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媒体、政府三方在舆情中的三方博弈

更新时间:2024-06-29 13: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公众、媒体、政府三方在舆情中的三方博弈

——基于于欢案一审阶段爆发期和蔓延期的舆情研究

@小丽塔呀

目录

一 事件背景.................................................................................................................. 1 二 相关理论................................................................................................................ 2

1、前十效应 .......................................................................................................... 2 2、博弈论 .............................................................................................................. 2 三 数据收集与分析...................................................................................................... 3

3.1选择时间节点 .................................................................................................. 4 3.2公众评论与媒体信息的摘取 .......................................................................... 5 四 舆论场的产生.......................................................................................................... 6

4.1政府舆论场的产生 .......................................................................................... 6 4.2媒体舆论场的产生 .......................................................................................... 6 4.3民间舆论场的产生 .......................................................................................... 7 五 三方舆论场的博弈.................................................................................................. 7

5.1媒体舆论场与公众舆论场 .............................................................................. 7 5.2媒体舆论场与政府舆论场 ............................................................................ 12 5.3民间舆论场与政府舆论场 ............................................................................ 15 5.4 小结 ............................................................................................................... 18 六 总结........................................................................................................................ 18 七 参考文献................................................................................................................ 19

公众、媒体、政府三方在舆情中的三方博弈

——基于于欢案一审阶段爆发期和蔓延期的舆情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法、内容分析、词频分析等方法,对于欢案一审阶段舆情的爆发期及蔓延期中政府、媒体及公众三方之间的博弈及博弈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在三方博弈中,公众舆论对于政府及媒体的场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等。 关键词:于欢案;民间舆论场;媒体舆论场;政府舆论场;博弈论

一 事件背景

4·14聊城于欢案是指2016年4月14日14时,发生在山东省聊城冠县的刑事案件。

吴学占追债女企业家苏银霞,并多次对其进行极端的辱骂、殴打,苏银霞多次拨打110和市长热线,但都未得到有效帮助。2016年4月14日,苏银霞之子于欢因无法忍受讨债人员对其母的侮辱,情急之下用水果刀致使杜志浩等四名催债人员被捅伤。

其中,杜志浩因未及时就医导致失血性休克死亡,另外两人重伤,一人轻伤。 2017年2月17日,山东省聊城市中级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欢无期徒刑。

2017年5月27日,该案二审公开开庭审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采取微博直播的方式通报庭审相关信息。经过一天的庭审,参加诉讼各方充分发表意见后,法庭宣布择期宣判。

2017年3月24日9时,《南方周末》官网发布文章《刺死辱母者》文章随后被多家网媒转发

2017年3月24日17时,@猫扑发布事件相关微博,获得过千转发 2017年3月25日10时,@新京报发布事件相关微博,引发热议,截至27日,微博转发量达四万余次

2017年3月25日13时,@头条新闻、@财经网等多家媒体官微相继发布相关微博,@于海青、@徐昕等大v也参加事件讨论。事件开始持续发酵

2017年3月26日10时,@山东高发 官微发布《关于于欢故意伤害一案的情况通报》,再一次引发热议,@新京报、@Vista看天下、@人民日报等媒体接

1

连报道,引发事件达到热议峰值

2017年3月27日9时,@Vista看天下、@头条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多部门就#刺死辱母者#案发声律师:证明正当防卫难度大》、《起底案件追债团伙》等相关新闻,推动事件达到新一波热议高潮。

二 相关理论

1、前十效应

中国大陆网络空间的舆论存在一种“前十效应”。也就是说,对网络上出现的某些新闻或社会现象,前十位网民的意见和评论决定了后续的数十甚至成百上千的意见和评论的内容与态度,从而形成网络舆论。

前十效应即可看作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在网络空间的表现。网民在发表评论时,很自然地需要探察已存在的评论所形成的“意见气候”,权衡发表意见的后果。前10条评论无形当中即是后续评论的参照,当一致的意见越来越多,新意见所需要突破的心理压力也就越来越大,一方的沉默逐渐推高优势意见的强度,形成“滚雪球”般的舆论增势。① 2、博弈论

