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先秦-两汉)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25 22: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转帖 2008.12.19 14:42:34] 字号:大 中 小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 第一单元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 【单元概括】 本章讲述了从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发展,再到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的三个历史阶段。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始社会逐渐瓦解并向奴隶社会过渡,到西周时,奴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奴隶社会逐渐走向瓦解,并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大国争霸,井田制瓦解,奴隶制度逐渐瓦解。到战国时期,大国兼并战争不断,民族融合加强,战争中也孕育着统一的趋势。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各国不断进行改革,社会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考点 1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考点要求】 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井田制和分封制 【重点难点】 如何认识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和宗法制,又是怎样起到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作用? 井田制和分封制之间的关系。 【知识归纳】 一、夏、商、西周政权的更替(主要考查常识,帮学生拉线索,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要求熟记常识即可。)--略 更替线索: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分封制-------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夏朝:BC2070----BC1600;商朝:BC1600----BC1046;西周:

BC1046----BC771

★为什么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原始社会实行公有制和原始共产主义是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产物。进入了奴隶社会,有利阶级,有了压迫和剥削,但与原始社会相比却是历史的进步。其原因是这一制度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如俘虏不再被杀而保存下来(实际就是保存了劳动力),这是奴隶身份地位提高的表现;奴隶主占有大量生产资料而可以组织大规模生产,进行简单协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劳动分工的扩大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为什么说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夏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武装、官职、监狱、制订刑法。 从阶级关系来看:夏朝有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和平民对立。

夏朝已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就是恩格斯说的国家和氏族制度的一个根本区别)。

★夏和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根本原因是后期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导致灭亡;直接原因是遭到地方部落首领的武装讨伐。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对老百姓施行“仁政”,爱护老百姓,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统治才得以巩固和加强。 二、夏、商、西周的制度

1、夏:禹初步建立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机构;启开创王位世袭制

影响——中国开始进入文明时代:因为奴隶制国家确立、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 2、商:奴隶制残酷:人祭、人殉 3、西周: (1)、井田制

①含义:是田地的形式,因田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故称为井田。它始于

商朝,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②经营方式: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③性质: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是周王个人所有,是私有制的一种。周

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

④瓦解: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使用,耕作技术的提高),

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

崩溃标志: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井田制的瓦解标志着奴隶制度的瓦解。战国时的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取代了井田制。

(2)、分封制

①目的:周人原来是商朝统辖的一个西方部落,灭商后又四处征战,征服了许多地方。为了统治已征服的辽阔地区,以巩固周王朝的统治,西周实行了分封制。

②分封办法: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功臣和先代贵族的后裔,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正如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论及的“封建” 诸侯的制度。(指分封建立诸侯国)

③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是诸侯的共同主人。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还要定期朝见天子纳贡,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④作用(评价):这种制度是与当时经济水平低,政治不平衡、文化差异大的状况相适应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周朝巩固了统治,而且发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传播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动了边缘地区的进步。但随着生产的发展,诸侯实力的增强,周王室日益衰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侯割据争霸局面。到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⑤重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等。 ⑥瓦解:

崩溃的原因:根本原因:春秋时期铁器、农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提高,使井田制

瓦解。

直接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它诸

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崩溃标志:BC651年“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标

志着分封制崩溃(瓦解)。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

【知识拓展】

1、关于“禅让制”和世袭制问题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世

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

从“禅让制”到“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认识,是阶级对立的结果,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井田制、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基础,分封制则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上层建筑,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且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宗法制确定贵族的等级,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周朝确立的王位继承制和权力财产分配制度,为后世许多朝代袭用。由宗法制所形成的宗族制度和特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分封制着眼于外部威胁的解除,宗法制着眼于内部的稳定,从而使统治稳固。 3、宗法制-------新课标

①宗法制度的渊源是奴隶主贵族利用并改造了父系氏族公社中形成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组织系统。

②宗法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的分封制,嫡长子是全宗族的大宗,余子则为小宗。

③宗法制度的内容:周天子由姬姓宗族的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在诸侯国中,诸侯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嫡长子的诸弟被封为卿大夫,从诸侯那里分得土地,叫采邑。在采邑内,卿大夫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嫡长子的诸弟被封为士。士的嫡长子仍为士,其余诸子均为庶人。

④宗法制度与等级制:在宗法制度下,自天子至于士,层层分封,形成一种压在广大劳动人民头上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宝塔式的统治,同时也加强了等级制度。

⑤作用:对于维护以周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对于控制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广大地区,是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三代青铜器生产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①生产规模大,组织为“作坊”,集中在王都,由官府垄断。

②技术精湛,铸造要经过开采、熔炼、搭配三种金属比例、制范、浇铸、修整等多道工序,环环相扣,反映出当时出色的分工组织和冶炼技术,奠定了我国在世界冶金史上的崇高地位。

③品种多,数量大,按用途可分为礼器、兵器、食器、酒器、水器、工具、乐器、车马器等,商王妃妇好的大墓,出土了四百多件精美的青铜器。 ④产品质量高,迄今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作品,一是司母戊鼎,为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八百三十多公斤,另一是四羊方尊,造型奇美,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⑤商周青铜器上还铸有文字,如“毛公鼎”上有字四百九十七个,被称为“金文”,比甲骨文更先进,同甲骨文一样,是研究商周文明的重要依据;青铜器上精美的花纹也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5、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农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

②以青铜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世界领先。

③重视城市交通建设,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统一,使三代成为古代经济繁荣的奴隶制国家。

④三代经济的发展的明显地继承关系。

2009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 考点2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考点要求】

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

【重点难点】

三代农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青铜时代和商周的青铜铸造业、玉器加工业、陶瓷业和漆器业;商周的商业和交通。 【知识归纳】 一、农业和畜牧业

记住“五谷”出现的时期-----商周时期。“五谷”的种植说明农业品种的增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识记小字部分甲骨文和《诗经》中记载有关蚕丝、酿酒等常识,并联系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养蚕缫丝及夏朝的酿酒等知识。 二、手工业

1、青铜铸造业:识记青铜器精品代表

2、瓷器:原始社会半坡氏族有彩陶,商周有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生产的一大飞跃。

3、漆业:原始社会河姆渡氏族已用漆,周朝漆器水平高,用途广泛。 三、商业、交通和城市

1、商业:商民善于经商,以贝壳作货币,商都城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2、交通:夏交通工具种类多,西周有几条大道通向全国,商周在半路设旅舍,建立邮驿传递制度。

3、城市:各朝都城成为全国政治、交流中心。 【知识拓展】

1、夏、商、西周三代的农、牧业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和原因。

①农业是政治统治的基础,是君王恣意淫乐的物质保障,三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

②奴隶制生产方式的确立是促进三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 ③三代奴隶的辛勤耕作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2、为什么称夏、商、西周三代为青铜时代?

