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概论整理
更新时间:2024-03-07 03: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重点名词和重点问题 (一) 重点概念:
1、思想库: 思想库或脑库是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是政策主体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
2、复杂动态性: 即社会问题是由多种维度的因素相互渗透、相互缠绕纠结而成;这些不同维度的问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同维度的问题又不断变化、发展,不断改变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方式与方向。
3、志愿失灵: 大部分现实问题严重限制、制约了志愿者组织的有效性。志愿者组织对许多经济与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不适用的。在实践中,最大的志愿组织可能蜕变为官僚组织而与政府组织趋同,这将使其效率和效力大打折扣,即出现志愿失灵。 4、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5、执政党: 政党尤其是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是以其所代表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利益为核心,以拥有或参与国家政权为目的组织起来的统一思想与行动的政治组织。在现代社会,执政党履行着“利益聚合”的功能,努力将利益集团特定的要求转变为一般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但是中西方的执政党在政策过程中地位和作用差异仍然很大。
6、知识化: 是指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和资源,被人们吸收、创新,转化利用,从而提高个人素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过程。 7、集团决策模型: 集团决策模型( Group Model of Decision- making)是由戴维·杜鲁门在《政府过程》中提出的。集体决策模型的核心观点是将所有重大的政治活动都描述为利益集团及政治组织之间的相互争斗,政策制定被视为一种处理来自各自利益集团的活动,政策则是这些利益集团之间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以及彼此协商、约定和和妥协的产物。该模型以集团理论为基础而集团理论是多元主义的理论基础,在西方政治学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影响。集团决策模型包括多个要素:一是利益集团,二是利益要求,三是政治性集团,四是集体地位及影响力。
8、目标群体: 就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公共政策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规范目标群体的行为和目标群体之间的关系来调整社会利益和分配社会价值,因此目标群体作为政策对象,关系着政策的最终实现和完成,故而研究政策过程中的政策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 9、利益集团: 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团体利益聚合功能。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经济文化水平、利益分配状况等会影响利益集团的发展状况、活动方式和作用大小。利益集团的的财力资源、社会地位、组成方式、团体规模、凝聚程度、领导技巧、成员素质、竞争性组织是否存在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行为。
10、政策环境: 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1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术、激智术、脑力激发术等。该方法是指基于一定数目的人员,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学者或利益当事者,从不同角度讨论相关的政策问题,在短时间内激发大量新构想的方法。
12、利益选择:政府对利益的分配,不是任意的、无的放矢的。作为公共权力的占有者,政府把利益分配给谁,首先源于政治统治的目的。政府要选择那些与政府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社会群体作为分配对象,满足他们的利益需要。
13、公民: 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照该国宪章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它表明一个人对国家的隶属关系,既包括统治者,也包括被统治者。
14、立法机关: 是公共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法律和政策。在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政策环境下,各国的立法机关所拥有的权力不尽相同。
15、社会问题: 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值或镜框,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境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形。
16、政治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的权力构成及运行的组织制度,即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何种形式组织政权,以使政权得以运作的规则体系,它具有权威性、阶级性、党派性的特征。
17、利益落实:即从本质上讲,使得分配的利益到位,政府的政策主体地位,需要它们主动地把政策内容贯彻到实践中去,产生应有的政策效果。 18、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主要包括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电影、国际互联网等传播工具,其信息量大、覆盖率高、影响响面广、冲击力强,对政策制定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西方有人将其称作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
19、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对政策系统的生存、发展和运行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风俗习惯、历史传统、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等。
20、补贴:是指由政府或由政府指令的个人、公司或组织给予其他个人、公司和组织的各种形式的财政转移。转移的目的是资助一项预期的活动,从而影响社会行为主体对不同备选方案成本与收益的估计。
21、综摄法:是指对类似性的广泛研究,它有助于分析者在构造政策问题时创造性地运用类比方法。综摄法基于这样的假定,即对于问题之间相同或相似关系的认识将极大地增进分析者解决问题的技艺。
22、政策方案规划是指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
23、学习理论: 政策方案规划是考验可行性的过程,这种研究途径的理论类型为学习理论。它强调政策规划者从政策环境中学习强化政策执行力的知识与技巧,以提高政策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具典型的理论类型为美国社会心里学家坎贝尔的实验理论。
24、追踪决策: 追踪决策是在原有政策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不仅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且政策的实施和资源的消耗已经对周围环境产生实际影响的情况下开展的决策活动。追踪决策要以这种已经变化了的主客观条件为起点,重新进行决策,重新审查目标,重新拟订方案,重新快择方案。
25、价值标准: 价值标准是评估主体在评估过程中所坚持、依据的倾向性准则和原则,反映了评估主体的信念、理想和价值追求。价值标准建立在特定的历史与现实、伦理与文化、社会与经济等多元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公共政策评估所依据的价值标准主要有公平性标准、回应性标准.社会发展标准。 26、公共政策终止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的审慎评价后,终止那些错误的、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的一种行为。政策终止不仅是指取消原有的政策,还意味着制定新的政策。