博弈论最基木的思想,其一,在同一活动中,某事物的行为效果如何,有赖于它事物的行为。其二,是均衡概念。其三,假设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指行动者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行决策选择策略的目的就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四,博弈论是竞争与合作的游戏,一般有协议契约。

从新闻传播理论界涉及新闻传播与博弈论关系的话题,或在文章论著中有意识地使用“博弈”概念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狭义基础上的理解、仅仅从传媒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研究新闻传播的博弈。二是广义基础上的理解从博弈论的广义思想出发,来探讨新闻传播领域中,如何把握新闻活动的规律,有学者称之为“大博弈的思维观”。三是口常通俗语义基础上的理解、一般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或传统析学所说的作用与反作用意义层面,来使用“博弈”概念。②3、危机阶段划分理论

目前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可分为阶段型、扩散型、因果型、情景型等研究类型。

2

国外学者对于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演化周期阶段的划分,二是灾害、危机演化模型的建构。

其主要划分阶段理论有:

(1)危机的 F 模型(即四阶段生命周期模型),将危机的发展划分为:危机激发阶段、危机急性阶段、危机延缓阶段和危机的解决阶段。

(2)Robert Heath 的 4R 模型

国内学者根据国外阶段划分模型又有了相关归纳和总结。谢科范等人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一文中,将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归纳为四个阶段:(1)潜伏期。表现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致因业已存在,但因为能量不够或缺乏强力触发而暂未显化为为民众所感知的突发事件,这一阶段属于平静阶段。(2)突发期。表现为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已现端倪,少量的信息开始涌现,但可能不大为人所关注。(3)蔓延期。表现为网络能量快速集聚,意见领袖出现,热度大幅增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舆情呈现出爆发性。(4)终结期。表现为热度开始冷却,社会关注度下降,新的网络热点开始出现并替代原来的热点。③

进行对比分析之后,本文选择以谢科范等人的4阶段模型为研究依据。

三 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于欢案在一审期间的舆论爆发期及蔓延期的舆论话题的发展及引起话题发展的公众,媒体及其政府之间的博弈,因此此次收集的数据主要包括爆发期与蔓延期重要时间节点的公众评论、媒体主要议程设置、政府相关回应,并对其进行词频分析及相关关键词的对比分析。

3

其二,事件爆发后公众舆论并不仅仅局限于“于欢案”本身,而是根据“碎片”进行蔓延,通过对“碎片”的整合既拼凑起事件的全貌,又引起广泛的链式反应。在该事件中,起始点主要是由于“母亲受辱”,即“凌辱”,在媒体舆论

9

场中,“凌辱”仅仅是作为“大格局”报道中的一个细节,并不受到格外的关注,在随后的时间段中,“凌辱”字眼在媒体舆论场中不断走低。但反观民间舆论场,对于“凌辱”这一碎片的抓取,使得该关键词在报道刊发仅仅一日后就急剧升高,之后几日虽大趋势走低,但仍有不断波动。除此之外,由于信息的集结,通过“凌辱”这一“碎片”,公众不断发掘出“高利贷”、“警察”、“法院”、“杜志浩”(受害人之父)等关键词,在折线图中,我们能看到,对于“高利贷”、“警察”这两个关键词,媒体是在不断淡化,希望消弭该事件中的不稳定因素,但公众却并不买账,反而不断挑起对这两个关键词的关注。而对于“法院”这个关键词,媒体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有所重叠且媒体舆论场有一定加强,不难理解,为了疏导事件中引起的社会矛盾,必然需要对公正的强调。在最后一个关键词“杜志浩”的折线图中,我们能明显看出,民间舆论场的关注影响并引导了媒体舆论场的关注点。由此,媒体与公众的博弈完成了“良性竞争”的过程。

(关键词“凌辱”)

10

(关键词“高利贷”)

(关键词“警察”)

11

(关键词“法院”)

(关键词“杜志浩”)

