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光和第三版自然地理学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3-08-05 13: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要名词解释 部分简单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地壳厚度差异很大。地壳由沉积壳、花岗质壳层与玄武质壳层组成。

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各种元素丰度不一。高丰度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地壳的矿物组成将发生积极影响。

矿物:矿物是单个元素或若干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化合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层状构造。即表现出来的成层性。层理可分为:水平层理、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

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是控制变质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整合:指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相互平行,地层时代也是连续的。这种关系反映当时当地没有发生显著的升降差异运动。

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两套地层的产状平行,而地层的时代不连续,即其间有地层缺失。这种关系表明它曾发生过显著的升降运动。上升时使老地层形成风化剥蚀面 (即不整合面),中间缺失的地层标志地壳上升的其间亦有地层缺失。这反映出老地层沉积后曾发生过显著的水平运动(褶皱)和上升运动 (受剥蚀),中断沉积后它又下降接受沉积,形成了上覆新地层。

丹霞地貌:我国第三系红色砂砾岩产状平缓,遭受侵蚀后形成顶平、坡陡、形状奇特而多样化的地貌形态。如河北省承德附近的双塔山、棒槌山,广东北部的丹霞山等。以广东北部丹霞山最为典型,故称为丹霞地貌。

单面山:山脊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两坡明显不对称,与岩层倾向相同的山坡及顺向坡坡面平整、坡较稳且坡体较稳定,与倾向相反的山坡即逆向坡坡面不平整、坡度较陡且坡体不稳定。 猪背岭:因岩层倾角一般大于40°,因而脊峰更突出,但两坡较对称。

褶曲: 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其中单个弯曲则叫褶曲。

节理:岩石因受应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平方厘米)每分钟所接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 。

逆辐射: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再产生的大气辐射中,一部分返回地面,一部分达到宇宙空间,与地面辐射相反的那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

花房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部分返回,对地表失去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

花房效应(温室效应):大气成分,尤其是某些微量和痕量气体,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但对于地面的长波辐射却能强烈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

程度上补偿了地面因长波辐射而导致温度降低,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即大气的花房效应或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及近地面大气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适合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存。 逆温: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但由于纬度、地面性质、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流层中某些层的温度出现随高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这一现象叫逆温,这些气层叫逆温层。逆温层的类型包括:

辐射逆温:近地面常因夜间地面辐射降低而降温,形成逆温层,这样的逆温称为辐 射逆温。当晴朗无云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表冷却>有效辐射,冬季强,夏季弱。

平流逆温:当较暖的空气流到较冷的地面或水面上时,也形成逆温,这种逆温叫平流逆温。冬季海上暖流空气平流到大陆上时,形成此种逆温。

下沉逆温:由于表层空气下沉、压缩、增温而形成的逆温称下沉逆温。在山地区,常因冷空气顺坡下沉至谷底,将原来的暖空气抬挤到上空,从而形成逆温,这咱下沉逆温又称为地形逆温。 锋面逆温:冷、暖空气之间的交界面(或过渡区)即是锋面。在对流中,冷暖空气相遇时,密度小的暖空气被密度大冷空气排挤在冷空气之上,因此锋面自地面倾斜于冷空气一侧,当冷暖空气温差较大时,就形成锋面逆温

气温垂直递减率:对流层大气距离地面愈高,所吸收的长波辐射能便愈少。因此,在对流 层范围内,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气温随高度变化的情况,用单位高度(通常取100米)气温变化值来表示,即℃∕100米,称为气温垂直递减率,简称气温直减率r。

水汽压(e):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压力。

饱和水汽压(E):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称饱和空气气,饱和空气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比湿: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体积与干空气的分体积之比。

绝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质量(通常以g/m表示),称为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f):大气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为相对湿度。用百分数表示:f=e/E×100%

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时,气温下降到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简称露点。(或湿空气等压降温达到饱和的温度即露点温度)

雾(fog):

漂浮在近地面层乳白色微小水滴或冰晶。雾的分布一般沿海多于内地,高纬区多于低纬区。雾的种类有:

辐射雾:地面辐射冷却,贴近地面气层变冷形成的雾;

平流雾:暖空气移到冷下垫面上形成的雾;

蒸气雾:冷空气移到暖水面上形成的雾;

上坡雾:潮湿空气沿山坡上升使水汽凝结而产生的雾;

锋面雾:发生在锋面附近的雾。

霾(haze):空气中悬浮着的烟、尘等微粒。

对流雨:暖季空气湿度较大,近地面气层强烈受热,引起对流而形成降雨。这类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并伴随雷电现象,所以又称热雷雨。

地形雨:暖湿气流在前进中遇到较高的山地阻碍被迫抬升,绝热冷却,在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凝结降水。地形雨多发生在山地迎风坡,背风侧,因水汽含量已大为减少,气流下沉增温,发生焚风效应,降水很少,形成雨影区。

锋面(气旋)雨: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气块相接触,暖湿气流循交界面滑升,绝热冷却,达到凝结高度时便产生云雨。

台风雨:热带海洋的一种空气旋涡,暖湿空气上升,产生强度极大的降水。

地转风: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形成地转风。

白贝罗风压定理: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则相反,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梯度风:自由大气中空气做曲线运动时,作用于空气的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达到平衡时的风为梯度风。

