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导引单的设计与运用研究”结题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27 19: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外阅读导引单的设计与运用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相关背景

(一)本课题的提出:

1.从国内外儿童阅读教育的趋势来看

西方学者认为,阅读活动本质上是认识活动,人的认识能力离开阅读活动是不可能获得深入发展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一部分必须靠阅读来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70年第16届大会上就提出把阅读活动普及到世界各地,并在1996年将每年4月23日正式定为 “世界读书日”,藉此鼓励全球的阅读风气和习惯,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重新发现阅读的乐趣。

据资料表明,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将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2001年底,日本颁布儿童阅读推进法。2003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阅读进行到底。不管是克林顿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还是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美国每一位总统上任后,几乎都大力提倡阅读。近几年大陆的“亲近母语”“书香校园”“亲子共读”等活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可见,小学生阅读成为越来越被关注的话题,推进小学生阅读已经成为共识。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还是语文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都对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倡导和呼吁要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

2.从新课程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来看

纵观我国十年来语文课程改革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育的核心目标已由语文能力转为语文素养,其中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教学要求越来越明确。强化课外阅读已经提上语文课程改革的议事日程,成为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作出了定性和定量的理论阐述和实践要求,第一次明

东河区“课外阅读导引单的设计与运用研究”课题组

确规定了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课标还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使之“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标这些规定给语文教学加强课外阅读提供了依据,也提出了要求。切实落实课标要求,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但是,理论与现实存在着很大落差:一边是明确的要求,一边是课外阅读的缺失。重视课内,忽略课外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普遍现象。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永远只是一个示范,一个例子,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赖于课外阅读的发掘指引;学生视野的开阔、思维品质的促进也有待课外于阅读的扩展和加强。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密切相关,因此,推进学生课外阅读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从我区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来看

一直以来,我们意识到单腿的课内阅读难以支撑起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重任,只有健全课外阅读这一条腿,才能使学生走得扎实稳健。2009年,我们开始在全区范围内推动课外阅读,我们先后做了一系列工作。如:向全区小学生分年级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分必读与选读),每年根据学生阅读情况的反馈不断删补完善;在期末质量检测中加入课外阅读考查分值,以引起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足够重视;以部分实验校为基地,以中心教研组成员为实验教师,有针对、有重点地做了“阅读导引单跟进”“班级读书会——成果交流”等小专题研究;基本探索出“荐读课”“过程推进课”“成果汇报课”三种课外阅读课雏形。几年的研究实践,比较有利地推动了全区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进程。但是在推行课外阅读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梳理如下:

(1)放任自流的课外阅读。教师只布置任务,指导跟进不够,甚至读无指导,读无

交流,学生读的效果听之任之,实际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阅读。

(2)急功近利的课外阅读。阅读任何读物,教师都规定学生用一种要求、一种模式完成阅读:概括主要内容,摘抄名言警句,制作读书卡片,撰写读书心得等等。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阅读兴趣被扼杀。

(3)“十万个为什么”的课外阅读。为了推动阅读进程,教师设置诸多问题,一次性“抛售”给学生,学生的阅读是一种为寻找答案、完成任务的状态,毫无乐趣可言。 (4)缺少规划、不能整体推进的课外阅读。学生阅读整本书,存在零散、随意的状态。阅读同一本书,有的学生一周就囫囵吞枣读完了,有的一两个月才读了一半。教师对群体阅读,缺乏整体推进的规划和策略。

从上述情况来看,学生课外阅读虽然已经引起充分重视,但是由于缺少基本的目标定位,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导致学生究竟怎样读,教师究竟指导什么,怎样指导,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课外阅读流于盲目、随意、自由的状态,制约了学生阅读的质量和效果。于是,为了有利推动我区课外阅读进程,从根本上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我们提出了“课外阅读导引单设计与运用的研究”,试图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实践中,通过导引单的介入,探索出有效的课外阅读导引策略,并梳理出不同读物的关注点以及各年段课外阅读的序列目标,循序渐进地实施学生课外阅读。

(二)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基础、理论依据:

1.研究背景:当代国外课外阅读研究主要在营造社会阅读氛围和指导课外阅读方法。以美国为例,美国课内阅读教学内容非常具体,实用性强。着力指导阅读方法,带动课外阅读。如,批评性的阅读策略、读书笔记、阅读一般性文章和阅读有难度文章的阅读法,等等。通过教学,教师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做读书笔记、读不同的书该用什么样的方法、读什么难度的书籍该怎么去读。一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畅销60多年而不衰,很能说明在美国大众对阅读方法和效率的推崇。

