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光栅实验报告

更新时间:2024-03-28 20: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超声光栅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仪器

1.实验目的

(1)了解超声光栅的原理和使用;

(2)利用超声光栅声速仪测量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2.实验仪器

GSG—1 型超声光栅声速仪、超声发生器(工作频率9~13MHz)、换能器、液槽、JJY-1’型分光仪(物镜焦距f = 168mm)、测微目镜(测微范围8mm)、放大镜、待测液及光源(钠灯或汞灯)等。

二、实验原理

介质受到超声波周期性的扰动,其折射率也将发生变化,此时光通过这种介质,就像透过投射光栅一样,这种现象称为超声致光衍射,把这种载有超声波的透明介质称为超声光栅。利用超声光栅可以计算超声波在透明介质中的速度。

设超声波在液体中以平面波形式沿x方向,在x方向液体中波的形式如下:

y1 = Amcos[2π·( )]

式中,y1为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量;Am为振幅,Ts为超声波周期,λs为超声波波长。

若在垂直x方向有一反射平面,则超声波被平面反射后沿x反方向传播,有如下方程:

y2 = Amcos[2π·( )]

当正反两方向的平面波叠加形成驻波时,平衡位置的偏移量为

y = y1+y2 = 2Amcos2πcos2π

超声波形成驻波时,压缩作用使节点处折射率增大,稀疏作用使远离节点处折射率变小,这样液体折射率就出现周期性变化,平行光沿着与超声波传播方向呈一定夹角的方向通过时会被衍射。由光栅方程可知:

Asinφk = kλ

式中,k为衍射级次,φk为k级衍射角。 超声光栅光路图如下所示:

在右侧望远镜中可观察到衍射条纹。从上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tanφk = 当φk很小时,有

sinφk =

式中,lk为零级衍射到k级衍射之间的距离,f为透镜焦距,则超声波波长为

A =

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为

=

v = Aν =

三、实验步骤

·ν =

式中,ν是换能器共振频率, 为同一波长光相邻衍射级别衍射条纹间距。

(1)分光计的调整:用自准直法使望远镜聚焦于无穷远,望远镜的光轴与分光计的转轴中

心垂直,平行光管与望远镜同轴并出射平行光,调节望远镜使观察到的狭缝清晰; (2)将待测液体注入超声池,液面高度以液体槽侧面的液体高度刻线为准; (3)将超声池放置于分光计的载物台上, 使超声池两侧表面基本垂直于望远镜和平行光管的光轴; (4)两支高频连接线的一端插入超声池盖板接线柱,另一端接入超声信号源的高频输出端,然后将液体槽盖板盖在液体槽上;

(5)开启超声信号源电源,从阿贝目镜观察衍射条纹,细微调节电振荡频率与锆钛酸铅陶瓷片固有频率共振,此时,衍射光谱的级次会显著增多且更为明亮,仔细调节,可观察到左右各 3-4 级以上的衍射光谱;

(6)取下阿贝目镜,换上测微目镜,调焦目镜,使清晰观察到的衍射条纹。利用测微目镜逐级测量其位置读数并记录。

四、数据处理

1.数据记录

条纹位置度数(单位:mm)

级次 光色 -3 1.878 1.405 1.282 -2 2.480 2.167 2.070 -1 3.105 2.945 2.880 0 3.680 3.680 3.680 1 4.270 4.459 4.535 2 4.836 5.205 5.326 3 5.536 5.962 6.143 蓝 绿 黄 换能器共振频率:ν= 9.579MHz 2.逐差法求条纹间距 蓝光: = 绿光: = 黄光: =

= 0.598(mm)

= 0.759(mm) = 0.814(mm)

= 1172.8(m/s) = 1157.8(m/s) = 1142.7(m/s) = 1157.8(m/s)

3.计算超声波在酒精中速度 利用蓝光计算:v1 = 利用绿光计算:v2 = 利用黄光计算:v3 =

= = =

则超声波在酒精中声速:v =

=

4.声速v不确定度

1)频率不确定度: = Δ仪 = 0.02MHz

2) 不确定度

相邻条纹间距(单位:mm) 级次差 光色 平均值

蓝 绿 黄 ①蓝光:sX( ) =

U( ) = 2 2

0.598 0.764 0.813

0.589 0.760 0.814 0.608 0.777 0.816 0.598 0.759 0.814

= 5.8625× mm2

Δ = = 0.0196mm

①绿光:sX( ) =

=5.4347× mm2

U( ) =

2

Δ

= = 0.0189mm

①黄光:sX( ) =

U( ) =

= 1.1× mm2

Δ 仪

= = 0.00478mm

3)声速v的不确定度Uv

= v1

= v1

= 1172.8×

= 38.5(m/s)

= v2

= v2

= 1157.8×

= 28.9(m/s)

= v3

= v3

= 1147.7×

= 7.2(m/s)

= = = 16.2(m/s)

5.则超声波在酒精中传播速率 v = (1157.8 ± 16.2)m/s

五、分析讨论

(提示:分析讨论不少于400字)

(1)本次实验数据使用逐差法减小了实验误差。逐差法是针对自变量等量变化,因变量也做等量变化时,所测得有序数据等间隔相减后取其逐差平均值得到的结果。利用逐差法能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

(2)实验中,若只调出1级衍射谱线,则不能利用逐差法,所造成的误差也比较大,所以调整找到3级的衍射谱线很重要。主要需要以下方法: ①调节频率调节旋钮,使电振荡频率与压电换能器固有频率共振,此时衍射光谱级次会显著增多而且明亮。本次实验共振频率大概在11MHz左右。 ②为使平行光束垂直于超声束传播方向,可微调载物台,使观察到的衍射光谱左右对称,级次谱线亮度一致。

③实验中可以微微动一下玻璃槽上盖,主要是使换能器表面与对应面的玻璃槽壁平行,

有时会使效果更好。

(3)在超声光栅测声速实验中,当找到谱线后,有时发现两侧光谱的谱线级次不一样,可微调载物台,使观察到的衍射光谱左右对称,级次谱线亮度一致。 (4)如果光栅放置时没有使光栅平面与入射光方向垂直 ,光线以入射角θ斜入射到光栅上,则光栅方程为d(sinθ+sinφ)= kλ (k=0,±1,±2,…),在计算时如果忘记考虑θ,会使结果出现偏差。为了消除上述误差,就要调整分光仪使光栅平面与入射光垂直:开亮望远镜上的小灯,转动载物台,从望远镜中观察光栅平面反射回来的绿色十字像,调节载物台的水平调节螺钉(B2或B3),使十字像与分划板上的十字线重合; (5)任意频率的超声波在此实验中都可以形成驻波,,而在于压电换能器达到共振是衍射条纹才会明显增多而且明亮,这是因为,如果频率与共振频率相差较大时,虽然已经形成光栅,但是还可能不够明显,对光的衍射较微弱,现象不明显,所以只有在达到共振时才有明显的衍射条纹。

六、实验结论

(1)本次实验计算的超声波在酒精中传播速率v =(1157.8 ± 16.2)m/s,与20℃时超声波在乙醇中传播速率1180m/s相对误差 δ=

×100% = 1.88%.

(2)光栅是重要的分光仪器,能够将包含不同颜色的复色光分散开来,并且通过每种单色光的衍射的光栅方程计算出单色光的入射光波长; (3)光栅衍射的实验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七、原始数据

(要求与提示:此处将原始数据拍成照片贴图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mk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