夏代青铜铸造已具有一定水平,传说夏铸九鼎,后来鼎成为国家的象征。商、西周是青铜制造的繁盛时代,青铜铸造成了当时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因此三代称青铜时代。

3、三代青铜器生产的主要情况和特点

①生产规模大,组织为“作坊”,集中在王都,由官府垄断。

②技术精湛,铸造要经过开采、熔炼、搭配三种金属比例、制范、浇铸、修整等多道工序,环环相扣,反映出当时出色的分工组织和冶炼技术,奠定了我国在世界冶金史上的崇高地位。

③品种多,数量大,按用途可分为礼器、兵器、食器、酒器、水器、工具、乐器、车马器等,商王妃妇好的大墓,出土了四百多件精美的青铜器。 ④产品质量高,迄今发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作品,一是司母戊鼎,为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重八百三十多公斤,另一是四羊方尊,造型奇美,是价值连城的珍宝。

⑤商周青铜器上还铸有文字,如“毛公鼎”上有字四百九十七个,被称为“金文”,比甲骨文更先进,同甲骨文一样,是研究商周文明的重要依据;青铜器上精美的花纹也极具观赏和研究价值。 4、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相互之间的联系

这五个方面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农业是基础,为手工业提供原材料,手工业的发展又为商业繁荣提供了更多产品,交通则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发达、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照。 5、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农业是重要的经济部门。

②以青铜为代表的手工业高度发达,世界领先。

③重视城市交通建设,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统一,使三代成为古代经济繁荣的奴隶制国家。

④三代经济的发展的明显地继承关系。 【能力提升】

1、(04江苏1)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

A.夏、商 B.商、周 C.西周、春秋、战国 *D.夏、商、周 2、(05上海3)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 *B.商周时期 C.周秦时期 D.秦汉时期 3、(2007广东单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C

4、(2007上海历史18)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5、(07海南历)2.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由官府控制 B.不受官府的干预 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6、商朝农业发达主要依靠

*A.奴隶制生产方式 B.生产工具的改进 C.农作物品种增多 D.良好的自然环境 7、商周农业的进步,不包括

*A.大量使用青铜器农具 B.种植多种粮食作物

C.施用各种肥料 D.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8、西周青铜器的特点中,不包括 A.青铜器趋向生活化 B.往往铸刻着长篇铭文 C.出现艺术高超的动物造型器皿 *D.以金银错技术装饰青铜器 9、司母戊鼎充分说明了商朝青铜器制造业的发达。青铜器制造的发达主要依靠 A.当时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B.奴隶主贵族奢侈生活的需要 C.从制陶业积累下来的生产经验 *D.奴隶制组织下的集体劳动 10、西周青铜器与商代青铜器相比,最鲜明的特色是 A.出现体积巨大的青铜器 B.青铜器上出现金银错花纹 C.青铜雕塑艺术出现 *D.青铜器上有大量铭文 11、古书上说:“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传说时代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2、邮驿传递制度出现在商周时期,主要原因是 *A.王权统治的需要 B.商业发展的需要 C.人民生活的需要 D.交通运输的需要 13、商朝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 *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 B.商朝青铜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C.商朝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D.商朝青铜器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 14、下列哪些经济状况已出现在商周时期:①习称的“五谷”已种植 ②牲畜还用于拉车和祭祀 ③出现原始瓷器 ④玉器加工、漆器制造、丝织业已达到较高水平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下列哪些符合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现象 ①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②出现刺绣品 ③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④以贝作为货币 ⑤用漆工艺装饰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⑤ 16、“七月亨。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禾麻菽麦。”这段材料表明西周时期

A.西周奴隶和农民终年劳作 *B.西周时期农作物品种多 C.农民承担的租赋很重 D.西周统治者重视农业

考点3 春秋战国纷争与民族融合

【考点要求】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民族融合 【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过程;准确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相互作用;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

【整体概括】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制瓦解,封建制逐步形成。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逐渐瓦解,王室衰微,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到战国时期,大国兼并战争不断,诸侯国越来越少,统一趋势加强,频繁的战争还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民族融合。

【知识归纳】

一、春秋战国纷争

1、春秋:诸侯争霸(把握其背景、目的、性质、国家、实质、影响) ⑴背景:①王室衰微,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②生产力发展,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③狄人南下,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可乘之机。

⑵目的:争夺土地和人口

⑶性质:奴隶主阶级的争权夺利

⑷实质:分封制的崩溃(标志:BC651年癸丘会盟,齐桓公称霸)

⑸争霸国家:齐、晋、楚、吴、越----------------让学生自己阅读争霸过程

⑹影响:

消极: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积极:政治:战争——数目减少——局部统一——全部统一(加快中国统一步伐) 削弱、瓦解了奴隶主集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加速新旧制度更替)

经济:争霸——发展生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文化交流)

民族关系:打破了各族相对闭塞状况,华夏族与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争霸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加速了分封制的崩溃,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争霸战争中大国兼并小国,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各大国为了在争霸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都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军事、文化等措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且战争使人口流动频繁,推动了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2、战国:兼并战争(公元前475-前221)(把握其背景、性质、过程、影响四个方面),注意《战国兼并形势图》

⑴背景:战国七雄争霸格局形成——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卿大夫取代国君,原因:诸候国卿大夫势力扩大;实质:是封建主阶级取代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或新兴地主阶级夺取奴隶主贵族权力的斗争。影响:反映了阶级关系和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分封制的进一步崩溃和奴隶制进一步衰落)

⑵根源:各地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⑶目的: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它诸侯国的控制权。 ⑷性质:封建兼并争霸战争;逐渐带有统一战争性质 ⑸过程:(三个阶段)

公元前5世纪中期起,七雄政治格局的形成时期,主要事件有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实质:新兴地主阶级夺权的斗争)

公元前4世纪中期起,齐、魏争夺时期,主要事件有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 公元前3世纪中期起,秦国发动大规模兼并战争时期,主要事件有长平之战和兼并六国之战。

⑹影响:与春秋争霸的影响一样??略

★认识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性质的不同?

