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解说词

更新时间:2023-09-22 08:55: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里水乡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一部展示中华区域文化的开篇之作,诗人杨晓民与众名家精心打造的文化艺术精品,色彩斑斓的历史文化长卷,令人心动的电视文化苦旅。江南,一个让人心旌摇曳的历史文化盆景。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文明悠远,是中国最具特质与魅力的独特之地。古往今来,多少才子佳人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与情怀。《江南》用大文化的视野,将抒情、叙述、思辩融为一体,全方位、多视点解读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包含魅力的意象,诠释吴越文化的灵魂以及江南的园林、山水、风俗、饮食、民居、市井、工艺、戏曲等,展现生态、形态、情态浑然天成的东方农耕文明、乡土建筑文化、社会发展文脉等山河画卷,使我们在有限的地域中领略无限的空间意韵和中华文明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江南》,触摸中国文化根系的一幅生动且雅致的人文镜像,具有很纯粹的文化品质和极高的审美价值。 1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江南水乡古镇:周庄·同里·乌镇

水乡的古镇在江南生长,在古镇上走一走,以这样的方式体会江南,我们细致而明确地感受到江南的精神和风采。在朴实无华中超凡脱俗,在超凡脱俗中反朴归真,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江南最灿烂的风花雪月,这是江南最根本的从前以来。 2水源木本

水源木本——徽州文化,徽派建筑三绝——民居·祠堂·牌坊。

在徽州的老街上走走,会感觉到静与寂这两种声音;黑色墙面,白色马头墙,青石板路和那插着鸡毛掸子的青花翩翩的高脚瓷瓶,黑是黑得彻底,白则白得坦然,让我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恍若隔世的复旧感,更主要的是加深了我们对徽州传统生活的理性认识。 3莲叶田田

莲叶田田——西湖故事

杭州人说,西湖是“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南宋《梦梁录》记:“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观殆无虚日。”春夏秋冬幽赏西湖,景色各异,西湖之美,贵在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湖山与人文的结合。 4人景壶天

人景壶天——苏州小巷·苏州园林·苏州城

苏州城里,随便走进哪家,旧宅大都有上百年的历史,在苏州小巷里找文物不难,难的是要找出不是文物的东西来;在十多平方公里的古城区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23处,古寺,古井,古园,古宅,古树,真不知道哪一样东西不算古的,苏州老城本身就是文物。 5烟雨青山

烟雨青山——黄山·九华山·黄梅戏·湖笔·宣纸·徽墨·歙砚·西递村

黄梅戏与老戏台,散发着生活气息和泥土芬芳,世俗的欢乐,自然而然地替代了庄严的敬畏;黄山是仙,仙风道骨,九华山是佛,莲花佛国,黄山的云、松、石,九华山的金地藏,笔墨纸砚,与这仙风道骨,也是同一种精神境界。 6吴歌越调——书场·评弹·昆曲·越剧

评话是说大书,弹词是说小书,评话有英雄气,弹词是美人味道,评话是历史社会的个人注解,弹词是人情世故的公共关系;越剧是一种民歌的形态,它总是朴朴素素地讲述着一个个人情故事,既保留着朴素又滤掉了山野之气,因此而飘逸清丽,风姿绰约。 7青梅煮酒——书法与绘画·唐寅与郑板桥·扬州八怪

王羲之的书法,唐寅、郑板桥的画,有诗有酒,有声有色;不炼金丹不坐惮,不为富贵不种田,闲来写就丹青买,不使人间造业钱;记忆中,唐伯虎的前世今生都化作了一个个几近神话的传说;还有郑板桥的竹,立在秋风里的郑板桥,是一枝中国竹子。

8朝花夕拾——龙井茶·老绍兴·乌蓬船·天一阁

龙井茶与紫砂陶器都可以告诉你一个回味悠长的故事;还有绍兴,鲁迅的三味书屋,徐渭的青藤书屋,一万卷独步江南的陆游,不惜千金买宝刀的秋瑾;天一阁藏书楼,是一个漫长岁月里的故事,人格的魅力和做人的良知,在中国书生的心灵深处,如此源远流长。 9民间故事——吴歌·东阳木雕·苏绣

吴歌的好是纯正、朴素、实在,没有一丝城府色彩,也就少了俗气;平常的见识和心思,就这么一唱,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里的一切,便在刹那间容光焕发。如果说木雕是木头上的刺绣,那么刺绣,就是丝绸上的木雕了,东阳的卢宅,就是关于东阳木雕的博物馆。 10浆声灯影——秦淮河·夫子庙·贡院·淮扬菜

风华烟月,金粉荟萃,秦淮河上风景,好像是为了故事才修造的,先是有了故事的起承转合,然后才有了风景里的风花雪月;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冯梦龙的三言二拍,李香君,柳如是,也只有秦淮河,琴棋书画才能够和铁马金戈合奏出动人的交响。 顶

2006-5-19 15:47 回复

江淮汉韵 2楼

第一集:《在水一方》 就从这里开始吧。

周庄、同里或者乌镇,水乡的古镇在江南生长。

在古镇上走一走,以这样的方式体会江南,我们细致而明确地感受到了江南的精神和风采。

水流在水里,风淡淡地吹着风。

在这里,流水和流水,不就是江南翻飞的水袖吗?不就是把江南舞动得风姿绰绰、灵秀飘逸的水袖吗?

在朴实无华中超凡脱俗,在超凡脱俗中返璞归真,这水做的江南,这江南的流水啊。

“小桥、流水、人家”,这是江南最灿烂的风花雪月,这是江南最根本的从前以来。

十多年前,古镇的农民耕田的时候,掘到了一些石斧陶器和玉镯玉瑗(读:愿),这一个发现,引起了文物管理部门的注意和重视,考古学家们从各地赶来,仔细看过了这些石斧陶器和玉镯玉瑗以后说道,这是崧泽、良渚(读:主)文化时期的文物,离开现在,应该有五千五百年了吧。

五千多年前的古镇是什么样子,我们不能知道,我们只能知道,五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

曾经在这里编织着生活,在这里的山下,在这里的水边,他们随意地唱着自己作的歌曲,一些鱼儿,悠闲地从他们身边游过。

我们不能知道,我们的先人从何而来,他们是千里迢迢赶来还是风尘仆仆路过,我们只知道,当他们和这一片山水相遇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他们在这里开荒种田,纺纱织布,然后生儿育女,这一片山水,是我们的先人最初的家园。

我们也不能十分清晰地勾划出五千多年以来春夏秋冬的交替和风花雪月的演变,我们还是只能从古镇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石中,领略岁月浩渺和沧海桑田。

江南的水乡都是这样的,一半儿是水,另一半儿是岸。

那一些石阶从水上升起,通到屋前宅后,水乡的生活和水紧密相连,水乡的生活就是水做的生活。

这一条河贯穿古镇,这一条河仿佛就是一棵大树,两岸的房屋,就是生长在这一棵大树上的树叶和果实了。

上桥下桥,船来船往就是水乡古镇的日常生活。一些东西要送到镇里来,装船,一些东西要运到镇外去,还是装船。一些人要往镇外去,上船,另一些人回到镇上来,下船。古镇人家的一部分就是船,而船的一部分,就是古镇人的家了。

就这样看过去,古镇的河上,不就是一幅书法吗,水面是宣纸,船是写在纸上的行书,二岸的石驳岸,就是这一幅书法的装裱了。

然后,河的两岸,就是街了,青石板铺砌(读:气)的街。

才下了一阵小雨,青石板显得光亮和明净。

许多年以前,小镇的街是用小石子铺砌的,叫蛋石街。今天的青石板,虽然少了蛋石街“雨天可穿红绣鞋”的诗意,但依然透着一丝苍古,并且溶入了古镇的人情风貌,很和谐。

周庄的清早大抵如此。

象往常一样,最先醒来的人生起了炉子,夜里面把煤炉熄灭了,不仅仅是节省蜂窝煤,也是为了防火。然后街上有了买菜的人,扫地的人和上学的孩子。

老人下着店铺的门板。当地人把店铺的门板叫作塞板。这样的塞板在苏州已经不多见了,只有一些古镇还保留着。在今天看来,下一扇塞板,日子就翻过去一天。下完塞板的老人,独自在一边坐着。这一坐,就像是已经坐了百年。

对于周庄来说,百年就像昨天,老人记忆着昨天外婆唱的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说我好宝宝,我说外婆蚕宝宝??外婆桥,上了年纪的人都这么说,外婆桥就在周庄,是

富安桥?还是那双桥?还是??又说不清楚了。

这个桥,那个桥,周庄有许多的桥,周庄人每天都会走过这些桥,走过这些桥的时候,他们就没有想到,这些石桥日后会改变他们如清晨般宁静的生活。在周庄人看来,富安桥,或者双桥,几百年来,它们只是人们行走的路,或是老人邻居聊天的地方。

