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在中国境内的纪念碑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2-28 20: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境内苏军烈士纪念碑(塔、墓)

声明:

本系列专辑所用资料大部分来自网络,在此感谢提供资料和照片的朋友,如有冒犯或不便,请提出,本人尊重您的建议。

我国境内苏军烈士纪念碑(塔、墓)资料寻觅(一)

报摘:受爱沙尼亚苏军铜像搬迁风波影响,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2007年5月底签署相关命令,俄罗斯将在全世界14个国家设立苏军烈士陵园保护中心。

每建设一个保护中心,俄罗斯预计每年将投入近百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墓地、纪念碑和纪念雕像的登记和保护。每个中心将配备4至6名工作人员,人数取决于其工作量大小。

据悉,俄罗斯成立海外烈士陵园保护中心的计划已准备了一年多。俄罗斯国防部透露,上月发生的爱沙尼亚苏军铜像搬迁事件促成了该总统令的出台。目前,波兰、匈牙利和德国已经确定开设这一机构。 计划筹办7家办事处将涵盖14个国家。据统计,二战中牺牲的苏联军人有95%集中在这些国家,客死他乡的红军战士达几百万人。4个主要国家——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和德国将各设一个办事处,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办事处将负责波罗的海三国,中国办事处负责中国、蒙古、日本和南北朝鲜的事务,而捷克办事处负责捷克和斯洛伐克。 目前,对于苏军墓地的维护工作,中俄间的政府合作已经走在了前面。俄罗斯新闻社报道,中俄两国政府已经在北京签订了苏军墓地整修

协议。协议规定,中国境内苏军墓地和纪念性建筑物的拆迁,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并在征得俄方同意后方可进行。

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在签字仪式结束后表示:根据协议,中国将采取措施保证苏军墓地完好无损,并承担苏军墓地维护、绿化和清扫的所有开支。此外,中国方面将向包括领事馆等俄罗斯机构以及希望祭扫苏军墓地的俄罗斯公民提供必要的帮助。

(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特约记者 彭华 莫风)

“忘记历史是可耻的!”听说爱沙尼亚要拆迁苏军烈士墓,老红军弗拉基米尔拍着桌子说。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现在是莫斯科大学的教授。卫国战争期间,他是参战师生中为数不多的生还者,弗拉基米尔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人们记得我,是因为我活着,人们记得他们,是因为刻在了纪念碑上。”无论是莫斯科、圣彼得堡,还是沃罗涅日、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导游必定会带领记者去当地的无名烈士墓瞻仰。即便在苏联解体十多年后的今天,许多俄罗斯青年男女结婚当日,仍会沿袭父辈传统——去无名烈士墓献花、合影。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些独联体国家,苏军烈士墓仍被视作所在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据俄报称:俄罗斯境外有22574处俄罗斯(苏联)军官和士兵的的墓地,这些墓地中掩埋着5315000名俄罗斯(苏联)的军官和士兵,其中包括在集中营死亡的军事人员,以及日俄战争中的死亡人数。

资料记载:随着1937年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联着手派遣军事专家和志愿航空队援助中国抗日。1937年9月15日,苏联开始调运飞机来中国。10月22日,首批225架飞机抵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同时到达的还有苏联两个飞行志愿大队,共计254人。12月1日,苏联志愿航空队23架歼击机、20架轰炸机飞抵南京,当日便升空迎敌,击落日机6架,损失飞机两架。

从1937年进驻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撤离,苏联分批派遣各类军事专家及空、地勤人员3665人来中国支援抗战,包括1091名飞行员,后来成为苏联空军总司令的日加列夫担任志愿航空队总领队。他们带来1250架战机,同中国空军并肩抗敌,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南昌保卫战、武汉空战、兰州保卫战等战斗,还帮助中国建立飞机修配厂、航校,训练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在中国最危急的时候雪中送炭,有力地支援了中国抗战。 在中国,据统计有58座苏联和俄罗斯士兵的墓地。其中18,000多名是在1945年8月在中国对日战争期间牺牲的;50,000多名是死于在1905年日俄战争 。

