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
更新时间:2024-06-18 08: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 全册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材解读:
背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长短、高矮,会用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但都不是从量化的角度比较。如这个东西长多少,这个东西比那个东西长多少并不知道。本单元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从量化的角度进行比较。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认识线段 编排特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它在呈现时,常常省略了其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小学生由于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但是个体的认识应遵循人类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比如,学生形成了1厘米、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就不至于产生“1米=10厘米”的错误。再比如,即使有些学生熟记进率,并能正确进行名数的化聚,但在完成诸如“一张床长2(),一个文具盒长2( ),一本书厚2( )”之类的练习时,却不能正确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比如,教学1厘米时,借助图钉、手指的宽度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教学1米时,伸开两臂比划1米有多长,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丰富测量的经验,体会数学知识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有关长度单位的观念。如测量铅笔、身高、黑板等各种物体的长度,测量跳远的长度。让他们认识一些不同的尺子,实际练习读取厘米尺与皮尺等尺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长度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估测既可以巩固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材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量感与估测策略。如第6、8题。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是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教学的。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无限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实际生活中无法借助实际例
子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采取给出线段、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 识 ,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厘米、1米大致有多长,从而初步建立起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3.把握好线段的教学要求。(尽量不要把直线和线段进行对比。) 过去线段是从“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来教学的,现在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改编了教材。因此教学线段时,不应再从线段与直线的关系来教学,而应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如果教师要补充线段的练习,尽量不要将直线与线段进行对比。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问题研讨:
关于“线段”,生活中没有这种物体,学生不好理解,讲深了也不行,浅了学生又不好理解记忆。因此,在教学时需要拓展吗?例如,画一条比二厘米长三厘米人线段。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教学内容
背景: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学生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二年级下册还将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5.加减法估算 二、编排特点
1.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课标》“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乘车参观博物馆的问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奥运申办城市得票数的比较 ※问题解决:学校卫生评比
※连加、连减:摘西瓜、运西瓜 ※加减混合:公共汽车上、下人
※加减法估算:购买日用品需带多少钱
所以,计算内容本身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2.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体现算法多样化。
(1)不进位加、不退位减中既可用口算,也可用笔算。 (2)连减 P27
(3)估算策略的多样化。
4.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自己归纳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具体编排
1.两位数加两位数 主题图
(1)通过参观博物馆乘车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图中包含着解决“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实际问题所需的信息,如每辆车准乘70人,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70?”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使学生看到例1~例3中的算式都是自己列出来的,发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3)学生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要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不进位加 ☆ 例1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 (2)从主题图中抽取出其中两个班,自然地引出计算问题。
(3)多种算法:小女孩直接运用学过的口算解决问题。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 (4)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小棒用一种形象的竖式形式摆出来,与竖式相对应,使学生很容易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
(5)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使学生看到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
(6)最后让学生通过讨论,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就应该鼓励。虽然教材上是从个位加起的,但在不进位加中,从个位加起并没有显出其必要性来,如果学生觉得不一定要从个位加起,也没关系。 ☆ 例2
(1)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 (2)编排与例1一致。
(3)小精灵的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可以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为以后的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做准备。 进位加 ☆ 例3
(1)整个编排方式与前面一致。
(2)教学时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 (3)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
不再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 2.两位数减两位数 主题图
(1)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现实情景,用统计表的方式给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一方面使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是从现实问题中引出来的,另一方面,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这个题材很新,与计算问题的结合也很自然。
(3)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说各个城市分别得了多少票,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进而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 不退位减 ☆ 例1
(1)小精灵提出问题,两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2)多种算法:口算(在这儿还不是统一要求),笔算,“还可以怎样算”提示学生发现更多的算法。
(3)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因为不退位,学生观察直观图就可以理解。
(4)编排与不进位加一致。 退位减
☆ 例2(一般的退位减)
(1)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
(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
(3)提出问题: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
☆ 例3(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 (1)脱离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
(2)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个位要算几减几。 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 与加法一致。 问题解决
☆ 例4
(1)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是同一类问题,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安排例题。
(2)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给出了部分年级在卫生评比中所得红旗的情况,但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出全,下面一部分被树挡住了,只能通过一一对应看出各列之间的相差数,其他的信息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
(3)教材利用两名学生的对话,自然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要求的数不能直观数出,必须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求出。
(4)最后教材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让学生利用图中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顺序已经在前面学过,在这儿的重点是列竖式计算。特点: (1)由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
例1、例2都是摘、运西瓜的事,且是有联系的,例2中的被减数是例1算出的和。 (2)引出算式的方式略有不同。
☆ 例1: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 例2:通过对话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既可以用连减,也可以先计算一共运走多少个。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 例3:数据标在图中,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加减法估算
《课标》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在前面已经渗透了有关估计、估算的内容,这儿是第一次正式教学。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 ☆ 例4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必要性: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是根据计算的精确度需要而定的。
(2)估算策略的多样化。(两步都用估算;一步估算,一步精确计算) (3)估算的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 4.整理和复习
(1)计算:重点是复习加减法笔算计算法则的异同点。
(2)解决问题: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开放性。 五、教学建议
1.利用情景图,让学生充分体验提出数学问题的现实意义,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尤其是进位和退位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捆小棒和拆小棒来帮助理解。
3.要让学生灵活采取计算策略,对口算、笔算和估算的选择要根据计算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而定。
4.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材中很多地方都没有给出现成的结论,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去归纳、总结。
六、问题研讨:如何让学生准确地计算进位加和退位减?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主讲稿
正在阅读: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单元主讲稿全册06-18
333教育综合真题04-19
现浇箱梁支架施工方案06-19
秦兵马俑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07-19
赵本山《有钱了》剧本07-27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07-21
目录2009 铁路工程造价标准目录03-23
【精华】春节专题的作文汇总九篇03-27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报告范文01-13
冷战时期01-29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讲稿
- 上册
- 单元
- 年级
- 数学
- 小学
- 自主招生--化学
- 毕业论文(定稿版):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现状解析及其对策
- 木李镇新徐小学关于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 (6套)2019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全国通用)附答案word可编辑(3)
- 七年级列方程解应用题培优训练题
-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0曹刿论战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课后翻译6~10
- 练(二十五) 17分的“论述类+实用类选择题”每分都入账
- 尚蓝轩2015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考试题库儿科学全套讲义0501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分发方案的研究
- 高中数学选修2-1练习题(含答案)辅导
- 发电机局放监测技术方案(中性点传感器) - 图文
- 交易结算风控管理制度
- 关于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
- 一年级下册单元重难点及策略
- 蔡坑隧道临时设施规划
- 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音乐第六册
- 2010-10(第三章3-4节)
- 物业公司办公楼保洁绿化管理服务方案
- 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史料研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