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2-21 15:1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反思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反思
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 张磊
按照我们的教学进度,我们即将学习《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一节课。这一课是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的第二节,是继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之后的课程。本节共有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算太难。
通过认真备课思考结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我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课堂注入活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根据素质教育三要义的要求,活力课堂的“活”不仅仅表现为学生表面上的活跃,更应该是学生思维上的活跃。因而我在处理本节课时,注重放手给学生,通过语言或图像引发学生的思考,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加以教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既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
2.重点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及组间竞争交流来突破。根据不同环节不同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长为中心,共同探讨交流。基础问题和重点设置为A层,小组长负责要求小组内全员通过;能力提高的问题设置为B层,各小组根据各组情况,在完成A层的基础上,继续探讨B层。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又做到了面向全体,全员参与,还突出了分层教学,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
3.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古诗词导入,体现学科间的整合。
4.注重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对学生地理学习两大基本能力的培养:读图能力、分析能力,有了这
两种基本能力,学生在地理学习时就不会觉得困难了。充分利用板图优势,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识图、用图能力,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5.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把地理能力运用于生活中。教学过程中多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感受地理,学习地理,进而应用地理于生活。如,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农业,感受到农业的重要性,最后根据自己所学能够较为合理的安排本地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
6.课堂的安排要科学合理。在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巩固练习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时间上的合理安排,做到松弛有度,详略得当。
以后我会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多注意这几方面,积极努力实现教育的三要义,争取让我的课堂更具“活力”。
篇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设计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农业的主要部门,农业的重要性,我国农业分布的差异。
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 过程方法
1、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尝试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2、学会用网络查阅资料,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家乡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2、继续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对地理的兴趣。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农业在我国地理分布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1、学生网络查询。
2、理解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
学生 教学内容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地理知识已有所了解,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在教学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协作”的学习习惯。
农业是很重要的生产部门,但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农业分布的情况,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因地制宜发
展农业的观念。 三、教学模式
这节课是基于局域网络下的“学”与“教”上网查阅着力于调动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交互开展教学活动。
三模《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作 - 探究”教学模式,如下:
教法设计
本节课利用网络,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实现知识的落实。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设计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农业与我们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
1、农业 1、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的分
布
2、农业的主要部门2、分布特点 3、农业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设计思想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主要介绍了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学习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活动化的设计思路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初步学会从媒体上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技能,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运用所学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原则,提出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看法及设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
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方法 指导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收集因地制宜和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实例,调查家乡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调整的原因。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请同学们思考:下列四个地区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你能解释当地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原因吗?A.大小兴安岭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洞庭湖沿岸
[学生讨论交流]
A.林业──山地、湿润 B.种植业──平原、水热条件较好
C.畜牧业──高原、降水少 D.渔业──河湖多
篇三:农业教学反思
中国农业教学反思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是本章重点内容,课标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
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根据课标
要求和教材内容计划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通过教学过程反映出学生
对于我国各地在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形成的农业类型了解不多,所以在举例说明自然因素对
农业区位的过程中出现些困难,通过适当引导能很快理解这部分内容。例如我国的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新疆绿洲农业等,通过提示当地的降水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学生很
快说出影响因素是水源。而对于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实例学生能很快
举出,而且气氛很活跃。第二课时进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学时,学生对教材中给出的
6中农业地域类型的景观照片特别感兴趣,我正好由此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比较这6幅景观图
的差别从而看出农业生产发展的三个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再分析每一种
农业阶段的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对于原始迁移农业的内容学生基本自主可以完成,对于传统
旱作谷物农业学生也很好理解,因为我们这个地区就属于这种,即使学生没有太多种地的常
识,但提起相关内容他并不陌生。而对于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学生则不能很清楚的理解,因
此在这里补充了澳大利亚的气候和地形知识以及东水西调工程,同时对于现代混合农业的土
地利用方式做了简单补充,这样学生顺利的理解了这种生产方式的优点。篇二:因地制宜发
展农业教学反思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反思罗贤会