5.2媒体舆论场与政府舆论场

由于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中,政府舆论场还是处于强势的状态,具备绝对权威,所以媒体不可否认还是受到政府舆论场的强烈影响。在媒体与政府的博弈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处于弱势状态。当然,相较于以往的固化状态,在新的传播技术的刺激下,在公众观点的分化与“反权威”下,媒体在官方监管的“时间差”中既有了发声的技术支持,也有了发声的动力支持。但相较于公众,媒体作为传播机构在社会中有着明确的“身份辨识”,而非“路人围观”、“法不责众”,在政治场域的潜在压力下,媒体对事件的发声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上文“高利贷”、“警察”的关键词折线图中,媒体对其的淡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

12

了政府的影响。

而通过对“于欢案”中媒体标题的梳理,我们能发现媒体标题与公众评论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也能间接显示出媒体在与政府和公众的博弈中所处地位的差别。 日期

媒体

标题 刺死辱母者

3.24 南方周末

3.25 3.26

网易新闻 母亲欠债遭11人凌辱 儿子目睹后刺死1人被判无期 中国青年报 澎湃新闻 新浪新闻 新京报 人民日报

刺死辱母者被判无期

社论|辱母案:期待“正义的理据” 因母亲被暴力催债 儿子刺死辱母者被判无期 “刀刺辱母者案”:司法要给人伦留空间 辱母杀人案:对司法失去信任才是最可怕的

聊城市政府回应“辱母杀人案”:调查案件涉及的警察

央视新闻

不作为、高利贷、涉黑犯罪等问题

“于欢故意伤害案”于欢被判无期,原告被告均不服判

央视新闻

决上诉,法院已受理

3.27 3.28 3.29

“辱母杀人案”,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审查于欢行为性质,

央视新闻 新京报 中国青年报 人民网 凤凰网

辱母杀人案细节:目击者称于欢被椅子杵后反击 “辱母杀人案”背后被忽视的民间高利贷黑幕 最高检介入辱母杀人案 或促进中国法治重大进步

调查警察是否失职渎职 最高检已派员对“辱母案”全面审查

凤凰资讯 辱母案双方家庭现状:于家捐款不断 杜父称杀人偿命

\辱母杀人案\嫌疑人已被无罪释放?警方辟谣 山东高院已通知“辱母杀人案”双方阅卷

3.30 网易新闻 3.31

腾讯网

搜狐 分析报告:辱母杀人案,截止29日10点受访者态度分

13

4.1

搜狐

辱母杀人案真相:悲剧早在2008年就已埋下伏笔?

以上的新闻标题包括有影响力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但这些标题基本都谨守客观端正,与公众舆论场不同,它们并没有太激烈的情绪表达,这一方面是媒体本身伦理道德、职责所在,另一方面通过与上文民间舆论场中关键词的对比,我们也能发现媒体刻意淡化的方面。

媒体虽然在与政府的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但由于身处民间舆论场与政府舆论场两方,所以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将博弈三方直接割裂,草率地断定媒体是受到政府的“操控”的。

在“于欢案”中,24、25两日是舆论的爆发时期,媒体所引出的民间舆论场使得政府在博弈中无法凭借自身的强势地位直接封锁、操控媒体,反而在两者的合力下不得不做出相应的反应:

【3月26日10:43】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一时间通报于欢故意伤害案进展,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7年3月24日受理此案,已依法组成由资深法官吴靖为审判长,审判员王文兴、助理审判员刘振会为成员的合议庭。现合议庭正在全面审查案卷,将于近日通知上诉人于欢的辩护律师及附带民事诉讼上诉人杜洪章、许喜灵、李新新等的代理律师阅卷,听取意见。

【3月26日11:16】最高人民检察院:派员赴山东阅卷并听取山东省检察机关汇报,正在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并强调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有权予以撤销或变更;发现下级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案件有错误的,有权指令下级人民检察院予以纠正。

【3月26日11:37】最高人民法院:及时转发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案件进程的通报。

【3月26日12:50】山东省公安厅:26日上午已派出工作组,赴当地对民警处警和案件办理情况进行核查。

【3月26日16:27】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对“于欢故意伤害案”依法启动审查调查,第一时间抽调公诉精干力量全面审查案件,对社会公众关注的于欢的行为是属于正当防卫、防卫过当还是故意伤害等,将依法予以审查认定;成立由反渎、公诉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调查组,对媒体反映的警察在此案执法过程中