在我国,在历史的各个时期,为帮助过我们的苏联红军修建的纪念碑、墓地、纪念塔散布在我国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经过了反修防修、文革、珍宝岛这些特殊历史和年代,除一些大城市的管理情况还好之外,一些中小城市当时留下来的苏军纪念碑和墓地或受过不公正待遇、或疏于照顾、或疏于维修,均有一些不同程度的毁坏,或由于年久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线,在网络查不到有关的资料了。

经过网上资料检索,对比,将勉强搜集到的一些资料汇集一处供大家参考。其中除极少部分自己考证过,资料大部分来源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见谅。

资料图片大部分都是粘来粘去,其中定有张冠李戴不实之处,敬请提出。散在各地一些零星的类似建筑,有的有照片没介绍,有的有介绍

没照片,本人力所不能及,很无奈了。幸好,如今有了互联网,网络朋友来自四面八方,也许你有意无意中看见过呢,希望有此兴趣的朋友补充为盼。搜集这些资料贴上来,没有别的目的,只是看了篇头的报道想对这一部分历史有所了解,至于如何对待这些建筑,那不是我们百姓考虑的范围,自有政府来决策,因此不必操心讨论。

虽说在中苏、中俄关系上,我们大多是恩怨交织、复杂的心态情结。知恩图报是做人的良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况且,历史的色彩从来也就不是单纯的。苏联红军为帮助中国革命和建设,倒下的也是血肉之躯,留出的血一样是红的。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有时间、有机会,请在他们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吧,祝愿他们的英魂能在异国他乡得到安息。

东北地区

对于苏联红军解放东北的战役,资料介绍:为了这一仗,斯大林几乎把苏军优秀的高级将领都派到了远东,其中包括三位功勋卓著的元帅:华西列夫斯基、马林诺夫斯基和麦列茨科夫。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在回忆录中记载了当时苏军为此进行的空前庞大和艰巨的兵力调动:“长达10000多公里的单轨西伯利亚大铁路,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二战史上无与伦比的战略性战役准备。苏军从西线的苏德战场调动了三个合成集团军和1个坦克集团军,共12

个军,39个师,75万人。到开战前,苏军在远东和外贝加尔的兵力差不多增加了一倍,达到158万。” 莫斯科时间1945年8月8日下午17时(日本时间8日23时),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按照预定时间会见了日本驻莫斯科大使佐藤。莫洛托夫不等佐藤提出任何问题,立即将早已准备好的对日参战宣言交给佐藤。半小时后佐藤回到使馆时,电话线已被破坏。试图在莫斯科电报局通过明码向东京发报也未能成功。其实此时一切已无济于事了:在远东,当时已经接近8月9日零时。

尽管很多地方天气恶劣,斯大林对于他亲自导演的战争没有任何改变。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发出了简洁的命令:“进攻!”

1945年8月9日零时,苏联红军三个方面军的部队几乎在所有的方向上跨越了国界,强渡了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迅速突破了敌人的筑垒地域,各方面军的轰炸航空兵从8月9日晨起,对日军后方大的火车站和通信枢纽以及哈尔滨、长春、吉林和满洲其他城市的重要军事目标实施了集中突击。 苏军外贝加尔方面军参谋长扎哈罗夫用几乎是诗一样的语言描述了苏军精锐第36集团军攻占海拉尔后翻越大兴安岭的情景:“……几万个马达的轰隆声、

蒙苏骑兵的马蹄声,充满了这个被人们遗忘的地方。” 在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终战”、日本陆军大本营向关东军发出“大陆命”第1381号,要求关东军“停止积极进攻行动”后,关东军仅仅是命令名存实亡的空军不再起飞,并没有向地面部队发出停止抵抗的命令。苏军乘势继续向尚未攻取的奉天、新京和哈尔滨等大城市进攻。8月18日下午,关东军司令部终于向所属各部下达了投降命令,并通知了苏联远东军司令部。旋即,华西列夫斯基指示各方面军“立即占领长春、奉天、吉林和哈尔滨这几个城市”。尽管最后零星的战斗一直延续到8月底,但东北大部在24天内被苏联红军解放。

战争是残酷的,是要死人的。中国境内埋葬着近14500名苏联红军战士的遗骸。中国的45个城市中共建有不少于50座的纪念碑。苏联红军在1945年8月与日本作战中,近12000名苏军战士阵亡,这些战士几乎都被埋葬在他们解放的中国城市中。