①春秋争霸战争的性质: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兼并战争(争霸) ②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性质:地主阶级的兼并战争(统一全国的战争) 二、民族融合(把握其概念、民族、方式、作用四个方面)

1、概念: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的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

2、民族:中原华夏族;北方匈奴、东胡;西方戎,南方越。 3、方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

4、作用: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知识拓展】

1、 如何评价大国的争霸战争?

⑴消极: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战争的实质是相互兼并,扩张领土,掠夺财富,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正所谓“春秋无义战”。

⑵积极:客观上有利于历史前进

①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中国的步伐。在兼并和争霸战争中,开拓了疆土,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减少,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的统一,集权趋势加强,这为全国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奠定丁基础。

②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进程,促进社会向前发展。春秋时期是一个新旧制度更替的过渡阶段,社会上存在着封建制同旧的奴隶制之间的斗争。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和为争霸而实行的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和削弱了旧制度,有助于新势力的发展,为新兴地主阶级扫清了前进的道路。

③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不断的争霸战争,周边的少数民族袭扰中原,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从而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经济文化联系,也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

④争霸战争打破了列国的分野,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地域界线。随着各民族交往联系的频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使整个社会经济获得了发展,各族融

合,形成了以秦、楚、晋、燕、齐等为中心的融合区域,使各族共同走上向封建制转化的道路,从而促进了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2、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特点及意义:

途径:①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如秦、汉、唐、元、明、清各朝。②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如秦始皇的移民政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③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如文成公主人藏、俺答汗同明朝修好。④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⑤物质和文化的交流。⑥民族间杂居并互通婚姻,巩固了民族融合等。

特点:①团结、友好是主流。

②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封建化,经济上的农耕化。

③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

④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 意义: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能力提升】

1、(2000上海)公元前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

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 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00春季高考)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 B.“尊王攘夷”,维护同王室统治

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 *D.争夺土地人口的兼并战争 3、(2000广东)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合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兼并战争 B、铁器使用 C、各国变法 D、商业兴盛

4、(2006年江苏卷)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右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吴越争霸 D.葵丘会盟

5、(2006年北京卷)读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完成下题。

(图略)

图 5 春秋形势图 图6 战国形势图 对比图5,从图6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局势变化是:

A.尊王攘夷 B.楚王问鼎 *C.三家分晋 D.秦修万里长城

6、“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见《左传·桓公五年》)这反映了

*A.周王室的衰微 B.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C.分封制的崩溃 D.阶级矛盾的尖锐

7、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8、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修善政”的具体措施是

*A.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 B.兴修水利,开河凿渠 C.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 D.“尊王攘夷”,扩充势力

9、春秋后期,在各诸侯国内逐渐取代国君掌握国家政权的政治势力是 ①没落奴隶主贵族 ②卿大夫阶层 ③新兴地主阶级 ④立功将士阶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考点4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与社会变革

【考点要求】

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

【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过程;准确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相互作用;正确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运动发生的必然性及其历史作用。

【整体概括】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和推广,社会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私田的发展,使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确立。在争霸和兼并战争过程中,大国为了发展国力而纷纷进行改革和变法。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各诸侯国确立起来。其中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知识归纳】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铁农具、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水利事业发展——中原普遍用桔槔灌溉、战国秦修都江堰、郑国渠; (注意《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图》)

2、手工业: (1)发明铸铁柔化技术,世界领先; (2)春秋青铜工艺出现金银错技术;春秋莲鹤方壶精美 (3)战国漆工艺出现夹纻技术;(河姆渡出现用漆) (4)用曲造酒;

(5)战国齐国专著《考工记》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3、商业和城市:

各地土特产品成为商品;中原市场形成;诸侯都城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一)生产关系的变革:由公田到私田---奴隶土地国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1、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私田增多; 春秋各国变法,实行新的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 2、内容:剥削方式产生变化——封建剥削方式产生;

土地所有制变化——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即公田转化为私田 3、影响: 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推动了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使封建制确立。 (二)改革和变法:

1、春秋:齐国管仲“相地衰征”、鲁国初税亩→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转向私有

-------“相地而衰征”及“初税亩”的实质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初税亩标志井田制的瓦解)

2、战国:

(1)原因:(变法的必然性)

经济: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

政治:新兴地主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国君: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异常激烈,许多诸侯迫切希望通过改革增强国力。 (2)重要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3)结 果:变法先后进行了一百多年,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 (4)商鞅变法:

背景——①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这是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各国为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努力寻求富国强兵之道,如战国初期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这是变法运动的社会条件。

③秦孝公即位后,痛感秦国力量、地位的卑微(“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发奋图强,下令求贤,决心变法。这是导致变法运动的直接原因。

内容:

政治上:明法令,实行什伍连坐法(体现以法治国,严刑峻法);按军功受爵,废分封,行县制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建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上:重农抑商,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废除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燔诗书(体现文化专制)

步骤——第一步重点发展生产,奖励军功,控制百姓;

第二步废分封、废井田,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彻底改造旧制度。 结果——较为彻底地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封建制; 成因——①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秦国新兴地主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大,纷纷要求改革,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商鞅敢于革新,且变法措施行之有效;

③为增强国力进行兼并战争,秦孝公支持变法。

性质——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新兴地主阶级改革。 影响——①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秦国逐渐强盛起来,为后来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③法家思想成为秦国统治思想;

④商鞅实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有消极影响。 启示——改革和变法是不会一帆风顺的,但代表进步势力的新事物最终总会战胜旧事物。

