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任务驱动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7 09: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不会写任务驱动作文?鲁老师来教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新材料作文”写法对照

【按】恢复高考以来,专就“材料作文”而言,它经历了传统材料作文,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再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发展过程。这本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好事,然而,凡事“多”了就“杂”,在批阅考生的作文时,你会发现不少考生混淆不同类型的材料作文的写法,以致得了低分。现专门就目前较为热门的后两者聊作对照,寄希望有利于我们的写作教学。

一、“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根据材料内容和写作指令,又有细微的区别(典型的例子就是2015年的两套全国高考作文题:《女儿举报开车接收机的父亲》,《谁更具风采》)。因此,我们有必要细分一下,以掌握它们的写作规律。

(一)显性比较类

这类作文,文题中明明白白写着:“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写作要领——交代动机,比较要“精”,写“更”要详,明确文体。 注意:“权衡比较”分两种形式:一是开头集中比较,但要精炼一些,不能喧宾夺主;二是分散比较,将选写重点之外的其它几个材料分散到论述的行文过程中去,这种写法,较有新意,不雷同,但要收得住,同样不能喧宾夺主;再有,由于这种文题往往会提供几个不同角度的平行材料,若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到能领摄它们的公共主题词,比如:三个新闻都很“温暖”,有了这“温暖”二字,几个材料就好“权衡比较”了。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广州一模题 60分)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教师下水作文】

1.一面之难,带来的不只是温暖

广东茂名 吴彬丽

《暖闻》栏目准备从三则新闻中选取一则来引导读者用温暖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一是良心“油条哥”坚持不用“复炸油”,一是老父亲需挂号才能与老父亲见上一面,一是主办方顾及小男孩成长对其不小心弄坏名画采取了备案而不报案的做法。

我认为,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人心更符合《暖闻》栏目的出发点和意旨。

温暖如冬日里的暖阳,驱逐寒冷的同时,带来明亮,带来暖和,更重要的是,它能给人们带来对春天的期望,对未来的希望。而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恰恰有着不仅限于带来温暖和感动的作用。

乍一看,老父亲和儿子的一面之难是何其冷冰冰啊。家庭是社会的小单位,是每个人心灵的栖息地,是幸福感的发源地。家庭中的亲情起着重要的维系作用,父母子女之爱,朴实无华却动人心弦。可是,当别人与孩子在公园里嬉闹游戏的时候,当别人与孩子共享丰盛的晚餐的时候,老父亲就好久没见过自己

的孩子了!他只得亲自到医院去,可儿子太忙了,等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挂了号才能见到一面。这一面,实在让人为老父亲感到心疼,感到心酸,感到有点无地自容。

然而,这一面之难带来真的只是心酸吗?这一面越难,折射出来的还有什么?

这一面之难,体现的是那沉重而无言的父爱,体现的是一份尽忠职守的职业精神。正是因为这“难”,他们的形象更为高大,他们的行为更温暖人心。真正的爱,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理解。老父亲深知作为医护人员的忙碌,想念儿子亲自到医院看他,等了好久才不得已挂了个号见上一面。他不打扰,不打断,淋漓尽致地阐释了父爱无声的感人。儿子忙于工作,将百姓的健康放在心上,连头都没时间抬,也不就是“医者父母心”的践行吗?一个爱子,为小爱;一个爱人,为大爱,都是那么令人动容,热泪盈眶。

老父亲和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最温暖的关键在于引导人们用温暖的目光看待社会和生活,进而创造温暖。生活中不缺少温暖,缺少的是发现温暖的眼睛。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环境下,我们也会看到主刀医生用动画片安抚小萝莉情绪的有爱故事,也会看到医生长时间手术后累倒在地上的画面,现在也看到了医生的父亲见儿子一面是那么难。其实,只要我们多点理解,多点体谅,矛盾和冲突便少了许多,医患关系乃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更和谐,更温暖了吗?而一面之难暴露出来的制度里的人性化的缺失,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进而提出建议,让老父亲见儿子不再难,让普天下的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这温暖!

王蒙说:喜对天下,处处可喜。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温暖;但当我们用温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给人带来温暖。暖对天下,处处温暖,这个才是中国梦的真正要义。

老父亲与医生儿子的一面之难,带来的不仅仅是温暖那么简单。 【点评】本文首段概括三则材料,接着表明态度,下文重点论述选择的内容,观点集中。此法有示范作用!

2:最暖是温情广东佛山顺德乐从中学 谢植宣

三则新闻,读罢均令人动容,或为之鼓掌,或为之感动,但若问我们哪一则最有温度和人情味,则无疑是珍品画展主办方那润物细无声的温情。

“油条哥”多年坚持不用有害油,诚信经营,良心做人,在这个诚信缺失、行为失范的当下,确实难能可贵,但诚信经营、良心做人难道不是一位商人所必须遵循的底线吗?当底线居然也成为了大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最高标准的时候,你所感受到或许不是那初读的暖意,而是那充满荒诞与反常的寒意。 面对那苦等了两个多小时,只求和儿子见一面的老父亲,我眼泛泪花,内心感动,但唯独感觉不到温暖。这是一位勤勉敬业的儿子,这是一位父爱如山的父亲,理性告诉我应该要为之点赞,但感性的我,更希望儿子能抬一下头,看一看那等待多时的老父亲。而儿子最终看到那等待了两个多小时的老父亲,想必也会潸然泪下,那泪中,有感动、有愧疚、有深情,但在儿子的心里,或许并不温暖。

而珍品画展的主办方,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流,因为面对那不慎损坏名画的12岁男孩,本可按章处理,报案索赔,追究责任,毕竟那是一幅珍贵名画,虽非无意,但确实造成了严重后果,但是主办方却没有,因为名画再珍贵,也不如人心珍贵,何况那是一位才12岁的男孩的纯真心灵。他才刚开始用他的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度,用他的眼睛去仰望这个世界的光明,而这一切,随着那不慎的一跌,都有可能被严苛、惊吓所取代。法规不外乎人情,一个没有温度、没有人情味的严苛处理,虽合规合理,但如果缺乏了对人的关注,对人的呵护,那么其意义、价值便大打折扣。而主办方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充满温情和人情味的,面对珍贵名画的被损失,此时此刻,算计的不是自己的损失有多大,而是用满怀深情的方式呵护孩童那敏感而纯真的心灵,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对这个世界抱以足够的善意,对身边的人和事给予必要的理解和宽容,在这个人心冷淡、信任缺失的年代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这个世界,有必为之事,如“油条哥”的秉持良心、待人诚信,这本应为生活的常态;也有应为之事,如那忙得抬不起头的医生儿子,勤勉工作,这是职责,但职责之外,我们也希望能感受到更多的温度与人情味,毕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为难为之事,如那主办方的润物细无声的温情,则尤其令我们动容,令我们感动,因为此处的温度与人情味超越了个人的私利与得失。此次珍品画展,展出的不仅有那珍贵的名画,更有那暖人的温情与宽容理解的人情。最暖是人心,温情涌动,世界便不再冷漠,人情依旧,彼此便不再隔阂。

因此,无疑,主办方的温情与人情是最暖人心的,我为之鼓掌,为之感动,更在这乍暖还轻冷的时节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暖意。

【点评】本文开篇表态,首尾呼应,二三段集中比较,接着重点论述自己选择的对象,主次分明,标杆文章!

(二)隐性比较类

这类作文,命题者在写作要求上并没有明确冠以“权衡与选择”的字眼,,但考生在落笔时完全可以将几者比较起来写。这样辩证写出来的文章无疑比单一写出来的的文章有厚度。

写作要领——紧扣材料,选好角度,辩证比较,突出重点。 1 .给好朋友的一封信

你的好朋友XX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中上水平学生。他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从高一开始,就立志报考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现在毕业在即,班主任李老师动员他报考一般院校,认为这样录取的把握比较大。他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由于他外语成绩好,所以坚决主张他去报考外经、外贸专业,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

他为此感到困惑和苦恼,给你写了一封信,想听听你的意见。请给他写一封回信。

注意:1. 信中如涉及你的学校或你本人的姓名,一律用**代替。2. 全文不少于600字。

【例文】

有志者事竟成 ——给**同学的一封信

XX同学:

你好!来信已于昨日收到。我现在同你一样,正在紧张地复习迎考,一切都很好,勿念。

从信中获悉你要报考**大学历史系,我并不感到惊讶,并深为你的决心感到高兴。我们俩是最好的朋友,我深知你的脾气和爱好。你这个“历史迷”,从小就那么迷恋于历史,一看到什么历史小说就爱不释手,读起来总是那么专注。一谈起历史,你的那张嘴就像闭不住的匣子,什么“黄巾起义”啦,什么“赤壁大战”啦,什么“日军偷袭珍珠港”啦,什么“四〃一二”惨案啦,滔滔不绝的。每回都是你一个人在说,而我只有听的份儿。我觉得,你天生就是个学历史的料儿。

