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的区位条件分析

更新时间:2024-04-10 06: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院名称论文提交日期

《经济地理学》论文

深圳特区的区位条件分析

巫春林

201131160221

11级土管1班

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土地资源管理

2013年12月09日

指导老师

马晓茗

摘 要

2010年8月,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深圳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深圳(shenzhe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副省级城市之一,计划单列市,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国际重要的空海枢纽和外贸口岸;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是中国南部美丽的滨海城市,有辽阔的海域连接南海和太平洋。深圳毗邻香港,市域边界设有全国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2012年经济总量居中国大陆第四位。

本文将对深圳特区进行区位分析,得出深圳的优势点,并且阐述如果要进行区域合作,深圳的合作基础是什么。 关键词 深圳特区 区位条件 因素

2

Geographic conditions of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Analysis

Wu Chunlin

(Co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a:August 2010 , the State Council approved the \Shenzhen City Master Plan ( 2010-2020 ) \center of the city and an international city .\cities of the PRC, plans to municipalities ,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 garden city , is one of China's four major cities, international air and sea hub and an important foreign trade port ; since China 's reform and ope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rst Special Economic Zone ,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windows , has a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ational city , and created a world-renowned \speed\, is China's major high-tech R & D and manufacturing base ; is the beautiful coastal city in southern China , has vast South China Sea and connecting waters of the Pacific Ocean. Shenzhen borders Hong Kong, the city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domain boundaries ports of entry . Shenzhen is one of China 's most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ities , in 2012 the total economy ranks fourth in China . This article will be District Analysis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 Shenzhen drawn vantage point , and if you want to elaborate regional cooperation , what is the basis for cooperation in Shenzhen .

Key words: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geographic conditions factors

3

目 录

1 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 深圳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1 2.2

自然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经济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2.1市场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2.2集聚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2.3劳动力与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2.3 空间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3.1交通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3.2空间环境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4 信息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4.1科技信息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4.2创新环境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5 人文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5.1政治制度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5.2历史文化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3 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3.1 3.2 3.3

城市年轻,旺盛的“人口红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科技创新环境是最大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制度的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4 深圳与其他区域合作的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4.1 4.2 4.3

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为合作区域提供技术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制度的创新,为合作区域提供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5 结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参 考 文 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

4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深圳特区的经济大幅度提升,并影响着周围的城市甚至是整个中国的经济。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深圳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在未来的时期,深圳将继续前进,需要更多的条件去配合、保证和推动,发挥区域优势是重要条件之一。其实,如何科学地认识区位优势,并在更高程度上发挥区位优势不单单凭感觉和现象就能做到的,它需要理性和实践,才能真正揭示深圳的区位和释放区位的优势,为未来的区域合作提供基础。

2 深圳区位条件

现实中,某种类型人类活动常常在局部地点上进行而并非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这重要是因为不同的场所具有不同的属性或资质,这就是区位条件。而区位的主体不同,区位条件的选择也随之不同。对于深圳而言,到2011年为止,农业经济占0.1%;工业占46.4%,第三产业占53.5%。所以分析深圳区位时,将侧重于第三产业的主要区位条件(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空间因素、信息因素、人文因素)进行分析。 2.1

自然因素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

深圳属亚热带向热带过渡型海洋性气候(简称: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风清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5℃(人最舒适温度18℃—22℃),极端气温最高38.7℃,最低0.2℃。无霜期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24.3毫米,日照2120.5小时,适合常年开展旅游。最冷的一月平均温:15.4℃(平均最高:20℃,平均最低气温:12℃,天气和暖,冷空气侵袭时有阵寒)。最热的七月平均温:28.8℃,夏秋季的台风因受山峦阻挡,直接袭击深圳市平均每年不到一次。

全市平均年降雨量为1924.7毫米,雨季集中在5-9月,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3,属缺水城市。全市共有大小河流310余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现有蓄水工程220宗,其中水库172座,水库总库容6.11亿立方米。深圳水库众多,较知名的水库有铁岗水库、西丽水库、深圳水库、梅林水库等。位于市区东部梧桐山西麓

5

的深圳水库是深圳最大的水库,为国家一类一级水库,库容达4千多万立方米,水源来自东江,属东深供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圳最重要的饮用水源。该水库还通过专门管道向香港供水,也是香港最重要的淡水水源。

深圳物产丰富,盛产龙岗\三黄鸡\、南头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龟桔、龙华方柿等农副产品。栖息、繁衍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虎纹蛙、蟒蛇、猕猴、大灵猫、金钱豹、穿山甲等。深圳海岸线长230公里,海域产品丰富,沙井蚝是深圳特产。