★商鞅变法虽然遭到奴隶主贵族等旧势力的反对,商鞅后来也被“车裂”而死,但变法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秦国从此走上了强盛,所以“商君虽死,其法不败”,变法的法令在秦国得以保留了下来。

【知识拓展】

1、运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辨证关系,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变化。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说明其内在联系

⑴变化:

①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并出现独立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②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所取代,以分封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被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所取代。

③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就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才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派别,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④民族关系方面:“华夷”现象削弱,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融和。

⑵内在联系:

①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与进步,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②新的社会制度又解放了生产力,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2、如何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

⑴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

⑵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征伐自诸侯”,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⑶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出现了各种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⑷民族关系方面:“华夷”观念削弱,华夏族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在征伐和生产中逐渐开始了融合。

⑸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打破了列国旧的分野,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3、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说明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导致这些不同点的原因

⑴政治: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主要不同点有:

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出现大国争霸;西周分封的诸侯,要服从国王,向周王纳贡并履行义务;春秋时王室衰微,周王的权威已下降到一般诸侯的地位。西周拓展了疆域,地域广大;春秋时诸侯兼并战争频繁,疆界不固定。

⑵经济:西周和春秋主要不同点有:

西周实行井田制,有明确的使用规定,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春秋时,井田制已逐渐瓦解,到春秋后期,封建生产关系已经开始出现。

⑶原因:西周初期统治者重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采取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措施。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使井田制逐渐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形成,奴隶社会逐渐崩溃。各民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4、春秋战国的改革和变法的特点

用国家赋税制度和法律条文,将封建土地所有制法定下来。

5、春秋改革和战国变法的不同及原因 (1)不同之处:

目的: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是为了建立霸业;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制、建立和巩固地主所级专政,进而实现统一。

内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注意重用人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买卖;废除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持权。奖励农耕和军功;实行县制。建立集权政治,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权力。

特点: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都没有用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改革维护的都是奴隶主专政的旧制度:战国时的变法废除了旧的奴隶制;确立了新兴地主的统治地位。

(2)根本原因:春秋时期诸侯国的改革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之所以如此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春秋时期特别是大国争霸的前期,奴隶制经济基础还比较巩固。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伴随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产生,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发展。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正是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强大之后的必然要求。封建制度的确立;也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

【能力提升】 1、(01江浙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是

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 2、(03江苏2)我国古代用木炭冶炼生铁始于

A.西周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西汉

3、(04全国一1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4、(05全国二12)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芍陂,推动了所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该水利工程位于

A.成都平原 B.河北平原 C.渭河平原 *D.淮河流域 5、(05天津14)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6、(06年广东历史卷)右图所示之剑出土于甘肃灵台,剑柄用青铜铸成,剑身铁质,是我国现今出

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该剑最早可能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7、(06年上海)无论学习还是研究历史,都离不开材料的搜集和甄别。以下能证明铁较易冶炼的是

A.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是氧,但就整个地壳而论是最多的元素。 *B.普通工匠在手力鼓风机的小型泥炉内经低温还原法就能制成铁。 C.古代较好的钢有中国的镔铁、制作大马土革波纹刀的印度钢。

D.最初所用的铁是陨星里的自然铁,要经过加热和锤击处理,但这东西太稀了

8、(07上海历史2)商鞅变法功不可没,但他本人却被贵族诬告谋反,惨遭杀害。

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是 A.重农抑商 B.统一度量衡 C.迁都咸阳 *D.按军功授爵

9、(07广东文基19)“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10、(07江苏1)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

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 D.郑国

11、(08北京1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12、(08广东单4)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此资料来自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13、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

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

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

14、史学家认为,公元前645年,晋国“作爰田”是一次重大变革,因为它的实质是

*A.承认了私田的合法 B.扩大了作战的兵源 C.争取了民众的支持 D.提高了野人的地位 15、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 B.更多地使用铁器农具 C.牛耕得到推广 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6、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所产生的影响是

①有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 ②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③宣告了铁器时代的到来 ④增加了国君的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18、商鞅变法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

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②统一度量衡 ③废分封,行县制 ④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19、古书上说:“商君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变法使秦国富强 B.秦始皇接受了法家学说 C.变法得到人民拥护 *D.变法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20、(07海南历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8分)

材料: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大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团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度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

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奠定了统一六国的基础。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2)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4分)

答案要点:(8分)(1)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2分)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2分)(2)商鞅变法历时19年,分先后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2分)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2分)

21、(08天津39)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答案要点:(6分)(1)战国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铁农具、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郑国渠、都江郾),各国的变法,封建生产确立(私田取代公田)。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晁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土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腹肌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家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商鞅、晁错所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两人的重农主张。

答:商鞅处于战国兼并战争时代,认为只有发展农业,国家才能强大;百姓从事农业,则易于治理和驱使。这是赢得兼并战争的保证。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日后秦统一奠定了基础。晁错处于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时期,主张通过发展农业生产满足人民基本生活要求,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恢复社会经济。这种主张的实行,为“文景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3、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分析这些趋势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怎样的条件。

答:春秋战国长期的争霸兼并战争,使人民渴望结束战乱,也减少了诸侯国的数量,实现了局部的统一,统一成为必然趋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新兴地主阶级推动的变法运动,使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为建立统一的封建国家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政治基础。中原华夏族与其他民族逐步融合,使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为可能。哲学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局面空前活跃,为即将统一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统治思想。经过高鞅变法的秦国国力雄厚,并在兼并战争中不断发展力量,具备了进行和赢得统一战争的条件。

考点5 先秦时期的文化

【考点要求】

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文学和艺术、天文和物理、扁鹊 【重点难点】

老子和孔子的主张及其影响;“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的思想及对他们的评价。

【整体概括】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剧烈的经济政治变革必然反映到思想文化领域中来,促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文化空前繁荣的局面。

【知识归纳】

一、思想

(一)春秋——了解和掌握老子和孔子的主张及其影响

1、老子:道家创始人——朴素的辨证思想(最精华部分);主张“无为”,反严刑峻法。

(“无为”主张的实质是:企图阻止新兴的封建政治、经济发展,维护即将崩溃的奴隶制秩序。)