热成风:水平温度分布不均导致气压梯度随高度发生变化,风也随高度发生变化。由水平温度梯度引起的上下层风的向量差,称为热成风。

信风(或贸易风):气流由副热带高压带向赤道和副极地低压运动时,向赤道吹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在北半球为东北风,在南半球为东南风,由于风向稳定,通常分别称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其位置、范围、强度随副热带高压带作比较规律的季节变化。这种可以预期在一定季节海上盛行的风系,称为信风。因其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也称贸易风。

急流:地球上存在一个最大风速区,在北半球,其最大值冬季位于27°N附近的200hPa高度上,风速达40m/s;夏季最大值减弱到15~20m/s,位置也北移到42°N附近的300~200hPa之间。 季风:地表海陆热力差异作用造成气压场随季节发生变化,以及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作用和高大地形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区域性、季节性气流运动,即季风环流。较大范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海陆风:在沿海地区,白天风从海上吹向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海陆风环流。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但影响范围局限于沿海。白天,陆地增温比海面快,陆面气温高于海面,因而形成热力环流。下层风由海面吹向陆地,叫海风,上层则有反向气流。夜间,陆地降温快,地面冷却,而海面降温缓慢,海面气温高于陆面,海岸和附近海面间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气流由陆地吹向海面,为陆风。

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较弱时,山区白天地面风从谷地吹向山坡(谷风);晚间地面风从山坡吹向谷地(山风),以一日为周期,这就是山谷风环流。白天,山坡受热,其上空气增温很快,而山谷中同一高度上的空气,由于距地面较远,增温较慢,因而产生由山谷指向山坡的气压梯度力,风由山谷吹向山坡,这就是谷风(图3-30)。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很快,

而谷中同一高度的空气冷却较慢,因而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这就是山风。

焚风: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降温(1℃/100m),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按湿绝热直减率降低(0.5-0.6℃/100m),大部分水分在迎风坡降落。气流越山后顺坡下沉,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以致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这就是焚风

厄尔尼诺:为西班牙文,意为“圣婴”,秘鲁渔民用以称呼圣诞节前后南美沿岸海温上升现象,气象学家和海洋学家则用以专指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增暖现象,在有的年份,由于大气环流变异,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减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寒流,海温升高,上涌还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和寄食鸟类死亡、腐烂,并释放大量H2S进入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称为厄尔尼诺。

拉尼娜:反厄尔尼诺现象,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即是指赤道东太平洋海温较常年偏低的现象。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拉尼娜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异常。影响包括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燥,并使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异常寒冷。

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1.太阳辐射因素(纬度因素):地表热能的收支状况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而太阳辐射

是受纬度制约的,太阳辐射因素,可以说就是纬度因素。太阳天文辐射量主要取决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和日照时间等。

2.大气环流因素:大气环流促进热量和水分的转移,调整了热能和水分因纬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差异,进而影响气候。

3.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1)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上与陆地气温有明显差异,这种气温差异不仅破坏了温度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而且影响气压分布、大气运动方向和水分分布,导致出现同一纬度上的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差异。

(2)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可以从低纬向高纬传输热量,又从高纬向低纬输送冷海水。洋流热量输送影响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冷暖洋流影响其所经之地的降水量。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海拔高度、地形、方位等影响水热条件再分配,对气候产生影响。 气候变化、异常的原因:

1、天文原因: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黑子、光斑、耀斑、射电等;地球轨道要素变化:日地相对位置、偏心率、岁差等。

2、地理原因:地极移动和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对海陆分布产生直接影响;火山活动:熔岩、烟尘、CO2、H2S等气体。

3、人类活动:人口增加;下垫面性质改变;CO2排放增加;其它污染物增加(热岛效应)。 海:大洋边缘因为接近陆地而或多或少地与大洋主体相分离的水域部分。海总是与陆地(大陆、岛屿)相联系。从属于洋或者是洋的组成部分。

依地理标志及其与大洋的分离情况可分为以下类型:

①内海或地中海:几乎四周都被陆地包围。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②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或岛屿与大洋或邻海相隔。如白令海、日本海、黄海等。 ③外海:虽位于大陆边缘,但与洋有广阔的联系。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④岛间海:由一系列岛屿所环绕形成的水域,称为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海水盐度: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物质的量与海水重量之比。常用g(固体物)/kg(海水质量) 表示。

潮流:海水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而发生潮位升降的同时,还发生周期性的流动,这就是潮流。潮流类型也分为半日潮流、混合潮流和全日潮流三种。

憩流:往复流最小流速为零时,称为“憩流”。憩流之后,潮流就开始转变方向。

波浪:海洋中的波浪是指海水质点以其原有平衡位置为中心,在垂直方向上作周期性圆周运动的现象。波浪包括波峰、波谷、波长和波高四个要素。

破浪:由于海底的摩擦,波峰上水分子的前进速度大大超过波谷中水分子的后退速度,波峰前部就倾倒而产生破浪和激岸浪。

漂流(风海流):从海面到摩擦深度的海水运动,称为风海流或漂流。

黑潮是世界海洋中第二大暖流。只因海水看似蓝若靛青,所以被称为黑潮。黑潮由北赤道发源,经菲律宾,紧贴中国台湾东部进入东海,然后经琉球群岛,沿日本列岛的南部流去,于东经142°、北纬35°附近海域结束行程。其中在琉球群岛附近,黑潮分出一支来到中国的黄海和渤海。位于渤海的秦皇岛港冬季不封冻,就是受这股暖流的影响。

