时在内容上也不再注重是否可以入乐,但是,对于汉乐府的写实精神、叙事成分、质朴的民间语言,讽刺的诗风都进行了继承和发扬。新乐府运动是在汉乐府诗歌的艺术特色上创作新的诗歌范式,发扬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髓,推动了唐代诗歌风格的转变和发展。
都说历史是具有惊人的相似性,而文学也是这样的,在不同时期,会有相同的诗风和主张,就像汉乐府和唐新乐府运动一样,一汉一唐,同是“乐府”诗歌,在文学的长河中交相辉映、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骆玉明(2010年)。简明中国文学史。香港:三联书店。
乔力(2009年)。打开中国文学史之诗歌。台北县汐止市:培育文化。
张建业(1997年)。中国诗歌史。台北市:文津。
庄蕙绮(2006年)。中唐诗歌的美学意涵。台北市:新文丰。
郑樵《通志》。
从百度知道中可以查询到《新乐府序》原文(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4971182.html)。 从百科搜索中可以获得新乐府诗歌作品(http://baike.so.com/doc/6241860.html)。
篇三:从白居易的诗酒人生看新乐府运动
从白居易的诗酒人生看新乐府运动
林荣真
摘要:自古文人多好酒,诗人与酒更有许多不解之缘。盛唐时以“诗仙”·“酒仙”著称的李白,酒人性格为豪放浪漫的代表,诗风亦与酒风一样富有浪漫与激情;到了中唐,世俗之风.炎凉之态逐渐形成,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诗酒是建立在“适”的生活观念的基础上的,是以适意养生为前提的。这是中国酒文学的新境界,也反映了诗人人格的新境界。 而他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也渗透了与他的酒风,诗风一样的风格。
自古文人多好酒,诗人与酒更有许多不解之缘。盛唐时以“诗仙”·“酒仙”著称的李白,酒人性格为豪放浪漫的代表,诗风亦与酒风一样富有浪漫与激情;到了中唐,世俗之风.炎凉之态逐渐形成,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诗酒是建立在“适”的生活观念的基础上的,是以适意养生为前提的。这是中国酒文学的新境界,也反映了诗人人格的新境界。白居易《北窗三友》中说“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诗人将琴、酒、诗视为自己的三个朋友,这种情怀当然不只是白居易才有,“岂独吾拙好古人多若斯。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前有陶渊明、荣启期、刘伶,后有李白、白居易,可见“诗”、“酒”在古代文人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1 而他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也渗透了与他的酒风,诗风一样的风格。他与他的新乐府运动团体在文学创作中积极倡导: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又说:“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读张籍古乐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指“救济人病,裨补时阙”。所谓“六义”、“风雅比兴”,则是指诗歌指
陈时政的美刺作用。由于当时社会黑暗和政治腐败,他在“美刺”中更着重“刺”的一面,强调诗歌批评社会政治的功能,要求“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寄唐生》),“上以纫王教”,“下以存炯戒”(《策林》六十八),指出“欲开壅敝达人情,先向歌诗求讽刺”(《采诗官》)。在他看来,诗歌创作只有发挥了这种功能,引起当权者的注意,对国家政治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一点作用,才算达到了写作目的,否则不过是些“嘲风雪,弄花草”的“空文”。 而他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也渗透了与他的酒风,诗风一样的“适度”风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概括:
一·“醒眼看醉人”的原则性。 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与酒徒、诗友、琴侣一起游乐。事实也是如此,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过。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可是极少发现他真的醉过。可见在当时的浮躁气氛中,他可谓:众人皆醉我独醒。
与上述酒风相适应,在诗歌表现方法上,他提出了一系列原则:①“辞质而径”,辞句质朴,不加文饰,表达直率,不绕弯子;②“言直而切”,直书其事,不作隐讳,切近事理,说尽说透;③“事核而实”,内容真实,经得起查考,不说空话,不加虚夸;④“体顺而肆”,文字流畅,容易上口吟诵,便于配乐传唱(《新乐府序》)。他自己的一部分诗作,正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实践的。
白酒人热情好客,我们从他自己酿酒质高,邀客品尝的酣畅,酒多赏乡邻的举止可见一斑。不贪杯,心系他人,让他以一直清醒的头脑关心民生疾苦,严格按照他乐府诗创作的原则写下了许多在当时就家喻户晓的诗篇:如《新乐
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等。白居易在倡导酒风诗风的同时还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即。
二·“但愿人长久”的养生性。
从以下三首《效陶潜体诗十六》看白居易对酒的态度:
“借问今何在,一去亦不还。我无不死药,兀兀随化迁。所未定知者,修短迟速间。幸及身健日,当歌一樽前。何必待人劝,持此自为欢。”酒用来自欢;“朝饮一杯酒,冥心合元化。兀然无所思,日高尚闲卧。暮读一卷书,会意如嘉话。欣然有所遇,夜深犹独坐。”酒用来自思;“朝亦独醉歌,暮亦独醉睡。未尽一壶酒,已成三独醉。勿嫌饮太少,且喜欢易致。一杯复两杯,多不过三四。便得心中适,尽忘身外事。更复强一杯,陶然遗万累。一饮一石者,徒以多为贵。及其酩酊时,与我亦无异。笑谢多饮者,酒钱徒自费。”酒用来“独醉”。白酒人认为多饮无用,是挥霍,是浪费;而应适可而止,不可酩酊大醉。大醉必伤身,小酌方健体。着些诗很好体现了白诗“质朴”,“ 真实”, “直切”,“ 流畅”的诗风。
这里的“独醉”不是指酒饮过多,而是表达诗人对酒的狂爱。白酒家带着酿酒人的专业而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他的“适度”风格。没有前人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海量;亦没有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豪情,我们体会到的是有后人苏轼“但愿人长久”的美好祝愿。
白居易认为练气功和饮酒一样可以养生。他在一首《练功》诗中说:“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扶。初似饮醇醪,又如蜇苦旁。外融为骸畅,中适一念除。旷至忘所存,心与虚俱无。”诗句生动描绘了练功养生像“初似饮醇醪,
又如蜇苦旁”,使诗人身心舒畅,简直如痴似醉,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此时平常的酒和深奥的气功因养生而相得益彰。从个人的适时适度养生到关切民生。诗人一贯践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一贯关心时事民生像:《观刈麦》,《卖炭翁》,《买花》,《议婚》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切之情十分真挚感人。
三·“凭君劝一醉”的执着性。
“凭君劝一醉,胜与万黄金”,“凭君劝一醉,劝了问如何” (《把酒思闲事二首》)白居易在这二首诗中体现了他的无比执着的精神,面对美好的事物和理想永不放弃。 1《黑河学院学报》2010年8月第1卷第2期。作者:刘艳萍。题目《浅谈白居易的诗酒人生》
正在阅读:
什么叫新乐府运动02-08
2016-2021年合作市物业管理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04-27
消防水箱的保温计算公式11-01
进一步提高精密空调设备绝缘电阻05-26
我生病了作文400字06-28
一汽丰田威驰FS配置详解04-12
个人与团队管理综合复习题303-24
数据库概论实验报告08-27
有机化学人名反应机理(比较完整)04-16
湖北省正地厅级干部简历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