战后, 东北各地修建了很多的苏军纪念碑、陵园、墓地。在东北几个大城市?以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四个城市建起了大型纪念碑。这些纪念碑,在风格、规模上基本相似。但这四座纪念碑主体造型分别是坦克、飞机、军舰、红军战士,合为海陆空军将士纪念

碑,纪念碑都位于这几个城市的中心地带。

1945年8月,苏军歼灭了占领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力支援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纪念这些为中国作出牺牲的红军战士,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都建立了烈士纪念碑或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尽管当年苏军在占领东北后,部分苏军士兵军纪败坏,做出了令人遗憾的事情,而且后来中苏关系恶化,但中国人民并没有为此改变对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的尊崇。“中国人民一直细心地照顾着这些长眠于此的老朋友!”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副站长邢晓莹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哈尔滨

哈尔滨地情网上的《哈尔滨市志》里写了两个苏军纪念碑:

1、苏军烈士纪念碑

哈尔滨市博物馆广场西侧,矗立着一座巍峨峻拔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塔上屹立着一对高擎前苏联

红军功勋章,手持刺刀步枪的前苏联红军战士的铜像。这座丰碑见证了当年中国和前苏联友好合作的历史。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建成于1945年11月初。塔高约18米,分为基座、底座、主塔、塔身、铜像五部分。铜像高3.5米,宽约2米,由前苏联红军水兵和陆军战士两个塑像组成。塔身正面和背面分别镶着铜铸的四面红旗和镰刀斧头麦穗的党徽。主塔呈锥台型,四面镶嵌铜质前苏联国徽,下方镶嵌铜铸的俄文碑文写着:为了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自由和独立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宽厚的底座上部白色大理石板上中文碑文为:为中国的自由独立在解放东北作战中牺牲的苏军英雄们永垂不朽……

塔的底座右下方镶嵌着铜板一块,俄文铭文是:苏军指挥部为纪念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中阵亡的红军战士建立此碑。并于苏联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8周年之日举行揭幕典礼……

1995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哈尔滨市博物馆广场西侧,矗立着一座巍峨峻拔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塔上屹立着一对高擎前苏联红军功勋章,手持刺刀步枪的前苏联红军战士的铜像。这座丰碑见证了当年中国和前苏联友好合作的历史。 2、苏联红军纪念塔

苏联红军纪念塔,位于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广场,1945年10月24日动工修建,11月23日落成。纪念塔为俄式建筑风格,实心砖砌,表面贴花岗岩条石,由月台、塔座、塔身组成。月台为八角形,高0.48米,周长19.6米,由花岗岩石板铺成,四边有通道

口,并筑有矮墙,正中为四方形的塔座,底边长9米,高6米。塔座底层距月台0.75米高处,有4个石墩,石墩高1.2米,宽0.9米。正面与背面2米高处,镶嵌有宽1.98米、高1.6米黑色大理石,均有碑文(俄文),正面译文“为苏联的光荣和胜利在同日本帝国主义者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永

垂不朽!”,背面译文“光荣属于捍卫苏联的自由和独立的英雄的红军”。左右两面有宽1.84米,高1.45米的浮雕,左为3名手握冲锋枪的红军战士随坦克冲破鹿砦;右为乘风破浪的军舰与搏击长空的飞机。 塔座上为方形塔身,通高30米。正面与背面的底部均有代表海、陆、空三军战士的浮雕,高约3米。塔顶部装有一舵轮,舵轮代表海军形象。为了纪念苏联红军1945年解放东北,在哈尔滨火车站前修建了这座纪念塔。原火车站现在已被新的火车站所替代,而纪念塔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被拆除。照片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拍摄的。

苏联红军纪念塔,位于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广场,纪念塔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被拆除, 照片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拍摄的。 3、苏军烈士墓

哈尔滨游乐园中有一片苏军烈士墓,当你从“文化公园”变体美术字的高耸钟楼底部的拱形门洞步入,

绕到迎面的那座精巧宁静的圣母安息教堂身后,轻轻地走过小树林中的那条幽径,便来到了哈尔滨市内唯一的,由粉饰一新的两米高墙和欧式铁艺大门拱卫着的那座苏军烈士墓。

新华网哈尔滨4月4日电(记者马迪)记者近日来到位于中国哈尔滨的皇山公墓,这里肃穆宁静,长眠着111位在对日本法西斯作战中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将士。

