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分析化学习题集

更新时间:2024-04-02 09: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分析化学》习题集 第一章 绪 论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方法按任务分类的是( )。 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C.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 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E.重量分析与滴定分析 2.在半微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量范围的要求是( )。 A.0.01~0.1g B.0.1~1g C.0.001~0.01g D.0.00001~0.0001g E.1g以上 3.滴定分析法是属于 A.重量分析 B.电化学分析 C.化学分析 D.光学分析 E.色谱分析 4.鉴定物质的组成是属于( )。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结构分析 D.化学分析 E.仪器分析 5.在定性化学分析中一般采用( )。 A.仪器分析 B.化学分析 C.常量分析 D.微量分析 E.半微量分析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5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试题 〔6-10〕应选用 A.仪器分析法 B.化学分析 C.定性分析 D.微量分析 E.半微量分析 6.测定食醋中醋酸的含量 7.确定未知样品的组成 8.测定0.2mg样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9.用化学方法测定0.8ml样品溶液中被测组分的含量 10.准确测定溶液的pH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试题 11.下列分析方法按对象分类的是( )。 A.结构分析 B.化学分析 C.仪器分析 D.无机分析 E.有机分析 12.下列分析方法称为经典分析法的是( )。 A.光学分析 B.重量分析 C.滴定分析 D.色谱分析 E.电化学分析 13.按待测组分含量分类的方法是( )。

1

A.常量组分分析 B.微量组分分析 C.痕量组分分析 D.常量分析 E.微量分析 14.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 )。 A.准确 B.灵敏 C.快速 D.价廉 E.适合于常量分析 二、是非题(用“√”或“×”表示正确或错误) 1.分析化学的任务是测定各组分的含量。 2.定量分析就是指的重量分析。( ) 3.“主/常量”是表示用常量样品分析主成分。( ) 4.测定常量组分的含量,必须采用滴定分析。( )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分析将完全取代化学分析。( ) 三、填空题 1.定性分析是 。 2.定量分析是 。 3.在常量分析中对固体物质称量范围的要求是 。 4.在半微量分析中对试液体积取量的要求是 。 5.按样品用量分类滴定分析应该属于 。 6.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 或 为依据的分析方法。 7.化学分析法是以物质的 为依据的分析方法 第二章 定量分析概述 一、选择题 (一) A型题 (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一般测定无机物质样品首先选择的溶剂是( )。 A.酸 B.碱 C.水 D.混合酸 E.有机溶剂 2.固体样品的采取可按( )分法多次缩分。 A.一 B.二 C.三 D.四 E.五 3.装在大型储槽里的液体样品在取样时,应取( )溶液为样品。 A.底部 B.上部 C.中部 D.不同深度 E.任意部位 4.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若以克为单位,结果应记录到小数点后( )位。A.一 B.二 C.三 D.四 E.五 5.用减重称量法精密称取样品X克系指: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进行减重称量法称量,称出的样品质量应在X±( )%克范围内。 A.1 B.2 C.5 D.10 E.20 6.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 )。 A.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 B.天平砝码被腐蚀 C.操作人员看错滴定管读数 D.滴定时从三角烧瓶瓶中溅失少许试液 E.以上均不属系统误差 7.由于天平不等臂造成的误差属于( )。 A.方法误差 B.试剂误差 C.仪器误差

2

D.偶然误差 E..操作误差 8.减小分析测定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 A.对照实验 B.空白试验 C.校准仪器 D.严格操作 E.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9.下列( )数据中的“0”不是有效数字。 A.8.06 B.3.40 C.6.00 D.9.80 E.0.81 10.分析过程中,若加入的试剂含有少量被测物质,所引入的误差应属于( )。 A.偶然误差 B.方法误差 C.试剂误差 D.操作误差 E.仪器误差 11.标定NaOH时,平行三次实验,浓度分别为0.101、0.1012、0.1011 mol·L-1,相对平均偏差为( )。 A.0.0007% B.0.007% C.0.07% D.0.7% E.7% 12.常用的25或50ml滴定管,其最小刻度为( )ml。 A.0.01 B.0.1 C.0.02 D.0.2 E.0.003 13.在25 ml滴定管上读取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ml。 A.20 B.20.0 C.20.00 D.20.000 E.20.0000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5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 A.酸式滴定管 B.碱式滴定管 C.滴定管 D.移液管 E.容量瓶 14.下端连接一段橡皮管,管内有一小玻璃珠,橡皮管下端再连接一尖嘴玻璃管的滴定管称为 15.是滴定用的量器,用于准确测量滴定中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的仪器为 16.带有玻璃活塞的滴定管称为 17.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器为 18.用于准确移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器为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9.下列仪器用水洗涤干净后,必须用待装溶液洗涤的是( )。 A.滴定管 B.容量瓶 C.移液管 D.烧杯 E.三角瓶 20.酸式滴定管可盛放( )物质的溶液。 A.酸性 B.碱性 C.酸 D.氧化性 E.碱 21.碱式滴定管可盛放( )物质的溶液。 A.酸性 B.碱性 C.酸 D.氧化性 E.碱 22.准确度和精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 A.准确度高精密度就一定好 B.精密度好准确度就一定高 C.精密度高是保证准确度高的前提

3

D.消除系统误差之后,精密度好,准确度才高 E.精密度高低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23.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 )。 A.温度的变化 B.湿度的变化 C.压力的变化 D.粗心大意 E.不遵守操作规程 24.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包括( )。 A.偶然误差 B.方法误差 C.试剂误差 D.操作误差 E.仪器误差 25.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有( )。 A.对照实验 B.空白试验 C.校准仪器 D.严格操作 E.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26.调节分析天平的零点用( )。 A.重心调节螺丝 B.平衡调节螺丝 C.横梁 D.调零杆 E.升降枢纽 27.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有( )。 A.直接称量法 B.间接称量法 C.减重称量法 D.固定质量称量法 E.减码称量法 28.分析化学中分离干扰物质常用的分离方法有( )。 A.沉淀法 B.挥发法 C.萃取法 D.色谱法 E.电位法 29.化学药品主要分为( )。 A.化学试剂 B.基准试剂 C.危险品 D.专用试剂 E.特殊试剂 30.化学试剂主要分为( )。 A.优级纯 B.分析纯 C.化学纯 D.保证试剂 E.专用试剂 二、判断题(用“√”或“×”表示正确或错误) 1.先关闭分析天平,后取放被称物或加减砝码。( ) 2.分析天平的灵敏度是指在天平的某一盘上增加1克质量,天平指针平衡点移动的格数。( ) 3.测量和分析样品时,操作者加错试剂,属操作误差。( ) 4.砝码被腐蚀属于偶然误差。( ) 5.偏差的大小是衡量精密度高低的尺度,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的大小表示。( ) 6.精密度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平行测定时,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它表现了测定结果的重现性。( ) 7.用已知准确含量的标准品代替试样,按照与测定试样相同的分析方法、条件、步骤对标准品进行分析的试验为对照试验。( ) 8.用蒸馏水和样品所做的试验称为空白试验。( ) 9.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洗耳球。( ) 10.洗干净的玻璃仪器,其内壁应被水均匀润湿而不挂水珠。( ) 三、填空题 1.酸式滴定管在使用前应检查 ,如不符合要求可 。 2.误差有正、负之分,测定值大于真实值时,误差为 表示分析结果 ;测定值小于真实值时,误差为 表示分析结果 。

