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考研宝点(笔记,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01 19: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1. 巴斯德的工作(1)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 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3) 免疫学——预防接种 (4) 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等2. 柯赫的工作(1) 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a) 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 b) 配制培养基c) 流动蒸汽灭菌 d) 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2) 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a) 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b)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c) 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1 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 2 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 4 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个体小、结构简、胃口大、食谱广、繁殖快、易培养、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级界宽、变异易、抗性强、休眠长、起源早、发现晚、。第三章:特殊细胞壁的细菌:某些分枝杆菌和诺卡氏菌的细胞壁主要由一类被称为霉菌酸(Mycolic acid)的枝链羟基脂质组成,后者被认为与这些细菌感染能力有关。 由磷脂分子形成的双分子膜中加入甾醇类物质可以提高膜的稳定性:真核生物细胞膜中一般含有胆固醇等甾醇,含量为5%-25%。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最大区别就是其细胞膜中一般不含胆固醇,而是含有hopanoid(藿烷类化合物 )。硫粒:很多化能自养菌在进行产能代谢或生物合成时,常涉及对还原性的硫化物如H2S,硫代硫酸盐等的氧化。在环境中还原性硫素丰富时,常在细胞内以折光性很强的硫粒的形式积累硫元素。当环境中环境中还原性硫缺乏时,可被细菌重新利用。微生物储藏物的特点及生理功能:1) 不同微生物其储藏性内含物不同。例如厌气性梭状芽孢杆菌只含PHB,大肠杆菌只储藏糖原,但有些光合细菌二者兼有。2) 微生物合理利用营养物质的一种调节方式。当环境中缺乏能源而碳源丰富时,细胞内就储藏较多的碳源类内含物,甚至达到细胞干重的50%,如果把这样的细胞移入有氮的培养基时,这些储藏物将被作为碳源和能源而用于合成反应。3) 储藏物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平衡,避免不适合的pH,渗透压等的危害。例如羟基丁酸分子呈酸性,而当其聚合成聚-β-羟丁酸( PHB)就成为中性脂肪酸了,这样便能维持细胞内中性环境,避免菌体内酸性增高。4) 储藏物在细菌细胞中大量积累,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气泡的膜只含蛋白质而无磷脂。二种蛋白质相互交连,形成一个坚硬的结构,可耐受一定的压力。膜的外表面亲水,而内侧绝对疏水,故气泡只能透气而不能透过水和溶质。细菌芽孢的特点: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芽孢染色)细菌糖被的特点:(1)主要成分是多糖、多肽或蛋白质,尤以多糖居多。经特殊的荚膜染色,特别是负染色(又称背景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它的存在。(2)产生糖被是微生物的一种遗传特性,其菌落特征及血清学反应是是细菌分类鉴定的指标之一。(3)荚膜等并非细胞生活的必要结构,但它对细菌在环境中的生存有利。(详见P 57-58)(4)细菌糖被与人类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密切的关系。(详见P58)细菌的趋避运动:鞭毛的功能是运动,这是原核生物实现其趋性(taxis)即趋向性的最有效方式。(参见P60)化学趋避运动或趋化作用(chemotaxis):细菌对某化学物质敏感,通过运动聚集于该物质的高浓度区域或低浓度区域。光趋避运动或趋光性(phototaxis):有的细菌能区别不同波长的光而集中在一定波长光区内。趋磁运动或趋磁性(magnetotaxis),趋磁细菌根据磁场方向进行分布。放线菌的形态与结构:t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t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t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革兰氏染色阳性(少数阴性);t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三种。1、养菌丝:匍匐生长于培养基内,吸收营养,也称基内菌丝。2、气生菌丝:营养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伸

向空间形成气生菌丝,3、孢子丝:气生菌丝发育到一定阶段,其上可分化出形成孢子的菌丝,即孢子丝,又称产孢丝或繁殖菌丝。其形状和排列方式因种而异,常被作为对放线菌进行分类的依据。立克次氏体:1)某些性质与病毒相近a 、专性活细胞寄生物,除五日热(战壕热)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wolhynica)外均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这是因为它们体内酶系不完全,一些必需的养料需从宿主细胞获得;细胞膜比一般细菌的膜疏松,营养物质较易通过,细胞内物质也容易漏出。这种可透性膜,一方面使它们有可能容易从宿主细胞获得大分子物质,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它们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则易死亡)b、大小介于病毒与一般细菌之间,除伯氏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burneti)外,均不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球状体:0.2-0.5 mm;杆状体:0.3-0.5 x 0.3-2 mm;)2)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立克次氏体形成了一种必须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它们几乎都有自己的天然动物宿主,主要以节肢动物(虱、蜱、螨等)为媒介,寄生在它们的消化道表皮细胞中,然后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和排泄物传播给人和其他动物。有的立克次氏体能引起人类的流行性斑疹伤寒、恙虫热、Q热等严重疾病,而且立克次氏体大多是人兽共患病原体。对热、干燥、光照、脱水及普通化学试剂的抗性均差,离开宿主仅能存活数小时至数日,但如随节肢动物粪便排出,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后,其抗性变得相当强。有的可在室温下保持毒力二年左右。支原体:1)无细胞壁,只有细胞膜,细胞形态多变;2)个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曾被认为是最小的可独立生活的细胞型生物。3)可进行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苛刻,菌落微小,呈典型的“油煎荷包蛋”;4)一些支原体能引起人类、牲畜、家禽和作物的病害疾病,如肺炎支原体;5) 应用活组织细胞培养病毒或体外组织细胞培养时,常被支原体污染。衣原体:1)细胞结构与细菌类似;具有类似的细胞壁,细胞壁内也含有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等。核糖体也是由30S和50S二个亚基组成。2)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2-0.3 mm,能通过细菌滤器;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衣原体有一定的代谢活性,能进行有限的大分子合成,但缺乏产生能量的系统,必须依赖宿主获得ATP,因此又被称为“能量寄生型生物”4)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即存在原体和始体两种形态。具有感染性的原体通过胞饮作用进入宿主细胞,被宿主细胞膜包围形成空泡,原体逐渐增大成为始体。始体无感染性,但能在空泡中以二分裂方式反复繁殖,形成大量新的原体,积聚于细胞质内成为各种形状的包涵体(inclusion body),宿主细胞破裂,释放出的原体则感染新的细胞。5)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少数致病,如沙眼衣原体是人类砂眼的病原体,甚至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血管翳等临床症状,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1956年,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等应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在国际上首先成功地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现衣原体可用多种细胞培养。6) 衣原体不耐热,60度10分钟即被灭活,但它不怕低温,冷冻干燥可保藏多年。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敏感。粘细菌生活史:1、营养细胞:杆状、柔软、缺乏坚硬的细胞壁,无鞭毛,产生粘液,可在固体表面作“滑行”运动,以分类方式进行繁殖。2、子实体:营养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彼此向对方移动,在一定位置聚集成团,形成形态各异,肉眼可见的子实体。单个子实体中可能含有109个或更多由某些营养细胞转变而成的休眠结构,称为拈孢子(mycospore)。能形成子实体是粘细菌区别于其它原核微生物的最主要标志。而在营养生长阶段如果有足够的养料就不形成子实体,当营养耗尽时,营养细胞群就开始形成子实体。子实体干燥后,可借助风力、水力等到处传播,遇到适宜的环境又萌发成为营养细胞。蛭弧菌特性:1、鞭毛多为偏端单生;2、生活方式多样:寄生、兼性寄生,极少数腐生。一般认为后者为突变株;3、可能成为防治有害细菌的一种有力武器。蓝细菌特性:1)分布极广;2)形态差异极大;有球状、杆状和丝状体,个体直径一般为3-10 mm,有的可达60 mm。当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很大的群体。若繁茂生长,可使水的颜色随菌体颜色而变化。3)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它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第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对地球上从

无氧到有氧的转变、真核生物的进化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4)具有原核生物的典型细胞结构:细胞核无核膜,也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壁含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氏染色阴性。5)营养极为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多数能固氮,其异形细胞(heterocyst)是进行固氮的场所。6)分泌粘液层、荚膜或形成鞘衣,因此具有强的抗干旱能力。7)无鞭毛,但能在固体表面滑行,进行光趋避运动。8)许多种类细胞质中有气泡,使菌体漂浮,保持在光线最充足的地方,以利光合作用。古生菌:1977年,Carl Woese以16S rRNA序列比较为依据,提出的独立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之外的生命的第三种形式。在分类地位上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并列为三域(Domain),并且在进化谱系上更接近真核生物。在细胞构造上与真细菌较为接近,同属原核生物。多生活于一些生存条件十分恶劣 的极端环境中,例如高温、高盐、高酸等。真菌:一类低等真核生物1、具有细胞核,进行有丝分裂; 2、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但没有叶绿体,不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3、以产生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二种形式进行繁殖; 4、营养方式为化能有机营养(异养)、好氧;5、不运动(仅少数种类的游动孢子有1-2根鞭毛); 6、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大小悬殊,细胞结构多样;霉菌:“丝状真菌”的统称,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霉菌菌体均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hypha)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mycelium)。霉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土壤、水域、空气、动植物体内外均有它们的踪迹。常在潮湿的气候下大量生长繁殖,长出肉眼可见的丝状、绒状或蛛网状的菌丝体,有较强的陆生(可能因为好氧,在液体中生活不好)。它们同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认识和利用的一类微生物。食物、工农业制品的霉变(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由于霉变而不能食(饲)用的谷物约占2%,这是一笔相当惊人的经济损失。有用物品的生产(如风味食品、酒精、抗生素(青霉素、灰黄霉素)、有机酸(柠檬酸、葡萄糖酸、延胡索酸等)、酶制剂(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等)、维生素、甾体激素等。在农业上用于饲料发酵、植物生长刺激素(赤霉素)、杀虫农药(白僵菌剂)等)引起动植物疾病,可引起约3万种植物病害,是植物传染性病害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例如,我国在1950年发生的麦锈病和1974年发生的稻瘟病,使小麦和水稻分别减产了60亿公斤;霉菌可引起多种人及动物的皮肤疾病及其他一些深层病变,如既可侵害皮肤、粘膜,又可侵害肌肉、骨骼、内脏,如可引起肺炎,此外,一些被霉菌感染的食品也可使人得病,如大米、花生中黄曲霉素、黄米毒素等均可引起动物致癌)腐生型霉菌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菌丝的特化:1) 菌环:菌丝交织成套状 2) 菌网:菌丝交织成网状捕虫菌目(Zoopagales)这是在长期的自然进化中形成的特化结构,主要功能是用于吸收营养物质。这些生长在土壤中真菌是捕食者,形成的特异菌丝构成巧妙的网,可以捕捉小型原生动物或无脊椎动物,捕获物死后,菌丝伸入体内吸收营养。3)附枝:匍匐菌丝、假根(类似树根,吸收营养),功能是固着和吸收营养,例如根霉(Rhizopus)匍匐枝和基质接触处分化出来的根状结构。4)附着枝:若干寄生真菌由菌丝细胞生出1-2个细胞的短枝,以将菌丝附着于宿主上,这种特殊的结构即附着枝。5)吸器:一些专性寄生真菌从菌丝上分化出来的旁枝,侵入细胞内分化成指状、球状或丝状,用以吸收细胞内的营养。为吸收菌丝,进入藻类或植物细胞,二者共生。6)附着胞,许多植物寄生真菌在其芽管或老菌丝顶端发生膨大,并分泌粘性物,借以牢固地粘附在宿主的表面,这一结构就是附着胞,附着胞上再形成纤细的针状感染菌丝,以侵入宿主的角质层而吸取营养。7)菌核:是一种休眠的菌丝组织。由菌丝密集地交织在一起,其外层教坚硬、色深,内层疏松,大多呈白色。有些寄生性真菌与宿主共同形成假菌核。例如冬虫夏草:8)子座:菌丝交织成垫状、壳状等,在子座外或内可形成繁殖器官。霉菌菌落的特点:由粗而长的分枝状菌丝组成,菌落疏松,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有的没有固定大小。各种霉菌,在一定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大小、形状、颜色等相对稳定,所以菌落特征也为分类依据之一。霉菌的繁殖方式:1)无性孢子繁殖不经两性细胞配合,只是营

养细胞的分裂或营养菌丝的分化(切割)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无性孢子有: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等。2)有性孢子繁殖两个性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a)质配:两个性细胞结合,细胞质融合,成为双核细胞,每个核均含单倍染色体(n+n)。b)核配:两个核融合,成为二倍体接合子核,此时核的染色体数是二倍(2n)。c)减数分裂:具有双倍体的细胞核经过减数分裂,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单倍体状态。霉菌有性孢子繁殖的特点:a)不如无性繁殖那么经常与普遍,在自然条件下较多,在一般培养基上不常见。b)方式因菌种不同而异,有的两条营养菌丝就可以直接结合,有的则由特殊的性细胞(性器官)相互交配,形成有性孢子。c)核配后一般立即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菌体染色体数目为单倍,双倍体只限于接合子。d)霉菌的有性繁殖存在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两种情况。e)霉菌的有性孢子包括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等。霉菌的生活史:无性繁殖阶段;菌丝体(营养体)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无性孢子,无性孢子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多次重复。有性繁殖阶段;在发育后期,在一定条件下,在菌丝体上分化出特殊性器官(细胞),质配、核配、减数分裂后形成单倍体孢子,再萌发形成新的菌丝体。有一些霉菌,至尽尚未发现其生活史中有有性繁殖阶段,这类真菌称为半知菌。霉菌孢子的特点:霉菌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可以通过无性繁殖或有性繁殖方式产生大量新个体。虽然其菌丝体上任一部分的菌丝碎片都能进行繁殖,但在正常自然条件下,它们还主要靠形形色色的无性或有性孢子进行繁殖。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但与细菌的芽孢却有很大的差别。霉菌孢子形态常有球形、卵形、椭圆形、礼帽形、土星型、肾形、线形、镰刀形等。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量,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然达到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孢子的这些特点,都有助于真菌在自然界中随机散播和繁殖。对人类的实践来说,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真菌疾病。真菌孢子与细菌芽孢的比较项目 霉菌孢子 细菌芽孢大小 大 小数目 一条菌丝或一个细胞产多个 1个细胞只产1个形态 形态、色泽多样 形态简单形成部位 可在细胞内或细胞外形成 只在细胞内形成细胞核 真核 原核功能 最重要的繁殖方式 不是繁殖方式,是抗性构造(休眠方式)抗热性 不强,在60-70℃下易杀死 极强,一般100℃数十分钟才能杀死产生菌 绝大多数种类可以产生 少数细菌可产生酵母菌的菌落: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酵母菌的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1、多分布在含糖的偏酸性环境,也称为“糖菌”。 2、重要的微生物资源;3、重要的科研模式微生物; 4、有些酵母菌具有危害性;酵母菌的繁殖及生活史:1、无性繁殖1)芽殖: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成熟细胞长出一个小芽,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体继续长成新个体。2)裂殖:少数酵母菌可以象细菌一样借细胞横割分裂而繁殖,例如裂殖酵母。2、有性繁殖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形式进行有性繁殖:1)两个性别不同的单倍体细胞靠近,相互接触;2)接触处细胞壁消失,质配;3)核配,形成二倍体核的接合子:A、以二倍体方式进行营养细胞生长繁殖,独立生活;下次有性繁殖前进行减数分裂。B、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或8个子囊孢子,而原有的营养细胞就成为子囊。子囊孢子萌发形成单倍体营养细胞。3、生活史酵母菌单倍体和双倍体细胞均可独立存在,有三种类型:1)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核配后立即进行减数分裂)2)营养体只能以双倍体形式存在(核配后不立即进行减数分裂)3)营养体既可以单倍体也可以双倍体形式存在,都可进行出芽繁殖。酵母菌中尚未发现其有性阶段的被称为假酵母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1. 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自养型)能以CO2为主要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光合作用获取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以无机物如H2、H2S、S等作为供氢体或电子供体,使CO2还原为细胞物质;例如:藻类及蓝细菌等和植物一样,以水为电子供体(供氢体),进行产氧型的光合作用,合成细胞物质。红硫细菌,以H2S为电子供体,产生细胞物质,并伴随硫元素的产生。2.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异养型)