你在信中说,你的父母认为学历史“出路”窄,主张你去报外经、外贸专业,以便将来好找工作,待遇也比较优厚,你为此感到很烦恼。我觉得,父母的考虑是情有可原的。不过,就中国的现状来看,各类学校争着开设外贸专业,各地学生也蜂拥而上报考外贸专业,事实上,外贸人才已逐渐趋于饱和。如同前些年的“计算机”热一样,很多人都学计算机,结果人满为患,毕业生很多都分配不出去或专业不对口。“计算机热”急剧降温;而无人问津的机械专业却因人才奇缺而呈“蒸蒸日上”之势。所以,我觉得你报考历史专业实在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她的历史源远流长,她的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灿烂的文化需要新一代的知识精英去挖掘,去继承,去开拓。世界的历史更是如同瀚海一般浩浩无边。研究历史,可以开阔你的胸禁,可以使你的思想变得深邃。放开眼光看看,自古至今,那些在人类历史上熠熠闪光的伟大的思想家,那些挽狂澜于即倒的卓越的革命家,哪个不是丘壑在胸,博古通今的呢?**,坚定你的信念,我支持你的选择,真心希望我的朋友中能有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

你的班主任李老师出于录取方面的考虑,动员你报考一般院校,我想,重点大学并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人是要有一点敢于接受挑战、敢于拼搏的精神的,况且,你有水平,有实力,不要顾虑,去拼一拼。

父母那方面,你可以耐心地和他们谈谈。要从尊重他们出发,因为他们也是出于对你的关心,对你的爱。我想,只要你向他们敝开心扉,全面、综合地谈出自己的看法,他们是会重新做出决定的。

最后,还要告诉你,我已经决定报考师范大学,在大家都漠视师范院校的今天,我深为我的选择感到自豪,虽然有许多朋友表示不理解,可我依然坚定我的信念---做一名教师,你一定会支持我,对吧?

我想,一个人只要一心一意地热爱一项事业,并且努力地为之奋斗,就足

够了,不必过多地顾忌今后物质生活的好坏,最重要的是精神!有志者事竟成!

祝你心想事成!

你的好朋友:XX

X月X日

【点评】本文用书信对话说理,亲切;行文采用了分散式权衡比较方法,不雷同,结尾升华主题。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广州模拟考试题 60分)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淡泊 致远 深圳罗外高三 肖沁韵

非淡泊无以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心仅存富贵权钱之人,终将踏入欲望的泥沼,越陷越深,一心只怀崇高理想的人,终得破釜沉舟,脚踩成功彼岸。(开篇亮出观点)

感谢“学生心声”栏目,给我表达心声的机会。(点名写作缘由) 学校奖学金金额改成一元,竟有如此多埋汰的声音,让我不得不震惊什么时候学校竟也成了物质利益争夺的场所?学生们因争夺奖学金而明争暗斗挣拧的嘴脸,教师们因争夺年终奖而不断“劝告”学生外出补课,这还是办学的初衷吗?或许奖励机制的初衷是美好,却也不知不觉成为人们谋取利益的手段,可曾想过,其实谁都没有义务为你准备“奖学金”,就像妈妈答应带你去公园玩,在途中却因事取消,而你却心心怨恨。(引述材料,提供议论的话题) 而我认为1元钱也是钱,这寓意着学校对你的鼓励,寓意着你这段时间成果的肯定,所谓礼轻情意重便是如此。我们不应该因为一己私利而丢了本心。(表明态度。以下“围绕中心,旁征博引,夹议夹叙,正反对比。)

自古以来,中华之迁客骚人中不慕名利,淡泊一生的人数不胜数。看屈原:“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如莲般的他为保留最后的清白投江自尽,涛涛的江水带不走他永垂千古的美好品质,看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先是蓬蒿人。”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帝王 墨,在享尽富贵之时却毅然退出官场,回到真正属于他的地方,看青松翠柏,鸟语迎花,石立山头…… 而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呢?如今却为了一元钱而动兵操戈。古人都可以做到心静淡泊,在名利场中孑然独身而去,我们为何不可?丰子恺说:“人生曰三境界,一曰物质生活,二曰精神生活,三曰灵魂生活。”而我们也许只停留在物质生活层面,但现在应该做的是抛减物质层面,提高精神境界。 齐白石在老年时见到自己十年前的画,猛然顿悟,重新抓起笔,抛去一切念想,李羡林坚决卸去“国官”“国学大师”的称号,只心向自由生活;钱学森面对美国开出的诱人条件,坚决回到故土……圣人这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

为愚,我们本没有他们的成就与能力,为何还要比他们重视那一点奖学金呢?何况资金转到“扶助基金”中,更应该为奖学金得到用处而开心呀!(回扣材料,回应上文,结构严谨。)

龙翥凤羽,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结若何?愿你拥有最朴素的理想,最高洁的气质,淡泊而致远。(结尾陡地一“拔”,升华主题。)

【总评】本文写法规范!

(三)侧重选择类。

这类作文,重在选好角度,表明态度;不强求比较,这种写法同“新材料作文”写法类似,只不过有的文题会在写作要求中附带了文体(比如“书信”)要求。

写作要领:紧扣对象,旁征博引,联系实际,明确文体。

1. 题目:女儿举报老爸(材料作文(2015新课标全国一卷作文题)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 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例文】

致陈先生的一封信:做个敬畏生命的人

陈先生:

您好! 通过网络我对你的遭遇有了些许了解。我想说,如果我是您的女儿,我也会对您进行举报。我这样做不仅仅是因为您的行为违反了交规,更因为那个接通的电话已经将您,将您的家人臵于危险的境地,因为您开车时还载着家人。更将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悬崖之上。我想和你谈谈,不知道您可否愿意,因为生命关天,我们必须敬畏。

敬畏自我的生命,此生无悔。《古诗十九首》又说: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其实在这天地逆旅中,每个人都只是暂住之客,我们的生命即脆弱又短暂,无法重新来过。也正因如此,我们不仅应该时刻记住那份关系到生命的责任,而且应该对自我的生命心怀敬畏,不因任何可以避免的外因而失去对它的尊重。说到这我想起了史铁生,那个“职业是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的残疾作家。当他而说出“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时,当他穷四年之功利用透析后的残存时间写下《病隙碎笔》时,当他在《命若琴弦》中塑造了千弦弹断希望不灭的盲人琴师时,陈先生,希望您能够懂得,正像当代诗人郭小川所说,“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敬畏自我的生命,可以让我们无悔此生。

敬畏与自己相关的生命,此生有责。我们每个个体都与其他无数生命紧密相连,而这些与我们相关的生命,都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我们需要对它们心怀敬畏。看,那为了让独居的母亲颐养天年而辞官奉母的潘岳挂起的官印,在提醒我们,敬畏亲人的生命;触,那落在为了给发烧的妻子降温而只穿单衣站在雪地中的荀粲肩上的雪花,在告诉我们,敬畏爱人的生命;听,那重病在床的元稹在听到挚友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吟出的“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诗句,在教导我们,敬畏友人的生命。陈先生,您一定明白,只有当我们因敬畏而为与自己相关的生命负起责任时,我们才可以俯仰无愧,坦然前行。 敬畏与自己无关的生命,此生崇高。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想,如果我们还可以对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心存敬畏,则我们的生命一定可以更加崇高,正像尼采说的那样:“我的灵魂清澈而明亮,宛若清晨的群山。”如韩愈一般,为了天下苍生不受蛊惑,上《论佛骨表》,被贬潮州仍“肯将衰朽惜残年”;如东林学派一般,为了黎元百姓乐于樵苏,发出正直呼喊,惨遭屠戮却成为“一支重整道德的十字军”;如新东方学校一般,为了汶川同胞重振希望,捐款支教,耗费巨大终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陈先生,相信您十分清楚,这些人之所以值得我们敬佩,正是因为他们都能对那些与自己无关的生命心怀敬畏,方能普施大爱,让自己的生命清澈而崇高。

这红尘,太污太苦太锦簇;这人情,总浮总疏总麻木。陈先生,您可以看到,当今时代,食品安全隐患多多、医患矛盾逐渐升级、老人跌倒无人搀扶,人们

对生命的敬畏似乎越来越淡漠。然而,越是在这时,我们越应该不断自省:对自我的、与自己相关或无关的生命,我们都要心怀敬畏。大儒张载说:“为生民立命。”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在今后的生活中将对生命的敬畏放在心头,毕竟,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毕竟,这是我们等过了无尽黑暗才睁开的双眼;毕竟,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

祝您健康!

