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更新时间:2023-04-18 01:56: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天津师范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语文学习是各类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近些年,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我国的青少年儿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深,渐渐淡忘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出现了严峻的挑战。根据传统文化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根据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几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倡导小学语文教学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其中,增强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此来提高未来人才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对策
Theory of The Penet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Abstract: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our country stand proudly in the family of nations, is the inexhaustible driving force for the prosperity of our country. Chinese course is a comprehensive and practical course in learning language use. Compulsory education phase of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hould make the students learn to use the motherland language for communication, absorb the excellent culture,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and foreign improve ideological culture, promote their own spiritual growth.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impact of foreign culture, children of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 the fine tradition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good quality are gradually forgotten,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crisis. Based on the present statu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and the future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put forward the edification of pupil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policy, advocating traditional culture should be brought into the scope of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future talent, strengthen their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ivate their patriotic enthusiasm.
Key words:the traditional culture;Chinese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th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目录
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缺失 (1)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 (1)
(二)小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种类 (2)
(三)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缺失 (3)
二、小学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4)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5)
(一)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5)
(二)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复兴的需要 (5)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5)
(一)创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时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5)
(二)着眼识字教学,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与印象 (6)
(三)立足古诗教学,使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6)
(四)注重诵读指导,使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7)
(五)加强习作指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得到升华 (7)
前言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带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民族色彩,我们必须传承并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的大门不断向世界敞开,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也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渐渐走出了我们的视野。随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青少年儿童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对祖国的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甚至对中华传统文化漠不关心。以上现象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青少年儿童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弘扬者,所以如何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向学子传播传统文化,这是值得人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系列的事实表明传统文化在小学生身上传播的现实状况是非常令人堪忧的。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张,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使21世纪的小学生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道理,更是难之更难。同时,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文化风靡一时,各种网络恶搞语言充斥着小学生的校园生活,如:“李白乘舟将欲行,忽然掉进水潭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知李白死没死!”,“春天不洗脚,处处蚊子咬。夜来大狗熊,看你往哪儿跑!”在这种“创新”的背景下,小学生能够继承并传扬传统文化吗?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备受长辈溺爱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不仅缺乏自理能力,而且大多自私自利,不懂礼貌,何谈在他们身上能够找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精神?在小学实习期间,更是让我领略了他们的自我中心和利己主义思想,例如:在大课间玩跳绳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去摇绳,不愿意和自己意见相悖的孩子玩耍,形成自己的小团体等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阻碍,危机四伏。
在这种大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就显得尤其重要。正如一位教育界学者指出,要想在民族精神的培育、民族文化的建设、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弘扬等方面有所建树,就必须重视和强化小学语文教育的文化传承。①
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缺失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指从历史上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尚、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它通常作为历史文化遗产被继承下来,其中最稳定的因素被固定化,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如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等。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
①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4):19-21.
1
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传统文化是在一个民族中绵延流传下来的文化。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文化中,也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中。如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
传统和文化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传统,不是虚构的、捏造的,而是以一个完整的思想内核为基础上,在社会历史发展中,逐渐积累、碰撞、磨合形成的完整的约定俗成的思想体系。而文化,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艺术和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源泉。②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譬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民族气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之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学习态度,“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的哲学思辨……这些文化都是有利于我国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文化,是培养素质人才的所必需的文化,是值得祖祖辈辈中国人继承和发扬的文化。
(二)小学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种类
1.古诗词教学
我国的传统教育十分注重“诗教”,在儿童启蒙阶段,就要求朗读、背诵大量的古诗词,因为许多古诗词都有十分丰富的人生哲理。③同样,除了传授课文中的知识外,现在的语文教师,还担负着品德教育的责任,要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所以,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也应当注重古诗词的德育教化的作用。比如,在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读一些启蒙读物,例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等,在中学阶段让学生多背诵古诗词、文言文等,平时鼓励学生阅读古代典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朗读阅读水平,并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激情,学习古人的高尚品格,从而养成崇高的人格。例如《长歌行》一诗,语文教师可以全面学生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又如《登鹳雀楼》一诗的学习,语文教师可以教育学生要“欲穷千里目”,必须“更上一层楼”。这样就在无形中把德育教育赋予在了诗词教学之中。
2.传统道德文化的教化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平日的语文教学之中,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华民族的子孙,就应该接受中国式的教育。
②李玉平. 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J].快乐阅读·经典教学,2013(8):22.