不能以CO2为主要或唯一的碳源;以有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为细胞物质;在生长时大多数需要外源的生长因子;例如,红螺菌属中的一些细菌能利用异丙醇作为供氢体,将CO2 还原成细胞物质,同时积累丙酮。3.化能无机自养型(化能自养型)生长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以CO2或碳酸盐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时,利用H2、H2S、Fe2+、NH3或NO2-等无机物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成细胞物质。4.化能有机异养型(化能异养型)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均来自有机物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生长所需要的碳源主要是一些有机化合物,如淀粉、糖类、纤维素、有机酸等。氧化还原电位:又称氧化还原电势(redox potential),是度量某氧化还原系统中的还原剂释放电子或氧化剂接受电子趋势的一种指标,其单位是V(伏)或mV(毫伏)。配制培养基时应尽量利用廉价且易于获得的原料作为培养基成份,特别是在发酵工业中,以降低生产成本。以粗代精:对微生物来说,各种粗原料营养更加完全,效果更好。而且在经济上也节约。以“野”代“家”:以野生植物原料代替栽培植物原料,如木薯、橡子、薯

芋等都是富含淀粉质的野生植物,可以部分取代粮食用于工业发酵的碳源。以废代好:以工农业生产中易污染环境的废弃物作为培养微生物的原料。例如,在微生物单细胞蛋白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利用糖蜜(制糖工业中含有蔗糖的废液)、乳清(乳制品工业中含有乳糖的废液)、豆制品工业废液及黑废液(造纸工业中含有戊糖和己糖的亚硫酸纸浆)等都可作为培养基的原料。在再如,工业上的甲烷发酵主要利用废水、废渣作原料,而在我国农村,已推广利用人畜粪便及禾草为原料发酵生产甲烷作为燃料。另外,大量的农副产品或制品,如麸皮、米糠、玉米浆、酵母浸膏、酒糟、豆饼、花生饼、蛋白胨等都是常用的发酵工业原料。以简代繁:生产上改进培养基成分时,一般都以“加”法居多,即设法使其营养越来越丰富、含量越来越高。这对微生物生长不一定都有利,有时可尝试使用“减”法,几用稀薄的培养基成分或成分较少的培养基来取代原有的培养基成分,以求取得更好的效果。以烃代粮:以石油或天然气副产品代替糖质原料来培养微生物。除了生产石油蛋白外,还可以将石油产品转化成一些产值更高的高级醇、脂肪酸、环烷酸等化工产品和若干合成物,以及对石油产品的品质进行改良,如脱硫、脱蜡等。以纤代糖:开发利用纤维素这种世界上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将大量的纤维素农副产品转变为优质饲料、工业发酵原料、燃料及人类的食品及饮料。以无机氮代蛋白质:即以大气氮、铵盐、硝酸盐或尿素等一类非蛋白质或非氨基酸廉价原料用作发酵培养基的原料,让微生物转化成菌体蛋白质或含氮的发酵产物供人们利用。第五章燃烧与生物氧化的比较:比较项目 燃烧 生物氧化 反应步骤 一步式快速反应 顺序严格的系列反应 条件 激烈 由酶催化,条件温和 产能形式 热、光 大部分为ATP 能量利用率 低 高 生物氧化的形式包括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或脱电子三种;生物氧化的功能则有产能(ATP)、产还原力[H]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三种;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电子传递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最终电子受体。能进行硝酸盐呼吸(即能使硝酸盐还原)的细菌被称为硝酸盐还原细菌,主要生活在土壤和水环境中,它们当中有假单胞菌、依氏螺菌、脱氮小球菌等。在土壤及水环境中,由于好氧性机体的呼吸作用,氧被消耗,造成局部的厌氧环境,这时如果环境中有硝酸盐存在,硝酸盐还原细菌就能通过厌氧呼吸进行生活,但如果在有氧条件下,这些菌则是通过有氧呼吸进行生活-----氧的存在可抑制位于细胞膜上的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这类菌通常也被作为兼性厌氧菌。硝酸盐还原菌的反硝化作用对农业生产及地球物质循环都具有重要意义:1)反硝化作用可使土壤中植物能利用的氮(硝酸盐NO3-)还原成氮气而消失,从而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对农业生产不利。克服反硝化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松土,保持土壤的疏松状态,排除过多的水分,保证土壤中有良好的通气条件(此时菌行有氧呼吸)2)反硝化作用在氮素循环中也有重要作用。硝酸盐是一种容易溶解于水的物质,通常通过水从土壤流入水域中。如果没有反硝化作用,硝酸盐将在水中积累,会导致水质变坏与地球

上氮素循环的中断。厌氧呼吸的产能较有氧呼吸少,但比发酵多,它使微生物在没有氧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来产生ATP,因此对很多微生物是非常重要的。除氧以外的多种物质可被各种微生物用作最终电子受体,充分体现了微生物代谢类型的多样性。异养微生物和自养微生物在最初能源上尽管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它们生物氧化的本质却是相同的,即都包括脱氢、递氢和受氢三个阶段,其间经过与磷酸化反应相偶连,就可以产生生命活动所需要的通用能源,ATP。但从具体类型看,自养微生物中的生物氧化与产能的类型很多、途径复杂,有些化能自养菌的生物氧化与产能过程至今还了解很少。不论是化能无机营养型,还是光能无机营养型的微生物,在它们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反应就是把CO2先还原成[CH2O]水平的简单有机物,然后再进一步合成复杂的细胞成分。这是一个大量耗能和耗还原力[H]的过程。在化能无机营养型微生物中,其所需能量ATP是通过还原态无机物经过生物氧化产生的,还原力[H]则一般是通过耗ATP的无机氢的逆呼吸链传递而产生的;化能自养微生物以无机物作为能源,一般产能效率低,生长慢,但生态学角度看,它们所利用的能源物质是一般化能异养生物所不能利用的,因此它们与产能效率高、生长快的化能异养微生物之间并不存在生存竞争。嗜盐菌的细胞膜可分成红色和紫色二部分,前者主要含细胞色素和黄素蛋白等用于氧化磷酸化的呼吸链载体,后者则十分特殊,在膜上呈斑片状(直径约0.5 ?m)独立分布,其总面积约占细胞膜的一半,这就是能进行独特光合作用的紫膜。含量占紫膜75%的是一种称为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的蛋白质,它与人眼视网膜上的柱状细胞中所含的一种蛋白质------视野紫红质(rhodpsin)十分相似,二者都以紫色的视黄醛(retinal)作为辅基。四种生理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光照和氧下的ATP合成微生物 ATP的合成有氧 无氧光照 黑暗 光照 黑暗光合细菌 - - + -绿藻 + - - -兼性厌氧菌(E. coli) + + + +盐生盐杆菌 + + + -目前认为,细菌视紫红质与叶绿素相似,在光量子的驱动下,具有质子泵的作用,产生质子的跨膜运输而形成ATP。嗜盐菌只有在环境中氧浓度很低和有光照的条件下才能合成紫膜。这时,通过正常的氧化磷酸化已无法满足其能量需要,转而由紫膜的光合磷酸化来提供。通过紫膜的光能转化而建立的质子梯度除了可驱动ATP的合成外,还可为嗜盐菌在高盐环境中建立跨膜的钠离子电化学梯度,并由此完成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功能。嗜盐菌紫膜光合磷酸化的发现,使经典的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菌绿素)所进行的光合磷酸化之外又增添了一种新的光合作用类型。紫膜的光合磷酸化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简单的光合磷酸化反应,这是研究化学渗透作用的一个很好的研究模型。第六章采用培养平板计数法要求操作熟练、准确,否则难以得到正确的结果:1)样品充分混匀;2)每支移液管及涂布棒只能接触一个稀释度的菌液;3)同一稀释度三个以上重复,取平均值;4)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合适,便于准确计数; 一个菌落可能是多个细胞一起形成,所以在科研中一般用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 CFU)来表示,而不是直接表示为细胞数。The most probable number method(液体稀释法)1)未知样品进行十倍稀释; 2)取三个连续的稀释度平行接种多支试管并培养;3)长菌的为阳性,未长菌的为阴性; 4)查表推算出样品中的微生物数目(统计学原理);迟缓期的特点:1)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例如巨大芽孢杆菌,在迟缓期末,细胞的平均长度比刚接种时长6倍。一般来说处于迟缓期的细菌细胞体积最大;2)细胞内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合成代谢活跃,核糖体、酶类和ATP的合成加快,易产生诱导酶。3) 对外界不良条件反应敏感。以上特征说明细胞处于活跃生长中,只是分裂迟缓。在此阶段后期,少数细胞开始分裂,曲线略有上升。对数期到稳定期的转变是细胞重要的分化调节阶段:1)开始储存糖原等内含物;2)形成芽孢或建立自然感受态(芽孢杆菌);3)发酵过程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某些放线菌抗生素的大量形成也在此时期衰亡期特点:1)细菌代谢活性降低; 2)细菌衰老并出现自溶; 3)产生或释放出一些产物;如氨基酸、转化酶、外肽酶或抗生素等。4)菌体细胞呈现多种形态,有时产生畸形,细胞大小悬殊;有些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菌此时会变成阴性反应恒浊连续发酵与单批发酵相

比的优点:1) 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 2) 便于自动控制;3) 降低动力消耗及体力劳动强度; 4) 产品质量较稳定;磺胺是叶酸组成部分对氨基苯甲酸的结构类似物磺胺的抑菌作用是因为很多细菌需要自己合成叶酸而生长。磺胺对人体细胞无毒性,因为人缺乏从对氨基苯甲酸合成叶酸的相关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不能用外界提供的对氨基苯甲酸自行合成叶酸,而必须直接利用叶酸为生长因子进行生长。青霉素b-内酰胺环结构与D-丙氨酸末端结构相似,从而能占据D-丙氨酸的位置与转肽酶结合,并将酶灭活,肽链之间无法彼此连接,抑制了细胞壁的合成。湿热比干热灭菌更好:1)更易于传递热量;2)更易破坏保持蛋白质稳定性的氢键等结构;湿热对一般营养体和孢子的杀灭条件:1) 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细胞:在60℃左右处理5-10分钟;2)酵母菌和真菌的孢子:用80℃以上温度处理;2) 3)细菌的芽孢:121℃处理15分钟以上 第七章1939年,Max Delbruck & Emory Ellis对噬菌体(E. coli / bacteriopage)生长特征的测定:1、用噬菌体的稀释液感染高浓度的宿主细胞;2、数分钟后,加入抗噬菌体的抗血清(中和未吸附的噬菌体);3、将上述混合物大量稀释,终止抗血清的作用和防止新释放的噬菌体感染其它细胞;4、保温培养并定期检测培养物中的噬菌体效价(对噬菌体含量进行计数);5、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感染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病毒特征性的繁殖曲线; 有尾噬菌体:注射方式将噬菌体核酸注入细胞1)通过尾部刺突固着于细胞;2)尾部的酶水解细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胞壁产生小孔;3)尾鞘收缩,核酸通过中空的尾管压入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胞外;λ噬菌体的的溶源性反应:1)早期基因表达,产生gpcII,gpcro及gpcIII,后者可防止宿主的裂解酶对gpcII的降解。2)gpcII的积累促使阻遏蛋白cI的表达3)阻遏蛋白cI的积累导致噬菌体基因转录的终止,形成原噬菌体。3) 早期表达的gpcro与cI的竞争最终确定λ噬菌体是进入溶源状态,还是进入裂解循环。4) ( gpcro表达得早,但与基因组的结合能力较cI弱)5)阻遏蛋白cI的同样可以抑制其它新侵入的λ噬菌体的表达,从而使溶源性细菌具有“免疫性”6)阻遏蛋白cI在一般情况下通过自身的转录激活保持低水平的表达,但有时种种原因转录水平下降,会偶尔导致溶源性噬菌体进入裂解循环(10-5~10 - 2)。7)外界因素如紫外线可引起宿主的染色体的破坏,宿主产生应急反应合成具有DNA重组活性的RecA蛋白,导致cI的被降解,噬菌体进入裂解循环。8)诱发裂解是检查是否存在溶原性细菌的有效方法第八章遗传型:是指生物所携带的全部遗传因子及基因,是遗传的物质基础;表型(表现型):具有一定遗传型的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通过生长发育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等生物学特征的总和。表型饰变:同样遗传型的生物,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表型,但这种表型的差异只与环境有关,表现为暂时性和不可遗传性,并且表现为全部个体的行为!遗传型变异(基因变异、基因突变):由于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生物特性改变,与表型的饰变相比,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而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的频率一般很低,所以这种变异也常常表现为群体中极少数个体的行为(突变频率通常10-6-10-9)。基因组(genome)一个物种的单倍体的所有染色体及其所包含的遗传信息的总称。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的特点:1、原核生物(细菌、古生菌)的基因组1)双链环状的DNA分子(单倍体),2)基因组上遗传信息具有连续性,大肠杆菌和其它原核生物中基因数基本接近由它的基因组大小所估计的基因数;一般不含内含子,遗传信息是连续的而不是中断的。3)功能相关的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操纵子(operon):功能相关的几个基因前后相连,再加上一个共同的调节基因和一组共同的控制位点(启动子、操作子等)在基因转录时协同动作。4)结构基因的单拷贝及rRNA基因的多拷贝,5).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少而短;古生菌的基因组在结构上类似于细菌。但是信息传递系统(复制、转录和翻译)则与细菌不同而类似于真核生物。具体内容在微生物遗传学中学习2、真核微生物(啤酒酵母)的基因组1)典型的染色体结构该基因大小为13.5×106bp,分布在16条染色体中。象所有其它的真核细胞一样,酵母菌的DNA也是与四种主要的组

