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18 02: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选题(每题Label分) 1 .体重指数(kg/m2)是()。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正确答案:B 2 .统计量()。

A.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 B.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 C.是根据总体的全部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D.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 E.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正确答案:E 3 .血压(Kpa)是()。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正确答案:B

4 .小概率事件在统计学上的含义是()。

A.指发生概率P≥0.5的随机事件

B.指一次实验或者观察中绝对不发生的事件

C.在一次实验或者观察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的事件,一般指P≤0.05

D.在一次实验或者观察中发生的可能性较大的事件,一般指P>0.05

E.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C

5 .某次研究进行随机抽样,测量得到该市11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值,则研究的总体是()。

A.所有成年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值

B.该市所有成年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值

C.该市所有健康成年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值

D.110名健康成年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值

E.所有男子的血清总胆固醇值

正确答案:C 6 .搞好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主要的是:()。 A.原始资料要多 B.原始资料要准确 C.整理资料要细 D.分析资料要先进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7 .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性别 B.体重 C.血型 D.职业 E.民族

正确答案:B

8 .表示血型(A.B.AB.O型)的资料,该资料为()。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分类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正确答案:C

9 .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C

10 .脉搏数(次/分)是:()。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正确答案:B

11 .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用P表示 B.大小在0到1之间

C.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某时间发生的概率P≤0.05,称为小概率事件 正确答案:C

12 .下列变量的观测结果属等级资料的是()。 A.白细胞计数 B.住院天数

C.门诊就诊人数 D.患者的病情分级 E.各临床科室的患者数 正确答案:D

13 .统计工作中最首要最关键的步骤()。 A.统计设计

B.原始资料的收集 C.资料的详细分析 D.结果准确汇报

E.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正确答案:A

14 .在有关2007年成都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中,总体是()。 A.所有糖尿病患者 B.所有成都市居民

C.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D.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者

E.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非糖尿病患者 正确答案:C

15 .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学历 B.民族 C.血型 D.职业 E.身高

正确答案:A

16 .美国人1954年实施了旨在评价索尔克(Salk)疫苗预防小儿麻痹或死于脊髓灰质炎效果的临床试验,最终肯定了索尔克疫苗的效果。问此结论是针对()而言。 A.180万儿童 B.每个儿童

C.所有使用索尔克疫苗的儿童

D.所有儿童

E.180万儿童中随机化的1/4 正确答案:C

17 .如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当是()。 A.总体中典型一部分 B.总体中任意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正确答案:C

18 .根据体重指数BMI将研究对象分为偏瘦、正常、超重、肥胖,此种资料属于()。 A.连续型定量资料 B.无序多分类资料 C.有序分类资料 D.二分类资料 E.离散型定量资料 正确答案:C

19 .年龄(岁)是()。 A.观察单位 B.数值变量 C.名义变量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正确答案:B

20 .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正确答案:B

21 .统计学上所说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P,其取值范围为()。 A.P≤1 B.P≥1 C.P≥0 D.1≥P≥0 E.1>P>0 正确答案:D

22 .患者临床基本资料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疾病分类 B.有无家族史 C.有无手术史 D.血型 E.血脂

正确答案:E

23 .概率和频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A.概率就是频率 B.概率可以大于1

C.频率是相对样本而言的 D.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可以改变

E.概率比频率小 正确答案:C

24 .某人记录了50名病人贫血情况:正常、轻度贫血、中度贫血、重度贫血,此资料可以进一步转换为()。 A.定量资料 B.正态分布资料 C.有序资料 D.计数资料 E.偏态分布资料 正确答案:D

25 .关于抽样误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抽样误差可以避免 B.抽样误差大小可以估计 C.不同样本间不存在抽样误差

D.抽样误差就是一种系统误差

E.抽样误差是指个体差异 正确答案:B

26 .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A.样本 B.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D.个体 E.观察指标 正确答案:D

