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对藏族地区的统治和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空前发展

更新时间:2023-10-27 21: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七章清朝对藏族地区的统治和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的空前发展

第一节清朝初期对格鲁派的扶植

17世纪前期,我国正处于从分散的地方割据走向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时期。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席卷中华大地,明朝中央的统治岌芨可危。满族建立的后金政权东征西伐,逐步削弱了各种地方割据势力的对抗,取得了全国统一的稳定发展的局面。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人关,建都北京,成为取代明朝的新兴的中央王朝。

清朝为了彻底清除前明残余武装在各地的复辟活动,首先需要巩固侧面蒙古一带的防务,当时的蒙古已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卫拉特蒙古(叫额鲁特蒙古)。卫拉特又分为四部:和硕特部、准噶尔部、杜尔伯特部和土尔扈特部。当时的漠南蒙古(即内蒙古)正归顺清朝,漠西卫拉特蒙古诸部尚未归顺。其中,割据于西北地区的准噶尔部扩张领土,势力到达天山南北,因此,加强对蒙藏地区的控制,防御准噶尔的袭扰,彻底安戢西部边陲成为清朝的当务之急。

自从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传教于西北,蒙藏地方势力通过宗教在政治上建立了联系,同时,黄教又深人蒙、藏各部,为蒙、藏人民所崇信,所以,清朝实行了“兴黄教,

即所以安众蒙古”的扶植达赖喇嘛,抚绥蒙、藏人民的政策。

15世纪初,宗喀巴经过宗教改革,创立格鲁派之后,格鲁派在西藏地方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格鲁派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以及扎什伦布寺等寺院的建立,使格鲁派形成了庞大的寺院集团,其势力远及卫、藏、阿里、康区、安多和蒙古地区,并获得广大蒙古群众的信奉和拥护。这便遭到了噶举派的反对。自15世纪末以来,噶举派一直没有停止对格鲁派的敌视和抗衡。1618年,得到噶玛噶举派支持的藏巴汗噶玛彭措南杰以后藏为据点,占领了包括乃东王宫在内的前藏一些地方,推翻了支持格鲁派的帕竹政权,建立了第悉藏巴地方政权,首府设在桑主则(今西藏日喀则)。1621年,噶玛彭措南杰之子噶玛丹迥旺波继任为藏巴汗(汉文史籍中记作第悉藏巴或藏巴汗)。他对格鲁派的仇视变本加厉,以武力胁迫格鲁派禁止其在拉萨举行传昭法会。但是格鲁派这时已经深深植根于藏族社会,要想消灭它,仅凭藏巴汗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正在此时,漠北蒙古喀尔喀七大部落的首领却图汗率领部众三万余人进人青海,迅速征服了原在青海的蒙藏各部落,统治了青海。却图汗崇信噶玛噶举派,排斥格鲁派。同时,在康区推崇苯教的白利土司对格鲁派也是深恶痛绝。这样,藏巴汗联合漠北蒙古的却图汗和康区的白利土司,从东、西、北三面对格鲁派形成包围之势。面临这种危难的境遇,格鲁派并没有坐以待

毙,他们秘密派人到天山南路向漠西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求援。

固始汗(1582-1655年),本名图鲁拜琥,原来驻牧在天山北路,后来扩张到天山南路。由于受到准噶尔部的挤压,固始汗早有袭据青海,控制卫藏的企图。此时,接到格鲁派的请援要求后,于1637年,偕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浑台吉等人化装成商人来到拉萨,会见了四世班禅罗桑曲吉坚赞和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同年,固始汗和巴图尔浑台吉从新疆发兵,大败却图汗部,杀却图汗,占领了青海。1638年,大部分和硕特部自新疆迁入青海,在青海建立了和硕特部的根据地。这时,固始汗把女儿嫁给巴图尔浑台吉之子,给予其丰厚的嫁妆,送巴图尔浑台吉返回准噶尔部。随后,固始汗便从青梅进入康区,消火了白利土司,恢复了当地各教派寺院。1641年,固始汗从康区发兵西藏,以会见达赖、班禅为名,事先将班禅从扎什伦布寺迎至拉萨予以保护,然后率军包围了日喀则第悉官邸,次年,藏巴汗兵败被杀,格鲁派最后的劲敌第悉藏巴地方政权灭亡了。固始汗继续西进,击败各部,彻底摧毁了后藏地方政权,成为藏族地区的主要统治者汗王。