重点问题:
第一章:
1、公共政策的内涵。
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定义中的政策主体只限于政府,而没有考虑到社会中的其他公共组织。除此之外, 对于这一定义,我们需要强调五点:
(1) 公共政策是政府的政策,是政府制定的行
为准则,这些准则首先体现了政府的政治行为,是政府活动的产物。
(2)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要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既包括物质利益的分配,也包括精神利益的分配。
(3) 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
这种过程取向大致经历四个环节:利益选择、利益综合、利益分配与利益落实。
(4) 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服从于政府
的整体目标需要,或者更直接地说,服从于政府对利益的追求。
(5) 公共政策对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是有时
间与空间限制的。
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公共政策的功能是指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依据我们的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三种。
(1)导向功能: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应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这种功能需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将那些满足社会需求的资源(即利益)向谁分配?如何分配?什么是最佳分配?
3、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在通常情况下,下列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政府是政策制定的主体,自然也是利益分配的主体。政府显然愿意把社会利益分配给自己的拥护者,而不是反对者。现实中常有这种情况,那些口头或表面拥护而实际上反对政府偏好的人,也同样会从政府手中获得同等的利益,甚至更多的利益。
(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公共政策
的利益取向,要求必须明确谁是政策的受益者。对于任何一届政府来说,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总是第一位的。判断一项政策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首先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不言而喻,其行为体现生产力发展趋势者,必然会从政策中获益。 (3) 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或绝大多数者。一项政策的实际效果,取决于该政策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因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利益得到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各种利益群体与个体,会自觉不自觉地拥护和执行政策,促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一致。一般来说,在特定时期内政策受益的人越多,发生政策偏离的可能性就越小。 4、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历程。
公共行政学家列夫林(Rivlin)指出,政策科学运动是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乃至美国社会发生的一场无声的革命。公共政策科学在西方经历了创建、形成、自我批判反思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等几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
“政策科学”一词是由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在1951年出版的《政策科学:近来在范畴和方法上的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该书对政策科学的基本范畴与方法等内容做出了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的基础。政策研究从此就建立在科学之上,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二)形成时期
西方公共政策学进入正式形成阶段的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洛尔(Yehezhe Dror)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了被称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1968)、《政策科学探索》(1971)、《政策科学构想》(1971)。 (三)自我批判时期
拉斯韦尔、德洛尔等人所提倡的政策科学研究范式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在70年代之后的发展中碰到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政策科学当作一种统一的社会科学,造成了在科学共同体中建立共识的困难,包括在划定范围边界、建立学科理论体系和形成特有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困难;二是政策科学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过于宏伟,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而且它抽象地大谈改善全人类公共决策系统、端正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却回避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三是拉斯韦尔和德洛尔所确立的政策科学范式过分注重政策制定的研究,对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关注较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政策科学的持
续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仍然未能得到解决。1986年,德洛尔在其新著《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中,探讨了政策科学在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提出了政策科学需要在十四个方面加以突破。 (四)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时期 20世纪90年代,西方公共政策的研究主要表现出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对原有的研究主题进行深化;另一种趋势是拓展新的研究方向。关于对原有主题的深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另一个问题是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关系。 5、德罗尔确立的公共政策模型“元政策”的内容。 元政策是一种“总体政策”,这种需要确定的总体政策包括下列成分:
1、在制定具体政策之前要确定总体目标,即要有制定总体目标的政策。
2、要确定政策范围,确定将什么划入政府的政策之中,这是制定政策范围的政策。 3、要设定时间单位,只有具有了严格的时间概念,才会有政策的连贯性,这是设定时间单位的政策。 4、要设定风险承受力,必须预测一个政策可能遇到的风险,这是设定风险的政策。
5、要在普遍性与特殊性中进行选择,虽然所有政策都具有这两种特性,但对于不同的政策来说,总有某一种特性明显一点儿,这是选择普遍性或特殊性的政策。
6、要确定制的政策是重在协调,还是有所侧重,前者是为实现均衡,后者则有所倾斜,这是选择协调性与侧重性的政策。 第二章:
1、利益集团的两大特征 一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和主张;
二是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2、公民参与的必要性是什么?