蛋白(H2A、H2B、H3和H4)结合构成染色质(chromatin)的14bp核小体核心DNA;染色体DNA上有着丝粒(centromere)和端粒(telomere),2)没有明显的操纵子结构,3)有间隔区(即非编码区)和内含子序列。而原核生物中非编码区或内含子均非常少,而人类基因组测序后发现了大量的非编码区,被称为基因组上的荒漠,估计只有5-10%用于编码基因。4)重复序列多质粒的检测:a) 提取所有胞内DNA后电镜观察;b) 根据质粒的分子大小和结构特征,通过超速离心或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质粒与染色体DNA分开c) 对于常用菌,可用质粒所带的某些特点,如抗药性初步判断。(一般将菌点在相应的抗性平板上,若抗性还在,证明质粒可能还在,否则则可能质粒已经丢失,在实验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对含质粒的菌株进行初步检测)d)但这种方法并不保险,因为质粒可能会整和到染色体上,或者细菌由于某种突变而产生抗药性等。产细菌素的质粒(Bacteriocin production plasmid)抗生素抑制或杀死近缘,甚至同种不同株的细菌较广的抗菌谱通过核糖体直接合成的多肽类物质一般是次级代谢产物编码细菌素的结构基因及相关的基因一般位于质粒或转座子上一般无直接的结构基因,相关酶的基因多在染色体上很多细菌能产生能抑制或杀死近缘。甚至同种不同株的细菌的因子(细菌蛋白),被称为细菌素,以和抗生素相区别。抗生素一般具有较广的抗菌谱。此外,抗生素一般是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通过代谢过程而产生),而细菌素一般是直接通过核糖体直接合成的多肽类物质。编码细菌素的结构基因及涉及细菌素运输及发挥作用(processing)的蛋白质、及赋予宿主对该细菌素具有“免疫力”的相关产物的基因一般都位于质粒或转座子上,因此,细菌素可以杀死同种但不携带该质粒的菌株。细菌素一般根据产生菌的种类进行命名,例如大肠杆菌(E. coli)产生的细菌素为colicins(大肠杆菌素),而质粒被称为Col质粒。而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产生的细菌素被命名为subtilisin(枯草杆菌素)。等等。细菌素首先发现于大肠杆菌中,有多种col质粒和产生多种colicins,其发挥作用的原理各不相同。例如,有的colicins从产生菌中释放后,结合到敏感菌细胞膜特定的受体上,而该受体一般是负责一些重要物质,如一些生长因子的运输的;而另外,有些colicins则阻止一些重要的细胞功能的进行。还有一些colicins则在细胞膜上形成通道,造成钾离子和质子的外泄,使细胞失去能化膜而不能产生能量。Colicin E2是一种DNA内切酶,能切断细胞DNA,而colicin E3是一种核酸酶,能在16SrRNA的特定位点进行切割从而使核糖体失活。由G+细菌产生的细菌素或与细菌素类似的因子与colicins有所不同,但通常也是由质粒基因编码,有些甚至有商业价值,例如一种乳酸细菌产生的细菌素NisinA能强烈抑制某些G+细菌的生长,而被用于食品工业的保藏。诱变剂与致癌物质--Ames试验原理:诱变剂的共性原则,即化学药剂对细菌的诱变率与其对动物的致癌性成正比:超过95%的致癌物质对微生物有诱变作用;而90%以上的非致癌物质对微生物没有诱变作用利用细菌突变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致癌物质是一种简便、快速、灵敏的方法。可以通过某待测物质对微生物的诱变能力间接判断其致癌能力。该方法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Ames教授首先发明,因此又称Ames试验。该试验是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murium)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his-)的回复突变性能来进行的。普遍性转导中外源DNA的三种后果1)进入受体的外源DNA通过与细胞染色体的重组交换而形成稳定的转导子.2) 如果转导DNA不能进行重组和复制,其上的基因仅经过转录而得到表达,就成为流产转导(abortive transduction),其特点是在选择培养基平板上形成微小菌落。DNA不能复制,因此群体中仅一个细胞含有DNA,而其它细胞只能得到其基因产物,形成微小菌落。3) 3)被降解, 转导失败,在选择平板上无菌落形成。2.局限性转导(specialized transduction)温和噬菌体感染受体菌后,其染色体会整合到细菌染色体的特定位点上,从而使宿主细胞发生溶源化,例如λ噬菌体,其插入位点的二侧分别是gal和bio基因;如果该溶源菌因诱导而发生裂解时,在前噬菌体二侧的少数宿主基因,(对λ噬菌体分别是gal和bio基因),会因偶尔发生的不正常切割而连在噬菌体DNA上,由此产生了一类特殊的噬菌体----缺陷噬菌体,缺陷噬菌体除含

大部分自身的DNA外,缺失的基因被几个位于前噬菌体整合位点附近的宿主基因取代,这样形成的杂合DNA分子在宿主细胞内能够象正常的λDNA分子一样进行复制、包装,提供所需要的裂解功能,形成转导颗粒。但该缺陷噬菌体没有正常噬菌体的溶源性和增殖能力,感染受体细胞后,通过DNA整合进宿主染色体而形成稳定的转导子。局限性转导与普遍性转导的主要区别:1) 被转导的基因共价地与噬菌体DNA连接,与噬菌体DNA一起进行复制、包装以及被导入受体细胞中。而完全转导包装的可能全部是宿主菌的基因;2) 局限性转导颗粒携带特定的染色体片段并将固定的个别基因导入受体,故称为局限性转导。溶源转变与转导的不同:1. 温和噬菌体不携带任何供体菌的基因,当宿主丧失这一噬菌体时,通过溶源转变而获得的形状也同时消失2. 这种噬菌体是完整的,而不是缺陷的;枯草芽孢杆菌的自然转化模型:a) 细菌生长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生长到一定阶段,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例是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中培养到对数生长末期到稳定期,细胞向胞外分泌一种小分子的蛋白质,称为感受态因子,其分子量为5000到10000道尔顿。b) 当培养液中的感受态因子积累到一定浓度后,与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信号传递系统诱导一些感受态一特异蛋白质(competence specific protein)表达,其中一种是自溶素(autolysin),它的表达使细胞表面的DNA结合蛋白及核酸酶裸露出来,使其具有与DNA结合的活性。 c) DNA以双链形式在细胞表面的几个位点

上结合并遭到核酸酶的切割,核酸内切酶首先切断DNA双链中的一条链,被切断的链遭到核酸酶降解,成为寡核苷酸释放到培养基中,另一条链与感受态一特异蛋白质结合,并被引导进入细胞,d) 进入细胞的外源DNA通过同源重组以置换的方式整合进受体染色体DNA,经复制和细胞分裂后形成重组体。枯草芽孢杆菌的自然转化的特点:1) 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对双链DNA的吸附和摄取是没有特异性的,转化是否成功及转化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转化给体菌株和转化受体菌株之间的亲源关系,关系越近,则DNA之间的同源性也越高,就越容易在DNA之间发生重组,产生转化子。2) 自然感受态除了对线型染色体DNA分子的摄取外,也能摄取质粒DNA,但在通常情况下质粒的自然转化效率要低得多,这是因为质粒作为细菌染色体外独立存在的遗传物质和染色体DNA同源性很差(否则会因为和染色体DNA之间的重组而不稳定),这样被切割成单链后进入细胞的质粒DNA将很难通过重组重新恢复成有活性的状态(双链闭合环状),或通过整合进染色体而使相关性状得到表达;如要提高质粒的自然转化效率,可以用二种方法:i)使质粒形成多聚体,这样进入细胞后重新组合成有活性的质粒的几率大大提高;ii)在质粒上插入受体菌染色体的部分片段,或将质粒转化进含有与该质粒具有同源区段的质粒的受体菌-------重组获救。3) 噬菌体DNA也可被感受态细胞摄取并产生有活性的病毒颗粒,这个过程被称为转染(transfection),其特点是提纯的噬菌体DNA以转化的(而非病毒感染)途径进入细胞并表达后产生完整的病毒颗粒。现在把DNA转移至动物细胞的过程也称转染。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会对微生物菌种的稳定性造成影响:1. 变异:即通过变异而失去重要的遗传特性,例如发酵生产能力下降,或研究中所需要的营养缺陷型由于回复突变等而改变2. 污染:由于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种类多,分布广,空气、桌面、皮肤表面都有大量的各种微生物存在,因此在进行微生物菌种操作(包括接种、培养等)时非常容易污染,从而造成菌种的丢失。3. 死亡:微生物容易在实验室里用人工配制的各种培养基培养,但如果超过时间不转接菌种,由于疏忽培养条件发生改变,及其它各种以外情况(如冰箱停电)都容易造成菌种的死亡。而且这种损失有时是不可挽回的。菌种保藏:在一定时间内使菌种不死、不变、不乱 第九章目前常用的三种体外DNA连接方法为:① 用T4或E.coli DNA连接酶可连接具有互补粘性末端的DNA片段;② 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具有平末端的DNA片段;③ 先在DNA片段末端加上人工接头,使其形成粘性末端,然后再行连接。④ 将粘性末端补平或修平(用单链酶,如绿豆芽核酸酶)连接柯斯质粒用于克隆大片段的DNA分子特别

有效,而这种特性对于研究高等生物的基因组十分重要。其特点:1)具有λ噬菌体的特性:在克隆了外源片段后可在体外被包装成噬菌体颗粒,高效地感染对λ噬菌体敏感的大肠杆菌细胞。进入寄主的柯斯质粒DNA分子,按照λ噬菌体DNA的方式环化, 但无法按噬菌体的方式生活,更无法形成子代噬菌体颗粒。2)具有质粒载体的特性:在寄主细胞内如质粒一样进行复制,携带有抗性基因和克隆位点,并具氯霉素扩增效应。3)具有高容量的克隆能力:柯斯质粒本身一般只有5~7kb左右,而它克隆外源DNA片段的极限值竟高达45kb,远远超过质粒载体及λ噬菌体载体的克隆能力。同时,由于包装限制,柯斯质 粒载体的克隆能力还存在一个最低极限值。例如, 5 kb大小的 柯斯质粒载体,插入的外源片段至少不能小于30 kb。 M13是大肠杆菌丝状噬菌体,其基因组为环状ssDNA,大小为6407bp。其生活史为:1)通过性毛感染雄性(F+或Hfr)大肠杆菌,或通过转染进入雌性大肠杆菌细胞;2)进入细胞后,转变成复制型 (RF) dsDNA,然后以滚环方式制出ssDNA。每当复制出单位长度正链,即被切出和环化,并被立即组装成子代噬菌体和以出芽方式(即宿主细胞不被裂解)被释放至胞外。M13克隆载体是对野生型M13进行改造后建成,其特点是虽然克隆外源DNA的能力较小,一般只适于克隆300~400bp的外源DNA片段,但特别适合用于制备克隆基因的单链DNA。主要被用于制备测序用单链DNA模板、特异的单链DNA探针,进行定位诱变等,也可用于噬菌体展示(phage display第十章 微生物的生态有关基本概念: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第一节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一、空气中的微生物分布特点:1.无原生的微生物区系2.来源于土壤、水体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3.种类主要为真菌和细菌,一般与其所在环境的微生物种类有关4.数量取决于尘埃数量5.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和尘埃大小、空气流速、

湿度、光照等因素有关6. 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二、 水体中的微生物一) 江河水 特点:1) 数量和种类与接触的土壤有密切关系; 2)分布上更多的是吸附在悬浮在水中的有机物上及水底;3) 淡水中的微生物是可以运动的,而且某些淡水中的细菌例如柄细菌具有很异常的形态,这些异常形态使得菌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加,从而使这些微生物能有效地吸收有限的营养物;4)靠近城市或城市下游水中的微生物多,并且有很多对健康不利的细菌,因此不宜作为饮用水源;5)水体自身存在自我净化作用:(二)海水1)嗜盐,真正的海洋细菌在缺少氯化钠的情况下是不能生长的。2)低温生长,除了在热带海水表面外,在其它海水中发现的细菌多为嗜冷菌。3 )耐高压(特别是生活在深海的细菌),少数微生物甚至可在600个大气压下生长,4) 大多数海洋细菌为G-细菌,并具有运动能力;(三)水体的富营养化作用和“水花”、“赤潮”当水体接受了大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特别是磷酸盐和无机氮化合物,引起水的富营养化。由于水中含有过多的含氮、磷等的营养物质,引起藻类过量生长,产生大量的有机物(藻类)异养微生物氧化这些有机物,耗尽水中的氧,使厌氧菌开始大量生长和代谢,并分解含硫化合物,产生H2S,从而导致水有难闻的气味,并由于缺氧引起鱼和好氧微生物的死亡,最终引起水出现大量沉淀物和水体颜色异常。上述过程又称富营养化作用,它是水体受到污染并使水体自身的正常生态失去平衡的结果。在水体的富营养化作用中,藻类、蓝细菌等的大量繁殖使水体出现颜色,并变得浑浊,许多藻类团块漂浮在水面上,从而形成所谓的“水花”或“水华”(water bloom)在海洋中,某些甲藻类大量繁殖也可也可以形成水花,从而使海水出现红色或褐色,即所谓的赤潮或红潮(red tides)。三、土壤中的微生物1)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主要受到营养物、含水量、氧、温度、pH等因子的影响,并随土壤类型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2)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受季节影响;3)微生物的数量也与于土层的深度有关,一般土壤表层微生物最多,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的数量逐步减少。四、工农业产品上的微生物1.微生物引起的工业产品