27 .总体是由()组成。 A.部分个体 B.全部研究对象 C.全部个体

D.相同的观察指标

E.同质个体的所有观察值 正确答案:E

28 .家庭人口数(人/家)的资料,该资料为()。 A.观察单位 B.等级资料

C.连续型定量资料 D.离散型定量资料 E.样本资料 正确答案:D

29 .孕妇产前检查的次数,该资料为()。 A.观察单位 B.定性资料 C.定量资料 D.等级变量 E.样本资料

正确答案:C

30 .乙肝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和阴性,资料为()。 A.观察单位 B.定量资料 C.分类资料 D.等级变量 E.研究个体 正确答案:C

三.判断题(每题Label分) 1 .如果个体间有变异,则他们一定不是来自同一总体。 正确答案:E

2 .哑变量可以参与计算,所以哑变量是定量变量。 正确答案:E

3 .描述不确定现象,通过重复观察,发现生物医学领域的不确定现象背后隐藏的统计规律是医学统计的显著特征。

正确答案:R

4 .同质的个体间不存在变异。

正确答案:E

5 .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单位为千或万时可以取小数值,此时可近似地视为连续型变量。 正确答案:R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一.单选题(每题Label分) 1 .描述一组极度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宜用()。 A.第50百分位数 B.标准差 C.变异系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方差

正确答案:D

2 .计算130名12岁男孩身高的平均数一般用:()。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调和均数D中位数E.众数 D.

正确答案:A

3 .假设将一个正态分布的资料所有的原始数据都减去一个正数,下列说法正确是()。 A.均数减小,标准差不变

B.均数和标准差均增大 C.均数不变,标准差增大 D.不一定

E.均数和标准差均没有变化 正确答案:A

4 .计算某病的平均潜伏期,宜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相对数 E.四分位数 正确答案:C

5 .描述一组对称分布资料变量值的平均水平,宜选用()。 A.算术均数 B.方差 C.几何均数 D.标准差 E.变异系数 正确答案:A

6 .对于偏态分布资料描述其集中趋势,宜用()。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变异系数 E.方差

正确答案:C

7 .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时,平均数宜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相对数 E.四分位数 正确答案:B

8 .正态分布资料在理论上有()。

A.均数小于中位数 B.均数大于中位数 C.均数等于中位数 D.均数等于几何均数 E.中位数等于几何均数 正确答案:C

9 .下列有关方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总体方差用Var(X)表示 B.样本方差用表示 C.方差又称均方差

D.方差为标准差的平方 E.方差越大数据间离散程度越大 正确答案:B

10 .均数和标准差的关系是:()。

A.均数愈大,S愈小 B.均数愈大,S愈大

C.S愈大,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

D.S愈小,均数对各变量值的代表性愈好

E.S愈小,均数与总体均数的距离愈大

正确答案:D

11 .当数值变量资料分布末端无确定数据时,平均数宜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相对数 E.四分位数 正确答案:C

12 .有关离散趋势的指标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观测值越大,说明个体间差别越大

B.观测值越大,说明观测值变异越小

C.标准差越小,说明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D.标准差越小,说明均数的代表性差

E.观测值越集中,说明个体变异越大

正确答案:C

13 .反映一组等比资料的集中趋势的指标一般用:()。 A.众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算术均数

E.频数分布最高组的组中值 正确答案:B

14 .用均数和标准差可以全面描述()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

A.正偏态分布 B.负偏态分布 C.正态分布 D.双峰分布 E.任意分布 正确答案:C

15 .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A.统计量与参数

B.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 C.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 D.标准差与标准误 E.样本与总体 正确答案:B

16 .比较某地10岁儿童肺活量和血压的变异程度,宜用()。 A.极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 正确答案:D

17 .表示血清抗体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

A.算术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 正确答案:C

18 .用频数表计算平均数时,各组的组中值应为()。 A.本组段变量值的平均数 B.本组段变量值的中位数 C.本组段的上限值 D.本组段的下限值

E.(本组段上限值+本组段下限值)/2

正确答案:E

19 .正态分布资料,描述其集中趋势合适的指标是()。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标准差

