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第三中学校史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5 02: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宁波市第三中学校史

(1868──2008)

我校创办于1868年(清同治七年),至今已有140年的历史。学校跨越了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历史阶段。七易校名:三一书院、三一中学、鄞县私立三一初级中学、鄞县私立三一中学、宁波市私立三一中学、浙江省宁波第三中学、宁波市第三中学。八迁校址:城区贯桥头、孝闻坊、广仁街、浦江沈家、诸暨十四都、浦江马剑、广仁街和双池巷、江东现址。三变性质:宗教学校、教会办的私立中学、公立中学。然简略言之,百多年的校史,可划分为两大时期,即“三一”时期和“三中”时期。“三一”时期又可分为以培养宗教人材为目的的三一书院(包括义塾)时期和以教会办的采用民国中学学制和一般私立中学相同的时期。各时期又有若干发展小阶段。“三中”时期则是学校性质变私立为公立的现在时期。

试列简明表如下:

三一时期

1868/1952

三一书院 ─── 1868/1916 ─── 书院的创立

培养宗教人才的中

书院的扩充

等学校和专科学院

↓ 书院的守成

私立三一中学 ── 1916/1952 ── 书院的蜕变

教会办的

抗日战争时期学校的迁避

普通中学

↓ 三一复校 (学运基地、“民主堡垒”)

解放初期的三一 (工读运动,“荪湖精神”)

校 史 时

转为公立

定点江东

十年动乱 拨乱反正 三中时期 ── 1952.12.9 ── 迄今 ─→

全面复兴

公立普通中学 省首批综合高中

省二级重点高中 省一级重点高中

1

三一时期

(1868──1952)

(一)三一书院(1868年──1916年)

书院的创立

据1948年校史载,1848年(清道光二十年),英国圣公会之行教会所遣之戈柏、禄赐二教士抵鄞。不久,购得城中贯桥旁民房一幢为寓所,开始播道。自此以后,来鄞之英教士就多栖息于此。至公元1868年(清同治七年),该会将民房改建为三层高楼,设立义塾。次年,英岳教士及其夫人来华管理义塾,聘鄞郡牧师王有光为教习。这是三一书院的始基。同时,该教会又设女塾三所:一在城南大庙前之仁德堂,一在城中小校场,一在城西五块桥板。至后,英国禄女士来鄞主持女校,合并三女校为一,设于教闻坊基督堂对面,这是仁德女校的始基。(仁德女校后并入三一,详后。)

义塾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宗教人材,吸收的学生是经会督同意的有培养前途的教内子弟,课程有“圣书”、“儒书”等。肄业学生一律不收膳学费,所以叫“义塾”。从义塾中卒业的学生有童道法、沈再生、沈再灵等。他们卒业后被封为助士、牧师、教师。沈再生后来成为第一个华人主教。后来私塾规模不断扩充,并命名为“三一书院”,其程度在中等学校以上。它的下面从属着相当数量的宗教小学群体。1948年校史开篇首句云:“吾甬中学,盖莫古于三一矣。”

书院的扩充

1876年(光绪二年)英人霍约瑟教士抵鄞,这时会督禄赐刚刚买到孝闻坊旷场一方地皮,霍即襄助禄赐建筑校舍(后仁泽医院、三一小学址)。这年秋,迁贯桥义塾于此。霍约瑟自为监院,又聘硕儒谢苇林为教习。霍氏毕业于英国剑桥大书院,该书院名为“三一”。每逢主日,入城礼拜,其堂亦名“三一”。堂中壁间嵌有一碑,纪念某学士捐产传道于印度及后殉难于波斯之事,霍看了深有感触,卒业后慨然受命来华传道办学,于是他把这个尚未取名的义塾亦命名为“三一书院”。自霍监院后,学生日众,校舍亦有扩充,课程除原有国文、圣经外,增设算学、历史、地理、体操等并开始向学生收费。霍一人不能兼顾,行教会于1879年派霍之胞妹及妹婿山烈成来鄞襄助他。霍复函请英国戚友捐资兴学。学校不断发展,孝闻坊校基巳不敷应用,1883年复建新校舍于李衙桥侧(今广仁街八中址),并添设神道院。1884年、1885年,行教会先后派林悦理、沐约翰来鄞为书院教习。后林、沐二人又皆因病回英。至1888年,行教会复遣慕华德及海多马来鄞襄助霍约瑟,慕为副监院。1898

2

年,行教会改派霍为香港会督,三一书院由慕华德主院。自霍约瑟1876监院开始至1898调任香港会督为止,14年间,二建新校舍二迁校址,其规模已发展到“备馆”、“正馆”、“神道院”三个阶梯。

三一书院的学生由该书院在各地设立的小学堂毕业生升入。小学堂统计有二十七处。九馆属宁波、七馆隶台州、五馆在诸暨,杭州与上江共四馆,上海与绍兴各一馆。截止1906年,升入三一书院备馆的共307人,其中宁波183人、台州45人,诸暨37人,杭州23人,绍兴13人,上海5人,北京1人。

三一书院的教师,以1906年为例,有:

慕华德 英教师 英国剑桥大书院卒业,高等算学考试二等第一名,神学科第一等。 廖华德 英教师 英国伦敦行教会大书院卒业。

沈再生 华教师 本书院正馆兼神道院卒业。(沈再生先生系圣约翰校长沈嗣良先生

之父 编者注)。

马宽裕 华教师 本书院正馆兼神道院卒业。 徐家恩 华助士 本书院正馆兼神道院卒业。

阮文友 专教三等 本书院正馆卒业。(阮文友先生系沈再生先生之婿,现在美国的校

友名医阮郇标、建筑建设师阮郇光之先父 编者注)。

王大辟 庶务兼司帐。

当时三一书院还有三事为其他公私立学校罕见的:一是附设印书所,印刷试题、讲义及各种文籍。所印的书有三四十种。二是组织青年会,性质和学生自治会类似。三是戈柏奖学金──1903年,英国戈柏夫人以英金百磅归行教会,嘱令存放银行,每年利息作为三一书院正馆卒业生前二名的奖金。