4

3.根据误差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 和 。 4.误差常用 、 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常用 表示。 5.偏差的表示方法有 、 、 、 、 。 6.误差越小,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 ;相反,误差越大,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 。误差的大小是衡量 的尺度。 7.精密度用 表示,表现了测定结果的 。 越小说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越高,所以 的大小是衡量精密度高低的尺度。 8.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小于或等于 可认为符合要求。 9.有效数字的修约,采取 的原则。 10.万分之一双盘半机械加码电光天平的结构包括 、 、 、 、 、 六部分。 四、简答题 1.简述定量分析的过程? 2.简述减重称量法的操作过程? 五、计算题 1.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结果 3.52?4.20?14.03(1) 35.16?103.21?22.41?6.30(2)

0.0022100.09987?23.15?106.0?10?3(3)

0.6573(4)0.008971+15.23-12.5362 (5)231.64 + 4.4 + 0.3244 2.下列数据各为几位有效数字? (1)2.087 (2)0.0345 (3)0.00550 (4)20.040 (5)6.8×10-3 (6)pH=5.72 (7)2.01×10-3 (8)40.02 (9)0.50 (10)0.0003 3.将下列数据修约成四位有效数字

(1)29.745 (2)27.635 (3)11.0654 (4)0.486550

5

27.只能用间接方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有( )。 A.AgNO3 B. NaOH C .NaCl D. HCl E. Na2CO3 28.影响滴定弱酸的滴定突跃大小因素有( )。 A.滴定程序 B酸的浓度 C .酸的电离常数 D.指示剂 E. 滴定速度 29.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大小的因素有( )。: A.速度 B.温度 C . 滴定程序 D.溶剂 E. 指示剂用量 30.酸碱滴定法可直接测定哪些物质的含量( )。 A.HCl B. NaOH C . HAc D. Na2CO3 E. KHC8H4O4 二、判断题(用“√”或“×”表示正确或错误) 1.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测定Na2B4O7的含量。( )。 2.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H3BO3的含量。( ) 3.可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测定NaAc的含量。( ) 4.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HAc的含量。( ) 5.酸碱的强弱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大小。( ) 6.溶液浓度的大小对突跃范围的大小无影响。( ) 7.酸碱滴定法的滴定终点就是指示剂的变色点。( ) 8.弱酸的测定可选择甲基红为指示剂。( ) 9.弱碱的测定可选择酚酞为指示剂。( ) 10.食醋的含量测定可用NaOH标准溶液,甲基橙为指示剂。( ) 三、填空题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 2.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指示剂的 范围在 内。 3.酚酞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颜色为 ,甲基橙为 ,甲基红为 。 4.弱酸弱碱可被滴定的条件分别是, 和 。 5.混合指示剂的优点是:颜色变化 ,变色范围 。 四、简答题 1.概述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2.配制HCl和NaOH标准溶液为什么要用间接法?NaOH为什么要先配成饱和溶液? 3.为什么用HCl标准溶液可以直接测定Na2B4O7.10H2O的含量,而不能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测定H3BO3含量,为什么用NaOH标准溶液可以直接测定HAc含量,而不能用HCl标准溶液直接测定NaAc含量? 五、计算题 1.标定HCl溶液时用Na2CO3为基准物质,称取Na2CO3 0.6817 g,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去HCl溶液26.50ml,求HCl溶液的浓度。(M=105.99) 2.在1.000g粗铵盐中加过量NaOH溶液,产生的氨经蒸馏吸收在50.00ml 0.5000 mol/L的盐酸中,过量的酸用0.5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56ml,计算样品中NH3的质量分数.。 第五章 沉淀滴定法

11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样品中的KBr含量时,若K2CrO4指示剂用量过多可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 )。A.正误差 B.负误差 C.平行结果混乱 D.终点变色不敏锐 E.无终点 2.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溶液的pH值在6.5~10.5范围内,若溶液的酸度过高,会导致( )。 A.AgCl沉淀不完全 B.AgCl沉淀易形成胶状沉淀 C.AgCl沉淀对Cl—的吸附力增强 D.Ag2CrO4沉淀不易形成 E.AgCl沉淀对Ag+的吸附力增强 3.下列离子能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的是( )。 A.Cl— B.Ag+ C.Ba2+ D.SCN— E.I— 4.用吸附指示剂法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测定氯化物,应选用的指示剂为( )。 A.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B.曙红 C.荧光黄 D.结晶紫 E. 以上四种均可 5.配置好的AgNO3标准溶液应贮存在( )中。 A.白色容量瓶 B.棕色试剂瓶 C.白色试剂瓶 D.棕色滴定管 E.棕色容量瓶 6.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NaCl含量时,其滴定终点的颜色是( )。 A.黄色 B.浅黄色 C.淡紫色 D.淡红色 E.黄绿色 7.铬酸钾指示剂法在终点前先生成AgCl沉淀,终点时才生成Ag2CrO4的转红色的沉淀。即在终点前AgCl比Ag2CrO4先沉淀的原因是( )。 A.AgCl颗粒比Ag2CrO4小 B.AgCl颗粒比Ag2CrO4大 C.AgCl溶解度比Ag2CrO4小 D.AgCl溶解度比Ag2CrO4大 E.AgCl溶度积比Ag2CrO4小 8.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NaCl样品的含量时,在滴定终点前生成的AgCl胶粒沉淀优-NO3先吸附的离子是( )。A.Ag+ B.Cl— C.FIn— D.Na+ E. 9.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NaBr样品的含量,选用的最佳指示剂是( )。 A.曙红 B.二氯荧光黄 C.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D.甲基紫 E.以上四种均可 10.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氯化物,以荧光黄为指示剂,最适宜的酸度条件是( )。 A.pH7~10 B.pH4~6 C.pH2~10 D.pH1.5~3.5 E.pH>10 11.标定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基准物质是( )。 A.Na2CO3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NaCl(A.R) D.硼砂 E.NaCl(C.P) 12.在弱碱性条件下用银量法测定NaCl样品的含量,用荧光黄作指示剂,终点前溶液的颜色是( )。A.黄绿色 B.淡红色 C.黄色 D.绿色 E.紫红色 13.沉淀滴定法的分类是以( )作为依据。