湾流:湾流不是一股普通的海流,而是世界上第一大海洋暖流,亦称墨西哥湾(暖)流。墨西哥湾流虽然有一部分来自墨西哥湾,但它的绝大部分来自加勒比海。当南、北赤道流在大西洋西部汇合之后,便进入加勒比海,通过尤卡坦海峡,其中的一小部分进入墨西哥湾,再沿墨西哥湾海岸流动,海流的绝大部分是急转向东流去,从美国佛罗里达海峡进入大西洋。这支进入大西洋的湾流起先向北,然后很快向东北方向流去,横跨大西洋,流向西北欧的外海,一直流进寒冷的北冰洋水域。它的厚度为200米~500米,流速2.05米/秒,输送的水量比黑潮大1.5倍。

海平面变化的地理意义:

海平面上升已引起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海平面上升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可产生各种危害,主要体现在:

① 沿海地区大片低洼地被淹没,威胁人类陆地活动空间范围,如果海平面上升,世界上很多岛国将可能从地球上消失。

② 加剧风暴潮灾害:海平面上升使水深与潮差加大,海浪与潮流作用加强。海岸侵蚀作用加强,地面较高损失等,使风暴潮发生频率和危害强度都增加;

③ 加剧洪涝灾害:海平面上升使河流侵蚀基准面抬高,加强了河流下游的淤积作用,使沿海地区泄闸排水能力下降,从而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

④ 引起咸潮的入侵;

⑤ 降低工程建筑的防御功能。

河流的水情要素:为了认识河流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描述水情变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水位、流速、流量、含沙量以及河流的水温和冰情等。

比降:单位河长的落差,常以小数或千分数表示。

坡面漫流:降水进行到植物截留和填洼都已达到饱和,降水量超过下渗量时,地表便开始出现沿天然坡向流动的细小水流,即坡面漫流。

河流的补给形式及特点:

1.降水补给 雨水是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降水补给为主

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降水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

国广大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河流,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据估计,

我国河流的年径流量中,降水补给约占70%,河流水量与降水量分布一样,

表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河流多在夏秋两季发生洪水,也与降水集

中于夏秋两季有关。

2.融水补给 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

气温变化有关。这类河流在春季气温回升时,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春

季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变化,不像降水量变化那样大,所以春汛出现的时间较

为稳定,变化也较有规律。我国东北北部地区有的河流融水补给可占全年水

量的20%,松花江、辽河、黄河的融水补给,可以形成不太突出的春汛。西

北山区河流中山地带的积雪及河冰融水,是山下绿洲春耕用水的主要来源。

高山冰川的融水补给时间略迟,常和雨水一起形成夏季洪峰。

3.地下水补给 河流从地下所获得的水量补给,称地下水补给。地下水

是河流较经常的水源,一般约占河流径流总量的15—30%。地下水补给具有

稳定和均匀两大特点。深层地下水因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小,其补给通常没有

季节变化,浅层地下水补给状况则视地下水与河流之间有无水力联系而定。

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 湖泊、沼泽水补给量的大小和变化,取决于湖泊

和沼泽对水量的调节作用。湖泊面积愈大,水量愈多,调节作用就愈显著。

一般说来,湖泊沼泽补给的河流,水量变化缓慢而且稳定。

5.人工补给 从水量多的河流、湖泊中,把水引入水量缺乏的河流,向

河流中排放废水等,都属于人工补给范围。

我国河流的分类:

我国常以河流径流的年内动态差异为标志进行河流分类。

1.东北型河流 包括我国东北地区的大多数河流。其主要水文特征是:

(1)由于冰雪消融,水位通常在4月中开始上升,形成春汛,但因积

雪深度不大,春汛流量较小。

(2)春汛延续时间较长,可与雨季相连续,春汛与夏汛之间没有明显

的低水位,春季缺水现象不严重。春汛期间因流冰阻塞河道形成的高水位,

在干旱年份甚至可以超过夏汛水位。

(3)河水一般在10月末或11月初结冰,冰层可厚达1米。结冰期间

只依靠少量地下水补给,1—2月份出现最低水位。

(4)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地表径流比我国北方其他地区丰富,

径流系数一般为30%,全年流量变化较小,如哈尔滨测得的松花江洪枯水量

之比为 15∶1。

2.华北型河流 包括辽河、海河、黄河以及淮河北侧各支流。其主要特征是:

(1)每年有两次汛峰,两次枯水,3—4月间因上游积雪消融和河冰解

冻形成春汛,但不及东北型河流的春汛显著。

(2)夏汛出现于 6月下旬至 9月,和雨期相符合,径流系数 5—20%,

夏汛与春汛间有明显的枯水期,有些河流甚至断流,造成春季严重缺水现

象。

(3)雨季多暴雨,洪水猛烈而径流变幅大,如黄河陕县最大流量与枯

水期流量之比为110∶1。

3.华南型河流 包括淮河南侧支流、长江中下游干支流、浙、闽、粤沿

海及台湾省各河,以及除西江上游以外的珠江流域的大部分。其特征是:

(1)地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有充沛的雨量作为河水的主要来源,

径流系数超过50%,汛期早,流量大。

(2)雨季长,汛期也长,5—6月有梅汛,7—8月出现台风汛。

(3)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出现在台风季节,当台风影响减弱时,雨量

减小,径流亦减小,可发生秋旱现象。

4.西南型河流 包括中、下游干支流以外的长江、汉水、西江上游及云

贵地区的河流,一般不受降雪和冰冻的影响。径流变化与降水变化规律一

致,7—8月洪峰最高,流量最大,2月份流量最小。河谷深切,洪水危害不

大。

5.西北型河流 主要包括新疆和甘肃省西部发源于高山的河流。其特征

是:

(1)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补给,流量与高山冰川储水量、积雪量和山区

气温状况有密切关系。10—4月为枯水期,3—4月有不明显的春汛, —78

月间出现洪峰。

(2)产流区主要在高山区,出山口后河水大量渗漏,愈向下游水量愈

少,大多数河流消失于下游荒漠中,少数汇入内陆湖泊。

6.阿尔泰型河流 我国境内属于此型的河流为数很少,以积雪补给为

主,春汛明显,汛期一般出现在5—6月。

7.内蒙古型河流 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或兼有雨水补给;夏季径流明显

集中,水位随暴雨来去而急速涨落,雨季的几个月中都可以出现最大流量;

冰冻期可长达半年。

8.青藏型河流 青藏高原内部河流以冰雪补给为主,东南边缘的河流主

要为雨水补给,7—8月降雨最多,冰川消融量最大,故流量也最大。春末洪

水与夏汛相连。11月至次年4—5月为枯水期。

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河流的地理分布受着气候的严格控制。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水源的补给形式及其比例,水位、流量及其季节变化,结冰与否及结冰期长短,等等,无一不受气候条件制约。

除气候条件外,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也对径流发生影响。如流域海拔高度、坡度和切割密度直接影响着径流汇聚条件;地表物质组成决定着径流下渗状况;植被则通过对降水的截留影响径流;等等。

另一方面,河流对地理环境也有显著的影响。河流是地球水分循环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内陆河流把水分从高山输送到内陆盆地底部或湖泊中,实现水分小循环;外流河把大量水分由陆地带入海洋,弥补海水的蒸发损耗,实现水分大循环。同时,热量和矿物质也随水分一起输送。南北向河流把温度较高的水送往高纬地区,或者相反,对流域气温都具有调节作用。而固体物质的随河水迁移,则使地表的高处不断夷平和低处不断被充填。所以河流既是山地景观的创造者,又是大小冲积平原的奠基者,还是内陆和海洋盆地中盐类的积累者。

荒漠地区绝大多数绿洲的形成与河流有密切的联系。流入干旱区的河流,不仅给那里带来水分,而且使荒漠河岸林和灌溉农业得以发展,从而形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景观。

河流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在交通运输、灌溉、发电和水产事业等方面都为人类带来了重要财富。

构造湖:一部分地壳断陷、下沉可以形成构造湖;

火山湖:死火山口或熔岩高原的喷口可以形成火山湖;

冰川湖:冰蚀洼地中,冰碛丘陵间或终碛后方可以形成冰川湖;

堰塞湖:山崩、熔岩流或冰川阻塞河谷可以形成堰塞湖;

风蚀湖:风蚀盆地积水可以形成风蚀湖;

岩溶湖:岩溶作用可以形成岩溶湖;

潟湖:浅水海湾或海港被沙堤或沙嘴与海水分隔开来,可以形成潟湖;

牛轭湖:河流曲流裁曲取直后可以形成牛轭湖;

热融湖:多年冻土区地下冰融化后,地表下陷积水,可以形成热融湖;

人工湖:人工筑坝,建造水库,形成人工湖。

定振波:全部湖水围绕着某一个或几个重心而摆动的现象,称为定振波。

沼泽的成因:沼泽形成过程基本上有两种情况,即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1.水体沼泽化 沿湖岸水生植物或漂浮植毡向湖中央生长,使全湖布满植物,大量有机物质堆积于湖底,形成泥炭,湖渐变浅,最后形成沼泽。低洼平原的河流沿岸沼泽化过程与此相似。当河水不深、流速也不大时,水生植物从岸边生长,造成泥炭堆积,最终导致河流沿岸的沼泽化。这些都属于水体沼泽化。

2.陆地沼泽化 陆地沼泽化表现为多种形式,但基本形式是森林沼泽化和草甸沼泽化两种。在过湿区域的森林砍伐迹地或火烧迹地上,草本植物大量繁殖,一方面阻碍木本植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又成为苔藓植物的温床,最后形成苔藓沼泽。这是森林沼泽化。地表长期处于过湿状态,特别是河水泛滥及邻近水体沼泽化的影响,使潜水位升高或地下水出露地表,造成草甸的过度湿润,以致低洼处水分积聚,土壤中形成嫌气环境,死亡有机质在嫌气细菌作用下,缓慢分解而形成泥炭层。这是草甸沼泽化。此外,海滨高低潮位之间反复被海水淹没的平坦海岸地带,也可形成沼泽,高山或高原多年冻土区的古夷平面、宽广河流阶地、甚至平坦分水岭上,冻土层阻碍地表水下渗,即使降水量并不丰富,地表仍能处于过湿状态,形成沼泽。

低位沼泽是沼泽发展的初级阶段。沼泽初形成时,土壤中的矿物营养物质还比较丰富,沼泽表面平坦或呈浅凹状,主要生长富营养苔草植被,这就是低位沼泽。随着泥炭的堆积,土壤中的矿物营养愈来愈少,富营养植物逐渐死亡。沼泽中心得不到从四周流来的含矿物营养的水,最先出现寡营养植物。因为残体分解慢,中心区逐渐向上隆起,这样就形成了高位沼泽。高位沼泽代表沼泽发展的寡营养阶段。

总矿化度:水的总矿化度是指水中离子、分子和各种化合物的总含量,通常是以水烘干后所得的残渣来确定,单位为g/l。

硬度: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称为水的总硬度。

上层滞水:是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

潜水:潜水是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这个

自由表面就是潜水面。从地表到潜水面的距离称为潜水的埋藏深度。潜水面

到下伏隔水层之间的岩层称为含水层,而隔水层就是含水层的底板。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水称承压水。