正确答案:A

20 .极度偏态分布资料描述其离散趋势合适的指标是()。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E.标准差

正确答案:C

21 .欲全面地描述近似正态分布资料的分布特征,宜选用()。

A.均数和中位数 B.中位数和方差

C.均数和四分位数间距 D.均数和标准差 E.几何均数和标准差 正确答案:D

22 .下列资料必须用中位数来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是()。 A.正态分布资料 B.等比级数资料

C.对数正态分布资料

D.两端或一端无确切值资料 E.以上均可以 正确答案:D

23 .中位数等于几何均数的分布是:()。 A.负偏态分布 B.正态分布

C.对数正态分布 D.正偏态分布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24 .下列中位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位数是指将原始观察值从小到大后位次居中的观察值。

B.理论上一半观察值低于中位数,一半观察值高于中位数。

C.中位数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特别是偏态分布资料。 D.中位数利用全部观察值计算出来的。

E.中位数只与位次居中的观察值大小有关。 正确答案:D

25 .测量了某地152人接种某疫苗后的抗体滴度可以选用的指标是()。 A.标准差 B.算数均数 C.中位数 D.几何均数 E.方差

正确答案:D

26 .样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观察值称为()。 A.中位数 B.均数 C.几何均数 D.极差 E.众数 正确答案:E

27 .对连续型定量变量频率分布表的编制步骤错误的是()。

A.计算极差

B.确定组段数与组距 C.确定各组段的上下限 D.组距=极差/组段的下限 E.列表划分组段后,清点各组段内的数据(频数) 正确答案:D

28 .下列有关标准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样本标准差用S表示 B.标准差越大,数据的集中趋势越小

C.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称为标准差

D.标准差的量纲与原变量一致

E.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趋势越大

正确答案:B

29 .比较某地1-2岁和10-12岁女童的变异程度,宜用() A.极差

B.四分位数间距 C.方差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 正确答案:D

30 .计算一群同质个体的体重的平均水平,宜选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 E.方差

正确答案:A

三.判断题(每题Label分) 1 .四分位数间距可以看成中间一半观察值的极差。 正确答案:R

2 .如果资料中观察值是有单位的,那么标准差一定有相同单位。 正确答案:R

3 .可以用标准差来描述一组对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程度。

正确答案:R

4 .中位数用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因此,在描述资料

集中趋势的指标时应首选中位数。

正确答案:E

5 .通过比较一组临产妇女身高体重标准差的差异,可以比较两者的变异程度。 正确答案:E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一.单选题(每题Label分) 1 .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均数 E.比

正确答案:D

2 .成年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发病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患病率 E.相对数 正确答案:C

3 .下列指标不属于相对数的是:()。 A.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百分位数 E.比

正确答案:D

4 .某年初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的比值是:()。 A.频数 B.率

C.构成比 D.相对比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5 .描述计数资料的相对数主要包括:()。

A.构成比、率、相对比 B.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 C.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 D.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 E.出生率、死亡率、增加率 正确答案:A

6 .构成比具有的特点为:()。 A.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

和等于100%或1

B.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小于100%或1

C.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大于100%或1

D.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大于或小于100%或1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7 .实际工作中,容易将构成比当成率分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构成比较率容易计算 B.构成比较率难计算

C.构成比与率的计算方法一样

D.构成比用得较多

E.计算构成比的原始资料较率容易得到 正确答案:E

8 .某地1999年肝炎发病率是2000年的1.25倍,此指标属于:()。 A.构成比 B.相对比 C.平均数 D.率

E.发展速度 正确答案:B

9 .某部队夏季拉练,发生中暑21例,其中北方籍战士为南方籍战士的2.5倍,则结论为:()。

A.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 B.南方籍战士容易发生中暑 C.尚不得得出结论

D.北方、南方籍战士都容易发生中暑

E.北方籍战士中暑频率比南方籍战士高 正确答案:C

10 .说明事物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年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的是()。 A.定基比 B.环比