12

A.卤化银的溶解度不同 B.卤化银的分子量不同 C.卤化银的沉淀形式不同 D.所用的指示剂不同 E.加入AgNO3滴定液的量不同 14.若用含有少量惰性杂质的NaCl作为基准物质标定AgNO3溶液,会使标定的结果( )。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D.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E.误差的大小不定 (二)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题均对应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A.糊精 B.曙红 C.荧光黄 D.二甲基二碘荧光黄 E.铁铵矾 15.在pH值为7~10的溶液中,可作为用银量法测定氯化物的指示剂是( )。 16.在吸附指示剂法中为了防止卤化银胶粒聚沉常加入的试剂是( )。 17.在pH为4~6的溶液中,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溴化物含量,选择的最佳指示剂是( )。 18.在中性溶液中测定碘化物含量,选择的最佳指示剂是( )。 (三)X型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9.根据指示剂不同,银量法可分为( )。 A.铬酸钾指示剂法 B.铁铵矾指示剂法 C.吸附指示剂法 D.直接银量法 E.返滴定银量法 20.可用银量法测定的对象有( )。 A.无机卤化物 B.有机卤化物 C.硫酸盐 D.硝酸盐 E.生物碱的有机酸盐 21.由于有机卤化物中卤素不是以离子形式存在,必须经过适当处理转变成卤素离子后,再用银量法测定,常用的转化方法有( )。 A.NaOH水解法 B.Na2CO3熔融法 C.氧瓶燃烧法 D.中和法 E.沉淀法 22.下列离子是铬酸钾指示剂法的干扰离子的是( )。 2--CONO33A.Ba2+ B.Cl— C. D.Na+ E. 23.为了防止氯化银胶粒分解或聚沉常采用的措施有( )。 A.避光测定 B.加入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C.加入酸 D.加入碱 E.加热 24. 吸附指示剂法的滴定条件是( )。 A、滴定前加入糊精或淀粉保护胶体 B、沉淀对指示剂阴离子的吸附能力,应稍大于对指示剂离子的吸附力 C、应适当控制溶液的pH值 D、溶液的浓度不能太稀 E、滴定时应避免强光照射 二、判断题(用“√”或“×”表示正确或错误) 1.根据确定终点所使用的指示剂不同,银量法可分为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矾和吸附指示剂法三种。( ) 2.铬酸钾指示剂法不能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测定Cl—。( ) 3.标定AgNO3溶液,若基准物质NaCl吸潮而导致纯度不高所引起试剂误差,可用空白试验校正。( ) 4.测定NaCl和Na3PO4混合物中Cl—时,不能采用铬酸钾指示剂法。( )

13

5.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含量,为了防止黄色的K2CrO4溶液影响终点的判断,近终点时,才能加入K2CrO4指示剂。( ) 6.荧光黄指示剂应在酸性溶液中使用。( ) 7.盛装过AgNO3标准溶液的滴定管不能直接用自来水洗涤。( ) 8.曙红指示剂可以在酸性溶液中使用。( ) 9.因为K2CrO4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所以铬酸钾指示剂法必须在强碱性溶液中测定Cl—的含量。( ) 10.铬酸钾指示剂法也可在氨碱性溶液中测定Cl—含量。( ) 三、填空题 1.沉淀滴定法按照使用的 不同,可分为铬酸钾指示剂法、铁铵矾指示剂法和吸附指示剂法三种。 2.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Cl—时,不能在 或 溶液中进行滴定。 3.用荧光黄作指示剂测定Cl—时,pH值应控制在 ,终点颜色从 变至 。 4.将三氯乙醛中的氯原子转变为氯离子一般采用 。 5.AgNO3标准溶液在强碱性溶液中易发生 。 6.AgNO3标准溶液应在棕色瓶中贮存,原因是 。 7.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氯离子,终点时氯化银胶粒吸附了溶液中的 ,而使氯化银胶粒带上 电荷,再吸附指示剂的 离子,最后生成粉红色的吸附化合物。 8.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条件中提到:终点前用力振摇,其目的是为了避免 。 9.吸附指示剂法要求沉淀对被测离子的吸附力应 对指示剂阴离子的吸附力。 10.铬酸钾指示剂法不能测定I-离子的含量,其原因是AgI沉淀对I-离子 。 四、问答题 1.简述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氯化物,加入糊精的目的。 2.简述铬酸钾指示剂的用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五、计算题 1.精密称取在11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AgNO3 4.3180g,溶解后,转移于250ml的量瓶中,并稀释至标线,混匀。计算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AgNO3溶液对NaCl的滴定度。(M AgNO3=169.87; MNaCl=58.44) 2.称取NaCl 0.1436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溶解,加K2CrO4指示剂1ml,在用力振摇下,用待标定的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出现浅红色沉淀,消耗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19.96ml;另做空白试验,消耗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0.01ml。计算AgNO3标准溶液物质的量浓度。(MNaCl=58.44) 3.称出样品NaCl1.3250g溶解后,置于250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吸取25.00ml,置250ml锥形瓶中,加20ml水稀释,加K2CrO4指示剂1ml,在用力振摇下,用0.1000mol/L AgNO3标准溶液滴定的,消耗AgNO3标准溶液的体积20.86ml;计算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MNaCl=58.44)

14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配位滴定是以( )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A.酸碱反应 B.沉淀反应 C.配位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E.离子交换反应 2.在进行配位反应时,只有( )才能与金属离子直接配合。 A.H4Y B.H3Y- C.H2Y2- D.HY3- E.Y4- 3.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物质量之比为( )的配合物。 A.1∶1 B.1∶2 C.1∶3 D.2∶1 E.3∶1 4.在配位滴定中,为了维持pH值在允许范围内,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 A.酸 B.碱 C.盐 D.缓冲溶液 E.氧化还原性物质 5.金属指示剂本身是( )。 A.配位剂 B.氧化剂 C.还原剂 D.抗氧化剂 E.抗还原剂 6.在配位滴定中,一般要求lgK稳M-EDTA-lgK稳MIn的差为( )。 A.<2 B.≥2 C.<-2 D.>-2 E.<102 7.水的总硬度,是以每升水含( )的毫克数来表示。 A.CaO B.CaCO3 C.ZnO D.Ca2+ E.Mg2+ 8.测定水的总硬度时,加入的指示剂是( )。 A.酚酞 B.甲基橙 C.铬黑T D.钙指示剂 E.二甲酚橙 9.下列不属于配位滴定条件的是( )。 A.配位反应必须完全 B.反应速度要快 C.滴定过程中生成的配合物是可溶性的 D.滴定过程中生成的配合物必须有颜色 E.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10.下列哪项不是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 )。 A.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配合物 B.形成的配合物相当稳定 C.形成的配合物多数可溶于水 D.EDTA与有色的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颜色加深 E.EDTA与无色金属离子形成有色配合物 11.在纯化水中,加入EBT指示剂,应显示的颜色是( )。 A.蓝色 B.砖红色 C.酒红色 D.橙黄色 E.无色 12.测定总硬度时,所用的标准溶液的化学名为( )。 A.乙二胺四乙酸 B.二氮杂菲二钠 C.变色酸二钠盐 D.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E.邻苯二甲酸二钠盐 (二)B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题,每组题共同使用在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试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密切的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铬黑T B.醋酸-醋酸钠 C.氨-氯化铵