成因——春秋晚期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

2、孔子:儒家创始人

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社会动荡矛盾尖锐、生产力的提高、人作用(或地位)的提高,再分析儒家思想的影响应分三个方面即对中国古代历史、对当今社会及对世界的影响。(孔子“仁”的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是:劳动者的地位的逐步提高)

基本思想: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进步意义是抑制统治者的暴政);维护周礼,具有保守性;主张逐步改良,以德治民。

社会成因:春秋晚期奴隶制瓦解;诸侯争霸,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积极意义: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利于规范和约束人们的道德与行为,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伟大教育家——提出“有教无类”办学思想,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编订与整理《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推动了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战国:百家争鸣-----------了解和掌握“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条件:

①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③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④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1、墨家: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平民利益,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小生产者利益

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扩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

墨子要求人们相亲相爱,互助互利,和睦安定,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也是符合人们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

2、儒家:孟子:①认为“民贵君轻”,要求统治者轻徭薄赋,实行“仁政”。②还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主张环境保护)③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反对一切战争。荀子唯物主义思想: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制天命而用之”,最早提出“水和舟”的关系。(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

3、道家:庄子认为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社会不公。-----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4、法家: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应适时改革政治;以法为本,法不阿贵;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反对儒家的仁政。

⑴法家思想的影响:

积极:推动了战国各国的变法运动,使封建制确立;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提供了理论条件。

消极:但严刑峻法、重农抑商、文化高压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且法家的法治,从根本上看是封建的人治,不是近代的法治精神。

⑵应如何评价韩非子的主张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为封建制度所取代,同时诸侯争霸愈演愈烈,国家处于分裂状态。结束分裂,实现统一已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韩非子的主张是这种时代要求的必然反映,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也对后来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法治”过度易导致暴政,使社会矛盾激化。

⑶为什么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时期最为有用的思想?

历史向前发展,人们应该根据现实需要改革——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主张“以法为本“来治国和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适应了地主阶级建立政权的需要,顺应了统一的需要。

二、文学-----要求学生注意熟读熟记文学内容所反映的社会背景,这是近两年来高考的新动向。

1、《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分风(民歌)、雅(宫廷乐曲)、颂(祭祀舞曲); 人文精神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永放光芒 2、屈原《离骚》——创“楚辞”

3、诸子散文:孟子的辩论、庄子的想象、韩非子的寓言说理 三、艺术

1、绘画:绘画成为独立的艺术;长沙楚国的《妇女凤鸟图》、《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

青铜装饰从过去的图案花纹发展为完整画面。 2、音乐:湖北随州出土全套编钟 四、科学技术

1、天文:《春秋》留下世界公认的首次哈雷彗星记录(BC613年,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春秋时我国历法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早于西方;

战国出现世界最早的天文著作《甘石星经》

2、物理:《墨经》光学八条、杠杆与浮力原理、声学 3、医学:名医扁鹊---脉学之宗,望、闻、问、切四诊法 五、小结:(从以下各方面对春秋战国时期进行概括总结)

分期: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时代开始。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

基本特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 春秋是奴隶社会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经济特征: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并日益发展。

政治特征: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战国后期统一趋势明显;战国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

民族特征: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民族不断融合。

文化特征: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齐放;科学技术取得不少世界领先的成就。

【知识拓展】

1.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思想解放、人才辈出的局面,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罕见的现象。它是我国学术思想的重要发展时期。究其原因:

①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社会大变革有利于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③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④战国时期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各阶级、阶层针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种方案,宣传自己的主张,于是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实际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阶段的文化必然是此阶段政治、经济的反映。战国时期之所以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和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它是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与阶级关系变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高峰,出现了文化繁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其原因如下:

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封建生产关系出现与日益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阶级关系的变革、奴隶制的崩溃、封建制度的建立等一系列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政治前提。

③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革,使得思想异常活跃,迫使人们去思索,众多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发表见解,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④各国统治者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和政治要求,纷纷网络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社会变革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

⑤私学的兴起和讲学之风的出现,造就了一批有知识有才干和敢于表达自己政治观点的思想家。

⑥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3、先秦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

①文字成熟:甲骨文成为我们今天汉字的直接来源。

②思想奠基:中国古代的重要思想派别都已出现,构成传统文化主体内容的儒家思想和作为补充来源的法家和道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各家争鸣中更是各露睁嵘。

③教育奠基: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源泉。

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文学传统形成,代表是屈原及其作品。 ⑤史学奠基:以孔子编《春秋》为标志。

⑥科技奠基:这一时期主要集中在天文历法、医学、建筑三大领域。 4、对我国封建时代儒家、法家和道家三种治国模式的认识: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5、孔子“仁”和“礼”的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爱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伦理准则。要求人们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认为“苛政猛于虎”,主张以德治民。强调“礼”是孔子的另一个重要观点。“礼”实际上是“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在孔子心目中,周礼是最理想和完美的,可惜春秋社会的现实是“礼崩乐坏”,因此他主张“克己复礼”。这反映了儒家学派“厚古薄今”的历史观。“仁”“以德治民”和“礼”之间内在联系:“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以德治民”是其政治思想,是“仁”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而“礼”则是“仁”的具体规定。

6、战国时期法家为何备受诸侯青睐,而儒家备受冷落?

战国时封建生产关系日益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确立统治地位;诸侯争霸兼并激烈,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迫切要求实现富国强兵。

儒家主张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广大人民的要求,利于巩固统治,但不能满足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兼并战争的迫切需要,不能满足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确立统治地位的需要。

法家主张适时变革、加强中央集权、以法治国、严刑峻法;土地私有、重农抑商;高压专制等,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与诸侯兼并争霸的需要。

7、先秦时期我国古代世界领先的实用技术发明

⑴约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半坡氏族已经会制造陶器,东汉由陶发展到瓷,唐朝陶瓷业很发达,北宋出现制瓷业中心瓷都景德镇,此后中国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⑵漆器在约七千年前已经出现,战国时出现光洁精致的漆器,说明漆器的制造工艺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⑶西周时我国出现了丝麻毛的纺织业,特别是战国时的工匠能够制造精美的丝麻织品,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织品种类多,证明中国的丝织品在当时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中国的丝织品长期畅销海外,唐朝时出现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我国的纺织染色有二千年时间领先于世界。