富安桥是周庄最老的桥,桥的四角建有四座高大的桥楼,这样的造桥方法在江南水乡难得见到。双桥交错着,斑驳的青灰色像清晨的残梦。

画家陈逸飞先生那幅《故乡的回忆》就是取材于双桥。这双桥使陈先生名扬海外,更使周庄名扬天下。

2006-5-19 15:56 回复

江淮汉韵 3楼

白天,周庄的白天是属于旅游者的。今天周庄人的生活,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的。

坐在船上游览,这是游览周庄最好的方式。穿桥过洞,颇有情趣。每穿过一个桥洞就出现一种景色;每拐过一座桥堍,又另有一种意境。就像苏州园林,曲径通幽,又豁然开朗。好心情的旅游者听着船娘的歌声,触摸着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就好像沾上了江南的好风水。

有一位诗人这样描述周庄:水乡的路,水云浦,进庄出庄一把橹。河水慢慢流,船橹慢慢摇,当年沈万山站在家中,指挥着他的大小船只进进出出,做着纵横四海的大生意。那情形一定繁忙,或许是鸦雀无声。

旅游者议论着沈万山的财富,说得最多的就是:南京的城墙有一半是沈万山造的。当年他还想犒赏朱元璋的军队,却不料因此惹恼了朱皇帝,流放云南了。

多年以前,已记不清在周庄的哪条小巷的巷口,有一个德记酒馆,卖酒的人是女子阿金。因为阿金的美,引得南社诗人柳亚子、叶楚伧等人常去那里饮酒,他们为阿金写了许多诗歌,并把小酒馆叫作迷楼。

“贞丰桥畔屋三间,一角迷楼夜未关,尽有酒人倾自堕,独留词客赋朱颜。”

这是柳亚子《迷楼曲》中的句子。前辈的风雅让我们看到,滴雨的檐下,小镇的少女酤酒而归来,纤巧的身影,在悠长的巷子里飘逸,而那一把油纸伞,仿佛就是江南最诗意的岁月里,正在盛开的莲花。

迷楼还在,而当年的浪漫却已飘去,周庄的阿婆们只有在吃“阿婆茶”的时候还重复着

往事。

吃“阿婆茶”,这是一个属于周庄的节目,在江南其他的小镇是没有的。每天下午的时候,周庄的阿婆们便聚集在一起,今日她家,明日你家,一家一家挨着轮。做着针线,拉着家常,叽叽喳喳的,嘴渴了,便吃点茶。江南人管喝茶叫“吃茶”,喝茶的同时,还要吃点茶点。

热烈地谈着,朗朗地笑着,或许阿金姑娘正在其中??

在周庄,再一次说起曾是周庄人的叶楚伧,使我们又回忆起当年周庄的那一次划灯。

收割的日子里,出门在外的手艺人纷纷放下手边的活儿,回到乡村。农忙以后,丰收的喜乐和劳作后的休顿,还有,就是对乡村对家的眷恋,使得手艺人将离乡的日程一再推迟,闲暇日子,他们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划灯。他们希望为家乡的亲人制造一些欢乐,而留在家乡的亲人,更是希望他们将家乡的欢乐收进行囊,收在出门在外人的心底。

象以往一样,村里的男人伐来竹子,制好了竹篾,再将竹篾编串成各式各样的架子,村里的女人,织起了绢花,再将调好了的五颜六色涂在上面。这一架子,安装在船上,再放好蜡烛,然后,他们在等待着一个清风明月夜的来临。

就在乡村的人们为划灯忙碌的时候,日本人迈着整齐的步伐向上海而来,他们肩上的枪炮直接了当地告诉中国人,我们不是来作客的。而这样的蛮横无理,自然地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感和对不速之客的阻止。这一仗因东洋人的疯狂和中国军民的英勇顽强而惊心动魄。

消息传到距上海数百里的乡村,不少人觉得,划灯的事就算了吧,也有人不同意。正在这当口,国民党元老叶楚伧回乡省亲。这一件事传到他耳里,老先生想了想说,还是搞,日脚照样过,让小日本看看中华人的精神。

船儿连成一排,蜡烛点燃起来,水面上顷刻间万紫千红,流光四溢。大家汇集在沿河二岸,全是一付意气风发、精神抖擞的样子。

最后一刻,第一条船上突然将竹篾架子点上火,抛进河里,接着连在后面的船也依样而行。这是一个前所未有举动。

一条火龙在水上行走,它要告诉人们,这是我们的家园,在这里,水也能燃烧。

周庄的故事,因周庄而生动,而周庄,因为这一些故事而厚重。

然后,我们上同里去。

隋唐的时候,同里很富有,叫“富土”。后来的富土人,不想富过头,就将“富”藏了起来,删去顶上抛头露面的那一点,再把下半身埋在土里,“富土”就成了“同里”。

让我们走向尘封的记忆,走向遥远年代的凄雨冷风。

“少小离家动别愁,杭州约伴又苏州,妾心难逐郎心去,折柳年年到白头”

2006-5-19 15:59 回复

江淮汉韵 10楼

蕴含在这一首《竹枝词》后面的,是一个叫作“记岁珠”的故事。

一对夫妻结婚三个月后,丈夫背井离乡出外经营生意去了。从此,守在家里的妻子靠着做一些刺绣活儿过日子,到了年底,就将日常积攒下来的另钱换回一颗珠子,这是她一年劳动的成绩,也是用来记住丈夫离开以后的岁月。

春来秋去,花落花开,妻子没有等到丈夫回家,就离开了人世。而终于回到故里的丈夫,看到的只有二十余颗记岁珠。

松籁箫条烛影幽,雨声和漏到西楼。金炉香断三更梦,玉簟凉生五月秋。 人寂寂,夜悠悠。天涯信阻暗凝愁,疏帘到晓檐花落,滴碎离心苦未休。

如果这一首徽州女人汪韫玉所作的《听雨》词,是造在纸上的贞节牌坊,那么,徽州的民间谚语“一世夫妻三年半,十年夫妻九年空”就应该是《听雨》的白话翻译了。

如果记岁珠能够说话,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隐在这庄重神圣的贞节牌坊后面的女人,她是有着怎样的凄凉和辛酸啊。

然而,关于贞节牌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我在山际,你在天涯”的绵绵相思,更加震撼人心的是富裕商贾对徽州社会礼仪的重新规范。 烈妇贞女、婆媳同孀、未嫁守寡、殉夫自缢。

这一些贞节牌坊树立起来,多少个鲜活生命暗淡下去。

和《儒林外史》中“徽州府烈妇殉夫”描绘的情节仿佛,林纾的《畏庐琐记》中,同样记载着这么一段惨烈的故事:

“少妇丧夫,不能存活,则遍告之亲戚,言将以某日自裁。而为之亲戚者,亦引为荣,则鸠资为之治槥。”

亲戚们象过节一样的高兴,大家凑一些钱,请来乐队吹吹打打,那一位少妇自然也不能闲着,穿上了节日的盛装,游历坊市,一些家境富裕的人家,还在自己门前设下宴席,少妇走过来,酒杯敬上去,然后“以颈就绳而殁”。

这一个瞬间,我们不知道是为牌坊的造型之奇、质地之精、雕刻之美而赞叹,还是为慨然登台的少妇和拍手称美的万众而悲凉。

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履走出昔日的记忆,再一次面对着倍感亲切的青山绿水,再一次在平和宁静的心情下打量徽州,我们的思绪禁不住地纷飞起来。

一切仿佛那么遥远,一切仿佛那么陌生,回首之间,我们又感受到了真实,又感受到了亲切。

“白云深处仙境”,这里就是“桃花源里人家”。

怡然自乐的徽州人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是的,徽州是民族的,天然的,同时也是悠久的,独立于世的,并渐渐地为世界所瞩目

的。

当世界投来惊奇的目光,它们并不因此受宠若惊。

就是这样,徽州足以抵挡现代文明的喧哗与骚动。但是,它们神秘的面纱被撩开之后,许多东西会不会就在一刹那间烟飞云灭,永不再来?是不是某些神秘的东西真的不可讲述?是不是一个聒噪的世界里面,那种神秘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

爱默生说,我们相逢时,仿佛我们素味平生;我们分别时,好像我们从未分别。--就像我们的开始一样,我们就在这里说分手吧!

