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专项测试【35】(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3-05-08 19: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公文类》专项测试【35】

(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古诗文阅读14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万里赴戎机()朔气传金柝()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小题3】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4分)

(1) 描写边塞夜晚荒凉、冷寂的句子是:,。

(2)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语句是,。

【小题4】木兰辞官不就,可见其具有怎样的高尚品德? (2分)

【答案】

【小题1】(1)战场、战争(2)北方(3)记记录(4)有余

【小题2】(1)(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2)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小题3】(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小题4】不图功名利禄,眷恋家园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言字词的翻译。这几个词是重点字,也是比较容易出错的词,尤其是“策”是“记录”的意思,“强”是“有余”,对于文言文中的字词一定要注意背诵、积累及运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第一句中注意“赴、戎机、若”的翻译,分别为“奔赴、战场、像”

第二句中注意互文修辞手法的翻译。对于文言文翻译一定要做到文通字顺。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为理解性默写,要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回答恰当的语句,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非常好回答,花木兰替父从军,不是为了功名利禄,所以木兰辞官体现了木兰淡

泊名利的高尚品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小题(8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

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薄: (2)求:

【小题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题3】“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答案】

【小题1】(1)薄:迫近 (2)求:探求

【小题2】(1)(2分)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在水中)畅游。沙洲

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2)(2分)(如果)没有这种人,

我同谁一道呢.[(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志同道合呢?

【小题3】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薄”是文下注解里面的重点字,是现在汉语仍然使用的意思。薄-迫近。“求”根据语境

应译为“探求”。

【小题2】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中的的关键词有“翔集”“微”,

都是课本注解中的重点字,分别译为“时而飞翔,时而停歇”“没有”。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

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根据选文一、二段的描写,“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

悲者矣;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可知,他们“因物喜,因已悲”,而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和语句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

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首先要在审题的基础上找到相

关语句,然后根据句子的大意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涵,结合文章的主旨等,把切题的答案概括出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3分)

次非斩蛟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于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 ”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小题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还反涉江:同“返”B.余奚爱焉:疑问词

C.杀之而复上船:再,又D.舟中之人皆得活:发现

【小题2】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2分)

(1)有两蛟夹绕其船(2)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

【小题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2分)

(2)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2分)

【小题4】这个故事,告诫人们的道理是什么?(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1】他的的(2分)

【小题1】(1)你曾经见过两条蛟龙夹绕小船,而能活命的吗(2分)

(2)于是跃入江中,和蛟龙展开搏斗,终于把蛟刺死,又回到船上(2分)

【小题1】只有无所畏惧,才能战胜恶势力(4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D中应是“能够”的意思。

【小题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尝、活、复”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

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1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

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②造饮辄尽()

③箪瓢屡空()④衔觞赋诗()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小题3】五柳先生有哪些志趣?请用文中语句回答。(3分)

(1)(2) (3)

【答案】

【小题1】处所(地方)往(到,去)经常酒杯

【小题1】不因为贫贱而忧愁,也不热衷于荣华富贵。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

得连饭也忘了吃。

【小题1】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句时注意“戚戚、汲汲”即可;翻译(2)句时注意“会意、便”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对“五柳先生”的描写来概括他的志趣即可。

5.【古典文学】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共12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

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⑦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小题1】以下4组语句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既加冠若既不出户

B .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 .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

D .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A .或遇其叱咄 ()

B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D .若既不出户() 【小题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 (2分)

共同之处是:

不同之处是:

【小题5】有副对联,下联是: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 只因养尊处优。请你根据《送东阳马生序》做出上联。(2分)上联是:

【答案】

【小题1】B

【小题1】有时、地方、苦于、大门

【小题1】(1)曾经赶到百里之外,跟从同乡的前辈有识之士,拿着书本虚心请教。

(2)人研究学问,不一天天进步就会一天天落后。

【小题1】相同点:都告诉人们读书要虚心求教。不同点:甲文叙述了虚心求教别人之艰难;乙文讲述了与别人共同讨论的必要。

【小题1】名闻天下文称四海缘于心无旁骛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A.既加冠(已经)若既不出户(既

然) B.故余虽愚(即使)虽有子羔、原宪之贤(即使)C.俯身倾耳以请(相当于“来”)夫以孔子之圣(凭借) D.益慕圣贤之道(更加)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故选“B”。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为学之道”的共同之处【甲】抓住“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这一句,通过这两句即能得出共同这一句,【乙】文抓住“犹当博学审

点:人们读书要虚心求教。“为学之道”的不同之处【甲】抓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

而难成”这一句,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一句,【乙】抓住“独学无友,则孤陋

通过分析即能得出不同之处“甲文叙述了虚心求教别人之艰难;乙文讲述了与别人共同讨论的必要。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对对联的能力。对对联时除了扣住文章的内容,还要注意词性的一致。

6.更渡一遭(11分)