公民参与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对公民个体而言,公民参与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公民资格和公民素养,促进公民个体全面发展。 2、在公共政策上,公民参与能够有效提升公共政策的质量。一方面,在决策过程中有序扩大公民参与,有利于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增强政策的回应性,从而优化公共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公民协助政府执行政策,有利于增强政策认同,加强执行监督,从而完善公共政策的执行。
3、在制度环境层面,公民参与机制有利于增强政
治系统和行政系统之间的联系,促进民主制度、责任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3、思想库的构成类型。
由于思想库的服务对象、研究领域、成员组成、构成方式不尽相同,所以其对政策制定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一般而言,思想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官方思想库 2、半官方思想库 3、民间思想库
第三章
1、社会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社会问题是由于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失调,致使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一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受到不良影响,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并需要运用社会力量才能加以解决的社会现象。
社会问题构成由以下要素组成:
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的情况; 2、这种情况必定影响许多人;
3、这种失调情况必须引起许多人的注意; 4、必须通过集体行动予以解决。
2、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和研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对目标群体边界的确定和研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群体与政策共生共存。 (2)目标群体的边界因政策而异。 (3)目标群体的边界确定要适当。
3.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
(1)客观因素: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客观因素主要指的是政策主体及政策内容方面对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影响。
(2)主观因素: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政策目标群体的利益需求、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以及政策目标群体对政策的参与程度三个方面。
(3)环境因素: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策环境因素和文化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第四章
1、如何理解全球化。
首先,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其次,全球化是与信息化和知识化相伴相成的过程。 再次,全球化是国际主体参与全球事务的过程。 最后,全球化是文化相互冲击、融合的过程。 2、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互动关系。
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策环境是政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决定和制约着政策的特性和功能,居主导地位。换句话说,公共政策环境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策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反之,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它在适应政策环境的前提下,又可以能动地利用和改造政策环境。
(一)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政策主体首先要实事求是地认识环境、把握环境,并了解各种优势和弊端,预测政策实施的可行性和政策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尊重和适应政策环境。可以说,政策环境对于政策的基础性影响是全方位的,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一般来说,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的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1)自然地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与公共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内容与方向,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的选择空间。在一定层面上,我们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是公共政策的前提条件。
(2)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决策的影响是立体式的,贯穿于公共决策的始终。经济社会环境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基础,同时又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经济社会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公共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公共政策主体总是依据本国、本地区的经济状况、利益矛盾、资源分配等因素来制定和推行适当的公共政策。 因此,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其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和根本的一条就是从本国或本地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可以说,经济社会环境是一国或地区的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
(3)政治法律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政治法律环境中,对公共政策直接影响最强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规定了公共政策主体的政治地位及决策的运行程序,规定着社会种利益要求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的政治制度对公共决策权力作不同分配,规定着不同的实际决策机构,采用着不同的决策程序。