2006-5-19 15:59 回复

江淮汉韵 11楼

第三集 《人景壶天》

南宋绍定二年,初春的苏州。

一个明朗的早晨,郡守李寿朋召集起他的同僚,召开会议,李寿朋说了一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之类的开场白,就切入了正题,这一个正题就是,画一幅苏州地图。

在李寿朋的提议下,从没有绘制过地图的同僚们不得不走出书房,用饱览诗书的双眼开始对苏州城进行着别致而细腻的观察,然后将观察到的东西,维妙维肖地刻录在一块大石头上。于是,《平江图》诞生了。

在平江图上,街市的排列,水道的走向,主要建筑物的分布,都一览无余。井然有序的街巷,与现在竟是大致相符,甚至一些街道的名称,现在仍在沿用。

历史学家顾颉刚对着平江图碑说道,当时苏州市政,号称天下第一,城区内外,不但河水错综,可供运输洗濯之用,而且用小石子铺砌街道,即在下雨天,亦可不致湿脚,故有“雨天可穿红绣鞋”的说话。

这一些小石子铺砌的街道,就是苏州小巷。

“黄鹂巷口莺欲语,乌鹊河头冰欲消。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这一首诗所描绘的,也是苏州小巷。

说起小巷,戴望舒《雨巷》的音韵便会自然而然地不期而至: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苏州的丁香巷,是一条典型的苏州小巷,她西起平江路,东止仓街,北面是中张家巷,南面是大柳枝巷。

诗人是在怎样的一个雨天,徜徉在这一条旧巷子的青石板路上的呢,有人为此专门做了考证,其实这样的情调、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故事和这样美丽的诗句,只能就是诞生在苏州,苏州的小巷。

那是细雨迷蒙里悠长又寂寥的小巷,或是“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小巷,

她使思绪便会从纷繁琐碎的世事纠缠里一下子宕开很远,随意、自适、恬然、怡然。于是一种亲切的美丽如水涌来,一颗苦于俗务的心便荡漾其中。

“烟水吴都郭,阊门驾碧流。绿杨深浅巷,青翰往来舟;朱户千门室,丹楹百处楼” 那一种超凡而不脱俗的雅致,和深藏不露的丰富,仿佛是深入骨髓的宁静。少了一些浮躁之气,多了几缕清幽之气。这清幽之气正是来自于清幽静谧的苏州小巷,来自音韵铮铮的青石板,来自高高的风火墙,来自简洁质朴的石库门,来自“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冉冉氤氲在苏州小巷里的清幽之气,是从许多宋版线装书中飘逸而出的,是从许多明清青花瓷器里盘旋而至的,是在那伴着昆曲票友们咿咿呀呀拍曲的笛音里回环往复的,是在那穷极楼阁廊台之变化的苏州园林里修炼而成的。

“前些年,美国刚刚庆祝过建国200周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开暮式把他们两个世纪的历史表演得辉煌壮丽。前些天,澳大利亚又在庆祝他们200周年,海湾里千帆竞发,确实也激动人心。

与此同时,我们的苏州城,却悄悄地过了2500周年的生日,时间之长,简直有点让人发晕。

入夜,苏州人穿过2500年的街道,回到家里,观看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庆的电视转播。窗外,古城门藤葛垂垂,虎丘塔隐入夜空。”

作为一个苏州人,回肠荡气地读完余秋雨散文《白发苏州》里的这段话,再一次走进小巷。

远道而来的外宾,在小巷里拾到一块带有文字的残砖,惊呼发现文物了。有一二百年的历史,那残砖该是文物。只是在苏州小巷里,你随便走进那家,那旧宅的年纪大都有百年数百年,那精致的砖雕门楼,那带着深深绳槽的石井,那色彩斑驳的花窗,都是饱经沧桑,都是历史的见证。如果那样算的话,在苏州小巷里找文物不难,难的是要找出不是文物的东西来。

的确,苏州小巷里的古物之多、密度之大是罕见的。在十多平方公里的古城区里,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2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处。更不提大大小小的巷子里那古寺、古井、古园、古树、古宅了。灵活多变的空间,参差错落的造型,柔和雅致的色彩,玲珑秀丽的庭院和临水而筑的风情,许多苏州小巷本身就是文物。

2006-5-19 16:00 回复

江淮汉韵 12楼

历史,仿佛一记飘远的钟声,唐,宋,元,明,清,一代一代,春来秋去,岁月由远而近。

现在,让我们沿着《平江图》,再一次走进小巷。

花萼里、蒹葭巷、莲子巷、迎晓里、悬侨弄、桃花坞、大柳枝巷?? 是这样的名字,仿佛古典的词牌,挂在巷口。

是唐诗一样的凝炼含蓄。是宋词一样的委婉细腻。是元曲一样的清澈悠扬,是话本一样的丰富生动。 这苏州的小巷,这小巷的名字。

在苏州的小巷中漫步,这种体验是奇特的。高高的粉墙因为年久而色彩斑驳,那些墙头上悬垂下来的古藤,墙上露出一角来的马头墙上的瓦花,那回响在青石板上的足音,还有节节台阶和紧闭的大门,不禁使人生出走在时光隧道里的错觉来。

“卖糖粥,卖糖粥。”幽静的小巷里仿佛飘来了骆驼担的叫卖声。 不喝碗糖粥,小巷里的人们如何能够入梦呢? “栀子花--白兰--花、茉莉花!”

卖花声是姑苏小巷里最糯最甜,也最负盛名的叫卖声了。 小巷深处,隐约走来的是一位年轻的卖花姑娘。 随风而来的还有一阵阵幽郁沁人的花香。

这些卖花姑娘大多是城外虎丘山花农的女儿,拎着花蓝,七里山塘街,走了三里半,还有三里半。随着她们怯生生的叫卖声,花香漫进小巷,漫进深宅,在苏州女人们的鬓边、胸前、枕旁展示它们小巧雅洁的姿态。

倘佯在高高的粉墙下,对于墙那边的精彩,我们一无所知。 “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

但是你尽可以放纵你的思绪,展开你不羁的想象?? 深深小巷里喜欢拍曲的人很多,“小红低唱我吹箫”,夫唱妇随,优雅的水磨昆曲缭绕飞扬,飘过了高墙。

巷子里的老书迷打开收音机,接收的是“空中书场”,这个节目已经有年代了,老书迷印象中似乎是半个世纪以前就有了这空中“说书”。听到评弹的弦索之音,巷子里的人们就会眉飞色舞,就会情不自 禁地告诉朋友这是唱的什么调,就会跟着“嗯嗯啊啊”哼起来。 《三笑》是百听不厌,每一次的听起,深巷里的人家都会想起点秋香的唐伯虎,想起明朝,苏州的明朝。

苏州的明朝,是一个抒情的时代。

唐伯虎或者冯梦龙,意气风发地从小巷里经过,他们去赴雅集,或者是畅饮归来。一些楚楚动人的女子和他们擦肩而过,走进水墨丹青或者《三言二拍》。多姿多彩的生活,再一次让这座性情中的城市久久感动。

苏州城内,皋桥堍吴趋坊内临街的小楼,唐伯虎就在这儿作画卖画。风和日丽,还有买家前来,还能换几个钱打发日子,风雨交加了,便是门可罗雀,画卖不出去,家里就是“厨烟不继”了。

这是从江西回来以后的唐伯虎。觉察到宁王有野心,唐伯虎避之不及,费一番折,才回到了苏州。不久宁王兵反,失败后被俘处死。这使唐伯虎的命运中,又多了一层阴影,也使他存在心底的一丝丝希望彻底破灭。 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坐在楼头的唐伯虎,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有了诗兴。廉价的笋也没人来买,还有谁会要这纸上的竹子呢。唐伯虎不由得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余音袅袅。

数百年后,就是这座临街楼头的画稿,每一幅都是价值连城,都是灿烂文明和优秀艺术的标志。唐伯虎,潦倒而黯淡的大半生,令一个时代熠熠生辉。

是的,小巷的命运,其实就是吴文化的命运。吴文化是关注细节的文化,因此,它常常

被粗糙的时代忽略。

如果我们把苏州比喻为一把折扇,那么,小巷就是它的扇骨了。

当我们把折扇打开,一面是明四家的山水,一面是张旭和孙过庭的草书。而在小巷的扇骨上,一代又一代人刻下了他们劳动、爱情、奋斗的印记。

文人墨客刻下了,贩夫走卒刻下了。正是因为层面的多种多样,才保证了文化的各款各式。

记忆如生活一样无序,但我们明确地感到走动在我们面前字里行间贤德的先人,感到他们飘动的身影和 灵动的思绪,感到他们的风姿感染了这一方山水,使这一方山水充满灵性并且无比生动。

2006-5-19 16:00 回复

江淮汉韵 13楼

悠悠岁月,流走了多少个春夏秋冬,流不走的是唱在心里的歌。

而历史和文化,就是从这一个巷口到这一个巷尾,这样的一次穿越,竟是2500年。 如果把2500年的苏州比做一棵参天的大树,那么,苏州的小巷,就是长在这棵文化和历史大树上的枝桠了。那么,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就该是结在树上的美丽的花朵。

花儿美丽是给人看的,却要看给谁看。玫瑰也好,芍药也罢,每一种花都有自己独特的寓意,就看你如何解读了。苏州园林也是如此,它对游园者或者欣赏者提出的要求要高一些,至少要附庸风雅,要有一点传统文化的准备,要熟读一点古典诗词,要掌握一点历史典故,要了解一点造园时期的画风书风, 这样我们就可以走进园林,苏州的园林。

沧浪亭位于苏州城南,在苏州园林中是最古老的,今天去看,也还是斑斑驳驳,透出古的气息。它没有其他园林的金碧辉煌,雕梁画栋,却另有朴实厚重的滋味,这一点恰与苏舜钦这样一个退隐了的诗人身份相称。

宋朝的苏州,城南的街上,苏舜钦经过府学,沿着贴水的曲径,向东而行。偶然的抬头望望,苏舜钦看到的是一片荒地。

这一片荒地崇阜广水,草木郁然,还有一架小桥,通向更加广阔的郊野。苏舜钦心里一动,苏舜钦决定以四万贯钱买下这片地方,移花接木,围山造水。顷刻之间,一片荒地焕发出灿烂的新意。 这就是沧浪亭。

欧阳修听说了,随即寄赠了一首诗来给苏舜钦,诗里面有这样的句子: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几百年以后,江苏巡抚梁章钜在修复沧浪亭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苏舜钦,想起了他的《过苏州》诗中的句子: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梁章钜想,将欧阳修的和苏舜钦的诗句裁剪一下,不就是一幅别开生面的对联吗。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心情好的时候哼起歌来:约郎约到日出时,等郎等到月偏西??