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 冰川的类型:

陆地上的冰川个体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异,形成时代也不同,性质和地貌作用也有明显差别。通常根据冰川形态、规模及所处地形,把冰川分成如下类型:

(1)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山区,雪线较高,冰的积累区不大。冰川的形态严格受地形限制。依形态又分如下几种:

① 悬冰川:依附在山坡上,面积< 1km2,对气候变化反映十分敏感;

② 冰斗冰川:发于在冰斗(椅状洼地)中,面积可达 10km2,常有一个陡峭的谷壁,那里以常发生雪崩和冰崩。

③ 山谷冰川:冰斗冰川溢出冰斗进入山谷,形成山谷冰川。主要是由于有利的气候条件,雪线下降所致。

(2)大陆冰川:指极地高纬地区大面积厚度逾千米的冰体。如格陵兰和南极冰川即为大陆冰川。大陆冰川曾经占据广阔的面积,但目前只发育在两极地区。由于面积和厚度巨大,冰流不受下伏地形的影响,自中央向四周流动。冰流之下常掩埋巨大的山脉和洼地。

(3)高原冰川:是大陆冰川与山麓冰川之间的过渡类型发育在起伏和缓的高地上。

(4)山麓冰川:数各山谷延至山麓并铺展或汇合而形成扇形的宽展冰体。如阿拉斯加沿岸的马拉斯冰川,是由12条山谷冰川汇合而成的山麓冰川。

雪线: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叫做雪线。雪线也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 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

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能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

(2)规模较小的冰川对局部地区气候产生影响;

(3)巨大的冰川则对全球气候发生影响;

(4)冰川的扩展,将大大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促使地球变冷,影响气团性质和流动特征;

(5)冰川对水循环发生作用,对径流起调节作用;

(6)冰川对植物分布、土壤发育、动物分布产生影响;

(7)冰川作用改变地表形态,形成独特的冰川地貌。

第五章 地 貌

地貌成因:

(一)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作为内营力,造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成地表宏观的地貌形态。

(二)气候因素

气候的水热组合导致外营力性质、强度和组合状况发生差异,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三)岩性因素

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水理性质、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和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及地貌组合。

(四)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

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导致地表热量重新分配,使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地貌温度分异:

山地阳坡与阴坡温度不同

高原与平原温度不同,表现出偏向极地的特点

迎风与背风坡温度差异

山地与高原形成“冷岛”,山谷、盆地形成“热岛”

2、改变降水分布格局

山地迎风坡湿润气候上升凝结使降水集中于迎风坡,背风坡则成为雨影响区。

山地总降水量在一定范围内高于附近平原,导致山地成为湿润多雨中心和半干旱的“湿岛”而盆地则成为“干岛”。如喜马拉雅山、天山与祁连山则是干旱区内湿岛的典型,吐鲁番盆地可代表河谷的“干岛”。

地貌对热量和降水的影响,导致自然景观的重大变化。

3、地貌影响生物的分布和分带

4、地貌引起自然地域的分异

5、地貌引起土壤类型的分化

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叫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或崩解。是指岩石由整体破裂为碎屑,裂隙、孔隙和比面的增加,物理性质发生显著变化而化学性质不变的过程。

2、化学风化 指岩石在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发生分解,进而形成化学组成与性质不同的新物质的过程。

3、生物风化 生物释放的CO2、微生物、生物残体分解过程中形成的可溶性化合物均促进岩石风化。

风化产物: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及可溶性物质统称风化产物。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某些风化产物还可形成风化矿床。

风化壳:虽经风化与剥蚀而依然残留在原地覆盖于母岩表层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

其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①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和构造条件。如高温多雨,温度差较大,岩石多节理、裂隙,构造破裂显著。②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如地势起伏和缓,地貌较稳定,植被覆盖度高,地表流水侵蚀较弱,地下水流动显著且地下水位较低等。

风化壳的基本特征:

① 空间分布不连续,厚度差异很大;

② 组成物以粘土、碎屑为主,可能包括少量残留液体;

③ 结构疏松,无层理;

④ 完整的风化壳可进行风化层带划分。

块体运动:是指岩体或土体在重力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斜坡向下的运动。大致可分为崩落、滑动和蠕动,并发育相应的重力地貌。

崩落:陡峭斜坡上土体、岩体在重力作用突然、快速的下移运动,称为崩落或崩塌。崩落多发生在岩石破碎的陡坡上。

滑坡: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滑坡只有在由重力引起的下滑力超过软弱面的抗滑力时才能发生,因此,坡体滑落必须具备一定的内在因素和诱发因素。

蠕动:是指坡面上的岩屑、土屑在重力作用下以极缓慢的速度移动的现象。蠕动主要出现在15°—30°的坡地上。

泥石流:是在山区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形成泥石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固体松散物质储备丰富、坡面坡度与沟谷纵比降较大(谷深坡陡的地形),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

河漫滩:洪水期淹没平水期出露水面的河床两侧的河谷谷底部分,称为河漫滩。

牛扼湖:河漫滩或冲积平原上,河流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堆积持续进行,可形成自由摆动的河曲。自由河曲两相邻凹岸间的曲流颈,因河流侧蚀而变狭窄,最后在洪水期被洪水冲决,这就是曲流的裁弯取直,被裁去的河湾与河流隔绝,形成牛轭湖。