本学期第十五周我在八(11)上了公开课,内容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第一课时。
通过上课以及课后各位领导同事的虚心指导,我对本节课进行了教学反思。
一、教材把握
本节课是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三节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的第一节。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如
下:知识目标——熟记农业的主要生产部门,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了解我国农业
发展的现状、我国的商品粮基;能力与方法论目标——能够运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并能联系实
际生活,运用已学过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
布差异的原因并能通过分析得出农业发展所应该依据的原则——因地制宜;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目标——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概况,养成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积极情感和态度,通过对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理解,使学生明确人类的生产活动中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能
可持续发展。
教学重点: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的规律,如何做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难点:理
解我国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
二、课堂教学
本节课是学生初步学习到我国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学习方法上和学习习惯上都
沿袭着学习自然地理的做法,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更多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找到学习
人文地理的更适合的方法,从而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在这一点上,作为一名新教
师,我是做得很不足的,也是需要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改进的方面。 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
引导,让学生明白,学习人文地理同样也离不开地图,而且在某些方面来讲,人文地理当中
的地图对学习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课堂上虽然准备了辅助教学的地图,但是在
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有用信息这一点上也稍显不足,需要认真学习如何真正做到“以图导
学”,让学生真正理解地图在地理学习当中的重要性。
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关注不太够,作为一名新教师,对公开课的理解最重要的方面一种
取得认可的形式,而相对来说,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和能力,教师往往来不及重点关注。
这一点,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像平时上课一样,把学生能获取知识放在首位,这样的课堂
师生互动多,学生参与性高,课堂教学效果也能更好,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课显然是更乐
于轻松学到知识和能力的课。
三、改进教学
作为一名新教师,经验不足,理论与实践练习的能力也相对较差。首先要多向有经验的
老教师学习请教,请他们指导自己如何准确把握处理教材,如何处理公开课与平时上课的差
异,怎样把自己拥有的理论知识完整的教给学生。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的同时学
会学习的方法。
再次可以多听有经验的老教师上课,学习他们管理课堂的经验,比如如何做到让整个班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在课堂上相应的位置,如何管理课堂上小部分不爱学习比较调
皮的学生,在教学能力和技巧方面,是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尤为欠缺的。在课前要多做练习,这样才能对整节课的内容做到融会贯通,自己把握好了才能更好的
教给学生,通过练习也可以查漏补缺,是教师自身再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 对自己的课要善于反思,并邀请有经验的老教师来听课,并虚心请教自己课堂上的不足,
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
四、总结
通过本节公开课,各位同事的认真负责的指导,我也学会了很多,并找出了自己在课堂
管理和教材教法把握上面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注意多加改进,争取能形成自己独
特的教学风格。篇三: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含教学反思)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南平高级中学危全富课标要求:
1.读图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2.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析对比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
特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涉及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在学习了农
业区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方法,学习掌握世界主要粮食生产的地区分
布、作物类型、生产特征等知识的一节课。农业再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互相融合的物质生产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受地
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诸因素的地域性差异影响;经济再生产过程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开
发历史、社会经济发展、习俗差异等也存在着地区差异,因此形成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差异。东亚发展中国家由于自然地理特点,农业劳动人口多,教育水平以及农业技术相对落后,
发展了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基
础,以及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基础,发展了高度机械化、集约化、商品率高的商品谷物农业。农业、农村、农民是国民经济的根本,粮食问题是世界农业首要问题。因地制宜,发展
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解决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
种农业地域类(转载于:农业教学反思)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 能力目标: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利用案例完成知
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观念。 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主动利用多种形式地理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
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结合文字资料与图
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发现法教学,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学指导
法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设计在高中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充分考虑教材的知识要求与重难点,注重问题
情景的设计与教学过程的生成,注重师生互动的合作。
1、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采用启发——互动——探究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多说、多
练、多思考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出本节课的重点
2、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发挥地理图象功能:地理图象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
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她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的内在联系,
具有重要作用。本节课注意教给学生读图技巧,启发学生挖掘图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培养
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运用图象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学生活动面还偏小,
合作学习不够。
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的主要困惑有一、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新课程强调学生课堂教学的
参与,但我们很难不去考虑高考与各种质量检测,这一点是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的关键。二、
教材的变化与时间不足的问题,我们学科的教材体系变化不是很大,但新教材对许多知识的
铺垫内容大量删除,同时增加许多活动和案例,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
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多,一节课很难讲完,出现了地理教
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篇四: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反思 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反思本人在3月27日,进行了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本节的课程标
准要求“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特点。”本节内容较为
