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12新课程填空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5-13 02: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课标填空题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9、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 义务 )。 1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法律意识 )。

11、《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2、数学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 13、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

14、教学案例的一般结构是(主题与背景)(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

15.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6、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 (基础性) )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态度 )、( 价值观)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17、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 具体化 )。 18、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 )的指标

19、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 (定义)——定理——(例题)——习题 )”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 问题情境)——( 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20、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 记忆)、模仿和( 训练)转变为(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与实践创新;

21、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浅)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2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 23、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 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 随机现象 )。

24、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 几何体)和( 平面图形 ),感受(平移 )、( 旋转 )、( 对称现象 ),建立初步的( 空间观念 )。

25、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 空间与图形 )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 负数 ),(计算器 )的初步应用等。

2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 组织者)、(引导者 )和合作者。 2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和( 已有知识背景 )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28、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 学习结果 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9、“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30 、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数与代数)、”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

3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 必需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2、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 )和已有的( 知识经验 ) 基础之上。

33、《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4、“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 (大小)(位置关系)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35、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 )、(图形的位置) 36、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 37、“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 实 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 为主题。 38、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

39、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 数与式 方程与不等式 函数 )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40、“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41、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4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3.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 )和(能力 ),主动探索知识的 发生与发展 4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4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_)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6、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47、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式。

48、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49、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0、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5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

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2.第一学段,学生将学习(万以内的数、简单的分数和小数、常见的量) ,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探索并理解简单的数量关系 。初步建立数感;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 、旋转、对称现象,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 、整理和描述数据 )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 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

53、教育的个性化包含三层含义:人性化、个性化、学校的个性化 。 54、新课程标准 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55、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 义务教育 、和普通高中教育。 5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7、知识经济时代,“文盲”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 “ 学习经济” 。 58、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 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 教学实践 的功能。 59、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 国家 、 地方 和 校本 三级课程管理。 60、 “一切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61、“ 交往、互动 ”是新型教学文化的本质。 62、我们把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的变和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63、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结构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自觉、和专业自主 。 64、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 加德纳 提出的。 65、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 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 互动 过程。

66、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67、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 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68、新课程的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的以 教师、课堂、书本 为中心的状况。 69、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学课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 的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 综合课程 。 70、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 71、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评价体系。 72、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 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 的依据。 73、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 甄别与选拔 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74、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开发者 。 75、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教学内容 的呈现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 师生互动 方式的变革。 76、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具体目标体现在 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这六个方面的“改变”。 77、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78、十项教学技能是1、导入技能、2、语言技能、3、板书技能、4、教态变化技能5、演示技能6、讲解技能7、提问技能8、反馈强化技能9、结束技能10、教学组织技能。 79、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服务、调控、反思、合作。28、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 关注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80、新的课程体系涵盖 幼儿教育 、义务教育 和 普通高中教育 。 81、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小学阶段以 综合课程 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

课程;高中以 分科课程 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 综合实践活动 。 82、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 知识、技能、能力 、态度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83、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为主要目的。 84、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全面发展、教师素质 不断提高和 教学实践的评价功能不断改进。 85、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的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本次课程实行 国家 、 地方 和 学校 三级课程管理。 86、本次教学改革要求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 义务教育 与 素质教育理念 相适应的体现一的教育观念。 87、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式的教学模式有:抛锚式 88、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孔子 。 89、美国心理学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 多元智能理论 。 90、教育的最高宗旨是 培养人 。 91、创新教育核心是培养 创新思维 92、提出教育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 杜威 93、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 教学做合一 94、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的体现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95、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 发生认识论 96、主张教法要根据学法的教育家是 陶行知 97、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 活动课程 98、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 布鲁纳 99、教学要旨在学生发展和全面的理论根据是 主题教育理论 100、课型按上课的形式来划分可分为: (讲授课) 、 (自学辅导课) 、(练习课) 、 ( 复习课) 、( 实践活动课 ) 、( 实验课 ) 等

101.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 知识 )和( 经验 ),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102、本次课改中提出的“课程”是指“设置 (实验) 并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获得 (自学能力) 的 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ou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