离堆山:由于地壳上升,弯曲的河流切入河曲地段的基岩,自由河曲就转为深切河曲,深切河曲的曲流颈被切穿,曲流颈与废弃河曲之间的山丘即成为离堆山。

洪积扇: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山口因比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

冲积扇:常年径流形成的类似扇形地貌为冲积扇。两者并无明显界线,主要是发育环境不同。 溯源侵蚀:又称向源侵蚀,是指线状水流向分水岭方向的侵蚀。它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的结果,是河床、谷地不断的向源头方向伸长。

河流劫夺:一条河流溯源侵蚀而导致分水岭外移,从而占据相邻河流流域的过程称为河流劫夺(袭夺)。

风口:被夺河与断头河之间,原为过去被夺河的河谷部分,河流劫夺后,这里就成为分水地带,称为风口,风口以下即为断头河。

准平原: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

喀斯特作用(岩溶作用):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为主,以流水的机械侵蚀和重力崩塌为辅,共同对碳酸盐类岩石的破坏改造作用成为喀斯特作用。

喀斯特地貌:是在碳酸盐类岩石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坍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南斯拉夫喀斯特高原命名,在我国也叫岩溶地貌,我国岩溶地貌分布广泛,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为最普遍。

喀斯特地貌的地貌类型:

(1)石芽与溶沟:石芽是溶蚀沟间的凸起部分,是蚀余产物。高大的石芽形成石林。溶沟是岩石溶蚀后在岩石表面下留下的沟槽。

(2)岩溶漏斗

(3)落水洞

(4)溶蚀洼地

(5)溶蚀盆地与平原

(6)峰丛、峰林、孤峰

(7)溶洞与地下河

(8)暗湖

喀斯特地貌的发育过程: 地壳上升→地表溶蚀地貌→独立的洞穴系统→统一的系统→准平原化

地壳上升以后,长期稳定,石灰岩致密、厚层且产状平缓,将首先发育石芽、溶沟、漏斗和落水洞,继而形成独立的洞穴系统,地下水位高低不一。随后独立的洞穴逐渐合并为统一系统,地下水位亦趋一致。地下水位之上出现干溶洞,地下水位附近发育地下河,地面成为缺水的蜂窝状。再后地面蚀低,浅溶洞与地下河因崩塌而露出地表,地下河陆续转为地上河,破碎的地面出现溶蚀洼地与峰林。最后,溶蚀盆地不断蚀低、扩大,地面广布蚀余堆积物,形态接近准平原,但仍残存孤峰。这就是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理想图式。

喀斯特地貌的地域分异:

热带湿润气候:CO2有机酸含量高,岩溶作用强烈,溶蚀洼地,岩溶盆地,岩溶平原,峰林地貌发育;

亚热带季风气候:岩溶作用仍较强烈,喀斯特丘陵、溶蚀洼地发育;

温带季风气候: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

干旱区:地下水富含SO42-,地下岩溶作用发育;

寒带和高原寒冷气候:形成溶沟和浅洼地,冻土层下可形成溶洞。

冰川作用:

1)冰蚀作用 2)搬运作用 3)堆积作用

刨蚀作用:冰川主要是依靠冰内尤其是冰川底部所含的岩石碎块对地表进行侵蚀。在冰川滑动过程中,它们不断锉磨冰川床,这种作用通常称为刨蚀作用(磨蚀作用)。另外,冰川下面因节理发育而松动了的岩块的突出部分,可能和冰冻结在一起,冰川移动时把岩块拔出带走,这就是拔蚀作用(掘蚀作用)。

常见的冰川地貌有:

(1)冰蚀地貌

有冰斗、槽谷(U形谷)、峡湾、刃脊、角峰、羊背石、卷毛石,冰川磨光石、悬谷、冰川三角面等。

(2)冰碛地貌

冰川遗留的各种堆积物总称为冰碛。主要的冰碛地貌有:冰碛丘陵、侧碛堤、终碛堤、鼓丘等。

(3)冰水堆积地貌

有冰水扇、冰水河谷沉积平原、季候泥、冰砾阜与冰砾阜阶地,锅穴、蛇形丘等。

(4)冰面地貌

有冰瀑、冰裂隙、冰川弧拱、冰石河、冰石湖、冰蘑菇、冰塔林等。

(5)冰缘地貌(冻土地貌)

① 石海与石河

② 构造土

③ 冰胀丘和冰椎

④ 热融地貌

冰斗:是三面环以陡峭的岩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圈椅状的洼地。

冰川谷:是冰川下蚀和展宽形成的槽谷,谷底自上游向下游变窄,谷地两侧常有谷肩和冰川切削山嘴而成的三角面,横剖面呈U形或槽形,故又称U形谷或槽谷。

羊背石:在冰床的表面,特别坚硬的岩石,由于冰川的磨蚀而形成的形似羊背的石质小丘,称羊背石。羊背石的迎冰川面因受磨蚀而平缓并倾向上游,表面布满磨光面、擦痕,背冰川面因受拔蚀多为参差不齐的陡坎。

冰川悬谷:由于主冰川厚度较大,侵蚀深度也较大,而其两侧支冰川,则因厚度较小,侵蚀力较弱,冰床深度不大,故冰川退却后,支冰川谷常高悬在主冰川谷的谷底之上,形成悬谷。

冻土:是指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或岩体,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温度状况相同但不含冰的,则称为寒土。

冻融作用:由于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不断发生相变和位移,使土层产生冻胀、融沉、流变等一系列应力变形,这一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热融滑塌:由于斜坡上的地下冰融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冻融界面移动,就形成热融滑塌。