15

D.钙红 E.二甲酚橙 13.EDTA滴定水的总硬度,所用的指示剂是( )。 14.EDTA滴定食品中钙,所用的指示剂是( )。 15.EDTA滴定水的总硬度,所用的缓冲溶液是( )。 16.在酸性溶液中,用EDTA滴定AI3+,所用的指示剂是( )。 17.在酸性溶液中,用EDTA滴定AI3+,所用的缓冲溶液是( )。 (三)多项选择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试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 18.只有具备( )条件的配位反应才能用于配位滴定。 A.配位反应必须完全 B.反应必须按一定的反应式定量地进行 C.反应速度要快 D.有适当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E.滴定过程中生成的配合物是可溶性的 19.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点( )。 A.形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配合物 B.形成的配合物相当稳定 C.形成的配合物多数可溶于水 D.形成的配合物多数不溶于水 E.形成的配合物是有颜色的 20.金属指示剂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指示剂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要灵敏、快速 B.配合物MIn与指示剂In的颜色有明显的区别 C.配合物MIn应足够稳定(lgK稳>4) D.lgK稳MEDTA—lgK稳MIn≥2 E.MIn应易溶于水 二、判断题(用“√”或“×”表示正确或错误) 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简式Na2H2Y表示,简称EDTA。( ) 2.溶液的pH值越低,Y4-的浓度越大。( ) 3.lgK稳值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 4.使用铬黑T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12~13。( ) 5.EDTA标准溶液只能用直接法配制。( ) 6.测定水的总硬度,以EDTA为滴定液,以钙红为指示剂。( ) 7.水的总硬度,就是每升水中含CaCO3的毫克数。( ) 8.在配位滴定中,只有Y4-与金属离子直接配合。( ) 9.能用于滴定分析的配位反应必须完全,lgK稳<8。( ) 10.使用钙指示剂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12~13。( ) 三、填空题 1.配位滴定法是以 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2.乙二胺四乙酸的结构式为 ,用简式 表示,简称 。 3.lgK稳值越大, 越稳定,只有 ,才能用于配位滴定。 4.金属指示剂EBT使用时,最适宜的酸碱度是 。 5.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都必须控制一定的pH值,这种pH值称为EDTA滴定金属离子的 。 6.金属指示剂本身的颜色与它和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应有 。

16

7.在自来水中,加入EBT指示剂,应显示的颜色是 。 8.水的总硬度是指 。 9.测定水的总硬度时,以 为指示剂,以 为滴定液,调节pH为 ,用 缓冲液来调节溶液的pH值,滴定终点的颜色由 变为 。 10.在配位滴定中,通常利用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显色剂,来指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改变,这种显色剂称为 。 11.常用的金属指示剂有 、 、 等。 四、简答题 1.简述配位滴定法的条件? 2.EDTA为何在碱性溶液中配位能力最强? 3.在配位滴定前,为何要调节溶液的pH值? 4.简述金属指示剂必备的条件? 五、计算题 1.取水样100.0ml,用氨-氯化铵缓冲液调节至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01000 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时,即为滴定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12.58ml,空白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为0.02ml,计算水的总硬度。 2.准确称取0.2535g基准的氧化锌(ZnO),用少量水湿润,加2ml盐酸使其溶解,加水定容至100.0ml,调节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时为滴定终点,消耗EDTA标准溶液10.20ml,空白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为0.03ml,计算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 3.称取0.1008g CaCO3样品,加酸溶解后,用容量瓶定容至100.0ml。吸取25.00 ml,用0.01008mol·L-1E 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EDTA24.04ml,空白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为0.04ml,计算CaCO3的质量分数。 4.精密称取纯锌1.5800g,置于250ml烧杯中,加盐酸溶解后,加水定容至500.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吸取上述溶液25.00ml置于三角烧杯中,调pH=10,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消耗EDTA24.20ml,空白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为0.02ml,计算EDTA的浓度。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 请在五个选项中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对氧化还原滴定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测定氧化还原性物质含量,不能测定非氧化非还原性物质含量 B.既能测定氧化还原性物质含量,也能测定某些非氧化非还原性物质含量 C.所有氧化还原反应都能适用于滴定分析 D.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标准溶液一定是氧化剂