藏巴汗统治被推翻后,固始汗把全西藏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他命其长子达延汗常驻拉萨统领部众,命其第六子多尔济佐之,留有蒙古骑兵,驻牧于拉萨北部的达木牛厂地方

(今西藏当雄县),以控制卫藏各地。其子孙居于青海者,将青海划分左右两翼分封十子。并在喀木地区(康区)征收赋税供应青海部众。固始汗本人则率兵驻后藏日喀则(后来也移居拉萨)。

固始汗尊五世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将其从甘丹寺移居到哲蚌寺的甘丹颇章(“颇章”为“宫殿”之意),下令以西藏地方赋税供养格鲁派,并将卫、藏地区的行政事务委任给达赖喇嘛的第巴索南群培管理。“第巴”为藏语音泽,也称“第悉”,意思为“地方行政官”,格鲁派掌政后的西藏地方政府称为“第巴雄”。“雄”意为“官府”。此处第巴是指西藏政府的长官,其职权是代理达赖喇嘛总揽西藏政务。他是达赖喇嘛的亲信,对于达赖喇嘛来说,第巴具有辅佐达赖喇嘛处理日常政教事务的性质,有时可作为达赖喇嘛的全权代表行使职权;而此时第巴管理西藏行政事务的权力则是由和硕特汗王任命的,第巴必须听命于汗王的指挥。因此,取代藏巴汗政教事务的第巴政权具有蒙、藏统治集团联合掌权的性质。由于这时达赖喇嘛居于哲蚌寺甘丹颇章宫,历史上把这个政权又称为甘丹颇章政权。这个政权是以蒙古汗王为主要执政者和藏族第巴共同组成的联合政府。

在甘丹颇章政权建立的过程中,四世班禅喇嘛罗桑曲吉坚赞功绩卓著。1645年,固始汗对他赠予“班禅博克多”①的尊号,并划分后藏部分宗溪归班禅管辖,这是班禅名号的

正式开始。

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结束了西藏各教派、各地方势力争权夺利、相互混战的局面。固始汗借助达赖喇嘛的力量,巩固了对甘、青、川、康和卫、藏、阿里等藏族地区的统治,增强了他对其他蒙古各部汗王的号召力,于是在卫拉特四部中出现了和硕特部和准噶尔部争雄的局面。

鉴于当时固始汗占有青、康各地,并握有西藏军政大权,实力

①班禅博克多,“班”是梵文“班智达”的简称,是对宗教学者的称呼;“禅”是藏语“大”的意思;“博克多”,或译为“博克达”,蒙古语,“圣者”之意,是蒙古人对睿智英武人物的尊称。

较强,为了抵制准噶尔部势力的扩张,清朝采取了扶植和硕特的政策,希望利用达赖喇嘛对整个西北地区的宗教影响,和利用固始汗的军、政实力,借以取得对蒙、藏民族的全面统治。因此,固始汗和达赖喇嘛从一开始就成为了清朝的争取对象。而达赖喇嘛和固始汗则一方面急需取得中央王朝的承认和分封,以确定各自的名分和地位,另一方面为了与卫藏各僧俗势力集团和西北蒙古各部的相互抗衡,也需要得到内地的广泛支持。这样,清朝和蒙藏领袖人物在政治上的结合成为了必然。

在清朝人关前,就先后与格鲁派和固始汗等建立了联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sq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