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营销关键词之娱乐

更新时间:2023-12-02 00: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所有行业都是娱乐业!

中华民族在娱乐这件事上,其实是有相当悠久的传统的,纵是一国之主莫不如外。纣王天才般的想出了酒池肉林的创意,换做今天当个酒企的品牌部头头或者选美比赛的策划绝对没问题,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烽火戏诸侯,炒作和事件营销堪堪是一把好手。这两位太过娱乐精神,以至最后都把国家玩没了。皇帝尚且如此,平民百姓也不遑多让,上苍保佑吃完了饭的人民,酒足饭饱之后自然要找点乐子,两晋南北朝时名士集体嗑药,磕完集体裸奔,可算是行为艺术的鼻祖。

人非圣贤,岂能无过?人非机器,岂能无乐?

娱乐是除了吃饭睡觉外,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人们无时不娱乐,也无处不娱乐。普华永道预测,到2015年,全球娱乐和媒体产业的产值将达到1.9万亿美元。在美国,文化娱乐产业是美国的第二大产业,美国的娱乐业每年创造5000亿美元以上的产值,不的不承认美利坚也是个会玩爱玩的民族:美国人有1/3的时间用于娱乐,有2/3的收入用于娱乐,有1/3的土地面积用于娱乐。

是的,所有的行业都是娱乐业!

公司的本质上就是一个舞台,你要在这个舞台上,为你的客户、员工,“秀”出你要卖的东西!

——《哈佛商业评论》

这是一个平台化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同质化的时代。市场里的很多产业已经失去了产业革命的可能,也早已进入了成长的平缓期,甚至是循环期。我们都知道那句用来最多吐槽时尚界的话:“什么是这一年的时尚潮流?就是把20年前流行的再拿出来而已。”商品的市场价值何在,商品的市场价值又到底有多少,慢慢的与其的娱乐指数开始相关联起来。在很多时候,娱乐化已经成为产业再一次升级的重要因素。

1998年,美国学者派恩二世和吉尔墨在《哈佛商业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体验经济时代来临》的文章,阐述了这样的观点: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及消费行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传统注重产品的实用和价格,到从情景和情感出发,更加注重感官体验和心理认同。

娱乐的本质和营销的目的是相通的。

为什么人们需要娱乐?因为娱乐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全人类对无忧无虑、不付出过多的劳动就能获取足够的需求的生活(听起来很是共产主义)都是有一致向往的,而这样的生活需要两个要件:足够的金钱和足够的时间。而营销呢,就是想方设法让你支付出这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金钱,来换取那想象中的美好生活,娱乐和营销有时就是紧紧相关,营销不娱乐怎么行? 中国消费者更需要娱乐

这是一个肤浅的时代,肤浅时代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娱乐化。

经济娱乐化、文化娱乐化、体育娱乐化,现在连学术和政治也有娱乐化的倾向。娱乐并不是一个崇高的词,但也绝不是洪水猛兽,事实上娱乐化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

《泰囧》,一部小制作的电影,成本只有4000多万,却三周就拿回了10个亿,创下票房纪录,是电影有多好?还是导演演员多大牌?都不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周末花30元钱进入电影院不图别的,只是想放松一下。在英国著名电影学者理查德·麦特白看来,好莱坞商业美学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一部好电影就是一部‘值得我们花钱’的电影”,《泰囧》就是这样的一部电影,所以它成功了。

被徐峥打败的是冯小刚的《1942》。这是继《唐山大地震》后冯导拿出的又一部良心之作,投资两亿阵容强大,华谊兄弟贴身护航,两大好莱坞影帝加盟,可这部花费冯小刚和刘震云19年心血的大制作最后还是败给了看似没有胜算的《泰囧》。我们必须对冯导的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可是无奈快乐打败了沉重,这是娱乐的胜利。

中国的文化,有一种崇拜痛苦的传统,甚至敌视快乐。压抑人性几乎到了变态的程度,“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一切的一切都使百姓身处压抑与沉默之中。近百年连绵的战乱、政权的更迭、社会的动荡,整个中国更是持续存在在不安和惶恐之中。压抑的越久,往往爆发的力量更强烈,社会学研究表明,娱乐和生存性劳动是反比的关系,当温饱不再成为社会的主要需求时,当基本的功能性需求被满足后,对于娱乐的追求自然成为人们最最迫切的愿望。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F4中,张晓刚和岳敏君的风格正好折射出了中国文化极端的两面性。