⑷中国酿酒技术发明早,商朝已经普遍造酒,比西方早300年。

⑸中国冶铸技术在古代更有突出成就,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就会制造铜器,商代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在当时是世界最先进的。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宝剑至今非常锋利,湖北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被世界誉为人间奇迹,可见铸造工艺惊人。

⑹春秋战国时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生铁铸造技术和炼钢技术,比西欧早二千多年。

8、春秋战国时期,有利于结束分裂混乱局面,走向统一的因素

(1)诸侯国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的趋势。 (2)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3)各国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促进了旧制度的瓦解崩溃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变法中秦国势力的强大为统一准备了条件。

(4)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

(5)战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6)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9、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呈现的两个显著趋势

(1)由分裂走向统一。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大国兼并小国,诸侯数目逐渐减少;战国时,较大的诸侯国只剩下齐楚等七国,七国继续进行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富强.秦王嬴政经大规模兼并战争,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

(2)由奴隶制瓦解到封建制确立。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私田增多,鲁国首先采取按亩收税的方法,承认土地私有。一些贵族将土地出租,收取地租,转化为地主,奴隶转化为农民,井田制瓦解,意味着奴隶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推动下,各诸侯国经过100多年的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封建制度最终确立。

10、百家争鸣与欧洲文艺复兴有何异同 (1)相同点:

①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都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产生巨大反响的产物。如中国的封建生产力发展和封建生产制度确立;西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与发展。

②都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如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和西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③都属于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和历史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④在新思想成就中,都突出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巨大的作用。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倾向突出;西欧形成了“人文主义”的思想。

(2)不同点:

①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不同。时间相距近千年,地处西欧与东亚。

②发生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铁器时代,西欧处于封建社会瓦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

③主要打击的对象不同。中国的斗争矛头是奴隶制残余;西欧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天主教会。

④新思想的阶级性质不同。中国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和小生产者;西欧代表新兴的资产阶级。

11、孔子、孟子、唐太宗、明太祖的重民思想及其产生的背景,并谈谈对这一思想的认识。

⑴背景:

①春秋时期,由于奴隶的处境悲惨,不断反抗,奴隶制逐步瓦解。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德治民。

②战国时期,封建制确立,小生产者大量出现,封建经济发展。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人民的力量不可忽视,主张实行仁政,使农民有—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减赋。

③隋炀帝推行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唐朝建立。唐太宗认识到人民力量伟大,君与民是舟与水的关系,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得到土地,保证了生产时间。

④元末的黑暗统治和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明太祖建立明朝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采取有利于农民生产的措施。

⑵认识:历史上统治阶级的重民思想主要着眼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但有利于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能力提升】

1、(01全国春季2)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 *A.民贵君轻 B.人应互爱互利 C.反对掠夺战争 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2、(02上海历史3)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3、(02苏粤1)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4、(02天津13)“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5、(03江苏1)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6、(04上海3)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7、(04广西1)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思想家是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8、(04上海2)就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而言,下列哪方面的证据应当最具有说服力?

*A.古籍的记载 B.屈原的作品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的解释 9、(04天津16)中国古代记载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著作是

*A.《墨子·墨经》 B.《梦溪笔谈》 C.《营造法式》 D.《天工开物》

10、(05江苏2)孔于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1、(2006年上海)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孙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12、(2006年上海)早在先秦时期,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就文学而论,北方注重说理,南方倾向抒情。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境界,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

A.中原 B.齐鲁 *C.楚地 D.巴蜀 13、(07广东单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14、(2007上海历史19)当代历史学家开始关注“忧愤”这一情感因素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如果你要选择“忧愤之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合适的人物是

A.邓世昌 B.林肯 C.拿破仑 *D.屈原

15、(07全国II综12)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16、(07四川综23)图7反映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四川地方特色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④

17、(08全国II12)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18、(08全国I1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以下都表示“阴”的方位是

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

19、(08海南2)“奉法者强,是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 B.孟轲 C.荀况 *D.韩非

20、(08四川12)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1、孟子曰:“天下恶乎定?定于一。”荀子曰:“四海之内若一家。”主要反映了当时

A.人民要求“仁政” *B.人民渴望统一 C.民族融合加强 D.社会秩序安定

22、“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也。”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3、《春秋》中“有星孛入于北斗”的记载是世界上最早的

A.日食记录 B.月食记录 C.天象观测记录 *D.哈雷彗星记录 24、“事愈烦而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愈设而敌人愈多”。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

25、春秋末期,某思想家曾言:“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这句话的含义是

A.反映了当时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 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世袭制 *C.否定奴隶主阶级的天命观 D.主张民主,反对专制 26、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兼并战争 B.井田制瓦解 C.地主阶级形成 *D.社会大变革

27、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思想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谈论的问题不同 D.学术思想不同

28、战国时期墨家曾显赫一时,最深刻的社会根源是 A.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深得人民拥护 B.墨子主张选举贤能深得士人支持

*C.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的主张

29、墨子、商鞅、韩非子思想的相似之处是

A.反对兼并战争 B.主张互爱互利 *C.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 D.主张中央集权 30、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用法律代替个人意志的统治

31、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32、关于下图人物说法正确的有:(孔子图,图略) ①生活在战国时期,鲁国人②其思想的核心是“仁”③晚年对《诗》、《礼》、《书》、《易》、《中庸》、《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后被奉为儒家的经典 ④他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A.②④ C.②③ B.①③ D.①④

33、右图(《蒙娜丽莎》)所反映的指导思想与我国孟子的“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

A.反对封建制度

*B.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重要作用 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

34、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四处游说、讲学,他们的共同点是 A.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维护社会新秩序

C.追求社会安定,要求与民休息 *D.要求建立理性社会

35、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观点,它被后世哪位封建帝王所经常引用

A.汉武帝 B.宋太祖 *C.唐太宗 D.康熙帝

36、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许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

括下列

①以德治国 ②依法治国 ③轻徭薄赋 ④“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37、(04上海28)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见图)。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

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

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年。”

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 答案:

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后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 子是儒家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

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

38、(04广东29)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

答案: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废除旧贵族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和赐给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家统一派官治理。