14

存在的失职渎职行为等问题,依法调查处理。

【3月26日17:27】山东省聊城市:立即成立了由市纪委、市委政法委牵头的工作小组,针对案件涉及的警察不作为、高利贷、涉黑犯罪等问题,已经全面开展调查。下一步,聊城市将全力配合上级司法机关的工作,并依法依纪进行查处,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3月29日15:02】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就于欢故意伤害一案的再次通报情况,合议庭已于3月28日通知于欢的辩护人,被害人杜志浩的近亲属、被害人郭彦刚的诉讼代理人到我院查阅案卷。

【3月29日15:14】最高人民法院:再次跟进转发了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案件的情况通报。

因此,在媒体舆论场与政府舆论场的博弈中,媒体虽然受到政府的影响往往使用“非对抗性框架”来解读事件,但这种舆论风波仍然会形成一定压力,反过来迫使政府对事件进行相应的反应。 5.3民间舆论场与政府舆论场

公众对于重大司法案件的舆论监督极容易使司法丧失独立性,陷入“舆论审判”。而现有的社会舆论与审判机关的博弈模型认为,当社会舆论与司法机关对同一案件产生意见分歧时,两者博弈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⑥

除了 “舆论审判”的两败俱伤外,在社会突发事件中,一旦执法人员(如警察)等有不当言行,也会遭受到公众的攻讦,随后的回应也会进入“塔西佗陷阱”造成公众与政府的互相不满与不信任。

在“于欢案”的民间与政府舆论场的博弈中,我们所分析的民间舆论场主要以公众对政府评论关键词的走势图来体现,关键词主要是警察、法院和法官。而政府舆论场则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警察和司法(法院、法官)。

15

公众对政府评论关键词走势302520151050警察法院法官 (走势图)

从上图数据中中,我们可以看出,法院和法官的关键词总体是呈曲折下降趋势的,并且词频的讨论热度绝大部分低于5,并且在3月29号以后都降为了0。我们来看与此同时的法院回应。24、25号,事件刚爆发,法院没有回应,因此在25号“法官”这一关键词还引发了公众一个讨论小高潮。而26号法院公开基本情况、29号进一步通报情况,在这两天都有舆论的热度上升,而看这两天的具体评论内容,对于法院没有贬义的相关评价。

本次事件并没有变成原有社会舆论与审判机关的博弈模型的两败俱伤,反而是达到了双方互赢的局面,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司法回应的一种胜利。

简析司法机关的回应内容,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胜利”的原因。第一是司法尊重并有选择的回应舆论。法院并没有揪住公众讨论的有关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这一点进行回应,而是组织合议庭进行讨论并听取意见。第二是法院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及时的沟通有助于法院占据舆论制高点,把握舆论主动权,积极回应社会舆论是司法建立权威的有效方式。在于欢案中,法院一直在积极及时有效地通报相关情况,有助于引导舆论而不是被舆论所质疑。第三是司法信息的公开。信息封锁会造成谣言的产生和公众不信任感的增强。而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第一时间就在官网公布了一审的文书,并且后续中的行为动态都一一发布。充分的公开让法院获得了舆论的理解与信赖,更好地融合法律正义与情感正义。在这种情况下,公众也比较倾向于支持政府舆论场。

在政府舆论场中,警察舆论与民间舆论场的博弈又与司法与民间舆论场的博

16

弈有很大不同。

由上图可知,“警察”这一关键词始终是占据了评论的制高点,峰值词频超过了25。但总体趋势上仍然可以看出是不断下降的,并且在事件发展的后期与“高利贷”等关键词沦为了众多话题的一部分。

在我们的资料收集中,并没有找到官方对于欢案事件中警察的相关回应。从数据上看,虽然没有相关回应,但是评论热度也下去了。这一点可以归结于“公众的遗忘性”与警方的“冷处理”。民间舆论场对事件关注的注意力是有限并且不持久的,虽然在事件爆发时大家对警察的讨论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但是很快就下降了,因为警方没有继续闹出不当言行,而是保持了不回应也不犯错的状况。因此,公众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