综上所述,深圳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物产丰富。 2.2

经济因素

2.2.1市场因素

经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2950.08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0.0%,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56亿元,下降18.2%;第二产业增加值5737.64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7206.88亿元,增长12.3%。深圳2012年GDP位列全国第四(包括直辖市、地级市、副省级城市、不算港澳台),增长10.0%。

[1]

图1 深圳GDP走势图

2.2.2集聚因素

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面这是未来深圳产业集聚的蓝图:

1. 龙岗中心组团

以宝龙高新区、龙城工业区为龙头,积极培育新生、高桥——坪西工业区,提升五联、同乐工业区。依托龙岗次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园区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配

6

套和公共服务配套,改善投资环境。产业方面,重点发展 IC制造、数字视听、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强化塑料、玩具、工艺礼品等优势传统产业,限制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皮革、印染、造纸、电镀等有污染产业的发展。

2. 东部工业组团

以大工业区和碧岭高新区为带动极核,积极培育田头、金沙——沙田工业区,提升坪山六联工业区。改善园区周边的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组团的综合服务功能,提升整体投资环境。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数控机床、集装箱、汽车制造、电器机械、新能源、精密机械制造等装备制造业,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家具、自行车等优势传统产业集聚基地建设。限制皮革、电镀等有严重污染的产业发展。

3. 东部生态组团

东部生态组团的定位是国际水准的生态型滨海旅游度假区,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应是产业选择的底线,限制大规模发展工业,可适当发展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本身又没有污染的精密仪器,电子产品及元件、环保能源及海洋生物技术研发,禁止发展有污染的工业、高耗水量的工业。

4. 中部综合组团

以观澜——龙华——坂雪岗为带动极核,进一步强化计算机、通讯设备、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加快观澜汽车工业园区的设施建设,促进汽车及其电子配件基地的形成;加快整合村镇级工业园区,强化服装、玩具等优势传统产业的发展。中部综合组团的大部分位于观澜河二级水源保护区和准水源保护区内,因此,应限制对水体有污染的工业的发展。

5.中部物流组团

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靠近平湖物流园区的优势,发展与物流配送有关的拆装、浅加工等产业。依托甘李工业区、下李朗工业区,大力发展家电行业。依托阿波罗工业区,促进眼镜产业的集聚发展。

6. 西部工业组团

未来发展以沙井——福永工业区为龙头、培育燕罗、大洋田——潭头、公明合水口工业区,积极推进沙井新二工业区、沙浦工业区、沙井黄浦工业区等园区的产业提升,依托沙井次中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投资环境。产业方面,重点发展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平板显示、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船舶修造等新产业,以及金属制品、

7

印刷、皮革、造纸等传统产业。西部工业组团位于珠江口东岸,且位于城市下风向,一些有污染的工业可适当向该组团集中。

7. 西部高新组团

以光明南高新区为发展极核,以石岩高新区为辅助,整合公明街道办村镇级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化合物半导体)、液晶显示、照明电子、光机电一体化、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强化模具、钟表、塑料等优势传统产业的发展。 2.2.3劳动力与人才

劳动力是生产力的主体。掌握生产工具的人是生产力的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物资生产领域,还是非物质生产领域,都是需要劳动者的积极参与才能进行。因此,任何区域的经济发展,首先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深圳仍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人口红利效应将会持续较长时间。” 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1.88万人,占9.84%;15-64岁人口为915.64万人,占88.40%;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28万人,占1.76%。 [2]

深圳仍属于年轻人城市,据初步统计测算,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深圳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88.40%,比广东省的76.36%高出12个百分点,比上海市的81.25%高出7.2个百分点,比北京市的82.70%高出5.7个百分点;按照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占7%以上即达到老年社会的标准,深圳离进入老龄化社会还较远。

图2 深圳人口结构图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77.90

8

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48.23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56.27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由8060人上升为1717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数由22338人上升为2396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数由52170人下降为44050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0年来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增加了121.4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万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数增加了9115人,增长了1.1倍。

图3 深圳教育程度数量(单位:万)

2.3

空间因素

2.3.1交通因素

在公路方面,2012年2月27日,深圳市汽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次于北京,在全国排名第二,机动车保有量排名第八。

