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高中政治1.1揭开神秘的面纱教案1

更新时间:2023-12-05 19: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课题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知识目标: 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知道纸币的含义及优点和不能任意发行的原因;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运用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货币。 2.能力目标: 教学 培养透过现象认识货币本质的能力;了解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目标 3.情感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重点 重点:货币的基本职能 难点 难点: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纸币是国家(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材 准备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与学法、学情 一、整体感知经济生活 四个单元: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什么舞台上生产 二、导入:用泰铢、1元和5元港币、人民币发给各组,最后一个同学讲出所拿到的货币,引出《神奇的货币》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一)货币的本质 思考: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货币。货币是用来干什么的? ——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探究一:什么是商品?

1

课型 授新课 课时 一课时 安排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商店购买油、盐、服装、文化用品等。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 (1)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母亲亲手为你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不是,因为它不是用于交换 1. 商品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正在或者等待,交换以后则成了消费品) ▲准确理解商品的含义,必须把握两个条件: ①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比如:自然状态的的空气、阳光等,都不是商品。 ②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才是商品。比如:农民生产的粮食,用于交换是商品,用于自己消费或作为礼物送人则不是商品。 思考:中秋节快到了。小李在佳佳超市买了一盒月饼,送给了爷爷。这盒月饼是不是商品呢? 小李在商店买时是商品,买来以后作为礼物送给爷爷就不是商品了 探究二:商品有什么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价值) (2)基本属性: ①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人与物 ②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人与人 判断: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不是) 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是) 2.货币的产生 四个阶段: ①偶然的物物交换 (商品 —— 商品) ②扩大的物物交换 (商品 —— 商品) ③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体的交换 (商品 —— 般等价物 —— 商品) ④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体,货币产生 (商品 —— 货币 —— 商品)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交换越来越频繁,交换范围越来越广,

2

交换难度也越来越大,因为被交换商品必须对双方都具有使用价值,且商品价值又必须等量,而物物交换不可能永远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为了克服弊端,人们先把自己的物品去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这些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被称作“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货币是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如贝壳,比较小,容易碎,大宗交易非常不方便;牲畜会老,会死亡;布帛容易污染,携带不方便。后来,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优点,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图片战士各国货币。 4.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拓疑所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指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因为金银最初出现在市场上也只是普遍的商品,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当一般等价物都集中到金银上,由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是货币 (2)“货币天然是金银”指金银天生就具备了充当货币的优良特点。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为什么可以换回我们需要的任何商品呢?这使我们有必要了解货币的职能,也就是货币的作用。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情景]菜市场上叫卖声一片……种类很多,不断有人来问价,老翁需要不断回答,白菜5毛一斤,西红色6毛一斤…最后不耐烦了,干脆写上标价牌,于是顾客自己看就不用多问了。 (1) 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看到真实的货币?没有 (2)货币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尺度) (3)5毛一斤表示的是什么?表明商品的价格 1.货币职能的含义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它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3

2.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P5图片展示:单车、电话、彩电和电脑的标价 问题:含有单位的数量表现的是什么?价格 体现了货币的那种职能?价值尺度 (1)价值尺度 A.含义 B.价格 C.观念中的货币 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正成比,与货币本身的价值成反比。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表示一下(贴个价格标签)就可以了。货币之所以能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它本身是商品,有价值。纸币不能充当价值尺度,因为纸币只是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 P6图片展示卖布换钱去买棉花 问题:货币执行什么职能? (2)流通手段 A.含义 B.商品流通的含义及公式 C.现实的货币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的关系: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强调交换的形式。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而不能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课本P6探究二:“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是卖的阶段,“货币——商品”是买的阶段,卖不出去,就没有买回来的实力。卖不出去的商品达到一定的程度,商品所有者就会破产倒闭,因此,人们把卖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一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一定是商品所有者。这就意味着商品生产者只有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够卖出去。这是市场的要求,商品生产者必须要有诚信意识,靠产品质量和服务在竞赛中获胜,否则必被淘汰(例如三鹿集团)。

4

3.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课本P7相关链接) [方法总结]判断货币的常用职能: (1)价值尺度:常用“标价”、“价格”等标志词。 (2)流通手段:常用“购买、”“买卖”等标志词。 (3)支付手段:常用“地租”、“债务”、“支付利息、税款、工资”等标志词。 (4)贮藏手段:足值的金银条块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交易范围越来越大。慢慢超出了国界,这时货币产生了另一种职能——世界货币 (5)世界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 探究:纸币为什么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图片展示各国纸币:人民币,美元,欧元,英镑,港币 (三)纸币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金属货币也出现了一些缺陷(引导学生讨论课本P7探究一),于是代替金银行使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出现了(经历由金银货币——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的过程)。为什么小小一张纸币有这样的功用?(这主要是因为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也就是说国家用强制力赋予纸币这样神奇的力量。) 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并强制使用的。 ①主体:国家。纸币必须是由国家发行的。 任何单位和一个人,都无权发行它。如果不是国家发行的,就不是纸币,而是伪造的假币。使用假币会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危及国民经济和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是国家法律所不允许的。。 ②纸币是价值符号,不是货币。 纸币没有价值,只是价值符号,不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能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所以纸币必须由国家强制使用。但是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在习惯上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③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市场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图片展示: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 2.纸币的优点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o8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