当时英国圣公会行教会把三一书院当作他们在华开办的一个重点学校。因为宁波在“五口通商”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它的重要性超过杭、沪、京。所以他们的宗教先遣队以宁波为中心点向四面辐射,形成一个相当规模的宗教教育网络。

霍约瑟被尊为“本书院之元勋”。书院这一扩充时期也可称为霍约瑟时期。

书院的守成

慕华德继霍约瑟监院,萧规曹随,但对于校舍亦有添建之处。1906年9月18日。霍约瑟与四神道生在九龙乘船赴他岛传道时遇大风舟覆殉难。慕华德闻讯后,建“思霍堂”纪念他。1903年,改订书院章程,在备馆、正馆、神学院外又别设学道院,专为教友进修神道,后来又办了师范班,课程也有更改,据其自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中朝(清朝廷)

3

废制艺而尚策论,删诗词而专课经史,故自1898年至1904年本书院亦因之而逐渐改革??迄今??不论何校皆有新书,俾本学院得去其糟粕,撷其精华,以教授诸生,故本书院学问之程度,虽不能与专门大学堂比肩并立,而较之中等学堂,实高出头地也。且院中设有藏书楼一座,储藏中外各种书籍,俾学生公毕之暇,得任意纵览,以长进其学问。”至于卒业及肄业之学生,截至1906年,统计如下:

今在院中肄业者 60人 今在行教会医院学习医道者 3人

由本书院卒业为行教会任使者 102人(其中有宁郡牧师、慈邑牧师、

宁波会督、台州会督等)

入行教会医院为行教会任使者 8人 离本书院从事工商或膺社会重任者 134人 壮年入学道院者 34人 未入本书院正馆直入神道院者 3人 共计 344人

1948年校史在这里插了一句述评:“夫在光绪季年,清廷于宁波方有储材中学堂(宁波一中前身)之设立,而本校已发达若是,不可谓非得风气之先矣。”

(二)私立三一中学(1916──1952)

书院的蜕变

辛亥革命后,三一书院也随着中国国体、政体之蜕变而蜕变。①1916年,学校名称由三一书院改为三一中学,长校者不称监院改称校长。1918年英人慕华德辞校长职由鄞县人徐家恩继任。②学生由原来专收教内子弟变为兼录教外学生。③教职员也由原来专聘教友而改为兼聘教外人材。④课程由原来自定而改从部颁。

1927年3月,学校受时局影响暂行停办。徐家恩离职。

1928年6月,学校恢复。这时,英国圣公会受中国革命形势的影响,将学校移交中华圣公会浙江教区接办。

1929年组织三一中学校董会,呈准浙江省教育厅备案。

1932年6月合并仁德女子中学,分设男女两部,改称鄞县私立三一中学,并附设三一小学,呈准浙江省教育厅立案。

自徐家恩辞校长职后,继任者先后为夏松寿、宣元章、马宽裕(兼)及徐家恩(兼,再

4

次继任。)同期,圣公会会督为马宽裕、徐家恩、高德斯(浙江教区会督)等。

1934年夏,徐家恩去职。秋,三一校长由圣公会所设绍兴承天中学校长马俊兼摄。 1935年春,浙江教区会督高德斯聘请原在杭州青年会青年中学负责人朱天临来三一任校长。

据老校友郁从周、朱得明来信补充这段时期的校史:“朱校长未来宁波之前,在杭就拟计划改建三一校门,创造办高中条件。再由仁德女中旁空地,打通原有的一块大空地,直通现在的二院住院部,为办大学作准备。”他又鉴于男女分校之缺陷,到任伊始,即向董事会闵爱理女士(澳籍,兼任三一英文教师,60余岁返国,已故)力陈男女同校之必要。经闵及董事会同意实行。除膳宿分男女两部外,上课均在男部进行。男女生相互激励,性格互补有利于学业上进。(郁、朱来信之大意)

现录民国二十四年度第二学期(1936上半年)三一校刊之概况,可明这时的学校面貌。 一、名称:鄞县私立三一初级中学 二、校址:鄞县广仁街 三、校舍:(略) 四、经费:16019元

五、组织:校长由董事会遴选,呈浙江省教育厅核准备案,总理校务。下设教务、训导、

事务、体育主任各一人,设各学科主任,组织各科教学研究会。设各级主任及经济稽核委员会、学生升学就业指导委员会、招生委员会、出版委员会、清寒优良学生补助委员会、民众教育委员会、图书委员会。设童子军团。学生组织有学生自治会及各级分自治会。

六、编制:三三制 七、学科:遵照部颁课程

八、教职员:校长1人,专任教职员14人,兼任4人。

九、学生:男106人;女61人;共167人。初一至初三各级均二班,共6班。 总之,本校蜕变至此,已完全与一般普通中学之面目无二了。

抗战时期学校的迁避

朱天临校长方二年半,1937年“七七”芦沟桥变起,抗战军兴,都市时遭日机轰炸,本校为策安全计,一度暂避至鄞县西乡密岩授课,不久又迁回城中,一面于1938年2月设分部于浦江沈家,聘费可一为主任,计教职员十余人,学生百余人,此时校长朱天临往来甬浦之间督理。终因沈家地僻道梗,负笈不便,于是在这年夏把分部移到诸暨县藏绿坞(又称

