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时四边形和有余数的除法

更新时间:2024-05-06 10: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的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内容 我的例子 四边形 和平行 四边形 1、四边形的特征:有( )条直的边,有( )个角。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相等,( )相等;特性:易变形、具有( )性。 3、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1)长方形对边( ),四个角都是( )角。 (2)正方形四条边都( ),四个角都是( )角。 周长、 长方形 和 正方形 的周长 1、 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 )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 测量周长的方法:(1)绕绳法。(测量不规则图形,如月亮形);(2)米尺或直尺测量。(测量规则图形,如长方形);(3)滚动法可以测圆形物体的周长。(如圆形) 3、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或= 长+宽+长+宽 或= 长×2+宽×2 长方形的长 = 周长÷2—宽 长方形的宽 = 周长÷2—长 4、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或=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估计 1、 不用尺,请你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2、 我估计我的铅笔盒的周长是( )厘米,实际测量是( )厘米。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内容:

一、 回顾复习 我们生活中的图形各种各样,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

(1)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其中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呢? 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 二、新授课

例1、火眼金金,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四边形,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 其中②是三条边,③的边不是直的。①、④、⑤、⑥是四边形。 (2) 只有④、⑤满足两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

我们到目前为止,学过哪些四边形,可以把这些四边形分类吗? 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A.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类,其他是一类。(突出了长方形、正方形四个角的特征。)

B.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一类,梯形一类。(突出所有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特征 C.长方形是一类,正方形和菱形是一类,平行四边形是一类,梯形是一类。(把第二种分法进一步细分,突出正方形和菱形四边相等的特征。) 例2、动手画一画。

平行四边形: 首先确定一个顶点,再任意画出一条边,然后任意画出相邻的边,这样就确定了三个顶点,最后一个顶点就不能任意画了,要使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等。 周长:

问:周长就是围成图形所有变长边长的总和,但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吗?

(1) 给出一组实物和一组几何图形,实物有不规则的,有规则的。但这些实物和几何图形有一个共同点:都

是封闭图形。

(3)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上面物体和图形的周长,发现有的是拿绳子把物体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有的是分别测量物体的各条边的长度,再相加。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求长、正方形的周长做准备。 例4、一个长方形桌面长4分米,宽3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拓展练习: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长比宽长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例5、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12米,这个花坛的边长是多少? 正方行的周长:边长×4 边长:周长÷4 拓展练习:如下图,两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要想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就必须要知道它的长和宽。

例6、孙悟空在取经的路上识破了白骨精的伪装,不料白骨精早已察觉到了,提前逃跑了。为了尽快的追上白骨精,孙悟空就必须选择出最近的路线,已知追上白骨精的路有两条,走哪条路最近呢? 开始追

② 引导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发现五路走那条路都是一样长的。 二、

小结

白骨精藏身处 1.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2.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3.长度的估计 四边形:四条直边,四个角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9—51页。

教学目标:1、学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学会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学会试商的方法。

2

教学过程:复习 填空 ①二( )十二

三( )二十四 五( )四十( )六十八 ( )九六十三 ( )七四十二

②( )× 7= 28 ( )× 9 = 45 ( )× 8= 56 5 ×( )= 15 6 ×( )= 30 8 ×( )= 48 ③12÷2=( ) 18÷6=( ) 72÷8=( ) 30÷( )=5 42÷( )=6 54÷( )=9 ④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 ×5 <27 ( ) ×6 <43 ( ) ×4 <27 8×( ) <66 9×( )< 38 6×( ) <32 教学例1 1、 2、 3、

大屏幕出示例1情境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给了我们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列式,并有自己的方法求出得数,指名汇报。

教师板书讲解怎样列除法竖式,强调试商要从最高位起,并介绍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 ……商 除数 …… 5 1 5 ……被除数 1 5 ……5和3的乘积 0 4、 1、 2、 3、 4、

练习列竖式计算除法,教学巡视指导,可选几位学生作业在全班展示。18÷6= 24÷3=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让学生看例2情景图, 提问:算式怎样列?为什么这样列? 23÷5= 请同学们用23张圆片表示23盆花,按照布置会场的要求分一分。(4人小组合作。)

提问:这3盆还能不能再分?为什么?(要求每组摆5盆,现在只剩下3盆,不够一组,所以不能再分。) 这道题的竖式怎样列呢?(让学生先说一说,并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请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教师适时指导,引导学生重点讨论竖式中各步的意思,介绍竖式中的余数(23盆花,每组摆5盆,摆了4组,还剩3盆,这里剩下的3盆,就是余数。)。强调:写这道除法算式得数时,要先写商4,再在商的后面打6个小圆点,写上余数3。)板书:23÷5=4(组)……3(盆) 4 5 2 3 2 0 3 余数

7、提问:这里商4表示什么?(4组)(板书单位名称“组”。) 余数3表示什么?(3盆)(板书单位名称“盆”。) 8、小结:刚才我们学的这道除法,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新内容,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

(三)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书第51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请几名学生将作业在全班展示。

2、如果时间充足,可再补充两道练习题。 34÷8 = 64÷9 =

一、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怎样列除法竖式?除法有余数时余数该怎么表示? 一、回忆梳理 构建网络 (一)、课前准备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 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

例题之间有哪些练习?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

3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知识结构网络:

含义: 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表内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 有余数的除法 计算: 口算、竖式计算。 解决问题。

注意: 计算时余数﹤除数。

解决问题时余数与除数的单位。

3、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以向同伴介绍的?”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二、典型例题 沟通联系

1、复习表内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

(1)剩下不能再分的数才叫余数; (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2、计算复习。(用竖式计算) 56÷7 50÷6 83÷9 78÷8 (1)指4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

师: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讲这题是怎样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我是用表内乘法来想商是多少的。 生:余数要比除数小。

生:写竖式时注意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特别是商的位置。 余数要比除数小。 3、解决问题的复习。

(1)我班有51人,平均分成8个组,每组几人?还剩几人? (2)我班有51人,每组8人,平均分成几个组?还剩几人?

相同点:都用的除法计算,都有余数。不同点: 第一小题的商和余数的单位一样,二题的商和余数的单位不一样。

三、知识应用 能力拓展。

(一)、判断对错。

1、28÷5=5??3 ( ) 2、如果△÷6=○??□,那么□最大应是5。 ( ) (二)、想一想,填一填。 1、卡片上最大能填几?

4

2、64÷7= ?? 51÷6= ?? 3、5除48,商是 ,余数是 。

4、按要求把算式写在□内。 余数是2 余数是3 8÷3 15÷4 11÷2

(三)、计算题,要细心啊!

1、请你接着算。

2、用竖式计算。 88÷9= 30÷7= 26÷3= (四)、解决问题,你真棒!1、

2、

5

3、至少需要几张实验桌子?

四、小结质疑 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笔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是最容易错的,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些地方?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pv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