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县三岔中学新课程改革调研自查工作汇报

更新时间:2023-03-11 12: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镇原县三岔中学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汇报

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庆阳市教育局、镇原县教育局关于推进初中新课程实验的整体规划和工作部署,我校从2004年9月起在七年级开始初中新课改实验,至今几届学生已经毕业。我们能够感受到新课改为日常教育教学带来的无限生机,同时也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恰恰是这些困难和问题,带给了我们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新思考,开辟了我们对于教育教改工作的新思路。现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实施新课程基本做法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确立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学校根据上级文件,安排了新课改业务学习活动,重点是针对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坚持用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任务及课程结构进行理论灌输:一是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有关新课程实验的通识培训,购臵并组织教师观看了其他课改先进省的有关经验介绍视屏资源。二是邀请课改专家、外出培训学习人员多次在全校教职工会上宣讲新课改的目的、意义、理念等。三是各教研组利用教研组会议组织了新课程学科教学方法专题研讨,形成了本学科的集体备课模式。四

1

是学校给实验教师购买了学科教师培训手册,征订了课改专著、新课改教材和课改优质课光盘。五是教务处收集整理并打印下发了新课改知识专题培训系列资料三期,从理论上对教师进行指导,提高业务学习质量。

二、制定方案、健全机制,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为切实加强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新课程改革工作组织管理机构与业务指导机构,制定完善了相关文件及实施方案。一是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任副组长,教务主任和教研室主任、各学科组长等为组员的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高中新课程实施做出正确决策和部署,研究制定各项保障措施及相关文件,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领导小组下设新课改办公室,与教研室合并办公,教研室主任兼任课改办主任,配备2名专职干事,以加强对新课改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二是成立新课程实验业务指导、评价及协调领导小组。先后成立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工作小组、学生选课指导小组、学分认定小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小组、学生实践活动指导小组等。三是学校结合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立足学校实际,制订了《三岔中学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三岔中学新课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三岔中学新课程

2

学分认定方案》等12个学科专项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组织的管理功能,保证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

三、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把针对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作为实施新课程的首要工作来抓。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确立了“边培训、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确保新课改顺利进行。 1、注重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认真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整治”活动和“效能风暴”活动。每期组织召开一次“师德师风报告会”,每期组织举办一次以“德高为师、奉献为荣”“弘扬师德、铸造师魂”等为主题的教师普通话演讲赛,每年进行一次“师德模范”评选活动。以此弘扬教育正气,规范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师表形象。 2、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在完成省、市的通识培训和新教材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坚持进行校本培训,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和校外专家名师的引领作用,促进本校课改的实施。具体措施:

(1)、岗前培训。在省市县三级新课程培训的基础上,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新学年开学前的两周时间举办新课改培训班,把培训内容进一步具体化,从理念到教材,从

3

备课到课堂教学,全面岗前培训,坚决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2)、自我研修。 组织教师学习理论,树立新课程教育理念。学校规定教师每学期要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在校刊《学苑》至少发表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上好一节示范课,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3)专家引领培训。学校每年安排必要的课改经费,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一方面请有关专家来我校讲学,与庆阳一中结为友好联盟学校。另一方面创设各种条件,提供一切方便让老师外出参加各级教研培训、聆听专家、教研员、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讲座和专题指导,多次派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学校先后组织教师赴衡水中学、洋思中学、江苏无锡中学、西安铁一中、西安六中、省城兰州、庆阳一中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学科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专题培训。针对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成专题进行培训,如新课改理念、新课改教学理念、新课改教材特点、新课改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改课程资源的整合、新课改的热点、焦点、困惑与问题、“三维教学目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等问题,展开专题培训和研讨。

4

(5)、校本培训。在校本培训中,学校举行了师徒结对“拜师”仪式,组织了新课改研讨交流、自主学习研讨交流、优质课竞赛、课件制作比赛、新课标知识竞赛、汉字听写大赛、看专家课堂教学实录、课改教师做汇报课、校内青年骨干教师做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阔教师的视野、拓展教师的思维。

四、立足课堂、优化教学,扎实有效推进新课程实验 在学校课改办的带领下,以各教研组、备课组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以多种课型为切入点,努力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打造高效课堂。

(一)加强学科备课组工作,扎实开展教材研究和集体备课活动

我们要求每个备课组每周举行一次为时两节课的备课组会议,在每一单元、每一章节开课前,由备课组长主持,确定一名主讲教师,就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确定先进行辅导讲解,然后由备课组成员集体讨论、研究,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讨论意见修改审核,形成教案,任课教师对该教案再次进行思考、理解、补充和加工,最后形成定稿,供全组教师共用,达到教学资源共享。课后教师要书写课后反思,在下次备课组活动时带着思考、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上述“设计、

