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7-26 06: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两篇重要文献虽然发表于一百多年前,但是却高屋建瓴概括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进程,体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总体思想。百年以后,当我们身处新时代,回首人类社会发展以来的一些过程和经历,不禁感叹恩格斯对自然科学的高度概括能力与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 在《自然辩
证法》导言中,恩格斯通过分阶段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同,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后来以神学为中心的形而上学,直到科学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提出三个阶段。希腊哲学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上影响深远,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甚至到了在十八世纪上半叶,当时在知识上高于希腊古代的自然科学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是低于他们。
科学的发展必将推动人类认识的进步、促进哲学思维的发展。正由于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历史考察,阐述了自然科学发展的规律;同时,恩格斯还以大量的科学史实为依据,说明由于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在回顾中,恩格斯指出,在大约十六世纪,欧洲各国在经历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认知革命后,促使人们真正发现了地球。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恩格斯认为,“这是一次人类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在这个伟人云集的时代,在人们开始渴望以科学的自然辩证法正确的认识、解释这个世界,并威胁到神学的时候,一些为了真理而奋斗的先驱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得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布鲁诺和塞尔维特等人成为新科学的殉难者,用自己生命捍卫了真知。
哥白尼推翻“地心说”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时代,在随后的年代里,在以牛顿和林耐为标志的这一时期末,我们见到这些科学部门已经达到某种程度的完成。一些重要学科建立、一些主要规律被彻底弄清楚了。然而,因为依然受到神学的限制,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是一些规律的描绘和对周围世界一种静态的分析与研究。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这样一个见解。对于起因,这个时代的科学家们只是简单的解释为由于神秘的“第一推动”而运动起来,并永恒的如此运动下去,而且直到世界末日或万古永世,一切都将和一开始的时候一样。
这种建立在神学基础上的形而上学,使得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这也导致牛顿等科学家们后来发现虽然他们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和规律,但是却不能找到这些规律的根源,最后只能在神学中迷失自己。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旧序中指出,“十七和是把世纪的形而上学,是一些迷人的障碍。”
在这个关键时刻,哲学发挥了其巨大作用。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哲学家康德。他在1755年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其发现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康德认为地球是某种生成的东西,其上面的生物不仅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这样,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这就使得自然科学家们不再走无穷无尽的弯路,并节省在错误方向下浪费掉的无法计算的时间和劳动。这也告诉我们,在今天,我们提供科学方法训练、提高能力和开阔视野的知识很多,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我们可以汲取的营养。
正确的自然观带来了科学的繁荣。此后的科学家们开始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探索前进,天文学、物理、化学的研究都突飞猛进。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这样,从太阳系以及地球的起源开始,人们可以解释生物进化,人类产生以及最终进入近代的绝大多数现象。
《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
不过,在当时也有人利用一些荒谬的自然观来欺世盗名。在《反杜林论》旧序中,恩格斯以实证的知识材料抨击了杜林之流鼓吹的“假科学”。他认为自然科学的理论之间有联系的,是系统的,指出“辩证法是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形式,因为只有它才能为自然界所发生的发展过程,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为一从一个研究领域到另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提供类比,并从而提供说明方法。”
另外,恩格斯也发现,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历史的发展使这样的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将从这种社会生产组织开始,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中,人类自身
以及他们的活动的一切方面,特别是自然科学,都将突飞猛进,光耀夺目,使已往的一切都黯然失色。但是,“一切产生出来的东西,都一定要灭亡”。另外,恩格斯还高度概括并解释了
物质运动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这对于后来人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我们认识到: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以提倡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科研和经济建设工作。在这个时期,我们再重读恩格斯的这篇传世名著,深感获益匪浅,也帮助我们可以更好的利用他高度概括出的一些自然观,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旧序中指出的那样:“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通过研读这两篇文献,我们了解到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同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以科学的辩证法来指导。自然辩证法能够使我们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辩证法,也是我们探索自然界奥秘的需要,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并指导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反杜林论>>读后感
一、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平等问题,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考察了平等问题。