③赵光源.语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13(24):22.
2
很多关于古代圣贤的文章或故事被收录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他们的为人处世、立世之本,都是传统优秀文化的经典。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这些人物的事迹,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化,而不能只讲形式,纸上谈兵。而且,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教化,让小学生从小接受“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等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熏陶,把知识的传授和德育教化相结合的做法,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传统文化,从而转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主动的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文化。
3.古代生活常识的感知
生活小常识是指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常用科学文化知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一些知识、经验、方法和技巧。是人类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其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如果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一个面,那么生活小常识就是这个面上的许多小点。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一些古代生活常识主要涉及的有:传统节日、四季、天气、动植物、古代名人名山名水等等。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一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春节从腊月中旬就开始了,一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颠覆了我们认知中的春节就是正月的第一天的认识,还有一些被淡化了的传统习俗也被重新的提了出来,如:大家都知道腊八要喝腊八粥,但很少有小学生知道腊八还要做腊八蒜,腊月二十三除了吃麦芽糖还要扫房子等。关于古代常识方面还有一些关于传统的民间谚语,例如,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有:燕子低,披蓑衣;蜘蛛结网,久雨必晴;蚊子集堂中,明朝带斗篷;早看东南晚看西北等。农业生产方面的谚语有: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天旱收芝麻,雨涝收豆子;处暑高粱,白露谷,秋分两旁看豆扑等。社会生活类的谚语有:娇养无孝子,棒头出孝郎;小来偷针,大来偷金;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等等。这些谚语都是我们的祖先通过积攒经验,一点一滴的传承给我们的,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还要充分挖掘文化背景,使学生更加全面掌握传统文化。在平时的活动课或者兴趣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一些传统谚语或者歇后语的知识,学习生存技能,也是培养全能人才的举措。
(三)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缺失
1.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够重视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根基,是整个东方文化的重要标志,也
3
是世界文明史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就在全世界都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中国人却已将传统文化抛之脑后。现在的语文教学,过分注重字词的掌握而忽视了传统的文化思想,很多老师在教授文言文或者古诗词时,都过分的强调词语、句式、语法的掌握,把文章肢解成很多部分,完全不能给学生带来思想陶冶和人文关怀。长期下来,我们下一代完全无法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传统文化又怎能被我们下一代传承下去呢?