政治法律环境同时影响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公共决策本身的合法性,二是公共政策所处的政治法律环境的法制化状况。只有两个条件都满足了,公共政策的合法化程度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4)文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环境贯穿于公共政策全过程,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决定着公共政策执行的认同感和执行效力,构成政策评价所依据的重要标准。文化环境,特别是政治文化环境,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公共政策的执行提供了必要的精神动力,也是政策评估的重要依据。 (5)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一般来说,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国际政策环境的变化开辟了全新的公共政策领域,国际政策环境导致了公共政策主体的国际化,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既充满机遇,又潜伏危机的国际环境中,各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时,一方面需要强化国际合作的政策途径,通过双边、多边合作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依靠实力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实现合作与双赢。 (二)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
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耦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所以,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
第五章
1、政策工具的特征。 (1)自愿(自主)性工具
自愿性工具的核心特征是:它很少或几乎没有政府干预的作用。相反,它在自主治理的基础上完成预定任务。由于自愿性工具既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又与个人自由的文化准则相一致,并能维系家庭与社区的关系,所以它被定为首选的政策工具。 (2)强制性工具
强制性工具也叫指令性工具,它控制或者指导目标群体的行动。政府依靠其统治权威,可以指示公民个人与私营企业进行某些活动,也可以建立由政府控制的公共企业来履行其功能,或者通过官僚机构直接提供物品和服务。这些是高度强制的工具,被允许在宪法和法律界限内剥夺或者限定目标群体的全部或部分自由决定权。 (3)混合性工具
混合性工具结合了自主性工具和强制性工具的特征,它们允许政府对非政府行为主体的决策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但仍由私人主体做最终决策。 2、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 A.慈善不足;
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 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 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
3、公益机构监督困难的主要原因。
(1)公益机构产出的质与量难以测定和度量。 (2)公益机构服务的间接性。 (3)监督主体方面的缺陷。 (4)监督机制制度化不足。 4、新政策工具在我国的应用。
1.新政策工具在我国政府治理中的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公民社会的逐步壮大、行政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政府职能的持续转变,我国政府管理实践模式和理论体系都亟待进一步创新。引入“新政策工具”,转变管理方式,将
成为我国21世纪行政管理改革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1)市场化进程加速。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某些部门和领域已尝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如政府采购制度、公共工程的招标投标、土地的有偿使用、营业执照的拍卖等;同时,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合同聘任制、社会服务承诺制等工商管理技术也逐步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得到推行。
(2)第三领域兴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三领域在我国兴起,并在消除贫困、农村发展、教育、卫生保健、妇女儿童保护、赈济救灾、生态保护等方面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积极培育第三领域,并发挥它们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2.新政策工具在我国应用的实际效应
首先,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政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例如,在政府行政管理中,重视投入和产出,讲求成本核算,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公务员的服务意识,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施政目标;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授权;采用创新的政策与管理,打破结构惯性,活化公务员思维,达到管理的目标等。
其次,新政策工具的运用将竞争机制引入,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活力,打破了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尤其体现在对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实行公开竞标这一方面(例如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基础设施产业中),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瓶颈”现象。这有利于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培育非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治,力所能及地分担部分政府职能,以减轻政府的负担。它们远比政府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在部位及某一阶段社会肌体的特定需求,在为公众排忧解难时也远比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被称为政府的“替补者”。 3.新政策工具的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必须立足国情选择使用。各国国情不同,价值偏好不同,对新政策工具的选择和应用也不完全相同。任何理论、方法的引进都要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并不是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适合我国国情,不能盲目引进。
其次,要弄清每种新政策工具的应用机制、条件和范围。每一种新政策工具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在应用于公共管理时,应弄清其机制、条件和范围,在实践中使其优化。
最后,要加强政府的监督监管职能。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通过民营化、承包、出租、委托代理等形式交给非公有部门来履行,是我国行政改革的方式之一。但各竞争主体的监督制约保障机制缺位,易导致各竞争主体行为失范,而一个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的组织,难以保证其自身的健康和行为的高效。 政策工具的选择关键的是要关注环境和人的因素,研究和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和发展,并针对政策目标选择正确的政策工具,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或减少政策失败的可能性,提高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
第六章
1、确定政策问题结构类型的主要因素
我们通常可以依据下列五个主要因素的状况,来确定具体的政策问题的结构类型。 (1) 决策者数量; (2) 备选方案的数量; (3) 后果的不确定性; (4) 或然率的可计算性; (5) 对政策价值的共识。
