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更新时间:2024-05-22 08: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更好地发挥心理学的指导功能。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而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健康的心理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数学教学 心理健康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3(a)-0143-02

良好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指出要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价值目标。所以在教学中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数学与心理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2010年2月,由于工作需要,参加了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共同组织的“心理健康辅导员职业”的培训和考试,获得了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证书;每年又有机会参加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培训,通过参加这些培训,也聆听了一些心理健康

教育专家对于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精辟见解,也阅读了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书籍。四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尝试了一些做法,让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1 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用爱浇灌每个学生

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每个学生,如果一个老师心理健康、亲切自然,给人一种信赖的目光,给人一句激励的话语,就会给学生一种勇气,让他们产生一种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从而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也会从老师身上学到真诚与认真。但当一个情绪不稳定、经常发脾气、大声训斥孩子的教师出现在课堂上,不仅使课堂气氛紧张,使学生也会产生畏惧感,甚至厌学。所以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心理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爱是教育的基础。当我们全身心的去爱护每一个孩子,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知心人,那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所以每个孩子也存在不同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每个数学老师不

能以成绩取人,要鼓励这些“潜能生”,以亲切的面孔,热情的话语去面对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毫不顾忌地展示自己的水平。亲其师而信其道,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兴趣浓厚,充满学习的欲望,从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相反,课堂上教师如果过于严厉的表情,刺耳的话语,很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久而久之形成害怕、胆怯心理,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非常不利于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2 创设民主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心态的核心,它几乎贯穿于心态的各个方面。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当你受到挫折感到悲观失望时,自信心会使你重新燃起斗志;当你感到孤独、焦躁时,自信心使你平静下来,所以自信心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能把人的潜能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达到最佳状态。但在数学学习中也有一些学生由于一些原因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对于这样的学生她更需要激励与信任,在我的班上有个叫赵婉晴的同学,说起这个孩子,她老实、听话,从不惹事,但是在学习上反应较慢。说起自己的孩子,她的母亲早已泪流满面,孩子从小体弱多病,也不强求孩子了,作为母亲的我何尝不知道这位母亲一路走来的艰辛,又何尝不知道母亲对孩子的这份爱,听完以后心里

酸酸的,所以也不再要求孩子怎样了,在课上不会也不说她了,题做错了也不责怪她,孩子的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但是就在2011年11月21日这一天,打破了以往的平静,这天的数学课上,我在讲授《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着每一道题,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认真回答了我提出的问题,只有一个孩子赵婉晴,一言不发,正当该要下课的时候,赵婉晴却趴在桌上大哭起来。看到孩子这一幕,我呆了、沉思了,下课后立刻找到了这个孩子,孩子却对我说:“老师,我不会,可我喜欢数学”。就这样简单的几个字,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那一刻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凶手,我有什么权利就这样放弃这个孩子,扼杀孩子学习数学的欲望呢?

从那以后,我开始真正的关注这个孩子,真正的帮助她,关心她。定期进行家访,课上多提问她,课下多辅导她,每当孩子有错题时,我便耐心地给她讲,孩子会一次次的改,直到改对为止,从不泄气。上课回答问题,当孩子不会时,我会耐心地教她,由于病情孩子说话口齿不清晰,就让孩子和她一起说。当孩子说对时,我会用心夸奖她,“孩子,你说的真好,老师为你鼓掌”,当时我带着赵婉晴说了很多遍,直到赵婉晴说对了,不少同学被我的举动感动了。从那以后,其他同学也在课间帮助她。一学年很快过来了,在我和我的孩子们共同努力下,在最后一学期全区的统考中取得了优异

的成绩,我班的数学成绩由原来92分提高到了97.5分。凭着自己的执著,凭着家长和老师的耐心,赵婉晴同学她居然考了90分,看着这张满意的答卷,孩子开心的笑了,她的母亲留下了幸福的泪水,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从那以后我不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因为我越来越体会到: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在情感上多一些倾注,在课上多一些关注,在课下多一些帮助,孩子一定会进步的。其实孩子是多么需要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关注啊!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首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孩子,同时以民主的姿态对待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能行,从而培养自信心。 3 设计精彩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的学生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不同,接受的家庭教育也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不同,所以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效果也不同,这也决定了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多方面的,富于创造性的过程。为此,单一的学习内容,给学生会带来疲倦,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不能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形象、新奇的东西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根据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而且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选择多样的形式,图文结合,直观形象、动手操作来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例如,教学《找规律》时,我给学生提供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摸一摸,玩一玩。然后问学生:“这些图形你们认识吗?”然后问学生:“那请你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共同合作,那你能把这些图形有规律地摆在一起?”学生马上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动手摆一摆,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它们的规律。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合作精神,从而更乐于学习数学新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找到多种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优化我们的数学课堂。作为老师,不但要教书,更要育人。拿出我们的真心去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潜移默化渗透,孩子心理健康,充满自信,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新标准、新评价编写组.小写教学新课程标准[S].北京:商务印书馆.

[2] 苑晓丹.培养孩子自信心的66个办法[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3] 儿童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lv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