的霉腐2.食品、农副产品上的微生物五、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的研究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包括特异性的基因资源;(2)为微生物生理、遗传和分类乃至生命科学及相关学科许多领域,如:功能基因组学、生物电子器材等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材料;(3)为生物进化、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1、嗜热微生物2、嗜冷微生物3、嗜酸微生物4、嗜碱微生物5、嗜盐微生物6、嗜压微生物六、不可培养的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中,已为人们所认识的仅占很小一部分(通常认为仅10%,有人认为在土壤中生活的微生物仅有1%可用目前的方法在实验室进行培养),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在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大多数微生物在目前的条件下不能在实验室进行人工培养,不可能得到其纯培养并对其进行形态及生理、遗传等特性进行研究。CARL WOESE在1977就提出的用rRNA(原核的16s和真核的18s)揭示生物的系统发育的方法为我们研究并开发不可培养微生物提供了可能。其方法通常是用各种特定的引物(例如所有真细菌(eubacteria)的保守16s rRNA区段或某种微生物的特异DNA或16s rRNA保守序列等)进行PCR从各种生态环境中克隆16s rRNA,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分析,发现和开发不可培养微生物。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一般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存在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从低到高的组织层次群体(population):具有相似特性和生活在一定空间内的同种个体群,是组成群落的基本组分。群落(community):在一定区域或一定生态环境内,各种生物群体构成的一个生态学结构单位,群落中各生物群体之间存在各种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ecosystems):生物群落和它们所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组成单元,生物圈内的任何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整体都可以被看作为生态系统,如一个池塘,一片森林,一个污水处理池,等等。生物圈(biosphere):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所生活的非生命环境的总称。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归纳起来有如下三种:1. 有利关系:一种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对另一种生物的生长产生有利的影响,或相互有利;2. 有害关系:一种生物的生长对另一种生物的生长产生有害的影响,或相互有害;3. 中性关系: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时,彼此对对方的生长代谢无明显的有利或有害影响。微生物间及微生物与其它生物间最常见的几种相互关系一、互生二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这是一种“可分可合,合比分好”的相互关系(一) 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非常普遍,也很重要。(二)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 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关系,主要是互生关系,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也会转化为寄生关系。二、 共生二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协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在生理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工,在组织和形态上产生了新的结构的特殊的共生体。共生一般有二种情况:互惠共生(二者均得利)和偏利共生(一方得利,但另一方并不受害)(一) 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例如地衣 地衣是微生物间典型的互惠共生形式,它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结构上的共生: 生理上的共生:这种共生关系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土壤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二) 微生物和植物间的共生关系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共生关系就是典型的例子------形成根瘤共生体。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气态氮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而豆科植物的根的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长,同时,还为根瘤菌提供保护和稳定的生长条件。(三) 微生物与动物的共生关系1. 与昆虫的共生关系1)外共生:2)内共生: 2.与反刍动物的共生关系反刍动物,如牛、羊、骆驼、长颈鹿等以植物的纤维素为主要食物,它们在瘤胃中经微生物发酵变成有机酸和菌体蛋白再供动物吸收利用。与此同时,瘤胃也为里面居住的微生物提供了必要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三、 寄生 所谓寄生,一般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相对较大型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取得营养和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现象。 前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后者称为寄主或宿主(host)(一) 微生物间的

寄生 1.噬菌体-细菌; 2.蛭弧菌-细菌; 3.真菌-真菌; 4.真菌、细菌-原生动物;(二) 微生物与动植物各种各样的致病菌多是行寄生生活择生生物,现一般称为悉生生物或定菌生物(Gnotobiote)指整个个体不携带或只携带已知微生物的生物。与通常携带众多种类微生物且数量很多的普通生物相比,用它做实验研究有很多优点:干扰因素少,操作易控制,既可进行定性分析,也可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对于了解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复杂的关系及其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四、拮抗 所谓拮抗,系指某种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将后者杀死。在一般情况下,拮抗多是指微生物间的“化学战术”,最典型的就是抗生菌所产生的能抑制其它生物生长发育的抗生素;此外,有时因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引起的其它条件的改变(例如缺氧、pH改变等),从而抑制它种生物的现象也称拮抗。五、竞争 竞争:两个种群因需要相同的生长基质或其它环境因子,致使增长率和种群密度受到限制时发生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对两种种群都是不利的。六、捕食 捕食:一种种群被另一种种群完全吞食,捕食者种群从被食者种群得到营养,而对被食者种群产生不利影响。对微生物来说,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1.原生动物吞食细菌和藻类; 2.粘细菌吞食细菌和其它微生物; 3.真菌捕食线虫和其它原生动物;第三节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它们所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结合起来的一个整体特点: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物成分按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划分为三大类群:生产者(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例如植物、某些微生物)、消费者(利用有机物进行生活,一般不能将有机物直接分解成有机物,例如动物、某些微生物)和分解者(分解有机物成无机物,形成完整的物质循环)。微生物可以在多个方面但主要作为分解者而在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第十一章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寄生于生物(包括人)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又称病原体(pathogen)。感染(infection),又称传染: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病理过程。病原体、宿主和环境是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感染的建立,首先需有病原体的接触。它们具有侵袭宿主机体,在其中生长繁殖和产生毒性物质等能力。感染不是疾病的同义词,大多数的感染为亚临床的、不明显的、不产生任何显著的症状与体征。有些病原体在最初感染后,潜伏影响可持续多年。病原体亦可与宿主建立起共生关系。传染病:由有生命力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与由其它致病因素引起的疾病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有免疫性。免疫(immunity):生物体能够辩认自我与非自我,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功能,传统的免疫概念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即抗传染免疫。随着科学的发展,免疫的的现代概念已大大超出了抗传染免疫的范围。实际上,机体除了对微生物的刺激,能发生免疫反应外,对一切抗原异物甚至改变了的自身成分也能发生反应,并且反应的结果可能是对身体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免疫功能的分类:类别功能正常 功能异常 免疫防御抵御病原体的侵害和中和其毒素(抗传染免疫)变态反应、反复感染或免疫缺陷综合症免疫稳定清除体内自然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免疫调节,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识别紊乱,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免疫监视某些免疫细胞发现并清除突变的自身细胞(癌细胞)功能失调时,导致癌变或持续感染的发生一、感染的途径与方式1. 感染的途径外源性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称为外源性感染,主要来自病人、健康带菌(毒)者和带菌(毒)动、植物。内源性感染:而当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或某些因素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宿主体内的正常菌群可引起感染称内源性感染。2. 感染的部位及方式二、微生物的致病性1. 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是对特定宿主而言,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反之为非致病菌,但二者并无绝然界限。有些细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亦可致病,称为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称为毒力,其侵袭力和毒素是构成毒力的基础。2. 1)侵袭力(invasiveness):

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1)吸附和侵入能力:细菌通过具有粘附能力的结构如革兰氏阴性菌的菌毛粘附于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于局部繁殖,积聚毒力或继续侵入机体内部。例如淋病奈瑟氏球菌的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ts)能用蔗糖合成葡聚糖,使细菌与牙齿表面粘连成菌班,而其它细菌例如乳杆菌(Lactobacillus)可在菌班上进一步发酵蔗糖产生大量有机酸(pH降低至4.5左右),二者共同作用,导致牙釉质和牙质脱钙,造成龋齿。病原菌宿主细胞表面后,有的不再侵入,仅在原处生长繁殖并引起疾病,如霍乱弧菌(Vibrio),有的侵入细胞内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造成溃疡,例如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dysenteriae),有的则通过粘膜上皮细胞或细胞间质侵入表层下部组织或血液中进一步扩散,例如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haemolyticus)引起的化脓性感染等。(2)繁殖与扩散能力:产生、分泌水解性酶类,使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扩散。例如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水解机体结缔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从而使该组织疏松、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病原菌迅速扩散,引起全身感染)、链激酶、链道酶等可协助细菌扩散。(3)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a)细菌的荚膜和微荚膜具有抗吞噬和体液杀菌物质的能力,有助于病原菌于在体内存活,例如肺炎球菌的荚膜。b)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有抗吞噬作用(加速血浆凝固成纤维蛋白屏障,以保护病原菌免受宿主的吞噬细胞和抗体的作用);c)有些可分泌一些活性物质如溶血素,抑制白细胞的趋化作用;d)有的具抵抗在吞噬细胞内杀被死的能力,能在吞噬

细胞内寄生(二者力量平衡时,则细胞内寄生状态可持续存在,若失去平衡,则必有一方受到伤害),等等。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项目外毒素 内毒素 产生菌 革兰氏阳性菌为主 革兰氏阴性菌化学成分 蛋白质 脂多糖(LPS) 释放时间 一般随时分泌菌体死亡裂解后释放致病特异性 不同外毒素各不相同 不同病原菌的内毒素作用基本相同 毒性 强* 弱 抗原性 完全原,抗原性强 不完全抗原,抗原性弱 制成类毒素 能 不能 热稳定性 差 耐热性强*1mg肉毒毒素纯品可杀死2亿(2000万)只小鼠或一百万只豚鼠,中毒的死亡率几近100%,但及时注射抗毒素及对症治疗可使之降低。1mg破伤风毒素可杀死100万只小鼠,1mg白喉毒素可杀死1000只豚鼠。传染的类型:1. 隐性传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很强,而病原体的毒力相对较弱,数量又较少,传染后只引起宿主的轻微伤害,且很快就将病原体彻底消灭,因而基本上不表现临床症状。2. 带菌状态如果病原体与宿主双方都有一定的优势,但病原体仅被限制于某一局部且无法大量繁殖,二者长期处于僵持状态,就称为带菌状态。这种长期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为带菌者。在隐性传染或传染病痊愈后,宿主有可能会成为带菌者,如不注意,就成为该传染病的传染源,十分危险。这种情况在伤寒、白喉等传染病中时有发生。3. 显性传染如果宿主的免疫力较低,或入侵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量较多,病原菌很快在体内繁殖并产生大量有毒产物,使宿主的细胞和组织蒙受严重损害,生理功能异常,于是就出现了一系列临床症状,这就是显性传染。按发病时间的长短,可将将显性传染分为急性传染和慢性传染二种。前者的病程仅数日至数周,如流行性脑膜炎和霍乱等;后者的病程往往长达数月至数年,如结核病、麻风病等。急性传染病一般由对宿主吞噬细胞吞噬敏感的病原体造成,这些病原体在机体内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即被迅速破坏,属于细胞外寄生物,即它们伤害宿主组织仅在吞噬细胞外的时间内。而与此相反,细胞内寄生物能在细胞内存活和繁殖,常引起慢性病。非特异性免疫:一、 生理屏障二、 1. 皮肤与粘膜:1)机械的阻挡和排除作用:健康机体的外表面覆盖着连续完整的皮肤和粘膜结构,其外面的角质层是坚韧的,不可渗透的,组成了阻挡微生物入侵的有效屏障。2)分泌液中所含化学物质有局部抗菌作用:汗腺分泌物中的乳酸和皮肤腺分泌物中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均有一定的杀菌抑菌能力。多种分泌性体液含有杀菌的成分,如唾液、泪水、乳汁、鼻涕及痰

中的溶菌酶、胃液的胃酸、精液的精胺等。机体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表面由粘膜覆盖,其表面屏障作用较弱,但有多种附件和分泌物。粘膜所分泌的粘液具有化学性屏障作用,并且能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竞争病毒的神经氨酸酶而抑制病毒进入细胞。当微生物和其它异物颗粒落入附于粘膜面的粘液中,机体可用机械的方式如纤毛运动、咳嗽和喷嚏而排出,同时还有眼泪、唾液和尿液的清洗作用。3)共生菌群 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大量正常菌群,通过在表面部位竞争必要的营养物,或者产生如象大肠杆菌素、酸类、脂类等抑制物,而抑制多数具有疾病潜能的细菌或真菌生长。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菌素,肠道内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抑制,破坏了菌群间的拮抗作用,则往往引起菌群失调症,如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2.生理上的屏障结构体内的某些部位具有特殊的结构而形成阻挡微生物和大分子异物进入的局部屏障,对保护该器官,维持局部生理环境恒定有重要作用。1)血脑屏障:不是一种专有的解剖结构,主要由软脑膜、脉络丛、脑毛细血管壁及其外的脑星形细胞组成的,具有细胞间连接紧密、胞饮作用弱的特点,可阻挡病原体及其有毒产物从血液透入脑组织或脑脊液,从而保护了中枢神经系统的稳定。婴幼儿因其血脑屏障还未发育完善,故易患脑膜炎或流行性乙型脑炎等传染病。2)血胎屏障:由怀孕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组成,当它发育成熟(一般在妊娠3个月)后,能阻挡病原微生物由母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但并不妨碍母子间的物质交换。二、细胞因素三、体液因素四、炎症(inflammatory)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免疫应答十分复杂,其过程分为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1. 感应阶段这是机体接受抗原刺激的阶段。巨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因素)在此阶段起重要作用,抗原进入机体后,一般到达周围淋巴器官,在那里发生免疫应答。除少数可溶性物质可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巨噬细胞的处理。经过处理后,抗原决定簇与巨噬细胞的RNA组成复合物,可增强免疫原性。巨噬细胞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引起细胞免疫。大多数引起体液免疫的抗原,也要经巨噬细胞处理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传给B细胞,少数抗原可不经巨噬细胞,直接刺激B细胞,由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免疫活性细胞表面有抗原受体,所以能够识别抗原。每个淋巴细胞表面只有一种抗原受体,只能识别一种抗原,当它们结合后,抗原刺激细胞增殖、分化而产生免疫应答。2. 反应阶段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即活化进入反应阶段。在这一阶段中,T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再增殖、分化,成为有免疫效应的致敏淋巴细胞。B细胞被活化后,转化为浆母细胞,再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致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是终末细胞,不再分化,寿命短,只有几天。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还有一部分细胞在中途停顿下来,不再增殖分化,成为记忆细胞,在体内能较长时间存在。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分化增殖成大量致敏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分别产生大量淋巴因子及抗体。3. 效应阶段在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抗原成为被打击的对象。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都可以与抗原结合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致敏T细胞可直接作用于抗原,同时释放多种淋巴因子消灭抗体,行使细胞免疫功能。抗体也可直接作用于抗原,或与巨噬细胞、补体等协同作用,消灭或破坏抗原,完成体液免疫作用。第十二章 建立16 S r RNA系统发育树的意义a)使生物进化的研究范围真正覆盖所有生物类群;传统的生物进化研究,主要基于复杂的形态学和化石记载,因此多限于研究后生生物(metazoa),而后者仅占整个生物进化历程的1/5b)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正确衡量生物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方法;c)对探索生命起源及原始生命的发育进程提供了线索和理论依据;d)突破了细菌分类仅靠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限制,建立了全新的微生物分类、鉴定理论;e)为微生物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建立了全新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特别是不经培养直接对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进行研究。“Taxonomists' counts suggest that insects dominate the diversity game, but new analyses reveal that microbes are the real winners.”核酸的碱基组成和分子杂交:与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不同,对DNA的碱基组成的比较和进