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促进先进生产方式的确立,使秦国迅速强盛。

39、(2007上海历史33)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端,即对他人苦难的同情,对不义之事的羞辱,辞让的心情及辨别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主张民贵君轻;又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问题:(6分)

(1)文中哪些属于史料? (抄在答题纸上)(2分)

(2)文中哪些属于史料解释? (抄在答题纸上)(2分) (3)文中哪些属于历史评价? (抄在答题纸上)(2分)

答案:(1)史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史料解释:民贵君轻。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 (3)历史评价: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

40、(07重庆综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堂,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4分)

答案:(1)“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第二单元 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单元概括】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得到了初步发展。

秦国在终灭掉六国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到西汉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在经历了春秋战国长期的民族融合之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但由于秦朝的暴政很快被秦末农民起义所推翻。西汉初期历任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安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出现“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达到了繁盛时期。强盛的西汉有能力平定北方边患和支持对外交往,开通了欧亚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汉在吸收先秦时期文化的基础上,使得秦汉时期文化出现了更为繁荣的局面。

这一时期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表现在:

经济上: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取得成就,为后世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政治上:国家长期统一,几度出现强盛的局面。秦朝开创的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两汉时期得到巩固,我国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初步发展,国家版图大大开拓。对外交往初步发展。官僚制度取代世卿。刺史制度、察举制、郡县制和封国制不断发展;封建制度的弊端开始显露:外戚宦官专权问题、豪强地主问题、土地兼并问题等。

民族关系上:由于对匈奴和越族的征服以及对西域和西南的经营,使边疆得以开发,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因而以汉族为主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初具规模。

文化上:秦汉文化具有突出的特点;科技成就突出,出现了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统治者加强了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外来思想文化(佛教和与之相关的文学艺术)开始传入中国;与“君权神授”等封建迷信思想相对,产生了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史学、文学、雕塑和绘画成就突出。

考点6 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考点要求】

秦朝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末农民起义 【重点难点】

秦统一的原因和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整体概括】

秦王嬴政当政后,经过10年兼并战争,先后灭掉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愿望。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秦统一后,对人民实行残暴的统治,给人民带来无比的灾难。前209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统一 → 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知识归纳】 一、秦的统一

1、秦统一的条件(原因) (1)客观: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主观:秦国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国家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秦国成为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②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③个人因素:嬴政的雄才大略

2、经过:①灭六国——统越族——统西南——北击匈奴; ②完成统一时间:公元前221年。

————平越族:开灵渠,设三郡,迁人口(劳动力),传牛耕、铁农具,开发边疆,促民族融合。

————击匈奴:取河套,保边民,移民,开发边疆。

————修长城:抵御了匈奴等少数民族的骚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它闻名世界,是人类文明的一份宝贵遗产。但一定程度上隔绝了中国人民与北部少数民族的往来,不利于民族融合,它是统治阶级滥用民力的产物,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3、秦朝疆域四至:东临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长城一带。(熟记秦朝疆域图)

4、秦统一中国的意义:秦灭六国,无论对于当时,还是对于后世,都有重大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使“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们的愿望。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含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的三公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其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而掌握人事大权,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制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1、政治上: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建立中央和地方官制和行政机构: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县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中央和地方官吏都由皇帝任免。

③颁行秦律,(《田律》最早提出保护环境)集中体现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律令的制订有很大影响。

★丞相的演变 也称宰相。始于战国,为百官之首。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集团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但也有居丞相之位而无实权的。西汉初年,称为相国,后改丞相,与大太尉、御使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改为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或称丞相,或改司徒或称大丞相、相国,废置不常,均由权臣担任。南宋孝宗时,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代中书省置右、左丞相(蒙古族尚右);行中书省也各设丞相或右、左丞相,实际上是行省的行政长官。明初曾设丞相,不久即废。

2、经济上:①实行土地私有制;②统一度量衡;③统一货币;④统一车轨、修弛道。

3、文化上:

①书同文,以小篆为标准字体; 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③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 ★对“焚书坑儒”的评价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文化专制,它表明秦朝不仅要取缔与当局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要求在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进一步确立法学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朝统治。

“焚书坑儒”虽对巩固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整体上看却适得其反,因为不同学派、学术观点不是单靠行政高压手段所能统一的。焚书坑儒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和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用来巩固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秦始皇没有认识到守成与

进取不同,应变换指导思想,采用不同的统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学说,一味强调法治,结果更是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促成阶段矛盾激化。

4、专制主义形成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形成原因:

①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②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 ③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特点:

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的官吏而掌握了人事大权。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诸侯制度系统更能有效地行使统治权,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影响:

⑴积极:①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独立和保障经济、文化发展。

⑵消极:①这套制度愈严密,人民所受压迫也愈严重。②君主专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沿革:这一制度初步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朝,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三、秦末农民起义 1、原因:

①暴政:表现为徭役繁重、刑罚严酷、赋税沉重。 ②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 2、经过:

① 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响应——秦朝灭亡。 ② ②灭亡时间:公元前207年。 3、意义:

①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汉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②首创精神,树立榜样;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对汉初“布衣将相”的影响。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①完成统一,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开创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为后世封建统治者继承和发展。 ③秦因暴政而亡曰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吸取,促成两汉初年兴盛局面的出现。

④修筑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最雄伟的建筑之一。 【知识拓展】

1、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其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封建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控制一切军国大事,地方一切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

⑵战国时的韩非提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践了韩非的理论,通过创行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开创专制主义中

央集权国家制度的早期模式,保证了中央政令的贯彻,还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⑶汉承秦制,刘邦承袭了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经惠、文、景帝,到汉武帝时,通过解决王国问题,进一步控制了地方政权;又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⑷这一制度对封建社会的影响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建立在封建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政治、经济的需要,在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发展社会经济、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等方面起过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它容易产生和延续腐败和专权现象,在思想文化控制、兵役徭役制度等方面起了消极作用,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其积极意义日益减少,弊端日益加重

2、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⑴积极方面: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符合人民的愿望,也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②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和驰道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③统一文字等措施促进了文化的统一,为华夏文明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积极作用。

