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专题7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二十)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时达标训练人民版1!

更新时间:2023-11-28 15: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时达标训练(二十)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在英国革命中,曾建立了共和国,也经历过封建王朝的复辟,但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下列对这一变化理解错误的是( )

A.革命过程中的曲折性和反复性 B.符合英国政治、经济等发展情况 C.这一过程是各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 D.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

2.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3.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主要是指( ) A.光荣革命胜利 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4.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5.沃尔波尔对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贡献在于( ) A.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 B.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 C.促使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D.推动了责任制内阁的发展

1

6.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作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材料不能说明 ( )

A.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英国女王不再拥有政治权力

C.所有的提案都必须由两院同时通过才能生效 D.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7.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

A.贵族阶层 B.工业资产阶级 C.城市工人 D.农业工人

8.有人说19世纪前期的英国,“万锭纱爵爷已经和万亩田爵爷”平起平坐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权利法案》颁布 B.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C.1832年议会改革 D.工业革命的进行 二、非选择题(18分)

9.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废除丞相后相当于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明代中叶以后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职位 内阁首辅 军机大臣 所享有权力范围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二 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名。然而国王又是不可或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舰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

材料三 18世纪前期在英国形成的政治制度中,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府”。首相身兼政府首脑,手中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必须联合起来集体负责。

(1)材料二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材料三反映出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什么?(4分)

2

(2)范例:2013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10周年。2003年春天,虽然与法、德所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派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布莱尔毅然站在了大西洋的另一边。阅读范例,根据材料三说明下列问题。

①对于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4分)

②对于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如果女王伊丽莎白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而撤兵?为什么?

(4分)

(3)材料一与材料三所反映的制度有何不同?这两种制度对各自产生的影响是什么?(6分)

课时达标训练(二十)

1.选D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尽管过程反复曲折,但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故不能说资产阶级革命失败。

2.选B 注意材料“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加大,国王权力不断。

3.选B 1689年《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4.选D 由材料信息可知,议会在王位继承问题上以法律的形式打破了传统继承习俗,实现了政治的稳定,这体现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D项正确。A、B、C三项属于英国政体的形式而非本质。

5.选D 沃尔波尔实际上是英国第一位首相,推动了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和发展。

3

故选D。

6.选B 君主立宪制建立后,英国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成为最高权力中心,但是女王仍然拥有基本的政治权力,故选B。

7.选B 本题考查知识迁移能力。抓住关键信息“1832年议会改革”,其结果是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选举权。

8.选C 材料表现出工业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取得了相同的政治地位,这应是在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答案为C项。

9.解析:本题前两问考查英国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考查中西方内阁制的不同;第二小问分析各自的制度对自己国家产生的影响。

答案:(1)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

(2)①赞同。内阁成员与首相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共同进退。(或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必须联合起来集体负责)②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不同点:中国属于强化的君主专制制度;英国属于以议会内阁制为中心的君主立宪制。影响: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利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极大地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期。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o1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