行核酸分子杂交是直接比较不同微生物之间基因组的差异,因此结果更加可信。1. DNA的碱基组成(G+Cmol%)DNA碱基因组成是各种生物一个稳定的特征,即使个别基因突变,碱基组成也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分类学上,用G+C占全部碱基的克分子百分数(G+Cmol%)来表示各类生物的DNA碱基因组成特征。1)每个生物种都有特定的GC%范围,因此后者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指标。细菌的GC%范围为25--75%,变化范围最大,因此更适合于细菌的分类鉴定。2)GC%测定主要用于对表型特征难区分的细菌作出鉴定,并可检验表型特征分类的合理性, 从分子水平上判断物种的亲缘关系。3)使用原则:G+C含量的比较主要用于分类鉴定中的否定每一种生物都有一定的碱基组成,亲缘关系近的生物,它们应该具有相似的G+C含量,若不同生物之间G+C含量差别大表明它们关系远。但具有相似G+C含 量的生物并不一定表明它们之间具有近的亲缘关系。同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G+C含量差别应在4~5%以下;同属不同种的差别应低于10~15%。所以G+C含量已经作为建立新的微生物分类单元的一项基本特征,它对于种、属甚至科的分类鉴定有重要意义。若二个在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方面及其相似的菌株,如果其G+C含量的差别大于5%,则肯定不是同一个种,大于15%则肯定不是同一个属。在疑难菌株鉴定、新种命名、建立一个新的分类单位时,G+C含量是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鉴定指标。其分类学意义主要是作为建立新分类单元的一项基本特征和把那些G+C含量差别大的种类排除出某一分类单元。复习思考题一、填空1、按系统发育和细胞结构,细胞型微生物分属于______、______、______。2、放线菌的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种。3、在自然界能独立生活的无细胞壁的细菌是______。4、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细胞核是否具有______。5、肽聚糖是真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其中的聚糖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双糖单位中的______容易被溶菌酶水解。6、脂多糖是______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其中的______是该类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7、缺壁细菌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类,其中______是自然界长期进化而成的,能独立生活的一类缺壁细菌。8、芽孢具有很强的耐热性,解释芽孢的耐热学说之一是认为与皮层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细胞______没有的______有关。9、细菌表面常有毛状附属物,其中用于运动的称为 ,帮助细菌附着于物体表面的称为 ,在不同菌株间传递遗传物质的称为。10、不同的真菌,其细胞壁所含多糖的种类也不同,酵母菌以______为主,低等真菌以______为主,高等陆生真菌以______为主。1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微生物的生长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大类。13、根据碳源、能源及电子供体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营养类型。14、一般说来,细菌与放线菌适合在pH______的范围生长,酵母菌和霉菌适合在pH______、______的范围内生长。15、在实验室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时,一般培养基灭菌温度为______,时间为_____,压力为______kg/cm2。16、根据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是否清楚,培养基分为______和______。17、从土壤中分离霉菌时,常加入链霉素或青霉素四环素等,主要是抑制______,这是应用了______培养基的原理。18、水的卫生学检验中常用伊红美蓝培养基,这是应用了______培养基的原理。19、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20、生物氧化是指______。生物氧化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氧化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氧化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21、底物脱氢有四条主要的途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在EMP途径中,葡萄糖经10个反应步骤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23、代谢物回补顺序主要是围绕EMP途径中的______和TCA循环中的______这两种关键性的中间代谢物而进行的。24、青霉素能抑制肽聚糖的合成,其作用的主要机制是______。25、微生物产生能量的方式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27、微生物中呼吸链的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细胞的生长曲线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29、

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连续培养包括两种______、______。30、无性繁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几种方式。31、有性繁殖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阶段。32、丝状真菌的有性孢子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根霉的有性繁殖是产生______,无性繁殖产生______。34、酵母菌通过______进行有性繁殖,而无性繁殖可以通过______进行。35、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等。36、根据对称体制,成熟的病毒颗粒形状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38、病毒的复制周期分为以下几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亚病毒包括______、______、______。40、紫外线是实验室常用的非电离辐射因子,其作用机制主要是______。41、转导可分为______和______转导。42、准性生殖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微生物在碳素循环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和______。44、目前,对细菌进行全面分类的、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45、病毒菌的毒力由______和______构成。46、特异性免疫按其获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和______。47、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体液成分是______。48、免疫原性的物质基础是______。49、机体对抗原的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以______为主,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产生的抗体以______为主。二、名词解释原生质体球状体芽孢伴孢晶体鞭毛荚膜生长因子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光能自养微生物光能异养微生物自养微生物异养微生物生物氧化细菌的酒精发酵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发酵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Stickland反应硝酸盐呼吸Park核苷酸同步培养连续培养抗生素噬菌斑包涵体 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潜伏期裂解量 温和噬菌体溶源性细菌溶源性类病毒 拟病毒朊病毒质粒转座因子 质粒的不亲合性基因突变营养缺陷型原养型 接合作用转导(性导)普遍性转导局限性转导 遗传转化Hfr菌株准性生殖原生质体融合 表型基因型 回复突变光复活作用暗修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活性污泥生物膜沼气发酵 生物修复系统发育系统树分类 鉴定命名菌株种 双名法免疫外毒素内毒素 抗毒素类毒素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补体 干扰素溶菌酶抗原抗体 免疫原性反应原性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超敏反应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自动免疫被动免疫三、、简答题1、什么是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2、简述微生物学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4、简述细胞壁的主要功能5、试述古生菌细胞壁成分的多样性6、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及其关键步骤7、研究芽孢有何实践意义8、试述微生物六大生长要素的生理功能9、试述无机盐和生长因子在微生物生理活动中的作用10、根据碳源、能源及电子供体性质的不同,微生物分为哪几个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碳源、能源及电子供体。11、举例说明半固体培养基的三个用途12、简要说明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其主要特点。13、根据下列培养基的成分,说出其六大生长要素的来处。(NH4)2SO4 0.4 MgSO4.7H2O 0.5 FeSO4 0.01 KH2PO4 4 CaCl2 0.25S 10 H2O 1000ml14、如何从水体中分离光能自养细菌,请设计一种培养基,写出其主要成分(不需定量)15、呼吸和无氧呼吸及发酵有何区别?16、循环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环光合磷酸化有何区别?17、肽聚糖的合成分哪些阶段?请简要说明各阶段在什么地方进行及主要的步骤(不用写分子式)18、细菌的典型的生长曲线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有何特点?19、试述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20、耐氧微生物对氧的耐氧机制是什么?21、磺胺的作用机制是什么?22、高温灭菌的机理是什么?有些什么方式?23、与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相比较,病毒有哪些特点?26、溶源性细菌有哪些特点?27、什么叫温和噬菌体、溶源菌?温和噬菌体有哪几种存在方式?如何检出溶源菌?28、自发突变有哪些特点?29、什么叫光复活作用?30、细菌的基因重组一般包括哪几种类型,说明各类型的特点31、F因子的存在形式有哪些,说明各类型之间的转换32、说明原生质体融合的步骤33、常见的质粒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实践意义?举例说明。34、简要说明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的主要区别。简述微生物在基因工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35、氮的地化循环包括哪些环节?各由哪些微生物类群参与?36、什么叫硝化作用和么

硝化作用,各有哪些微生物类群参与?各微生物在营养类型上有何差异?37、硫的地化循环包括哪些环节?各由哪些微生物类群参与?38、甲烷是如何产生的?39、为什么选择16sRNA作为生物进化的“分子尺”?40、与真细菌、真核生物相比,古细菌有些什么独特的特征? 41、微生物的分类鉴定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42、补体有哪些生理功能?43、Ig的生理功能包括哪些方面?四、计算题某种细菌在一定体积的培养基中培养,早上8:00以少量接种物接种,12:00时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此时培养物的细胞浓度是102/ml,12:40时达到稳定期,此时的细胞浓度是108个/ml,求:(1) 该菌的繁殖代数(其中lg2=0.301)(2) 该菌的生长速率常数R(3) 该菌的代时G一、填空1.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有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3.根据分裂方式及排列情况,球菌分有____ ___ 、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等,螺旋菌又有____ ___ 、____ ___和____ ___,及其它形态的菌有____ ___、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4.细菌的一般构造有____ ___、____ ___ 、____ ___和____ ___等,特殊构造又有____ ___、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等。5.引起细菌形成异常形态的主要原因是____ ___,比如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等。6.细菌的染色方法有①____ ___、②____ ___、③____ ___,其中②又可分为____ ___、____ ___、____ ___和___ ___。7.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分为____ ___、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其中关键步骤为___ _____;而染色结果G-为____ ___色、G+为____ ___色,如大肠杆菌是革兰氏____ ___菌、葡萄球菌是革兰氏____ ___菌。8.G+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____ ___和____ ___;前者的双糖单位是由一个____ ___通过____ ___与另一个____ ___相连构成,这一双糖单位易被____ ___水解,而导致细菌细胞壁“散架”而死亡。9.脂多糖由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三部分组成,而糖被的主要成份是____ ____、____ ___或____ ___,尤以____ ___为主。10.缺壁细菌的主要类型有____ ___、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11. 原生质体的特点有____ ___、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12.观察细胞膜的方法有____ ___ 、____ ___和____ ___。13.芽孢具有很强的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等性能,芽孢的萌发包括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三个具体阶段;且自然界中经常会遇到的耐热性最强的菌是____ ___。14.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原核生物,其菌丝有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三种类型。15.放线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有(1)____ ___、(2)____ ___,其中(1)存在的方式有____ ___、____ ___、____ ___和____ ___,(2)常见于____ ___。 二、是非题1.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2.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与所用波长成正比。( )3.环境条件渗透压大于细菌内渗透压时,细菌会变小。( ) 4.脂多糖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特有的成份。( )5.菌落边缘细胞的菌龄比菌落中心的细胞菌龄长。( )6.所的细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 )7.细胞的荚膜只能用荚膜染色法观察。( )8.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 )9.放线菌孢子和细菌的芽孢都是繁殖体。( )10.衣原体的原体和始体对宿主都有感染性。( )11.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也是整个生物界中尚能找到的能独立营养的最小原核生物。( )12.立克次氏体是一类只能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 )13、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真核微生物。( )14、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15、芽孢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物和抗静水压的能力,同时具有繁殖功能。( )16.蓝细菌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具有放氧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和光合细菌同属一类。( )三、名词解释细菌 菌落(colony) 芽孢 PHB 放线菌 立克次氏体 蓝细菌(Cyanoobacteria): 粘细菌 能量寄生微生物 支原体 鞭毛 伴孢晶体 细胞膜 荚膜 菌毛 衣原体: 四.选择题1、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 )A 螺旋菌 B 杆菌 C 球菌2、

自界长期进化形成的缺壁细菌是(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3、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4、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5、实验室中自发突变形成的缺壁细菌称作(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6、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7、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8、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9、下列微生物中鞭毛着生类型为周生的是( )A 红螺菌 B 蛭弧菌 C 大肠杆菌 D 反刍月形单胞菌10、苏云金杆菌所产芽孢的类型是( )A 膨大型,芽孢中生 B 膨大型,芽孢端生 C 正常型,有伴孢晶体 D 正常型,无伴孢晶体11、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 )A 基内菌丝 B 气生菌丝 C 孢子丝 D 孢子12、蓝细菌的光合作用部位是(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13、蓝细菌的固氮部位是( )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14、产甲烷菌属于( )A 古细菌 B 真细菌 C 放线菌 D 蓝细菌15、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 )。 A.美蓝和刚果红 B.苯胺黑和碳酸品红 C.结晶紫和番红 D.刚果红和番红16、下列微生物中,(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 大肠杆菌 B. 金黄葡萄球菌 C. 巨大芽孢杆菌 D. 肺炎双球菌17、下列光合作用微生物中进行的是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作用的是( )A 甲藻 B 绿硫细菌 C 蓝细菌 D 嗜盐细菌 18、 原核生物( )A. 有细胞核 B .有有丝分裂 C .有线粒体 D .有细胞壁19、 致病性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组成中具有( )A. 核心多糖 B .O-侧链 C .类脂A D .脂蛋白20、下列微生物中,( )属于革兰氏阴性菌A.大肠杆菌 B .金黄葡萄球菌 C .巨大芽孢杆菌 D .肺炎双球菌21、用来染芽孢的染料通常是( ). A.孔雀绿 B .结晶紫 C .复红 D .番红22.Bacillussubitilis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 ) A.孢囊 B .芽孢 C .伴孢晶体 D .子实体 23.气泡由许多小的气囊组成,气囊膜只含有( )A.蛋白质 B .磷脂 C .脂蛋白 D .肽聚糖 24.鞭毛的化学组分主要是( ). A.多糖 B .脂类 C .蛋白质 D .核酸25.细菌细胞的( )部分结构与其抗原性相关 . A.鞭毛 B .荚膜 C .芽孢 D .液泡26.复红法染鞭毛的关键操作是( )A.玻片干净 B .染料新鲜 C .菌体活化适当 D .A-C27.镀银法染鞭毛的关键操作是( )A.玻片干净 B .染料无沉淀 C .加热适当 D .菌体活化适当 E。A-D28.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因此它是一种( ).A.多细胞的真核生物 B .单细胞真核生物 C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29.放线菌是抗生素的主要生产菌,许多著名常用的抗生素都是( )属的种的次生代谢产物 . A.链霉菌 B .小单孢菌 C .诺卡菌 D .放线菌30.蓝细菌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羧酶体 B .类囊体 C .藻胆蛋白体 D .叶绿体31.在下列微生物中( )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 .A.链霉菌 B .蓝细菌 C .紫硫细菌 D .大肠杆菌32.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 ) A.嗜酸 B .嗜碱 C .嗜热 D .嗜盐33.细胞内部的PH值( ) A.与外部环境PH值相同 B .近酸性 C .近碱性 D .近中性34.原核生物代谢的主要调节部位为( )A.细胞膜、酶及酶和底物间隔状况B.细胞核、细胞膜和酶C.细胞膜、酶及酶与底物相对位置 D.细胞器膜、细胞膜及酶35.没有细胞膜的原核微生物是( ). A.立克次体 B .支原体 C .衣原体 D .螺旋体36.下面不属于古细菌的原核微生物是( ) A.产甲烷菌 B .硫酸盐还原菌 C .反硝化细菌 D .