2。过分重视考试的功能而把传统文化教学狭窄化
应试教育使我们教师为了分数而教,考试范围的划定限定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深刻内涵也被弱化,死记硬背成了学生们应付考试的法宝。现在的学生名著读得越来越少,更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不读名著,只看教科书和参考书,可以不夸张的说,是我们的教育毁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教育背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虽说现在的课程改革已经重视到了这一点,在语文课本中增加了很多古文和古诗词的篇目,在很大的程度上拓宽了学生获得传统文化的途径,但根本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二、小学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外来文化的不断渗透,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然而令人可喜的是,现在的社会风气又掀起了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什么孔子热、汉语热、国学热……的不断涌出,使学校对传统文化又有了新的认识。学校开始出现了国学课、国学兴趣小组、书法兴趣小组、国画兴趣小组、汉字兴趣小组……社会上的各种国学补习班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视娱乐节目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中华好诗词等娱乐节目也转向了传统文化的领地。
学校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否真的做的很充分,还有待考察。我所实习的小学,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到高年级都有规定要背诵的诗词题目,课间做操站队时,低年级的要背诵三字经。我还听其他实习的同学说,有的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有专门教三字经,弟子规的,但都是低年级的学生才会学习,而且一星期就一节课。有的学校虽然有设置这样类似传统文化教学的课程,但是很少会上,一般都会被别的科目占用。这些都指的是城市中心的学校,郊区和农村的学校可想而知,学校是有重视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但都只是形式上的重视,不是不实施就是实施不够全面、严谨,或者单纯的认为传统文化只是三字经、弟子规,只有低年级的学生才去学习。智育和德育教育的严重失衡也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现状。就当今的教育现状来看,虽然主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大部分的教师、家长都更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少或几乎
4
没有人会关心学生的品德教育或者是否已经能够承担、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④学校设置的品德教育课大多数都已形式化,缺少目的性和针对性,这就是我国大多数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令人担忧至极。
三、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又是每个公民的职责,所以,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中国教育逐渐忽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是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面对着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出现了断层,使中华民族成为了一个缺乏文化根基,道德观念错位的民族。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巨大的物质诱惑面前,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诚信的缺失”成为了社会性的问题,这些不良的社会环境,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所以,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重拾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经迫在眉睫。
(二)继承民族传统实现伟大复兴的需要
民族传统文化是立国之本,没有传统,没有文化,我们的国家怎能成为一个大国?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传统文化的复兴。此外,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的需要,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石。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在过去一个世纪造成了巨大的错误,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因此而断绝,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扎根之深,继承传统文化是不可逃避的选择。青少年儿童能否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决定着中华民族能否真正实现伟大复兴,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创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时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中华传统文化既具有物化的客观形式,又具有主体形式的存在和延续,例如:诗、词、曲、赋、国画、书法、对联等。⑤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梳理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累文化和落实技能。例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时,课文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
④李增端.浅谈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3(7):43-45.
⑤刘丹. 探讨加强传统教育对语文教学的作用[J].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3):245.
5
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教师除了传授基础文化知识外,还应该带领学生领略祖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了解祖国各地春节的风情习俗,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春节和元宵节的习俗,还可以通过节日的延伸,借助语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学习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时刻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长时间下来一定能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
(二)着眼识字教学,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与印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4年级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5~6年级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⑥不容置疑,识字教学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首要步骤,是继承传统文化的基本能力。在识字教学中,可以从汉字的字义和形体结构两方面,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观察其形体结构便可直接捕捉到丰富的文化资讯。比如“家”字,最早的字形是房里有猪,猪的繁殖能力很强,在当时的社会生产主要以人力为主,用生产能力旺盛的猪象征家的人丁兴旺。“默”字,表示的是无声,不言语的意思,仅用一个“黑”字就能表达了,为什么还要在后面加一个“犬”字呢?大家都知道,狗最爱叫,用善叫的狗去趋近无言、安静,更能体现出“默”字的充实内容。从思想上来说,“默”是可以说,会说而不出声,对于一个天生痴呆不说话的人,我们不会用“沉默”来形容他,就如同我们不会说一块石头残疾了一样。再如“学习”二字,“学”的古体字是“學”,从古体字的构造可以看出“学”为盖房之意,“习”的古体字是“習”,为鸟每日练习飞翔之意。前者告诉了我们居住文化的久远,后者告诉我们中国人对教育思想、学习方法的认识与归纳。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每个汉字都不是简单的符号,每个汉字都表现出了古代人类的超凡的思想与智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交给学生认识与分析汉字的能力,教会学生从字形字义方面区分汉字,感受汉字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之美,对传统文化有个初步的了解与印象。
(三)立足古诗词教学,使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古代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具有很高的价值意义,其教育功能至今仍具有重要效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见,古诗教学在从古代起就备受重视。小学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不仅能够学习到丰富的文学知识,
⑥韩国军.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 新课程(小学),2012(11):26.