深圳道路车辆密度已经突破300辆/公里,超过了国际上270辆/公里的警戒值。 深圳公路交通发达,可通过高等级公路网方便地到达珠三角各城市。至2011年底,深圳市长途客运班线覆盖省内各市县,辐射香港、澳门及内地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和高速公路联网的实现,深圳作为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在铁路方面,广九(广深)线、京九线、厦深线;火车站:深圳站、深圳北站、深圳西站、深圳东站(原布吉火车站)等。贯穿中国大陆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京广线和京九线在深圳交汇,有直达北京、上海、长沙、福州、桂林、九江、衡阳、武昌、岳阳、郑州、常德、西安、沈阳、济南等城市的长途旅客列车。至2011年底,广深铁路股份有

9

限公司日开行旅客列车231对,其中广九直通车13对,广深城际“和谐号”动车组110对,在客流高峰期每10分钟开行一对“和谐号”动车组。

在航空方面,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机场飞行等级为4F级。中国第四大航空港,仅次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世界百强机场之一,1991年正式通航。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实现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国际空港。目前,通航城市92个,通航航线127条,基地航空公司9家,城市候机楼26座。机场二跑道已于2011年07月26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深圳空港进入双跑道运营时代。深圳机场综合实力排名连续十年位居中国内地城市第四位。深圳机场T3候机楼即将在2013年年末投入使用,届时将进一步增强深圳机场的运输能力,提升深圳机场的竞争力。

在地铁方面,2004年12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2011年6月,地铁二期五条线路全面开通,深圳形成总长178公里、覆盖全市主要发展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轨道二期开通后地铁日均客流量达188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253.86万人次。深圳地铁目前已开通罗宝线、蛇口线、龙岗线、龙华线、环中线。深圳地铁目前的总体规划已到17条线路。

在港口方面,港口主要有:蛇口码头、福永码头、盐田码头赤湾码头、妈湾码头、内河码、东角头码头下桐沙渔涌码头、大铲湾码头——截至2011年底,深圳港共拥有各类泊位17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9个,集装箱专用泊位45个,港口综合吞吐能力约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925万标准箱。有47家国际班轮公司在深圳港开辟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238条,是中国国际班轮航线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位。

在边境口岸方面,深圳是拥有最多陆路口岸的城市,在深圳各处连接香港,市民及来访游客可以凭旅游证件方便来往深港两市之间。 2.3.2空间环境因素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西、中、东三条发展轴和南、北两条发展带为基本骨架,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空间结构。

西部发展轴由南山蛇口半岛通过深港西部通道向南联系香港,向北经前海中心、航空城、沙井、松岗,联系东莞西部并通往广州,既是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发展“脊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度推进深港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战略性地区。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等功能。将前海中心培育和发展成为新的市级中心,承担城市和区域

10

的高端服务功能。重点开发沙井西部沿江地区和航空城地区,推进沿江高速公路、机场扩建、深港机场连接线、穗深港城际线和珠江口跨江通道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沙井、松岗地区的产业升级和旧区改造。

中部发展轴由福田中心区通过广深港客运专线向南联系香港,向北经龙华中心、光明新城中心,联系东莞松山湖高新园区和莞城中心,构成莞-深-港区域性产业聚合发展走廊。主要发展综合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功能。充分发挥福田中心区的辐射功能,重点开发龙华新城和光明新城,推进深圳北站、广深港客运专线、深莞城际线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福田保税区、光明高新区、观澜和龙华高新区发展水平。

东部发展轴由罗湖中心区向南经罗湖口岸联系香港,向北经布吉、横岗,连接龙岗中心和坪山新城中心,通往惠州及粤东地区,是惠-深-港区域性产业聚合发展走廊,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功能。充分发挥罗湖中心区的辐射功能,重点开发大运新城、坪山新城,推进东部通道、莲塘口岸、厦深铁路、深惠城际线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龙岗中心服务功能和坪山新城发展水平。

北部发展带依托厦深铁路和机荷高速公路,串联坪山新城、大运新城、龙华新城、航空城等重要节点构筑的产业发展带。向西通过机荷高速公路跨珠江通道和厦深铁路西延线,加强与珠江西岸城市的联系,向东连接惠州和粤东地区,构成区域性的产业发展带。

南部发展带以原特区带状组团结构为基础,打造与香港全面对接的都市功能带,经蛇口半岛跨珠江向西建立与珠江西岸滨海地区联系,通过盐坝高速公路经大鹏半岛向东连接大亚湾以及稔平半岛等东部滨海地区。全面提升都市服务功能,协调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2.4

信息因素

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使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产品产值方面,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7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占全市本地生产总值的32.4%。

在科研实力方面,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3万多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过亿元的企业621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4万余人。2008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

11

2.4.1科技信息因素

出260多亿元。全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5148.17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59.1%。