极端嗜盐菌五.问答题1.请列表说明螺旋菌和螺旋体的主要区别。 螺旋菌

螺旋体菌体外观形态 运动方式 革兰氏反应 重要代表 2.证实细菌细胞壁存在的方法有哪些?细胞壁的主要生理功

能是什么?3.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4.脂多糖主要功能是什么?5.试阐述Singer 和Nicolson提出的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6.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7.有哪些方法可以证实某一细菌存在着鞭毛?8.试用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耐热机制。9.细菌主要贮藏物的特点及生理功能是什么?10.什么是缺壁细菌?试列表比较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11.立克次氏体具有什么特征?12.支原体及其特征?13.衣原体及特征?14.蓝细菌及其特点?15.简述革兰氏染色机理。16.简述古细菌与真细菌的区别。中科院2001--A卷一.名词解释(2/20)1.受体 2.细胞培养 3.信号转导 4.细胞学说 5.应力纤维 6.磷脂转换蛋白 7.ES细胞 8.嵌合体 9.交叉 10.Hayflick界限二.是非题(1/20)1.亚显微结构就是超微结构.( )2.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差别在于后者的放大倍数远远大于前者,所以能看到更小的细胞结构.( )3.细胞外基质的作用是为细胞提供支持的框架.( )4.细胞与细胞间的粘连是由粘连蛋白介导的.粘连蛋白有的依赖Ca++,有的不依赖Ca++.( )5.粘连分子的受体是整合素.( )6.细胞间的通讯就是通过细胞间形成缝隙连接,是细胞质相互沟通而实现的.( )7.细胞分裂时内质网要经历解体与重建的过程.( )8.正常细胞发生癌变时游离的核糖体增多,而附着的核糖体和内质网的数目相应减少.( )9.a-肌动蛋白见于所有肌肉细胞和非肌肉细胞胞质中.( )10.从细胞内提取的分泌蛋白的分子量一般与分泌到细胞外的相应蛋白的分子量相同.( )11.真核基因的转录是从第一个ATG开始的.( )12.癌基因是有害的基因,因为它们的表达会导致肿瘤或癌.( )13.转录因子是一类具有RNA聚合酶活性的蛋白质.( )14.正常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动粒均已分别结合来自纺锤体两极的微管.( )15.端粒酶以端粒DNA为模板夫指出更多的端粒重复单元,以保证染色体末端的稳定性.( )16.哺乳动物受精卵在发生卵裂到16细胞前,所有细胞都是全能细胞.( )17.体内的多能干细胞是不会衰老的.( )18.分化程度高的细胞由于细胞分裂能力的下降,发生改变的可能小于分化程度低的细胞.( )19.细胞分化就是细胞内组织专一性基因或者奢侈基因选择性的表达的结果.( )20.单细胞生物不存在细胞分化的现象.( )三.选择题(1/20)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虽有许多不同,但都有:A核仁 B核糖体 C线粒体 D内质网2.Wilson根据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绘制的细胞模式图上能见到_______.A内质网 B核糖体 C吞饮泡 D核仁3.要探知细胞内某一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可以通过_______实现.A.Southern blot B.Northern blot C.Western blot D.原位分子杂交4.细胞变形足运动的本质是_______.1A细胞膜迅速扩张是细胞局部伸长 B胞内微管迅速解聚使细胞变形 C胞内微丝迅速重组装使细胞变形 D胞内中等纤维重聚合使细胞变形5.ATP合酶(F0-F1ATPase)是______氧化磷酸化复合物.A线粒体内膜上的 B细菌胞质中的 C叶绿体中的 D细胞膜内侧的6.小肠上皮吸收葡萄糖以及各种氨基酸时,通过_______达到逆浓度梯度运输.A与Na+相伴运输 B与K+相伴运输 C与Ca++相伴运输 D载体蛋白利用ATP能量7.溶酶体的H+浓度比细胞质中高______倍.A 5 B 10 C 50 D 100以上8.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是__________.A内质网膜 B质膜 C高尔基体膜 D溶酶体膜9.参与纤毛运动的蛋白质是________.A驱动蛋白 B动力蛋白 C tau蛋白 D微管结合蛋白210.成分最复杂的中间纤维蛋白是_________.A角蛋白 B波形纤维蛋白 C结蛋白 D胶质纤维酸性蛋白11.细胞通过限制点时,_______.A DNA开始复制 B RNA开始转录 C蛋白质开始合成 D都不对12.裂殖酵母中的cdc2基因在芽殖酵母中的同源物是_______.A.cdc2 B.cdc25 C.cdc28 D.cdc2013.用胸腺嘧啶核苷酸处理增殖中的细胞可使其阻滞在_______期.A.G1 B.S C.G2 D.M14.灯刷染色体主要存在于________.A鱼类卵母细胞 B昆虫卵母细胞 C哺乳类卵母细胞 D两栖类卵母细胞15.内含子的剪接位点具有________的特征.A5'' -GU, 3'' -AG B 5'' -AG, 3'' -GU C 5'' -GA, 3'' -UG D 5'' -UG, 3'' -GA16.前病毒是_______.A RNA病毒 B逆转录RNA病毒 C整合到宿主DNA中的逆转录DNA D整合到宿主DNA中的DNA病毒17.下列那一种蛋白质或酶最不可能是癌基因________.A GTP酶 B蛋白质磷酸激酶 C蛋白质磷酸酶 D转录因子18.一把不认为________是细胞分化中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普遍机制.A DNA重排 B DNA甲基化 C组

织特异基因的表达 D一些非特异基因表达被抑制19.分化程度高的细胞比分化程度低的细胞对于外界因子的反应能力_________.A一样 B下降 C上升 D前三者都有可能20.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个体,这种能使后代细胞形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为______.A单能性 B多能性 C全能性 D发育性四.问答题(40)1.为什么在生理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及电荷是不均等分布的?此不均等分布为什么是必须的?2.高尔基体在形态结构上至少有互相联系的三部分组成,请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3.试为高等生物中广泛存在基因家族的现象就其生物学意义提供解释.4.细胞分化是被选定的不同特异基因表达的结果,请举例说明分化时特异基因的表达调控方式. 中科院2001B卷1.如果你想知道某一基因在肿瘤和正常细胞中的活动情况,你将采用什么手段来了解?2.为什么说中间纤维蛋白是肿瘤鉴别诊断的有用工具?3.试描述真核细胞保证遗传稳定性的要素及其作用.4.试述干细胞,终端分化细胞,永生细胞和癌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特Re:微生物试题99试题纸 考试科目:生物综合一、解释名词(10分)1.基因定位(gene mapping)2.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3.易位(translocaion)4.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5.基因组文库(genomic library)二、填空(5分)1.父亲的基因型为IBiRr,母亲的基因型为IBirr,已知控制该两种血型的基因座不连锁,这对夫妇若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ORh-血型的概率是 ,若生三个孩子,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为ORh-血型的概率是 ,三个孩子中至少有一人为ORh-血型为 ,三个孩子全是ORh-血型的概率是 。2.基因型为Ab/aB的个体产生的重组型配子AB和ab各占5.5%,则A-a和B-b两基因座的距离是 个图距单位。三、问答题(15分)1.家鸡的白色羽(B)对有色羽(b)为显性,卷羽(F)对常态羽(f)是显性,把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与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得出如下结果:BbF(白、卷) bbFf(有、卷) Bbff(白、常) bbff(有、常)18 63 63 13(1)写出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和表现型。(2)用x2测验确定F-f和B-b两个基因座的关系(包括距离)(显著性水准为0.05时,x2[1]=3.84, x2[2]=5.99, x231)=7.81)2.对人类某个群体进行MN血型的调查,结果是:550LMLM、300LMLN、150LNLN,试问这个群体是遗传平衡群体吗?3.如果果蝇的常染色体基因A和B相距15个图距单位,若 AB/ab′ AB/ab 杂交,预测杂交子代的基因型频率和表现型频率(假定A、B分别对a、b为完全显性)四、解释名词(每个4分)1.内吞与外排版2.细胞识别3.分子伴侣4.次级溶酶体5.核仁组织区6.细胞同步化7.蛋白激酶C8.胚胎诱导9.细胞癌基因10.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CKI)五、请解释下列名词(每个3分)1.Mycoplasma2.Autotroph3.Lactic fermentation4.Trasformation of bacteria5.IgE6.Cross reaction7.Mycobacterium8.Leptospira9.Bacillus subtilis10.亚病毒中科院2003微生物考试卷(回忆版) 一。是病毒结构图1*10 二。名词解释:3*10 古菌,Gram染色,,,转导,真菌毒素,生物整治 五。做图说明生物分子进化三域说10 六。做图说明IgG的结构功能10 七。问答10*5 1。核酸(DNA|RNA)中的生物信息在原核生物分类中的意义; 2。真菌实际重要性; 3。微生物在N、P循环中的作用; 4。微生物营养类型举例; 5。微生物次级代谢意义。复旦微生物试题000年一、名解:化能异养菌 富集培养 生物氧化 厌氧罐 鳖试剂法二、重要数据:1典型细菌的大小。重量 2霉菌,哮母菌,放线菌,细菌,病毒个体直径的大小比例 3每克较肥沃的土地中,原生动物,藻类,霉菌,哮母菌,放线菌,细菌的 大体细胞数4当今已知的微生物总数有多少,何大类最多 ,何大类最少5,大肠杆菌和酿酒哮母的代时时多少三、革兰氏染色的主要步骤及原理四、四大类微生物的各有何特点,原因,掌握这些有何实用意义五、何为烈性噬菌体(举两种代表)?式作图并阐明它的裂解性生活史。六、什么叫质粒?有那几类主要质粒?他们的生理功能和实际应用如何?七、什么是沼气?沼气发效有和生态意议?式述甲烷形成三阶段理论及其中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原理。八、什么是补体结合试验?它有何优点?试图示并说明其作用原理。九、试写出以下五种微生物的学名(不可简写)一种肠道细菌 一种芽孢杆菌 一种厌氧细菌 一种酒精发

酵菌 一种重要工业霉菌天津大学1999硕士入学微生物学试题一.填空和多项选择填空题: (每题5分,共30分) 1.在原核微生物中虽然有性繁殖方式,但仍可通过不同方式在细胞水平上实现 基因重组。由部分缺陷型λ噬茵体参与实现的基因重组方式称为______。大肠 杆菌可以通过接合实现基因重组,可选用大肠杆菌的______或______菌株做供 体茵,______菌株做受体菌;如果要在不同种属的原核细胞之间实现基因重 组,则应该采用______或______方式进行基因重组。 2.微生物可以通过形成子囊孢子进行有性繁殖,在______(芽孢杆菌属、链霉 菌属、酵母菌属、毛霉属、曲霉属、脉抱霉属)中存在这种繁殖方式;于要池 子是首先由两个配子接合,然后经过______、______和______形成的;通常一 个子囊内总是形成______或______个子囊孢子。 3.在利用______做碳源生长的微生物中,普遍存在着乙醛酸循环途径,通过测 定细胞内是否存在______酶和______酶可以判定细胞内是否存在乙醛酸循环途 径;乙醛酸循环途径的生物学意义在于______和______。 4.根据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种类型;在某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改变其培养温度,可以影响该微生物 的______(茵体形态、菌体结构、代谢途径、生长速率、细胞收获量、遗传性 状);根据温度对不同微生物的不同影响,温度可以用作控制微生物生长的手 段,实验室常见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5.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由______引起;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免疫细胞有 ______(干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 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______(抗体、补体、干扰素、白细胞 介素、溶茵酶)。某些病原微生物在侵染机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释放蛋白类 的______或脂多糖类的______造成机体的伤害。 6.具有dsDNA的烈性噬茵体侵入宿主细胞后,一般早期转录和转译的产物主要 是______或______,次早期转录和转译的产物主要有______和______,晚期转 录和转译的主要产物是______;高感染复数的烈性噬菌体对宿主细胞进行吸 附,可导致宿主发生______。 二.简单回答问题: (每题5分,共40分) 1.如何对一株细菌进行种属鉴定?请写出主要鉴定内容. 2。画出抗体的结果模式简图,标明各个组成部分;人体的抗体主要分为哪几种 类型? 3.为什么在自然界清洁淡水水体中主要存在一些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微生 物?请用微生物生态学原理简单说明。 4.画出T4噬菌体的形态结构简图,标明各部分名称;简述其生物学特征。 5.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如果要缩短其生长的延迟期,可以在菌种、培养基 和其它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6.画出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模型简图,标明各个部分,并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7.细菌英膜依据其存在特点可分为几种类型?分别简述其特点。 8.写出固氮微生物的固氮反应式,简述固氮酶的结构组成和催化特点。 三。画出一条从葡萄糖开始的乙醇发酵代谢途径示意图,并说明该代谢途径在 微生物细胞内发挥哪些生理作用。 (共10分) 四。详细说明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在细胞结构方面有何异同。 (共10分) 五。什么叫做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实验室中如何从原养型菌株获得营养缺陷型 菌株?请设计一个具体实验方案。 (共10分)微生物学试题集(一)选择题A型题] 1.初步鉴定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主要依据是: A.是否发酵葡萄糖 B. 是否发酵乳糖 C. 是否有菌毛 D. 是否有鞭毛 E. 是否有芽胞2. 能发酵乳糖的肠道杆菌的是: A.大肠杆菌 B. 志贺氏菌 C.伤寒杆菌 D. 变形杆菌 E.肠炎沙门菌3. 初步鉴定大肠埃希菌,采用的IMViC 试验其结果是:A. + + - - B. - - + + C. + - + - D. + - - + E. - + + -4. 大肠埃希菌的血清型0157:H7属于下列哪一组?A. ETEC B. EIEC C. EPEC D. EHEC E. EAEC 5. 志贺氏菌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 宿主是人和动物 B. 无鞭毛 C. 我国流行的主要鲍氏志贺氏菌 D. 腹泻物为米泔水样 E. 能发酵乳糖 6.下列试验中,哪项能区别伤寒杆菌与志贺氏菌?A.动力试验 B. 甲基红试验 C. 甘露醇发酵试验 D. 尿素分解试验 E. V--P试验7. 迟缓发酵乳糖的志贺氏菌是: A. 痢疾志贺氏菌 B. 鲍氏志贺氏菌 C.福氏志贺氏菌 D. 宋内氏志贺氏菌 E. 以上都不是8. 能产生志贺毒素的志贺氏菌是:A. 痢疾志贺氏菌 B. 鲍氏志贺氏菌 C.福氏志贺氏菌 D. 宋