17

E.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标准溶液一定是还原剂 2.下列哪种标准溶液在反应中是作还原剂的( )。 A.高锰酸钾 B.碘 C.硫代硫酸钠 D.亚硝酸钠 E.重铬酸钾 3.高锰酸钾法确定滴定终点所用的指示剂是( )。 A.酸碱指示剂 B.吸附指示剂 C.金属指示剂 D.自身指示剂 E.外指示剂 4.在高锰酸钾法中,调节溶液的酸性使用的是( )。 A.盐酸 B.稀硫酸 C.硝酸 D.醋酸 E.草酸 5.高锰酸钾法适用的酸碱性条件是( )。 A.强酸性 B.微酸性 C.中性 D.弱碱性 E.强碱性 6.用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亚铁盐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可在滴定前加入Mn2+做催化剂 B.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在滴定过程中进行加热 C.无需加指示剂 D.用硫酸调节酸度 E.终点颜色为微红色 7.标定KMnO4标准溶液时反应由慢而快的原因是( )。 A.反应物浓度不断增加 B.反应温度降低 C.反应中生成了Mn2+ D.反应中[H+]增加 E.反应中[H+]减少 8.在酸性溶液中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的是( )。 A. SO2?3 B. S2? C. I D. CO?2?3 E. C2O2?4 9.为使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2MnSO4 + K2SO4 + 10CO2↑+ 8H2O反应进行完全,可采取的措施( )。 A.加热沸腾 B.加入催化剂 C.加适量NaOH D.加适量H2SO4 E.加适量CH3COOH 10.配制Na2S2O3溶液时,加入少量Na2CO3的作用是( )。 A.增强Na2S2O3的还原性 B.中和Na2S2O3溶液的酸性 C.作抗氧化剂 D.增强I2的氧化性 E.防止Na2S2O3分解并杀死水中微生物 11.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间接法配制Na2S2O3标准溶液 B.配NaOH标准溶液时,应取饱和NaOH溶液,再用新鲜纯化水稀释。 C.使用已洗净的刻度吸管时,须用待吸液淋洗2~3次后再吸取溶液 D.把KMnO4标准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中 E.把KMnO4标准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中 12.用KMnO4法测定FeSO4含量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以KMnO4为指示剂 B.Fe2+为氧化剂 C.Mn2+为催化剂 D.用稀H2SO4调节酸性 E.终点时溶液为微红色 13.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 )。 A.滴定开始时 B.滴定至近终点时 C.滴定至溶液呈无色时 D.在标准溶液滴定至50%时 E.加过量碘化钾时 14.下列有关碘量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直接碘量法是利用I2的氧化性 B.间接碘量法是利用I的还原性 C.直接碘量法测量硫代硫酸钠含量时,需在中型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D.间接碘量法要求溶液的酸度要低一些 E.间接碘量法以溶液蓝色消失为终点

18

?15.在下列碘量法中,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直接碘量法以溶液出现蓝色为终点 B.间接碘量法以溶液蓝色消失为终点 C.用碘标准溶液滴定硫代硫酸钠时以溶液出现蓝色为终点 D.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溶液时以溶液出现蓝色为终点 E. 直接碘量法与间接碘量法都是与淀粉为指示剂指示终点 (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5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 (16~20题共用备选答案) A. K2Cr2O7 B. NaCl C .Na2C2O4 D. Na2CO3 E. ZnO 16.标定Na2S2O3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 17.标定KMnO4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 18.标定AgNO3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 19.标定EDTA溶液常用的基准物质是( )。 20.标定HCl溶液常用的基准准物质是( )。 (21~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血样中Ca2+的含量 B.亚铁盐 C.三氧化砷 D.氧化性物质 E.卤化物 21.能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直接测定的物质是( )。 22.能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间接测定的物质是( )。 23.能用高锰酸钾剩余滴定法测定的物质是( )。 24.能用作直接碘量法的基准物质是( )。 25.能用间接碘量法测定的物质是( )。 (三)X型题(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26.直接碘量法滴定的条件是: A.酸性 B.弱碱性 C.强碱性 D.中性 E.加热 27.间接碘量法中,加入过量的KI的作用是( ) A.防止Na2S2O3分解 B.防止微生物作用 C.防止I2挥发 D.增加指示剂的灵敏性 E.加快反应速度 28.可用高锰酸钾法直接测定的物质有( ) A.硫酸盐 B.草酸盐 C.亚铁盐 D.过氧化氢 E.碘 29.用基准Na2C2O4标定KMnO4溶液时,下列哪些条件是必需的( ) A.用H2SO4调节酸性 B.水浴加热至75℃~85℃ C.加热至沸腾 D.暗处放置1分钟 E.加催化剂 30.用I2标准溶液滴定Na2S2O3溶液时的反应条件是( ) A.酸性 B.碱性 C.中性 D.弱酸性 E.弱碱性 二、是非题(对者打√,错者打×) 1.高锰酸钾在不同酸度溶液中的还原产物不同。( ) 2.剩余滴定法和间接碘量法是相同的滴定方式。( ) 3.硫代硫酸钠在强酸性溶液中易分解,故在间接碘定法中,被测液应始终控制在弱酸性溶液中。( ) 4.氧化还原滴定中加热可增加反应速度,故滴定草酸盐时要加热,滴定双氧水时也要加热。( ) 5.直接碘量法与间接碘量法都用淀粉指示终点,故终点颜色也相同。( )

19

6.碘量法所用的指示剂是淀粉KI溶液。( ) 7.高锰酸钾滴定法属于自身指示剂法。( ) 8.所有的氧化还原反应都能适用于滴定分析。( ) 9.直接碘量法是利用I2的氧化性测定较强的还原性物质的含量。( ) 10.间接碘量法是利用I的还原性测定具有氧化性物质的含量。( ) 三、填空题 1.根据被测物质的性质不同,KMnO4法可采用的滴定方式有 , , ,配制KMnO4标准溶液应采用 法,标定KMnO4标准溶液常用基准物质 ,滴定时用 调节强酸性。 2.直接碘量法是利用I2的 性,直接测定较强的 性物质,反应条件为 、 或 。当用I2滴定Na2S2O3时,需要在 、 性溶液中进行。 3.间接碘量法是利用I的 性,测定 性的物质的含量,间接碘量法的滴定条件是 、 、 、 。 4.直接碘量法与间接碘量法均用_ 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直接碘量法的终点现象是溶液 ,间接碘量法的终点现象是溶液 。 四、简答题 用KMnO4法测定H2O2含量时,能否用HNO3或HCl控制溶液的酸度?为什么? 在间接碘量法中,淀粉指示剂应何时加入?为什么? 五、计算题 1.请计算KMnO4(0.02018mol·L-1)标准溶液对Fe、Na2C2O4的滴定度(单位以g·ml-1表示。已知MFe=55.845g·mol-1 MNa2C2O4=134.00g·mol-1)。 2.如果滴定25.00ml H2C2O4溶液,需要0.1082mol·L-1NaOH溶液38.27ml,而同样浓度的H2C2O4溶液25.00ml,则需要27.34ml的KMnO4溶液滴定,请计算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标定Na2S2O3溶液时,称得基准K2Cr2O7样品0.1536g,酸化,并加入过量的KI,释放的I2用30.26ml的Na2S2O3滴定至终点,请计算Na2S2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已知MK2Cr2O7=294.18g·mol)。

??第八章 电位分析法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最佳答案)。 1.在下列电极中可作为基准参比电极的是( )。 A.SHE B.SCE C.玻璃电极