张晓刚的《大家族》,那被压抑的灵魂与面孔,也许这是我们真正的内核。

岳敏君和他的大嘴们,你可以说他们表情空洞精神空虚头脑空白思维贫瘠信仰丧失?但我更愿意单纯的将其解读为一张笑脸。现在的中国,充满着这样的笑脸,没心没肺的笑脸。

冯导不要伤心,看看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吧,前50名里有两部蝙蝠侠、三部指环王、三部星战、三部加勒比海盗、四部蜘蛛侠、八部哈利波特,真正叫好又叫座的,不过泰坦尼克、黑客帝国和盗梦空间寥寥几部而已。中国人爱看热闹的娱乐片,全世界人民一样爱看。

想要娱乐,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你的朋友圈中一定有这么一个人,他是聚会的中心,他可以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讲的起承转合悬念迭起,他可以将一个普通的笑话发挥到让别人笑的前仰后合不能自己,插科打挥是他的天赋,口吐莲花是他的本能,他简直就是星爷再世。

你可能也认识这样一些人,他们也并不愚笨口齿也算不上结巴,但是却是天生的冷场制造机,一个再好笑的故事从他嘴里一字一句蹦出,结果简直如温吞水一般索然无味。

我们都需要娱乐,于是我们更需要知道怎么去娱乐。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经常被人诟病只

会搞笑,对此他的反驳是:“还是先搞笑吧!相声要是不搞笑那就实在是太搞笑了。”其实,想要搞笑有时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看看每年春晚被骂的狗血喷头的语言类节目就知道了,单纯的滑稽和搞笑是如此,广义上的娱乐更非那么手到擒来的活,分寸、节奏、受众、都缺一不可。

第一个把英文humor译成“幽默”的林语堂先生做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他参加在台北一个学校的毕业典礼,在林先生说话之前,有好多长长的讲演。轮到他说话时,已经十一点半了。林先生站起来说:“绅士的讲演,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大家听了一发愣,随后轰堂大笑。仅仅一句话,但效果出奇的好,但没有前面诸君的鼎力配合,这个包袱也甩不出来。

娱乐,就是那么简单又那么复杂的事。

娱乐了我也娱乐了你

马戏团里最红的人是谁?必定是小丑。牺牲了自己娱乐了大家,堪称劳模典范。

2012年最红的人是谁?非屌丝莫属。

屌丝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是一种不满和抗争,是一种身份认同,屌丝,就是最大的网络时代的娱乐化体现。屌丝,是一种自嘲,出于减压的一种自我讽刺。屌丝也符合了这个娱乐时代的娱乐第一特征:自嘲,娱人必先娱己。

为什么要嘲笑自己?因为任何人都可能是屌丝,因为这就是以一种喜感的方式表现出对社会规范的嘲笑和反抗。屌丝文化的流行,和这个社会的背景分不开关系,情感上的挫折,特权阶级与平民阶级的分化、白富美高富帅与矮穷丑的对抗、金钱和物质的渴望、这一切在这个特定的无革命年代里,用一种看似无奈的豁达和自嘲充分的展现了出来,这种嘲笑,能够使得冰冷社会规范看起来不那么沉重。

可记否最早的网络红人小胖?只因一张照片瞬间走红,PS照风靡网络一时,小胖那时接受采访时还一直抱怨被迫当名人的滋味可真不好受。那时人们最大的乐子还是善意的围观他人无意间的滑稽,慢慢的流氓燕、木子美、芙蓉姐、凤姐一个个的横空出世,炒作自己成就了网络红人,围观者变成了嬉笑怒骂看热闹,可终于到了今天,集体性的自我贬低已经已成了社会的价值取向之一。

2012年在有一个ID为“留几手”的手哥在微博走红了,手哥干的活很简单,就是给网友发来的本人照片做鉴定打分,这本没什么出奇,可看看手哥的点评贴吧:

“宜家狗,6点起床,包里装俩烧饼,灌一瓶自来水,通州出发,公交倒八通线,倒1号线倒10号线,人脑袋倒成了狗脑袋,终于到了你的目的地四元桥。拍了厨房,卫浴,卧室全套照片,够你发一年微博的量。渴了就喝免费咖啡,困了就找个床苟且一觉。花5块钱,来了个瑞典一日游,体验了一把上流社会的生活。1分。”

“驻马店潮人,淘宝双11血拼归来。张震岳同款眼镜,陈冠希同款牛仔裤,余文乐同款开衫,再配上李维斯跨栏背心和英伦款收水费专用包,全套只要98元。你时刻引领着小镇的时尚潮流。你看你瘦的跟个狗似的, 肩膀头子都快掉出来了,赶紧去理发店上班去吧,那边客人等着你给洗头呢!1分。滚粗”