2、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社会问题要进入政策议程,既要有能够发现问题的观察机制,又要在公众与政府、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良好的沟通机制。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种: (1)政治领导人的作用
政治领导人是决定政策议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出于政治优先权的考虑,还是因为对公众利益的关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政治领导人可能会密切关注某些特定的问题,将它们告之公众,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例如,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由于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而将解决知识分子的问题纳入了政府议程。1974年,尼克松政府关于放松 《清洁空气法案》中某些污染控制标准的建议,直接地提上了国会的议程。
(2)政治组织的作用
政治组织是形成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政策问题是涉及国家和社会全局的大事情,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政策议程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借助一定的组织形式 (如政党、政治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在我国,这些政治组织主要包括政府、政党、工会、妇联和青年组织。
(3)政府体制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特别是其民主程度和开放程度,从制度上规定了信息的沟通渠道和利益的表达方式,从而对社会问题进入政府议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政府的产生方式是民主选举,执政理念合乎民主潮流,组织程序符合民主要求,政务信息向民众开放,决策过程吸收民众参与,倾听民众意见,接受民众监督,那么大量的社会问题才能正常而顺利地进入政策议程。相反,专制、封闭的政府则会将大量社会问题阻止在政策议程之外。 (4)利益集团的作用
利益集团在问题构建和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游说、宣传、助选、抗议等手段,迫使政府将其提出的问题列入政策议程,并采纳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建议,或者通过各种手段阻止对自己利益产生损害的政策,以最大限度地维护本团体成员的利益。戴维·杜鲁门在 《政府过程》一书中认为,各种利益团体寻求着某种合理的平衡状态,如果某一事务威胁这种合理的平衡,那么它们便会做出反应。当某一团体的平衡被严重破坏时,各种各样的行为就会出现。如果这种破坏不是太大,那么团体的领导人将努力使先前的平衡得到恢复……这种努力将使团体求助于政府成为必要。 (5)专家学者的作用
在各研究领域中,专家学者通过对课题的分析,能够发现某些重要问题,并能凭其专业优势和特长,运用科学理论和分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进程进行科学预测。他们一旦取得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和深远影响的成果,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将其列如政策议程。例如,三大院士的联合签名导致奥运会建设费用的缩减,直接使鸟巢建筑大幅度改动。
(6)公民个人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具有公共性质的问题都是由私人问题引发的。公民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于某些影响或损害其权益的问题不满,一般会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的问题告知公众和媒体,或将与之有类似看法的人组织起来,掀起一场群众运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抗议,或以正当形式展开对话并提交政策议案。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群众还会采取一些威胁性的方式(如游行、示威、抗议、罢工、暴乱等),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政府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非正式关系在政策议程建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7)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大众传播媒介被誉为“第四种力量”,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和传播迅速等特点,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从而促使政策议程的建立。有的社会问题可能会引起新闻媒介的注意,通过新闻媒介的报道,它们可能成为政策议程上的事务。例如,贫困地区儿童失学的问题,通过新闻媒介的披露,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促进了“希望工程”的出台和实施。
大众传媒的作用体现在:首先,把问题广泛传播,以争取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为建立公众议程创造了条件。其次,它能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再次,它是连接公众与政府决策系统的桥梁,使公众参与决策成为可能。最后,它能发挥政府决策系统外脑的作用,是政府决策系统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这种互动过程使得大众传媒日益成为政策问题的重要提出者。 (8)问题自身的作用
社会问题自身的特征对政策议程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美国学者罗杰·科布和查尔斯·爱尔德指出:①一个问题的定义越模糊,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特殊性程度);
②一个问题被认为社会意义越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重要性程度); ③一个问题被认为长期的关联性越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关联期的长短); ④一个问题被认为越不具有技术性,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问题复杂程度); ⑤一个问题被认为越缺少明确的先例,这个问题到达更广泛的公众的可能性就越大(先例的明确程度)。
第七章
1、政策方案规划的研究途径
政策方案规划可以从下列几个途径加以研究: (1)政策方案规划是公共政策适应政治环境的过程。
(2)政策方案规划是分析政策方案的系统思考过程。
(3)政策方案规划是产生政策方案的过程。 (4)政策方案规划是考验可行性的过程。
第八章
1、政策执行过程的阶段。
一般来说,政策执行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一是政策执行的准备阶段,包括进行政策宣传、加强政策认知、制订执行计划、进行物质准备和做好组织准备等活动环节。
二是政策执行的实施阶段,包括政策实验、全面推广、指挥协调和监督控制等活动环节。
三是政策执行的总结阶段,包括政策执行效果评估、追踪决策等活动环节。 2、政策宣传的重要作用。 政策宣传具有下列重要作用:
首先,加强政策宣传,有助于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政策认知。
其次,加强政策宣传,有助于提高目标群体的政策认知。
第九章
1、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
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上的抵触 (2) 组织的持久性 (3) 反对势力的联盟 (4) 法律上的障碍 (5) 高昂的成本
2、公共政策终止的策略。
(1)重视说服工作,消除抵触情绪; (2)公开评价结果,争取支持力量; (3)旧政策终止与新政策出台并举; (4)不放“试探性气球”;
(5)只终止必要的部分,减少终止代价。
第十章
1、利益的内涵。