在国内,课外阅读已引起了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大家在书目推荐、氛

围营造、活动促进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实践与研究,并探索出一些可操作的阅读课型,但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提出有效的指导策略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针对不同年段、不同基础的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读物,开展阅读导引单的设计和运用研究,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因此本课题的实验研究显得特别重要并具实践意义。

2.研究基础:

(1)江苏扬州教育学院的徐冬梅老师以“亲近母语”为目标的课外阅读教材研究与实验在儿童阅读教育理论、小学阅读课程的构建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大声读给孩子听”课题已在全国多个省市展开实验,并取得成效。

(2)“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计划”提出的阅读素养指标,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书写语言,能够从各式各样的文章中建构出意义,能从阅读中学习,参与学校及生活中阅读社群的活动,由阅读中获得乐趣。这一指标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方向性引领。 (3)大陆最早的班级读书会的实践者、理论总结者岳乃红老师的《班级读书会ABC》,蒋军晶的《和孩子聊书吧》,为课题研究提供了策略支撑。 3.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量不少于145万。

(2)《如何阅读一本书》相关阅读策略。 (3)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以上课外阅读的研究成果与实施措施,都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与帮助。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课外阅读导引单: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依据学生年龄和读物特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活动),以“课外阅读导引单”(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这些

话题(或活动)或激发兴趣,或检索讯息,或引发认知冲突,或帮助学生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将阅读任务和阅读策略显性化。可以说,课外阅读导引单既是学生阅读的助推器,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入对话的依凭。

课外阅读导引单的设计: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品质,阅读指导能够关照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策略、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在设计导引单话题(或活动)时,教师首先需要先行阅读,根据读物特点梳理出本书在构思布局、人物特点、主题思想、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特点,然后依据学情预测出学生的兴趣点、盲点,以及认知差距,依此选择阅读策略,最后综合以上内容精心设计导引单的话题(或活动),以跟进和指导学生阅读,促进学生把书读深入。

课外阅读导引单的运用:在阅读的进程中,教师运用导引单推进学生的阅读进度、指导阅读策略、提升阅读品质;学生借助导引单话题,丰富阅读体验、历练阅读能力,并将宝贵的阅读体验传递给教师。在班级读书会上,师生围绕导引话题展开交流、碰撞,升华认识,以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在运用导引单的过程中,教师结合导引单的使用情况还要对其进行完善修改,进行二次设计。。(对界定有异议吗?) (四)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主要为行动研究。就课题研究本身,以“课外阅读导引单”为阅读助推器,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根本,以提升学生课外阅读品质为终极目标,通过阅读导引单的使用,带动全体学生亲历阅读体验、建构与思考,给热爱阅读的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引领有阅读障碍的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全体学生的阅读能力都得到发展。使实验师生在研究中获得双赢。

站在推动全区课外阅读进程的高度,针对我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通过区域联动的方式,研究出各年级区域推荐书目的有效导引策略,编辑一套一到六年级区域推荐书目的阅读导引单,在全区范围内滚动推广,有效推动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为全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奠定基础,争取生生受益。

成果预期:

险的惊险指数。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导引单之一

学生很难把握复杂的冗长的故事。如果把重要的情节写到故事板里,整个故事就显得“形象、准确和简单”了。借助以下阅读单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故事线索,简单复述故事。

人物 环境

(2)画“人物关系图”。对于故事中出现的多个角色,阅读后,引导学生对角色的身份、人物之间的关系有整体的把握。可以以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梳理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如以下图示:

方法提示:通过看目录回想梳理人物关系,把主要人物写在中间,次要人物写在四周

(3)完成“评价意见椅”。阅读后需要对主要人物、关键事件进行个性的评价,如果说椅面是观点,四条椅腿就是证据。导引单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找到相关证据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以讨论某个人物为例,以下导引单是很好的辅助。实际上它也在告诉学生

主要人物 情 节 发 展 图 矛盾或问题 解决方法 结局 人 物 关 系 图

一个很重要的阅读策略,要了解某一个人物,需要整合分析书中关于这个人物的外貌、言行举止以及对他的心理描写,整合信息之后去评价人物,才会更全面、更立体。

所做: 主人公 所想: 所说: 外貌: 人 物 印 象 图 表 人物印象:

人 物 评 价 意 见 椅

主要事件一:

评价人物: 主要事件三: 主要事件二:

再如,以下采用统计图表的形式对多个人物进行综合分析,关照到了学生统整信息、进行综合评价的能力。

☆请为《狼王梦》中紫岚的四个孩子画一张战斗力对比图。 方法提示:①画一张条形统计图表,标明四个孩子不同的战斗力水平。 ②在图表下方简单分析四个孩子的优点和缺点。

——《狼王梦》阅读导引单之一

(4)谈谈自己的阅读之“最”。阅读本身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学生的阅读之旅就是在经历个性的认知、感受、体验、建构过程。借助导引单交流个性的阅读之“最”,是在展示每个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以下内容是阅读初期经常要做的交流:

☆读完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这本书,让我们再一次浏览目录,评评自己阅读的故事之”最”吧!

最温暖的故事 最不可思议的故事 最痛快的故事 最令人迷惑不解的故事 最奇妙的故事 最令人狂喜的故事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阅读导引单之一

(5)尝试比较阅读。对于同类题材(作家、体裁、主题)相近,可以联系和比较阅读,意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或者强化某一种认识,或者丰富学生的多元理解,或者引导学生领会某一类文本的结构和写法。在阅读中发现共性和个性,实现比较高水平的阅读。如:

☆把汤姆〃索亚与你读到的其他书中的淘气包进行比较,想一想他们有什么相同点,

有什么不同点?你认为汤姆〃索亚是一个好孩子还是坏孩子,为什么?

——《汤姆〃索亚历险记》阅读导引单之一

☆比较阅读《张大力》和《刷子李》两个故事,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在整部作品中,你能否再找出一篇类似写法的文章?赏析这样写的妙处。

——《俗世奇人》阅读导引单之一

(6)关于主题的讨论。如果阅读仅仅让学生停留在了解情节、感知人物的层面就太浅表了,导引单不仅需要带领学生走进故事,还要走出故事,思考提炼出带给自己启迪的人生智慧和哲理。以下话题就是这方面的尝试:

☆由书中人物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果紫岚是一位人类社会的母亲,你觉得它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狼王梦》阅读导引单之一

☆如果有选择出身家庭的权利,在五个孩子中,你会选择谁的家庭呢?为什么?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阅读导引单之一

☆在西方,“鲁滨逊”已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中的英雄。现在,如果他是“18世纪感动世界十大人物”之一,在颁奖典礼上,你会为鲁滨逊致怎样的颁奖词呢?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导引单之一

(7)从文学的角度受到启示。到了中高年级,导引单还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赏析,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和学生讨论一些话题,如主题、结构、情节、人物、语言特色等等,逐步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如:

☆这部书中插入了大量日记,请你数一数共有多少篇,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日记的?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导引单之一

☆阅读《城南旧事》第二章《我们看海去》后,思考:文中反复出现“我们看海去”,

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喜欢思考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

方法提示:①可以从文中找一找, “我们看海去”一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在

什么地方?

②想一想,为什么在文中反复出现这句话, 作者在预示什么吗?

——《城南旧事》阅读导引单之一

☆欣赏细腻的风景描写,这样的描写出现在什么情境之下,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秘密花园》阅读导引单之一

☆请再次阅读小说章节的标题,谈谈你的发现?

——《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的故事》阅读导引单之一

(8)拓展、延伸。阅读交流一本书之后,思考并没有停止,导引单还可以设置拓展延伸活动。如可以启发学生用另一种办法解决矛盾冲突,或者启发学生续编、改编故事,还可以排演话剧,为故事中的人物设计造型、为精彩片段寻找配乐等等,使课外阅读的效益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3.精心设计导引话题(或活动),力求开放、具有思辨性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引单内容时,话题(或活动)设计常常围绕故事内容展开讨论,答案唯一,思维局限。于是,为了设计出更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话题,在话题讨论时,我们对学生参与兴趣与深入度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导引单话题无论关注哪方面内容,话题设计一定要开放、具有思辨性。基本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1)话题要多指向对讯息的统整分析。即话题是学生在阅读后,进行统整、分析信息得出的答案,而非只是简单人物、情节的讨论,主人公是谁?去了哪些地方?结局怎样?我们可以提类似的话题:

阅读前3章后,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印象?(结合导引单记录“人物评价椅”) 谈谈你的阅读之“最”(最惊险、最有趣、最意外)的情节。学生需要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判断、证明等。

(2)话题要多关注个性的阅读体验。即读出读者自己的“哈姆雷特”,读出自己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re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