20

24.在紫外—可见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影响吸光系数的因素是 ( )。 A.溶剂的种类和性质 B.溶液的质量浓度 C.物质的本性和光的波长 D.吸收池大小 E.物质的分子结构 2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 A.吸收曲线和滴定曲线 B.光的吸收定律 C.能斯特方程 D.可以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 E.朗伯-比尔定律 26.下面有关显色剂的正确叙述是 ( )。 A.在一定条件下 能与被测物质生成稳定的有色物质 B.本身必须是有颜色的物质 C.自身的颜色与被测物质的颜色互补 D.在测定波长下无明显吸收 E.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 )。 A.间接滴定法 B.标准溶液对比法 C.标准曲线法 D.直接电位法 E.吸光系数法 2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种类繁多,但主要部件都包括( )。 A.光源 B.单色器 C.吸收池 D.检测器 E.显示器 29.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中,能够将复合光色散并分离出单色光的部件是( )。 A.钨丝灯 B.棱镜 C.饱和甘汞电极 D.光栅 E.光电管 30. 为了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选择合适的测量条件是指( )。 A.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入射光 B.选择复合光作为入射光 C.选择合适的参比溶液 D.在高温下测定吸光度 E.控制吸光度的读数在0.2~0.7范围之内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特别适用于常量组分的测定。 ( ) 2.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成反比,与波长成正比。 ( ) 3.高锰酸钾溶液呈紫红色是因为其吸收了可见光中的紫色光。 ( ) 4.光照射有色溶液时,A与T的关系为A=lgT。 ( ) 5.某单色光照射某溶液时,若T=100%,说明该溶液对此光无吸收。 ( ) 6.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其浓度越大,透光率越大。 ( ) 7.如果吸收池的厚度增加1倍,则溶液的吸光度将减少1倍。 ( ) 8.吸光系数与入射光波长、溶剂及溶液浓度有关。 ( ) 9.在一定条件下,ε和λmax只与物质的结构有关,是物质的特性常数。( ) 10.吸收曲线的基本形状与溶液浓度无关。 ( ) 11.ε愈大,表明溶液对入射光愈易吸收,测定的灵敏度愈低。 ( ) 12.一般ε值在103以上即可进行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 ( ) 13.有色溶液的液层厚度越大,其透光率越小。 ( ) 14.摩尔吸光系数与溶液浓度、液层厚度无关,而与入射光波长、溶剂性质和温度有关。 ( ) 15.质量相同的两元素用二硫腙显色后配成相同体积的溶液,用2cm的吸收池,在同样的入射光波长下测定,所得吸光度应一定相等。 ( ) 1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从光源发出的光经单色器分光,由出射狭缝投射到溶液的光,即为理论上要求的单色光。 ( )

26

三、填空 1.根据待测物质发射或吸收的 ,以及待测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方法,统称为 。 2.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 ,近紫外分光的波长范围为 。 3、在光的吸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A=KcL)中,K称为吸光系数,通常有 和 两种表达形式。 4.吸收光谱是以 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而绘制的曲线。 5.吸收曲线上吸收峰最高处所对应的波长为 ,用 表示。 6.摩尔吸光系数?是指在波长一定时,溶液浓度为1 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 。?值愈大,表示该吸光物质 。 7.当一束平行的单色光通过均匀、无散射的含有吸光性物质的溶液时,在入射光的波长、强度及溶液的温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 及 的乘积成正比。 8.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 ,吸光系数?的单位是 。 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常选用 作入射光,此时测定的 最高,且吸光系数变化不大。 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使用的光源是 灯,用的棱镜和比色皿的材质是 。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光区使用的光源是 灯,适用的波长范围是 。 12.在一定条件下,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以其对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叫 。测定条件合适时,该曲线是一条 。 13.光的吸收定律只有在入射光为 、浓度较 时才适用。 14.为提高测定的准确度,溶液的吸光度读数范围应调节在0.2~0.7为宜,可通过调节溶液的 和 来实现。 1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通过 或 来获得单色光的。 16.当空白溶液置入光路时,应使T= ,此时 A= 。 17.有色溶液的液层厚度越大,则透光率 ,而吸光度 。 18.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色散元件有 和 。 1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单一组分定量分析的常用方法有(任意列出两种) , 。 20.将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有色溶液进行稀释时,起浓度会减小,其最大吸收峰波长的位置将 ,其摩尔吸光系数将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它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互补色光?溶液的颜色与其吸收光的颜色是否相同?为什么? 3.偏离光吸收定律的因素有哪些? 4.试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显色剂和显色反应有哪些基本要求? 6.控制合适的显色反应条件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7.为减小光度误差,吸光度的读数范围应控制在0.2~0.7范围内。若吸光度读数不在此范围,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调整? 五、计算题 xa=525nm1.用双硫腙测定Cd2+溶液的吸光度A时,Cd2+的浓度为140μg/L,在?m 27

波长处,用L=1cm的吸收池,测得吸光度A=0.220,试计算摩尔吸光系数。 2.将含有0.100mg Fe3+离子的酸性溶液用KSCN显色后稀释至500ml,在波长为48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0.240,计算摩尔吸收系数及吸光系数(Fe的原子量为56.85)。 3.将精制的纯品氯霉素(相对分子质量为323.15)配成0.0200克/升的溶液,用1厘米的吸收池,在?max为278nm下测得溶液的透光度为24.3%,试求氯霉素的摩尔吸光系数?。 4.将已知浓度为2.00mg/L的蛋白质溶液用碱性硫酸铜溶液显色后,在540nm波长下测得其吸光度为0.300。另取样品溶液同样处理后,在同样条件下测得其T%为20.0,求样品中蛋白质浓度。 5.维生素D2的摩尔吸收系数?264nm=18200,如果要控制吸光度A在.0699~0.187范围内,应使维生素D2溶液的浓度在什么范围内?(用2.0cm比色皿测定)。 6.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镁的含量。取浓度为10.0m mol·L-1的镁标准溶液10.0?l置于容量瓶中,加3.00ml显色剂进行显色后,稀释至刻线,摇匀,测得吸光度为0.32;另取待测血清50.0?l置于另一相同规格的容量瓶中,加3.00ml显色剂进行显色后,稀释至刻线,摇匀,测得吸光度为0.47,试计算血清中镁的含量。 7.取10ml尿样,用双硫腙一氯仿萃取分光光度直接比较法测量其中的铅含量。设测得标准液(1?g/10ml)A=0.511,试样A=0.451,求该尿样中的铅含量 (mg ·L -1)。 8.称取0.500g钢样, 溶于酸后, 使其中的锰(原子量55)氧化成高锰酸根离子, 在容量瓶中溶液稀释至100ml,再稀释10倍后,用2cm厚度的比测皿, 在波长52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420。在相同条件下,测得高锰酸根标准溶液(1.52×10-4 mol·L-1)的吸光度为0.350,试计算钢样中锰的质量分数。

