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4-04-30 07: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发生于1989年到1991年间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20世纪震惊国际社会的重大事件。这一连锁事件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其结果直接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崩塌,它是苏东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使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虽然苏东剧变至今已时过二十年,但它带给人们的思考远没有结束。这个事件像一把双刃剑,必然从正反两方面影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必须历史地评价苏东剧变,同时我们也要从苏东剧变中获得必要的教训和启示,以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所帮助和启示。

关键字: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原因 启示

苏东剧变是指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苏联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一事件中,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也有一些人称其为“苏东巨变”。

苏联的兴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苏联演变并非命中注定,但却事出有因。为了深刻反思苏东剧变的沉痛教训,“以史为鉴”,以便对我们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下面分析一下苏东剧变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苏联东欧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积弊太深、矛盾逐渐加剧,而又不能得到及时克服。

苏联所建立的高度中央集权制未能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及时调整,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束缚了经济的发展。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经济体制,特别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期有着它的合理性和巨大优势,但长期的实践证明,这种体制隐藏着巨大弊端,并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 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工业增长速度, 提高积累,

重视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形成重、轻、农经济结构比例失调。从而使人均生活水平下降, 引发了群众不满情绪, 积累了大量的不安定因素。而且,东欧大多数国家发展缓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欧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困难导致经济危机,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在政治上,由于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脱离了群众。所以,经济危机是社会政治全面危机的导火线,是各种社会矛盾积累和深化的结果。

二、外部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特别是对苏联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加速了苏东剧变进程。

“和平演变”战略, 顾名思文, 是一种旨在通过政治、经济、思想等非军事、非暴力的方式, 瓦解和颠覆社会主义国家, 推翻共产党的领导, 重新恢复资本主义在全球一统天下的新的战略图谋, 在最初采用武力手段无法扑灭、扼制社会主义之后,西方国家便开始采取“和平演变”战略。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彼此呼应,利用人员往来、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反对派的组织,支持他们夺权;利用经济贸易与援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做出政治上的让步;西方的敌对势力利用原苏东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更加强了对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渗透。80年代末,西方国家更是直接插手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内部事务,支持和援助这些国家的内部反动势力,最终实现了“和平演变”,达到了颠覆社会主义的目的。

三、直接原因:执政党的理论和路线错误是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 一个政党的理论、路线和纲领就是一面旗帜。江泽民指出:苏联东欧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样,确有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因素,但是归根到底,是苏联东欧党的领导者推行了一条错误的路线,错误的方针和政策,严重脱离了群众所造成的。考察苏东演变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决定性原因归根到底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在错误理论指导下推行了一条错误路线——“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背弃了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而东欧是戈尔巴乔夫推行“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的实验田,所以结果是一样的。

苏东剧变,在没有硝烟的和平发展时期土崩瓦解,大大震惊了整个世界,它不仅仅使传统的社会主义成果丧失殆尽,也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遭到前所未

有的重大挫折。它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吸取。这不仅对今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具有直接的意义,更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下面是总结的几点启示:

第一,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同志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第一原则和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的真正体现。“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苏东国家的演变是个历史的必然。苏东各国自6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减慢,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差距越来越大,到东欧各国剧变前夕,经济增长甚至为负数,就连一度改革成功的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也进入“滞涨”状态。生活消费品供应紧张,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会主义政党逐渐丧失民众的信任,以至于在社会主义国家遭受攻击时,人民群众没有去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加速了国家的瓦解。所以,经济建设上不去,人民的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国家和政党都不会得到支持,甚至会发动动乱来推翻国家政权。因此,苏东国家的剧变深刻的教训从反面说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改善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坚定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照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据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照搬苏联模式,从而经济政策脱离本国实际,尤其在苏联模式陷入困境后,苏东国家在经济建设上不知所从,导致了指导方针陷入被动,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背景下,导致了最终的瓦解。尽管原因不尽相同,但都犯了一个致命性的失误,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跟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付出了一个巨大的教训才得到的一个结果。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和不断改革,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第三,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打开了一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固本国的统治等原因

势必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和演变。东欧剧变的发生验证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同时,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开放条件下建设的,这在客观上也给他们和平演变提供了条件。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还应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旗帜鲜明的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抵制西方国家的“分化”“西化”,才能从根本上坚定社会主义路线。

第四,加强执政党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说到底,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苏东剧变后得出的结论。苏共在执政期间,内部滋生的腐败问题,严重脱离里人民群众,动摇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一历史教训向人民声明:共产党执政后,要使党坚强有力,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加强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不断改善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从内心里支持用户社会主义政党,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

由上面分析的原因不难看出,苏联东欧放下红旗,重新选择社会制度,并不是一开始的革命不应该爆发,而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内外因素合力所至。同样是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从另一方面证明:革命是正确的是不容怀疑的。因此,从总结苏联解体的教训出发,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必须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对各种自由化思潮和民族分离主义活动,要批判和加以制止,特别是对少数从事反社会主义和分裂统一国家活动的人要坚决打击。同时,要认清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的实质,警惕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活动,对借口人权问题的挑衅活动要坚决回击。总之,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分裂活动,维护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陆南泉.苏联兴亡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美]彼得·施魏策尔.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M].新华出版社,2001.1. [5] 张建华.论苏联联邦制变形的历史原因[M].东欧中亚研究, 1999,(0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kn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