热融沉陷:平坦地表因地下冰的融化而产生各种负地貌,称热融沉陷。

冰川地貌对人类活影响:

1)冰蚀地貌的影响

大陆冰川作用的中心区,冰蚀强烈,地面岩石裸露或半裸露,现代风化层很薄,加上寒冷的气候,对动植物生长与繁殖极为不利。但冰蚀湖盆区,却有利于水上航运的发展,如北美洲的五大湖区是沿岸许多城市的交通枢纽。又如北欧的冰蚀湖,往往有水道相通,或开凿运河后使湖泊相连,成了水道网的一部分。不少湖盆内还堆积了厚层的泥炭层,可作为工业燃料开采。

2)冰碛地貌的影响

更新世的大陆冰川的冰碛地貌面积大,分布广,如今欧洲的英、荷、德、波、俄等国广大地区都是冰碛地貌地区,其中欧洲大平原实质上就是由各种冰碛丘陵及冰水平原组成。土地的组成物质较粗,以沙砾为主,透水性强,丘陵只适宜于林业、果园或牧地,丘间平地或冰水平原,才是农业所在地。在丘陵中,终碛垄和蛇形丘又常常成为公路或铁路的天然路基。例如由圣彼得堡到赫尔辛基的铁路就是建立在终碛垄之上的。又如在中欧,串通威悉河、易北河、奥得河、维斯瓦河的东西走向的运河,也是以终碛垄之间的低地作为修筑运河的地形基础的。

吹蚀:风吹地面,由于风压力和气流紊动作用而引起沙粒吹扬,这种作用称为吹蚀。

磨蚀作用:风挟带沙粒运移,对地表岩石进行挫磨,乃至钻进岩石裂隙或凹坑进行旋磨,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

雅丹地貌:形态与风蚀残丘近似但由蚀余松散土状堆积物,如河湖相地层形成的一类特殊风蚀残丘。雅丹“维语”意为陡壁小丘,后来泛指风蚀土墩,风蚀垄、槽相间的形态组合。它以罗布泊西北古楼兰附近最为典型。

海岸带:是海洋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地带,通常分为海岸、潮间带(海滩)与水下岸坡三部分。 海蚀作用: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主要海蚀地貌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与海蚀柱、海蚀台等。

澙湖: 当波浪愈接近岸边时,由于海底变浅,摩擦加强,在相当于两个波高的深处局部破碎,形成破浪。此时,由于损失部分能量,因而沉积一部分物质,造成堤状堆积地貌,称为水下堤 (水下沙坝)。水下堤不断升高,露出水面,即成为离岸坝 (岸外沙坝)。在离岸坝与海岸之间常常形成潟湖,这类潟湖成长条状,以离岸坝与海隔开,但仍有水道同海沟通。

大陆架:大陆架是大陆的水下延续部分,广泛分布于大陆周围,较平坦的浅水海域,从岸边低潮线起向外海直达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边缘止,平均坡度只有0.1°,其深度在低纬一般不超过200米,在两极可达600米,大陆架是大陆的一部分。

大陆坡:位于大陆架与深海底之间,是大陆和海洋在构造上的边界。宽15—100公里,深度最大可至3200米或更深,坡度约3°—6°,坡面上常有海底峡谷,故地表比较破碎。

第六章 土壤圈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不断的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土壤是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地理环境派生的自然体。同时,它也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组成要素。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联系其他要素的关键环节;或者说土壤在整个自然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或者说土壤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产物;或者说土壤是自然环境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主要环节和活跃的场所。为什么?

(1)为陆生植物:营养物质、立地条件;

(2)为河水、海水:盐份等物质;

(3)形成沉积物、沉积矿床;

(4)与大气圈进行热量和物质交换。

所以说土壤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

土壤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表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也就是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是由性质和形态都有明显差别的土层重叠在一起构成的。

自然土壤剖面的基本层次有:

1.有机层(O) 2.腐殖质(A)3.淋溶层(E)4.淀积层 (B)5.母质层(C)6.母岩层(R) 耕作土壤剖面的基本层次有:

1、耕作层(表土层) 受长期耕作施肥影响,土性疏松,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颜色较暗,肥力水平高。厚度一般大于15厘米。

2、犁底层(亚表土层) 在耕作层之下,经长期反复压实,厚度10~20cm,呈层片状结构,紧实,腐殖质含量较上层减少。

3、心土层(生土层) 受耕作影响较少,定积作用明显,颜色浅。

4、底土层(死土层) 几乎未受耕作影响,根系少,土壤未发育,保留母质特征。

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的大小及其组合情况。如分为砂土、壤土、粘土等。

土壤的结构:土壤中的固体颗粒往往不是以单粒状态存在,而是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团聚体。土壤中各种团聚的结合状况称为土壤的结构。

砂土、壤土、粘土的基本特点: 砂土的特点是:粗砂粒多,土体松散,吸收性能和保水能力很弱,养分含量低并易分解和淋失;土刚好相反,粘粒占绝对优势,养分含量较丰富,保水和吸收性能强;但通透性差,土温不易升降,常为冷土;粘性大,塑性强,湿时泥泞,干时硬结,耕作阻力大,植物根系不易伸展。总之,无论砂土或粘土都由于砂粘比例不当,使水、肥、气、热之间不够协调,肥力水平都不高。壤土的特点是砂粘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粘土的优点而没它们的缺点。如通透性较好,既能通气又能保水,不易受旱也不易渍水;粘而不实,松而 不散,耕作方便;养分充足,各肥力因素容易调节,适种性广。所以在农业上是较理想的一种质地。

