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考察报告

更新时间:2023-10-16 04: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把握实质 突出重点 因地制宜 持续发展

努力走出一条建设工业聚集区的新路子 ——赴河南省济源市工业集聚区考察报告

2011年7月19日至21日,南洺河工业聚集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一行七人,赴河南省济源市工业集聚区进行了考察学习。在为期三天的行程中,与当地集聚区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工作交流,重点观摩了玉川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玉泉科技创业园、恒通化工和克井组团等。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济源工业集聚区的主要特点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区划面积1931平方公里,人口68万。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升格为省辖市,2003年被列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九个中心城市之一。2007年3月始,实施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目前,济源市共有玉川、虎岭、高新技术三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主要依托当地能源及有色金属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煤化工产业集群、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集群、装备产业集群等。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34亿元,利税34亿元,从业人数达4.5万人。

总结济源工业集聚区特别是其玉川集聚区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组织到位,服务当头。为强力推进集聚区的发展,济源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上下沟通、分工负责、高效运转的服务

1

机制。在市级层面,实行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制度,全市28位市级领导分包重点项目65个,并定期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市级领导各自分包项目的推进情况,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集中交办、限期办理。在部门和乡镇层面,分别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具体承办各项事务。集聚区管委会定期召开项目督导会,对重点项目的进度、相关单位承办事项的进展,进行周通报、月总结、半年一评比。

2、着眼全局,谋划长远。济源市产业集聚区有特点,其城市及农村亦有特色。以产带城、产城融合,就是济源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最大亮点。其得益于,规划的全局性,谋划的长远性。其集聚区的规划遵循市域一体、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将地理区位相连的克井、曲阳湖、轵城三个城市组团,和玉川、虎岭、高新技术三个产业集聚区融合发展,既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功能配套,又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得益于,实施的持续性,政策的稳定性。自2007年规划实施起,将逾五年。在五年时间里,济源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工业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并全面贯彻执行。自2010年起,市财政列支1亿元,以后每年按20%的增幅连续递增,专项用于奖励集聚区内优秀的企业。

3、夯实基础,搭好平台。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在坚强组织的领导下,济源市从夯实基础设施入手,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

2

台。至目前,累计由政府投资5亿元,吸纳社会投资15亿元,共修建公路80余公里,供水、排水管网6万米,建成了日供水15万立方米的供水工程,日排污10万立方米的排污工程,新建厂房22万平方米,新增的电网、电站正在建设中,基础服务设施已实现“五通”,基本满足企业入住需要。

4、注重方法,提高效率。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产业聚集,对每一个地区来讲,都是智慧与勇气的考验。济源市拓宽思维,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破解了土地、资金的制约瓶颈,加快了发展速度。

在土地运作方面,其主要方法就是政府集中收购储备,突出“前”“后”两个字。“前”就是超前储备土地;“后”就是解决好失地群众的后顾之忧。超前储备土地主要途径有两条,一是提前做好了土地调规。2009年,在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时,玉川产业集聚区内大部分土地调整为工业用地。二是对符合规划的地块,提前办理相关手续。主要运作方式也有两种:一是将可利用土地分批次进行流转,先将群众的地面附属物包干补偿到位,解决好群众问题,再依据土地指标,有序进行收购储备。二是用足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部分农村建设用地和城镇用地,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最终实现土地整理开发目的。在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上,济源市初步改变一次性货币安置为主的做法,形成了“土地换低保”、“工作、住房优先”的基本模式。将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由政府、

3

征地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予以缴纳保险金;区内企业优先安排失地农民就业;结合新民居建设,建设经济适用房等形式小区,优先保障区内农民住房。

在融资方面,除依靠政府投资外,还采取了债务性、权益性、承兑、吸纳民间资本等多种融资方式,先后与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洽谈抵押和担保贷款事宜。今年以来,已完成3批共8000万元的融资贷款。

总之,概括济源市集聚区的发展思路为:立足当前,着眼全局,谋划长远,以产城融合为核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方式,推进产业集聚,实现传统产业提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二、浅析济源集聚区存在的问题

济源市建设集聚区的理念,其做法,值得我们领会与学习。但是,集聚区的建设毕竟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1、企业之间产业关联性不强。从玉泉科技创业园和恒通化工区域来看,其集聚区的企业仅仅是空间的聚集,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缺乏从产业链角度出发的整体设计,因此,就无法充分发挥集群的应有效率。

2、链条延伸不够,主导产业带动性不强。恒通化工在玉川集聚区称得上龙头企业,但其延伸链条不够,未形成主导产业,相应地带动发展能力不够。

3、企业自我繁殖能力不强。玉泉科技创业园是由政府主导

4

并投资设立,所住企业由招商引资进入。这样,虽然有较好的硬件平台,但缺乏市场引导效应,缺乏企业间自发的上下协作的动力,进而影响企业自我繁殖的潜力。

三、主要启示

总的来说,我们建设集聚区仍处于初级阶段,不论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是那样这样的困难,都不能阻挡我们建设的步伐。但,我们应当把握一些重点与关键,这样或许向前挺进的步伐会更好更快些。

1、把握实质,突出重点。工业聚集区,从企业层面上说,就是突出企业间的合作性;从产业层面上说,就是突出产业的关联性;从社会层面上说,就是突出城乡发展的协调性。也就是说,通过企业间多形式的合作,延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进而推动产业发展、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单纯地将工业聚集区定义为工业发展或产业调整,不是聚集区的应有之义。因此,必须突出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制定规划,要突出全局性。要立足于产业优化升级,落脚于城乡协调发展;要立足于企业互利共赢,落脚于群众富裕安居。全局考虑,多方统筹,才能更加有利于聚集区的发展,更加有利于经济社会的进步。二是执行规划,要突出坚决性。规划是纲领,是原则,同时也是底线。规划一旦制定,就必须制定阶段性的实施步骤,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以及细节性的量化指标。对不满足、不符合条件的,要敢于说“对不起”。要用多种举措,坚决保证规划的实施。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id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