5

1992年,支部加强思想组织与作风建设,江东区委授予我校支部为区先进支部的荣誉。7月,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青年教师代表去嘉兴南湖瞻仰“一大”旧址及革命历史纪念馆,党员们深受教育。

近年来,发展了新党员10名,现正式党员25名,预备党员1名。

我校一直坚持以德育为首,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从80年起建立德育领导小组,依靠班主任加强班级集体建设;注重养成教育,针对学校实际进行思想工作。84年我校被评为“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市先进学校。89年进行“爱我三中”、“知校、爱校、做主人”、“爱我班级”等活动使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有血有肉。91年加强中国近代历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贯彻《国旗法》,激发学生爱国热情。92年提出“文明、勤奋、求实、创新”新校训,为创高质量有特色的文明学校而努力。同时,学校密切联系家庭和社会,使学校的德育从封闭式逐步走向开放式,另一方面,团队活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88年团委提出“布新格局、育新人才、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的口号,设立“英才奖”,刊出团刊《山钟》,组织校园模拟法庭。89年开展“在党的旗帜下成长”为主题的多项活动,组织“话说江东”演讲团,编印《话说江东论文集》。91年起实行“教学班值周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自觉性。近年来,每学年入学新生经过短期军训。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风、校纪、学生的思想品德,都有显著的变化和提高。

88年我校共青团被共青团浙江省委评为“理想之光”先进集体,荣获“最佳社会实践活动奖”。89年,江东区文教局督导对我校德育工作作出“十分良好”的结论。91年我校获市创良好班集体先进荣誉。92年我校被授予江东区文明学校的荣誉,同年又被评为市德育先进学校和市法制教育先进单位。每年评选出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百多名,市级十多名,获闻儒根奖学金及获省读书积极分子称号的均有二三人。

我校以三个面向为指针,积极进行教育改革,开展教学研究,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从学校实际出发制订的82—84“三中三年规划”,取得一定成绩。自78届以来,文科班升学率,尤其是外语专业一直名列全市文科前茅,理科班也取得较好成绩。82年还在市教育局直接领导下办了全市文科高复班,同时开办日语班,由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副校长郁文源授课。学校加强各学科教研组建设,向各教研组提出确立阶段性教改项目要求,向教师提出撰写教学经验文章要求,定期举行文理科论文宣讲会,每学年编印教师论文选集。84年组织全校范围的评课活动,全校学生都写了“我最爱听的一堂课”,把信息集中归纳后在教师大会上传达。90年起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并向教师反馈。学校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创造进修条件,订新老教师帮教合约,组织青年教师会教,上公开课,参加市、区教坛

21

新秀评比。89年设立教学质量奖。近年来,初中升学考平均成绩明显提高,高考成绩良好。91年实行“省高中证书会考”制度以来,我校在历年会考中取得较好成绩,被评为市会考先进学校。各教研组先后共10次获市系统先进集体荣誉。实验室连续五年被评为市实验室电影放映先进。

我校为宁师院学生实习定点单位,年年有宁波师院或浙江师院等院校学生多批来校实习。

据不完全统计,自84年以来,教师在教改实践中撰写的论文在各类报刊上发表或在有关学术团体发表交流的累计180余篇(本)。校内论文集《探困》已出了4期。教师自制各种教具、模型、标本、挂图、幻灯片累计逾千件。其中实验创作二十余件,美术创作十余件,在市、省和全国性展览评比中获得名次。我校教师担任市教研公开课十年来累计50多人次,被聘到本市各县(市、区)上示范课近10次。青年教师前后有11人被评为市、区教坛新秀。

从1981年起,学校发动师生组织了无线电、航空模型、船舰模型、微生物、摄影、书法、乐队、普通话朗诵等20多个课外兴趣小组,全校有三分之一学生参加活动。82年,把高二一个班作为职业技术课试点。高中文科班成立了文学社。84年课外兴趣小组又有了新发展,当时称为“第二渠道”,各类活动小组达30个,参加学生539人,占学生总数三分之一强,其中生物组的微生物培养、植物园艺、生物标本等有专题总结。向市选送青少年科技作品,物理7件,生物6件,物理组等创作实验教具50多件,其中“自由落体演示器”等4件在全国性有关展览交流会上展览表演获奖。文学社以高中文科班为主轴向其他班级辐射,定期聚会交流,出版式油印小册《春潮》、《晓风》、《迪光》等。这一年学生在报刊上发表的习作12篇。84年、85年学校二次组织大型“教学及第二课堂成果展览会”,展品琳琅满目,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当时宁波日报和宁波电视台对三中第二课堂作了报导和录像播放。89年又建立电子计算机和三模小组,90年又组建民乐队,举办“英语角”。

文体卫生工作,多年被评为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集体。体育课教学较早趋于规范化。85年,上级检查我校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暂行规定,成绩优良。88年,市体委市教委公布我校列入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名单。90年3月,我校组建浙江省第一支少年门球队。自1973年—1992年,参加市区中学生各项体育竞赛,获团体第一27次,个人金牌76枚。参加省运动会11人获奖,参加全国少年乒乓赛、田径赛等3人获奖,1992年全校学生体育达标合格率95.7%。

85年至92年我校学生参加各学科知识竞赛,累计获市级奖的143人次,省级奖的10人次,全国性的8人次。

22

其中85年高二孙维翰、刘一获“国庆三十五周年全国中学生语文知识竞赛”一等奖和四等奖(全国1.5万余人参加,一等奖10名)成绩为全市之冠。88年袁伟民获市区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大市二等奖,89年郑文韶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91年初二李浙宁参加省初三学生数学竞赛,得一等奖第一名。该试卷共140分,得满分。是这次竞赛全省唯一得满分的学生。同年,初三姚伟参加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得宁波赛区区级一等奖,大市级一等奖国家优秀奖。92年,初三李浙宁获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初三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二等奖,同年尤寒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三等于奖,高二朱寅获江东区书画作品展评高中段一等奖后又发表于中国书画报──标以“笔精墨妙”,93年,尤寒获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一等奖。

