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更新时间:2023-12-19 19: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析儒家“诚信”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摘要:诚信是儒家学说的重要范畴之一。在儒家思想中,诚信被认为是一种道德价值、人格品质、社会秩序,在整个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是交友之道 ,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治理国家的依据。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儒家诚信有助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环境;有助于建设政府诚信,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关键词:儒家;诚信;教育

诚信问题是一个古今思想家们广为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及佛家等对诚信问题均有所论,但儒家对此尤为关切,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诚信学说,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部分,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塑造、道德品质的养成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在一般语义上,诚信就是自然而然、真实无妄,常用以指一个人禀性率真、襟怀坦荡、客观朴实、言行一致、不欺不诈不造作的良好品质。

一、儒家“诚信”的道德诠释

“诚”与“信”最初是单独使用的。诚的基本含义是诚实无欺,真实无妄,不自欺。信讲的是言谈的诚实性,表里一致。“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指诚实无妄,恪守信用;基本要求就是言合其意与“言必信,行必果”。

1.诚信的道德价值。“诚信”作为人应当具有的品德,对于自己而言,就是不自欺;对于他人而言,就是不欺人。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人何以要具有“诚信”的品德?儒家认为诚信在“格物”、“致知”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中,是把个人和国家、道德和政治、“内圣”和外王连接起来的关节点。如果一个人具备了“文、行、忠、信”和“恭、宽、信、敏、惠”这类修行和道德,就可以通行天下。可见孔子对“信”的重视。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信”的思想,进一步把“朋友有信”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并列为“五伦”,并把“信”和“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概括为最基本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道德品质。孔子特别强调,“信”是为人处事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其在古代道德中,始终是核心内容之一,影响深远。孔子曾经强调,立国治国之本是“敬事而信”,统治者失信,老百姓就不会守信。儒家学者反复强调“主忠信”、“谨而信”、“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诚信,五常之本,白行之源也”。(周敦颐)他们反对言而无信,抨击“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荀子)在儒家看来,“诚信”不仅是人应当具有的品德,而且是万德之总。“诚信”统摄五常于一身,是一个总体性的、最高的品德,在一定意义上,也体现着人生的最高境界。

2.诚信是修德的动力。《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八德目,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信、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八德目中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lo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