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尖子生专题训练五化学试

更新时间:2024-06-12 15: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高三下学期尖子生专题训练五化学

试卷(带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产生红棕色气体是因为加入了硫酸后溶液中就有了硝酸,硝酸与亚铁离子发生反应,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结合生成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的缘故,故A错误;淀粉水解后没中和原来的硫酸,导致没有红色沉淀产生,故B错误;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除乙烯外还可能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使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故C错误;硅酸钠与碳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操作和现象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后,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向水玻璃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后,产生白色浑浊 结论 HNO3分解生成了NO2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乙烯 生成了硅酸沉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过滤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可溶性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故A错误;蒸发是使溶于水的固体物质结晶析出,故B错误;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混合物的方法,故C错误;引流是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过程,不是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

3.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无Fe

3+

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的水蒸气被干燥了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在溶液中加稀盐酸,无现象,继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有SO4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Fe遇KSCN会使溶液呈现红色,Fe遇KSCN不反应无现象,如果该溶液既含Fe,

2+3+2+

又含Fe,滴加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则证明存在Fe但并不能证明无Fe,故A错误;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则发生反应:CuSO4+5H2O═CuSO4·5H2O,CuSO4·5H2O为蓝色,故可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故B错误;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

++++

有Na,Na颜色反应为黄色,但并不能证明无K,因为黄光可遮住紫光, K颜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后观察,故C错误;在溶液中加稀盐酸,无现象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等离子的干扰,继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沉淀一定是硫酸钡,证明原溶液有SO42

﹣,故D正确。

3+

2+

3+

+

+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检验。 4.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图A装置用Cu和浓硝酸可制取NO2 B.图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并收集纯净Cl2 C.图C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图D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分离CO和CO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能制取NO2,故A错误;

B.浓盐酸易挥发,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杂质,故B错误;

C.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中水解,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故C错误;

D.要将CO和CO2分离,可在甲中装有NaOH溶液,用来吸收CO2,此时广口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先分离出被乙中浓硫酸干燥过的纯净的CO,所以关闭b,打开a,混合气体进入左边广口瓶装置,CO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分离出被右边广口瓶中浓硫酸干燥过的纯净的CO,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评价。

5.实验法和比较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以下实验设计中,不合理或不严密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

B.测定相同温度下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就可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C.铁分别与氯气和硫反应,判断氯气与硫的氧化性强弱

D.测定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2SO4溶液的pH,判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与水反应剧烈的金属,其金属性强,则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Na反应剧烈,可判断钠和镁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盐酸、醋酸的浓度未知,应测定等浓度的溶液的pH,才能确定电离的程度,所以该选项不能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故B错误;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与S反应生成FeS,氯气得电子能力强,则判断氯气与硫的氧化性强弱,故C正确;Na2SO4溶液不水解,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则硫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非金属性S>C,所以可断碳与硫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评价。 6.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广泛pH试纸测得0.05 mol·L H2SO4溶液的pH=1

B.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证明被检验物一定为钾盐 C.滴定过程中,眼睛要始终注视锥形瓶中液体的颜色变化

D.配制FeSO4溶液时,先将FeSO4固体溶解在稀硫酸中,然后稀释到所需浓度,最后再加入少量铁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广泛pH试纸精确度不高,只能测得pH=1,故A正确;做焰色反应实验时,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证明被检验物一定含有钾元素,故B错误;滴定过程中,眼睛要始终注视锥形瓶中液体的颜色变化,故C正确;FeSO4易水解,为分子FeSO4水解,配制FeSO4溶液时,先将FeSO4固体溶解在稀硫酸中,然后稀释到所需浓度,FeSO4易被氧化,为防止FeSO4被氧化,最后再加入少量铁粉,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

7.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少量液体逐滴加入到固体乙中,试管中试剂为丙,则下表中现象正确的是