小姐就在这时候走下画舫,小姐是来卖花的,小姐听了这样的歌唱,竟是久久无语。 风花雪月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沧海桑田 。

后来,庵堂就是秦淮河上的这个小姐的家了,往事过眼,岁月无痕,一颗菩提的种子,落在宿命的佛土,暮鼓晨钟,小姐只在忆起那支民歌时,有了超越红尘的飞升。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是唐诗里秦淮河,唐诗里的秦淮河繁华并且伤感,岁月如流,悠悠秦淮,繁华似水,伤感是岸。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这是梦醒时分的感怀,人们不愿意忘记艳绝风尘的李香君或者柳如是,不愿意忘记回眸一笑百媚生,更不愿意忘记芳心侠骨在风起云涌中的长歌当哭。

明代未年河南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在金陵相遇,才子佳人,一见倾心。后来阉党马士英、阮大铖收买侯方域不成,对他们进行加害,侯方域投奔史可法,李香君被福王选进宫中。清军破了南京,侯方域和李香君在栖霞山的白主庵相会。李香君拿出桃花扇追怀往昔。

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 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

这一朵桃花,是已经消亡了的大明江山,在后来的岁月中,最抒情的一个刹那,这一刹那的开放,是秦淮河上的千古绝唱。

和李香君仿佛,在那一个动荡的时代,柳如是的的命运,经历了更多的风风雨雨,秦淮河上的轻歌曼舞稍纵即逝,当明王朝岌岌可危的时候,“闺中病妇能忧国,却对辛盘叹羽书。” 清军南渡,南京沦陷之前,柳如是劝说自己的丈夫钱谦益自杀殉国,并表示自己紧随其后。钱谦益犹豫再三,终于同意了,于是二人载酒水上,声言欲效仿屈原,投水自尽。直到天色已晚,钱谦益探手水中,说了声,水太凉了,怎么办?柳如是气急之下,纵身要往水里跳去,却被钱谦益死死拖住。

数天后,钱谦益屈节降清,而柳如是,开始了她漫长的反清复明生涯。

2006-05-19 16:12 回复

江淮汉韵 36楼

在给自己女儿的遗书中,柳如是说,将我悬棺而葬吧,我一生清白,不沾清朝的一寸土地。

只有在秦淮河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子,才会落在风尘女子的肩头,也只有秦淮河的青楼,琴棋书画才能够和金戈铁马合成动人的交响。

梁实秋说,秦淮河的大名真可说是如雷贯耳,至少看过《儒林外史》的人应该知道。其实秦淮河也不过是和西直门高梁桥的河水差不多,但是神气不同,秦淮河里的船也不过是和万牲园风水月处的船差不多,但是风味大异。

今夕何夕,月色如水,在这样的月色下让这一个一个的故事串成珠链,让珠链在今夜的月色里闪耀熠熠的光芒。

当年,朱元璋在建造南京城的时候,没有依照常规,建一个四四方方的城市,而是根据地形地势,将秦淮河划分在市区以内,将南京建成了南北狭长的样子,据说,这一位明朝的开国皇帝,就是为了不想失去对秦淮河一带富庶的商业区和居民区的控制。

不然,我们或许只能从前人的诗词歌赋里去领略秦淮河的繁华似锦,只能从线装书的字里行间,去感受夫子庙的雕栏玉彻了。

夫子庙是供奉和祭祀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这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始建于宋朝,由东晋时期的学宫扩建而成,然后,几番关怀备至兴废,历经沧桑,在清朝同治8年重建后,又遭侵华日军损毁。84年以后,历经数年论证和规划,维修和复建,夫子庙得以再现辉煌。

夫子庙的一边就是贡院,这是当时江南最大的科举考场了。 这一张遗落的榜文上,第一名是文天祥。

1256年5月8日,文天祥参加殿试,他不打草稿,洋洋万言一挥而就。1256年的皇帝是宋理宗,宋理宗在策题中问,有什么办法才能改变人才匮乏、士习浮华、国库空虚、兵羸军弱的状况。

文天祥一步上前,行过大礼之后,不慌不忙,侃侃而谈:皇权独断、贪官充斥、宫廷奢华是造成这一些状况的根本原因,要让它有所改变,就应该以正人君子代替贪官污吏,然后节约开支,壮大军队,使民有道。

一席话说完,主考官将文天祥排在第七名,宋理宗看过花名册,再一次想起文天祥落地有声的对答,就朱笔一挥,将文天祥放到了第一的位置上。

最初,至少是唐宋,作为通过考试的方式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对于社会的演进,也曾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带来了活力。而也正是封建社会自身的限制,使科举制度日趋腐朽并走向没落。

读书和应试,成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和他们取得功名利禄的捷径,因此有了“一品白衫”和“白衣卿相”,有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有了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在黄卷青灯下,忍受着“十载寒窗无人问”的寂寞和辛苦,并且以青春和 生命编织着“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憧憬和梦想。 江南贡院,应该是最大的八股文生产基地了。

当年曾经办过江南闱差的老先生,是这样说起贡院的情形的。

考生入场时,都有送场的,人不少,门口闹嚷嚷的。天不亮点名,搜夹带。然后大家归号,一般快到晚上,头场的题目才出来,写在灯牌上,由号军扛着在各号里走。 所谓“号”,就是这一条狭长的胡同,两旁排列的号舍。每一个号舍,恰好容得下一个人坐着,从前有人说是号舍象一顶轿子,几天里吃饭、睡觉、做文章都在这顶轿子里了。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先生,交试卷的时候跪在地上好半天,说是从少年时代参加科试,至今已经考过30多次,眼看就要撑不住了,自己是多么希望能够获得功名呵。 考官读完他的文章,批了四句话:“年在花甲外,文在理法外,字在红格外,名在额数外。”

科举的得失已经成为一种关连到家族、亲人、故乡荣辱的庞大的社会命题,名落孙山的考生,他的无奈和悲哀远在名落孙山之外。回家的路一下子遥远和漫长起来,守在异乡清冷的客栈里,听窗外几声风雨,就桌前一杯苦酒,也不由得感慨系之。

2006-05-19 16:12 回复

江淮汉韵 37楼

年年春色独怀羞,强向东归懒举头。 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

而这个时候,远在千里之外一向真切醇厚的乡情和亲情,竟也变得苦涩起来了。归家途中的落弟考生,收到了妻子寄来的家书: 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

都说是家书抵万金,读着这样的来信,真不知该喜该忧啊。

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辛酸,在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比比皆是。 吴敬梓出身豪门,急公好义,因为科举落第和婚姻破裂而在33岁那一年从老家迁居南京秦淮河畔,并且在秦淮水亭,完成了《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五十五回,这一部长篇小说,写的就是明朝儒林文人在封建礼教和科举制度下的形形色色,千姿百态。

形是奇形怪状,色是声色犬马,姿是挠首弄姿,态是丑态百出。

吴敬梓,自称“文木老人”。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古代小说中第一部讽刺之作”,这话是鲁迅说的,鲁迅还说了,吴敬梓是“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也是在夫子庙,也是和《儒林外史》有关,这一个人物就是“才情恣肆,一泻千里”的“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袁枚。

随园老人袁枚去夫子庙,一如既往地先去逛一逛书店。开设在夫子庙的书店,诸子百家、通鉴史籍、 诗赋词集、方志史乘、戏剧小说、野史秘闻,真所谓是应有尽有。 但是这一天,书架上琳琅满目的《龙文鞭影》、《八股通义》竟是少有问津,而大家挤在柜前,争相购买着一函新书,竟是《儒林外史》。

袁枚不由得一愣,是谁将这部荒诞不经的稗官野史刊印出来了?于是,多年前与吴敬梓一次针锋相对的论争又一次闪现在了袁枚的眼前。 那个时候,《儒林外史》的手稿已经在文人墨客中间争相传阅了,袁枚翻开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当他读到“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时,不由一阵心惊,贯索是牢狱,文昌是文运,朝廷迫害文人,这不是大逆不道的宣传吗?