缓冲作用:指在土壤中加酸加碱时,土壤本身具有缓和酸碱度改变的的能力。

成土因素: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

主要的成土过程:

1.原始土壤形成过程:在岩石表面或新风化物上出现低级植物(如地衣、苔藓及真菌等),它们使矿物分解,从中获得养分,供少量水分生长,形成原始土壤(如高山寒漠土、冰沼土等)。这些土壤的共同特点是:土层薄、无明显发生层次、有机质含量低、砾石含量高。

2.灰化过程:指土体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淀积的过程。在寒带和寒温带气候条件下,

1. 原始成土过程 在裸露的岩石表面或薄层岩石风化物上着生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即后生长藻类, 再后生长地衣、苔藓,它们开始积累有机物并为高等植物生长创造条件。

2. 灰化过程 土体亚表层SiO2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及淀积的过程。

3. 粘化过程 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和聚集过程。

4. 富铝化过程 土壤形成中土体脱硅富铝铁的过程。 5. 钙化过程 碳酸盐在土体中淋溶淀积的过程

6. 盐渍化过程 土体上部易溶性盐类的聚集过程。

7. 碱化过程 土壤吸收复合体上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量30%以上,pH大于9, 呈碱性反应,并引起土壤物理性质恶化的过程。

8. 潜育化过程 低洼积水地区土体发生还原的过程

9. 潴育化过程 土壤形成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过程

10. 白浆化过程 土壤表层由于土体上层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

11. 腐殖质化过程 在生物因素影响下,在土体中尤以土体表层进行的腐殖质累积过程。

12. 泥炭化过程 有机质以植物残体形式的累积过程。

13. 土壤的人为熟化过程 在人类合理耕作利用改良及定性培育下,使土壤向着肥力提高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气候生物等成土因子也按纬度方向呈有规律的变化 ,地带性土壤大致呈平行于纬线并以纬线呈带状分布

干湿度地带性规律:海陆分布的态势不同,水分条件和生物因素从沿海向内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带从沿海向内陆呈大致平行于经线的带状分布。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是指随山体海拔升高,热量递减,降水在一定高度内递减,超出一定高度后降低,引起植被等成土因素按海拔高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基带:位于山地基部与当地的地带性相一致的土壤带,称为基带。

土壤资源:是指具有农林牧生产性能的土壤类型的总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属于地球上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和土地的区别:土壤指的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并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肥力是指土壤具有供给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条件(水分和养分)和环境条件(温度和空气)的能力。土壤是自然环境的要素之一。而土地,许多人都把它看成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动植物等自然要素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例如荒漠、草原、森林、湖泊、沼泽、耕地等都是以上所述的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反应。进一步以耕地为例来说明,它绝不仅限于土壤条件,而要涉及许多自然要素,如气候条件、地貌部位、土壤性质、地面湿润程度和排水状况,以及有害的或有利的生物条件等。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二)土壤侵蚀的危害(风蚀和水蚀)

(三)土壤退化生产力下降(表现为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缺乏、土壤结构破坏、土层变薄、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和沙化)

(四)土壤盐碱化(主要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表现为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

(五)土地沙化(滥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等)

(六)土壤污染(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废弃物)

土壤资源和合理利用和保护:

(一)扩大耕地面积、盘活土地存量

(二)综合整治,合理布局

(三)改造土壤资源的障碍因素

1.防治土壤侵蚀

2.改良盐碱土

3.改良沙土地

4.防治土壤污染

5.培肥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第七章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生物五界划分:

1、原核生物界 2、原生生物界 3植物界 4、真菌界 5、动物界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生态因子 生存条件:生态因子种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那些因子称作生存条件。

限制因子:当一个或几个生态因子的质或量低于或高于生物生存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时,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就会受到限制,甚至引起死亡,这些接近或超过耐性上下限的生态因子称作限制因子。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限和下限之间就是生物的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或称作生态幅,其中包括最适宜范围

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具有净化作用:

1.绿色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

2.绿色植物的减尘作用

3.绿色植物的杀菌作用

4.绿色植物减弱噪声、吸滞放射性物质和CO2作用

竞争:对于食物、生存空间和其他条件具有相似要求的不同物种或同种的不同个体,为了生存相互间都力求抑制对方,从而给双方都带来不利影响。

寄生:一个物种的个体(寄生物)生活在另一个物种个体(寄主)的体内或体表,并从体液或组织中吸取营养以维持生存,完全靠寄主生存,因此常常降低寄主生物的抵抗力,但并不一定导致寄主生物的死亡,如果寄主死亡则会引起寄生物的死亡,这是不同于捕食作用的。如冬虫夏草,菟丝子。

生物的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个体发育和行为等特征与其长期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互统一、彼此适应的现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有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类。

根据生物种或它们的群体、

生物的指示现象:或生物的某些特征来确定地理环境中其他成分的现象,叫做生物的指示现象。 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中,通过变异和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的现象。

趋异适应或称辐射适应:是指同一种生物的若干个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长期生活,形成了不同的适应特征和适应方式。

生活型:具有不同生态特征的同种个体群称为生态型。生活型是植物在长期受一定环境综合影响所表现出来的生长形态。

种群:占据着一定环境空间的同一种生物的个体集群叫做种群。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某种生物在一定空间中个体数目的多少称为种群的大小;在单位空间或面积中的个体数目,则叫做密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k3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