记者看到,墓地四周种植着整齐的矮松,墓地正前方耸立着一座由花岗岩砌成的纪念碑,上面有金箔浮雕。

纪念碑上刻有俄文碑文,意为“在战斗中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自由和独立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

纪念碑后面和两侧排列着111位烈士的墓碑,墓碑上方刻有红星。墓碑大部分为塔式,均刻有烈士的姓名和生卒年月。

据悉,始建于1945年的苏军烈士墓,是为在对日本法西斯作战中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将士而建的墓地。1995年被列为哈尔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地于2007年从哈尔滨游乐园迁至皇山公墓,墓地的布局和朝向全部和之前保持一致。位于皇山公墓的苏军烈

士墓,占地面积1038平方米。

据皇山公墓书记刘新明介绍,部分墓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磨损,相关部门按照原样式重新雕刻更换了花岗岩墓碑。

刘新明表示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在公墓周围巡视。来到公墓祭扫的苏军烈士后裔都真诚地表示:“感谢中国人为苏军烈士墓所做的一切,我们对这里的环境和管理都非常满意。”

搬迁前的苏军烈士墓 长春

3、苏军烈士纪念塔

位于长春市中心,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人民广场中央,绿树和鲜花中矗立着一座标志性建筑――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 整个纪念碑用了两个月时间修建完成,采用苏式造型,用花岗岩方条石分6个层

次垒砌而成。塔高27.75米;塔身呈方锥形体,底层边长6米,顶层边长2米;塔座为圆形,面积314平方米。塔身第四层中部镶嵌苏联国徽图案;塔最顶部塑有一架铁铸绿色苏制轰炸机模型,作向北展翅飞翔姿态。

塔的底层四面均镌刻文字。在北面,上有中文“苏军烈士永垂不朽”,落款为“长春市各界人民”;下有俄文“为苏联的荣誉和胜利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在南面,上有中文“中苏友谊万古长青”;下有俄文“这里埋葬着为苏联荣誉和胜利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后贝加尔湖方面的飞行员”。东面和西面,上方分别垒砌一块方石,嵌着一架铁铸绿色苏制轰炸飞机模型,呈向北方穿云飞行姿态;下方有俄文刻的为解放中国

东北而英雄献身的苏军23名飞行员的名字。其中西面,用俄文刻英勇献身的14名苏联军官的姓名和军衔、等级;东面,用俄文刻的的苏联红军牺牲的9名准尉及军衔。

1961年苏军烈士纪念塔被定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长春市政府又在塔左侧坚起用大理石雕刻的文物保护牌。

长春 苏军烈士纪念塔

沈阳

4、沈阳苏军烈士纪念塔

苏军烈士纪念塔由前苏联国防部设计并投资建造,1945年10月落成于沈阳站站前广场。“坦克碑”碑身为方柱形,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坐西朝东,通高24.27米,分碑顶、碑身、基座三部分。碑身、碑座由花岗岩砌造,碑内是钢筋混凝土。纪念碑顶部为铜铸的绿色坦克模型,是当年鞍山的一家工厂制造的。高4.5米,重13吨。据说坦克盖可以打开,据说里面可以坐进去4个人。碑身上部嵌着青铜铸的五角星和苏联国徽;碑座正面刻有俄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战争中,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一九四五年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28周年纪念日揭幕。苏军司令部”。 碑身中部有铜铸俄文碑文“光荣属于伟大的苏军”;碑四面下部有铜铸俄文碑文“在反对日

本法西斯分子战斗中,为苏联的荣誉和胜利牺牲的战士,永垂不朽”。碑两侧壁镶嵌有展示苏军坦克战士

英勇战斗场面的铜制浮雕,碑顶上安放的那辆铜铸坦克。

在纪念碑下有一个深约2米的地宫,61年来该地宫从未曾开启过。但是在沈阳市民政事业管理处,发现了揭开地宫之谜的“钥匙”———薄薄几页相关档案。据载,纪念碑基座下面有一个宽0.8米、长2.5米、深2米的墓穴,安葬了10位苏军烈士的骨灰。名单上写着烈士的名字———阿乌强斯基少校、沃尔科夫少校、勃烈奇耶夫大尉,士兵顾德拉伊、格拉琴克、多洛托夫、斯波里安诺娃、谢列斯基、波达科夫、切尔涅茨基等10人。