在科技成果与专利方面,2008年登记科技成果254项。年末三项专利申请受理量36249个,增长1.2%。专利授权量18805个,增长20.9%。

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方面,深圳高新区始建于1996年9月,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是国家“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六家试点园区之一。高新区已形成了产业链和相关配套比较成熟的通讯产业群、计算机产业群、软件产业群和医药产业群。2008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249.78亿元,同比增长17.60%,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19%。。

在虚拟大学园的创立方面,深圳虚拟大学园始建于1999年。目前已汇聚52所海内外著名院校,在深培养硕士以上研究生2.5万余人,孵化企业500多家,促成校企合作项目1000余项。主要功能是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整合产学研资源,建立重点实验室研发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深港科教合作平台、博士后工作服务平台。

在高交会方面,由国家商务部、科技部、信产部、发改委、教育部、人事部、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农业部、中国工程院协办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从1999年起每年秋季在深圳举办,至2008年高交会已成功举办十届。每届展会参观人数超过50万人,产品与技术交易额超过130亿美元。第十一届高交会将于2009年11月举行。 2.4.2创新环境因素

深圳最强大的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我觉得这在短期内全国很难有一个城市可以跟深圳相提并论的。深圳作为一个创新的源地,向全国提供设计、标准、研发成果,它完全有这个条件,而且深圳已经涌现出一批像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这样的很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也是深圳引以自豪的。深圳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创新环境,这个环境其他城市很难具备。俞正声说,上海这么大的工业基础,为什么就不能培育出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呢?服务业怎么就不可能有招商银行这样的企业呢?这跟它的土壤是分不开的。 2.5

人文因素

深圳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

12

2.5.1政治制度因素

力争走在全国前列,努力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制度模式。

在推进基层民主选举方面,在区政府换届中试行区长差额选举,扩大副区长选举的差额数量,候选人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演讲、答辩,由同级人大差额选举出区长、副区长,为以后条件成熟时进行市长差额选举积累经验。

在充分发挥人大职能方面,探索区人大代表直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大内设机构,

围绕立法、监督和服务常设机构及代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逐步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专职化比例,完善人大常委会工作机制。在区级人大换届或代表补选中,开展部分区人大代表的直接竞选,增强民意基础。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设立人大代表工作站,及时反映基层群众的诉求,畅通民意反映渠道。

在廉政方面,深圳将借鉴香港廉政公署模式,研究创新反腐廉政的工作机构和运作模式。通过特区立法赋予其必要的权限,拓展监督的范围和职能,授予必要的手段,加大反腐廉政工作力度。

在行政管理方面,深圳将学习香港、新加坡的经验,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适当分离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深入研究、合理界定各级行政管理事权,进一步优化“大部门制”管理体制,推进政府法规起草、城市规划、产业政策等决策事项相对集中的改革。借鉴国际先进城市管理经验,探索将城市管理职能交由警察执行的新体制。

2.5.2历史文化因素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又称鹏城。1979年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成立深圳市。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市设置经济特区。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只有30年,但却曾经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大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客家人移民史。

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加之独特的地缘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深圳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是最适宜海内外英才创业拓展的活力之都。近年来,深圳相继被有关机构评选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竞争力评估报告中,深圳综合竞争力连续四年居内地城 市榜首。

13

3 区位优势

3.1

城市年轻,旺盛的“人口红利”

深圳是一座快速成长中的年轻城市。在中国这样的国度里,且不说与那些千年古都相比,即便按照香港、上海、天津这些近代商埠的历史尺度,一个只有24年建城史的城市,确实过于稚嫩和短暂。

但对于当今中国的现代化而言,深圳可以说是一个极具象征性的城市。在中国现代化的最佳时期,深圳以其特殊的功能(经济特区)、特殊的区位(毗邻香港的港口城市)和特殊的人口结构(年轻的移民社会),实现了中国发展资源的最佳组合,因而创造出举世罕见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仅30多年时间,深圳就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地区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经济中心城市,跻身于中国城市的第一方阵。在最近公布的几份中国城市研究报告中,各地的学者几乎不约而同地把深圳列入了各类中国城市排行榜的前四位,有的还认为深圳是中国城市发展潜力之最。所以,深圳是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跳跃式发展的一座特殊的中国城市。

正是这样的一座城市,吸引这四面八方的年轻人来这里发展,来这里谋生,为这座年轻的城市增砖添瓦。全市人口平均年龄为30岁左右;深圳还处于旺盛的“人口红利”期,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88.40%,比广东省的76.36%高出12个百分点,比上海市的81.25%高出7.2个百分点,比北京市的82.70%高出5.7个百分点。