待全书读完了,袁枚召来当时南京文坛上的头面人物说道,这一册《儒林外史》攻击科举,流毒太深太广,我要当众宣布它的罪状。

吴敬梓听说了这话,哈哈一笑,然后说道,他袁枚只看到他自己春风得意,却看不到天

下萤光苦读的寒士被拴死在四书五经上的苦难,他召集文人又不能代表文人的利益,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现在,立于“桃叶渡”下,我们仿佛看到了吴敬梓扬长而去的背影,我们的耳边又一次响起范进:“噫!好了!我中了!”的叫喊。

这一声叫喊渐行渐远,远成过眼烟云,远成烟消云散。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朝花啊夕拾,王谢故居,花开花落,乌衣巷里,燕来燕去。

在漫长的历史记忆里,竹林七贤,几乎成了一个时代的代名词,在魏晋特殊的风景里,他们就这样把酒临风地在竹林里站着,站成雕塑。

也许,当时的天地过于地黑暗,所以他们生命的光辉和文字的神采,就更显得耀眼和醒目了,也许当时的社会过于动荡,所以他们人格的固守和意志的执著,就更显得坚毅和神圣了。

魏晋的泥路上,驾着马车,颠簸着走来的,就是阮籍。马车上装着酒缸,马车没有方向,走到哪里,那里就是目的地了,也不知要喝多少酒,喝到醉时,这时就见真精神了。 “晋人多善饮酒,有至沉醉者,其意未必真在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有惧祸,惟 托于醉,可以疏远世故。”

这是南宋文学家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的评说。

所以阮籍醉酒,是壮志难酬时的明哲保身,是鄙弃礼法时的嘻笑怒骂。醉酒佯狂的阮籍,儒内玄外,诞而不邪。

和阮籍的醉里乾坤半梦半醒难得糊涂这样的一种姿式不同,嵇康,性格外露,愤世嫉俗,在竹林七贤中,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名士。

2006-05-19 16:12 回复

江淮汉韵 38楼

我们看到的才华横溢锦绣文章的嵇康,正在自己家门前的柳树下打铁,炉火正红,火星四溅,嵇康畅快淋漓地挥舞着铁锤。而这时候,他超脱俗情,藐视功名的心志,也一览无余。 鲁迅先生在谈到阮籍和嵇康这样的怪诞时说:“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

嵇康的死,是一个天大的冤屈,他为受到迫害的朋友仗义正言,却正好被居心叵测的当权者找到了加害于他的理由。

我们看到走向刑场的嵇康神色自若。

走向刑场的嵇康抬头看了太阳,还没到受刑的时辰,便要来一架琴,弹奏起《广陵散》。霎时四周一片安静,只有琴曲昂扬激越,如泣如诉。

当《广陵散》烟消云散以后,这个时代也一去遥远了,留下来的,是文章和精神,美妙灿烂的文章和超凡脱俗的精神。

不仅仅是秦淮河上的那一幕风花雪月,天老地荒,持之以恒的是平常日子,百姓人家。不仅仅是夫子庙前的那一声之乎者也。前世今生,经久不衰的是风土人情,衣食住行。 就是现在。现在的秦淮河,现在的夫子庙,古玩字画、民间工艺、花鸟盆景、茶楼酒肆、饭馆小吃,那一份民间的风情,那一种民俗的情调,愈发让人感到可亲可近。

也许就是巧合,在夫子庙,我们找到了的一家菜馆,正好是经营淮扬菜的。 有许多人,读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夜泊秦淮近酒家”这就象有许多人到了秦淮河,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扬州的瘦西湖来。

似曾相识的风貌,依稀仿佛的格调,使夫子庙和淮扬菜珠联璧合,这时候我们的心情和口味联系起来,竟也是那么天衣无缝。

滋润,利落,决不腻嘴腻舌,不但味道鲜美,颜色也清丽悦目。 这是朱自清笔下的维杨菜。

朱元璋在南京登基以后,淮扬菜被列为宫廷御膳,到了乾隆年间,扬州的官吏和盐商屡次接驾都要大摆宴席,菜肴100多种,再配上各种鲜果小碟,这就是所谓的“满汉全席”了。 满汉全席肯定是美味佳肴,但满汉全席毕竟曲高和寡,不亲切,所以也不家常。淮扬菜里最平易近人又别有风味的,应该就是扬州三头和烫干丝了。 三头是清蒸狮子头、拆烩鲢鱼头和扒烧整猪头。 朱自清说:“先将一大块的白豆腐干飞快地片成薄片,再切成细丝,放在小碗里,用开水一浇,干丝便熟了,逼去了水,抟成圆锥似的,再倒上麻酱油,搁一小撮虾米和干笋丝就成。” 这是烫干丝。

旧有“玩在杭州,穿在苏州,吃在扬州”一说,更见淮扬菜的魅力了。 “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这一句话没有任何的色彩,却很真实,也是朱自清说的。这让我们想到了扬州的富春茶社,想到了富春茶社精致的点心。

富春的点心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而胜人一筹。发酵所用面粉称得上是洁白如雪,在魔术师的手中,“洁白如雪”便“栩栩如生”了,或许还真能够来一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呢。

沏上一壶茶,叫上一客三丁包,或者千层油糕,或者翡翠烧卖。

而茶社里喧嚣的声音,食者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注意力全在味觉上了。 在这样的一个下午,就着这样的艺术品,扬州人喝着他们喜欢的茶,轻轻松松地过着一天又一天的日子。

在梅兰芳的家乡,流传有梅兰宴,梅兰宴和梅兰芳有关,梅兰宴是可以吃的京剧。所以在我们心底里久久回响着的,是梅兰芳清和圆转累累挂珠的演唱。

“以声论,则婉转滑烈,近于流莺,吐音之际,一字百折,有如桑丝一缕,摇漾晴空,且忽然扬之使高,则其高可上九天;忽然抑之使低,则其低可达重泉,上如抗,下如坠,可谓极其能事。及曲终之际,则余音悠然,古所谓余音绕梁三日者,斯为得之。” 这是1922年,梅兰芳赴香港演出之后,《大公报》评论文章中的句子。以这样的句子演绎梅兰宴,梅兰宴就是从前的韵味,留传下来的另一种回响。

坐在夫子庙这清风明月的楼头,细细品味着这绘声绘色的淮扬菜,我们竟是又一次想起了袁枚。

二位故人,在这里珠联璧合。

“清风明月”和“近水远山”相对,那是何等的风光飘逸,而“本无价”和“皆有情”联系,另有一番清新淡泊。

沧浪亭建造好了,苏舜钦在沧浪亭住了下来,住在沧浪亭的苏舜钦说,天气好的时候,最适宜在沧浪亭游玩了,我就时常穿着轻便的服装,划着小船,看看风景喝喝酒,开心了大声唱着歌,或者就干脆大叫几声,没有什么人来打扰你,自己就象鱼儿和小鸟一样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回归了自然,身体舒适了,心情就不烦恼,许多道理也一下子豁然晓喻了。以前汲于名利场所,天天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患得患失,反而不知道寻找真正生活的乐趣,真是又渺小又庸庸碌碌。

沧浪亭以水环园,在围墙森森的苏州园林里可谓独一无二;此外,将亭内的山和亭外的水联系起来的是条复廊,唐代的皎然和尚曾说“诗有六至”--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迂--沧浪亭里的这条复廊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寂静的复廊里,似乎能看到前贤的身影,“近水远山皆有情”,苏舜钦策杖而行。

一年之计在于春,从中国私家园林这个方面而言,拙政园的造园规模和造园构想,都可以说是像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春风拂拂,春水漫漫,留连于亭台楼阁之间,一如留连光景。拙政园雍容华贵、优雅大方,喜欢昆剧的人不去拙政园转转,是会有许多遗憾的。起码会少了点触景生情、触类旁通的感性认识。或者说喜欢拙政园的人不去听听昆剧,其结果也是如此。

拙政园在风格上与昆剧的魁首《牡丹亭》极为相似。拙政园还有一个神话,就是说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以其为蓝本,给书中大小贵贱的人物搭出个舞台,一场悲欢离合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了。

四百多年来,拙政园几度分合,或为“私人宅院”,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故事就这样一幕一幕上演着。

狮子林是拙政园的比邻,在几十步的距离内,有这么两个名园,足见苏州园林之盛了。传说园中的每一块太湖石都具狮子状,其实狮子林的出处是佛陀说法威仪如狮子吼。它过去是个寺院。

2006-5-19 16:00 回复

江淮汉韵 14楼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这就是狮子林了。

二十世纪大名鼎鼎的作家福克纳在一块邮票般大小的土地上创作出不朽的作品,苏州园林也是如此,有时候还更小,似乎只在半张邮票上建亭叠石。

用半张邮票,苏州园林就不无神奇地向世界寄出了一封信,蝇头小楷,珠圆玉润,夹叙夹议,条理分明。

半园就是如此,半亭半阁,半真半假,这个“半”,是“怀抱琵琶半遮面”的“半”呢,还是“半江瑟瑟半江红”的“半”?