当年11月14日,苏军司令部正式把这座纪念碑移交给沈阳市政府,196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纪念碑成为市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2006年由于城市规划扩建,经批准纪念碑迁移至沈阳苏军烈士陵园内,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是原建筑面积的10倍。地面和碑身依然采用花岗岩石材。并另配有附属建筑。

沈阳站前(历史照片)

沈阳 坦克碑1945年10月落成于沈阳站站前广场

迁移至沈阳苏军烈士陵园内的苏军烈士纪念碑

北陵苏军烈士陵园苍松翠柏中的坦克碑

大连(六座纪念塔,一个陵园)

6、苏军烈士纪念塔 苏军烈士纪念塔

1953年4月14日,在斯大林广场(今人民广场)胜利纪念塔原址重建苏军烈士纪念塔工程正式开工。1955年5月7日举行落成典礼,各界代表1万多人参加。纪念塔高30.8米,建筑面积1028.31平方米。全塔为花岗岩砌筑,塔基东、西两面有台阶,可登塔基台面。塔基南面(背面)有铁门可通塔基内,塔基内有两间大厅,大厅两侧各有两个房间,并附有地下室。塔身为六角形,正面塔基上方有一个高5米手执冲锋枪的苏军战士铜像,塔基中心用中俄两国文字镌刻铭文,中文由郭沫若先生书写,全文是:“永恒的光荣:1945年,英勇的苏联军队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军事力量,转向东方,在中国东北境内一举歼灭日本帝国主义的精锐部队———关东军,从而促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使世界人民的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得到了胜利结束。苏联军队保卫世界和平,保卫人类自由的丰功伟绩,万古长存!为击败日本帝国主义而英勇牺牲的苏军烈士们永垂不朽!中苏两大国人民永久的牢不可破的兄弟般的友谊万岁!1953年。” 1955年5月7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仪式。 塔基正面两侧有浮雕。东侧浮雕表现大连人民欢

迎苏联红军进入大连的盛况;西侧浮雕表现解放后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过着幸福的生活,从事着各项生产建设。在塔基的展厅中,有1955年毛泽东主席敬献的铁制花圈。每年2月23日苏军建军节这天,大连市政府和中苏友协都要向纪念塔敬献花圈,缅怀、纪念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苏军战士。

1999年4月,经批准该纪念碑由人民广场迁建于旅顺口区苏军烈士陵园。此塔被选定为大连市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由人民广场迁建于旅顺口区苏军烈士陵园的苏军纪念塔

人民广场曾名为斯大林广场 这是当时的斯大林广场和苏军纪念碑(来自 孙家勇4952的相册)

7、苏军烈士陵园 苏军烈士陵园

苏军烈士墓位于旅顺口区水师营镇三里桥西。墓地坐西向东,北邻八一烈士陵园,占地58.5 亩。正门是紫色大理石砌成的拱形大门,西边的门柱上雕刻象征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的红旗,并饰以军舰、

大炮等铜雕图案。墓地四周绕以围墙,墙垛上雕有小型花圈图案。该墓地建于1945年,墓园安葬着苏军解放东北时牺牲的官兵及其驻守旅顺期间病故的官兵及家属。

现烈士陵园内共有苏军烈士墓1千3百多座,内葬2千余人,其中不但有与日军作战时牺牲的烈士,还有战后驻军时因病故亡的军人或家属 。这里还揭秘了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的一个史实。斯大林于1950年11月命令部分苏联空军秘密入朝参战,并穿中国空军军服参加了抗美援朝的空

战,仅这里就安葬了202名苏联飞行员。这里一个个镶着五星的墓碑上有飞机标志的都是苏联飞行员,但墓碑中间放照片的窗盒都在“文革”时期被人掏空了。其中有几个又被来华扫墓的亲属重新镶上了他们当年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上可以看出他们牺牲前都是充满阳光、英俊刚毅的小伙子。这些军中骄子,几乎都有一段富有青春色彩的故事,而这一切几乎都被不为人所知地埋在异国他乡、自己战斗过的土地上。

