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历史文化名人

更新时间:2023-09-27 17: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铜仁历史文化名人

田罗驹

田罗驹,隋朝黔安郡(今贵州沿河一带)人。黔安蛮起义首领。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田罗驹率众起义反隋,暴君隋炀帝派武侯骠骑大将军郭荣带兵镇压。 田思飘

田思飘,隋朝黔安郡(今贵州沿河一带)人。黔安蛮起义首领,隋炀帝大业四年(公元608年),继头年田罗驹起义被镇压下去后,田思飘又率众起义,杀隋将军鹿愿,围太守萧造。隋朝行军总管周法尚率将军李景、裴仁基等分九路围剿,攻进清江一带。黔安一带的少数民族遭残酷镇压。 谢元齐

谢元齐,唐朝充州(今石阡、铜仁一带)人。。为土著首领。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随牂州刺史谢龙羽晋京朝贡。朝廷以其地臵充州,封他为充州刺史。史称\充州谢\。 安康

字汝锡,明朝思南府人。幼时读书青鸾溪边,非常用功,晚上挑灯夜读,灯油燃尽时,烧柴火继续读书。明代宗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考取举人。任南京兵部司务,工部都水郎中。办事认真,督造御器时,节约料价七千。明孝宗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出任云南澄江府知府。在云南时,当时数万少数民族聚集起义,他单骑深入起义群众之中,向他们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从而使起义解散,使百姓避免了一场战祸。老百姓感激他,为他修祠纪念。他为官廉洁,任满回乡时,行装仅衣被数件而已。因安康的功绩,其父安逸被敕赠南京户部员外郎奉直大夫,本人被敕赠中宪大夫。安康擅长写诗,著有《青鸾溪集》,创作有《思南十咏》等诗。《黔诗略纪》录其诗二首。 侯位

字世卿,明朝湖广都司平溪卫(今贵州玉屏)人。明孝宗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举人,明武宗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进士。初授无锡知县,办案裁决敏速,日了百余事,曲直无不服众心,民惊以为神。该县当水陆交通要冲,驿使往来,索要无厌。侯位性格刚毅,不畏强权,一切皆以法应之。因而有政声,行任兵部主事,转武库司郎中。明武宗好游幸,侯位累抗疏谏,受廷杖。后来,升任江南操江巡抚,在任上奏减浮粮,清理海防,存恤百姓,兴革利弊,有政声。

其母亲夏氏百岁时,明世宗敕建坊,去世时,又赐祭葬。侯位后升任到都御史。著作散佚,惟《平溪卫》载律诗一首。 田秋

(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出身仕宦书香门第,幼读书用功,聪敏过人。明武宗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十七岁时中云南乡试举人,九年(公元1514年)二十岁时入朝考取进士。明世宗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任福建延平府推官,六年(公元1527年)任直隶河间府推官,次年授户科给事,九年(公元1530年)授礼科左给事,十五年(公元1536年)任吏科左给事,户科都给事,福建布政司参政,十八年(公元1539年),升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再升任广东布政使。二十年(公元1541年)六月,惊悉两子会试不第后相继丧于京城的消息后,万分悲痛,方寸迷乱,遂辞职还乡。后在家乡办学,直到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田秋居官廉洁奉公,直言敢谏,刚正不阿,功德卓著,政绩斐然。他革除内府监滥支皇室膳食费,清理光禄寺浪费资财,裁减太常寺过多的人役,酌削御马监冗重开支,规劝皇帝天地坛祭祀和迁冢中不要劳民伤财。云南镇官大施虐政,朝廷鞭长莫及,京中官员不敢过问,他他具奏弹劾等等。