您的朋友:XX

X月X日

【点评】本文选择写信的角度很巧,用“敬畏生命”做主题词统摄全文,做到了有话可说。作者思路开阔,认识深刻,颇有高度。

小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习作须注意几点:

1.写作动机交代要清楚,表达态度要鲜明(比如,我以为老王更X具有风采)。

2.主题词要像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标题、开头、文中、结尾);

3.该“权衡比较”的一定不要忽略;

4.处理好主次详略关系。“比较”内容要精短,选写内容要详细。不能喧宾夺主。

5.要“正比”,不得“反比”。即:比较中不能说其它几个内容不好,而应说“都好”,只是“我”选的“更”好。

二、新材料作文

写作要领——围绕中心,旁征博引,正反对比,处处点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花鸟山灯塔是一座位于中国长江口至太平洋航线上的特大型灯塔。因其地理位臵重要、历史悠久且具有国际影响而被称为“远东第一灯塔”。 这座灯塔之所以有名还因为守塔人已经是五代相传。从清朝光绪年间,叶家第一代就上岛守灯塔,直到今天,横跨一个多世纪,叶家祖孙五代人,一直坚持在灯塔工这个枯燥、孤独、寂寞的行业中,视岛为家,视灯塔如生命,成就了一段佳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百年坚持 深圳罗外高三 龙依凌

《圣经》里有一座有名的通天塔,人们把砖烧透,用石漆当泥灰,在巴比伦建起了通天的巨塔,从此任何人都不会再迷路了,在浩瀚的荒原上一眼就能看见通明灯火的巨塔,那里昼夜响着钉锤声。

如今你再去瞧瞧,当年的才子佳人,神话故事都已湮灭无息,只有那庞然的巨塔一如既往地燃烧着天地。这世间洪荒如同水流,每个人都是一小滴的清明,续续而传,才可自成一脉。巨塔是古巴比伦人的流水,而“坚持“这个词如今能值得多少人斜目一睹?

我们也有过的,朝朝代代绵延的万里长城,流落民间又被送回国家的经典古籍,但我们也没有能在这快时代里保留中国的节奏,那些已闭口的莺啭百回的戏曲,那些已蒙尘的汉服裙摆。而在未来的途中,我们又能否继续坚持? 答案是肯定的。我看到一篇关于花鸟山灯塔的报道,这是从清朝光绪年间就已建成的灯塔,它散发出的光辉照耀了一整个世纪的船只出航与归乡。这是一个五代人传承的“远东第一灯塔”,是这汹涌浪潮的中流砥柱。这段佳话,也让我们发现其实我们仍有这么两个字——坚持。

其实我们也一直在坚持,不是吗?从“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到为中国在世界发光发热而寒窗学习十二年,笔耕不缀也是我们的坚持。从被扶起的老人诈骗,到现在仍能冒着风险听良心指引去帮助他人。这也是我们的坚持。 不知道你听说过多少中国开国科学家?名字我也难记起了,只记得他们一笔一划勾勒出新中国的模样,实打实手算出导弹、原子弹的精细数据,从沙漠里抱回哑弹重新研究却被辐射影响导致癌变……从那时起,这样的科研精神就没中断过。

不是吗?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带着他的团队,坚持191次的实验,最终登上了诺奖的领奖台,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所谓坚持,就是在枯燥乏味里保持本心,是拳王阿里,是《史记》,是时光的荣耀。世上失败之人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成功的原因是相同的——坚持,是炎黄子孙的坚持,才让中国源远流长,这可能才是成功最大的秘诀。 而现在,我们正处在紧张的高三学习阶段,怀着期望,虽苦虽累,但我们仍在坚持。因为我们知道:辛苦哪有所谓尽头?挺过就是一切;经历过的,都叫荣耀。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

是的,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只有谈泊明志,胸无尘杂,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

君不见:两岸浓柳可藏鸦,路转溪斜,忘机鸥鹭百年立汀沙!

点评:本文开篇新颖,引人入胜。全篇紧扣“坚持”,旁征博引,从万里长城说到经典古籍,从古代戏曲说到汉服裙摆;从社会道德说到科学精神;从古今中外说到现实生活。可谓穿越时空,鲜明地突出了“百年坚持”这一主旨。 文章语言清新、简洁,娓娓道来,能使读者能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受到启发。

2.(2014上海高考作文题)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例文】

戴着镣铐飞翔 深圳外国语高中部:刘昱希

孔子云:随心所欲不逾矩。这话用来指“自由”,是再也恰当不过的了。 自由,从古至今便是众人苦苦追寻的理想境界,匈牙利诗人裴多菲曾感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由此可见,人们对自由的渴望,但真正的自由又是什么呢?

有人说,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不应有所限制,但若是失去了规则的约束,这自由带来的恐怕就只有放纵和野蛮了吧!

“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这句话,便强调了秩序下才能有真正的自由。我认为秩序存在的意义,便是让自由成为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的事物,就如律诗虽有字数、格律上的限制,却也因此被赋予了形式上的美感和整洁,规矩约束了自己的范围,却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不至于让人们如伊果所说般“迷失在自由的深渊”。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规矩之下,人们才更加有余裕来享受自由。

自由,其实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按自己的意识去行动、去思考,不受外界干扰的权利,但在行使权利的同归,也必须遵循世界的规律。就像那揠苗助长的宋人,为了满足自己尽早收获的欲望而不顾自然规律,将苗拔高,最终颗粒无收的结果便是肓目地追寻所谓自由而得来的恶果。由此可见,自由的权利并非为所欲为,总有些看似不自由的限制有束缚着他。自由是相对而言的。 而不自由,也是相对的,在条条框框规则的枷锁下,却仍留有充足的空间。让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智慧地行使自由的权利。就像穿越沙漠,你可以

骑骆驼,也可开车,终究是看哪种最合心意,条条大路通罗马,终归能达成目标。这种不自由之中可选择的自由,在限制之下,愈发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约束中达到最好,使我们能用最好的办法解决每件事。

因此,在这世上,自由与限制总是相伴相随的,我们需要在不自由的约束下通过自身的智慧来实现自由。如果没了规则的约束,试想这世界该是怎样的混乱:没了交通规则,路上的车辆挤到一起;没了法律法规,恶人为所欲为;没了道德伦理,社会失去人性和秩序。这一切规则,莫不是在为我们更好地行使自由的权利创造条件。歌德曾说:“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与其盲目地叫嚣着追寻自由,不如最大限度地实现约束下的自由。 卢梭有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是的,我们生而为人,被赋予了享有自由的权利,却无往不被规则束缚。因此,让我们学会在束缚下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让我们共同在这片由规则构建的美丽蓝天中,戴着镣铐自由地飞翔。 【点评】本文扣住材料,阐述了“自由与不自由”的关系,说理一分为二,较有辩证法。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这样一则广告语:“人生就像一段路程,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有的人直奔目的地,忽略了沿途的风景,有的人流连沿途的风景,忘记了目的地,有的人呢在赶路途中,偶尔驻足,美丽的风景让他忘却疲劳更好地奔向目的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

错过的美好

深圳翠园中学高三 庄慧玲

窗外,深蓝色的夜空里缀满了宝石般的星星,因盘丝的月亮铺洒下皎洁的月光,在这样一个静谧的夜晚,我再一次轻轻翻开了《槭树下的家》。 慢慢的跟着席慕蓉的脚步,回忆起母亲也曾对我说过的爱的絮语,被海伦那仅有十天的婚姻感动着,开始对多年以后的同学聚会多了一份期待……通过席慕蓉的《街景》,突然发现自己在那匆忙的脚步之中,错过了生活中的太多美好。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自己的步伐已失去从前的从容。不知道从何时开始,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在鸟语花香中静静的散步了。楼下的那条羊肠小道,每日都只是匆匆走过。从前最喜爱的白玉兰开了又谢了,而我却不再因为它的花香,因为她的娇容而驻足了。看着《街景》中也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幕又一幕,不禁想问问自己,在我马不停蹄的往前赶时,我错过的事物是否比我得到的要多得多?

回想起来,如今自己外出旅游时,似乎也没有了以前那样深刻的体验了。手里拿着的照相机一直没舍得放下,总是尽可能的想要多拍几张照片,只因心想着出来旅行的时间短,多拍点照片,回家再细细回味吧。可是当自己回到家中手执一堆照片的时候,才发觉自己根本无法再进入照片的景色,无法真正体会它的美,而当时自己身临其境的那份心情更是无法重温。这感觉就如席慕蓉所写的一样“总觉得找出来的,常常不是原来看见的,原来所想保留的那些东西”,的确在匆忙之中,我得到了一堆景色宜人的照片,但却失去了自己深切的感受和真挚的体会。

如今的自己即使是走在路上,节奏也总是尽可能地快一点,超过一个又一个的行人,心里只想到,快一点到达这个目的地,就能省下多一点时间,赶往下一个目的地。而我却没有想到,在每一个街头都会有着一段大同小异的故事,你若不用心去看你所处的世界,你根本看不见那些细微而动人的美好。

我才明白有些时间根本不能省下。

在匆忙之中,我竟然忘记了生活中的每一则小事,背后其实都紧随着一个大道理。不论是“被狗挡住去路的小女孩”,还是“街边的两个少年”。不论是“骑车载着白发妻子的老丈夫”,还是“牵着老伴紧张的过马路的老先生”。这些被我在匆忙中忽略的小事,包含着多少个引人深思的道理。

我轻轻合上书本,回味着《街景》当中的一幕一幕,我想,我会对自己前行的节奏做出调整的,为了弥补我所错过的东西。

【点评】本文紧扣材料范围行文,娓娓道来,不觉乏味。

结尾的话:“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要求要严格很多,“新材料作文”虽然也有要求,但宽泛很多。在写法上,前者可概括为:抓住共性,该比则比,分清主次,明确文体;后者可概括为:围绕中心,旁征博引,夹议夹叙,处处点题。

材料作文,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不同的类型,在写法上会有一些不同,但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宗。考生在下笔前只要读懂文题的内容,同时又弄清写作要求,那就基本上不会南辕北辙了。我们研究它的规律,不是把他搞僵化,而是为了写起来更得心应.手。

各类材料作文,其实说简单也简单,那就是:听话,严格按照试卷的要求去写,没得错!