C.平均发展速度 D.增长速度 E.绝对增长量 正确答案:C

11 .关于相对数,下列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

标之比

B.常用相对数包括相对比,率与构成比

C.计算相对数时要求分母要足够大

D.率与构成比虽然意义不同,但性质相近,经常可以混用

E.相对数是分类资料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指标 正确答案:D

12 .相对比的特点:()。 A.一定要小于100% B.一定要大于100%

C.可小于100%也可大于100%

D.各相对比的和等于100%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13 . 今有某医院各科患者与死亡资料,拟计算下列指标: 科别 患者数 死亡数 外科 1500 180 内科 500 20 传染科 400 24 合计 2400 224 则各科病死率为:( )。

A.各科患者数/患者总数 B.各科病死数/病死总数 C.各科病死数/各科患者数 D.各科病死数/总人口数 E.病死数合计/患者数合计 正确答案:C

14 .()表示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 A.频率指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定比 E.环比

正确答案:B

15 .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严重程度可选用:()。 A.相对比 B.绝对数 C.构成比 D.率 E.环比

正确答案:D

16 .某市有30万人口,2002年共发现2500名肺结核患者,全年总死亡人数为3000人,其中肺结核死亡98人,要说明肺结核死亡的严重程

度,最好应用:()。 A.粗死亡率

B.肺结核死亡人数 C.肺结核死亡率 D.肺结核死亡构成 E.肺结核的病死率 正确答案:E

17 .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胃癌患者占5%,此指标属于:()。 A.构成比 B.相对比 C.平均数 D.率

E.发展速度 正确答案:A

18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计算相对数尤其是率时应有足够数量的观察单位数或观察次数

B.分析大样本数据时可以构成比代替率

C.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D.相对数的比较应注意其可比性

E.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作假设检验 正确答案:B

19 .说明事物在一定时期增长的绝对值是()。 A.定基比 B.环比

C.平均发展速度 D.增长速度 E.绝对增长量 正确答案:E

20 .描述计数资料的主要指标是:()。 A.平均数 B.相对数 C.标准差 D.标准误 E.变异系数 正确答案:B

21 .关于动态数列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动态数列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将一系列描述事物的统计指标依次排列起来 B.动态数列可以观察和比较该事物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发

正确答案:B

8 .直线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r>r0.01,34,可认为()。 A.回归系数β=0 B.相关系数ρ=0 C.决定系数等于零

D.X、Y间存在线性关系 E.X、Y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正确答案:D

9 .最小二乘估计方法的本质要求是()。

A.各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和最小

B.各点到x轴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大

C.各点到直线的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D.各点到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E.各点到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大 正确答案:D

10 .对于一组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资料,经直线相关分析得相关系数,若对该资料拟合回归直线,其回归系数( )。 A.b>0 B.b<0 C.b=0 D.-1< b <1 E.b>1

正确答案:A

11 .在简单线性回归分析中,Sy·x(又称剩余标准差)反映()。

A.应变量Y的变异度 B.自变量X的变异度

C.扣除X影响后Y的变异度 D.扣除Y影响后X的变异度 E.回归系数b的变异度 正确答案:C

12 .若直线回归系数b=0,则一定有( )。

A.绘制散点图一定呈圆形 B.两变量间不存在回归关系 C.两变量间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D.两变量间毫无关系

E.两变量间既不存在相关关系亦不存在回归关系 正确答案:C

13 .如果直线相关系数r=1,则一定有()。

A.直线回归的截距等于0

B.直线回归的截距等于Y的均数或X的均数

C.直线回归的SS残等于0 D.直线回归的SS总等于0 E.直线回归的SS残等于SS回

正确答案:C

14 .随机抽取1~7岁儿童200名,建立y(体重/kg)关于x(年龄/岁)的回归模型,回归系数b=2,则回归系数的解释为( )。

A.对于所有的儿童,年龄每增加1岁,体重平均增加2kg B.对于所有的儿童,年龄每增加1岁,体重均增加2kg C.对于1~7岁儿童,年龄每增加1岁,体重平均增加2kg D.对于1~7岁儿童,年龄每增加1岁,体重必定增加2kg E.对于所有儿童,年龄增加,体重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C