可谓汉语中毒舌精华之集大成者,在手哥的点评贴里,90%以上全是一通臭骂,0分负分更是家常便饭。这么霸道不怕被揍?不可思议的是,包括诸多加V的演艺圈人士在内,每天会有无数网友找留几手进行点评,并且多半注明“求虐!求虐!”“保证不删!”,而他们更不会因为被骂的太狠有丝毫的不愉快。手哥每条点评微博现在都有至少三五千的转发量,粉丝也破了200万。

自嘲已经不足够了,这是个甚至还要变着法求别人虐自己的年代。

不仅是那些辛苦打拼没有干爹压力重重的屌丝们需要自嘲来减压,那些最和屌丝这个群体没有关系的人们也需要偶尔放下身段让别人乐乐:

这是要狼性不要小资的李彦宏。

这是2012年打造了一万亿帝国,十年后的朋克天皇巨星马云。

如同装傻充愣一样,自嘲也是一种境界,运用得当的话,可怜兮兮的自嘲不仅不是落水狗,反而会出其不意

2013年2月初,加多宝在网络上发布了这样一系列的平面作品,一声声的对不起,甚是可怜。

王老吉迅速大度的回应,你丫平身吧。

谁娱乐了谁?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里,有必要把后半句做个小调整:当一群人聚在一起狂欢时,他们将不再孤单。

一个人玩的再好再出彩,吸引了再多的的受众,也更多只是一个人的精彩,为什么不一起来呢?大多数的娱乐的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社会性。我们需要娱乐,有时需要的

并不是娱乐本身的行为,而是娱乐的场景,娱乐的气氛,一种与工作中截然不同的气氛,我们需要的是与我们一起娱乐的人。

卡拉OK自己在家里也能唱,为什么还要去KTV? 芝华士和尊尼获加超市额有卖,为什么还要去酒吧?

这种现象在近年的各类综艺节目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互动和群体性能更好更强的放大娱乐行为的效果。李宇春、张靓颖们天下成名是踩着成百上千的对手的尸体,新时代的战士则变成了平安和金池;非诚勿扰里男嘉宾要单枪匹马和24位个性鲜明的姑娘过招;一站到底里要成为“战神”要一口气车轮战打败10名挑战者;职来职往里求职者面对的是18名面试官和上百家企业。

有一家门户网站的广告语精准而又透彻的告诉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真谛:网聚人的力量。

案例:YY与9158

再次有情我们亲爱的屌丝们出场,因为这是两个与屌丝有关的传奇故事。

李学凌在2005年创办了一家游戏门户网站多玩网,而YY语音则是多玩在2008年开发的一款游戏团队语音产品。YY是一款很简单,甚至“低级”的产品,因为其的功能就是网络语音通话而已。这本是一个十分鸡肋的产品,网络即时通讯市场早已成型,而在线下移动市场,移动电话和短消息帮你搞定一切。但是网游在国内的兴起,彻底打破了这个局面,网游和屌丝拯救了互联网语音通话产品。

在大型网游中,很多时候需要几十人甚至百人的团队配合进行游戏任务,这时如何保障沟通的通畅性就变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网游有时其实和上班一样,需要精密的配合和有序的指挥,但这不是会议室里的头脑风暴那么畅通无阻,光靠打字?一人一条半秒钟屏幕就被淹没了,这时游戏团队语音通信,就顽强的存活和生长了起来。

在新浪的语音产品UC此时由于技术问题经常抽风,和腾讯打盹的情况下,YY毫不留情的抢占了这个市场。到了今天,YY手里已经掌握了4亿用户。

“如果你有了 100 个粉丝,那你就是本内刊,如果你有了1000 个粉丝,那你就是个布告栏,如果你有了 10000 个粉丝,那你就是本杂志, 如果你有了 100000 个粉丝,那你就是一份都市报,如果你有了 1000000 个粉丝,那你就是电视台,如果你有了 10000000 个粉丝,那你就是CCTV!”

一个人难成气候,那一百万人呢?2012年7月,因为杨幂、汪涵等明星的参与,YY四周年庆典中创造了100万人同时在单一频道收听和观看网络直播的记录。

网聚人的力量。腾讯为什么不可超越?那是因为大家都得用QQ,并且人人有QQ,强关系链造就的恐怖数量的用户,让腾讯无法阻挡。现在YY正在走在同样的道路上,一旦形成用户群,用户会自己开拓需求:2011年10月,淘宝宣布大幅提高驻淘宝商城商家的年费和保证金,此举立即遭到部分中小卖家的强烈反对。10月12日,逾3万人集结在“反淘宝联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qv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