一句话:见“材”起意,对“问”下笔。哦,建议先拟提纲,“先瞄准,再开枪”!

高考作文想高分,思想和语言哪个更重要?

——一个科理生对考场优秀作文的“质疑”

深圳 葛福安

一、缘起

高三每次月考紧张的改卷、试卷评讲后,照例有一个“佳作展示”环节:作文讲评时会把50分以上的作文影印出来,发给大家看,为同学们写考场作文提供借鉴或者说模仿。这次作文题目审题有些难度,写偏题的作文多一些。从审题的角度,这篇题为《尊重之美》的文章切题最为贴切,因此就被作为首选。当然,它并不是一篇完美的文章,阅卷老师给了50分,但是,这篇文章在切题和文章结构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然而,正是这篇文章引发了此次的 “作文事件”:一位高三理科班的同学对这篇“样板”范文充满困惑,写给我们一篇“质疑”的文章。看到这封写在小张作业本上满满7页“信”,或者称“专业研究探讨论文”,我们感到喜悦、激动、惊讶、叹服,也有着深深的无奈??

二、月考的作文题和引起争议“高分作文”

作文题目是: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筱敏在《捕蝶者》中详细介绍了捕蝶者娴熟地运用各种方法,将蝴蝶做成各种各样珍贵的标本,名扬世界,捕蝶者们代表蝴蝶放弃了“默默耗损掉美丽终老山林”的生活目标和权利,可有谁知道蝴蝶的感受呢?也许这就是人们欣赏美不胜收的蝴蝶标本的代价。

请在材料的含义范围内,结合你的经历或认识,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初看起来,此次作文的审题似乎不会有太大难度,毕竟作文选材涉及的

《捕蝶者》出自粤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必读篇目,上学期我们刚刚学过。但是,命题者对题目的“简单问题复杂化”的表述,尤其是最后那句“也许这就是?的代价”的话,致使不少学生集中写“代价”。正因为如此,这篇《尊重之美》的作文才让人觉得它在审题上的切题和在文章结构上的扣题能够为很多审题出现偏差和不太会架构议论文框架的同学学习借鉴。

现在我们把这篇引来“质疑”的考场作文抄在这里:

尊重之美 一考生

爱默生曾说过:“大自然是一件从未被描写过的事物。”人亦如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权利。倘若他被外在刻意描画或描写,无论其结果是何其美丽,在其个人面前都将显得十分苍白无力。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尊重每一个个体。

尊重世间万物,不随意剥夺任何个体生活目标及权利。张晓风曾在一次山中游记中写道:“为何我们不能生作樵夫渔夫,而只能当暂游的武陵人呢?”这句话饱含深意。因为我们无法像真正的渔夫樵夫一样与山为友,与鱼虫为亲,我们很难以学会抛弃所谓的功名利禄去尊重世间万物,所以,我们终究只能作暂游的武陵人。正如《捕蝶者》上面捕蝶者将自己所理解的美强加于蝴蝶身上,却丝毫未考虑蝴蝶的感觉,任意剥夺其权利。因此尊重万物,应当不任(意)剥夺其生活目标及权利。

学会尊重,能使我们拥有一颗更加澄明的心与广阔的胸襟。梅贻琦作为清华大学的校长,他懂得如何去尊重人才,懂得真正兼容并包。他曾“三破格”

录取华罗庚,尽管他并未(被)后世授予“大师”之称,但他为后世铸造了众多“大师”。他可谓是真的实践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也可谓是民国学人的一代典范。由此可见,学会尊重,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与气度,也需要澄明的心。

唯有学会尊重,践行尊重之德,方能成就人类之大善。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美德便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传统儒家学说中也将“尊重”归之于“仁”。尽管其出发点是有益的,但传统儒家却以“仁”为目标妄想建立一种以“礼”为“仁”核心的道德社会体系而一味地压抑人的自然本能及精神追求,其所形成的社会成员的社会品质也势必是狭隘而落后的。也就是说,我们只有真正尊重人的自然本能及其精神追求,方能建立起一个先进而宽容的社会,才能成就真正地人类之大善。

总而言之,我们唯有学会尊重,尊重世间万物,尊重每一个个体,拥有澄明的心境与广阔的胸襟,方能成就人生之智慧。

应该说,这篇文章的入选,主要是它的切题与章法。这篇文章的“搭架子”意识比较强,它的每段起始句为分论点,每句都的扣题意识,这些句子共同架构起文章的框架。这是平时语文老师“叮嘱”的考场作文“秘笈”之一。这之所以被称为“秘笈”,主要是源于当下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现状,会写文章的学生是少数,更多的文章是结构混乱,语无伦次,毫无章法。因此,这篇文章被打50分,也有鼓励和引导学习的用意在。当然,在油印时,我们会把分数涂去,以“高分作文”之名发给学生。

对于刚刚进入高三的模拟考,大多学生对考场议论文写作还没有建立基本的模式,这篇文章可谓在这个方面“先行一步”,于是,这篇文章就被选为样板。当然,它的思想性和逻辑性就被忽略了。当然,这篇原本让中下等的同学模仿的“样板”在很有想法的同学那里,就不能被轻易认同,甚至会被排斥。不过,对这种情况,有些同学对文章的质量与分数不太相称的现象,也就一笑了之。而老师会以“考场有运气成份”之类的话来解释,学生也就在这片刻的困惑之后把这事放下了,毕竟每天都还有那么的作业,毕竟对这类“浅水湾”般的文章似乎没有必要太过计较。

但是,这次碰上一个“计较”的学生。高三九班的郑浩聪,理科重点班的学生。平常就以读书多闻名,也曾经得过考场作文的满分,那是高一刚一入学,

是一次记叙文写作。不过,此后就不曾有那么好的运气。但是,他文章的思想深刻、文笔上佳、漂亮的书写,在年级都是出名的。

一个课间,郑浩聪把写在三张作业纸上的一篇文章交给语文老师。于是,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三、郑浩聪的“质疑文章”

第二次月考后,年级照常发了几篇优秀作文供同学们学习欣赏。但同往常一样,这些作文除了给大家提供了良好的范本外,也同时引起了不少疑惑。比如,这篇作文好在哪里?它在行文中的确有什么过人之处使得它能脱颖而出?它真的配上56、57、58分吗?为什么他的作文并不比我的优秀,他却拿到了高出我十几分的分数呢?

这些疑惑,同样是我的疑惑。这些疑惑反复出现后,由于缺乏与改卷老师的直接交流,难免使人灰心与郁闷。在看完这次的优秀作文后,我将这些疑问写下来,希望得到老师们的点拨和指引。四篇范文中,《尊重之美》一文是最令人疑惑的一篇,我对此文有一些粗浅的看法向老师们请教。

《尊重之美》一文结构清晰,基本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围绕“尊重”一词展开讨论,容易从其中提取出如下信息:

【首段】总:我们应尊重每一个个体;

【2段】分1:尊重世间万物,不任意剥夺任何个体的生活目标和权利;

【3段】分2:学会尊重,能使我们拥有一颗更加澄明的心与广阔的胸襟;

【4段】分3:唯有学会尊重,践行尊重之德,方能成就人类之大善; 【尾段】总结。

我的段意概括均来自原文。文章的主旨可以总结为“学会尊重”或“尊重之美”。我认为文章虽然看似清晰完整,但却存在几点较大的问题:

1.缺乏明确的中心观点,火力分散

中心论点可谓议论文的灵魂,是破立的焦点。本文所论是“尊重”,而“尊重”就像“爱”“善良”这样的话题一样,有各种各样的角度,若不择其一而行,很难将话题讨论得深入,而本文却在这方面有缺陷。结合材料与文章来看,此文中论述的“尊重”,当然是对自然万物的生命权利的尊重,推而广之,也能谈人对自然、天地、生灵的尊重和相处的方式等。文章首句引用爱默生的话,接下来阐述了人与自然在“未被描写”或者说“独特”这一本质上的共性。然后引出“我们应尊重每一个个体”这一结论。由此可以看出,首段谈及的“尊重”是:

a.对个体特点、本真的尊重,反对“同一化”和对个性的抹杀; 文章次段结合张晓风的游记和“捕蝶者”的行为,说明不剥夺“任何个体的生活目标和权利”,即:

b.对自然界生灵生命权的尊重;

第三段引用梅贻琦慧眼识才的事例,很明显是在赞赏一种:

c.对人才的尊重; 第四段站在社会的高度上,批判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对个人的压抑和对社会的损害,所以与首段是相对的,谈的是:

d.反对对个性的压抑,提倡尊重个性;

写到这里,恐怕连作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在讲什么了。对自然的尊重,对个人性的尊重,对生物生命权的尊重,对人才的尊重;每个方面都有所涉及,但段与段之间却缺乏联系,仅是靠“尊重”除了字面上的相似外,并没有起到线索或者中心论点的作用。就像射击没有准星,天女散花之后,看似弹痕满满,

内里却毫发无伤。杜牧在《答庄充书》中写道:苟不先应意,止以文采词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如入闤阓,纷纷然莫知其谁,暮散而已。对讲求准确、深刻的议论文体来说,这真是一篇佳作吗?

在阅卷过程中,改卷老师可能没有时间思考,见文章层次清楚,紧扣主题就给了高分,而文章的主旨所在却始终说不清楚。题目叫“尊重之美”,由此也可见一斑:XX之美,笼统且放诸四海而皆准。这样的题目对一篇缺乏中心的作文来说,既是首选,也是唯一之选。

2.语言效率低下,词汇贫乏

如果说思想是文章的骨架,那么语言就是文章的血肉。韩愈说:辞不足,不可以成文。对一篇有成为一类文潜质的文章来说,简洁、精炼、有力度的语言更是极其重要,何况在不足千字的篇幅内。但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却发现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细节:文章的分论点段,即2、3、4段,段首尾两句几乎一模一样。除了少数副词略有改动,根本就是把同一句话说两遍!而文章的尾段,则是把前文已经出现的分论点句组合起来再说一遍!文中光是“澄明的心(境)与广阔的胸襟”就出现了三次。如此地反复咏叹,我究竟是该理解为匠心独具呢,还是词语运用上的捉襟见肘呢?

再者,作者语言功力的匮乏,更见于力度上的不足。三个分论点段,以第4段的论述最多,我就以此段为例。本段对“尊重”的论述,轻易冲上了社会的高度。除首尾两句,中间两句话概括了传统儒家思想,“以‘礼’为‘仁’核心的社会道德体系”,再用一句话表达了对这种思想的批判,“是狭隘落后

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令我困惑的是,这寥寥几句话中频频出现的是“德”“义”“礼”“社会道德”“社会品质”“人类之大善”这样高屋建瓴的词汇,似是对“尊重”的探讨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了,但他的语言中为什么没有体现这样一种由浅及深的层次呢?为什么没有说明这种传统思想为何没有尊重人的个性呢?所谓大善究竟是何物呢?为什么我感受不到相应的张力的力度呢?尚未能触及皮毛就断然下结论,这样的论证能够服人吗?思想的高度是几个空游无依的大词就能提高的吗?

3.对论点的探讨只停留在“关键词”的表面

这一点其实在上文就已经提到了,因为论点的分散和语言的效率低下势必直接导致论证的肤浅。正如我在(二)中所提到的,每段首尾无谓地重复不仅毫无意义,而且人为地将本已不充裕的空间压缩得更小,每段只有百余字留给

作者阐释他的观点。这种“为结构而结构”的做法,从功利的角度来说,能保证阅卷老师捕捉到自己的观点,但却落入了“为作文而作文”(或者说“考场作文”)的窠臼,甚至颇有作茧自缚之嫌。我深入文章的分论点段,即2、3、4段,将文章进行解构:

2段:除去首尾两句话共有4句话。①引用张晓风的一句话,②③句说明“我们难以完全亲近自然”,④句表达对捕蝶者的批判;

3段:除去首尾两句,只提到了对梅贻琦的几个评价如“真正的大师”、“兼容并包”“民国学人的典范”;

4段:除去首尾两句,用两句话说了传统文化对精神的压抑,用一句话表达了对此的批判;

5段:纯粹由前文已经出现的结论性文字再现组成。

由此可见,洋洋洒洒七八百字下来,真正言之有物的并没有多少。大量地结论性文字,如“所以?”、“由此可见?”、“也就是说?”、“总而言之?”,缺乏条理清晰、联系紧密、步步为营的论证来支撑,变成了空洞的口号;事例、名人名言有不少,但缺乏有力的逻辑思维把材料(文中的“材料”均指的是作者的“素材”)与所要阐明的观点联系起来,对材料本身的解读也不够到位,使得丰富的引证游离于行文思路之外,有时,甚至为了迁就材料,不得不割裂完整的逻辑。

但论证的肤浅若非细读难以发现,而“关键词”的反复出现在短短几分钟的阅卷时间内却时时发出一个文章“切题”的信号。然而切题是为了什么?不正是为了集中笔力、深化论证吗?或许在阅卷时因为时间限制不能考虑得面面俱到,但作为优秀作品印发前,论述上的硬伤就该成为阻力了吧?其实,这种问题并不只存在于这一篇文章中,我也无意否认这些范文中有很多亮点,只是想说,我们在作文的过程中,是否不经意间忽视了语言的本质?语言或华美,或雄辩,或旁征博引,或文采飞扬,但这些美好品质都建立在语言的本质,即清晰、晓畅、严密上,奇靡却无力的文章向来都是被批判的。韩愈说“唯陈言之务去”,难道是否认文采的重要性吗?自然不是。但不论多么富有诗意,多么立意高远的语言,反复地说,反复地用,陈陈相因,总会令人厌倦,若没有

扎实的推进、演绎,也容易使主题成为空中楼阁,带来眼高手低的尴尬。仅看这次发的几篇范文,就满是“人类大同”“以万物之名”“人类这大善”这样的词汇,俨然一幅代表人类为自然请命、为万物请命的姿态,立意之高、论题之大让人有些心惊肉跳。那么他们真的具备驾驭这些论题的能力了吗?文中摆出的材料典故名人名言通俗到能不加详细阐发就与文章论述的道理浑然一体的程度了吗?作文比的是词汇的大小,还是词汇的贴切?是句子的华丽,还是句子的扎实?是材料的生僻还是材料的恰当?是思想的高入云霄,还是思想的扎实深刻?是谁看的书多,谁作文的技巧老练,还是谁的思考深入,谁的论述明白有力?对这些问题,中肯的回答是,在考场上,这些都重要。但更负责地说,总是后者更该先被重视。事实上,不要说大部分高中生,就是那几篇优秀作文的作者,他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准了,却仍然很难把如此高度的思想阐释得令人信服。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一个人的眼界很高,视野很开阔,那他不是身高超于常人,就是飘在空中,而我们之中,似乎还没有这样的巨人。

4.一些语法上的硬伤

文章中也有一些像缺字漏字、错别字的小错误,有的句子存在语病,有的论证存在逻辑上的错误。考虑到小瑕疵并不会影响到文章的大气候,此处就不细讲了。其实,读文章该是“取其一、不择其二”的,但我用近乎刻薄的态度挑着它的刺,只是因为用一篇一类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如果我给分,会打43--46分。

以上的想法,都是我在看过范文后萌生的,但细部的内容,却经过了认真的思考,真正写下来,又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为了应付学业,不得不见缝插针,用下课和中午的时间写,所以不免语无伦次,表意不清,加上我眼界的狭窄,有的观点也比较局促,希望老师指正批评。

我作为一名理科生,同身边的许多同学一样,没有深厚的文学素养,临考时也常因肚内无墨,遭遇无米之炊的尴尬。但我相信只要有深刻的思考和清晰的表达,也是能写出好文章的,因为我看到很多理性的文字,虽然稍逊文采,但思想深刻,逻辑缜密,言辞简练,同样也很惊讶。平时年级选出的优秀作品,如果也能关注一下别的一些方面,如果老师能对这些作品作些简单的评价,写出它好在那里、不好在哪里,比起我们只是单纯地看,应该会好一引起吧。(高三九班,郑浩聪)

四、郑浩聪考场作文写得怎样?

相信读者读完我引用的郑浩聪这篇质疑文章后,你会有这样的感觉:这学生了得,比很多语文老师的文章写得都好,专业,细致,中肯,有思想,文笔也好。

我也有这想法,而且,我看到的是原版(手写版),一笔清晰俊秀的书法正如文章的思路。这里我全文照引抄在这里,真正是佩服他的质疑的精神和漂亮的文章。抄过之后,可能很多读者会觉得,我写这篇东西,全比不上郑浩聪的文章。其实,语文老师真的能把文章写得让学生佩服的,现在着实不多,正无奈地印证了“青于蓝”的古训。

那么,在这次月考中,郑浩聪的作文写得怎样?得多少分呢?