1989年,学校致力于提高高中教育整体素质和办学效益,由市教委批准试办“合格加特色”教学班实验,让普通高中学生通过三年学习,文化课达到教学大纲合格以上水平,并且有一技之长,既可适应升学需要,又能跻身社会具备较强的职业选择能力。从本市对外开放目前亟需外语人材和美术人材的现象出发,89年秋开办外语和美术两个特色班共85名学生。90年4月,市教委党政联席会议把扶持三中特色班作为议题,肯定三中改革方向对头,作出6项扶持意见。4月20日,市教委在我校召开“宁波市普通中学办学方向研讨会”,宁波市各县(市、区)文教干部及各完中校长共93人参加会议。副校长裘家珍代表学校在会上作了《百年老校走新路──关于高中办学方向的一点探索》的长篇发言。同年秋,又开始搞“初中加强班”的教改试验,继续招收高中特色班新生82人。同年12月,省教委主任邵忠杰、普教处副处长鲁林岳等同志来校视察,肯定我校教改方向对头,步子扎实,也建议将这项改革延伸到初中。

特色班自开办以来,取得较好成绩,受到各界好评,省、市电台,电视台、报刊和新华社相继给以报导和评论。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在全国十五城市教育改革座谈会上肯定宁波三中“合格加特色”是一条很好的思路。不少学生家长来信赞扬和表示感谢。

近三年来,北京、上海、江苏、广州、江西、云南、新疆和本省各市县学校领导、教师来校参观访问,听课观摩,络绎不绝,累计500多人次。

“合格加特色”成为省教改科研项目之一,三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果。92年6月,我校又向市教委呈准创立综合高中。6月17日,市教委、市劳动局在我校召开“普高教改成果汇报兼综合高中成立大会”,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曹胜利同志和省、市、区、局有关领导及兄弟学校领导80人出席了会议,本市各新闻单位都作了报导和录像播放。宁波市第一所综合高中的成立,为各界所瞩目。

23

92年2月,我校承办的“江东区中学劳技教育中心”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市、区教委(局)领导,市区各中学领导等出席大会。这个劳技教育中心被视为当前中学劳技教育的一种新模式。

学校强化对各职能部门各岗位负责人的管理机制,92年重行订定教职工工作制度和职工工作量、奖励、津贴若干规定。93年秋开始实行校长承包制,进一步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我校职改工作按期完成。1987年9月,学校成立教师职务评审领导小组。88年评审工作积极推进。目前,我校高级教师15人,一级教师50人,初级职称42名。

总务处贯彻勤俭办学、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方针为教学第一线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81年9月制订“总务处工作条例”。多年来,总务处自己动手油漆黑板和新制木器用具,加固课桌椅,每年可节支3500元。办好食堂,办好托儿所解决教工后顾之忧。86年11月,市教委对我校进行财产大检查,我校被评为市教育系统校产管理先进单位。89至91年我校连续被评为市绿化先进单位。90、91年,校食堂被评为市教育系统先进食堂。8年至92年,我校被储蓄推进委员会连续评为市级储蓄先进单位。

校办工厂于1971年开办,当时由浙东针织厂工宣队师傅徐良富和本校教师徐俊负责,进行锻打加工任务,产值和利润未设专帐而附加在学校劳动收支栏内,1973年校办厂开始正式独立核算,厂长陆军,当时仍以加工业为主(如塑料、五金、电器)。其后,周松英、姜庄伦、李维棠、张林明等担任过厂长。1981年开始,厂名改为宁波市第三中学霓虹灯厂,主营霓虹灯、兼营注塑、五金加工,厂长费志军、俞士华。1983年宁波十中工厂并入三中,增加塑料包装加工,厂长李定训,一直至今。三中劳动服务公司于1985年11月份筹建,原经理陈若雷。1987年起,工厂和劳动服务公司的经营归三中工贸领导小组领导,业务在不断开拓。1992年筹建“宁波市江东科工贸实业总公司”,总公司下设5个分公司。1993年1月18日邀请社会各界举行盛典,宣告成立。这是三中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两个轮子同时驱动的重大举措。

81年—93年共计初中毕业生4040人,高中毕业生2042人,合计6082人。

1994—1996.12 省首批综合高中

1994年是我校实行“校长承包办学”校长负责制的第二年,学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24

不断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信誉不断上升。1995年我校大胆改革,走出了一条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年十一月和柴桥中学、南浔中学等八所学校被浙江省教委命名为首批综合高中。1996年12月26日下午市教委杨志祥同志向全体教师宣读市教委[1996]337号文件,任命林金妙为三中校长,同时免去其副校长职务。会上孟祥俊书记代表党支部作重要讲话,支持新领导工作,原任校长孙守尚和林金妙校长也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1996年,学校在原政教、教务、总务三大处基础上,又新设教科处,由原语文教研组组长何娴娴老师任首任教科处主任。

1994年3月1日开始,执行新工时制,每周上课五天半。

4月29日安徽省休宁县近30名校长、教务主任来我校参观,由孙守尚校长向来宾介绍了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5月20日初二(2)班班长薛晖同学代表宁波市中学生赴日本参加“国际环保会议”。 5月底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召开了三届一次教代会,代表们就试行一年来学校综合改革方案中聘任、考核、奖惩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对《方案》的部分条款提出了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善。