田秋的最大业绩是关心家乡文化建设,最早提出在贵州兴办州县学校,在贵族开科取士。明成祖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在以后的120年间,因为没有乡闱,很多读书人参加考试,都要到千里之外的云南去应试,除少数富贵家庭之外,很多贫寒之士是无能为力的。因此埋没了很多人才。田秋力主贵州开设乡闱,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他向皇帝上《开设贤科以宏文教疏》,奏请在贵州开设考场、开乡试。十四年(公元1535年),获得朝廷批准。十六年(公元1537年),贵州首次开科,初定解额二十五名。开科本省,节劳省费,向学者日益增多,从此贵州人才四起,直追中原。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他还上了《请建务川、安顺、印江学疏》,也得到了批准,三地相继办起了学校,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田秋能诗,擅长书法,思南潮底有石临官道,高数尺,上携\黔中柢柱\四字,为田秋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所书。著有《西麓奏议》,删定有《思南府志》二册。 饶俦

明朝铜仁府(今贵州铜仁)人。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举人,曾官知县,有文才,擅作擘窠大书,铜仁东山下有饶氏园遗址,其中有石室深宽各一丈,内刻\藏书室\三大字,右上有一天然凹外,深约尺余,宽二尺许,旁刻\

洗墨\二字,皆饶俦手笔,其书法以二王为基础,俊秀超逸,勃然有生趣。

李渭

(?-1589),号同野,明朝贵州思南府水德司(今思南县)人。明代著名理学家。明世宗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举人。历任华阳(四川成都)知县、和州(安徽和县)知州、高州府(广东茂名)同知、化州知府、南京户部郎、韶州知府、广东副使、云南左参议等。任官期间,能廉洁自守,尊爱百姓。初由华阳知县升和州知州、高州同知时,曾有合浦令、化州、吴州吏以珠宝、金银相贿赂,被李渭叱之不受。渭潜心研究儒学,生平无日不以讲学为事,讲学反对空论,主张实践,受人敬仰。他是贵州有名的理学家,一生治学以孔子\四不\为准则,主张修养的功夫是\无欲\,还进一步阐明了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他与清平的孙淮海、贵阳的马心庵被称为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学者称他\同野先生\。明神宗赐他对联曰:\南国躬行君子,中朝理学名臣\。他晚年辞官还乡后,在思南府城北中和山观音阁点易洞设\中和书院\讲学,兴学黔中,开黔北学风,学者如影相从,使黔北文人蔚起,代不乏人。曾有江西万安人赖嘉谟,首以为师,大有德而去,考中进士,官四川左参政。又有江西徐

号茜溪,明朝贵州思南人。明思宗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举人。十年(公元1637年)进士。官浙江安吉知州、行取授兵部浙江司员外郎,升本司郎中。永历称号,相从戎马间,官至兵部尚书。永历亡后,隐居著述以终。《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郑逢元

(1613-1689),字天虞,又字天瑜,法名天问,明朝平溪卫(今贵州玉屏)人。幼聪颖,明思宗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曾任务川县教谕,湖广衡州府同知、知府,有政绩,升监军副使,寻加参政,监滇、黔、楚、蜀、粤五省军。南明唐王时晋天虞太仆卿。南明永历初赴桂林,监督羽林,转太常,后晋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总督滇、黔、楚、蜀军务,因保黔功加封尚书左都御史,朝暮勤王,鞠躬尽瘁,不遗余力。孙可望据黔称王,元不屈孙可望,曾书《王命论》以讽之,归卧杜门,威武不屈。永历居滇,特召授为礼部尚书,仍兼兵部,参与机务,永历亡后,祝发于滇之宝台山为僧。清康熙年间,主纂《平溪卫志》,所著诗文多散失,仅见《黔诗纪略》录其诗十八首。 郑逢元

(1613-1689),字天虞,又字天瑜,法名天问,明朝平溪卫(今贵州玉屏)人。幼聪颖,明思宗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曾任务川县教谕,湖广衡州府同知、知府,有政绩,升监军副使,寻加参政,监滇、黔、楚、蜀、粤五省军。南明唐王时晋天虞太仆卿。南明永历初赴桂林,监督羽林,转太常,后晋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总督滇、黔、楚、蜀军务,因保黔功加封尚书左都御史,朝暮勤王,鞠躬尽瘁,不遗余力。孙可望据黔称王,元不屈孙可望,曾书《王命论》以讽之,归卧杜门,威武不屈。永历居滇,特召授为礼部尚书,仍兼兵部,参与机务,永历亡后,祝发于滇之宝台山为僧。清康熙年间,主纂《平溪卫志》,所著诗文多散失,仅见《黔诗纪略》录其诗十八首。 田榕