昔有人得一鳖,欲烹而食之,不忍当杀生之名,乃炽火使釜①水百沸,横筱②为桥,与鳖约曰:“能渡此,则活汝。”鳖知主人以计取之,勉力爬沙③,仅能一渡。主人曰:“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南宋]岳珂《桯史》【注】①釜:锅。②筱:竹条。③爬沙:指缓慢爬行。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欲烹而食之()(2)乃炽火使釜水百沸()

(3)横筱为桥()(4)则活汝()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汝能渡桥,甚善!更为我渡一遭,我欲观之。

【小题3】鳖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本文有什么寓意?(4分)

【答案】

【小题1】(1)吃(2)于是、就(3)作为、当作(4)使……活下去(4分,“活”需译成

“使动用法”,“活下去”不得分。)

【小题1】你能过桥,真是太好了!再为(我)过一次,我想要再观赏一次。

【小题1】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言而无信/不守信义的人。本文告诫人们,要善于识破那

些伪君子,看清他们是怎样言而无信,又是怎样装腔作势地干尽坏事的。(4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

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

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文章对鳖的主人的描写来分析其人物形象,然后再根据文

章的内容来谈寓意即可。

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

渎而莫之知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①又相之②微管仲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字用法与“吾其被发左衽矣”中“左”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妻之美我者B.其一犬坐于前

C.一狼洞其中D.此皆良实

【小题3】子贡为什么对管仲是否仁德提出了疑问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小题4】结合本文孔子的看法谈谈怎样才是“仁”。(2分)

【答案】

【小题1】①辅佐②没有

【小题1】C 2分)

【小题1】桓公杀了管仲辅佐的公子纠,按当时的常理,他应该自杀殉主。但他没有殉主,却辅

佐齐桓公。

【小题1】孔子认为管仲的这种行为成就了大义,是仁德的。虽然他没有殉主,却辅佐齐桓公成

就了霸业,给人民带来了利益,促进了社会文明和发展,是比自杀更好的选择。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

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例句中和C项中的“左”用法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作分析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孔子的言行来谈什么才是“仁”即可。

8.文言文阅读。(8分)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

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

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②利:贪图。③俟工(sì):等待。④暂犹可勉:短

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4分)

不敢与家人言之()遂以还之()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小题3】最后一句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这件事于是(就)曾经听说(4分)

【小题1】那官把银子寄在他家多年,毫不动心,这种高尚的品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2分)

【小题1】穷,拾金不昧与寄金不昧足以表现何岳的人品,尽管“穷”,在重金面前不动心。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

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

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出点睛的字并说出原因即可。

9.阅读与理解(44分)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地,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小题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大观”与上文“”一词照应;“多会于此”中的“此”

指代的是。(2分)

【小题2】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用原文回答)。(1分)

【小题3】本文最后一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意思是;在文中作用

是。

【小题4】根据你的感受,用流畅的语言写出句中加线字所表现的特有画面和情感。(2分)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答案】

【小题1】胜状岳阳楼;

【小题1】前人之述备矣;

【小题1】浏览景物的心情,能够没有分别吗?引出并概括下文(承上启下)

【小题1】“衔”与“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连接远山,吞吐长江的雄伟壮阔的景象,饱含了作者

喜爱之情。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求学生通读全文,然后带着问题定向阅读。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和提炼能力。只要读懂文章就可以做出来。

【小题1】此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时一定要抓住关键词语。另一方

面也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作用的理解能力,一个句子在文章的中间一般都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小题1】(1)解答本题时,只要想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够再现句子所描写的画面即可。(2)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一定要结合整篇文章。

10.文言文欣赏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

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

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

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

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

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

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①伤仲永:②宾客其父:

③泯然众人矣: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小题2】下列划线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稍稍宾客其父B.父利其然也

C.邑人奇之D.贤于材人

【小题3】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父/利其然也D.余闻之也/久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2分)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小题5】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用课文语句)(3分)

答:①、“”②、“”③、“”

【小题6】你从方仲永故事中明白了什么?(2分)

【答案】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伤仲永:哀伤,叹惜②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

③泯然众人矣:完全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通“攀”,牵,引。

【小题1】D (2分)

【小题1】(2分)B

【小题1】(2分)同县的人对他感到很惊奇,渐渐的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来求他写诗。(2分:关键字一分,连贯一分)

【小题1】(3分)答:①、“父利其然也”②、“不使学”③、“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小题1】(2分)答:一个人的成才,后天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略

11.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题目。 (23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义。 (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小题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小题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5分)

【小题5】“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

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5分)

【答案】

【小题1】(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

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

【小题1】(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

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藓给石阶

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小题1】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

【小题1】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

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小题1】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略

12.课外文言文阅读。(4分)

宋有狙①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②,充狙之欲。

俄③而匮④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⑤于己也,先诳⑥之曰:“与若⑦芧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注释:①狙——音居(jū),猕猴,一种猴子的名称。②家口——本意是人口,这里是家里