由于中国文化很早就“晴空一鹤排云上”,独领风骚,所以也就处处散发出一种成熟的气息。

它被不同的角度讲述着、阐释着,而苏州园林可谓匠心独具,用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着、阐释着中国文化的故事。

散步在半园难免逼仄的花径上,只要抬头望去,似乎就能看到“便引诗情到碧霄”了。 这两行诗出自刘禹锡的一首七绝: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一首七绝,可以看到园林故事中的精神。

我要寻诗定是痴,诗来寻我却难辞。今朝又被诗寻着,满眼溪山独去时。 这是清朝文人江弢叔的诗句。

置身于苏州园林,时时产生的感觉就是“诗来寻我”。

“林皋延伫,相缘竹树萧森;城市喧卑,必择居邻闲逸。”这是明末造园巨匠计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最早的造园名著《园冶》中所说的话。留园就深得其旨。 留园,这一片山水的精彩在于它的水面和水面四周的景观,绕水一周,等于穿过了一年中的四个季节。从探春的“清风池馆”出发,走过“涵碧山房”,这里是欣赏荷花的好地方,所以又称“荷花厅”。然后访秋,顺着长廊渐次升高--“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下上,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真州东园记》)”--这是欧阳修的句子--在阵阵清风里,没有坐进“闻木樨香轩”,就闻 到桂花的香气了。如果中秋夜有幸坐在“闻木樨香轩”的话,大概会和白居易一样,听得到月宫里桂子轻轻滴落的声音。

“闻木樨香轩”和“清风池馆”遥遥相对,一个春天,一个秋天,时间沙沙而去,历史沙沙而来,遥遥相对的“闻木樨香轩”和“清风池馆”,一部春秋,谁来解读?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苏州园林是历史的艺术。 从“闻木樨香轩”往高处望去,是用来赏雪的“可亭”,碰巧遇到银桂飘落,也是可以以花代雪,也是可以陶庵梦忆:“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只是没有人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罢了。

苏州在外人看来,青山绿水,云树烟芦,粉墙黛瓦,吴侬软语,定是一个温柔之乡了。谁能料到竟也有无数慷慨之士。

沧浪亭沿河一带的黄石,据说是宋朝造园艺术在苏州唯一留下的雪泥鸿爪。是耶非耶,并不重要,细细体会,的确大有遗意:隔水相望,朴素坦率一如王禹偁、梅尧臣的诗作;近身相抚,方阔瘦硬恰似欧阳修、黄庭坚的书法。

在午后的阳光里,远远看来,黄石的色泽,更使这一片风景增添了独一无二的秋天醇厚如酒的况味。

就在这样风景里面的是“五百名贤祠”。

五百名贤祠,三面粉墙上,嵌着从春秋到清朝两千五百年间的与苏州有关的五百九十四

位仁人志士。“五百名贤”,是取其整数,与佛教传说中的五百罗汉交相辉映。把一些外地名流暂先抛开,可以看到苏州也有无数慷慨之士此话不虚。 对近现代影响深远的两句话,就都是两个苏州人说的-- 一句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句是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从这里走过,既是身体的一次漫步,也是心灵的一次跋涉。

陈从周谈到园林时这样写道:

中国园林,予谓有静观与动观,大园以动观为主,小园以静观为主,并相辅而行事,要之景随人意,动 静适时,且与园之大小有关。

就像苏州刺绣是中国刺绣的符号一样,陈从周说的中国园林其实就是苏州园林,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尤其是私家园林的艺术风格,是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也就是说,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标示了中国园林的最高水平。

苏州园林,除了动静适时相辅相成之外,还有身体和心灵在刹那间领悟到永恒的交流。或者说动静适时相辅相成,就是为了获得身体和心灵在刹那间领悟到永恒的交流。正因为有了这一层面,所以苏州园林就不仅仅只是单纯的风景区,它虽然是人工山水,但它的人文精神,使它具有了即使天开也不能达到的某种深度。

园林的故事快讲完了,其实园林只是一个说明,说明在中国文化里有一种品质,从不缺失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成熟的精神。苏州园林则是映着它的一滴水,从檐头漏下,透明的身体被拉长了。

2006-5-19 16:00 回复

江淮汉韵 15楼

第四集 《荷叶田田》

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收藏,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标志。比如苏州虎丘,比如虎丘的云岩寺塔。

说云岩寺塔许多苏州人不一定知道,讲起虎丘塔,不用生公说法,石头也会点头。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有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方式。苏州地处平原,平远的构图方式是它的先天条件。无阻无碍,一马平川,看多了也就难免觉得一览无余。于是,聪明的苏州人因地制宜,弄出些小巷水巷,平远的构图里也就有了深远的意味。这既是生存的需要,也不无美学上的考虑。

平远使人行动舒缓;深远使人心思曲折。苏州人的从容、内敛就是这天人合一的结果。 但从容过头了,就是懒散;内敛到底了,就是闭塞。苏州人是很注重自身人格完美的,为了提个醒,就造出些塔来,以便随时让自己抬抬头,知道天外有天。

塔的出现,使苏州这一幅原本只有平远、深远的山水画,凭空多了个高远的层次。苏州是先有小巷水巷,再有塔,这一点是确实的。

在塔上看苏州,从前的岁月渐渐远去,从前岁月的影子落在了水面。

在苏州,古桥仿佛就是这座城市的街头雕塑,在这里水有多少,桥也有多少。我们真的不能想象,没有了这些桥,苏州还会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只是感到了,就是这一些古桥,使苏州增添了无限的生动和绵延的韵味。

苏州的古桥上有浮雕,有花纹,还有对联,所以造桥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艺术的劳动和创造,所以桥也不仅仅是桥了。

桥洞是船来船往的大门,对联就镂刻在桥洞的两侧,我们把镂刻在桥洞的两侧对联称为桥联。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桥联相当于一种特殊的户外广告。桥造好了,有关方面找到乡贤那里,请他捉笔,写一写桥联的句子。乡贤也就是当地的文化人,有人找上门来,请他做这样的工作,是很有面子的事情,诗情画意涌到心底,文化人就提起笔来写一些风土这么样,人情那么样,历史这么样,自然那么样等等,有时候文化人自己心里面正因了另外的事情也有一点起伏,就借景抒情,从另一个角度着手,开出一番崭新的意境。

现在,就在苏州,我们乘着船穿桥而过,看到挂在桥门口的桥联,或许一时间说不清全部意思,或许还有生字读不出来,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因为古桥,我们的心里有了关于苏州更丰富更生动的收藏。

苏州的桥,不仅站立在水巷里,还牢牢地站立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不仅跨越了河流,还跨越了历史。

如果说水让苏州有了灵气,那么,水上的桥让苏州人有了通融的个性。

这是“步入吴门第一桥”吴门桥。它和盘门、瑞光塔一起构成了盘门三景。 园林和古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说:“盘门是依水而筑,水陆结合,水城构造也很雄伟,与附近吴门桥相互呼应,成为一个整体,在江南水乡城墙中是突出的,现在这样的水城已经找不到了。北京看八达岭长城,苏州看盘门,一北一南,一山一水,可以对我国城墙建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月落乌啼霜满天”,由于《枫桥夜泊》这一首诗的缘故,枫桥成了中国著名的一座文化桥。

一般说来,寺院总比桥的名气要大,但枫桥却使寒山寺名声大振。而使枫桥千古流芳的,还是张继的这一首诗。枫桥因了这首诗,才定称枫桥的;寒山寺因了这首诗,才改名寒山寺的。

还有宝带桥。《吴县志》上记载,宝带桥是唐朝元和年间,苏州刺史王仲舒捐赠了自己佩带的玉腰带而修建的。而这一座长桥的外形,确实就是象一条宝带。

大运河绕着古老的苏州城转了一圈后,朝杭州奔去。大运河是把二胡的话,宝带桥就是琴弓。流水不流,桥影却在轻轻摆动。乡音似水,琴声如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宝带桥就在我们去杭州上,宝带桥从一个人间天堂,通向另一个人间天堂。

我们走向杭州的时候,忽然想起一句不平常的话来:优美是不可拒绝的沉溺。

对那些走过西湖的人来说,太容易遭遇优美了。湖光和山色,到处流动着一种令人心旌摇荡的优美,这样的一种优美,谁可以躲避?谁可以拒绝?既然不能躲避不能拒绝,那么,就只有沉溺了。

2006-5-19 16:01 回复

江淮汉韵 16楼

他们为这样的优美所诱惑而伫立湖边,他们用无比倾慕的眼神和姿态,为西湖写歌作词,他们的这些歌和词,表明了他们沉溺之深,以至于千年之后的我们,走过西湖,也不能自拔。

杭州人说,这西湖呀,“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春色明媚,西湖是饱满而艳丽的,鲜鲜亮亮的绿水青山,丰丰满满的姹紫嫣红,一切是那样充分,充分得少了一点含蓄。

细雨迷蒙,湖光山色笼罩着薄薄的一层光晕,这一层光晕,让西湖有了一些黯淡和冷淡,艳丽就在这黯淡和冷淡之中成为妩媚。

冷月如霜,风景是时隐时现的风景,心事在棹响声里荡开,今夕啊何夕,只有你和西湖了,你和西湖月下的相遇,竟有了一丝缘定今生的感觉。

飞雪连天,飞雪连天下的山水,是清清瘦瘦的山水,心情也是淡泊而爽洁,所谓超然物外,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