(1)利益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
(2)利益的实质是资源与条件,它具有客观性。 利益为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它具有主观需求性。
(3)资源的表现形式既有物质也有精神,因而必然存在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
(4)利益满足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不言而喻的,而满足人的享受需要,似科有人不想涉及,但这是千真万确的。
(5)条件作为利益的一种特殊形式,应受到人们的足够关注。
首先,这种界定表明了主体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客体之间的致性。
其次,这种界定表明了人所需求的利益具有普遍性。 再次,这种界定表明了人所需求的利益具有合理性。 最后,这种界定表明了人所需求的利益具有交换性。 2、行政权力强控制的种类
行政权力强控制主要包括三个种类:
第一种强控制是在经济上形成了公有制成为社会唯一利益源泉的局面。
第二种强控制是国家运用行政权力禁止其他利益源泉的存在,也就是消灭公有制之外的其他任何经济成分。
第三种强控制是通过意识形态的力量来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们偏离这一利益结构的轨道的可能性。
3、我国现阶段应用利益分析方法的社会基础 (一)改革开放前:整体性利益结构、一元化利益格局。
从1949年到1979年的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表现出高度的整体性。或者说是一种一元化的利益格局。其基本特征是: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经济所有制,片面强调个人利益(包括局部的利益)服从于整体的利益,个人利益处于一种被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吞噬的状态中;个人利益主要来自于国家和集体的分配,利益获取方式单一,标准趋同,个人之间在利益分配上保持平均化。 (二)改革开放后:利益分化的时代。
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所产生的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益源泉的多元化,二是使得原来压抑、控制人们追求利益的力量变得松弛了。 由于以上两方面的效应,人们的头脑中产生了一个新因素——利益意识,或者更确切地说产生了利益意识的觉醒。利益意识的觉醒是利益结构变化的内在动力和实际开端。这时,利益源泉多元化所提供的可能性才会变为现实。
由于人们的利益意识已迅速地转化为追求利益的行为,这样便引起了社会利益关系的一系列重大变化:首先,利益意识的觉醒和利益追求中的饥渴现象,使得社会的利益单元迅速地从国家和集体缩小到社会的最小单位一一家庭和个人这就使得原来人们在利益关系上的整体联系迅速地崩解为无数个小碎片,这就是利益单元的个体化。其次,与利益单元个体化相联系,便产生了人们相互之间在利益追求目标和内容方面的强烈的排他性。最后,利益的排他性就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人们之间的利
益竞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同,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需求配置社会利益资源的主要方式,它能够使利益主体从利益意识觉醒到利益追求再到利益竞争,有效地调节社会利益资源的配置。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迅速发展所形成的多元利益结构,改变了社会公众在利益获取上对政府的绝对依赖;控制人们追求利益的意识形态力量正在松弛;社会利益单元缩小至最小——家庭和个人,原有的整体利益结构已被炸成碎片;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向国家的索取性竞争,而且各利益主体争夺资源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相互之间的利益差异也在逐渐拉大,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从政府的角度看,上述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变化向原有的政府公共政策价值观和决策方式提出了挑战,导致公共决策变得日益困难;从社会的角度看,普通公众作为多元利益主体之一,有着日益清晰的利益诉求。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各利益主体把自己的利益要求投人到政策制定系统中,由政府依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对复杂利益关系进行协调与平衡的过程。公共政策过程在本质上是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这种利益博弈既表现在公民与政府之间,也表现在利益诉求不尽相同的公民团体之间。
单项选择题 ( )
(公共政策环境)可以视为处于特定公共政策系统边界之外,能够对该系统的存在、运行与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系统外部各种因素的总和。 (管制)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行政机关)是贯彻执行国家法律和政策,管理国家内政外交等行政事务的机关。
(政策价值观)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执政党)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核心力量。 “”
“问题界定之父”是学者(德瑞)。 《》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欧文·E·休斯)。 B
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利益主体分析法)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C
从系统论角度看,(公共政策)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D
第三部门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是(公共责任)。 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实证主义哲学)。 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F
福利经济学之父是(庇古)。 G
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
公共权力机关针对特定的政策问题,依据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案并进行优选抉择的过程是(政策方案规划)。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利益)。
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系统性)。 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是(目标群体)。 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社会问题)。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全球性)。
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公共政策评估是对(政策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研究。 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权威性)的分配。 公共政策问题的论证中政策问题的(小论证)是政策问题的最低层次。 H
荷兰经济学家(科臣)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J
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威廉·邓恩)。
将公共政策主体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
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利益纠纷)。 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戴伊)。 K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M