苏军烈士墓位于旅顺口区水师营镇三里桥西

8、旅顺苏军烈士塔 旅顺苏军烈士塔

1955年苏军撤离旅顺前,根据苏联政府的决定,为1945年保卫中苏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光荣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建立纪念塔。该塔建在旅顺口区三里

桥村苏军烈士陵园中央。陵园安葬着苏联红军烈士1408人,军人家属622人。1955年3月23日动工兴建。5月24日举行纪念塔落成典礼。

纪念塔由三层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高15米。第一层塔基为长方形,长25.8米,宽20.8米,正面白色雪花石雕座上,镶嵌着一个直径2.7米的铜铸花环,内铸“1945”四字。花环后面黑色的石基上,平放着两个巨大的铜铸花圈。塔基南北两端,各铸一尊高1.65米,分别着陆海军服的苏军战士跪姿铜像,他们脱帽、俯首、持旗、表情庄重,是在向安息于此的烈士们行最高的致敬礼。在塔基的西南、西北两端,各铸一尊高达1.95米的青铜火炬。第二层塔基,四个大浮雕,正面是苏军军旗,左面是陆军的枪炮,右面是海军的舰艇,后面是坦克、飞机。第三层塔基用铜板包镶,正面用俄中两国文字铸成:“为苏中两国人民的自由和幸福而光荣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塔基中央是用白雪花石砌成的十二角形塔身。塔顶有一个铜制的五角星,整座塔华丽壮观,庄严肃穆。每年2月23日苏军建军节这天,大连市和旅顺口区的领导都到这里敬献花圈,祭扫陵园。此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选定为大连市第一批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

1989年,该墓地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顺苏军烈士塔

9、旅顺中苏友谊纪念塔

旅顺中苏友谊纪念塔

为感谢苏军驻旅顺口区十年对保卫远东和平的贡献,纪念中苏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为欢送苏军回国,国务院决定在旅顺口修建“中苏友谊塔”。周恩来总理为奠基碑题字:“中苏友谊塔奠基”。 中苏友谊纪念塔在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旅顺博

物馆前的广场中心。纪念塔始建于1955年2月23日,1957年2月14日落成。

纪念塔用汉白玉、大理石、花岗岩建成,塔高22.2米,基座呈正方形,长宽各22米,底层四周有汉白玉风景浮雕。四面正中皆出台阶,双重月台。塔座方形,砌在第二层月台中心,四面各为一幅浮雕图象:东为鞍钢高炉,西为中苏友谊农场,南为天安门和克里姆林宫,北为旅顺口胜利塔。塔座之上为多棱面柱状体的汉白玉塔身,断面为十二角形,象征中苏人民友谊的人物群雕像环绕塔身下端。塔顶饰有莲花瓣,其中镶嵌着中苏友谊徽。

旅顺中苏友谊纪念塔

10、旅顺苏军胜利塔

旅顺胜利纪念塔

胜利纪念塔坐落在旅顺口区斯大林路与友谊路交会处胜利广场,是为纪念苏联红军1945年8月出兵我国东北对日作战胜利十周年而建的,故名胜利纪念塔。塔高45米,塔身系花岗岩石磨光砌成。塔基及其四周占地1.5万平方米。1955年3月下旬动工,8月28日竣工,9月3日举行落成典礼。

全塔由底座、基柱、塔身三部分构成。塔基成五角形,五边均有二层台阶,在第二层台阶上立有5根六角柱和10根八角柱。塔身为空心,内有178级盘旋石阶通达上平台。15米高的铜制镀金的塔尖上有一颗稻穗环绕的红五角星。在塔身下部正面的铜板上用中苏两国文字刻着:“一九四五年八月至九月,英勇的苏联武装力量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精锐部队——关东军,并在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的配合下,从日本侵略者手

里解放了中国东北。”在左右两侧的铜板上分别刻着:“光荣归于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捍卫了远东和平的苏联人民及其武装力量”,“苏中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万

