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地理课程论文-黎族的历史地理

更新时间:2024-04-25 19: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黎族的地理和历史

【内容摘要】:黎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当中的一个,也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我国海南、云南等南方地区。他们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生活在亚热带和热带的民族,其生活习俗、生产发展深受当地的气候环境影响,社会形式、经济状态、文化特点都带有热带民族的气息。

【关键词】:黎族 地理环境 形成历史

黎族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民族,绝大多数黎族人生活在海南省,在云南和全国各地也有分布。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民族他们相传是百越族的后裔,聚居在海南岛中部和西南部的盆地河谷和滨海平原等适于耕种居住的地方,世代劳作、薪火相传直至今日。

一、美丽富饶的海南岛

海南到位于我国南面的海洋上,处于热带地区,是我国海南省的主要岛屿。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西面与越南相邻,南面与东面是浩瀚的海洋。这个地理位置对于我国来说是控制南部沿海交通和捍卫国家海上主权的要塞。

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按地理热量带的说法,这里没有四季,全年高温多雨,光照充足,台风季节长。农作物一年三熟或者两年五熟,极适于生产水稻。在丘陵和低矮山区,还有大片的宜牧草地和缓坡荒地,不但可以发展畜牧业,还可以种植橡胶、棕油、腰果、香茅、剑麻、金鸡纳、胡椒、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也可以生产椰子、菠萝、香蕉、荔枝、龙眼、芒果、等热带水果。

海南岛远望是一座山形,岛上并非一马平川,而是中间高四周低。岛上的河流源于岛上中部的山脉,呈现出放射状向四周的海洋流去。由于海南岛并不宽广,河流所在的河谷狭窄,滩多流急,所以淡水资源并不十分充足。可是流量丰富,水力资源充沛,适合发电。岛上的森林至今还保存较好,“海南省约84万公顷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黎族地区的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林区。这些以出产珍贵热带木材尔闻名全国,是我国造船工业用材的一个重要来源地。”①也是工业、家具、工艺、美术的特级用材。除树木之外,海南岛上还盛产竹子、红藤、白藤、茶叶以及各种野生药材。

海南的野生动物繁多,很多都是海南特有的珍稀保护动物,如黑冠长臂猿、云豹、赤麂、水鹿、太阳鸟、海南鹩哥等等。是我国珍贵的热带动物宝藏库。 ①

王薇著,《黎族》,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第5页。

在海南岛上,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也十分的丰富。“(海南)境内著名的石碌铁矿,平均品位达50%以上,累计探明矿石储量3.8亿吨,为国内少有的储量丰富、品质优良的矿藏。”

岛上探明的主要矿产有铁、铜、钴、铝、锡、锰、钛、金、石英、重晶石等等30余种。“海

南黎族及黎汉杂居的地区有60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伸展着众多的优良海港和海湾(31个)。辽阔的海域有取之不尽的鱼和盐。深浅200米以内大陆架渔场面积为1.69万平方海里,水产蕴藏量为16万2吨海洋鱼类20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40多种??莺歌海、榆林、东方是海南岛的三大盐场,而以莺歌海盐场为最著名,这里海水平均盐都达3.8%左右,在一立方公里的海水中,含盐量达2700多吨,超过世界著名的红海的含盐量。”②

总而言之,海南岛是一座美丽而富饶的热带岛屿,黎族民族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生活,也充满了热带民族的独特风情。

二、黎族的历史

1、海南岛黎族的起源

在我国黎族的自称并不是“黎”,而是“赛”,他们称汉族为“客”,意为客人,自己则以土著自称。“黎”是汉族对于黎族的一种称呼。在我国的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的黎族是南方民族“百越”的一支后裔。“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粤(越)杂处,各有种姓??今之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南海、日海、皆粤(越)地也。”③在南方很多族氏很相近,但是又各为部落的越人集体称之为“百越”,他们的生活状况和文化特征很相似,但又各有特征。西汉时,居住在海南岛上的人称之为“骆越”,也是“百越”的一支。“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海南全岛以至现今黎族聚居的中心地区,都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根据出土器物所表现的文化性质来考察,它与我国两广沿海地区发现的新时期文化是同属一个文化系统。”④根据这些考古资料,可以分析出海南岛上的“骆越”与大陆上南方“百越”之间的关系。除了考古发现,从语言、风俗习惯上来看,海南岛上的黎族与“百越”都十分的相似并且有继承和延续的影子。

2、黎族的原始社会时期

从黎族保留的大量神话传说来看,黎族也经历了旧石器时代的血缘婚和血缘家族世代,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陆陆续续在海南岛黎族聚居的地区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当时的黎族还处于母系氏族的公社时期,女性在氏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氏族部 ①②

王薇著,《黎族》,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第6页。 邢关英,《黎族》,民族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一版。第7页。 ③