15 .关于Y=a+bX中的|b|,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b是回归直线的斜率 B.b>0表示直线从左下走向右上

C.b<0表示直线从左上走向右下

D.|b|越大。则回归直线越陡 E.b=0表示直线通过原点 正确答案:E

16 .研究一年级女大学生肺活量依体重变化的回归关系时,SS残差的大小可由()来解释。 A.体重

B.个体的差异

C.体重以外的其他一切因素 D.体育锻炼 E.遗传因素 正确答案:C

17 .在求出Y关于X变化的线性回归方程后,发现将原始数据中的某一点(xk,yk)的横坐标值代入方程所得的值不等于yk,则可以认为()。 A.此现象无法解释 B.此现象正常 C.计算有错误

D.X与Y之间呈非线性关系 E.X与Y之间呈线性关系 正确答案:B 你的答案:B 18 .研究身高和体重之间是否有数量依存关系宜采用() A.t检验 B.u检验 C.F检验 D.相关分析 E.回归分析 正确答案:E

19 .欲建立女大学生的胸围(cm)与肺活量(L)的线性回归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胸围和肺活量必须先进行标准化变换,以消除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影响 B.肺活量为自变量,胸围为应变量

C.先绘制散点图,散点呈现线性趋势,则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D.回归系数不论有无统计学意义,都必须解释回归系数 E.回归系数有统计学意义,则胸围与肺活量间一定为因果关联

正确答案:C 你的答案:C 20 .当偏态分布双变量中相同秩次较多时,表示它们的相互关系宜计算()。 A.a B.b C.r D.rs

E.校正rs 正确答案:E

21 .检验总体直线回归方程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可采用()。

A.Z检验或χ2检验 B.方差分析或t检验 C.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 D.Z检验或t检验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B

22 .直线回归中,如果自变量X乘以一个不为0或1的常数,则有()。 A.截距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改变 E.以上请况都可能

正确答案:B

23 .表示正态分布双变量间有无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统计量是()。 A.a B.b C.r D.rs

E.校正rs

正确答案:C

24 .在双变量数量依存变化的直线关系中,表示其直线斜率的是() A.a B.b C.r D.rs

E.校正rs 正确答案:B

25 .直线回归方程Y=a+bX是用来描述()。

A.两变量间确定性数量关系 B.两变量间非确定性数量关系

C.两变量问线性函数关系 D.两变量间有无关系 E.两变量间有无差别 正确答案:B

26 .下列有关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知r来自ρ不为0的总体,则r>0表示正相关,r<0表示负相关

B.b>0表示直线从左下方走向右上方

C.a>0表示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在原点上方

D.回归直线一定通过坐标原点

E.散点距回归直线的纵向距离和是最小的 正确答案:D

27 .已知两样本r1=r2,n1>n2,则有()。 A.b1=b2 B.b1>b2

C.两样本回归系数等价 D.两样本决定系数相等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D

28 .对y=14+4x是1~7岁儿童以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的回归方程,若体重换成国际单位kg,则此方程()。 A.截距改变 B.回归系数改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改变 E.回归方程不变 正确答案:C

29 .探讨男性腰围与腹腔内脂肪面的关系,对20名男性志愿受试者测量其腰围(cm),并采用核磁共振成像法测量其腹腔内脂肪面积(cm2),建立有腰围估计腹腔内脂肪面积的回归模型,回归系数为b=2.110,则回归系数的解释为( )。