第十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习题集 一、选择题

28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A.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 B.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 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 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阳离子 E.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阴离子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最常用的光源是( )。 A.火焰 B.空心阴极灯 C.钨灯 D.氙灯 E.氢灯 3.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一般最好选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 A.标准曲线法 B.内标法 C.标准加入法 D.间接加入法 E.直接比较法 4.石墨炉原子化吸收法较火焰原子吸收法的主要缺点是( )。 A.检测限低 B.不能检测难挥发元素 C.精密度低 D.化学干扰大 E.光谱干扰大 5.空心阴极灯所提供的是( )。 A.紫外光 B.可见光 C.特征辐射光 D.荧光 E.红外光 6.共振线是指( )。 A.原子吸收能量的光谱线 B.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线 C.电子从基态跃至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线 D.电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发射光谱线 E.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所产生的光谱线 7.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 A.提供试样蒸发所需要的能量 B.提供试样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C.发射连续光谱 D.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 E.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振辐射 8.原子吸收法属于( )。 A.吸收光谱法 B.色谱法 C.电化学法 D.重量分析法 E.滴定分析法 9.可用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的实例是( )。 A.血清中钙的测定 B.水的纯度的检测 C.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D.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E.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 10.关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 A.光源采用空心阴极灯 B.单色器放在原子化器前面 C.常用的原子化器为石墨原子化器和火焰原子化器 D.检测系统由检测器、放大器、对数转换器和显示装置组成 E.单色器中的关键部件是色散元件

29

(二)B型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题均对应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A.朗伯-比尔定律 B.阿基米德定律 C.分配定律 D.能斯特方程 E.等物质的量规则 1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定量依据是( )。 12.玻璃电极与溶液pH的关系符合( )。 13.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依据是( )。 14.配位滴定中EDTA与M的定量依据是( )。 15.萃取法的依据是( )。 (三)X型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包括( )。 A.光源系统 B.原子化系统 C.分光系统 D.检测系统 E.载气系统 1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 )。 A.灵敏度高 B.选择性 C.准确度好 D.应用广泛 E.操作简便快速 18.分光光度计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 A.光源系统 B.分光系统 C.原子化系统 D.检测系统 E.载气系统 19.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属于( )。 A.发射光谱分析 B.吸收光谱分析 C.分子光谱分析 D.荧光光谱分析 E.原子光谱分析 20.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石墨炉原子化法的主要优点是( )。 A.有利于难熔氧化物的分解 B.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均可直接应用 C.灵敏度高 D.精密度好 E.原子化效率高 二、判断题(用“√”或“×”表示正确或错误)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符合朗伯-比耳定律。( ) 2.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与处于基态的原子数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 3.空心阴极灯是原子吸收分析中惟一可以使用的光源。( )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能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 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采用标准加入法是为了有效减少随机误差。( ) 6.共振线是元素所有谱线中最为灵敏的谱线。( ) 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只能使用最强吸收线进行测定。( ) 8.原子吸收分析就是利用待测元素的特征吸收线进行分析的。( ) 三、填空题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定量方法有 、 、 ,其依据均是 。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按光路可分为 和 两类。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 4.原子吸收法中,吸收光辐射的是 原子,它的吸收线很窄,呈

30

光谱。 四、简答题 1.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法的原理。 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常常选择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3.空心阴极灯与一般分光光度计所用的光源有何不同? 五、计算题 1.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一无机试样溶液中镉的浓度,各试液在加入镉标准溶液后,用水稀释至50ml,测得其吸光度如下表。求镉的浓度。 加入镉标准溶序号 试液(ml) 液(10μg/ml)的毫升吸收度 数 1 20 0 0.042 2 20 1 0.080 3 20 2 0.116 4 20 4 0.190 2.使用285.2nm共振线测定镁,以配制的标准溶液得到下列数据: 序号 Mg(μg/ml) 吸光度 1 0.0 0.000 2 0.2 0.089 3 0.4 0.161 4 0.6 0.236 5 0.8 0.318 6 1.0 0.398 取血清2ml用纯水稀释50倍,与测标准溶液相同的条件下测Mg的原子吸收,得吸光度为0.213,求血清中Mg的含量。 第十一章 色谱法 一、选择题 (一)A 型题(最佳选择题)在五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色谱法的特点 ( )。 A. 取样量少 B. 分离效能好 C.灵敏度高 D. 分析速度快 E.完全自动化 2. 根据色谱的原理不同 , 纸色谱属于下列( ) 。。 A. 吸附色谱 B. 分配色谱 C. 离子交换色谱 D. 凝胶色谱 E. 液 -固色谱 3.在色谱中的分配系数与下列( )因素有关。 A. 湿度 B. (低)浓度、温度 C. 时间 D. 溶剂的结构 E. 溶剂的比例 4. 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吸附剂之一 ( ) 。 A.纤维素 B. 硅胶 C. 碳酸钙 D. 硅藻土 E. 羧甲基纤维素纳

31

5.对分配色谱中的载体说法错误的是 ( ) 。 A.起到负载固定相的作用 B.不吸附样品组分 C. 对展开剂有吸附作用 D. 对固定液有吸附作用 E.本身是惰性的物质 6. 已知三种氨基酸 a、b、c, 它们的 Rf 值分别为 0.24、0.47、0.68, 斑点在色谱纸上距原点由近到远的顺序是 ( )。 A. a、b、c B. a、c、b C. b、a、c D c.、b、a E. c、a、b 7.中性氧化铝为吸附剂时 , 适用于分离 ( ) 。 A. 任何物质 B. 碱性物质 C. 酸性或中性化合物 D. 酸性、碱性或中性化合物 E. 碱性或中性化合物 8.薄层色谱在应用上优于纸色谱的是( ) 。 A. 设备简单 B. 操作方便 C. 样品用量少 D. 能用腐蚀性显色剂 E. 应用广泛 9.吸附柱色谱和分配柱色谱的根本区别是 ( ) 。 A. 流动相的极性不同 B. 溶剂不同 C. 被分离的物质不同 D. 色谱原理不同 E. 操作方法不同 10.某组分的 Rf 等于 \零 \说明此组分 ( ) 。 A. 样品中不存在 B. 在固定相中不溶解 C.没有随展开剂展开 D. 与溶剂反应生成新物质 E. 不能被固定相吸附 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被分离的几种组分Rf 值相差很小,应选用慢速色谱滤纸 B. 色谱滤纸的宽度要超过 10cm C. 色谱滤纸应平整无痕、边缘整齐。 D. 定性鉴别应选用薄型色谱滤纸 E. 色谱滤纸纤维要有一定厚度和机械强度 12. 相对比移植 RS 的取值范围是 ( ) 。 A.<0 B. ≥0 C. 0 ~ 1 D. 1 以上 E. 1~ 10 13.纸色谱中滤纸预处理的目的是( )。 A. 改善滤纸的分离效果 B. 洗去滤纸中的杂质 C. 可增加滤纸的机械强度 D. 可加快分离速度 E. 可改变滤纸的酸碱性 14.在薄层色谱中 , 软板和硬板的主要区别是 ( ) 。 A. 制板所用的吸附剂不同 B.制板时所用的玻璃不同 C. 所分离的组分不同 D.制板时 , 一个加粘合剂 , 一个无粘合剂 E. 所用的粘合剂不同 15.常用作氨基酸的显色剂是 ( ) 。 A. 氢氧化钠溶液 B.盐酸 C.三氯化铁试液 D. 硫酸铜溶液 E.茚三酮溶液 16. 某物质用薄层色谱分离 , 若用氯仿展开 , 其比移值太小 , 则要增大比移值 , 应在氯仿中最好加入何种物质 ( ) 。 A. 石油醚 B.环己烷 C.甲苯 D. 四氯化碳 E.丙酮 17.纸色谱常用正丁醇-醋酸-水 (4:1:5)为展开剂 , 正确的操作方法( )。 A. 三种溶剂混合后直接使用 B.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取下层液使用 C. 依次加入三种溶剂后即使用 D.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分层后 , 取上层液使用