我从郑浩聪那里要来他的作文,也抄在这里。让大家看看,这样一个“思想深刻”的学生,他的作文考场作文的“功力”如何?

郑浩聪的考场作文:

把心灵放归山林

如果说蝴蝶在山野中默默终老代表的是一种淡然安适的美,那么制成精美、名扬世界的标本则代表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快感。蝴蝶虚荣吗?当然不,因为无论是庸常的菜粉蝶还是美仑美奂的奇珍异种,都以同样的方式生活在自然中。将他们的美大方展览的是人类。在这过程中,蝴蝶丢掉了生命,人丢掉了什么? 蝴蝶入诗是常见的,因为这种美的精灵总会触动诗人的心绪。不论是“穿花蛱蝶深深舞”还是“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人描绘的更是一种“舞”和“啼”的活力,是生命最鲜活的姿态,而这种姿态最是标本盒中的蝴蝶所不具备的。我们在读诗的时候,最珍视的是静止的文字间那种灵动的气息,那种气息来源于读者脑中的印象,也就是说,若非有相同的生活体验,我们很难体会到“蝴蝶翩飞”这一个普通的场景空间何以令人感动,就算我们再专注的观察墙上的蝴蝶的美丽花纹,也想像不出它飞动时的体态有多迷人。

蝴蝶丢掉了生命,但以另一种形式将美保留下来。人丢掉最自然的心灵,却再难用僵化的思想体验自然的美好。人们或许觉得,就算脱离自然也不影响什么,因为如今城市中的大部分人们都过着这样的生活,我们唯一关于自然的印象来自于前人的书画,现在又多了电视、网络,更多美丽的照片、风景画涌

入眼帘,如果照的不好尽可以用电脑改得如仙如幻。我们的技术起来越高,也把环境越来越虚化,改成想要的样子,就越不把自然放在眼中。这时候再宣传什么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究竟能引起多少真正的共鸣呢?就像一出生就被圈养的狗,被制成标本的蝶,它们未曾领略自由的滋味,自然不会向往自由。 但自然之美不能用数据衡量,这恰是现代人最理解的一点。自然赋予我们美的感受,这使我们的祖先在远未开化的时候就崇尚神秘的符文,刻下灿烂的壁画。这种尚美的性格流传到这一代,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希望自己雅致大方、礼让,这是美的性格;在杯具器皿上画下蕙质兰心的图案,那是美的象征。如果将自然之美抛弃,意味着人将与本性割裂开来,成为真正为七情六欲而活的“动物”。

古人的科技未及今人的千分之一,但自然的心灵却使尚美的诗流传下来。若要是看蝴蝶,别去博物馆,去追诗人的脚步吧。(43分)

应该承认,从郑浩聪的“质疑文章”,我们已经领略到他分析文章的方法和能力。我们也用他的方法来分析一下他的这篇考场作文。

文章的题目是“把心灵放归山林”,隐含的意思是让“人类把心灵放归山林”,它批判了“捕蝶者”这样的人类因捕蝶而使自己远离山林、远离自然,所以,以此立论。应该说,虽语言有些隔膜,却并没有偏题。他文章的首段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a.将他们的美大方展览的是人类。在这过程中,蝴蝶丢掉了生命,人丢掉了什么?

文章次段则从蝴蝶入诗而成为美的化身谈起,结合写蝴蝶的诗句,可见作者的文学功力。但他的用意并不在此,而在于那自然界的“蝴蝶翩飞”的最灵魂的气息是任何蝴蝶标本也无法达到的。所以:

b.蝴蝶丢掉了生命,但以另一种形式将美保留下来。人丢掉最自然的心灵,却再难用僵化的思想体验自然的美好。

第三段用当今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对于电脑的依赖而对于自然的忽略,来证明当今的人们技术越高越不把自然放在眼里。之后文意一转:

c.但自然之美不能用数据衡量,这恰是现代人最理解的一点; 第四段从远古祖先尚美性格的流传成为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将自然之美抛弃,那意味着人将本性割裂开来,由此证明失去自然人类将变得非常可怕。所以:

d.若要是看蝴蝶,别去博物馆,去追诗人的脚步吧。

写到最后,郑浩聪似乎已经把自己的观点态度表明了:把人的心灵放归山林而不是在博物馆里,传承崇尚自然美的“人性”而非用技术把美固定。 凭语文老师的眼光下,除去考场改卷的因素,这篇文章也有一些硬伤。比如第二段,很关键的一段,郑浩聪却写得非常含糊,只是他自己明白自己在说什么,却没有考虑别人,考虑读者的接受。而且,第二段他其实是在用考场作文的一些技法来写的,比如用诗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但是,这只是铺垫,他要讲的意思在后面,因此就使这一段的意思包裹在语言背后。这样就存在立意不够扣题、材料与段落观点以及与全文中心观点不够切合的问题。这是整篇文章的问题,他的思想太过丰富,以致他不能够在短小的作文中明确表达自己。 应该看到,这篇考场作文里的郑浩聪,已经是在用考场作文的规则来写作文了,并没有完全用他在那篇质疑的文章中所展现的深刻与个性。他用了取媚阅卷老师的一些做法,比如用文采来博取眼球。这样想想,也许正是我们老师要求孩子学会媚俗,才导致他这样。如果不要求他,或许他反倒能够畅快明朗地表达自己了。当然,也可以说是考场作文就是一场有规则的竞技,就如我们寻常所说“带着镣铐跳舞”,不见镣铐是至境,看出镣铐是苦差。所以,这个孩子也是在适应江湖规则,只是不太老到,他有这方面的努力,却没有进入化境。这就夹生了,实在可惜。

但是,与那篇引起争议的《尊重之美》相比,郑浩聪这篇文章没有时时处处运用“考场作文”扣题的技巧,而是基本上在运用事理内在的逻辑的推演,一步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论证的逻辑,对论点的探讨没有只停留在“关键词”的表面,而是把文脉暗暗于语言背后流动。应该说,这样的文章才有着对读者智力的尊重,不像那种把点题句子明置于段首,吸引阅卷者的眼球,以期让阅卷者“不假思索”的来判定分数的文章,那是在替改卷者“考虑”“打算”的一种“媚”态。

但是,现实是,这类在郑浩聪看来并不是“佳作”的文章,却能在考场中有不俗的分数。今年广东考试院发布六篇高分作文后即引来质疑。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大一学生游昊翔同学认为首篇作文《慈善需行之有道》引例频错、混淆事实,“影响不好”。同样也存在另外一个实事:平时写作表现出色的一些在老师语文老师认可的写作高手,未必就会在高考考场中表现出色。而在语文界最为大家所熟悉的就是被称为“文学天才”的南京金陵中学高三女生费滢滢在当年的高考作文不及格的“往事”。其实,每位熟悉“考场规则”的语文老师都不敢对自己认可的写作高手在考场作文得高分上“打包票”,因为,考场不如平时,作文分数有某些运气的因素存在。

五、面对“质疑”,语文老师怎么办?

当我拿到这篇质疑的文章后,我很震惊,也很感动,更很困惑。我震惊和感动的是,一个理科学生,在高三复习的紧张之中,没有放弃自己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且,这种思考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深刻与细致,已经具备了做学问的某些专业素养。当然,拿到郑浩聪的作文后,也更感到困惑。每年的高考评卷场的“掌舵者”都会对作文批改的科学性和专业性进行各种强调,但是,这都无法改变写作水平与分数之间的不平衡。

只要是考场,都无法消除此类现象的存在。蒲松龄可以写鬼写狐,却无法入科场大人的法眼。也就是说,自古考场都有它自己的特别之处,有它的潜在的法则,比如作文,或许因它时间紧,或许因它是“制艺”的色彩,都无法在“耐读”上做太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掌握了考场作文“秘笈”的学生可以在文章的显性特征上多下功夫,而这正是一些写作水平高的学生不屑为之的,因为他们更着意于文章的理性推演,也没有太多的兴趣放在语文老师(阅卷者)更青睐的“语言优美”,在他们看来,思想的深刻才是文章的至高无上之选。这样必然会让一些有思想的学生在考场中“很受伤”。

那么,“质疑”中的郑浩聪以后怎么办?

我们也有不少这样的学生会在一次低分的现实中低下高昂的头,也有不少老师会用“高分才是王道”的话来改变这些学生,或者让他们“暂时”地改变:毕竟考得高分才算胜者,考上大学之后,可以用你的思想去征服你想征服的人。

所以,“从”还是“不从”?这是一个问题!