A.对于健康成年人,腰围每增加1cm,腹腔内脂肪面积平均增加2.110 cm2 B.对于健康成年人,腰围增加1cm,腹腔内脂肪面积一定增加2.110 cm2

C.对于健康成年人,腰围越大,腹腔内脂肪面积一定越大

D.对于健康成年男性,腰围每增加1cm,腹腔内脂肪面积平均增加2.110 cm2 E.对于健康成年男性,腰围增加1cm,腹腔内脂肪面积一定增加2.110 cm2 正确答案:D

30 .若对回归系数b的假设检验采用t检验,其自由度υ为()。 A.n B.n-1 C.n-2 D.2n-1 E.2n-2

正确答案:C

三.判断题(每题Label分) 1 .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只能用F检验。 正确答案:E

2 .同一双变量资料,如回归系数大于0,则相关系数必小于0。

正确答案:E

3 .回归系数b的意义是Y每增(减)一个单位,Y平均改变b个单位。 正确答案:E

4 .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各观察点与直线的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正确答案:R

5 .建立了回归方程,且b有统计意义,可认为两变量间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R

窗体底端 窗体顶端

一.单选题(每题Label分) 1 .某医生使用三联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共观察到105例有效,有效率为87.5%,故认为此疗法有较好的疗效。该分析()。 A.正确

B.样本含量不够 C.未设立对照 D.未采用盲法

E.未贯彻随机化原则 正确答案:C

2 .某医生预研究清肝活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将在该医院用清肝活血颗粒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采用常规疗法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从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该方案()。 A.可行

B.未遵循随机化原则 C.对照组样本含量太小 D.只需进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

E.对照设立不当,应设立空白对照

正确答案:B

3 .单纯随机抽样指()。 A.每个人被抽中的机会均等 B.总体中相邻个体一定不能被抽中

C.系统误差可以被估计 D.样本中包括的个体仅取决于研究对象本身的特征 E.总体中每个个体都能被抽中

正确答案:A

4 .研究美泰宁对失眠的疗效,实验组服用美泰宁,对照组服用淀粉,这属于()。

A.安慰剂对照 B.相互对照 C.标准对照 D.实验对照 E.自身对照 正确答案:A

5 .设立对照的原则是()。 A.随机确定对照组 B.除处理因素外,其他因素应和实验组尽可能一致

C.人口学因素(如性别.年龄等)应和实验组尽可能一致 D.根据试验目的确定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6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A.随机、配对、盲法 B.重复、随机、均衡 C.随机、盲法、对照 D.对照、随机、重复 E.均衡、盲法、随机 正确答案:D

7 .对某市儿童身体状况作调查,先按民族分类,然后从各类中进行随机抽样,则这种抽样方法是()。 A.单纯随机抽样 B.分层抽样 C.系统抽样 D.整群抽样 E.立意抽样 正确答案:B

8 .某医师研究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效时,实验组用腹腔镜胆囊手术疗法,对照组用传统胆囊手术疗法,这属于()。 A.实验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标准对照 E.历史对照 正确答案:D

9 .样本含量的估计是()。 A.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B.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越多越好

C.根据实际情况,能选多少是多少

D.不必估计,调查整个总体最好

E.保证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确定的最少例数

正确答案:E

10 .某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还是实验性研究,是根据()确定的。

A.研究者的工作属性 B.在现场工作,还是在实验室工作

C.研究对象所提供的信息 D.是否给予研究对象干预措施

E.是否遵循随机化原则 正确答案:D

11 .避免医生以及病人对实验效应观察的主观偏性,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随机化 B.单盲 C.双盲 D.对照

E.多中心研究 正确答案:C

12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受试对象、实验效应、观察指标

B.随机化、重复、设置对照 C.齐同对比、均衡性、随机化 D.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

E.设置对照、重复、盲法 正确答案:D

13 .抽样调查方法中,抽样误差的大小关系为()。

A.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B.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C.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 D.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E.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正确答案:B

14 .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外,要求其他条件必须齐同。 A.系统误差 B.处理因素

