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毕业论文 - 论技术异化现象

更新时间:2024-05-08 19: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技术异化现象

摘要: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己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文明步伐。但是,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科学技术充满惶恐和不安。人们担心科学技术送给人类的是一个隐形的灾难,一旦开始,将会给人们带来种种麻烦。只有超越技术异化,人类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安居。

关键词:技术 异化 马克思

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技术曾被视为人类的普遍福祉。但是,技术发展到近代逐渐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技术出现了与善相背离的一面。生活在科学技术方兴未艾时代的马克思深刻认识到技术的悖论性质。在异化问题的认识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异化劳动展开了详细的阐述,认为异化是受到异己的物质或精神力量的奴役,存在于人统治人的阶级社会中,私有制构成了异化的基础。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在异化活动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异化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同时异化的正反作用也发挥的淋漓尽致,在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矛盾激化的同时,也促成了新的社会结构的萌芽;异化在一定历史阶段同对象化与物化有关。但是,异化不等于或归结于对象化与物化。对象化与物化作为人的社会活动,将与人类社会一起长存,而异化活动则是短时期的历史现象,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异化必将在社会历史上绝迹。异化当然是要消灭的,但不能靠头脑来消灭,而是依赖于人们现实生活条件的改变。

一、技术异化的概念

所谓异化指主体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 而技术异化是在异化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人们使用技术的目的是为人服务,但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甚至于成为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力量,危害社会、反制人类,这种现象在学术界被称为“技术异化”。人们利用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不

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实践过程的积极肯定,而是反过来成为影响和压抑人的本质的力量。技术本是满足人不断增长的愿望的手段,在异化状态下,技术已日益成为超出人类控制的,甚至是支配、统治人类与社会的外在力量。它导致了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精神的空虚和人格的分裂,泯灭了人们劳动的价值。人不再是掌握控制技术的主人,而成为了被迫适应技术社会要求的工具。

二、技术异化的根源及表现

1、技术异化的原因。

(1)、主观方面,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技术应用的主体对技术的不恰当的应用甚至滥用,在于技术的社会属性。

(2)、客观方面,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技术的自然属性,这是技术异化的主要根源。技术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利弊共存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共存的一个整体,绝对是好的或绝对是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作为人的创造物的技术也是如此。技术是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而不只是有利无害的“单刃剑”,因此,即使人们按照良好的愿望去使用技术,其负面作用也会同时产生 2、技术异化的表现。

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分工的消灭,个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矛盾的消除,是消除异化的基本历史条件。这个历史条件是由社会本身的发展提供的。黑格尔最先将异化概念上升到哲学高度,他强调“异化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与对立”。用我们的话说,其实异化就是自己创造的或者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反过来制约、支配、驾驭自己的现象。科学技术其实就是如此,它本身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中,技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它使人类可以更好的改造自然,使自然总是朝着我们希望、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科学技术亦是一把双刃剑。随着它的产生、发展以及造福人类的同时,它也反过来抑制、损害、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就是技术异化。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技术异化对人类和自然界带来的深刻影响。在异化状态下,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不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客观手段和方法,反而成了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统治人本身、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

三、技术异化的影响

技术异化阻碍人类的社会化。人类给予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然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如果说技术是中性的,则技术的社会应用不可能是中性的。技术对于社会包括人的社会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人的社会化产生消极的影响。历史上技术进步总是加速人的社会化进程,扩大人的认知范围,从印刷术、电报电话、电视到以电脑为中心的网络技术都是如此,但网络技术和历史上的信息技术所面对的历史背景却不尽相同。印刷术、电报电话的应用往往经过十几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在社会上得以应用, 甚至电话的发明人贝尔不得不在街头上作魔术式的表演以求得别人的支持。而现在的技术应用则与此完全不同。

四、如何克服技术异化

技术异化阻碍人类的社会化。人类基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然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如果说技术是中性的,则技术的社会应用不可能是中性的。技术对于社会包括人的社会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人的社会化产生消极的影响。技术异化带来的严峻问题活生生的摆在人类的面前,人类再无法逃避。只有正确认识它,找到解决之道,才是人类唯一的出路。当前社会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快速的发展着,人类的各项活动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我们要如何在发展的基础上克服科学技术的异化的,我认为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人为本”的人本性原则。我们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是指对人来说,人是最宝贵的,人是人自己的最高目的,人之所想、所做都是为了人自己,而不是为了人之外的东西。技术的发展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关心人的本身,应该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人的本身,就是要关心人的价值、尊严、平等、自由和发展。当然,我们所说的人的发展,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国家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各国人民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也不仅仅是指当代人的发展,还应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等方面的各种价值需求,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二)“着眼于未来”的前瞻性原则。所谓前瞻性原则,就是遵循超前思维和超前认识的原则。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虽有可能带来危险,但它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这一发展的整个过程,人类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具体分析,以便决定在何种情况下终止研究、改变计划或继续钻研下去。

(三)在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中人始终居于能动的主导地位,因此,要解决当前的科学技术异化问题,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就要不断提高和发展主体的素质和能力,并辅之以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以保证主体能力的正确发挥而不至于被滥用、误用。当然,对于主体建设不能抽象谈论,因为在现实社会中并不存在抽象的一般主体。社会是由有各种不同利益需要的主体构成的,他们的利益需要有一致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来说,尤其要处理好科学技术主体与政府主体、公众主体的关系,使他们能够相互对话、沟通、理解,对科学技术“发展什么,怎样发展”达成共识,确立多极主体间的和谐关系。 (四)对社会制度进行变革。对资本主义社会而言,关键是要变革构成这一社会制度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对社会主义社会来说,则要通过完善我们的制度结构,使科学技术朝着符合人性的、有利于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向发展。这实际上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建立一种新的人类文化价值观,它既能体现技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特性,同时又能符合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准则,从而使技术真正为人类服务。按照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预见,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才能合理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综上所述,人类发明了高技术,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但是由于在技术发展和运用中忽视了伦理的内涵,导致了技术异化的危机。当然,我们不应丧失对技术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信心,但应清醒地认识到,当人类通过技术这个工具对自然界施以影响和作用的同时,自然界也必然会对人类施以反作用,这是客观规律。而且,由于认识水平的有限性和片面性,人类不可能完全认识和驾驭客观世界。在改造和利用自然时就可能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消极结果,这是社会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可以说,技术异化是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在肯定技术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根据客观规律和现实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循序渐进地消除技术异化。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必须坚持全人类共同进步的原则,在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对我国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来说,必须根据自身的国情和优势,既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同时又要重视技术的伦理价值蕴涵和人文精神导向,从根本上转变错误的价值观念与不恰当的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坚持走技术发展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道路,努力把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郭冲辰.技术异化论[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3]郭冲辰,陈凡.技术异化的价值观审视[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2) [4]高亮华.技术理性问题探讨[J] .哲学研究,1993,(2) [5]肖峰.论技术的社会实现[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sb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