出自《汉书·地理志》 ④

《黎族简史》编写组,《黎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第9页。

落酋长由女性担当,在“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中也是主力,而且只有女性才能掌握制陶技术,并且不用受到家庭中家务的约束,妇女在是族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并且受到尊重。

这些遗址被发现在河流两旁的山岗或台地上,有些在沿海港湾的沙丘上,是适合于生活动具和劳动生产的地方。根据他们的居住地方,可以看出当时的是氏族受到环境的影响,选择了便于取水、但是不会受到水牢灾害的地方定居。因为海南岛是一个森林茂密、物种繁多有水产丰富的岛屿,并且在考古中发现了石锛、石犁、石铲以及陶制的网坠和纺轮,所以他们的经济方式有农业、狩猎和渔业,还有纺织。

随着新时期晚期至金石并用时期的考古遗物被发现,可以发现在农业上的生产更加细致、也更加复杂化。男子从狩猎和渔业中逐渐转向农业生产,并且开始掌握氏族中的主导地位,女性的氏族地位和经济地位开始下降。“男子开始代替妇女成为主要的农业生产者,促

使黎族的原始社会开始进入以父系计算的、男子家长起着重要作用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3、黎族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黎族的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是在汉代时期。在汉代时,我国的中原王朝就已经于南洋的各国有了频繁的联系,上文说到,海南岛的位置,是我国中原的海上南大门,军事、交通的重要关口,这引起了封建统治者的重视,不断有汉人移居在岛上,与当地土生土长的黎族共同开发这座岛屿。这样,就打断了海南岛上黎族氏族父系氏族公社的演变进程。一部分氏族直接受到汉族的影响,与汉族共同生活,并且通婚,受到汉族的影响比较大。中原统治者再这里设置郡县,汉族人带来了先进的农耕生产技术和工具,推进这部分黎族氏族在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另一部分黎族氏族由于生活在比较偏远的地区,他们的父系氏族公社得以保存,并且延续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在汉武帝时期,中央王朝在海南设立了两个郡,使海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不再独立与中原地区,加强了中原与海南的联系和影响。

在三国时期,孙权的军事势力想要进入海南地区,但是无功而返。魏晋之后,由于中原统治不稳固,海南地区地处偏远,所以时得时失。直到隋唐时期,统治者对海南实行直接统治政策,极力将海南黎族地区纳入中央王朝直接控制之下,唐代在海南设立了5个州22个县,是海南岛和大陆的联系、黎族与汉族的联系日趋紧密。

三、黎族的生活传统

1、黎族的传统习俗

上文说到,黎族是百越的一支,有一个和其他南方少数民族共有的风俗,就是纹身。这 ①

王薇著,《黎族》,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第17页。

种纹身习俗的来源说法多多,真相已不可考,但是纹身习俗遗留至今。“黎族妇女一般在十二三岁便择刺纹。先用野生红白藤刺痕,然后涂上野生红白藤汁,即呈现蓝色线纹。”①黎族女性以纹身为美,需要在脸、手、胸部、小腿、脚上纹身,纹花卉、鸟兽等。

2、黎族的衣食

黎族的饮食深受当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他们的主食是大米,用竹子制作成竹筒香饭。肉食主要是家禽、家畜,多食水产,鱼、虾、螃蟹、青蛙、蛇等等。男性一般都会抽水烟或者喝自制的米酒、番薯酒。槟榔是黎族待客的必备物品之一,吃槟榔有益于建伟和保护牙齿。 黎族的传统服饰图案精致、色彩鲜艳,衣物大多对襟无领、无钮、长袖,有的以银饰装饰。节日盛装的时候还要戴上精致美观的头巾,和耳环、项链、手镯等装饰品。由于他们生活的地方炎热多雨,所以服饰轻便凉快,和中原的服饰大有不同,露出小臂、膝盖和小腿,腰间别这腰篓。

3、黎族的居住

黎族人民喜欢居住在山谷的小平原地区,或者是河谷坡地等,这些地区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房子则是茅草房和干栏房。干栏所用木料十分厚实,所以干栏十分干燥、舒适、清洁,人兽杂物各处其室,住起来既舒服又方便。而且干栏式房屋通风很好,很适合这种树木多、又常年气温高的地区。还有一种船形屋,是干栏建筑的派生类型。这种房屋多呈斜向半架空水平低架空状,是黎族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传统住宅类型。船型屋防风避雨,冬暖夏凉,而且通风性能良好。更重要的是,海南是一个湿热多雨、台风繁多、又蚊虫滋生的地方,船型屋是一种当地民居对环境的极好适应。

【结论】:黎族是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民族,从黎族的研究探寻上可以窥见我国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地域风情和吸引力。研究地域地理环境对研究一个地区的民族,他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具有总要作用。

邢关英,《黎族》,民族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一版。第61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s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