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更新时间:2023-10-29 19: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共同开发、实施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学校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我校科技制作、历史教育、手工制作、编织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内容,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

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三个角度来进行:

分层: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组:按课程类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分块: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学校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2、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务负责,主要负则排课。教师的教案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由冯校长负责。

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由教务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要求教务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

校本课程在讲授的内容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不同于国家课程,要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

安全教育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认真学习和贯彻市、区级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要求,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二、具体内容及措施

1、加强校本培训,使全体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利用业务学习、教研级活动、校本培训、外出参观学习、上网学习等方式,使全体教师重新确定课程理念,在思想观念上进行一场革命,使教师由教材的使用者转达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使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引导教师关注人的发展、充分利用和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校本课程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所起到的特殊作用,恰当地选择和调整教学方法。

2、校本课程的设置:

(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地理位置和学生发展的实际状况、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设置校本课程: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自救自护的知识教育、体育、饮食、实验、活动等安全的教育。

(2)校本课程的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各《课程标准》,依据校本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现有课程资源,编写教材。认真撰写教案,认真授课,写好课后教学反思。 3、建立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

4、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设计与教学反思,通过检查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将调查资料进行归纳

总结后,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对课程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使校本课程的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

三、活动安排

1、每个年级组教师共同完成一份教案,按课时备课,每节课授课后附上每个人的教学反思。

2、本学年将举行一次安全教育校本课程优质课评比活动。 3、每位安全校本课程教师在每学期末要上交一份安全教育校本课程案例与反思。

4、每位安全校本课程教师在每学期末要上交一份对教材使用的建议、意见书。每个年级上交十份学生对教材的建议、意见书。(可以是需要添加、修改、删减??)

5、课程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家长问卷、学生平时的安全行为表现、学生作品、教师评价进行。

对教师的评价:通过家长问卷、学生问卷、领导评价、学生表现等进行。

《安全伴我行,一生保平安》

——校本课程纲要设计

课程名称:《安全伴我行,一生保平安》 课程类型:安全类和生活实践类 主持开发:李 宁

教学材料:依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文明安全教育内容的素材,编写成教材。

授课时间:根据目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需要一年时间。

授课对象:1—6年级的学生。 课程背景:

我校位于长治县东部山区,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于山区农村。这就构成了我校生源结构的不均衡的特点,这些孩子因常居山里,父母本身没有安全意识,从小没有注意孩子安全习惯养成教育,这些孩子对安全习惯养成是一个空白,因此,学校经过再三研究,这些学生来到学校读书最重要的是安全要保证,先成人后成才,文明安全教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从一至六年级决定开设《安全伴我行,一生保平安》的校本课程。从而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孩子们的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1、使学生懂得习惯养成对自己终生受益,特别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自觉遵守安全行为规则。

2、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安全习惯,使学生学会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懂得自我保护的意识、珍惜生命、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良好习惯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懂安全的好孩子。

4、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命时刻树立和增强学生安全意识的防范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课程理念:

养成教育的意义: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又是最佳期。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其中安全是人一生的平安符,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小学生是养成安全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安全行为习惯。从细节抓起,从平时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课程内容:

本课程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有以下内容: 1、安全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学校开展安全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安全重于泰山”,这是大家的共识,一切漠视生命的态度和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

因此,学校教育要把安全放在头等位置也是必要的。对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必要性。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他们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自身安全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在自身物品管理上,思想麻痹,物品随意乱放。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小学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指示其犯罪。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一些小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看到违法事件,没有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装作视而不见等。认识不到打架斗殴、盗窃等给自身、他人、家庭、学校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因此,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小学生安全的防范意识。

2、平时最重要的安全习惯内容: (1)遵守交通规则 (2)遵守公共秩序 (3)不急追猛跑 (4)用电、用火

(5)离家离校要向加长或老师打招呼 (6)右行礼让

(7)有自我保护意识 (8)不做危险动作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生活、成长。导之以行,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

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学校安全无小事,班级安全是关键。只有学生、教师都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特别是班主任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正确实施班级安全管理方法,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教育,才能真正确保小学生的安全,让安全伴随孩子一生平安快乐。

课程实施建议: 1、实施形式:

(1)课时安排:每周安排1—2课时,大多在每周三、周五的下午第三节课。

(2)组织形式: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学习,也有以全校为单位的集体活动。

(3)活动地点:校内外相结合,采用走出去参观,请进来学习的办法。如:请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人员做安全知识讲座。定时观看安全实录录像,组织有关人员出外参观学习经验,促进课程的顺利开展。

(4)活动准备:成立本次教育活动的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亲自主抓这项教育活动。撰写《校本课程纲要》,制定切实的活动计划及活动实施方案。

(5)成果展示:在校内开展“文明安全伴我行”知识竞赛,开展以“文明安全”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和班级黑板报展示,开展以“文明安全”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开展“文明安全”为主题的学生手抄报比赛等

2、实施办法:

(1)严格安全习惯养成课程的规范管理

学校校长主抓,学校政教副校长及少先队总辅导员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班主任具体抓落实,文明安全课程实施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检查,强调班主任要备课上课、检查、考核。

(2)精心搭建安全习惯教育践行活动平台,在校园里处处营造文明安全学习环境丰富活动内容。

①开展主题安全活动,为了配合好这项教育活动,我校精心组织主题安全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阅读大量有关于安全习惯教育内容的书籍,其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安全常识读本》、《交通安全常识》等被定为我校师生的必读本。

②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让学生深入学习并具体践行,通过对《规范》的学习与践行,很好地规范了学生的文明安全行为。

③要求全校师生学习《西池学校学生安全公约》及《交通安全常识读本》。

④开展“文明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及“文明安全”主题演讲比赛。

⑤要求学生在班级的宣传园地展示自己的文明安全践行体会,培养学生讲文明,守纪律讲安全的意识。

⑥定期开展“文明安全示范班”和“文明安全之星”评比活动,树立典型,带动全面。

(3)加大宣传力度,凸显课程的重要意义

①开展宣传专栏,向全体师生通报课程教育活动的进展情况,宣传栏的内容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形象生动。

②邀请长治县关工委、教育局、公安局、共青团长治县委、妇联主要领导和家长莅临参观指导,做有关主题的重要讲话、讲座,为我校的文明安全教育课程开展明确了方向和任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课程评价: 1、评价的内容

(1)课程目标是否明确。

(2)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是否有利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能有效促进学校教学工作。

(3)课程评价是否标准明确,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

2、评价形式

(1)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领导对教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安全习惯已逐渐成为习惯行为,学生形成了文明安全的习惯,当文明人,做文明事。学校形成人人讲文明、处处见安全的良好学习氛围。

课程评价: 1、评价的内容

(1)课程目标是否明确。

(2)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是否有利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能有效促进学校教学工作。

(3)课程评价是否标准明确,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

2、评价形式

(1)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领导对教师评价。

(2)对学生的评价: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安全习惯已逐渐成为习惯行为,学生形成了文明安全的习惯,当文明人,做文明事。学校形成人人讲文明、处处见安全的良好学习氛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im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