-1

选项 A B C D

甲 浓氨水 浓硝酸 浓盐酸 双氧水 乙 生石灰 铜 丙 试管中现象 先沉淀后消失 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溶液仍为无色 先变红后褪色 溶液出现浑浊 Al2(SO4)3溶液 淀粉KI溶液 二氧化锰 石蕊溶液 二氧化锰 氢硫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氧化铝沉淀不溶于氨水,故A错误;浓硝酸与Cu产生的NO2,通入水中会生成硝酸和无色的NO气体,但其在试管口又会被O2氧化而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试管口出现红棕色,硝酸能把KI氧化为碘单质,所以淀粉溶液变蓝,故B错误;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故C错误;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生成氧气,,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现象。

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的混合物 C.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D.用图4所示装置蒸干AlCl3溶液制备无水AlC13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图1长颈漏斗的下端导管口必须深入到液面以下,否则气体会从漏斗逸出,故A错误; 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互不相容,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B错误;左侧试管密封,Na和水的反应放热,气体体积膨胀,则U形管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故C正确;蒸干AlCl3饱和溶液时,AlCl3水解,无法得到氢氧化铝,无法得到AlCl,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评价。 9.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取少量食盐溶于水.加稀硫酸酸化,再滴A 入淀粉溶液 现象 溶液未呈蓝色 结论 该食盐中不含有碘酸钾 B C D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Cl2或(NH4)2SO4饱和溶液 将0.1 mol/L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 mol/LCuSO4溶液 上层溶液显紫红色 均有沉淀 白色沉淀逐渐变为蓝色沉淀 Fe的氧化性大于I 蛋白质均发生了变性 Ksp[Cu(OH)2]

试题分析:碘酸钾与硫酸不反应,不能生成碘单质,溶液未呈蓝色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碘酸钾,故A错误;CCl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下层溶液显紫红色,故B错误;CuCl2使蛋白质变性、(NH4)2SO4使蛋白质盐析,故C错误;一种沉淀容易转化为比它更难溶的沉淀,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现象分析。

10.下列实验室除杂所用试剂和操作均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矿物油难溶于纯碱溶液,除去矿物油应该用有机溶剂,如用酒精洗涤,故A错误;硫酸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硫酸钠,故B

正确;蒸发结晶使KNO3、NaCl都析出,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用重结晶的方法,故C错误;氯化氢易溶于食盐水,除去HCl中Cl2,用CCl4吸收氯气,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除杂。

11.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操作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现象 固体变黑膨胀 结论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Al与氧气不反应 Na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物质(括号中为杂质) 铁器(矿物油) BaCO3(BaSO4) KNO3(NaCl) HCl(Cl2) 除杂试剂 热纯碱溶液 饱和碳酸钠溶液 水 饱和食盐水 操作 洗涤 搅拌、过滤 蒸发结晶 洗气 将一块Al箔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Al箔熔融而不滴落 将一小块Na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有铜单质析出 粉末变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由于浓硫酸有脱水性,使蔗糖中的H、O两元素以2:1的组成脱去。得到C单质和水。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加热时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会把C氧化为CO2;它本身被还原为SO2气体。气体从固体中逸出,使固体表面积增大而变得蓬松,故A正确;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故B错误;钠与水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没有铜单质析出,Na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故C错误;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发生反应:3Fe+4H2O(g) Fe3O4+4H2↑产生黑色的Fe3O4,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的现象分析。

12.依据反应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并利用下列装置制取碳酸氢钠粗品,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制取二氧化碳 C.用装置丙制取碳酸氢钠 D.用装置丁分离碳酸氢钠与母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故A错误;稀硫酸与石灰石生成硫酸钙沉淀,阻止石灰石与硫酸继续反应,所以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故B错误;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用装置丙制取碳酸氢钠,故C正确;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贴烧杯内壁,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实验装置。 13.下列实验装置叙述正确的是( )

①装置甲可防止铁钉生锈 ②装置乙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SO2

③装置丙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④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⑤装置戊可用于收集H2或CO2气体.