字瑞云,一字南村,清朝贵州玉屏人。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举人。历任保山、太平、安陆知县。诗书均有名于时,行历颇广,每所经涉,多有吟咏,诗风趋向王渔洋,有神韵风致。他同潘淳是继周渔璜之后引起诗坛注目的黔中诗人。他的《黔苗竹枝词》与余上泗的《蛮峒竹枝词》被时人誉为双璧。他与当时画家亦多有交往,有《为蒋树存明府题鸿泥轩图》为证:\乌蒙山人绘绣谷,云烟染就压荆关,

郎中笔墨珊瑚在,品在米家父子间。\著有《碧山堂诗钞》16卷,附1卷。 黄墨耕

贵州铜仁人。生活于清康熙至雍正年间(公元1662-1735年)。能诗擅画,曾为乡人徐訚(公元1657-1723年)绘《淡园春林图》。画上题诗:\柴门恰对数峰青,绕郭临江结草亭。好鸟啼残春睡足,一帘花影雨初停。\徐氏亦有题诗。今不惟此画散佚,黄氏手迹亦多年访观不得,唯借诗句以存其意象了。贵州省博物馆尚存其一件横幅。浅绛设色,笔墨精绝。画中写江山秋色,有桥梁、舟楫、点景人物,颇似虞山派面目。 徐世垓

(1700-1780),字九征,一字存朴,号惕庵,贵州铜仁人。清诰封朝议大夫徐镇之父,翰林学士徐如澍之祖父。他因家道中落,不能治科举,在家躬耕以奉养父母。后因其子除镇任职四川南充、新津、绵竹、保县、天全、雅州,遂随其子居官署。因他工诗善书,多与各地文士交游,著有《蜀游草》二卷。书法以草书见奇。尤喜作擘窠大字。 郭石渠

字文渊,贵州思南县人。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进士。钦赐一品,官翰林院检讨,历任礼部、吏部、刑部郎中。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任乙卯科陕西省正考官,转江南道监察御使。

张素

字丹书、悔堂、鲁坛,晚年自称老蒙,贵州铜仁人。书画家。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举人,十六年(公元1751年)进士。曾官华阳知县,并在河南、山东诸地作幕僚。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复归铜仁,主讲铜江书院。享年七十一岁。喜为诗歌,擅长书画。曾监修四川贡院,落成之日,其名号号口悉按《千字文》顺序排列,书字于号口之上,字大二尺许,遒劲端严,观者无不赞叹。画为山水,亦清淡有致。片纸尺幅,得者如获至宝。 石柳邓

(1737-1797)苗族,清朝贵州松桃厅(今松桃县)人。苗族农民起义领袖,出身贫苦,靠帮工度日,为人好打抱不平,在群众中有威望。清朝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与本厅苗族女首领乜妹,湖南永绥厅(今花垣县)石三保和乾州厅(今吉首市)吴八月等领导黔东北和湘西一带苗族农民

起义。他有组织群众起义的能力,有指挥武装斗争的才干,有坚定不移的气节,是苗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农民领袖。起义发展很快,迅速发展到湘、黔、川交界广大地区。清廷先后派福宁、福康安等调集川、滇、黔、湘、鄂及两广等七省官兵十八万人前往镇压。义军妙用\敌有万兵,我有万山,敌来我去,敌去我来\的战术屡败清军,使前来围剿的清军三易主帅,给了统治阶级以沉重的打击。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在湖南平陇(今吉首市境内)的贵鱼城战斗中壮烈牺牲。 徐如澍

(1752-1833),字洵南,号雨凡、春帆、静然,清朝贵州铜仁人。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举人,四十年(公元1775年)进士。初任武英殿四库馆分校,编修。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任四川乡试副考官、三通馆纂修。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补山东道监察御史、又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山东沂州府知府、河南、广东道员。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任会试同考官,再任京畿、户科、工科给事中,内阁侍读学士,实录馆总校,顺天府府承兼提督学政,鸿胪寺卿,通政使司副使等职。十五年(公元1810年)回籍,受聘主讲贵阳贵山书院。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病逝。喜作诗歌、工书画,著《宝砚山房诗集》二十卷、《文

