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的外驱力内驱力探索

更新时间:2023-11-15 05: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生学习的外驱力内驱力探索

古城闲钓生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教活知识,激活学生的内驱力。这是各种教法的灵魂。外驱力、内驱力是学习必要条件,它作为学习者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而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一、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 1、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参与对问题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的问题,还能激发 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不仅能够让学生运用一般性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能让他们发现和掌握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各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的境界。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主宰”,对自己的学习的成败承担责任,比那些学生学习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附庸”的成绩好得多。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材料或听老师讲解,能记住10%--20%的内容,如果对他们看到的事物感兴趣,就能提高到30%左右,如果乐于操作、描述 、讲述,则能记住内容的90%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参与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益至关重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探索,教师适当点拨,成为整个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为学生克服困难献计献策,不是替他们直接解决困难,并起到对整个过程进行调控的作用。

2、调动学生参与结果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至少有两个:一是明晰优劣,正误得失;一是能够激励鼓舞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再接再厉。从前这个环节基本上是教师独立完成的。学生对这种评价只能是无条件的接受和服从。这往往不能形成学生的内心的认可和接受。有时教师的评价还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让学生参与评价,结果可能出现多样性,但这并不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学生参与评价,评价结果学生的认可和接受程度就会大大提高。使他们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在各种活动只的成败得失,给教学带来积极的影响,使下步教学活动充满活力。

二、激活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关键在于一个“活”字。著名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麽,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

1、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激活课堂教学气氛

传统的课堂师生关系是服从与被服从、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这种关系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活力。要建立一种和谐的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是为完成共同任务的参与者,关系平等。小时有解决问题的自主性。比如,地理课中对某些知识的掌握,就允许有的同学设计成填空的形式,有的同学设计成表格的形式,有的同学设计成连线的形式,有的同学设计成填图的形式等。课堂中要创

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使课堂生动活泼。

2、更新教学观念,激活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教与学中,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教师教的过多,可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的自由发展。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学习观。把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重点落实在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课堂中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把他们视为学习的研究者和合作者。

3更新教学方法,激活学生的自学、探索、创新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自学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合作。自学是根,探索需导,合作是魂。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自学、合作、探索,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要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有、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多元性。当然,任何方式的选用都是为完成学习的任务。变则活,活则通,通则久。

4、适时反馈,及时调整学习心态和方法

反馈是师生对教学效果的检验 。传统反馈的主要目的是教师对自身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和评价,而学生对自身的评价处于放任状态。部分学生的反馈意识强,对自己的缺漏及时补救,效果好。部分学生浮在表面,没能真正地弥补不足。反馈应是共同的反馈,一是教的反馈,一是学的反馈。教师通过反馈,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成败,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反馈,

及时调控学习过程。教师反馈的有效性早已十分突出,学生反馈的有效性需要强化。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调整心态,调整方法十分重要。反馈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的互相提问、学生询问老师等口头形式,也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如填空、做随堂学案(作业)、学生作业的自批自改、教师查阅学生课本上学生“圈、划、批、注”等完成。适时是关键。

5、灵活作业,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布置作业要灵活,要人本化。读、写、划、批、圈、改都可以成为学生的作业。有些作业可以让学生完成在课本的“天、地、边”等空白之处,避免让学生大量的文字抄写,多布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创新的作业。

三、激“活”学生的内驱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要动机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以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目标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认知内驱力以求知作为需要,以理解和掌握作为目标,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一种动机。

1.激发好奇心理。认知内驱力是从好奇和好胜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一般说来,好奇常常会导致探究、操作、应付和追求环境刺激等行为,所以好奇会产生求知欲望。教师若能在教学前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么课堂教学等于成功一半。

2.强化理解目标。理解是认知内驱力所追求的目标,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一种求知欲望后,继而想尽快理解学习目标,教师应借机引导学生理解目标,引导恰当。

3.实践巩固知识。掌握知识是要会用,而通过用又 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可见,学生对学习材料的认知内驱力,往往出于好奇心,由好奇而引起探究理解的欲望,在理解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慢慢地形成学习的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因自已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它是指向成功和自尊心的。在教学中,它是一种因学生自已学习能力或成就在学生群体中赢得赞赏而引起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我提高内驱力\自然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利于教学。

1.成功激励。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往往把成功看作是赢得赞赏和自尊心的根源。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表扬、鼓励、认可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成功刺激,以激发学生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2.失败激发。如果说成功刺激可以激发自我提高内驱力的话,失败以及由失败导致的自尊失落,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上作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失败的威胁,也同样可以激发出自我提高的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家庭、学校、社会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愿望,受到家庭、学校、社会

的赞许和认可的学生,会有意识地使自已的行为符合家庭、学校、社会的标准和期望,藉以保持外界的赞许或认可。

三种内驱力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综合表现出来的,从整个学习过程来看,三者之间没有先后关系或主次关系之分,而是紧密相连的。由此必可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

总之,学习活动只有在学生的外驱力和内驱力的作用下,学习的效益才能大大提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激活课堂教学,教活课堂知识是达此目的的良好途径。

2004、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nj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