内氏志贺氏菌 E. 以上都不是 9.志贺氏菌一般引起:A.肠肠热症 B. 细菌性痢疾 C. 阿米巴痢疾 D. 慢性肠炎 E. 假膜性肠炎 10.两次进入血流并以内毒素引起临床症状的细菌是:A.霍乱弧菌 B. 脑膜炎球菌 C. 结核杆菌 D. 志贺氏菌 E. 伤寒杆菌11. 伤寒病的恢复主要依靠于:A.体液免疫 B. 细胞免疫 C. 补体的作用 D. 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E. 抗生素的作用 12.肠热症的第2-3周导致肠局部坏死和溃疡的原因是: A.肠毒素的作用 B. 内毒素的作用 C. 变态反应D. 细菌侵袭力的作用 E. 细菌Vi抗原的作用 13. 肠热症的第一周内,分离病原菌阳性率最高的标本是: A. 粪便 B. 尿液 C. 血液 D. 痰液 E. 呕吐 14.肥达氏试验是一种:A.凝集试验 B. 沉淀反应 C. 中和试验 D. 溶解反应 E. 协同凝集试验 15. Widal test所用的抗原是: A. OX. H. O B. H. O C. H. Vi D. VI. O E. H. O. Vi16. 肥达氏试验的结果是:伤寒杆菌H 1:640;O 1:320;副甲 1:80;副乙 1:80该病人可能是:A. 甲型副伤寒 B. 乙型副伤寒 C. 伤寒 D. 回忆反应 E. 感染早期 17.疑为肠热症病人常抽血培养细菌检查,下列哪个时期最佳?A.发病第一周 B. 发病第二周 C. 发病第三周 D. 发病全程 E. 恢复期18. 肥达氏试验可诊断下列哪种疾病? A.斑疹伤寒 B. 急性痢疾 C. 风湿病 D. 肠热症 E. 破伤风19.我国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细菌学检查的指标菌是:A. 志贺氏菌 B. 伤寒杆菌 C.大肠杆菌 D.肠炎沙门菌 E. 霍乱弧菌 20. 伤寒的预防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 菌苗 B. 类毒素 C. 抗毒素 D. 抗生素 E. 抗O抗体 21.鉴定幽门螺杆菌的主要的生化指标是: A.氧化酶强阳性 B. 过氧化物酶强阳性 C. 尿素酶强阳性 D. 甘露糖酶强阳性 E. 乳糖酶强阳性 22. 关于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形态为海鸥展翅状 B. 营养要求高 C. 生化反应不活泼 D. 无鞭毛 E. 尿素酶强阳性 23. 霍乱弧菌在下列哪种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A.碱性蛋白胨水 B. 葡萄糖蛋白胨水 C. 血清培养基 D. 肉浸液 E. 沙堡氏培养基 24.适合霍乱弧菌生长的最佳酸碱度是:A.pH 8.0-9.0 B.pH 8.8-9.0 C.pH 7.0-7.4 D.pH 7.2-7.4 E.pH 7.0-7.2 25.取粪便标本作悬滴观察,可见到“穿梭”运动的细菌是: A. 霍乱弧菌 B. 大肠杆菌 C. 肠炎沙门菌 D. 志贺氏菌 E. 变形杆菌 26. 霍乱弧菌能黏附于宿主细胞的菌体结构是:A. 鞭毛 B. 菌毛 C. 荚膜 D. 脂多糖 E. K抗原 27. 霍乱毒素相应的受体是:A. D-甘露糖 B. GM 神经节甘脂 C. 糖蛋白 D. 粘蛋白 E. 岩藻糖 28. O-O 群霍乱弧菌常引起下列何种疾病?A.胃肠炎 B. 霍乱 C. 食物中毒 D.胃溃疡 E. 萎缩性胃炎 29.第七次霍乱的大流行是由哪种菌引起的?A.古典型霍乱弧菌 B.EI Tor型霍乱弧菌 C. O1群霍乱弧菌 D.O2群霍乱弧菌 E.O139 群霍乱弧菌 30.目前我国使用的霍乱疫苗是A.霍乱类毒素 B. 霍乱死疫苗 C. 减毒活疫苗 D. 减毒重组活疫苗 E. 霍乱亚单位疫苗 31.副溶血弧菌主要引起我国沿海地区食物中毒是因为该菌的哪种特性? A. 嗜盐 B. 耐酸 C. 耐碱 D. 嗜热 E. 耐高渗 32. 副溶血弧菌的致病因素是:A. 内毒素 B. 肠毒素 C. 侵袭酶 D. 神经毒素 E. 溶血毒素 33. 副溶血弧菌能引起下列哪种疾病?A. 霍乱 B. 胃肠炎 C. 食物中毒 D. 胃溃疡 E. 肺炎 34. 副溶血弧菌引起食

物中毒经哪种传播?污染用水 海产品或腌制品 病畜肉 苍蝇污染食物 鼠粪便污染食物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1.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 ) 2.大肠杆菌长为2.0μm,宽为0.5μm,其大小表示为(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 )时期的细胞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 ) 5.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 ) 6.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 ) 7.食用菌是由( )和( )组成。8.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生物的过程称( ) 9.细菌细胞的碳、氮营养比为( ) 10.根瘤菌可与( )植物共生固氮。二、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1.组成病毒粒子核髓的化学物质是 ①糖类 ②蛋白质

③核酸 ④脂肪2.常用于饮水消毒的消毒剂是 ①石灰 ②CuSO4 ③KMnO4 ④漂白粉3.以高糖培养酵母菌,其培养基类型为 ①加富培养基 ②选择培养基 ③鉴别培养基 ④普通培养基4.多数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①纤维素 ②几丁质 ③肽聚糖 ④葡聚糖和甘露聚糖5.属于细菌细胞基本结构的为 ①荚膜 ②细胞壁 ③芽胞 ④鞭毛6.酵母菌常用于酿酒工业中,其主要产物为 ①乙酸 ②乙醇 ③乳酸 ④丙醇7.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 ①细菌>放线菌>真菌 ②细菌>真菌>放线菌 ③放线菌>真菌>细菌 ④真菌>细菌>放线菌8.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 ①微生物病毒 ②昆虫病毒 ③植物病毒 ④动物病毒9.常用消毒酒精的浓度的 ①30% ②70% ③95% ④100.制备培养基的最常用的凝固剂为 ①硅胶 ②明胶 ③琼脂 ④纤维素11.沼气发酵的主要产物为 ① CO2 ② CH4 ③ NH3 ④ H2S12.酵母菌属于 微生物 ①好氧型 ②厌氧型 ③兼性厌氧型 ④微厌氧型13.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 ①巴氏消毒 ②干热灭菌 ③间歇灭菌 ④高压蒸汽灭菌14.加大接种量可控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间的 ①互生关系 ②共生关系 ③竞争关系 ④拮抗关系15.菌根是 和植物的共生体 ①细菌 ②放线菌 ③真菌 ④酵母菌16.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 ①105℃,2小时 ②121℃,30分钟 ③160℃,2小时 ④160℃,4小时17.生鞭毛最多的菌属于 ①螺旋菌 ②杆菌 ③球菌 ④假菌丝18.微生物运输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①被动扩散 ②促进扩散 ③主动运输 ④基团转位运转19.在生物界分类中食用菌属于 ①病毒界 ②真菌界 ③原核原生生物界 ④真核原生生物界20.反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 ① NH3 ②HNO3 ③N2 ④HNO221.原核微生物细胞核糖体大小为 ①30S ②50S ③70S ④80S22.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 ①细菌 ②酵母菌 ③霉菌 ④病毒23.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 ①基质菌丝 ②气生菌丝 ③孢子丝 ④孢子24.酵母菌常用于酿酒工业中,其主要产物为 ①乳酸 ②乙醇 ③丁酸 ④乙酸25.T4噬菌体属于 ①螺旋对称 ②立方体对称 ③复合对称 ④都不是26.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①子囊孢子 ②担孢子 ③粉孢子 ④接合孢子27.根霉和毛霉在形态上的不同点是 ①菌丝无横隔 ②多核 ③蓬松絮状 ④假根28.只在液体表面出现菌膜的微生物属 ①厌氧型微生物 ②兼性厌氧型微生物 ③好氧型微生物 ④微需氧型微生物29.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①0 ②0.2-0.7% ③1.5-2.0% ④50.蓝藻的营养类型为 ①光能自养型 ②化能自养型 ③光能异养型 ④化能异养型31.常用消毒酒精的浓度为 ①99.8% ②30% ③70% ④502.霉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 ①<4.0 ②4.0-6.0 ③6.5-8.0 ④8.033.放线菌属于 ①病毒界 ②原核原生生物界 ③真菌界 ④真核原生生物界34.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 ①细菌>放线菌>真菌 ②细菌>真菌>放线菌 放线菌>真菌>细菌 ④真菌>细菌>放线菌35.下列微生物中不能利用分子氮的是 ①霉菌 ②弗兰克氏菌 ③根瘤菌 ④圆褐固氮菌36.属于伞菌目的是 ①银耳 ②猴头 ③香菇 ④木耳37.加大接种量可控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间的 ①互生关系 ②共生关系 ③竞争关系 ④拮抗关系38.接种环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①火焰灭菌 ②干热灭菌 ③高压蒸汽灭菌 ④间歇灭菌39.沼气发酵中发酵液的最适pH值为 ①<5.5 ②5.5-6.4 ③6.8-7.2 ④>7.640.白僵菌为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 ①细菌 ②放线菌 ③真菌 ④病毒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不说明理由,该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无核。2. 细菌芽孢的生成是细菌繁殖的表现。3.细菌和放线菌最适的pH为中性-微碱性。4. 甲烷细菌属于厌氧性的微生物。5.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厌氧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四、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1.微生物特点?2.比较根霉与毛霉的异同?3.比较微生物营养类型异同?4.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

效率高的原因?5.微生物在硫素转化中的作用?五、综述(10分) 何谓菌根?其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其与植物关系如何?西北农业大学试题库试题(2)一、填空1.微生物形态学期的代表人物是( )2.芽孢是芽孢细菌的( )器官。3.半固体琼脂穿刺试验是用来观察细菌是否有( )4.某些酵母在繁殖过程中,芽体不脱落,并相连接成藕节状,形似菌丝称( )5.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 )6.微生物各营养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为( )7.( )是最早发现应用的抗生素。8.( )是采用一定方法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物品腐坏。9.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称( ) 10.目前,应用较多的昆虫病原真菌为( )二、单项选择1.核酸是病毒结构中 的主要成份。 ①壳体 ②核髓 ③外套 ④都是2.菌苔是微生物 培养特征 ①固体平板 ②固体斜面 ③液体表面 ④明胶穿刺3.放线菌的形态是 ①单细胞 ②多细胞 ③单或多细胞 ④非细胞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①肽聚糖,磷壁酸 ②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③几丁质 ④纤维素5.产生匐匍菌丝是的形态特征 ①根霉 ②毛霉 ③青霉 ④曲霉6.以增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是 ①细菌 ②酵母菌 ③霉菌 ④病毒7.土壤中三大类群体微生物以数量排序为 ①细菌>放线菌>真菌 ②细菌>真菌>放线菌 ③放线菌>细菌>真菌 ④真菌>细菌>放线菌8.沼气发酵的主要产物是 ① CO2 ② NH3 ③ H2S ④ CH49.属于病毒界的微生物是 ①放线菌 ②立克次氏体 ③噬菌体 ④藻类10.适宜于微碱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为 ①放线菌 ②霉菌 ③酵母菌 ④病毒11.中温微生物的最适生长范围是 ①4℃左右 ②10℃~20℃ ③25℃~30℃ ④45℃~60℃12.配制1000ml的固体培养基需加琼脂为 ①0 ②2~7克 ③15~20克 ④50克13.碳源和能源来自同一有机物的是 ①光能自养型 ②化能自养型 ③光能异养型 ④化能异养型14.下列不属于主动运输特点的是 ①逆浓度 ②需载体 ③不需能量 ④选择性强15.好氧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常表现为 ①菌膜 ②沉淀 ③混浊 ④三者都有 16.在固体平板上,青霉菌菌落周围葡萄球菌不能生长,此种关系为 ①竞争关系 ②猎食关系 ③拮抗关系 ④寄生关系17.干燥条件的微生物水分临界值为 ①0 ②5% ③12%~13% ④30.高压蒸汽灭菌,常用的温度和时间为 ①70-80℃,30分钟 ②121℃,30分钟 ③160-170℃,2小时 ④100℃,30分钟19.与弗兰克氏菌共生固氮的植物属于 ①禾本科 ②木本科 ③豆科 ④红萍20.果汁的消毒或灭菌方法为 ①间歇灭菌 ②高压蒸汽灭菌 ③巴氏消毒 ④干热灭菌21.下列结构中并非细菌生活的必须结构的为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核 ④核糖体22.青霉和曲霉的不同点是 ①菌丝有横隔 ②有分生孢子 ③顶端有小梗 ④顶端膨大为顶囊23.下列属于单细胞真菌的是 ①青霉 ②酵母菌 ③曲霉 ④细菌24.病毒结构中核髓主要成份是 ①核酸 ②蛋白质 ③脂类 ④多糖25.毛霉分解 能力最强。 ①蛋白质 ②淀粉 ③纤维素 ④果胶26.噬菌体属于 ①动物病毒 ②植物病毒 ③昆虫病毒 ④微生物病毒27.微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① C ② H ③ O ④ N28.利用高糖培养基培养酵母菌属于 ①普通培养基 ②选择培养基 ③加富培养基 ④鉴别培养基29.表示微生物大小的常用单位 ① mm ② μm ③ cm ④ nm30.下列属于生长素类物质的是 ①氨基酸 ②维生素 ③嘌呤碱基 ④三者都是31.培养真菌时,培养基常加0.3%乳酸,其目的是 ①调节pH ②提供碳源 ③二者都是 ④二者都不是32.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① 0 ② 0.2~0.7% ③1.5~2.0% ④53.以无机物氧化提供能量的营养类型是 ①光能自养型 ②化能自养型 ③光能异养型 ④化能异养型34.下列微生物器官耐温顺序为 ①营养体>孢子>芽孢 ②芽孢>孢子>营养体 ③孢子>营养体>芽孢 ④芽孢>营养体>孢子35.放线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 ① <4.0 ② 4.0~6.0 ③ 6.5~8.0 ④ >8.036.好气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常表现为