32

E. 三种溶剂混合、静置后即使用 18.气相色谱中主要用( )为定性依据。 A. RS 值 B. 分配系数 K C. Rf 值 D. 保留时间 E.峰高或峰面积 19.对气相色谱叙述错误的是( )。 A. 适用于分离提纯易挥发、对热稳定的物质 B. 适用于分离分析易挥发、对热稳定的物质 C. 色谱柱是气相色谱仪的核心部分 D.可以检测出10-11~10-13g物质 E. 热导检测器为浓度型检测器 20.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最大区别在于( ) A.对样品的用量 B.对样品的分离时间 C.对样品的分离效能 D.对样品的适用范围 E.对仪器的自动化要求 (二)B 型题(配伍选择题) 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 每组5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21~25题共用备选答案) A. Rf 值 B. K(分配系数) C. RS 值 D. tR E. VR 21.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出现色谱峰所通过的载气体积为( )。 2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某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之比为( )。 23.从进样到出现空气峰所需的时间为( )。 24. 表示原点到组分斑点中心距离与原点到对照品斑点中心距离之比值的是( )。 25. 表示原点到组分斑点中心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距离之比值的是( )。 (四)X 型题 ( 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被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26.1906 年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研究植物色素的色谱方法属于 ( )。 A. 液-固色谱 B. 液-液色谱 C. 纸色谱 D. 柱色谱 E.薄层色谱 27.流动相所采用的洗脱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 ) 。 A. 纯度要高 B. 与样品及固定相不发生化学反应 C. 能溶解固定相 D. 能溶解样品中各组分 E. 粘度小 , 容易流动 , 缩短洗脱时间 28.薄层色谱硬板制备 , 可加的粘合剂有 ( ) 。 A. 氧化铝 B. 淀粉 C. 硅胶 D. 羧甲基纤维素纳 E. 锻石膏 29.分离氨基酸,可用下列哪种吸附剂 ( ) 。 A. 硅胶 B.碱性氧化铝 C.中性氧化铝 D.酸性氧化铝 E.锻石膏 30.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特点是( )。 A. 取样量少 B.分离效能高 C. 选择性强 D.灵敏度高 E.分析速度快 二、判断题( 用 “√”或“×”表示正确或错误) 1. 色谱法也可用于分离无色物质。 ( ) 2. 色谱中展开剂一定是用配制的溶液。( ) 3.气相色谱中定性方法只用保留时间。( ) 4. 色谱柱在装填时疏密要一致 , 否则会影响分离效果。 ( ) 5.进行纸色谱时,斑点的 Rf 值越大越好 , 说明分离效果好。 ( ) 6. 纸色谱的展开方式只有上行展开法和下行展开法。 ( ) 7.进行吸附柱色谱时 , 极性大的组分比极性较小的组分先洗脱。 ( )

33

8.以气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称为气相色谱法。 ( ) 9.在色谱操作的实践中 ,Rf 的重视性好 , 因而常根据 Rf 定性。 ( ) 10.分离极性小的物质 , 需用活性高的吸附剂和极性较小的洗脱剂。 ( ) 11.气相色谱中 , 分配系数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进入检测器。 ( ) 12.反相色谱的固定相是极性相 , 流动相是非极性相。 ( ) 三、填空题 1.色谱分析法简称 ,是一种 或 分离分析方法。 2.物质不同则分配系数(K)不同。K 值越小,该组分的移动速度 ,即保留时间 ,将 流出。 3.混合物中各组分间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大,各种组分越 被分离。 4.按操作形式分类有 、 和 。 5.硅胶含水量愈高,则活度级数愈 、活性愈 、吸附力也愈 。 6.选择吸附色谱分离条件时,一般原则是:如分离极性较小的组分,应选 用活性较 的吸附剂和极性较 的洗脱剂。 7.薄层色谱法的一般操作为 、 、 、 、 和 等步骤。 8.气相色谱仪是由 、 、 、 和 五个系统组成。 9.一个组分的色谱峰,其峰位置(即保留值)可用于 分析,峰高或峰面积可用于 分析。 10.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采用高压输液泵, 和 等综合技术应用于检测的现代分离分析方法。 四、简答题 1. 以纸色谱为例 , 说明样品中各组分是如何分离分析的 ? 2. 什么是吸附色谱 ? 什么是吸附系数 ? 3. 影响纸色谱 Rf 值的因素有哪些 ? 4. 简述气相色谱仪的流程。 1.某样品和标准品经过纸色谱后,样品斑点中心距原点 10.2cm,标准品斑点中心距原点6.6cm, 溶剂前沿距原点 16 .Ocm, 试求样品和标准品的 Rf 值及 RS 值 ? 2.A 样品斑点在薄层板上距原点 8.9cm 处时 , 溶剂前沿离原点 16.2cmo(1) 求 A 样品的 Rf 值为多少 ?(2) 若溶剂前沿离原点 12.0cm 处 ,A 样品斑点应在何处 ? 五、计算题 1.某样品和标准品经过纸色谱后,样品斑点中心距原点 10.2cm,标准品斑点中心距原点6.6cm, 溶剂前沿距原点 16 .Ocm, 试求样品和标准品的 Rf 值及 RS 值 ? 2.A 样品斑点在薄层板上距原点 8.9cm 处时 , 溶剂前沿离原点 16.2cmo(1) 求 A 样品的 Rf 值为多少 ?(2) 若溶剂前沿离原点 12.0cm 处 ,A 样品斑点应在何处 ?

3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th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