“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观殆无虚日”。也许就是因为有了西湖的缘故吧,也许因为西湖,而有了别致风雅的缘故吧,杭州人对于寄情山水乐此不疲,他们甚至将四时的游逞,也列在一种仪式之中了,到了时候,不出门去走一走,就象是犯了什么错事,或者因此被人看不起了。就为这个,明朝的高濂,特地写了一部《四时幽赏录》:

春时幽赏:孤山月下看梅花,八卦田看菜花,虎跑泉试新茶,西溪楼啖煨笋,保俶塔看晓山,苏堤看桃花。

夏时幽赏:苏堤看新绿,三生石谈月,飞来洞避暑,湖心亭采莼。

秋时幽赏:满家巷赏桂花,胜果寺望月,水乐洞雨后听泉,六和塔夜玩风潮。

冬时幽赏:三茅山顶望江天雪霁,西溪道中玩雪,雪后镇海楼观晚炊,除夕登吴山看松盆。

这应该是最早有关杭州的旅游指南了。

郁达夫说:秋后的西湖,自中秋节起,到十月的前后,有时候也竟可以一直延长到阴历十一月的初头,我以为世界上更没有一处比西湖再美丽,再沉静,再可爱的地方。

郁达夫说这个话的时候,环抱在西湖一带的青山,树叶子已经稍稍染了一点黄色,但远远的看过去,又仿佛是初生的嫩草。

早晨也许在东方有几缕朝霞,晚上也许在四周上一圈红晕,但在皎洁的白天和深沉的半夜,总是青天浑如碧水,而青天和碧水是一样的让人感到幽深。

只是,我们心中的西湖,在秋天之外。我们心中的西湖,仿佛也在季节之外。也在阴晴和日月之外。当我们从唐诗宋词的字里行间,当我们从工笔写意的山水花鸟中,当我们从真草隶篆的铁划银勾中体会西湖,西湖就是我们可亲可近的家园了,然而,当我们走近西湖,眼前的这一片湖光山色,竟然让我们觉得有一点依稀和生疏。

山高水长,山高水长就是绵延不绝的弹唱。

你要铿锵,西湖有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历代歌颂岳飞的诗文和联语,在岳王庙前后到处可见,明代董其昌撰写的这一幅对联,应该是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的浑然一体了。

现在,我们行走黄山,看一枚枚落在山石中的松果,仿佛前人留下的片言只语,或者曾经有过的故事传奇,当我们和这一些松果邂逅相遇,我们的思绪,悠然地在浩渺云海,飘来荡去。

山是不动的山,屹然岿立,云是飘忽的云,一起一收,静是静得兀然,动是动得突然,静和动之间,奇景幻影,层见叠出。

然后,还有松树。

钱谦益说黄山是无树非松,无松不奇。

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穴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 黄山的松树,长在山和云之间,长在前世和今生之间,长在真实和虚幻之间,长在标新立异和循规蹈矩之间。这样的千姿百态,这样的千奇百怪。

然后,黄山上的松树,烧而为烟,制成了徽墨。黄山上的松树,是黄山上的风流才子,清风明月,琴棋书画,而徽墨是黄山松树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想境界。

现在,我们已经不能知道,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怎样从茂密的松林中获得了制墨的灵感,从而制作了“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徽墨,我们只知道,一千多年以来,我们驾驭着徽墨的骏马,纵横驰骋,我们的家园,因水墨而风华绚丽。 其实不是人在磨墨,其实呀,是墨在磨人啊。

这话是苏东坡说的,苏东坡静静地坐在书房里,安祥地转动着手腕,看墨花圈圈,在砚上象轻云似地团团展开,然后阵阵松香,涤尽俗虑,怡人性灵,的苏东坡,物我两忘。 色泽如漆,黝黑之中泛着微微紫气,香气馥郁,经久不散,墨迹不腐不蛀。 徽墨是长在徽州的一棵树,杂树生花,徽墨香气四溢。

《徽州府志》记载,清康熙巡视江宁,曹素功进献宝墨,康熙试用后深为赏识,特赐曹氏“紫玉光”三字。嘉庆年间,朝廷又召曹氏进京特制御墨。顺治三年,曹素功由歙县迁至上海,从开业到1956年,曹氏历经十三代,绵延三百多年。

也是清朝,同治年间,徽州文人谢松岱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十年寒窗东流水,谢松岱觉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磨墨化费了太多的时间而耽误了答卷。谢松岱想,如果能够制造出一种墨汁直接用于书写,既是省时又是省力,不是“一艺足供天下用”吗?这是一得阁的来历,这一年的科举,使清朝少了一个进士,使我们文化历程中,多了一个发明家。

还有歙砚。是不是从千姿百态的石料中获得了启发,或者说从黄山松树制造徽墨中获得了灵感,我们不能知道。“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我们只知道歙砚和徽墨,是徽州水土上的珠联璧合,是文化中国,赫赫声名的绝代双娇。

色泽美丽如碧云,石质细腻如肌肤,暗含锋芒,缜涩发墨,油润生辉。这就是歙砚,歙砚下墨快且不损笔锋,夜晚磨墨以后盖好,第二天不干,正好写字作画。 宋朝的米芾在《砚史》中这样评说歙砚:“金星歙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墨水与纸,鲜艳夺目,数十年后,光泽如初。”

还是米芾,曾以一方镂刻精致的歙砚换回了一幢豪华的庭院。

而关于歙砚更多的故事和描划,则是蕴含在千百书生文人内心深处的咏叹。 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这是苏东坡的感慨系之。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这是郑板桥的由感而发。

也是出产在安徽省的,是宣纸和宣笔。

“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腻,笺色古光,文藻细腻。”

我们在明朝人吴景旭的《历代诗话》中,找到了这样的句子。

2006-5-19 16:09 回复

江淮汉韵 21楼

这是一个传说,东汉造纸家蔡伦的弟子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孔丹一直怀着一个造出世上好纸的愿望,他要以这样的纸张为师傅画像修谱。

有一天,很偶然地,孔丹看到一棵古老的青檀树倒在溪边,终年的日晒水洗,腐变的树皮露出一缕缕外长长洁净的纤维,孔丹之作为原料,造出了质地绝妙的宣纸。

唐乾符年间,书画评论家张彦远在自己的著作《历代名画泪》中说“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腊之,以备摹写。”

这是史籍之中最早对宣纸的记载,这说明唐代造纸术已颇发达,并开始把宣纸用于书画了,但制作水平还不高明,还需要“用法腊之”,才可以“摹写”。 到了南唐,李后主李煜监制的澄心堂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落光润,冠于一时”,这是宣纸中之精品。

后来,欧阳修曾经用这种纸起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并送了若干张给大诗人梅尧臣;梅尧臣收到这种“滑如春冰密如茧”的名纸,竟高兴得“把玩惊喜心徘徊”。 宣纸使文人意气风发,因为宣纸,文人有骨有神。 而宣笔是宣纸的乡里乡亲。 “毛颖之技先天下”。还是在公元前223年,秦国的大将蒙恬带兵南伐楚国,经过宣州的时候,看到这里兔肥毛长,便拨了兔毛装在竹管上。这应该是最早的宣笔,也是历史上第一枝毛笔了。

宣笔早在晋代就名声远扬,宣笔中的上品“程氏笔”更是为文人所喜爱,书圣王羲之曾经亲笔向程氏写过《求笔贴》。

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软硬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这是欧阳修赞颂宣笔的句子。但是,宋朝的战乱没有因为如此精致的宣笔而退避三舍,战乱也没有因为欧阳修的的赞美而对宣笔网开一面。从这时候开始,宣州的毛笔工人纷纷南迁,浙江的湖州笔派也因此兴旺起来。 湖笔的好是因为对蜂颖的讲究,“千万毛中选一毫”,有了好的锋颖,才使湖笔形成了一个刚柔兼备的笔锋,这是湖笔与中国其他地方的毛笔最根本的区别,湖笔也因此具有了一种特别的神韵。

有人说,中国书画艺术的本质不是写意、不是线条,而就是用笔。 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用笔可以造神,可以造天,可以造人间美景。 而能够担当如此重任的,也只有湖笔了。 这是湖笔的光荣,也是中国毛笔的光荣。

笔、墨、纸、砚,这是中国古代最富才情的文艺社团了。

假如说笔如篱笆桩,那么,纸就是含住篱笆桩的园地,而水墨,则是篱间开落的花朵了。

驾一叶扃舟,上可以追溯到宇宙洪荒正午,垂一线钓丝,下可以探寻得鳞潜羽翔。 春风化雨,我们从黄山上下来的时候,心思也渐渐地羽化了。

其实,从黄山到九华山,用不了更长的时间,只是,我们在踏上莲花佛国之前,去了人间烟火的宏村。

我们在去宏村的路上,翻着一本名字叫做《老照片》的黑白摄影集,从各种角度拍下了行将消失的老房子。

老房子寂静的暮色,老房子的木结构楼梯,黄昏慵懒的光线穿透老房子的屋顶,使我们为之怦然心悸。

与其说我们是怀恋老房子,不如说我们怀恋的是与老房子共存的一种纯朴与自在,它不像今天的商业气氛那样锐利,锋芒毕露,也不像网络那样令我们猝不及防,随时随地都有一种跟不上趟的局促与不安。