(一)平等观从来就是历史性的,不同历史时期平等的内容是不同的。
首先,恩格斯指出:“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样的观念自然是非常古老的”。从这种“非常古老”的观念发展到后来人们所要求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平等确实经过了几千年。接着,恩格斯分析了在最古老的公社中、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平等都是非常具体的。即使基督教宣扬的人人平等也只承认一切人的一种平等,即原罪的平等;至多还承认上帝选民的平等。但僧侣和俗人的对立,已经使这种基督教平等归于消灭。可见,在任何时候都不存在抽象的平等,具体的平等实际上是一些贵族和权势阶层的平等,这种平等不是社会大众所期望的普遍的平等,不是做为但个人所拥有的自由。说到底这种自由式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剥削和压迫。
(二)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是经济发展和交往的产物
恩格斯特别分析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念的产生和实质。资产阶级前身是封建社会的市民阶层,由于海上航路的伟大发现,市民阶层也就转化为一个新的阶级——资产阶级。由于生产和交往的发展,自由通行和机会平等就成了首要的和迫切的要求,资产阶级的这种要求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恩格斯指出:“社会的经济进步一旦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上日程,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地扩大其范围。”自由和平等也很自然地被宣布为人权。后来的发展表明,这个普遍的人权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人权,自由和平等也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在资本主义社会平等就是有钱人的相对平等,这种平等的标准时资本和资料的占有量,而不是人权的平等,是分层的平等,资产者是平等的,无产者和资产者是不平等的。要说这种平等最明显的地方是商品交换的伪平等,是一种明码标价的平等。
(三)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质是消灭阶级
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是同时从封建社会内部产生出来的,伴随着资产阶级的平等观的产生也出现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从消灭阶级特权的资产阶级要求提出的时候起,同时就出现了消灭阶级本身
《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
的无产阶级要求——起初借助于宗教,后来又以资产阶级的平等论为依据,到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就提出社会平等和经济平等的要求。恩格斯分析了无产阶级平等的双重意义:一是对明显的社会不平等,对富人和穷人之间、主人和奴隶之间、骄奢淫逸者和饥饿之间对立的自发反映;二是作为反抗资本家的鼓动的手段。“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恩格斯强调的平等是完全的平等,是超越阶级和历史的平等,完全的人权平等必须消灭阶级,否则都是徒劳的。但是这种平等是否能实现?我怀疑,因为消灭阶级就使得人与人之间达到完全的同质性了,似乎又要回到中国曾经犯过的错误里面了,一个社会达到了同质性,就会消灭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时的社会就已经死亡了。所有人都被一个意识所控制,其他人没有了意识和思维。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一个很深刻的案例。这个问题实际上又回到了,阶级是否会消灭?什么时候消灭?共产主义社会能否消灭剥削者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如果用集体主义代替了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那就是要求社会走向趋同。
二、阐述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恩格斯批判杜林在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上的混乱观点,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
(一)杜林对自由和必然的理解是混乱的杜林对自由和必然有两个解答。
一是理性与本能冲动所形成的合力。自由就是认识和冲动、知性和非知性之间的平均值。二是说自由不可避免会受到自然规律的作用,遇到“这种不可回避的强制”。恩格斯指出,杜林的回答是自相矛盾的。他的第一个解答把自由完全限制在个人主观感受和心理的范围,把意志自由绝对化;而第二个解答却涉及自然规律的强制,这就否定了个人的意志自由。所以,恩格斯写
道:“这第二关于自由的定义随随便便地就给了第一个定义一记耳光,它又只是对黑格尔观念的极端庸俗化。”
(二)恩格斯对自由和必然辩证关系的论述
恩格斯认为研究道德和法的问题,不能离开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片面强调意志自由,认为人的行为和活动可以不受任何制约,把意志自由绝对化,这样会导致唯意志主义;而认为人的意志和行动没有任何自由,一切都受必然性的支配,这样就会导致宿命论。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不可能正确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接着恩格斯阐述了自由和必然的辩证关系。首先,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关于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的叙述是正确的,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意志自由是借助对事物的认识作出决定的能力。“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越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越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它看来好像是在许多不同的和相互矛盾的可能的决定中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由此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其次,人的自由取决于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运用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性也就是事物所具有的规律性,人们只有正确认识规律并把它用来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才能使人的愿望得以实现和满足,实现人的自由。由此可见,“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目的服务。”最后,自由是历史的产物。他指出,人类从对自然规律没有认识到有了认识并运用于实践,这个过程也就是人类从没有自由到获得自由的过程;人认识的规律越多,用于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大,人的自由程度也就越高。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当人类学会用摩擦取火后,人便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当人类掌握蒸汽机,便使人对自然力的支配产生了巨大的飞跃。借助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人类获得自由的程度也会不断提升,“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自然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当然,一方面,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人不能幻想摆脱必然而获得自由;另一方面,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总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自由在任何意义上只能是相对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