C.年龄人口构成比 D.个体因素 E.抽样误差 正确答案:B

15 .为研究治疗偏头痛药物的有效性,研究者让一部分患者服用与研究药物外观、形状完全相同的淀粉片,其主要目的是()。

A.研究淀粉片的治疗作用 B.比较两种片剂的有效性 C.避免患者的心理因素影响 D.减少选择性偏倚

E.评价试验药物的安全性 正确答案:C

16 .按调查对象的范围,常用调查方法分为()。

A.普查、抽样调查、病例-对照调查 B.全面调查、典型调查、队列调查

C.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案例调查

D.普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E.普查、抽样调查、队列调查 正确答案:D

17 .以下关于实验效应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指标有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之分,客观指标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B.观察指标的准确度指观察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C.精密度指对同一指标进行重复观察时,观察值与其均值的接近程度

D.指标的灵敏度反映检出真阳性的能力

E.指标的特异度反映其鉴别假阳性的能力 正确答案:E

18 .以下关于实验研究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因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不同,非实验因素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齐同

B.某医师研究丹参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实验组用丹参,对照组用无任何作用的糖丸,这属于安慰剂对照 C.临床试验中采用安慰剂对照可消除来自于受试对象心理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D.随机抽样的目的是消除抽样误差

E.设计中要求有足够的样本含量实际上就是贯彻重复原则

正确答案:D

19 .下列不能用作标准对照的是()

A.现有的标准方法 B.现用的常用方法

C.患者接受处理后的实验效应

D.现有的参考值 E.现有的标准值 正确答案:C

20 .单盲临床实验中,始终处于盲态的是()。 A.患者 B.医生 C.护士

D.数据管理人员 E.统计分析人员

正确答案:A21 .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相比,主要优点是()。

A.节省时间 B.节省人力 C.节省经费 D.干扰因素少 E.统计分析指标少 正确答案:D

22 .四种基本的随机抽样方法为()。

A.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偶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单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雪球抽样、便利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配额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E.多阶段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机械抽样 正确答案:D

23 .研究某中药的利尿效果,实验组用该中药治疗,对照组用速尿治疗,这属于()。 A.安慰剂对照 B.相互对照 C.标准对照 D.实验对照 E.自身对照 正确答案:C

24 .消除来自于受试对象心理因素对治疗的影响的对照是()。 A.标准对照 B.空白对照 C.安慰剂对照 D.实验对照 E.自身对照

正确答案:C 25 .在相同条件下抽样误差最大的方法为()。

A.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E.雪球抽样 正确答案:C

26 .研究双环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降酶效果,共收治200例病例,其中189例有效,有效率达80.45%,故认为该药有效,值得临床推广,该结论()。 A.正确

B.不正确,样本例数太少 C.不正确,未进行多中心试验 D.不正确,未设立平行对照 E.无法评价该结论 正确答案:D

27 .对调查表考评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A.信度、效度、反应度 B.信度、效度、可接受性 C.效度、灵敏度、特异度 D.信度、灵敏度、特异度 E.效度、反应度、可接受性 正确答案:B 28 .实验设计时,受试对象如何分组,可使得组与组之间具有最好的可比性()。 A.多分几组

B.将条件接近的分入同一组 C.将条件接近的分入不同组 D.将体质弱的分入对照组,强的分入实验组 E.各组的例数相等 正确答案:C

29 .某医师在吸烟与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中,选择对照的最佳条件是()。

A.找出影响肺癌发病的可疑因素,一一平衡

B.选择与肺癌病人发病情况完全相同的其他病病人 C.选择年龄.性别等基本条件

相近的非肺癌病人

D.排除了与研究疾病有关系的人

E.除年龄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均应相同或接近 正确答案:C

30 .为了解某疗法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疗效,用12头健康雌性良种幼猪建立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仅实验组给予该疗法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7天后观察两组幼猪的存活情况。该研究采用的是()。 A.空白对照 B.安慰剂对照 C.实验对照 D.标准对照 E.自身对照 正确答案:A 窗体底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mv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