任务驱动型优秀作文12篇及审题导写

【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因此获利1200多元,后来他们又掏了4只。原来,他们掏的这种鸟叫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结果,小闫和他的朋友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罚款。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

小闫父亲:儿子对小动物特别喜欢,在我们心里,农村孩子逮鸟抓鱼不用管,没想到会被判得这么重。

热心网友:量刑太重,10年牢狱生活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法律专家:知不知道燕隼是二级保护动物,以及知不知道因此受到严惩,这叫法律认识,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理由就是公民应当知法守法。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

1.喜欢动物很正常,掏鸟售卖不可谅;

2.法律的意义在于警醒,不在于重刑惩罚;

3.“法盲”不是借口,不可免责或者不知情不能成为犯罪理由;

4.10年牢狱,对大众的教育意义大于对一个人过错的惩罚;

5.从掏鸟到售卖,就是明知故犯;

6.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10年半够重,从鸟的角度去想,这次判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命运转变。

【优秀作文】

一、法律至上 【22班熊逸晨 50分】

1德国法学家耶利内克有言:“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当如是也。而材料中小闫因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判罪,不少人以“无知无罪,人情可恕”之由为之叫屈,但在我看来,法律至上,我们应以客观理性之态度对此负责。 2法律至上,不能纵容“无知”的喧嚣大行其道。法律专家认为,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公民应当知法守法。纵使当今教育没有给学生普及燕隼是保护动物等类似的知识,但小闫因鸟获利进而又去猎捕,这种“无知”便是将我们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无形的双手。须谨记《圣经》中对规则的虔诚礼赞——“日头,光亮,天空中所陈设的星宿与规则,高于我们的生命。”而非罔顾规则法律以“无知”之名进行自我救赎,理直气壮地扮作受害者,抨击规则的无情,殊不知,法律面前,无人可免。

3法律至上,不能放任“人情”在其间鲸吞蚕食。10年牢狱生活对于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来说确实太重,但倘若不遵守法律,有多少人又会借以“人情”而浑水摸鱼。“人情”本是人际关系的纽带,但反观当下,“人情”更多地成为了粉饰太平,覆灭法律的借口,因而蒙上了一层肮脏的面纱。李零先生曾说:“光讲以德治国,德必伪,国必亡。”真正的人情,必在法律之内。若是罔顾法律而放纵人情与欲望,千年的文明就此湮灭,国家的正义与公平将因所谓的“人情”软化游走而狭隘没落。故法律至上,无人可免。

4然而,法律至上,并非死守规则法律。在法律不变的前提下,加以能接受的人性化举措,不仅无伤大雅,反而锦上添花。正如《周易》中所阐述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救护车可飞驰过任意一盏信号灯,这便是规则内的人情。由此观之,当法律的目的与其行为冲突时,打破规则的思维惯性,便是以客观理性的精神对法律的负责。

5我想,政治凋敝不可怕,文明式微亦不可惧,只要我们像康德一般心怀道德律令,社会便不会有太多的怨念之声,取而代之的,是有如普罗旺斯的薰衣草花田,其芬芳氤氲你我。

二、莫让法律毁人一生 【22班周奕阳 52分】

1小闫掏鸟招致十年牢狱之灾,一时引起各界关注,众说纷纭。纵然法律专家指出:“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我却认为:法律之意在于警醒而非重刑,法律不应毁人一生。

2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名言引人深思:“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对于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小闫而言,十年牢狱无异于浇灭了他以及其家庭对未来的希望之火。将年富力强的黄金时光交付牢狱,于一名无意触犯法律的大学生,太过残酷,冰冷,无情。试想十年之后,刑满出狱的小闫,满脸胡渣,神情恍惚地跨出那座阴森的大门,在重见天日的时刻,那片天是否还是那般予人希望的蓝?那缕光是否还是那般予人活力的暖?耽误的青春、美好的天真都随着时间的河从指缝流走,那时候的痛苦之重,生命难以承担。

3有人说,人如流水法如岸,奔腾不息的流水因受到河岸的限制而保障了其持久流淌,当一束浪花跃上河岸则必遭阳光蒸发。而实际上,看似无情的河岸也具有它令人动容的一面。当一束自由的浪花,无意受到了风的教唆,跃上河岸,后被无助地抛弃在河岸之上,面对阳光无情烧灼,难道浪花只能坐以待毙,接受严酷的的惩罚吗?不!它会受到泥土的庇护!河岸能够令泥土慷慨地接纳不幸的浪花,给予它遮阴避光的保护,并将它从地表下安全地送回至流水之中。

法律难道不也应如此吗?面对法律认识不足的小闫,法律的包容性应得到展现,合理地减免刑罚无可厚非。

4村上春树曾在其获奖辞中道:“假如这里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总是站在鸡蛋一边。”当法与情发生了碰撞,人性的温度总是可以融化律令的坚寒,人性的规劝总比冷酷的刑罚更行之有效。“人恒过,然后能改。”适宜的警醒不仅能够使小闫在得到教训的同时更加珍惜未来,严守法律,更能令当今已被法律冰冻住的人文关怀得到解冻。

5佛曰“明因识果,戒慎于初。”小闫之所以掏鸟正因对法律的认识不足。不禁引人看向另外一面:立法者在修法之初是否充分考虑过农村居民的认知能力?在推广公民知法守法的道路上是否仍存在不足?我想,要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6在这颗蔚蓝的星球上,我们因法而坦诚,因情而感性,而当法律独揽一切,情被抛之脑后,这颗星球将被孤独与荒芜掌控。须知,法律之存在不是为了重刑,切莫让法律毁人一生。

三、法无情,却有理 【22班王安衍 50分】

1法律如同河岸,而我们芸芸众生便如一滴滴无言的水珠汇成一股奔涌的泉流。河岸固然限制了泉流的自由,却也在冥冥之中避免了泉流进化成洪水后被围堵的命运。法律固然有时损害了利益,背离了人情,却长远地保护了我们的安全。由此观之,法无情,却有理。

2大学生小闫因不知法,违法贩鸟,终落得牢狱之灾。赞贬之声参半,但十年牢狱已成定局。“明因识果,戒慎于初”,公民法律意识的淡薄才是我们应警醒与反思的。

3“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康德的忠告掷地有声、犹在耳畔,而我们却弃之逦迤、毁之齑粉。难道千条法律仅是一纸白文?莫非一个个血的教训仍不能唤起我们对法律的敬畏?惑矣!复旦投毒案历时三年,三次审判,峰回路转,终尘埃落定,不免心有所感。真正大快人心的不是凶手的以命抵命,而是在这情与法的持久战中,法终于赢得了更多的认可与尊重。人是感性动物,太多的因素会阻碍我们追寻真相的脚步。因为我们不忍心再次看到血淋淋的判罚,所以我们不忍心看凶手伏法?因为我们不忍心体会十年弹指一挥间的怅失,所以我们不忍心小闫同学依法入狱?何谓“不知者无罪”?我只知它不应是凶手逃脱的借口。何谓人情与感性?我只知它不应是泛滥的慈悲,不应是公众舆论的导向处与指挥棒。法律的存在正是为了防止这种泛滥的慈悲破坏社会的正常稳定运行。而这种泛滥的慈悲更不应美名曰“人文关怀”,恰是这似水的温柔、如火的温热在无形无影之间撕碎了法律庄容的面纱,打破了法律庄重的天平。法律尊严何在?谁又能为法律正名?为何法律在中国水土不服?

4再者,人之所以为人,即是我们压抑了动物的本性,利令智昏的东西并不能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破坏我们的行为准则。而法律正是一个辅助的工具,它助我们时刻铭记人之准则,它助我们以一颗敬畏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灵,它助我们社会走上光明之路,它助我们塑造一颗蔚蓝的星球而不是一颗硝烟四起的血球。同样,它助小闫明白何谓生命的价值。

5我曾经做过一个梦,梦见潺潺泉流流淌在闲适田园间,以自身之力灌溉着农居田舍。炊烟袅袅,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我望着坚固无言的河岸,心有所感。它竟如此宽容,将安定献给人类,把嘲笑留予自己。此怎能谓之“无情”呢?

6若吾等给法律以尊严,法律必许我们一个有情有理的未来。

四、莫让法律成为牢笼

【22班袁曼菲 50分】

1大学生小闫因无知而掏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却要面临十年的牢狱之灾。十年之牢刑,足以毁了人的一生。为何人们要将法律打造成一个冰冷残酷的牢笼将人束缚其中?