《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于和它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断新陈代谢,而且这种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随之停止,结果便是蛋白质的分解。”
恩格斯的这个定义是在批判杜林的生命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杜林曾把生命定义为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恩格斯认为,高级的生物确是由简单的类型“细胞”组成的,但有低于细胞的生物,它们和高级的生物相联系,只是因为它们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蛋白质,从而它们执行着蛋白质的职能——生和死。恩格斯的这个生命定义实际上是和他关于物质的运动形式的思想是统一的。恩格斯认为自然界存在五种运动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这五种运动形式从历史的角度看,反映了自然界演化发展的顺序,每一种后面的运动形式都是由前面的运动形式演化来的。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不同的物质承担者,有不同的运动规律,高级的运动形式包含低级的运动形式。生命运动是一种高级的运动,它是由化学运动发展而来的,它的物质承担者及其运动规律都不同于化学运动,但生命运动包含化学运动。恩格斯当时非常强调自然界的连续性。如果把生命定义为细胞结构之上的活动,就难以解释生命的起源问题。恩格斯特别重视从无机界到有机界的辩证发展过程,所以恩格斯选择了蛋白体作为生命活动的物质。 恩格斯所理解的蛋白体和现在所说的蛋白质是不同的。他说:“在这里,蛋白体是按照现代化学的意义来理解的,现代化学把构造上类似普通蛋白或者也称为蛋白质的一切东西都包含在蛋白体这一概念之内,这个名称是不恰当的,因为普通蛋白在一切和它相近的物质中,是最没有生命的,起着最被动的作用,它和蛋类一起仅仅是胚胎发育的养料,但是在蛋白体的化学构造还一点也不清楚的时候,这个名称总比一切其它名称好些,因为它比较一般(恩格斯1970:79)。”可见,恩格斯所指的蛋白体是广义的,它甚至不是现化意义上的一种高分子,而是一个物质系统。恩格斯在不同场合用这个词,他有时甚至把细胞
也叫“蛋白质小块”。比如他说:“一切有机体,除了最低级的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由很小的,只有经过高度放大才能看到的,内部具有细胞核的蛋白质小块构成的(恩格斯,1970:74)。” 总之,恩格斯把生命和蛋白体等价。生命是“蛋白质所固有的,生来具备的,没有这种过程,蛋白质就不能存在(恩格斯,1970:80)。” 20世纪前半叶,随着生物化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越来越清楚地了解,蛋白质形态复杂,功能各异,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异常重要。所有这些使得很多人更加坚信生命的分子基础就是蛋白质。
恩格斯说的“蛋白体”就是指核酸和蛋白质。也就是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由此从根本上否定了上帝造人的神创说。恩格斯的生命定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的物质基础,即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蛋白体。100年来,这个定义一直指导人们认识生命的思想武器。
恩格斯并且大胆地提出,既然生命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那么只要条件合适,生命之花当然也可以在别的星球上开放。现代天文学家肯定了这种说法。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
由于思索当前社会现象而产生的异化问题,进而提出了道德构建。对这部分内容的思考,自己深感知识储备不足,在翻找资料中看到在学校使用过的有些发黄的书。《反杜林论》我不由自己的查找了在我记忆中的有关道德部分的论述。希望对自己的思索有所帮助。
〈反杜林论〉是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同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进行论战的一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著作之一。列宁说:〈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和〈反杜林论〉这两部著作也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它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正是这样,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上有重要地位。
《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
杜林的假社会主义是从平等,正义等永恒的道德原则出发的,而他又以真理的永恒性论证道德的永恒性。“企图从永恒真理的存在得出结论:在人类历史的领域内也存在着永恒真理,永恒的道德,永恒正义等”为驳斥杜林的假社会主义,恩格斯在“道德和法,永恒真理”这一章节,批判杜林“根本不变”的永恒真理和永恒道德的谬论,阐述了真理发展的辩证法和道德的历史性,阶级性。
一,真理发展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却是主观的。
1,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关系。思维的至上性是指:思维能力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绝对性。恩格斯说:“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人的思维又是在完全有限地思维着的个人中实现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按它的本性,可能和历史使命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和有限的。”我认为这段文字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或真正的理解道德的三个性质。
从认识能力来看,世代延续的人类的总体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思维是至上的;但就每个人来说,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思维是非至上的。
从认识产物来看,世代延续的人类认识的产物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至上的:至于每个人的认识的产物,却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非至上的。人类的思维与个人的思维不能断然分开,人类的思维通过个人的思维表现出来,绝对的认识迂于相对的认识之中。因而,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的矛盾实际上就是认识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矛盾。恩格斯说:至于第一个人的思维所达到的认识的至上意义.....它是根本谈不上的,而且根据目前的一切经验,这些认识包含的需要改善的因素,无例外地总是要比不需要改善的或正确的因素多得多"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思索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及作用.
