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

更新时间:2023-07-23 13:5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笠翁对韵》教案一、

开场白 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一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 翁 就是李渔自称。 笠 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 对韵 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 青春

2、 学生一起说文意。三、朗读一东、二冬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 2、收集对联。

2、小儿语问题提出 小学生说话做事要注意什么呢? 教学目的理解词句意义并能熟读背诵过程设计 1.揭示课题并简介学习内容。《小儿语》是明代吕得胜编写的,它将为人处世的道理与儿童的常生活结合起来,对少儿品德的养成及其成长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2.教师范读原文,请学生认真听。 3.领学生读词句 4.师生共同讨论词句意义重点解释:沉静、从容、体悉、从宽。 5.学生练习熟读背诵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6.检查背诵 7.拓展训练:当我们遇到紧急情况时,你该怎么做?小组商量一下,演一演。

3《治家格言》教案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习理解 一粥一饭……物力维艰 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过程设计一、简介《治家格言》 《治家格言》是明末清初学者朱柏序所作,虽然只有短短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却饱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三百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常诵读这些经典,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而且能规范我们的言行。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诵读《治家格言》。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译文初步感知诵读内

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该句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3、课外搜集资料,了解有关《治家格言》的故事,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六、作业练习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当别人帮助了你以后,你怎么做?

4《名贤集》(一)教案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过程设计 上新课前,让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猜一下是什么成语或典故, 望梅止渴 、 七步成诗 、 管中窥豹 (学生参与)。这些成语和典故都出自我国南朝时期的笔记体小说集《名贤集》。教学流程:一、背景介绍: 《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是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二子,后来因为他的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没有子嗣,而过继于他,并承袭为临川王。二、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末儿 2、重点句子: 3、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 以事见人 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我国的谜语源远流长,早在生产力还十分低下的西周以前,就出现了谜语的语言现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语言日益丰富,具有隐示性的歌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我国谜语的最早形式--廋辞和隐语,这是谜语的最初萌芽。到东汉时期,隐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利用方块字在离合增损中形、音、义的变化,产生了第一条文义字谜,即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八字。隐语从先秦过渡到西汉,就开始逐步趋向于谜语,

当时流行的射覆,已成为民间和宫廷的娱乐品了。并且大量的隐语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而文人也表现出对其的特别钟爱。 2、用猜谜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1)谜面:呀 (打一成语) 2)谜面:群英会(打一教育机构) 3)谜面:欧美民族(打一人名)谜底:1)唇齿相依 2)幼儿园 3)西施

5《名贤集》(二)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名贤集》的文学常识。 2)文言文词句的翻译。 3)阅读分析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并能概括其性格特征。重点与难点 1)《名贤集》文学常识的掌握 2)文言文重点字词、句子的掌握过程设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名贤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名贤集》是由南朝的刘义庆编撰而成的,刘义庆是宋武帝刘裕的侄子,承袭为临川王。一、课文分析 1、课文引入: 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注释,自己思考和同桌讨论的形式疏通文意,教师进行重点点拨,包括重点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分析。 1、重点字词: 2、重点句子: 3、翻译: 3、课文知识的补充曹娥碑: 总结:从文中寥寥几句,我们就能体会深刻道理,而这正是《名贤名贤集集》艺术手法上 以事见人 独特的魅力。并且在语言方面我们也能感受的《名贤集》简洁明了,清丽委婉的特征。三、知识的扩展 1、有关隐语的介绍 2、做联句游戏,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教导我们要孝敬父母,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劝诫我们凡事都要从小处做起;告诉我们与人交往要互相尊重,

6《增广贤文》(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一、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

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四、拓展延伸,布臵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臵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背给家长听。

7《增广贤文》(二) 教学内容: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不说自己桶索短,但怨人家箍井深。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刚才你们诵读的是我们这学期所学的增广贤文,老师今天再给你们讲个故事,喜欢吗?那要求大家要认真听,还要认真想:老师讲的这个故事,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老师讲故事。 3、反馈:你明白了什么?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过渡:对了,做人要善于宽容原谅别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请看—— 2、多种形式朗读诗句。 ⑴ 自己轻声读几遍,把诗句读通顺。 ⑵ 指名读,正音。 ⑶ 齐读,读正确流利。 3、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⑴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谁来说说。(引导学生说完整话) ⑵ 质疑: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吗?学生说。 ⑶ 小组互相学习,理解诗句。 ⑷ 指名反馈,师生补充。 ⑸ 反复朗读,熟练背诵。 ⑹ 小结。老师先总结诗句意思。你是怎么读懂的呢?总结学习方法:反复朗读;小组合作学习。查字典;请教老师、父母;背诵,加深理解。三、联系实际,畅谈体会 1、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或者是听到、看到别人宽容原谅别人的例子呢?请说给大家听听。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2、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宽容原谅别人呢?四、拓展延伸,布臵作业 1、交流收集到的材料:这些都是古人总结出来的含有深刻道理的句子,谁还知道