结合“工改”积极稳妥地制订和实施学校新的结构工资制。进一步理顺学校管理体系,并根据“校长承包办学”方案,继续扩大年级组长在教育改革、人事、部分经费使用等诸方面的自主权。落实年级组岗位考核目标。

6月6日孙守尚校长代表江东区文教系统参加中共宁波市第八次党代会。 9月10日何娴娴老师获省特级教师光荣称号。 9月17日省人大、区人大代表团来我校视察教育工作。

12月18日上午市档案局、市教委五人来我校验收档案管理上等级工作,经审核稽查,得分96分,符合档案管理一级标准。

该年学校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首位,专门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地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作为主要内容开展德育系列活动。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认真贯彻《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认真执行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教学计划进行调查的意见,成功地控制了流生率,是年我校流生率为零。

高三、高二、高一参加省会考,其中高三语文、政治、数学;高二历史、生物、化学;高一地理超省、市平均。

25

高三考进各类大专院校、高中中专共70人。其中重点5人、本科13人、专科6人。 “合格加特色”的办学模式,渐见成效,高三美术班,有5人考上艺术院校,这是开班以来最好的一次。

校劳技中心教学走上了正规,聘任了专职教师,使用了省编教材,完成了六所学校在我校“劳技中心”上课的任务。

本年度绿化组做了大量的工作,荣获江东区绿化先进单位。

1995年4月10日,黑龙江省教委带领所辖地、市教委成员来我校参观访问,孙守尚校长在会上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经验。

6月15日浙江省教委副主任黄兴茂及宁波市教委副主任刘光奎等有关领导来我校检查并听取综合高中办学情况汇报。

17月29日浙江省教委副主任黄兴茂同志由市教委主任岑申陪同,再次来我校检查并听取办学研讨汇报。

10月27日省教委组织省综合高中考评小组前来我校评估。

11月9日省教委命名宁波三中为浙江省首批综合高中,享受省重点中学待遇。 9月23日原“三一”中学校友、美籍华人,美国著名神经外科医生阮郇标博士来校讲学,受到全体师生热烈欢迎,并被学校聘为“客座教授”。

是年学校高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48名学生被全国各类高校录取。其中文科29名,理科16名,文艺类3名。在抓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学校活动中,学校被评为宁波市花园式学校,并在市菊展中获二等奖。

1996年5月19日宁波日报第3版报导了“三中教学活动创新意,请学生家长听课评课”的消息,业界人士反响强烈。

5月24日老校友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卢涵林教授来母校举行“新能源的开发”的科学讲座。

5月30日在我校召开了浙江省“综合高中办学研讨会”,到会的有金华四中、缙云盘溪中学、嘉兴秀水中学、东阳 山中学、湖州南泽中学、舟山沈家门中学、柴桥中学学校的主要领导。省教育厅普教处顾伟处长、省会考办杨友综、市教科所王莉莉等领导到会指导,会期二天,于5月31日结束。

7月12日在校接待室,外籍教师格伦·菲莉浦斯与学校签订教学合同。

是年,学校的教育质量比往年有较大的提高。中考:有64位同学考分在500分以上,名列全市前茅。高考:有90位同学升入各级各类高校。学校的社会信誉日益提高。同时,

26

被市教委评为首批“行为规范达标学校、文明学校。”

该学年,学校又充实了2名专职劳技教师,扩充了劳技教学场地,添置了许多教学设备,拓展了劳技教育的内容,为江东区各中学的劳技教育作出了贡献。

总务后勤工作成效显著,除市教委预算的财经拨款外,学校自行创收收入共计达170万人民币。学校新建一幢七层高的综合教学楼──三晖大楼。改建了食堂、工厂,新建了一个校内景点,较好的改善了办学条件及育人环境。

教务主任吴康成退休,提张业民接任教务主任。 总务主任李维棠退休,提顾振华接任总务主任。

1997—2005.8 省二级重点高中

这个时期,学校各方面发展较快,随着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与日俱增。从办学的格局来看,又上了一个台阶,从原来的省级综合高中升格为省二级重点中学。学校的人事也有较大的变动。

林金妙从1996年12月26日接任校长,到2005年8月2日调任四中校长。

1997年2月提原教务主任张业民为校长助理兼教务主任,提年级组长俞朝晖为教务处副主任。

调研员兼办公室主任张恒义老师退休,原政教主任张文康为校务办公室主任兼政教主任,提原语文教研组长许谱槐为办公室副主任。提原年级组长徐明大为政教处副主任。

改选周昭芸为工会副主席,徐丽海任团委副书记。 1998年上半年提原高一年级组长周虹为教务处副主任。

1999年上半年,裘家珍副校长退休,由原教务主任张业民接任副校长,教科主任特级教师何娴娴退休,由原办公室副主任许谱槐接任教科主任,张文康不再兼政教主任,徐明大转为政教处主任,徐丽海转为团委书记。

2000年5月,通过中层岗位竞选,周勤为办公室副主任兼人事(原人事谢兆男老师退休);提宋佩芬为教务处副主任;提谢映丽为团委副书记兼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徐丽海团委书记兼政教处副主任。

俞朝晖提为校长助理,仍兼教务主任。

2001年上半年原党总支书记孟祥俊为正校级调研员,下半年退休。

27

由校长林金妙兼任党总支书记。张业民兼党总支副书记。 工会主席姜庄伦退休,张文康任主席。

2002年谢映丽转任办公室副主任,宋佩芬任教务处主任。

2003年上半年经中层干部竞选,吴筱泉任教科主任助理,张民任总务主任助理。 2004年,谢映丽任办公室主任,张文康不再兼任办公室主任。 2005年8月2日林金妙调任宁波四中校长。