5

研讨、交流、修改、上课、课后反思、总结”等几个环节,将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

(二)着力构建“小组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 2009年我校针对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和学生怕学、不会学,被动接受学习等问题,明确提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要求,并申报了《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实验与研究》和《农村中学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两个市级重点教研课题。2011年高一新课改全面实施以来,我们制定了《三岔中学关于实施自主学习的安排意见》和《关于学生自主管理的实施方案》,将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落到实处。每天组织行政领导、教研组长至少进行一次跟踪听课指导,每月组织问题汇总和论坛,及时交流总结,形成了浓厚的校本教研氛围。经过近五年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小组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划分学习小组。通常由8名学生组成,设小组长和副组长各1名,组员6名。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小组学习可概括为“1:N教学法” —— 每个组长负责解决6个组员的问题,掌握每个组员的学情。1个教师负责解决N个组长归纳的问题,掌握N个小组的学情。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学习和纪律,要在课堂上高效组织讨论或负责不同层次学生的研究解疑,及时检查小组成员每堂课、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每周对

6

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做出评价,督促他们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周末在班会上做总结性的发言。副组长做好过程性评价记载。组员每人承担一个学科组长,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担任,这样人人肩上有责任,增强人人参与、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积极打造高效课堂——从“六十二五”原则到“135”课堂教学模式

课改开始时,严格控制教师课堂占用的时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实施“六十二五”原则。即教师在课堂上每次连续讲解时间不能超过6分钟,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总时间不能少于10分钟,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总时间累计不能超过25分钟。经过3年的实验,逐步形成了现在的“135”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个宗旨:探究互动——自主探究 师生互动,三种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 每个课型有五个基本环节:新授课 ——交流预习、自主探究、互动提高、总结归纳、巩固反馈;复习课——知识回顾、题型讲解、互助提高、巩固反馈、总结提升;讲评课 ——互动寻疑、交流质疑、课堂巩固、总结提升、整理反思。

(四)开展以新课程理念为主题的各种教学比赛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动作用

我们先后举行了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活动,举办了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并将在大赛中表现突出的

7

教师的课作为全校教师学习的“示范课”,同庆阳一中教师进行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交流活动,通过“做课”、“观课”、“议课”三课交流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这些活动人人参与、人人讨论、人人感受、人人受益,更加有力地促进了新课程的教学实践。

五、立足校本、加强教研,将新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行为及学校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名师队伍的最佳途径,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为此,学校十分重视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一)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学校制定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研常规管理制度,教研成果奖励制度,校本课程开发制度,科研课题管理制度,教研组工作条例,集体备课实施方案,教研组考核奖励制度等,初步形成了校本教研制度。采取“一周一备课、一月一研讨、一段一总结”的办法,即每周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研究单元内容的处理方法;每月以教研组为单位,对一月的问题进行研讨,对教学中倾向性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每一学段召开一次新课程总结会,为下学段教学提供经验。通过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不仅给教师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而且有效地监控了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我校校刊《学苑》成为新

8

课程研讨的主要阵地,在总结课改经验,引领课改方向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每学期在高一年级开展一次新课程教学调研活动,将每年的4月份确定为“教学黄金月”,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学生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教学常规检查等形式,及时解决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活动的开展,活跃了教研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二) 因地制宜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一是刚性开发。就是不折不扣地在走进新课程地年级开发实施,从时间、教师、内容、评价、保障等各个方面落实到位。二是从学校生存地高度着想,从学生兴趣、需要、特长着眼,对校本课程实施弹性开发。也就是说,在不违反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在学校全方位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三)以课题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人人都是研究者”,“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要求,倡导教师从教学的问题中确定研究的课题,从观课议课中进行反思,从典型案例中提升理论水平。我校不少教师能从教学中的问题入手,将教学“问题”变为校本教研的“课题”,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9

(四)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注重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引导、培训和评价

新课程实施后,我们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制订了研究性学习方案及其相关表册,由教务处、教研室和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实施。任课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全班的研究性学习进度,各小组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分别进行具体的研究活动。

有关综合实践活动测评方面,学校制订了具体的评价方案,以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并邀请全国著名心理学家、成功学专家、潜能激发老师陈一飞来校进行了主题为“激励、感恩、励志、潜能开发”即兴演讲,培养了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了每个学生的个人成长纪录档案,将他们的在校的所有表现均记录在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高一年级入学时必须参与了为期一周的军训;国庆、重阳节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到三岔敬老院慰问老人、到老红军家看望革命先烈,清明时节组织学生到三岔革命烈士陵园祭扫烈士陵墓,这些活动均有记录、有成果,通过实践,大多学生均在社区进行了有益的社区服务活动;结合我镇“创建美丽三岔”“爱国卫生大扫除”等活动,学生自发组成各类“青年志愿者”队伍,走上街头,打扫卫生,宣传文明知识,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ow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