以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至上和非至上客观性及相互关系,对于学习哲学的人是易理解的,但问题是如果让我们用这个思想和观点来分析和批判错误的思想哪就不好说了。
2,真理的条件性和相对性.这里恩格斯从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关系,认识的绝对与相对的角度来说明的和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观的.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对立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谬误,谬误变真理.
二,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
杜林宣扬永恒真理则是要人们承认社会历史领域中也有永恒道德。它认为;“道德也有其恒久的原则和单纯的要素。”这些道德原则凌驾于”历史和现今的民族特性的差别之上”一旦发现就有绝对的适用性。它宣扬说:他的道德论正是这种普遍适用的“永恒真理”。杜林这种超阶级超历史的道德观恩格斯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
1,经济基础决定了道德观念。“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至的。从动产的私有制发展起来的时候起,在一切存在看这种私有制的社会里,道德戒律一定是共同的切勿偷盗”,当然,就是这样的道德戒律也不是永恒的,它会随着动产私有制的消灭而逐步消灭。
是否可以这样通俗的说:不同时期 道德代表着哪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的水平,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达到一定限度时,即私有制的灭亡新的更高的道德将会出现哪?同时,一个阶段内的经济水平的发展是个量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观念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我想这是对的。
2,道德具有阶级性,恩格斯说:”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归根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3,道德具有历史性。道德总是具体的历史的,“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变更得这样历害,以至它们常常互相直接矛盾着,”“仅仅在欧洲最先进国家中,过去,现在和将来就提供了三大类同时并存的各自起着作用的道德观”这就是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的。
恩格斯说:“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它或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辩护,或当被压迫阶级变得足够强大时,代表被压迫者对这个统治阶级的反抗和他们的末来利益,”由此可见杜林的不以时间和现实变化为转移的永恒道德原则是不存在的。
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正在阅读:
《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读后感07-26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全文【通用5篇】03-28
地铁站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 图文12-30
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Playingsports导学案新05-12
仪器分析实验一04-20
2012届高考英语顶尖学案:外研版 选修7 Module 1《Basketball》05-03
物理大地测量学教案06-18
行测:数学资料分析之速算法603-01
(7)蒸酒注意事项06-22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杜林
- 自然辩证法
- 言及
- 读后感
- 太原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期末物理答案
- 博世力士乐2016培训计划(中国区)
- 浙江2008年10月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试题
- 利用注干机防治杨树病虫害0001
- 雅思口语高分四大技巧-智课教育出国考试
- 佳能600D的菜单操控
- 单片开关电源瞬态干扰及音频噪声抑制技术
- 上湾灰场项目划分
- 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及调适
- 特种设备变更登记申请表(含停用、重新启用、报废、拆除、注销、单位更名、设备过户、设备移装、其他情况等
- 相似三角形性质2
- 干部因私出国(境)政审工作程序
- 农村高血压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分析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必背)
- 参观王稼祥纪念馆心得
- 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 2012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法律知识》试题(8)
- 天然药化形成性考核答案(学生)讲解
- 关于酒店管理毕业论文模板
- 最大访问间隔时间与成像侦察卫星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