岁”。

此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顺苏军胜利塔

11、旅顺解放塔

1945年8月22日,苏联红军解放旅顺。从此,被日本统治长达40余年之久的旅顺人民获得解放。1949年2月14日,中共旅顺市委为纪念苏军解放旅顺,决定在白玉山东侧的文化广场(今友谊公园)建立旅顺解放纪念塔。塔高11.9米,占地面积207平方米,塔基与塔身都是由花岗岩堆砌而成。正方形的塔基前用中苏两国文字刻着“感谢从日本帝国主义奴役下解放旅顺的苏军”。塔基上部,雕刻着苏联国旗和旅大地区地形图,标明旅顺口。塔身顶端是一个石刻的五星。1949年5月17日破土动工,9月8日建成。塔的前方有一个石砌的养鱼池,周围栽种着各种树木和花卉。当鲜花盛开时,与解放塔浑然一体,颇具特色。

12、金州苏军烈士塔

1946年1月6日,大连市举行苏联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胜利纪念塔”揭幕典礼。该塔坐落于市政府广场(今人民广场)。1949年3月30日,旅大中苏友协决定募捐7亿元(关东币)重修斯大林广场(今人民广场)苏军胜利塔。1953年3月将胜利塔拆迁运往金州火车站北面,建金州苏军烈士纪念塔。纪念塔由塔基三层、塔身组成,塔高10米,整塔由花岗石砌筑而成。塔尖为石刻五角星,下方为石刻镰刀斧头。1955年4月26日,金县3000多人在金县新市街举行苏军烈士纪念塔落成典礼。 2004年秋,又被迁移到金州南山俄军墓地门前。

该塔坐落于市政府广场(今人民广场)

金州苏军烈士塔后的苏军司令部旧址

搬迁到金州南山俄军墓地 黑龙江地区

13、齐齐哈尔昂昂溪苏军烈士陵园

苏军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45年8月苏联红军在解放我国东北与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而建。

这里的苏军烈士陵园,是经省市区高度重视,民政部门于2002年开始投资100万元修缮改造后的。

占地面积7320平方米,现在看到的是欧式大门共有2个,四周栅栏380延长米。走进园内,是1200平方米草坪、3000平方米步道砖,1000延长米路边石,扩花草小铁艺900延长米,安装路灯7盏,地面灯20盏,地喷头100个,种植各种树上千株。

出现在眼前巍峨耸立的是12米高的烈士雕塑,比扩建前高出4米。基座四周为苏联红军解放东北战斗之浮雕。塔身西面雕苏联国徽,镌俄中两国文字碑文:“为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下解放东北的苏军死难英雄永垂不朽!1945年8月15日”,塔身东面,雕苏联国徽,镌中俄两国文字碑文:“中国人民要永久的纪念从日本帝国主义枷锁下解放东北人民而牺牲的苏联人民!1949年8月15日建立”。塔顶矗立一头戴钢盔,身佩冲锋枪,高举军旗跨步前进之苏军战士塑象。建有苏军烈士墓圹共16座。南北两侧各有大墓圹1座,北侧有小墓圹1座,此外南侧还有墓圹6座,北侧为7座。墓圹中均立有书写烈士英名标志。这里安葬苏军烈士126名,其中空军飞行员大尉果列聂夫、上尉罗索马欣遇难于1946年1月30日。另124名烈士,均英勇牺牲于1945年9月25日在龙江县哈巴岗子村申地房子、江西三家子(现属泰来县托力河乡)歼击垂死挣扎的日寇的战役中。这些烈士中,有大慰

穆结滨以下军官司13人,上士苏关尼果夫以下战士111名。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日本关东军遭到沉重打击,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就在日本天皇已经宣布投降后的第一天,几名溃逃到嫩江左岸原龙江县西三家子村的日本兵,把携带的两支大枪和三百发子弹卖给村民。但他们得钱后只交出XXX,拒绝把子弹交给村民,双方发生冲突。泅水逃掉的两名日本兵,十多天后,勾引来从内蒙XXX溃退下来的二、三百名全副武装的日本关东军残部。这伙不肯放下武器的日军,在负隅顽抗的军国主义分子率领下,于9月24日,(农历八月十九日)突然包围了江西三家子村,对全村和平居民施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他们把全村男女老少赶到一个大院,两个日本兵架起一个村民,由另一个日本兵用刺刀残忍地杀死。全村除一二人幸免于难,被杀害者80余人。日寇血洗江西三家子村后,又过江到对岸申地房子村,把全村9户,70多名村民几乎悉数杀害。

