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城市规划考博总结之全球城市

更新时间:2023-09-16 04:31: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全球城市:全球战略性资源、通道和产业的控制中枢,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地和国际金融、政治、高科技市场中心、是所在国家参于全球竞争的窗口和世界文明融合交流的多元文化中心。

2014年3月上海市政府《关于编制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意见》提出“上海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上海战略目标) 相关理论:

1915英国生态学家盖迪斯“世界商业活动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城市、具有高经济总量”“世界城市”

1966英国城市地理学者霍尔“对世界大多数国家产生全球性政治、贸易、通讯、金融、文化和科技影响的大城市”

1982年约翰弗里德曼“世界城市的7个核心指标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国际性机构集中度、商务服务部门迅速增长、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主要交通枢纽、人口规模”后增加“人口迁移目的地”

1990年美国社会学者萨森“全球城市”与以往理论强调全球协调转换中心视角不同,强调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和生产服务功能,“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程度、集中度和强度”将纽约、伦敦、东京定义为全球城市 1996年卡斯特尔“全球流动空间理论”“不应仅仅局限于萨森的世界顶级全球城市,在信息时代,每个城市都因其信息交换和处理能力而成为全球信息网络的一个节点,全球城市是全球信息网络中若干具有直接影响力的中心”

21世纪,英国地理学者泰勒为首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通过搜寻175家顶级跨国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会计、法律、咨询、保险、广告、金融5大类)跨国公司咋全球的分支驻点布局,定量得出“全球城市网络”。强调以顶级生产性服务业公司的跨国业务联系来衡量世界城市网络的层级,能够较精确的反映城市在全球经济信息网络和商务交易服务活动中的地位。

以霍尔、萨森、本德等多维著名学者组成的委员会自2008年按年度发布“全球城市实力指数”,通过六大功能分类排序,包括经济、科技、文化、宜居、环境、进入成本共70项指标与五大人群分类排序,对全球40个重要城市展开调查,该指标更全面,能更好的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对全球资源的吸引力

上海:从各类测度方法,上海、北京等我国主要大城市近年来世界城市或者全球城市为序都呈现出跨越式提升,似表明我国的大城市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正在迅速增强。

上海的全球商务竞争力既来自于城市自身,更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长三角区域的国际分工。

尽管上海金融业在全国首位度和全球地位持续提升,对跨国资本的核心吸引力相当大程度上并非来源于上海本身,沪外资银行企业业务量来自整个长三角及中国内陆地区。其依托上海向长三角和内地进一步渗透态势加强。而在大中华区之外的亚太地区或全球其他地区业务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表明,跨国金融业并不认为上海在亚太或全球金融业务总部方面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可以说,没有区域发展的支撑和服务中心地位,就没有上海的全球地位。

未来:上海在一定时期仍将处于国家中心城市向亚太地区中心城市的跨越阶段,与长三角等腹地的一体化将是谋求更高全球地位的基础。尽管上海的全球地位举足轻重,排序日以上升,但他在全球城市体系中对内服务的职能仍然远大于对外

控制职能,较高的全球联系度并不意味着全球资源控制力,上海市中国整体经济和长三角区域的全球资源利用和转换的中枢,而非伦敦、纽约那样的全球资源控制和配置中枢,也与香港、新加坡、迪拜等跨国地区性中心有着较大差别。从对资源的控制和配置角度,上海目前仍处于第三层级中心(国家级中心)向第二级中心(亚太地区中心)的过度阶段,与第一层级中心(全球中心)很大差距。 改革:要实现从国家金融中心向地区和全球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需要一些列更高层面的制度性建设和跨越,如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国家金融秩序规范和社会整体法制建设,上海不可能超越整体框架而提出自己的战略定位。

政策启示:1上海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将继续两个扇面中枢较色,吸引和利用全球资源、紧密联系、服务和引领长三角区域腹地

2、内在机制和整体结构决定了上海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发展成为类似伦敦、纽约那样的全球顶尖城市,另一方面,配置全球资源的顶尖全球城市与国家和地区发展并不一定是两心的关系,如伦敦作为全球主要外汇交易中和黄金、石油等大宗期货和航运服务的定价中心而保持高速经济增长,但增长的首先是跨国投资人的收益,伦敦的繁荣并不能掩盖英国整体经济的萧条和衰退,与之对应,德国并无测评地位特别突出的全球城市,但城市及区域之间高度分工协作,创新和创造能力强,通过先进制造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实体经济和服务经济较协调发展,国家整体经济和国民福祉保持在较为理想的状态。上海与其像伦敦之于英国一样脱开长三角和中国积极的整体发展,区追求配置全球资源和获得孤岛式的繁荣,并不一定比利用全球资源互动长三角腹地,服务中国经济更明智,更具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q5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