军。起义军先后攻占铜仁、松桃、思南、石阡、印江、玉屏、清溪,湖南的凤凰、晃州、沅州和四川的秀山等十余州县。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正月,清政府派湘军进攻铜仁,徐廷杰在战斗中牺牲。斗争失败,余部转入白号军中。 包茅仙

(?-1865),贵州松桃人。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10月,他在松桃孟溪起义,攻下乌罗、松桃,又分兵一路向南,与铜仁义军配合,直下湖南凤凰,一路向北,直逼秀山。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清廷调齐湘、川、黔各地清军前来镇压,他避入梵净山区,与白号军相互呼应,使清军顾此失彼。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他在伏魔山一带重新活动,与前来围剿的湘黔清军坚持战斗。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又率义军直逼松桃,大败前来驰援的湘军。因铜仁方面的清军增援,义军也伤亡很重,仅率余部数百人重回梵净山。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腊月,包又大起,分路进攻,取得清溪大捷。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清廷调重兵包围,经拼死决战,最后英勇牺牲。 夏国光

字观之,号贯之、官之,又号松明山樵,清朝贵州石阡人。生活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公元1862-1908年)。清末贡生。善绘画,擅山水,尤工画梅。有四时花卉屏长传世。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石阡县志》所载《石阡八景》即据其手迹翻刻。我国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邱石冥早年曾从之学画。 程掝林

清朝贵州思南县人,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举人,十五年(公元1889年)进士。官翰林院总纂,十九年(公元1893年)出任甘肃乡试正考官。平生精研说文,著述甚富。所著《说文通例》未刊稿本,民国初年商务印书馆曾以三千金求出版,未应允。

(1758-1822),字兴庵,号竹村,清朝贵州印江人。书画家。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进士。发陕西州判补长安县丞,后任永寿知县,泾阳知县。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居母忧回籍。旋补广东归善、徐闻、新会等地知县。精于书法,自成一体,老而弥工。在京师时,曾因善书法而得保荐内阁中书,因与成亲王书体近似,得以成为成亲王的捉刀人。在陕西留有石刻多种。印江县城西中寨口的八角七层文昌阁,有其所书\江城砥柱\石匾。又善画,尤长画梅,工中带写,笔墨酣畅,画上多题自作诗,很有书卷气。有墨笔写意梅花图轴,梅图奇特,梅枝倒折,形成一环状,环中题字潇洒自然,疏密有致,使书法与绘画之美交融,浑然有致,使书法与绘画之美交融,浑然难分,而题句亦有深意:\占尽春魁柳未芽,一庭疏影雪横斜。重地身份缘何事?只为能开冷处花。\著作有《政学草稿》、《政余诗钞》、《存桂山房诗钞》等刻本传世。 杨沂秀

字鲁川,贵州镇远人。为果勇侯杨芳之侄。系清朝道光年间进士,曾任陕西鄂县知县等。其女儿杨林贞工书画。 秦魁榜

(?-1868)又名秦崽崽,秦黑胡子,清朝贵州思南县人。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腊月,灯花教首刘仪顺,于思南鹦鹉溪与致和团首何冠一组织白号军起义,攻破思南,杀死知府,于次年二月在思南岑头盖修筑大营垒,驻军两万余人。九年(公元1859年),刘仪顺又在岑头盖建宫殿,设府署,立朱明月为秦王,刘仪顺自任左丞相,封秦魁榜为右丞相。白号军纵横千余时,聚兵数十万,持续十余年,联合苗、回义军,先后攻下了思南、印江、石阡、湄潭、务川、绥阳、正安、桐梓、遵义、仁怀、黔西、大定、定番、广顺、镇宁等府州县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秦王政权迁往秦魁榜的家乡思南秦家寨。白号军的胜利震动了清朝最高统治者,他们调集川军、湘军前来镇压。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六月,川军攻陷玉华山,接着进攻岩门关的时候,刘仪顺、秦魁榜被叛徒捉住,慷慨就义于成都,历时十多年的白号军起义最后失败。 胡胜海