2卢梭曾言:“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如今这枷锁,被人们冠上“法治”的名号,打造成了如坚冰砌成的牢笼,寒彻心骨。法律专家一再强调法律认识错误不应免责,殊不知,正是法制工作者的不尽责,才让公民屡屡落入“法律认识错误”的深渊。如法制宣传到位,法律专家便不必在以此为由,将无知的犯法者关入法律的牢笼。莫让法律成为牢笼,需要摆脱理性条文的束缚,用温暖的双手融化人心上的那层薄冰,由此迎来春来花发、梅英疏淡、冰澌溶泄的那一日。

3大学生掏鸟获刑为我们敲响警钟:法律何以成为牢笼?法治是否会成为暴政?为何德治遥不可及?这一切源于人们躁动不安的内心。正如莎翁曾告诫众人:“人生如同痴人说梦,充满喧嚣与躁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反观当下,政治凋敝,文化式微,社会理性而躁动,法律条文似乎成了挽救众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乎,法律愈立愈密,规则愈定愈死,人们试图用法令条文为自己雕砌一个宫殿,到头来,宫殿成了牢笼,还冰封了自己。

4法律这一牢笼为小闫打造了一个十年牢刑,谁能预料到它何时会遮住时代的星空?红灯当前,救护车呼啸而过,这是法律内的包容,而非法律外的私欲。若说法律是那整齐划一的农田,那农田旁长出的野花,不正是我们追寻已久的人文关怀吗?野花虽小但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更何况,野花只是长在一旁,并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与丰收。莫将法律打造成牢笼,莫用这牢笼换来鲸吞蚕食、软化游走,莫用这牢笼换来一个几百万人孤独地生活的城市,莫用这牢笼换来这个时代灭亡的一阵呜咽。

5古语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法制不是万能的,唯有道德才能让人心中有法。小闫的十年牢刑未必会让他知法懂法,反而有可能让他心存侥幸,设法逃避法律的追究。若在良知上让小闫于心有愧,即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又可免于牢狱之灾。

6莫让法律成为牢笼,愿于法制的灰色大地上,仰望星空,“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五、无知不可凌驾于法 【22班林煜翔 50分】

1“一个人若不须服从任何人而仅须服从法律,那么,他便是自由的。”哈耶克于其《通往奴役之路》的扉言道。可见法不可违,即是无知,也非违犯法律的理由。

2小闫掏鸟,纵属无知,也当知王法无情,纵不知所捕何物,也当自行了解。今其却欲以“无知”洗脱罪名,实大谬矣。窃以为,无知不可凌云于法。

3“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耶利内克如是说。自由国度之所以需要强制性的法律,便是为了阻止人们脱离了道德的束缚,走向黑暗。正是由于法不存于心,即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都未守住,小闫才会因掏燕隼被执入狱。的确,认识燕隼的大学生并无几人,然而,尊重生命一条莫非历经十几年教育的大学生会不知晓?看似无知,实则是内心所谓的道德中少了“敬畏生命”一条。康德有言:“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若如康德所言,心中常怀道德,又何以犯法?无知不能凌驾于法,无知仅仅是道德缺乏的借口罢了。

4无知不可凌驾于法,因为无知的凌驾将会引起更多恶意的违抗。其实自由的人们就犹如一条顺流而下的小溪,在法律的河岸的约束下,小溪可以任意游戏,或急成溪,或卷起浪花或水波不兴,或汇入江河或自成一支,但也无妨。但若有那么一卷无知的浪花妄想脱离河堤的束缚,来到岸上,或许并无大碍,但倘若这引起了千层野心勃勃的巨浪的注意,并尾随其后,上岸后的水流自会渡过一切,则法之河堤到那时也无可奈何了。同样,无知的小闫若被无罪释放,或许此事无足轻重,但谁能料是否会有更多的人借此钻法律的空子,借“无知”为藉口而犯罪?到那时,人性的黑暗战胜了法律,汹涌澎湃地侵占了一切,则如何是好?

5村上春树云:“假如有坚固的高墙和撞墙破碎的鸡蛋,我选择站在鸡蛋一边。”但我想,若这堵高墙是泛着正义之光的法律,而这鸡蛋是小闫的无知,村上春树会重新选择捍卫这高墙。依然记得明英宗祁镇手下大宦官王振的无知带来的“土木堡之变”;依然记得正德皇帝对理政的无知带来的刘瑾专权;依然记得清政府“闭关锁国”对外国的无知带来后来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那是贡布雷大教堂的百年光尘,伊斯坦布尔的蓝色穹顶均无法掩盖洗刷的黑暗!故,无知实不可凌驾于法!

6无知可谅,但终不可凌驾于法。法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六、道之以法,齐之以刑 【23班黄晓琳 51分】

1“真正的自由,只能是法制下的自由。”孟德斯鸠如是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在违法前,对小闫说,对法盲说,对自己说“不”。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法律的无数束强烈的日光下,在照耀自己的宫殿时,却错过了农村的小草屋。法制观念遗漏了这个在阴影下的农村孩,让违法行径在法律盲点下滋长。然而,抛却农村孩法制观念弱不说,放眼社会,又有几个人懂法?究竟是无知者无罪?还是因为无知而有罪?

3一季花凉,轮回着四季。自古杀人者,罪人也,但杀千万人者,乱世英雄也。贪污上千万元的腐官判十年,大学生小闫于不知情下捕抓珍稀动物也判十年,对比之下,对小闫而言,量刑实在太重,更何况,小闫并非一个人,平心而论,有多少人知道这些鸟是珍稀动物,同时承载着十年的量刑呢?如马克思所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在这么多人都不知的情况下,是不是应归咎于法制宣传力度不够强的政府?一年橙黄橘绿,四季春夏秋冬,若对小闫而言,青春不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冰冷的牢狱地板,十年,足以毁掉一生,仔细想想,我们法制观念薄弱在先,政府宣称力度缺乏在后,那么政府,是不是也要被判刑?

4公民应知法守法,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但事实上,我们愿守法却不知法。老人跌倒骗钱不懂自己犯的错有多大,游客涂画景点不了解会被如何刑罚,上传视频的人不知自己泄露了音源。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想为之而为之,而是不知却为之,这都源于我们对法律认知的贫乏,法制观念的薄弱,我们对法律没有从心底升起的敬畏,我们只有驶错方向,才会后悔,这是一切社会矛盾冲突的根源。自由是一帆巨舰,但法律才是舵手。在这个法意枯涸的社会,普法不广泛,道德律令应由我们去寻找。依法治国,违法必究。至少,在等不及宣传力度加强之际,我们主动去了解基本条例;至少,在别人违法之际,我们去阻止那伸向鸟窝的手;至少,在自己仍懵懂无知之时,询问懂法的人,不让自由泛滥,让法律氤氲人间。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岁月清浅,你若向法,人生无恙。

七、法律人情,谁主沉浮? 【23班王铂 51分】

1无知者无畏,不知者不罪。无心之失,人皆有之。但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法律是不受任何感情因素影响的理性。”那么究竟无情而理性的法度能否包容人情?法律与人情,究竟谁主沉浮?

2大学生小闫生长在农村,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潜移默化,在农村没有人会认为孩子抓鸟奇怪,也没有人会去制止他。说到底,其实是他法律意识的淡薄。我认为,在对他进行法律制裁时,也应考虑到人文关怀的层面。

3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看,小闫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犯了错误,但却因此被判刑十年。人生最应该绽放光彩的年华,却转手让给了冰冷的监狱,这对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来说,相当于毁了他的一生。佛经有云:“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怎可只看错误酿成的后果而不关注当事人的动机呢?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样的判决实在太过武断。

4可若站在法律的高地观之,这一切似乎也无可厚非。非法捕猎珍贵野生濒危动物本就该如此判决。倘若一个国家没有了法律的约束,那人们该如何生存?只怕到时会出现恶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盗贼劫匪四处横行的场面。“法律虽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因为有法,诸如李天一之辈,才没有逍遥法外。小闫被判处十年,也不过是遵照法律程序罢了。

5然而,严酷的法律与温暖的人性之间的冲突,古已有之。正如儒法两家的冲突,千百年来从未间断。儒家提倡“为国以礼”,注重道德教化;法家主张“以法为本”,注重严刑峻法。这儒法之争不就似今天的人情与法律之争吗?若是沿用儒家的那一套“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的礼制,只怕当今社会早已礼崩乐坏,因为它照顾的仅仅是统治阶级的人情,就像成百上千的贪官污吏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一样。若是像秦朝一样只用法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之说,却感觉冷冰冰的少了几丝人情味。随着朝代的兴亡更替,我们的先人早为我们总结出一套“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治国之策,才得以暂时平息这场旷日持久的儒法之争。

6由此观之,我们如今也该礼法结合,使法律与人情兼顾。对于小闫这个犯下无心之失的青年,何不给予些许宽容,却也不轻易饶恕,让他得到教训却也不毁灭他的人生呢?

7法律与人情,谁主沉浮?依我之间,并无谁主之说,因为此二者终会悟出和睦相处之道。

八、法律也要有温度 【23班刘俊达 51分】

1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无心踏错一步,怎想付出的代价竟是无可挽回的十年青春;冷冰冰的法律面对两失足少年竟丝毫无变通之处,只是将其未来和希望用“公民应知法守法”的巨锤敲得支离破碎。心酸否?悲痛否?在我看来,即使是密不透风的法律巨墙,也应有人性的瓦缝让温度进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lq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