A.①③⑤ B.③⑤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甲装置中铁钉做阳极,铁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故①错误;乙烯、SO2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故②错误;HCl气体溶于水中,烧瓶中气体减少,所以气球膨胀,故③正确;乙酸乙酯在氢氧化钠中完全水解,故④错误;从a进气可以收集氢气、从b进气可以收集CO2,故⑤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装置。

14.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碳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越稀释PH越小,溶液越稀水解程度越大,故A错误;硝酸能把SO32-氧化为SO42-,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故B错误;水解吸热,升高温度促

3+

进Fe的水解,故C正确;苯与溴水不反应,苯能萃取溴水中的溴,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操作及现象。 二、实验题

1.[Cu(NH3)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合成农药中间体,受热可分解,摩尔质量为246

-1

g·mol。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验证它的部分分解产物,请回答问题:

操作及现象 将0.1 mol·L Na2CO3溶液稀释到0.01 mol·L,测得pH变小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向25 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3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 向溴水中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后水层为无色 -1-1结 论 稀释后CO32-的水解程度减小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温度升高,Fe的水解程度增大 苯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 3+

(1)连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各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和试剂。 (2)打开K2、K4,闭合K1、K3,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写出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开K1、K3,闭合K2、K4,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过程中,还生成Cu、N2和H2O。写出[Cu(NH3)4]SO4·H2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实验中称取a g [Cu(NH3)4]SO4 · H2O,收集到b mL N2(已换算成标准状况),[Cu(NH3)4]SO4·H2O的分解率表达式为__________。

(7)量气管读数时需注意的事项有:①气体冷却到室温;②量气装置两侧液面相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同学按右图所示读数,则计算出的分解率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答案】(1)检查装置气密性 (2)SO2 + 2OH = SO32– +H2O (3)NH3(4)防止倒吸 (5)3[Cu(NH3)4]SO4·H2O

3Cu + 8NH3↑+ 2N2↑ + 3SO2↑ + 9H2O(6)

(7)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偏低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前要检验装置气密性;(2)品红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SO2,NaOH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 + 2OH = SO32– +H2O;(3)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NH3;(4)氨气极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CCl4的作用是防止倒吸;(5)[Cu(NH3)4]SO4·H2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3[Cu(NH3)4]SO4·H2O 3Cu + 8NH3↑+ 2N2↑ + 3SO2↑ + 9H2O; (6)

X=

[Cu(NH3)4]SO4·H2O的分解率表达式为=

(7)量气管读数时需注意的事项有:①气体冷却到室温;②量气装置两侧液面相平;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某同学按右图所示读数,装置中压强偏大体积偏小,则计算出的分解率偏低。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

2.钛合金是航天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TiO2和Fe的氧化物)制备TiO2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如下:

已知:①TiO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

②TiCl4的熔点-25.0℃,沸点136.4℃;SiCl4的熔点-68.8℃,沸点57.6℃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钛铁矿酸浸时,主要成分Ti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加入铁屑的作用 是 。

(2)操作Ⅱ包含的具体操作方法有 。

(3)(3)向“富含TiO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得到固体TiO2·nH2O,请用恰当的原理和化学用语解释其原因 ,废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用金红石(主要含TiO2)为原料,采用亨特(Hunter)法生产钛的流程如下:

2+

2+

写出沸腾氯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制得的TiCl4液体中常含有少量SiCl4杂质,可采用 方法除去.

(5)TiO2直接电解法生产金属钛是一种较先进的方法,电解液为某种可以传导O离子的熔融盐,原理如图所示,则其阴极电极反应为: ,电解过程中阳极电极上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可能含有

【答案】(1)TiO2+2H=TiO+H2O ; 使Fe还原为Fe(2)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TiO+(n+1)H2OTiO2?nH2O+2H,加入的Na2CO3粉末与H反

+

应,降低了溶液中c(H),促进水解平衡向生成TiO2?nH2O的方向移动;Na2SO4;(4)

-2-TiO2+2C+2Cl2TiCl4+2CO;蒸馏(或分馏) (5)TiO2+4e=Ti+2O;O2、CO、CO2 【解析】

试题分析:钛铁矿中加入稀硫酸,经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TiO、Fe、Fe等离

2+

子,从溶液中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应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富含的TiO溶液,