在民间舆论场和政府舆论场的博弈中,公众的舆论的确会给政府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如果处理得当也不失为反败为胜的好契机。

17

5.4 小结

结构图

根据上文得出如上图所示的关于于欢案的三方博弈图。

六 总结

霍尔在在文化理论中提出高低语境之说,中国无疑是一个高语境文化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舆论环境很闭塞,公民进行自由交流的“公共领域”几近不存在。

18

然则,新媒体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公共领域”,对于民众而言,在这里议政,讨论时事,发表意见可以为更多的人所知晓,当表达同向意见的民众达到一定的规模,则会产生一阵“龙卷风”,面对这阵“龙卷风”,政府作为一个统筹地位的组织,需要作出相关措施防止“龙卷风”将建设已久的“建筑”卷走。媒体作为一个信息传达,引导舆论的组织,他需要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信息的桥梁,但是这个桥梁会因为各种外界因素产生偏倚的信息。这便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事件下媒体、公众与政府之间博弈的过程。

本文通过对于欢案一审阶段舆情爆发期及蔓延期的三方信息分析,研究舆情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博弈及其博弈结果,发现在该案中舆论的起点源于媒体对于该案件的报道,因为其中的伦理词汇引起了网友及部分媒体的关注,网友又不断通过社交媒体对事件进行传播,从而导致事件热度不断攀升,而网友的传播又进一步反作用于媒体,使得媒体不得不对该案件进行下一步的深挖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博得利益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于事件的控制在于相关信息的发布,研究发现,法院的行为亦是在整个舆论节点中找寻关键点对此进行回应,比如对相关民警的调查,高利贷的调查等等,因此,舆论对于该案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本文的研究中存在以下几点疏漏: 1、数据收集不够及时,导致数据的残缺。

2、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图表制作过于粗糙,缺乏直观性。

七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网络舆论中的前十效应对网络舆论成因的一种解读.新闻记者.2013. ②龚际平.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博弈论方法.新闻爱好者.2009.

③谢科范,赵浞,陈刚,蔡文静.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④李后强,彭剑,李贤彬.舆论场结构演化论.新闻界.2013. ⑤杨逐原.三个舆论场博弈背景下的舆论引导研究.新闻前哨.2016.

⑥张维宇.社会舆论与司法机关的博弈与双赢.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19

然则,新媒体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公共领域”,对于民众而言,在这里议政,讨论时事,发表意见可以为更多的人所知晓,当表达同向意见的民众达到一定的规模,则会产生一阵“龙卷风”,面对这阵“龙卷风”,政府作为一个统筹地位的组织,需要作出相关措施防止“龙卷风”将建设已久的“建筑”卷走。媒体作为一个信息传达,引导舆论的组织,他需要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信息的桥梁,但是这个桥梁会因为各种外界因素产生偏倚的信息。这便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事件下媒体、公众与政府之间博弈的过程。

本文通过对于欢案一审阶段舆情爆发期及蔓延期的三方信息分析,研究舆情过程中三者之间的博弈及其博弈结果,发现在该案中舆论的起点源于媒体对于该案件的报道,因为其中的伦理词汇引起了网友及部分媒体的关注,网友又不断通过社交媒体对事件进行传播,从而导致事件热度不断攀升,而网友的传播又进一步反作用于媒体,使得媒体不得不对该案件进行下一步的深挖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博得利益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于事件的控制在于相关信息的发布,研究发现,法院的行为亦是在整个舆论节点中找寻关键点对此进行回应,比如对相关民警的调查,高利贷的调查等等,因此,舆论对于该案件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本文的研究中存在以下几点疏漏: 1、数据收集不够及时,导致数据的残缺。

2、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图表制作过于粗糙,缺乏直观性。

七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网络舆论中的前十效应对网络舆论成因的一种解读.新闻记者.2013. ②龚际平.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博弈论方法.新闻爱好者.2009.

③谢科范,赵浞,陈刚,蔡文静.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④李后强,彭剑,李贤彬.舆论场结构演化论.新闻界.2013. ⑤杨逐原.三个舆论场博弈背景下的舆论引导研究.新闻前哨.2016.

⑥张维宇.社会舆论与司法机关的博弈与双赢.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s6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