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句子或者是名言警句?如得饶人处且饶人。 2、总结谈话: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像这些增广贤文会教我们很多学习、生活、做人的道理。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多读多想,一定会让你的头脑更聪明,如果运用于写作上,那一定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布臵作业:把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增广贤文讲给家长听。

8《弟子规》(一)

教学目的:让小朋友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复习内容:上堂课的内容:中国人、中国心,中国的礼节——鞠躬,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小朋友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小朋友念下句。根据小朋友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讲解内容: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

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 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 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 互 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9《弟子规》(二)

教学目的: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知道怎么具体去做!教学内容: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提问内容:上节课留的家庭作业,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小朋友举手自己来说做了哪些?反复强调,直到养成习惯为止。讲解内容: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好:喜欢恶:厌恶父母亲喜欢你做的事情,你要尽量去做,不要敷衍了事,漫不经心。力:是尽我们的力量。父母厌恶的事情,你要小心谨慎的去除,包括你的一切坏习惯。例如;父母喜欢让我们好好读书,将来有能力做事。可我们不愿学习,一心贪玩,这就是不够孝心。还有父母不喜欢我们出去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我们就尽量不让家长为我们操心。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父母知道了会不会高兴我去做?用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要使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互动请小朋友自己来讲家长喜欢自己做什么?同时老师也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何?如不正确的老师要帮助指正。如;某个小朋友就说: 我爸爸说:‘在外边,谁要是打你,你就打他。不要怕’! 以免不好的家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时代不同,人的素质不同,结合今天的社会,进行正面的教育。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

父母,不敢毁伤]。可见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入微入髓。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不敢随便毁伤,即使是手臂上划一个口,父母都会担心的,何况大病父母会难过伤心的。现在社会有很多人,一遇到不顺心的麻烦事,就要自杀,跳楼。没有替父母双亲想一想,含辛茹苦把我们培养大,还没有报答父母,就要去死。父母会怎么样呢?身体有伤,只是让亲人为你担忧。可是你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你的父母会跟着你蒙受耻辱。那你更是不孝的子孙。你要想到;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得起生养我们的父母,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抚养大,我们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物资享受,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为我们伤心,为我们难过。为我们而感到羞愧!比如:有的小朋友没有礼貌、不敬师长、破坏公物、打骂同学、偷盗,或者做出了不该做的事情,你的家长会为你感到自豪吗? 朗读课文:请小朋友打开书,进行指读训练。从总序复习到这堂课的内容,每天争取边读边认,天长日久不但会背诵,而且也会认字。个别的字老师也可以写一写,加深印象。 作 业:回家询问自己的父母,希望自己做什么?不喜欢自己做什么?自己家的家教是什么?父母希望你长大做什么?

5、荒芜的花园 一中心 马丽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 茵 仆 允 勿 毒 慎 寂 寞 ,积累词语 荒芜 、 忘乎所以 、 杂草丛生 、 望而却步 、 绿草如茵 等,(2011、2、24)《荒芜的花园》教案——一中心 马丽(修改稿)。 2、了解文章内容,并根据所提供的词语及课文的叙述顺序把课文的大致内容讲清楚。 3、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第二块牌子的内容,能将游客看到牌子后的想法说清楚。 4、理解最后一节的含义,知道只有种植快乐,有了快乐的滋润,心灵的花园才不会荒芜。

一、揭示课题。 1、引出课题。师:读读这个词。用一个词说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花园?可是今天我们要看到的却是一个荒芜的花园。 (板书:荒芜的) 2、补全课题,指导字形。师:请跟我写, 荒 的中间是个 亡 。 荒芜 这两个字都是草字头的。从字形上看就知道,荒芜是形容长满了野草、杂草。 3、齐读课题。 4、解题:(1)师:给荒芜找个近义词——荒凉 (2)荒芜的花园就是……(荒凉的花园)。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花园应当是美丽的,怎么会变得荒芜呢?让我们读读课文,找找答案。请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完成填空:(出示)贝尔太太用 ()计 吓跑了游客,使()的花园变成了()的花园。 2、自己读读词语,想想每行分别在写谁?(出示)绿草如茵 杂草丛生 毒蛇横行 兴高采烈 忘乎所以 望而却步 生气 孤独寂寞 3、检查反