而从真正意义上讲,这一点恰恰又造就了宏村,使得宏村没有心急慌忙地成为无数黑白老房子中的一种。到了今天,阳光底下再也没有新鲜事的今天,宏村才缓缓地浮出水面。于是,世界都知道了在黄山到九华山的路上,还有个宏村。

现在,我们登临九华山。

抬眼看处,山上是烟云蓬勃,翠紫万状,回头望去,山下是烟烟袅袅,红尘滚滚。 九华山从前的名字叫做九子山,一千多年以前,李白路过这里。就在九华山的山脚下,任性逍遥随缘放旷的诗人,面对层峦峭拨、泉飞溪流,自然不会错过这一个借景抒情的机会。 看着松雪喝着酒,心旷神怡的李白朗声而咏: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

2006-5-19 16:09 回复

江淮汉韵 22楼

第二年,李白溯长江而上,到了秋浦江面,再一次遥望九华深秀,李白为第一次没有入山畅游而深深遗憾。

由此,李白写下了千古名句:昔在九江上,遥看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九华山是佛教胜地,佛门的子弟也敬慕莲花清虚脱俗的圣洁,所以李白的这一首诗歌,是蕴含佛心的人间清唱。

蒲团、木鱼、念珠,晨钟、暮鼓、青灯,我们终于走向了九华山上梵宫、寺院和庵堂。 在旷古幽茫的时光深处,有一位誓愿要度尽世间一切众生的地藏菩萨,他虽然经历了无量劫的艰苦修行,久证法身,成就佛道,但他却不愿高居佛位。

人世间的悲哀在地藏菩萨的心里涌起了巨大的慈悯,地藏菩萨立下了一个誓愿,他说:“六道众生里,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若不度尽地狱众生,誓不成佛”。 很多年以后,地藏菩萨的化身新罗国的金乔和尚也就是金地藏千里迢迢来到大唐。 金地藏泛舟乘筏,远涉重洋,孤身只影来到大唐,是向往大唐汉土的大乘气象,这时候的金地藏,更多想到的不是普渡众生,金地藏更多想到的是怎样学好普渡众生的本领。 唐朝的诗人李白,为心中的诗情泼山涉水的时候,金地藏正为了求佛求善在江南大地上行走,李白在九江之上,遥望九华山的时候,金地藏已经在九峰奇立的崇山峻岭中跨峰越岭,

找到修行的好去处了。

以后的岁月里,九华山上的金地藏除却万虑,心如止水,安然宴坐,他汲溪泉而饮,摘野果而食,于裸岩上起卧,安祥宁和,澹然高洁,决然不知孤苦忧患。 有一天,从山下面来了一位童子。

善解人意的童子留了下来,留下来陪金地藏一起修行,艰苦生活中的一老一小,结下了深厚的情义, 只是,没有多久,童子思家心切,还是要下山去了,金地藏依依不舍。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这是从金地藏仅留在人世的二首诗中摘录下来的句子,有时候最高境界的佛心也就是最平常的凡心,而平平常常的人间情义,却包涵着至真至信佛的意蕴。

关于九华山的书籍中,有着这样的一段记载。

公元756年,春天里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九华山下青阳县一位名叫诸葛节的儒士,随着几位好友,来到九华山前,拾级而上。

九华山上,白云鲜亮,林木葱郁,诸葛节一行谈笑风生兴致盎然。

然后,他们走过东崖石室。他们走过东崖石室的时候,看到了一位老僧闭目趺坐,苍然凝固的身影。老僧的身旁,支着折足的铁鼎,铁鼎的里面,是夹杂着少量米食的白土。 大家见了,讶然凝噎,诸葛节说,和尚在如此无助中苦行,这是我们的过错啊。

说完了这句话,诸葛节就召集了大家在一起商量起来为这一位苦行的僧人建寺的事宜。 这一位苦行的僧人,自然就是金地藏了。诸葛节将这一个心愿请求于金地藏,地藏应允了他。于是诸葛节和大家下了九华山,并将九华山上的所见所思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深深敬服于金地藏的坚贞和刚毅,大家纷纷为建寺慷慨解囊。

紧接着大家进山伐木,掘地挖土。很快,一座煌然大寺拨地而起。 而因为金地藏精神的感召,九华山日渐香火鼎盛。

岁月在清寂的山悠悠荡去。公元794年,金地藏已在人间走过了99个春秋,这一年的夏末,金地藏召来众位僧徒,向他们告别,金地藏要走了。

金地藏圆寂后,僧徒们怀着崇敬,将他的肉身安放在石匣之中。三年以后,僧徒们打开石匣,准备将大师的肉身移放到石塔里,却惊奇地看到,大师的肉身依然跏趺端坐,颜状如生,撼其骨节,有金锁般的鸣响。

僧徒们忆起佛经上说的“菩萨钩锁,百骸鸣矣”。大家明白了金地藏和菩萨地藏不仅仅是名号相同,徵瑞也是一样,金地藏不就是地藏菩萨的应世化身吗?

“六道众生里,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若不度尽地狱众生,誓不成佛”。 神圣和崇高,是一种不死的精神。

老和尚问参悟的人,从前来过寺院没有?那人说,没有,老和尚说,喝茶去。然后老和尚问另一个前来参悟的人,从前来过没有?另一个人说,来过的,老和尚说,喝茶去。小和尚问道,来过的和没有来过的,为什么一样是喝茶去?老和尚说,喝茶去。

这个故事和茶无关,这个故事只是让我们踏进九华山神光岭上的肉身宝殿时若有所悟。

菩提本非树,明镜也无台。 这是出家人写的句子。头一天的黄昏或者第二天的清早,红尘中的一个生命皈依了佛门。 而有时候出家,并不是离开人群社会,有时候出家人的心灵,靠着人间更近了。 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2006-5-19 16:09 回复

江淮汉韵 23楼

第六集 《民间故事》

在路上,我们和民歌和手艺邂逅相遇。

比如年画,或者窗花,比如短衣衫上的乱针锈,或者长辨梢上的蝴蝶结,粗糙的生活中透露的精细,平常日子里产生的情趣。

最初我们经过的,是太湖上的一个长满果树的小岛,小岛上除了梅花,还有荷花,除了梅子莲子,还有枇杷、桔子、杨梅、粟子、银杏,还有碧螺春。

漫步在青枝绿叶间,我们不能够分辨出来这些树谁是谁,但我们知道他们是确确实实地在这一片小岛上生长着。

岛上的桔子,有一个很抒情的名字,叫早红。秋天来的时候,漫山遍野红灿灿的,游客们随手摘下一只桔子来,填进嘴里,然后说甜的或者是酸的,岛上的人们就笑咪咪看着他们说甜的、酸的。

劳动是快乐的,小岛上的人们忙忙碌碌,他们唱着前人流传下来的民歌忙忙碌碌。 摇一橹来扎一绷,沿湖两岸好风光。 好花落一中舱里,野蔷薇花落在后梢棚。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岛上的人们种花栽果捕鱼捉虾,日子过得绘声绘色、有滋有味。

沿着乡村河边的小路,我们走近民歌。 唱民歌的地方就在水上。

我们知道最早的民歌是船夫们在水上唱出来的。那长一声短一声“依依呀呀”的语气词,好象一支长橹在冷清清的河水中欸乃。很早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独立船头,青苇白水,菱荇纵横,歌声临风而起,我们的祖先在风中无比飘逸。 唱民歌的地方,就在古老的村庄里。

村口有一棵老树,老树是民歌的标志。有一位老人,从她少女时代开始,就在这棵古树下唱民歌了,也许,她的民歌太长了,唱了一辈子也没有个尽头。也许,她唱的调子太深情了,唱得她自己一辈子落泪。

她的民歌,是女性青春忧伤的旗帜,永远地飘扬在乡村所有女人的心头。她就坐在村口的古村下面为自己曼声歌唱,在歌唱中她从少女慢慢地变成了白发的老人。

断竹、续竹、飞土、逐鹿。断竹、续竹、飞土、逐鹿。

上中学时,历史课本上,读到过这样的句子,好象是介绍《诗经》的,课本说,这是我们历史上最初的诗歌。

我们的先人,围坐在篝火边上,一边将刚伐来的树枝竹杆断断削削,一边唱着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然后站立起来,大模大样地地向林子走去向河边走去向山上走去。待他们回来的时候,篝火正是将熄而未熄。他们将刚捕打来的野味从肩上御下来。这时候篝火再一次蓬勃开放,并且香气四溢,我们的先人,更加意气风发地引吭高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我们一直只以为,这一幕离我们很远,时间上远,空间也远,而乡村的歌唱,使辽远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ky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