6
如通过对诗人的了解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可以了解到当时的政治以及文化背景,而且,还能够通过诗词中的意境,感受古诗中的情景美、画面美与语言美,从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通过受诗人的爱国主义等情感熏陶,增强小学生的民族热情与爱国精神。如通过《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精神;通过《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和《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亲情与友情;通过《春望》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语文教学立足古代诗词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各方面情感,从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四)注重诵读指导,使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文化经典,这些文化经典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到的带头的作用,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开始,也是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开端。在中小学中开展诵读经典和经典文化知识的竞赛等活动,可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教化的功能。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班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经典,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体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明志的心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原来人类社会生活的准则规范,包括人与自然相处的法则,我们的祖先早就告诉了我们。诵读经典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教师应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组织和引导,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规律,有层次的、有顺序的、有差异的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安排相应的诵读内容,进行相应的诵读指导。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的积累。
(五)加强习作指导,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得到升华
俗话说:“学以致用。”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使用,让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或行动。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内涵表达出来,从而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形成自己的认知,内化到思想或者行动之中,这才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内核所在。语文教师在实际习作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对传统文化的写作,通过习作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民族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民族传统艺术中的琴、棋、书、画;民族传统文学中的唐诗、宋词、对联、谚语、书法、绘画;民族传统工艺中的剪纸、刺绣、风筝、陶瓷、中国结;中化民族的传统文化内容数不胜数,内容丰富,种类繁杂,同时我国
7
又是一个民族种类众多的国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尽相同,学生通过习作,自然会产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做传统文化的忠实粉丝,更好更全面的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结语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全世界都在了解中国,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何理由拒绝和遗弃传统文化?古人云“幼志于学”。所以,青少年时期是每一个人养成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最佳时期。而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为人生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是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自豪感的重要阶段。因此,加强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继承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实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8
参考文献:
[1] 钱雪兰.关于小学语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4):19-21.
[2]李玉平. 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J]. 快乐阅读·经典教学,2013(8):22.
[3]赵光源.语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13(24):22.
[4]李增端.浅谈小学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3(7):43-45.
[5] 韩国军.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 新课程(小学),2012(11):26.
[6]杜娅.浅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新课程学习,2009(12):197
[7]罗素著.杨汉麟译.罗素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34.
[8]刘丹. 探讨加强传统教育对语文教学的作用[J].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3):245.
[9]黎良海. 论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J]. 新课程学习:上,2012(1):28.
[10]陈毛美.中学语文教材教法[M].东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4-328.
[11] 田秀云.在孩子的心里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J].新课标学习,2011(2):23.
[12]葛文豪.传扬传统文化培养时代新人――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 小学生作文辅导,2011(1):56.
[13]张行涛,郭东歧.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3.
[14]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46-249.
[15]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32-343.
正在阅读: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04-18
“两学一做”知识竞赛100道试题及答案07-09
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心得体会06-16
庆祝三八节活动方案08-22
安全生产责任制汇总03-28
我与手机的故事作文400字07-05
凤头、猪肚、豹尾05-25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文化教育
- 渗透
- 语文
- 传统
- 小学
- 教学
- 2022-2022年初三四月调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热敏电阻测温电路的设计说明
- 《小屁孩日记》读书心得体会5篇
- 哲理故事和管理故事集锦
- 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警惕!身上这5个疤痕 会招来厄运(五)
- 2022年最新冀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心腹的历程《心腹》读后感
- 键桥通讯:关于2011年度日常关联交易预测的公告 2011-04-16
- 外研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短语和重点句型含答案(精)讲课教案
- 2022年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878西方经济学之西方经
- 年考评晋升调薪评优方案带完整表单
- 儿保工作总结文档4篇
- 消防百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方案范例
- 数字式电阻测试仪电路设计方案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一篇解题模板篇9信息迁移类练习
- 2022年上半年福建省口腔助理医师教材:牙龈表面解剖考试试题
- 世界卫生日活动主题.doc
- 晋煤集团2022职业技能鉴定理论题库(采煤工)
- (完整版)小升初专题---therebe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