馈:(1)指名读一行,随机归类:花园、游客、贝尔太太 (2)随机学习:绿草如茵,茵是毯子的意思。说说绿草如茵是什么意思? 两个 wang 意思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一个表示记性不好,忘记了;一个表示往远处看。 4、一起读读词语。 5、谁来完成填空。三、学习1-2小节,体会游客的快乐。 1、出示第一小节:贝尔太太在城外修了一座花园。引读:这座花园——于是—— 板书:又大又美兴高采烈 2、游客们是如何兴高采烈地游玩的呢?请你自己读读第2小节,用括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3、交流出示句子。正音:扎 4、师生合作:游客们在做什么呢?(引读)贝尔太太的花园又大又美,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兴高采烈地跑到贝尔太太的花园游玩。瞧,年轻人在做什么?小孩子在做什么?老人在做什么?有人甚至在做什么? 2、自己再读读这几句话,特别是令你印象深刻的语句,多读几遍,想想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随机指导朗读。 4、齐读。 5、理解:忘乎所以。师:游客此时快乐极了,快乐得忘记了什么?小结:快乐得忘记了一切,这就叫快乐得 忘乎所以 。 板书:忘乎所以 6、过渡:此时的贝尔太太站在窗前,看着这些欢乐的场景,她没有感到一丝快乐,反而越看越生气,一直想着怎样赶走这些不请自来的游客们。(板书:生气)四、理解两块告示牌的意思,根据提示复述,

教案《(2011、2、24)《荒芜的花园》教案——一中心 马丽(修改稿)》()。(一)理解第一块告示牌的内容: 1、读正确。师:于是,她让仆人在园门外挂起这样一块牌子。谁来读? 出示: 私人花园,未经允许,请勿入内。 2、理解内容。(1)师:允许的近义词是什么?(许可、同意)未经允许就是?(未经许可、同意)(2)它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3、指导朗读:谁能读出这种语气。(1)指名(2)男生读。 4、可是,这样的牌子有用吗?人们还是成群结队地走进花园游玩。(1)理解 成群结队 。(2)结合文本内容:人们依然三个成群五个结队地走进花园兴高采烈地游玩,年轻人们依然……;小孩子依然……老人们依然……甚至依然有人……(齐背)(二)理解并复述第二块告示牌的内容: 1、贝尔太太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她让仆人又挂上了第二块告示牌。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出示) 欢迎你们来此游玩。—— 欢迎 为了安全起见,本园的主人特别提醒大家,花园的草丛中有一种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伤,请在半小时内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否则性命难保。—— 提醒 最后告诉大家,离此地最近的一家医院在威尔镇,驱车大约50分钟即到。—— 告诉 2、理清牌子上的三层意思。 3、师生分别读。 4、请你根据提示,和同桌合作说说第二块牌子的内容。

5、指名交流。 6、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游客,看到这样一块告示,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1)交流时随机点出半小时、50分钟: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把危险清楚明显地表达了出来。)(2)结合语境理解 望而却步 。(想到危险,只能望着这座美丽的花园,停步不前,不敢进去游玩)板书:望而却步过渡:贪玩的游客们也是这样想的,他们再也不敢进花园里游玩了。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啊!(读句子) 7、理解 绝妙 :绝妙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为什么贝尔太太当时认为这是个绝妙的主意吗?(同桌讨论;交流;随机联系第一块牌子内容:达到 请勿入内的目的 )五、联系下文,理解贝尔太太的主意并非绝妙。 1、贝尔太太的主意真的如此绝妙吗?来读读第5小节。(配乐引读)

(1)体会花园发生了变化: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一年两年过去了,贝尔太太的花园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2)体会孤独寂寞:她只能一个人在花园里……,只能一个人在池塘边……,只能一个人……,只能一个人…… (3)体会贝尔太太对游客态度的改变:她多么希望游客还能像以前一样兴高采烈地游玩。年轻人……,小孩……老人……,甚至还有人…… (4)小结并板书:杂草丛生、怀念 2、随机采访:此时,贝尔太太还认为这是个绝妙的主意了吗?七、创设情境,在释疑中感悟故事的道理。 1、有什么话想对贝尔太太说吗?引出最后一节。(齐读) 2、理解:(1) 种植快乐 :当游客不请自来到花园里来游玩时,贝尔太太应当怎样做?板书:种植快乐 (2) 滋润自己 :快乐还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可以传递的,你快乐了,我也会快乐;我快乐了,你也会快乐。 板书:拥有快乐 3、配乐读最后一节。 4、小结:拥有快乐的人,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心灵的花园将永远鲜花盛开。 5、布臵作业:请你试着用板书上的词语,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课文主要内容大致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5、荒芜的花园 (原先后来)花园: 又大又美杂草丛生游客: 忘乎所以 望而却步贝尔太太: 生气 怀念(孤独、寂寞) 种植快乐 拥有快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ss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