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高校建筑速写教学中的运用
更新时间:2023-12-22 12:3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俄罗斯建构主义建筑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建构主义在高校建筑速写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国对建构主义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动摇了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的传统理念。建筑速写教学旨在通过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使他们不断养成自主学习、敢于探究的能力,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新需求,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建构主义 建筑速写教学
一、关于建构主义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在行为主义等取向的学习理论兴盛之后,重新对杜威(John Dewey)、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等人的认知理论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的学习理论。
支持建构主义理论的十条教学原则是支持学习者所有的学习活动,以解决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学习者必须根据这项重大任务的复杂性清楚地感知和接受这一具体的学习活动;支持学习者发展对所有问题的物主身份;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设计一项真实的任务;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是认知的需求与学习者必须为之做好准备的环境中的需求保持一致的环境;设计任务和学习环境,以反映环境的复杂性;在学习发生后,学习者必须在这一环境中活动;设计学习环境以支持并挑战学习者的思考;鼓励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和两者择一的环境;提供机会并支持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见下图)。“情境”:学习环境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协作发生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②
正在阅读:
建构主义在高校建筑速写教学中的运用12-22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作文600字07-06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系列活动方案12-11
工作报告 2022大学生园林专业实习报告04-17
湖南省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10-28
GB2893-2008 安全色09-07
关于转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及内容05-23
2021春人教版英语二下Unit5《MyDay》第3课时教学设计07-23
《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说课稿07-1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速写
- 建构
- 运用
- 主义
- 高校
- 建筑
- 教学
-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办法(2014年修订) - 图文
- 三年级安全教育全册教案
- 综述-PDGF、PDGFR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的研究1
- informix常用故障处理操作
- C14022涉及国有资产的并购业务监管制度和要求 课后测验答案 90分
- CRISPR系统
- 证券资格考试《证券市场基础》真题1
- 第3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导学案鲁科版选修30925277
- 小学一年级学生评语
- 中国园林史复习重点 - 图文
- CAD工程制图规则 - 必看
- 强力胶带司机100题
- 幼儿园小班新生亲子活动总结
- “两学一做”主要问题自我剖析材料
- 《财务管理》第三版(陆正飞)课后习题答案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五上数学第9周周末作业
-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比较仪)
- 2015-2016年北京顺义初三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及答案
- 甲级单位编制医药PVC硬片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可研+贷款+用地+2013案例)设计方案 - 图文
- 关于编制园线材螺纹纲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