次日,9月25日天快放亮时,一辆追击这股日本残敌的苏联红军铁甲车,驶至江西西三家子村外。他们发现该屯已被日寇洗劫,暴徒们又蹿到对岸申地房

子村进行血腥屠杀,这时正在一条沟里休息。苏联红军官兵立即用无线电与上级联系,请求支援渡江设备,同时向日军开炮轰击。

最先受命到达申地房子村的,是由四辆卡车运送的一连苏联红军官兵。双方接触后,有约30名日军伪装投降。放松了戒备的苏军在一条堤坝上开动汽车准备返回。在庄稼地里隐蔽的多数日寇突然向苏军开火。苏军牺牲惨重。这次战斗牺牲的124名苏联红军,多半于当时殉难。

当天,驻扎在昂昂溪、富拉尔基、大兴站的苏联红军闻讯赶到,对日寇三面包抄;由朱家坎(今龙江县城)还开来了水陆两用坦克过江参战。英勇的苏联红军与负隅顽抗的日寇进行了激烈战斗,在白刃战中有的苏联红军枪上没有刺刀就用枪把子抡,有的甚至甩掉苏联红军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攻克虎头战役中英勇牺牲的苏军官兵而修建的。了枪,跟日寇摔在一起。这股血洗西三家子、申地房子两村的日本关东军残部,在苏联红军国际主义义愤的打击下,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124名英勇的苏联红军官兵,为了中苏两国共同的反法西斯事业,为了从日本帝主义铁蹄下解放我国东北,光荣地牺牲在中国的土地上。

1949年8月15日,昂昂溪苏军烈士纪念塔落成立际,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机关、苏联侨民、人民团体代表及昂昂溪各界群众5000等人参加典礼。当时的省政府主席于毅夫、市委书记丁秀等11人主祭,并率各单位代表敬献花圈。省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富振声宣读祭文,省委书记张启龙讲了话。

1987年2月24日,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决定:“苏军烈士纪念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齐市革命纪念地。

这是瓦西里?

赫雷斯托夫来到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苏军烈士陵墓 14、安达苏军纪念碑

黑龙江省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隶属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即来源于满语、蒙古语中的“朋友”一词。

安达市的火车站左面是老站,建于伪满时期,是一栋二层小洋楼,看上去很精致。中间是行包房,与左面的站舍风格呼应,也应该是日伪时期留下的。右面的火车站是后来新建的,很一般。在“小洋楼”前面有一个小型的纪念碑,上书:“苏联红军指挥部为纪念与日本帝国主义者战斗之阵亡红军战士建成此碑与苏联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二十八周年纪念日举行揭幕典礼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七日”。纪念碑虽然显得比较粗糙,但还算保存完好。

安达火车站广场上的苏军烈士纪念碑

安达火车站(俄式建筑)

15、虎头苏联红军纪念碑

虎头苏联红军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攻克虎头战役中英勇牺牲的苏军官兵而修建的。 迟到十一天的战争终结

一九四五年八月八日,苏联对日宣战。第二天苏军就对虎头要塞发动了猛攻。开战当天的场景对当年十四五岁的姜福顺而言还历历在目,“轰炸开始以后,天都变成了红色,都分不清太阳在哪里。”

冈崎哲夫记载,八月九日凌晨零点三十分,苏军炮火开始轰击虎头要塞,历时十八天的虎头之战拉开序幕。

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但虎头要塞的日军负隅顽抗。据姜福顺描述,八月十八日那天下午,先前被苏军抓获的日本人毛利被苏军派往日军阵地劝降,被驻守要塞的日军司令官抽出佩刀劈成了两半。

姜福顺还记得,开战后的某一天,他和几个小伙伴到猛虎山山腰去挖土豆,山下苏军示意他们赶紧下来。孩子们刚一下来,苏军就冲了上去,突然山上的多处暗堡开火了,苏军损失惨重,接着苏军和日军展开白刃战。

战斗一直持续到八月二十六日,除了五十三人外,两千多名日军全部葬身虎头要塞。这天距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已过去十一天了,这场战争也成为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q1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