++2+

加入Na2CO3粉末与H反应,降低了溶液中c(H),使平衡TiO+(n+1)H2O?TiO2?n

+

H2O+2H向生成TiO2?n H2O的方向移动,可得到TiO2粗产品,

(1)由题给反应流程可知TiO2与酸反应生成TiO,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3+

TiO2+2H=TiO+H2O,加入铁屑,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说明加入铁屑的作用是使Fe还原为2+

Fe;(2)从溶液中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应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有时需

2++

要洗涤晶体,以除去表面吸附的离子;(3)富含的TiO溶液,加入Na2CO3粉末与H反应,

+2+++

降低了溶液中c(H),使平衡TiO+(n+1)H2OTiO2?nH2O+2H,向生成TiO2?nH2O+2H的方向移动,可得到TiO2粗产品,在整个制备流程中分别加入硫酸和碳酸钠,则废液中主要含有硫酸钠,即Na2SO4;(4)由反应流程可知TiO2、C和Cl2反应生成TiCl4和C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TiCl4+2CO,制得的TiCl4液体中常含有少量SiCl4杂质,因二者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5)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Ti,电极方程式为

-2-2--TiO2+4e=Ti+2O,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O+4e=O2,阳极生成O2,由于阳极材料为石墨,则氧气和石墨反应可生成CO、CO2等。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

3.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使用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而建议采用高效“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易溶于水、不稳定、呈黄绿色,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稀有气体进行稀释,同时需要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实验室以电解法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2+

2+

2+

3+

2+

+

+

+

2+

3+

2+

2-

(1)ClO2中所有原子_______(填“是”或“不是”)满足8电子结构。上图所示电解法制得的产物中杂质气体B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除去杂质气体可选用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饱和食盐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蒸馏水

(2)稳定性二氧化氯是为推广二氧化氯而开发的新型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二氧化氯可广泛用于工业和饮用水处理 B.应用在食品工业中能有效地延长食品贮藏期

C.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二氧化氯的使用范围 D.在工作区和成品储藏室内,要有通风装置和监测及警报装置

(3)欧洲国家主要采用氯酸钠氧化浓盐酸制备ClO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缺点主要是产率低,产品难以分离,还可能污染环境。

(4)我国广泛采用经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与固体亚氯酸钠(NaClO2)反应制备ClO2,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此法相比欧洲方法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家又研究出了一种新的制备ClO2的方法,利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溶液还原氯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此法提高了生产及储存、运输的安全性,原因

【答案】(1)不是;C (2)ABCD(3)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H2O (4)2NaClO2+Cl2=2NaCl+2ClO2;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

(5)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O2起到稀释作用:学 【解析】

试题分析:(1)Cl最外层7个电子,只有1个单电子,O最外层6个电子,含2个单电子,则O原子不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产物中杂质气体B能使石蕊试液显蓝色,为氨气,可选酸来除杂,只有C中浓硫酸符合;(2)二氧化氯可广泛用于工业和饮用水处理,代替氯气,为“绿色”消毒剂,故A正确;应用在食品工业中能有效地延长食品贮藏期,能杀菌消毒,故B正确;稳定性二氧化氯的出现大大增加了二氧化氯的使用范围,便于运输和应用,故C正确;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在工作区和成品储藏室内,要有通风装置和监测及警报装,故D正确;(3)氯酸钠氧化浓盐酸生成氯化钠、氯气、二氧化氯、水,该反应为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H2O;(4)氯气与固体亚氯酸钠(NaClO2)反应,生成氯化钠和二氧化氯,该反应为2NaClO2+Cl2═2NaCl+2ClO2,该法相比欧洲方法的优点为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5)用硫酸酸化的草酸(H2C2O4)溶液还原氯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二氧化氯、水,该反应为H2C2O4+2NaClO3+H2SO4═Na2SO4+2CO2↑+2ClO2↑+2H2O,

此法提高了生产及储存、运输的安全性,原因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起到稀释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tg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