1997年4月12日上午我校组织了“十万学子,心系回归”大型文艺活动。副市长陈守义出席并致开幕词。

5月8日下午召开了宁波三中第四届工会会员大会,会上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工会委员(姜庄伦、周昭芸、陈锡刚、金幼珍、朱军)。

7月4日下午召开宁波三中四届一次教代会,中心议题为三中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以及三中职工岗位职责。

4月市教委批准成立中共宁波三中党总支,学校于11月20日成立党总支,总支书记孟祥俊,下属三个党支部,高中党支部、初中党支部、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分别是:张业民、戴高潮、张恒义。

12月22日上午省综合高中复评组来我校检查,市教委张力鸣处长陪同,时间一天半。 初一英语小品表演小组的节目,在美籍教师菲利浦先生和英语教师的指导下,每年汇报演出近20个英语小品和合唱节目,让家长们赞不绝口。

初、高中的“小星星”文学社、“听涛”文学社成绩显著。如高中部的方晓丹同学被省级刊物《语文新圃》誉为写作的“希望之星”,在该刊物上特设方晓丹同学专栏,连续发表了她的四篇文章。一年来文学社的小作者们分别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了近20篇文章。

艺术小组的同学们,在市教委举办的首届艺术节中,更是身手不凡,他们斩金夺银,成果累累。女声小组唱获大市一等奖,舞蹈大市二等奖,美术绘画获大市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一等奖获得者唐佳诚同学还代表宁波市参加省竞赛获一等奖,书法获《宁波晚报》举办的少儿书画比赛一等奖,“全国小百花书画比赛”二等奖。学校荣获市教委颁发的大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晨风奖。

学校劳技中心被市教委推荐为全国劳技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修订了“九五”发展规划和总体规划。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综合改革方案。如《校长负责制》《校内结构工资制》《教职员工聘任制》《考核奖惩制》《宁波三中1992—200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宁波三中校管理制度汇编》等,使学校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

28

制度化、法治化的道路。

开设多种渠道、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狠抓培训,制订《宁波三中在职教职工业务进修规定》,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开展“说课”“上课”“评课”“听课”系列活动,开展校级教坛新秀评比活动,狠抓45分钟效益。

购置电脑61台。至此,全校共有电脑132台,2间计算机房,三间语音教室。 投入近十万元,建立了“天艺”图书馆电脑管理系统。

是年获“宁波市示范性文明学校”荣誉称号,获“市教育工会先进教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1998年1月9日江东区选举委员会任孟祥俊同志为选举委员会代表,并主持七十五选区选举工作,通过选举产生了江东区人大代表,林金妙校长被选为江东区人大代表。

3月1日校四届二次教代会上午8时在阶梯教室召开,与会正式代表49名,会议中心议题为:教职工聘任制实施方案。

3月8日上午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学校组织全体教工观看宁波新貌,并在“金龙饭店”举办了各种娱乐活动。

5月26日“全国普高办学模式研讨会”在宁波召开,代表们到我校参观指导。 7月12日下午,香港宁波二中在校长戴淑贞女士带领下,来我校进行交流活动,并与我校结为姐妹学校。

8月27日上午9时30分校阶梯教室举行“洪水无情人有情,三中师生献爱心”捐款活动,共捐款2万余元。当晚宁波电视台18频道在新闻联播中作了报导。

9月23日青田县教委派二名实习校长来我校挂职锻炼,时间三个月。

9月28日宁波大市自然学科说课、评课观摩活动在我校阶梯教室进行,100多位老师参加。

10月31日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淳安二中学习交流,时间二天。 11月25日各学科教研组长由林金妙校长带领去上海、苏州几所中学学习交流。 12月21日我校与市巡特警三大队警校共建授牌仪式在大操场举行。全校师生和三大队官兵参加大会。

98年省会考综合合格率比97年提高6.01个百分点,尤其是高一地理、高二生物、历史、政治等课会考成绩突出。98届高考上线人数达114人,上线率比97届提高14个百分点。上本科线的比例也高于上届。美术班已是连续四届100%上线,而且被各高校录取。

学校获宁波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浙江省自学考试优秀考点、宁波市“规

29

范用字”达标学校、宁波市“首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先进单位。

我校外籍教师格伦·菲利浦斯荣获宁波市人民政府外事办颂发的茶花纪念奖。 校团委获市教委行进团组织光荣称号。

1999年1月10日校四届三次教代会召开,中心议题,教学质量奖励条例。 3月13日市劳技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全市共有11位校长、书记、教务主任参加。 4月18日全国高中化学奥赛(预赛)宁波考点竞赛在我校进行。

6月3日市教委在我校举行创新思维教育讲座,全大市有200多位教师参加。 8月9日校四届四次教代会召开。中心议题:宁波三中教职工聘任制实施方案。 10月18日晚上,高一全体同学在政教处、班主任组织带领下参加市服装节广场舞演出,地点市体育中心。

11月13日党日活动、参观党一大会址,听取浦东新区开发介绍。 11月30日苍南县钱库三中20几位老师来我校听课。 11月30日下午宁波市物理教坛新秀说课比赛在我校举行。

本年度高考,我校共是165人上线,上线率达86.4 %,在市区仅列效实中学、宁波中学之后,名列第三位,尤其是艺术类和文科重点班的考生均是百分之百上线。中考,我校的优秀率也在市区名列前茅,并出了一个中考语文单科状元和全市总分第二的好学生。在99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中,高二(1)班陆和鸣同学获宁波市二等奖,周成山获三等奖。在99年宁波市区英语竞赛中,初三(1)班王瑾同学获一等奖;初三(1)班孙睿子、初三(3)班李琳获二等奖;高三(6)班周玮玮同学的美术作品在省教育系统第二届艺术节中获得银奖。高三(2)班姜煜洌同学在参加保卫21世纪全国万校国防教育征文比赛中获宁波市一等奖,演讲比赛二等奖。