因为它特有的制度环境吸引了很多高端人才,未来这种吸引力在下降,要强化深圳自身的人才培养功能,这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 3.2

科技创新环境是最大的优势

深圳最强大的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王一鸣觉得这在短期内全国很难有一个城市可以跟深圳相提并论的。深圳作为一个创新的源地,向全国提供设计、标准、研发成果,它完全有这个条件,而且深圳已经涌现出一批像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这样的很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也是深圳引以自豪的。深圳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创新环境,这个环境其他城市很难具备。俞正声说,上海这么大的工业基础,为什么就不能培育出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呢?服务业怎么就不可能有招商银行(10.90,-0.08,-0.73%)这样的企业呢?这跟它的土壤是分不开的[3]。

深圳的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未来有几个方向,一个是制造业的高端化,第二个是自主化,就是要从早期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逐步转向研发,第三个是制造的服务化,

14

现在产业的基本形态就是它的价值链往上延伸都是服务环节,所以要提升服务。第四是研发创新企业化,就是研发平台都在企业。第五个是人才的国际化,这是未来科技创新必须要做到的。 3.3

制度的创新

深圳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实践证明,制度创新是经济特区发展的灵魂,是创造人间奇迹的源泉。

三十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敢为人先的创新实践。深圳秉承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大胆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创造了诸多“第一”:新中国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在这里落下;新中国的第一只股票在这里发行;以建立“大部制”为突破口的行政体制改革在这里奠基,到2009年深圳共进行了8次机构改革和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功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和聘任制;为全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开辟了道路;率先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创办“文博会”,实行文化事业单位“管办分离”,探索了“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的产业发展模式。

制度创新激发了特区快速发展的活力。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四个奇迹”在深圳人手中诞生。一是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奇迹。从1979年到2009年,深圳GDP增长4175倍,年均递增25.8%。2009年,GDP达到8201.23亿元。良好的制度环境成就了国内外各类要素资源的高效聚集,166家世界500强企业进驻深圳,培育了华为、中兴等本土跨国公司。二是城市迅速崛起的奇迹。从边陲小镇迅速发展为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功能国内领先,形成陆海空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体系,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三是社会快速进步的奇迹。200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4.52元,居全国第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取得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权。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四是“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奇迹。深圳市党员从1.4万人增加到30万人,基层党组织从700多个增加到2万多个。培育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深圳精神”,推出了一大批唱响全国的文艺精品,展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景象。

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广泛应用。深圳的改革探索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深圳制度创新的实践,为国家修改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废除粮油票证供应制度、实行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公务员制度等提供了现实依据。全国各地纷纷来深圳考察交流,深圳的很多成功经验已经走向全国。[4]

15

4 深圳与其他区域合作的基础

区域差异是区域合作的基础,下文将通过深圳的区位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来论述。 4.1

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深圳拥有中国最大吞吐量的港口,截至2011年底,深圳港共拥有各类泊位17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9个,集装箱专用泊位45个,港口综合吞吐能力约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925万标准箱。有47家国际班轮公司在深圳港开辟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238条,是中国国际班轮航线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5]

这点在区域合作中发挥其优势,可以为其他合作的区域提供较大的运输港口。 4.2

为合作区域提供技术支持

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使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产品产值方面,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710.9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占全市本地生产总值的32. 4%。

在科研实力方面,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3万多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过亿元的企业621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4万余人。2008年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260多亿元。全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5148.17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为59.1%。

在科技成果与专利方面,2008年登记科技成果254项。年末三项专利申请受理量36249个,增长1.2%。专利授权量18805个,增长20.9%。

如果其他区域与深圳合作,深圳可以提供给其他区域更多的科技技术支持。 4.3

制度的创新,为合作区域提供经验

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广泛应用。深圳的改革探索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深圳制度创新的实践,为国家修改宪法和土地管理法、废除粮油票证供应制度、实行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公务员制度等提供了现实依据。全国各地纷纷来深圳考察交流,深圳的很多成功经验已经走向全国。

这些成功的经验在区域合作中起很大的作用,为其他合作区域提供借鉴。

16

5 结语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相当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

本文分析了深圳特区的区位条件、区位优势和区位合作基础,对了解深圳、和了解未来区域合作起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深圳统计年鉴,2012

[2] 深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法律法规网,2011 [3] 王一鸣,创新环境是深圳最大的比较优势 [N],新浪财经网,2011 [4] 王荣,制度创新:创造奇迹的不竭动力 [N],求是,2010 [5] 林源昌,深圳区位优势仍存在 [N],特区论坛,2009

1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m3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