(?-1868)小名胡黑二,清朝贵州思南人。黄号军农民起义军将领。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二月,在安化乾溪梅林寺(思南境内)起义。用黄色头巾包头,故称黄号军。仍奉刘义胜为教主。同年四月攻下务川城,进逼沿河。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黄号军配合各地号军围攻余庆

城,夺取荆竹园,作为军事政治中心。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在清军围剿中被俘,惨遭杀害。 梅济鼎

(?-1856),清朝贵州铜仁人。清道光时(公元1821-1850)举人。因痛恨苛征,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10月与徐廷杰在铜仁率众起义,攻占铜仁府文武衙门,击毙知府。随即与江口刘世美,印江田宗达等相呼应,率众再次起义。他们以反\折征\为口号,头带红巾,故称红号军,梅为红号军首领之一。红号军士气旺盛,连陷松桃、思南、石阡、印江、玉屏、青溪等城镇,并向湖南进军,义军民展到万余人。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正月,湘军攻占铜仁在激战中,徐廷杰、梅济鼎等皆英勇牺牲。 包茅仙

(?-1865),贵州松桃人。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10月,他在松桃孟溪起义,攻下乌罗、松桃,又分兵一路向南,与铜仁义军配合,直下湖南凤凰,一路向北,直逼秀山。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清廷调齐湘、川、黔各地清军前来镇压,他避入梵净山区,与白号军相互呼应,使清军顾此失彼。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他在伏魔山一带重新活动,与前来围剿的湘黔清军坚持战斗。同治二年(公

元1863年),又率义军直逼松桃,大败前来驰援的湘军。因铜仁方面的清军增援,义军也伤亡很重,仅率余部数百人重回梵净山。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腊月,包又大起,分路进攻,取得清溪大捷。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清廷调重兵包围,经拼死决战,最后英勇牺牲。 徐廷杰

贵州铜仁人。举人,红号军首领。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11月在铜仁发动起义,起义军用红色头巾,所以称红号军。起义军先后攻占铜仁、松桃、思南、石阡、印江、玉屏、清溪,湖南的凤凰、晃州、沅州和四川的秀山等十余州县。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正月,清政府派湘军进攻铜仁,徐廷杰在战斗中牺牲。斗争失败,余部转入白号军中。 张尚轩

(1837-1911),字子衡,清朝贵州松桃人。辛亥革命烈士。以打铁为生,精武术。1909年在农村成立哥老会,自编革命歌谣,宣传反对帝制,次年与湖南凤凰厅哥老会合编为\光复军\,并与同盟会取得联系。1911年10月28日,率松桃的光复军协助湖南进攻凤凰厅时,与清军激战,与其战友多人壮烈牺牲,为辛亥革命烈士,群众为竖烈士墓碑悼念。 胡胜海

(?-1868)小名胡黑二,清朝贵州思南人。黄号军农民起义军将领。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二月,在安化乾溪梅林寺(思南境内)起义。用黄色头巾包头,故称黄号军。仍奉刘义胜为教主。同年四月攻下务川城,进逼沿河。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黄号军配合各地号军围攻余庆城,夺取荆竹园,作为军事政治中心。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在清军围剿中被俘,惨遭杀害。 梅济鼎

(?-1856),清朝贵州铜仁人。清道光时(公元1821-1850)举人。因痛恨苛征,于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10月与徐廷杰在铜仁率众起义,攻占铜仁府文武衙门,击毙知府。随即与江口刘世美,印江田宗达等相呼应,率众再次起义。他们以反\折征\为口号,头带红巾,故称红号军,梅为红号军首领之一。红号军士气旺盛,连陷松桃、思南、石阡、印江、玉屏、青溪等城镇,并向湖南进军,义军民展到万余人。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正月,湘军攻占铜仁在激战中,徐廷杰、梅济鼎等皆英勇牺牲。 徐廷杰

贵州铜仁人。举人,红号军首领。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11月在铜仁发动起义,起义军用红色头巾,所以称红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n1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