美国学者戴维·伊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政府过程》)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N
拟定政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基础)。 Q
确定政策目标是政策方案规划过程中的(前提)。 R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自然地理环境)。
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利益)。
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戴维·伊斯顿)。
认为政策执行研究分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途径的是学者(保罗·A·萨巴蒂尔)。
S
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社会问题)。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多样性)
首选的政策工具是(自愿(自主)性工具)。 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目标群体)。 W
文化环境不包括(心理文化)。 X
学习理论最典型的理论类型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坎贝尔的(实验理论)。 Y
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政治学)。
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经济学)。
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国内政策环境)。
由负责政策制定的具体组织来进行的是(功能论证)。
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 Z
在经济学范畴中,正负效应的总和是(个人福利)。 在我国,政策过程的一大特点是(党政二元结构)。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大众传媒)。
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财产)。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枢纽)地位。 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重视理性)。 政策过程的中介环节是指(政策执行)。 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评估准备)。 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执行》)出版作为标志。
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政策实施所达到的效果指的是(政策目标)。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公共政策主体)。
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诺斯)。
自上而下模式是以(古典的行政模式)为基础的。 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以(组织中的个人)为出发点。
多项选择题 A
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D.失常利益)。 C
层次分析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者分清楚的原因包括:(A.可能的原因;B.似然的原因;C.受控的原因)。
查尔斯·琼斯指出在政策执行的诸多行为活动中,以(A.解释;B.组织;C.实施)三者最为重要。 初步筛选常用的方法有:(A.经验分析;B.比较分析;C.初步的预测分析)。 D
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A.定量研究以数量分析来解释现象的特征,因之缺少背景和实践材料,对于说明社会现象的特征不够具体,不能给人们理解这些现象提供经验基础;B.在现实社会中,自然界与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模糊现象,事物都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所构成的二重性;C.定量分析方法在为社会问题建模时,往往只关注其中可以量化的变量,不考虑那些无法量化的关键因素;D.定量方法的科学主义方法论基础遭到了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对政策目标群体边界的界定一定要合乎(B.政策环境;C.政策资源;D.政策问题)的要求。 F
非官方决策主体包括:(A.利益集团;B.政治党派;C.大众传媒;D.思想库和公民)。 G
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A.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B.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C.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D.法律领域的限权和授权功能)。
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A.个人主义的方法论;
B.理性经济人假设;C.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政府源自个人间的社会契约;B.政府职能;C.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它的含义包括:(A.集体性;D.规则性)。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
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包括:(A.系统性;B.互动性;C.联动性与定向性;D.复杂性和多样性;E.稳定性与突发性)。
公共政策环境主要包括:(A.国内政策环境;B.国际政策环境)。
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A.评估准备;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阶段。
公共政策是政府对全社会的公共利益进行(A.选择;B.综合;C.分配;D.落实)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步骤包括:(A.以“问题感知”体悟“问题情境”;B.以“问题搜索”认定“元问题”;C.以“问题界定”发现“实质问题”;D.以“问题陈述”建立“正式问题”)。
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B.精英分析模型;C.集团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B.非官方决策者;C.官方决策者)。
国际政策环境的趋势和特点包括:(A.全球化;B.信息化;C.知识化)。
国内政策环境包括:(A.自然地理环境;B.经济社会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文化环境)。 J
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B.杜鲁门;C.本特利;D.莱瑟姆)。
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M·拉米什根据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政府介入的大小将公共政策工具分为:(B.自愿(自主)性工具;C.强制性工具;D.混合型工具)。
家庭与社区作为一种政策工具的缺点是:(A.通常无法解决复杂的经济问题;C.规模经济效应要求由政府集中提供公共服务;D.依赖家庭与社区这类政策工具来解决问题是不公正、不公平的)。
价值分析标准的类型分为:(A.义务论标准;B.目的论标准;C.本质论标准;D.品德论标准)。