今年适逢国庆50周年,学校开展了爱国主义系列活动:“祖国在我心中”的征文比赛和主题班会活动,在宣传窗中展出“共和国五十年”大型新闻图片,大力宣传建国五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澳门回归前夕,组织学生参观“澳门回归展览”,请本校历史教师作“澳门的历史与发展”的主题报告,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校继续加强全体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意识,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教学科研“五个一活动”,即抓好一个教研课题、写一篇教学论文、上好一堂示范课、写好一个教案、命好一份试卷。

学校的劳技中心设施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逐渐扩大,劳技教学的内容也不断充实。 今年学校化了近五十万元,重新修建了校田径运动场,高标准的实验大楼正式交付使用。

30

技教育工作的经验。会后,250余名代表参观了设在劳技中心的市劳技作品展览。12月份,学校又接待了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研讨会的专家、教师,并向他们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经验。

继续坚持“科研兴教”的教学理念,以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评选工程启动为契机,促进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究、承担课题任务,评选了宁波三中首届课题研究成果奖,共有12个课题获奖。同时,学校还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实验学校。

校团委坚持办好“三校”──少年团校、业余团校、业余党校,开展“一支部一基地”活动,范围覆盖社区、孤寡老人、军烈属等23个单位或个人。团委的“爱心服务小卖部”所得盈余捐赠给贫困学生。并发动全校各团支部向结对学校贵州凯时里三中的贫困同龄人进行帮困捐助,共得捐款7684.2元。

本年度获得的主要荣誉:

学校被评估认定为省二级重点中学。 宁波市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学校档案室通过省二级评估。 校长林金妙被评为宁波市首批名校长。 教科处主任许谱槐被评为省教科研先进个人。

2003年,学校围绕市教育局提出的“三满意”目标,坚持以特色带动全面,踏踏实实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探索。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教科研、教学质量和内部管理、教育教学现代化技术的推广运用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月8日,江东区八届人大换届选举日,曙光中学张玲萍、我校林金妙是本选区候选人。下午3时30分,曙光中学、明楼中学、三中共630人参加选举,回收选票630张,林金妙以455票当选江东区第八届人大代表。

1月30日,接浙教督[2003]19号文件,我校正式被省教育厅核准为省二级重点中学。 2月18日,《东南商报·教育周刊》刊登报导我校的文章《宁波三中教育教学进入e时代》。

3月1日,接浙教办[2003]34号文件,我校档案工作目标管理通过省二级认定。 我校被评为2000—2001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甬教科规组[2003]1号) 3月4日,《宁波日报》发表题为“滕头春天生态游开营”的通讯,对我校学生的社会实践作了相关的报道。

《东南商报·教育周刊》发表报道我校通讯文章,题为《三中学子学雷锋十年如一日》。

36

3月31日,我校被确认为市教育局2002年度“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甬教基[2003]87号)

广东省韶关曲江县曲仁一中龚仲民校长一行人来访,由林金妙校长陪同并介绍学校有关情况。

4月3日,我校被评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并授铜牌。

4月14日,市教研室沈兆良主任陪同贵州省部分中学校长来我校参观。由语文组老师上公开课,校领导介绍学校办学情况。

4月20日,早上召开各年级组长参加的行政扩大会议,专门研究有关防非典型性肺炎问题。

4月24日,行政会议,成立预防监控“非典”领导小组,制定了学校防“非典”的九条措施,具体布置了各处室各年级“非典”预防工作。

同日,学校被授予宁波市环保模范学校。

4月30日,上午市卫生监督所到校检查抗“非典”工作,提出了四条监督意见。下午市局由华长慧局长带领有关处室领导来我校检查“非典”防范工作,并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下午班会课,校政教处向全校发表电视讲话,布置“五一”期间防非典注意事项。

5月14日,江东区卫生局、教育局有关同志到我校检查防“非典”工作情况。 5月15日,下午全校大会集中,林金妙校长在会上再次强调“非典”形势严峻,应提高警惕,加强预防,并提出具体的要求。

团委开展“用心营造真爱,用爱呵护生命──我为‘抗非’尽份力”活动。

6月8日,副市长成岳冲、市政府副秘书长陆勇来我校视察高考情况,同时还察看了我校食堂设施,听取了我校校舍迁建,改建方案的汇报。

同日下午,华长慧局长和张骏伯书记来我校检查、视察高考情况。

6月17日,经审核,我校被定为2003—2005学年度市中学“校本培训”试点学校,全大市共二十八所。

6月20日 课题《高中美术班“合格加特色”教育模式的实践和研究》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二届基础教学成果二等奖。

7月25日,朱军、张劲天带领6名学生赴河南郑州参加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比赛,获“足球赛”三等奖,“创意赛”二等奖,“常规赛”一等奖。

9月11日,上午市直属学校教科主任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市教科所沈兆良主任、课题规划办负责人王莉莉老师及全市40余名教科主任到会,会上交流了各校教科工作开展情

37

况,同时布置了下半年的工作。

9月14日,我校被审定为宁波市首批艺术特色项目学校(甬教体[2003]328号)全大市共三十九所。

10月30日,结对学校浙江松阳二中王有才校长带处室负责人来我校参观访问,并与各处室在学校管理方面进行了交流。

10月31日,平湖市城关中学、钟埭中学教师来我校访问。

11月4日,杭十一中许炎明校长带领教研组长一行10余人来我校访问,与我校各教研组长进行了对口交流。

11月6日~9日,朱军老师和邱礼云、龚海婉同学受中国青少年科技协会邀请赴韩国参加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大赛,获优胜奖。