的粮食的意思。③俄——俄顷,不久的意思,表示时间短暂。④匮——音溃(kuì),缺乏,不够的意思。⑤驯——音训(xùn),驯服,顺从的意思。⑥诳——音狂(kuáng),欺骗,

瞒哄的意思。⑦若——文言文人称代词,就是“你”、“你们”的意思。⑧芧——音叙(xù),

橡实,一种粮食。成玄英疏:“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

【小题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损其家口,充狙之欲。

【小题2】.本文涉及到一个成语是:。你能说出它的意思吗?(2分)

【答案】

【小题1】(2分)(他宁可减少全家的食用,也要满足猴子的要求。)

【小题1】朝三暮四;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于弄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

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但是后来,这个故事的意义有了些变化,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

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小题1】损:减,减少。充:满足。(各一分)

【小题2】朝三暮四;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于弄的骗术,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

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13.桃花源记(12分)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

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

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

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 欲穷其林() (2) 阡陌交通()

(3) 便要还家() (4) 处处志之()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小题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

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小题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

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

【答案】

【小题1】(1)走完 (2)交错相通(互相通达) (3)通“邀”,邀请(4)做标记

【小题2】略

【小题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4】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生活安定富足”回答即可。(2分)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散文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

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不过这几个词语解释都是课内阅读理解中的重要词语,日常学习中老师的

讲解,学生经过复习,问题不大。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

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

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俨然”这里指整齐的样子;叹惋:感叹、

惋惜。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的题,“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嬴氏”指的是秦始皇嬴政,“贤者避其世”由此可知这与《桃花源记》中的“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考点:筛选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小题4】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这项内容老师讲课时已经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解了,只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认真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听好老师的点评补充,此题就可以答圆满。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2分)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白之生,母梦长庚星②,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③,不应。苏頲(tǐng)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

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④,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miǎn)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

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洒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

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

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

还。(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②长庚星:太白星。③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

④任城:今山东济宁。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因以命之(2)见白,异之

(3)更客任城(4)白尝侍帝

【小题2】下列句中的“以”与“左右以水洒面”中的“以”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俱以假山显B.吾欲辱之,何以也

C.以其境过清D.卷石底以出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力士素贵,耻之。

译:

(2)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译:

【小题4】请从文段中摘出两处能表现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特点的语句(2分)

答:

【答案】

【小题1】①取名,命名②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觉得……惊异)③客居④曾经

【小题2】B

【小题3】(1)高力士向来为朝中显贵,把这(替李白脱靴)当作耻辱(得分点:素、耻)。(2)李白知道自己不被皇帝身边的人(皇帝亲近的人)所容忍(得分点:被动句式、亲近)。

【小题4】以下三句中任两句均可:(1)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2)白自知不为亲近

所容,益骜放不自修。(3)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回答此题,注意第(2)题中“异”是意动用法。

【小题2】A项中的“以”是凭借的意思;B项中的“以”是用的意思,和题干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C项中的“以”是因为的意思;D项中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小题3】翻译第一句,注意“耻”是意动用法;翻译第二句,注意此句是被动句式,“亲近”是动词用作名词。

【小题4】读懂文章,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答案并不难。

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文意的把握

点评:文言实词的理解属于基础性题目,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做好此类题目,要注意文言实词的积累,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要特别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特殊的文言词语。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特殊的文言词语。对内容的理解,必须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做好题目。

1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②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③。浩浩乎如冯④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注释】①既望:农历十六日。②属:致意,引申为劝酒。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④冯(píng): 通“凭” 乘。冯虚,凭空、凌空。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① 欣然起行② 怀民亦未寝

③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④ 冯虚御风

【小题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句子断句。(限两处)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小题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庭下如积水空明。

皆若空游无所依。

B.盖竹柏影也。

盖地有高低。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D.相与步于中庭。

徘徊于斗牛之间。

【小题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小题5】甲段中“闲人”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美景的人。请结合乙文的内容说说“闲人”在夜游赤壁中是怎样体现的。

【答案】

【小题1】① 高兴的样子②睡觉③只,只是④驾

【小题2】举酒属客 / 诵明月之诗 / 歌窈窕之章

【小题3】D

【小题4】(1)月光照进门内,高兴地起来散步。(2)清风缓缓地吹来,水面不曾泛起一丝波纹。(每题2分,计4分)

【小题5】如“清风明月,泛舟江上,悠闲自在”和“举酒诵歌,冯虚御风,宛若仙人”等句都表现

了苏轼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考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着“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内的文言实词和几个常用的虚词解释要牢记在心。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

的释义掌握要做到具体、精确。如这里“御”应理解为“驾”。

【小题2】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

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

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

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本句就是句与句之间

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小题3】

试题分析:D中二者都是“在”;A:通透/在空中;B:原来/盖在;C:缺少/一会儿。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5】

试题分析:回答这一题的关键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即,读懂故事。然后,要先审题干,再找内容。这类题目的答案基本都能在原文中找到,但找答案不是盲目的,要看看题目问的是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去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ov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