价值评价的一般原则是:(A.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C.兼顾与急需的统一;D.择优与代价的统一)。 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A.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地使用;C.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分配;D.既定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成分利用)。 L
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利益选择;B.利益整合;C.利益分配;D.利益落实)。
利益集团的特征有:(A.共同的利益和主张;B.影响而非主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M
麦克唐奈和艾莫尔根据政策工具所欲求的目标,将政策工具分为:(A.命令型工具;B.激励型工具;C.能力建设型工具;D.系统变迁型工具)。
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技术可行性;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D.行政操作可行性)。
美国公共政策学家西奥多·罗威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A.分配性问题;B.调节性问题;C.再分配问题)。
美国学者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B.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C.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
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C.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A.官方决策者;B.非官方决策者)。
美国学者詹姆斯·E·安德森提出的推动社会问题加速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包括:(A.政治领导者;B.危机事件;C.抗议活动;D.传媒曝光)。 P
帕顿和沙维奇认为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描述性理论;B.规范性理论;C.批判性理论)。
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采集评估信息;B.分析评估信息;D.得出评估结论)。 S
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公益机构)志愿失灵的主要表现是(A.慈善不足;B.慈善活动的狭隘性;C.慈善组织的家长作风;D.慈善组织的业余性)。 设定政策目标的基本原则是:(A.事实求是,面向未来;B.系统协调,具有针对性;C.具体明确,具有合理性;D.注重伦理考量,保持相对稳定性)。 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W
威廉·N·邓恩从政策问题的结构角度把政策问题划分为:(B.结构优良;C.结构适度;D.结构不良)。 威廉·邓恩将问题分为:(A.结构优良性问题;B.结构适中问题;D.结构不良问题)。
魏墨和维宁认为政策备选方案的基本来源有:(A.现有的政策提案;B.通用的解决方案;C.调整过的通用解决方案;D.非现成的解决方案)。
我国学者将政策工具分为:(A.市场化工具;B.工商管理技术;C.社会化工具)。 X
西蒙指出任何决策中均包含:(B.事实因素;C.价值因素)。
现代社会问题的新特点包括:(A.全球性;B.突发性;C.结构不良性;D.复杂动态性)。 Y
以下分析方法属于利益分析方法的是:(B.经济分析法;C.阶级分析法)。
以下属于第三代政策执行研究的是:(C. 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式;D.支持联盟框架)。
以下属于微观层面的政策执行模型是:(A.政策执行循环模型;B.政策执行博弈模型)。
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C.国民收入的大小;D.国民收入的分配)。 影响政策目标确定的主要因素有:(B.价值因素;C.政治因素;D.目标的多重性及其冲突)。
影响政策目标群体态度取向的因素主要有:(A.客观因素;B.主观因素;C.环境因素)。
Z
在我国,官方决策主体包括:(A.立法机关;B.行政机关;C.司法机关;D.执政党)。
政策的导向是(B.观念;D.行为)的导向。
政策方案规划的过程中的基本要素是:(B.目标;D.方案)。
政策环境与公共政策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指:(A.相互联系;B.相互依存;C.相互影响;D.相互作用)。 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事实层面;D.价值层面内容)的整合性评估。
政策执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B.“服从”观点;C.“务实”观点)。
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B.政策补充;C.政策修正;D.政策终止)。
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有:(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
政府认同社会问题并使其成为公共政策问题的条件:(B.属于政府职能权限范围内的事务;C.属于政府能力范围内的事务)。
自上而下研究途径的缺点是:(A.过度重视高级官员的目标和能力,忽视其他执行机构的影响;B.当某些公共政策没有适用的法律规章,而是由多元的政府机关或法令规章共同执行时就很难适用;C.容易低估基层官员和一些利益集团采取各种对抗措施影响政策执行的可能性;D.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严格区分是无意义的)。
正在阅读:
公共政策概论整理03-07
企业所得税练习11-24
2018年中考数学精品资料垂径定理练习题11-22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统一国家的重建导学案华东师大版06-11
整数乘除法简便计算分类练习题01-26
护理社会学考前重点资料--2013最新06-20
2017年新疆农业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图文09-1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公共政策
- 概论
- 整理
- 小学奥数训练专题 周期问题 学生版.doc
- 2019-2025年中国电绝缘硅橡胶市场监测调查分析与投资战略咨询预
- 绿色无公害小杂粮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图文
-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
- 公司现有配电系统管理现状及建议
- 当前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 现状分析与发展预测-十三五中国风力发电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
- 十六个背诵的方法
-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 - 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
- 2019-2020年二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I卷) 附答
- 铝合金四连杆车架项目立项审批报告 - 图文
- 九年级物理:第17章第3节《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
- 2017年河南省中招语文试卷及答案作文评分标准
-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总结(知识点) - 图文
- 高考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名师点津(13页)
- 教案《小螃蟹找工作》
- 最全历年高考基本能力体育与健康部分试题答案详解
- 物流法规练习题
- 高中英语必修2(外研版)Unit 4 Fine Arts - Western, Chinese a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等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