系统、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农业区
位选择受多种因素制约。在发展农业时,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
通过本节的学习,为下面两节有关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我利用了书上的两幅图。先让学
生仔细观察每幅图并进行比较,得出两者气候条件不同。为了让学生明确地理位置差异,补
充了中国地图,以及我国各地的农业生产,以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出不同地理位置上农业生
产的差异。因此,学生在理解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上比较容易,掌握的效果不错。 在具体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时候,我把教材上的顺序进行了处理。教材上先列举出各个
影响因素,再通过活动进行练习;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我将活动穿插在
区位因素的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分析活动,得出一个一个的影响因素,最后把所有的影响
因素进行归纳。这样由现象到结论的处理,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自己分析出结论的成功喜悦感,进而激发兴趣,增加自信。
从后面的反馈练习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的效果很好。同时,我在从课外补充了与
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荔枝”的案例。当学生看到荔枝图片时,表现得很兴奋。在此基础之
上,我引用杜牧《过华清宫》中有关荔枝的诗句说明交通因素对于农业区位的影响,并结合
学生的生活经验,如购买荔枝时发现冰块等,从而说明保鲜技术对于农业区位也有影响。接
着通过说明我们现在吃到的荔枝是空运而来的,让学生感受到交通等区位因素是变化着的,
从而自然地引出下面农业区位因素变化这一知识的教学。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农业区位的影响因素,我在处理“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两个案例时,只让学生自主阅读分析出具体的影响因素,而
对于活动中涉及到“西班牙与法国之间的竞争”及有关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有关知识进行了
大胆舍弃。这些知识在后面的章节中都有详细表述,在本节课上没有必要讲解。 在本节教学中,本人运用换位思考解决问题。比如: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展示了我国的
四个地方,对学生说:“假如你是该地一位农民,且有一块地,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你会选
择哪一种农业类型?并说出理由。”学生很感兴趣,讨论热烈,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这样的练
习,学生解决起来得心应手,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在本次教学中,由于时间的关系,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还不够多,在下次教学时
要注意这一问题。篇五:《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学反思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的反思陕西省丹凤中学 刘丹斌在高中地理必修2《农业地域类型》中,课程标准是认识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形成条件,
对于本节中应重点认识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如果运用传统教法,学生对农
业地域类型很陌生,没有感性的认识,必然枯燥乏味,学生没有积极性。本人在教学中尝试
运用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课件展示个农业地域类型的景观图,通过案例分析,养成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学生整节课兴趣大,探究热情高,教学效果好。在探究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中,如何摆脱平铺直叙、枯燥和乏味的概念讲解,使学生通
俗易懂地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关知识。在教学中我设计如下探究问题:①咱们丹凤本地的
农业生产方式是怎样的?是旱地还是水田?②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
系?③这种农业生产方式投入的劳动力较多还是机械更多?和当地的经济水平有什么关系?
④和我国南方地区相比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联系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联系我
们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更加容易的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在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更加形象直观地把每种农业地域类型
的特点呈现出来,这样就避免了用文字说明很难让学生理解个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这个问题。
在通过案例学习三种农业地域类型时,通过地图让学生找每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及其分布
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易达成学习目标。 学习水稻种植业时,给学生一幅世界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水稻种植业的
区位因素,让学生对照图分析其分布地域的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有利自然因素,再结
合这些地区的人口密度及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分析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因素。 在学习现代混合农业时,通过澳大利亚小麦绵羊带的生产过程图及时间分配图以及澳大
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引导学生总结并理解现代混合农业的优势。通过这
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避免简单的知识灌输,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知识
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存在的不足:
1.在学习水稻种植业时,让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这个环节应该多提问几个学生,让更
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进课堂。学生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方法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思路不
清晰,逻辑思维显得不够。
2.课后看了其他几位老师的课件,真正觉得多听课,能集思广益,肯定对自己的教学有
帮助,可以知道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样一节课,虽然是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内容,但由
于立足点可能会不同,因此在选材及上课的侧重点也会不同。我觉得我在这节课上对学生的
课外知识拓展就相对少些,没有提及我国目前出现的一些新的农业生产方式。
3.在讨论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时,时间稍嫌仓促,再加上我引导上的逊色,学生讨论
的不够积极,面不广,显得很课堂气氛稍显沉闷。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新理念下的地理
教学,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
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寓教于乐;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
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要求教师置身于整体的地理教学情境中,从更宽广的社会、伦理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
觉醒。人无完人,随着教学工作时间的增长和时代的进步,将会出现更多的不足之处。我只
有在教学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
平,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大的收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正在阅读: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反思02-2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物质构成的奥秘05-21
机关干部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方案05-14
董腾老师干货 高考文言文类型及应对方法(含翻译方法)01-20
Flash动画设计预赛题02-01
美国习惯用语34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韦博分享)05-03
德士古气化炉12-07
称骨论命男女对照翻译07-27
六年级语文综合练习十一10-15
- 关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的指导意见
- 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出的思想汇报
- 《深度工作》读书感悟
- 抗"疫"期间思想汇报5篇
- 学校承诺书|面对疫情,我们承诺
- 公司战“疫”感悟_我想和你们在一起
-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感悟总结
- 只盼“樱花”早盛开,烂漫如当年
- 疫情防控工作感悟
- 关于疫情的几点思考及感悟
-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 党小组长培训资料汇
- 2019年度副镇长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疫情期间教师直播感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篇
- 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话
- 《老师请回答》观后感
- 2020年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在疫情防控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企业疫期复工管理方式与措施
- 因地制宜
- 反思
- 农业
- 教学
-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