11月25日,课题《强化校本培训提高师生信息技术能力》获宁波市首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教科处许谱槐老师同时获2003年度市校本培训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甬教高[2003]410号)

11月28日,省规划重点课题《中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与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林金妙、许谱槐老师带领下去奉化实验小学考察。

12月18日,校第二届“三晖杯”教坛新秀评比结果揭晓,共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六名,三等奖八名。

12月29日,506班周一红同学家庭惨遭不幸:父得喉癌,母又遭车祸。全校师生为之发起“奉献一片爱心,拯救一个家庭”的捐款活动,全校师生共捐款48413.3元,并为其设立帐号,吸收社会各界捐款。

本学年学校切实注重师德建设,提升学校的良好形象。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关于教育工作者个人信用十项承诺制度,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责任,制定了《中共宁波三中党总支党员师德考核细则》《宁波三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基本规定》《文明办公室评比条例》等规章制度。着眼于“创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学校组织教师深入学生家庭、社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党员教师、班主任认真做好“三进”工作,重点走访学困、贫困学生家庭。通过走访了解,对74名经济困难学生的学杂费、代管费、校服费等作了减免,总计减免费用20万余元。

党总支还和大河社区党支部成功的开展了“六同”活动,即两单位党员同唱一首歌、同读一本书、同写一篇心得、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同上一堂党课。尤其是同唱一道歌“颂歌迎七一 共建谱新篇”活动,同过一次组织生活──“宁波三中、大河社区联合开展党日活动”

38

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继续坚持“科研兴校”的方针,激励广大教师用心投入教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连续两届获宁波市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的基础上,课题《以“提高师生信息技术”能力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又获第三届宁波市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成果评选二等奖。课题《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被列为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市区中学中仅此一项。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校自去年被评为市中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市中小学科技作品展示评选优胜奖以来,今年在创新实践方面又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严盛等6位同学代表浙江省赴河南郑州参加中国第三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获单项一等奖,“电梯断绳自动保护系统”获创意二等奖,河南省报《大河报》对这次创意作品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报导。在全国第1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机器人作品又获得了一等奖。龚海婉、邱礼云两位同学还代表浙江省赴韩国参加第五届亚太地区国际青少年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并获优胜奖。

本学年,共青团工作也卓有成效。学校团委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又能吸引青年学生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支部一基地”学雷锋活动已成为三中团委的品牌活动。与东南商报联合发起的捐书活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市首届“社团周”活动成绩喜人;校园网学生论坛建设,环保系列活动均在校内外起了较大的反响,校团委被评为宁波市先进团组织,并被市推荐参加浙江省先进团组织评选。

注重民主党派人士参与学校管理。我校有民盟、民革、民进三个民主党派,共有21位教师,这些民主党派成员分布于学校教学、管理各个岗位,有的是部门负责人,有的是教学一线骨干。他们热爱学校,对学校的管理发展方向都有自己的看法。学校十分重视发挥他们的参政议政作用。学校重大改革方案出台,重大事件的处理,一般都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好学校。

2004年,这年度,学校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三满意”为主题,对照省一级重点中学评估指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学校涌现出了市劳动模范、市“三八”红旗手等一批模范教师,同时获得了省绿色学校、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市创国家卫生城市先进集体等十几项集体荣誉。

学校的教育格局作了大调整。根据上级有关初高中分离的指示精神,学校从2002年开始初中停招,今年送走了最后一届初中毕业生,学校成为完全高中。另外,由于学校不再承

39

办初中,所以主要承担初中劳技课教学的江东劳技中心也于9月份撤销。

2月初,朱军、张民带队赴广西南宁参加全国第四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竞赛,获创意一等奖。(浙科协[2004]11号)

3月5日,被评为全市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4月7日,宁海柔石中学五人来访。

2004年美术专业高考成绩揭晓,62人上中国美院录取线,继续列宁波大市第一。 4月19日,高二美术班全体同学赴丽水大港头写生基地训练,为期一周。

4月28日—30日,张劲天带学生徐征宇等赴新昌参加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徐征宇“感应式安全保护节能熨斗”获省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

4月30日,吴红燕老师被评为2001—2003宁波市劳动模范,并出席宁波市劳模表彰会。 5月13日,与大河社区联合举办纪念宁波解放55周年报告会。由宁波海军干休所离休干部戴柏青同志主讲,大河社区全体党员和宁波三中全体教职工以及学生党校学员听了报告。

5月30日,中央教科所家庭教育专家报告团主讲专家:北京教科院《班主任》杂志主编、北京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协会常务理事苏学恕教援为高一、高二学生家长作题为《21世纪如何教育孩子──当前家庭教育新理念》报告。

6月2日,我校成为首批教师教育实习基地。(甬教高[2004]172号)

8月27日,市教育局长华长慧同志带领局基教处长、组室处长、政策法规处长等一行九人来我校调研,并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了报告。

高三(7)班徐天宁同学获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并赴京参加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王兆国、陈至立、周克强、邓扑方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9月14日第八届城区教坛新秀评比揭晓:一等奖:陈小波、房鹏;二等奖:谢映丽、徐玲玲;三等奖:郑怡。

9月19日,14位40周岁以下教师参加第六届特级教师带徒考试。

10月10日,第六届特教带徒考试结果揭晓:我校周勤、谢广寒、谢映丽榜上有名,成为第六届特教带徒学员。

9月23日,安徽太和二中校长、教师来我校考察美术班办学。 10月11日,城区普高联谊会在我校举行。

10月14日,省功勋教师姜水根来我校作报告,题为《从跨文化谈起》,受到全校教师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s0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