①菌膜 ②沉淀 ③混浊 ④三者都有37.地衣是微生物间的 ①竞争关系 ②共生关系 ③互生关系 ④寄生关系38.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 ①巴氏消毒 ②干热灭菌 ③间歇灭菌 ④高压蒸汽灭菌39.产CH4反应的关键底物是 ①CO2 ②H2 ③乙酸 ④甲醇40.苏芸金杆菌为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 ①细菌 ②放线菌 ③真菌 ④病毒三、判断正误1.酵母菌是单细胞的原核微生物。2.间歇灭菌不能够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愈高,其视野面积愈大。4.原核微生物比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5.仅原核微生物中的某些属种可进氧。四、简答1.病毒特征有哪些?2.细菌生长曲线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3.有一培养基配方如下: 甘露醇 10g KH2PO4 0.2g MgSO4·7H2O 0.2g CaCO3 5.0g NaCl 0.2g CaSO4·2H2O 0.1g 琼脂 20g 水 1000ml 试述其C源、N源、能源物质各是什么?NaCl和CaCO3起何作用?4.试述有效根瘤、无效根瘤肉眼判断依据?5.微生物在磷素转化中的作用?五、综述试述微生物与自然界氮素循环的关系? 西北农业大学试题库试题(3)一、填空1.微生物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称( )2.鞭毛的化学成分为( )3.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 )4.在常见霉菌中,毛霉分解( )能力较强。5.病毒由于无核糖体和( ),故不能独立生活。 6.以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营养类型为( )7.生物能量代谢的实质是( )的生成和利用。8.干热灭菌的温度( ) 、时间( )。9.土壤中不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为可溶性磷酸盐的过程叫( )10.酵母菌发酵糖产生大量酒精,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此种关系称( )二、单项选择1.菌苔是微生物 培养特征 ①固体平板 ②固体斜面 ③液体表面 ④明胶穿刺2.葡聚糖和甘露聚糖是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①细菌 ②酵母菌 ③霉菌 ④病毒3.下列微生物中不能固氮的是 ①根瘤菌 ②弗兰克氏菌 ③链霉菌 ④兰藻4.革兰氏染色结果中,革兰氏阳性菌应为 ①无色 ②红色 ③紫色 ④黄色5.霉菌的基本形态是 ①球状 ②螺旋状 ③分枝丝状体 ④链条状6.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有性孢子的是 ①孢囊孢子 ②担孢子 ③分生孢子 ④粉孢子7.在生物界分类中放线菌属于 ①病毒界 ②真菌界 ③原核原生生物界 ④真核原生生物界8.用化学成分不清楚或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配成的培养基称为①天然培养基 ②半合成培养基 ③合成培养基 ④加富培养基9.微酸环境下适宜生长的微生物是 ①细菌 ②酵母菌 ③放线菌 ④病毒10.培养真菌时,培养基常加0.3%乳酸,其目的是 ①提供能源 ②提供碳源 ③调节pH ④提供N源11.下列微生物能通过细菌滤器的是 ①细菌 ②酵母菌 ③病毒 ④霉菌12.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物质的是 ①氨基酸 ②矿质元素 ③嘌呤碱基 ④维生素13.核酸是病毒结构中 的主要成份 ①壳体 ②核髓 ③外套 ④尾钉14.微生物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以干物质计 最多 ①N ②C ③O ④H15.土壤中固N菌和纤维素分解菌之间属于 ① 互生关系 ②竞争关系 ③共生关系 ④寄生关系16.蓝细菌的营养类型为 ①光能自养型 ②化能自养型 ③光能异养型 ④化能异养型17.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 ①碳源 ②氮源 ③凝固剂 ④生长调节剂18.实验室常用于培养微生物的温度为 ①4℃ ②28℃ ③37℃ ④50℃19.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多的为 ① 细菌 ②真菌 ③放线菌 ④藻类与原生动物20.空气中有不少微生物,原因是 ①氧气充足 ②营养条件好 ③环境污染 ④温度适宜三、判断正误1.芽孢是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2.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厌氧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3.G+C克分子百分比相同的细菌,未必是种类相同或近似的种属。4.溶液渗透压越大,水的活度值越小。5. 酒精消毒的最佳浓度为95%。四、简答1.比较营养物质吸收机制的异同? 2.指出下列物品灭菌或消毒的方法及条件: 培养皿 石蕊牛奶培养基 饮用水 种子 皮肤 无菌间3.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4.微生物在硫素转化中的作用? 5.简述根际微生物特点及作用?五、综述试从形态、结构、大小、繁殖方式及生活条件等方面比较放线菌、酵母菌及病毒的

异同。西北农业大学试题库试题(4)一、填空1.微生物菌种的命名采用\双名法\即由( )和( )构成。2.内含物多是在( )条件下形成的胞内物质。3.来源于一个细胞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形成的群体称( )。4.根霉分解( )能力强。5.病毒结构中核髓主要由( )组成。6.以氧化无机物作为主要能源的营养类型为( )。7. 微生物产生的( )是特异性抗菌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的总称。 8.紫外线可引起细胞中的原生质、核酸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 ),终致菌体死亡。9.微生物还原N2为氨的过程称( )。10.应用最广泛的昆虫病原细菌是( )二、单项选择1. 细菌主要繁殖方式为 ①增殖 ②芽殖 ③裂殖 ④孢子生殖2.细菌的生长曲线中,总菌数和活菌数几乎相等的是 ①适应期 ②对数期 ③稳定期 ④衰亡期3.大肠杆菌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应呈 ①无色 ②红色 ③黑色 ④紫色4.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①孢囊孢子 ②子囊孢子 ③卵孢子 ④接合孢子5.决定病毒感染专一性的物质基础是 ①核酸 ②蛋白质 ③脂类 ④糖类6.发酵是以 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①O2 ②CO2 ③无机物 ④有机物7.病毒对 不敏感 ①高温 ②紫外线 ③抗生素 ④干扰素8.琼脂作为最常用的凝固剂,其熔点为 ①100℃ ②96℃ ③75℃ ④40℃9.下列耐热能力最强的是 ①营养细胞 ②菌丝 ③孢子 ④芽孢10.DNA中不含 碱基 ①A ②U ③G ④T11.以温和性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DNA片段转移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 ①转化 ②转导 ③接合 ④突变12.分生孢子头呈扫帚状的霉菌是 ①毛霉 ②根霉 ③青霉 ④曲霉13.细菌生长的最适PH为 ①6.5~7.5 ②7.0~8.0 ③7.5~8.5 ④3.8~6.014.噬菌体与细菌的关系为 ①互生 ②寄生 ③猎食 ④拮抗15.真菌的营养类型为 ①光能自养型 ②光能异养型 ③化能自养型 ④化能异养型16.下列微生物中能够利用分子氮的是 ①葡萄球菌 ②弗兰克氏菌 ③根霉 ④酵母菌17.硫化作用的产物是 ①H2S ②S ③SO2 ④H2SO418.向培养基中加入水果汁培养酵母菌,此培养基属 ①基础培养基 ②加富培养基 ③选择培养基 ④鉴别培养基19.在生物界分类中霉菌属于 ①原核原生生物界 ②真核原生生物界 ③真菌界 ④病毒界20.根瘤是 和豆科植物的共生体 ①根瘤菌 ②弗兰克氏菌 ③蓝细菌 ④鱼腥藻21.菌膜是微生物 培养特征 ①固体平板 ②固体斜面 ③液体表面 ④明胶穿刺22.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 ①肽聚糖和磷壁酸 ②几丁质 ③纤维素 ④葡聚糖和甘露聚糖23.属于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部分为 ①细胞壁 ②芽孢 ③细胞膜 ④原生质24.同种菌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称为 ①种 ②变种 ③菌株 ④群25.酵母菌属于 ①病毒界 ②原核原生生物界 ③真菌界 ④真核原生生物界26.放线菌的营养类型为 ①光能自养型 ②化能自养型 ③光能异养型 ④化能异养型27.酵母菌在 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①有氧 ②无氧 ③有二氧化碳 ④有水28.微酸环境下适宜生长的微生物是 ①细菌 ②放线菌 ③真菌 ④病毒29.菌根是 和植物的共生体 ①细菌 ②放线菌 ③真菌 ④病毒30.微生物还原空气中氮气为氨的过程称为 ①氨化作用 ②硝化作用 ③反硝化作用 ④生物固氮作用31.酒精消毒的最佳浓度为 ① 50% ② 70% ③ 95% ④ 1002.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的数量排序为 ①放线菌>真菌>细菌 ②细菌>真菌>放线菌 ③细菌>放线菌>真菌 ④真菌>细菌>放线菌33.琼脂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 ①碳源 ②氮源 ③凝固剂 ④生长调节剂34.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① 0 ② 0.2~0.7% ③1.5~2.0% ④55.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 ①结晶紫(初染) ②碘液(媒染) ③酒精(脱色) ④蕃红(复染)36.实验室常用于微生物培养的温度为 ① 4℃ ② 28℃ ③ 37℃ ④ 50℃37.自然界微生物主要分布在 中 ①土壤 ②水域 ③空气 ④生物体38.根瘤菌属于 ①共生

固氮菌 ②自生固氮菌 ③内生菌根 ④外生菌根39.母种的分离可用 ①孢子分离 ②组织分离 ③菇木分离 ④三者均可40.用理化方法,杀死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此方法称为 ①灭菌 ②消毒 ③防腐 ④①和②三、判断正误1.鞭毛是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2.真核微生物比原核微生物更能在高温下生长。3.将在微生物作用下HNO3转化为NH3的过程称为硝化作用。4.厌氧微生物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和发酵。5.现知仅原核微生物中的部分属种可以固氧。四、简答1.噬菌体侵染寄主的过程?2.指出下列物品灭菌或消毒的方法及条件 接种针、培养皿、明胶培养基、皮肤、无菌间、果汁3.举例说明鉴别培养基?4.氨化作用与植物残体C∶N关系?5.放线菌代表属有哪些?各有何特点?五、综述土壤为何是微生物生活的自然基地? 西北农业大学试题库试题(5)一、填空1.原核微生物的核糖体大小为( )。2.在琼脂培养基表面上,产荚膜菌形成( )菌落.3.在明胶培养基上穿刺接种,经培养可产生溶解区,表明该菌能形成( )。4.食用菌菌丝区别于霉菌菌丝的典型形态特征为( )。5.蛋白质构成病毒粒子结构的( )部分。6.( )是人工配制适合于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基质。7.放线菌中产抗生素最多的属为( )。8.常用5~30%的盐渍腌鱼、肉,可久贮不变质的原因是( )。9.在通气条件下,无机硫化物经微生物氧化生成硫酸的过程叫( )。10.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常相伴而生,此种关系称为( )。二、单项选择1.微生物在固体斜面上生长的群体称 ①菌落 ②菌苔 ③菌膜 ④凝絮2.细菌的主要繁殖方式为 ①裂殖 ②芽殖 ③增殖 ④都对3.大多数霉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 ①肽聚糖 ②纤维素 ③几丁质 ④磷壁酸4.与寄主细胞同步复制的噬菌体称为 ①烈性噬菌体 ②温和噬菌体 ③病毒 ④类病毒5.培养真菌时,培养基常加0.3%乳酸,其目的是 ①提供能源 ②提供碳源 ③调节pH ④三者都6.弗兰克氏菌和非豆科植物形成根瘤属于 ①共生 ②互生 ③寄生 ④附生7.微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方式为 ①被动扩散 ②主动运输 ③促进扩散 ④基团转位运转8.放线菌中可以和植物共生固氮的属是 ①链霉菌属 ②诺卡氏菌属 ③小单孢菌属 ④弗兰克氏菌属9.食用菌的有性繁殖产生的孢子为 ①卵孢子 ②子囊孢子 ③担孢子 ④接合孢子10.微生物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中以干物质计 最多 ①氮素 ②碳素 ③氧 ④氢11.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① 0 ② 0.2~0.7% ③ 1.5~2.0% ④ 5.以氧化无机物提供能量的营养类型是 ①光能自养型 ②化能自养型 ③光能异养型 ④化能异养型13.产CH4反应的关键底物是 ① CO2 ② H2 ③乙酸 ④甲醇14.苏芸金杆菌为生产上应用最多的昆虫病原 ①细菌 ②放线菌 ③真菌 ④病毒15.酵母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 ① <4.0 ② 4.0~6.0 ③ 6.5~8.0 ④ 8.016.厌氧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常表现为 ①菌膜 ②沉淀 ③混浊 ④菌苔17.用30~80%糖加工果品能长期保存,是因微生物处于 环境中,引起质壁分离而死亡。 ①高渗压 ②低渗压 ③等渗压 ④中渗压18.干热灭菌的温度和时间要求为 ①121℃,2 h ②121℃,30 min ③160-170℃,2 h ④160-170℃,30 min19.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排序为 ①细菌>真菌>放线菌 ②细菌>放线菌>真菌 ③放线菌>细菌>真菌 ④真菌>细菌>放线菌20.真菌和植物形成的共生体为 ①根瘤 ②菌根 ③异形孢 ④地衣21.表示微生物大小的常用单位之一是 ① cm ② mm ③ dm ④ μm22.微生物在固体斜面上生长的群体称 ①菌落 ②菌苔 ③菌膜 ④絮凝23.原核微生物的膜系只有 ①一条 ②二条 ③多条 ④不定24.可以和非豆科木本植物共生的菌属于 ①细菌 ②放线菌 ③真菌 ④病毒25.根霉的无性繁殖孢子为 ①分生孢子 ②孢囊孢子 ③粉孢子 ④厚壁孢子26.下列微生物器官耐温顺序为 ①营养体>孢子>芽孢 ②芽孢>孢子>营养体 ③孢子>营养体>芽孢 ④芽孢>营养体>孢子27.放线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 ①<4.0 ②4.0-6.0 ③6.5-8.0 ④8.028.好气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常表

现为 ①菌膜 ②沉淀 ③混沌 ④三者都有29.地衣是微生物间的 ①竞争关系 ②共生关系 ③互生关系 ④寄生关系30.果汁、牛奶常用的灭菌方法为 ①巴氏消毒 ②干热灭菌 ③间歇灭菌 ④高压蒸汽灭菌 31.培养真菌时,培养基常加0.3%乳酸,其目的是 ①调节pH ②提供碳源 ③二者都是 ④二者都不是32.常用消毒酒精的浓度为 ①100% ②95% ③70% ④503.食用菌丝区别于霉菌菌丝的主要特征是 ①隔膜 ②锁状联合 ③菌丝分枝 ④菌丝体繁茂34.属于伞菌目的是 ①银耳 ②猴头 ③香菇 ④木耳35.在生物界分类中放线菌属于 ①病毒界 ②真菌界 ③原核原生生物界 ④真核原生生物界36.碳源和能源来自同一有机物的是 ①光能自养型 ②化能自

养型 ③光能异养型 ④化能异养型37.微生物细胞的主要元素组成中以干物质计 最多。 ①氮素 ②碳素 ③氧 ④氢38.酵母菌属于 微生物。 ①好氧型 ②厌氧型 ③兼性厌氧型 ④微厌氧型39.产CH4反应的关键底物是 ①CO2 ②H2 ③乙酸 ④甲醇40.不属病毒治虫优点的是 ①有效期长 ②稳定性强 ③专性高 ④残留量大三、判断正误1.格兰氏染色结果,菌体呈紫红色者为格兰氏阴性菌。2.芽孢是芽孢杆菌的繁殖器官。3.G+C克分子百分比相同的细菌,未必是种类相同或相近的种属。4.细菌、放线菌适宜在微酸性条件下是生长。5.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厌氧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和发酵。四、简答1.依据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不同,可将鞭毛菌分为哪几种类型?2.比较根霉与青霉的异同?3.试述pH对微生物影响机理?4.根瘤菌的生理特性有哪些?5.细菌细胞C、N营养化何是25∶1五、综述土壤何以是微生物生活的大本营? http://bbs.kaoyan.com/thread-716896-1-1.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li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