④修筑长城、出击匈奴,对中原经济的发展起到保护作用。

⑤首创的一系列中央集权措施,对后世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⑥专制统治为后世专制主义的推行提供了一份蓝本。

总结:秦始皇作为一代君王,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功大于过。 ⑵消极方面:

⑦滥施刑罚,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激化,是暴君的典型。 ⑧“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既是愚民政策的表现,又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附: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必须始终坚持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同时也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历史的最起码要求;必须将人物本身置于其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不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而苛求于古人;必须根据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功过是非给出结论性的评价;应注意结合其他评价标准,力求全面、客观、准确。

【能力提升】

1、(04全国二12)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A.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隋朝 2、(04全国二16)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 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

3、(04全国三16)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原因是 *A.儒生攻击郡县制,非议秦始皇 B.儒生主张“非攻”,反对兼并战争 C.秦的暴政与儒家仁政思想相抵触

D.儒家的仁爱主张不利于秦始皇横征暴敛

4、(04全国四20)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迫使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B.提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 *D.推翻了秦始皇的统治 5、(05上海2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6、(05天津15)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7、(06年上海)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8、(06年上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群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9、(06年广东历史卷)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版图始于 A.西周 *B.秦汉 C.西晋 D.隋唐中学 10、(06年上海)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光武中兴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11、(06年上海)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代墓葬,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朝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 12、(07广东单)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D.用泥制陶的事实

13、(07江苏2)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A

14、(07海南历8)图3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座墓葬中出土的丝织品,上面用当时通行的字体抄写了一部典籍,它应该抄写于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5、(08江苏单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16、右图是秦统一六国货币示意图,观察图片,你认为以“秦圆形方孔钱”为统一标准的主要理由是

*A.携带方便 B.大小适中 C.形状合理 D.工艺精美 17、文学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主要反映了 A.长城给当地百姓生活带来不便 B.秦朝修长城不能得人心

C.长城是秦朝统治政策的失误 *D.修长城成为秦朝暴政的一个缩影 18、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 D.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

19、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史实的一项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C.“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D.“四维不张??故万民离叛。”

20、贾谊(公元前200年——前168年)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由于下列军事行动造成的

*A.蒙恬率军北击匈奴 B.卫青、霍去病出击西南 C.窦固率军出击匈奴 D.窦宪带兵出击匈奴

21、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清朝实行“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控制知识分子 *B.加强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压制思想自由

22、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 *A.封建制度日趋完善 B.儒法两派之争已有分晓 C.“仁政”取代“法治” D.封建统治思想日渐成熟

2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政治改革 平定山东 B.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C.焚书坑儒 农民起义 D.农民起义 刘项文盲 24、秦朝的暴政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最根本的是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困苦 *D.生产力严重破坏

25、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有

①加剧了知识分子与秦朝的对立 ②开创了封建专制迫害知识分子的先例 ③摧残了文化 ④钳制了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④

26、(05全国二39)在历史上,以图8所示地区为中心,兴起了强大的秦国。秦实现全国统一,但二世而亡。

(3)从经济的角度分析秦国强盛的原因。(8分) 答: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一系列措施,促进秦国经济发展;郑国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4)简述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所采取的政策措施。(6分)

答: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统一国轨,修驰道。

(5)指出导致秦朝速亡的经济原因。(6分 ) 答:徭役繁重,赋税沉重,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考点7 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考点要求】

刺使制度、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 【重点难点】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西汉刺史制度建立的时间、职权和东汉刺史职权的变化;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和汉武帝解决封国问题的两大措施及其结果;汉朝察举制的性质、作用和东汉前、后期察举制主要依据的变化;两汉编户齐民的概念、身份和负担。

【整体概括】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汉朝在废除苛法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在监察、选官、税收等方面有所发展,使得两汉社会的制度比秦朝更加完备。

【知识归纳】

一、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1、监察制度——刺史制度:

①实行:汉武帝时实行的监察制度,全国分为13州,每州派一名刺史进行监察,没有固定的治所,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②职权: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官吏

③发展:东汉时监察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定期巡行郡国,检阅刑狱,考察官吏政绩,年终上奏皇帝,有固定的治所,开始掌握军队。东汉末年改为“州牧”,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④实质:是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的监察制度 ★两汉时期监察制度的评价

①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 ②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借鉴。(积极)

③不过,封建的监察机构本身是官僚机构的组成部分,它不可能根除官僚主义的种种恶习,也不可能摆脱官僚制度弊病的制约,从而导致监察部门的腐败,这是必然。(消极)

★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制度的演变

秦:中央设御史大夫,地方设监御史。

西汉:汉武帝设州(13州)为监察区,设刺史进行监察,级别不高,可监察诸侯以及地方高官,后刺史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

东汉:加强监察制度。

北宋: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明: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增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百官与平民

2、地方行政——郡国并存:

实行:西汉初年王国问题形成:封国分王国和侯国,王国与割据无异;侯国相当于县,无治民权,受郡监督;

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影响:后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形成威胁,形成了“王国问题”

解决: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注意《西汉郡国交叉局部示意图》:此图揭示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此时的州不是地方行政区域,而是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监察区

3、选官制度——察举制:

发展:①西汉:汉武帝时,建立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其中察举是两汉最主要的选官途径;②东汉:注重孝廉一科,先是乡党声望,后是门第族望,累世公卿因此形成和发展。

目的: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实质:是一种选官制度

二、两汉时期的经济制度:税收制度--编户齐民: 目的:加强对百姓的控制

内容: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和雇农等,被称为编户齐民,有独立身份,隶属地方政府,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赋税、徭役、兵役等。人口税和更赋很重

实质:成为征收赋税的依据

影响:编户制度推行后,解决了隐蔽人口的现象,国家能够控制赋税的交纳,促进了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但编户制度实行后,人口税加重,地主将赋税分摊在农民身上,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西汉赋税制度的内容

①田租——土地税。自战国以来,均为“十税一”。后来刘邦称帝,减为“十五税一”。

②算赋和口赋——都是人口税。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人每年纳一百二十钱(一算),因称算赋。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纳二十钱。

③更赋——代役税。西汉规定,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卒或卒更。不服役的,每月出钱二千,叫做践更。每人每年还要戍边三天,不服役的,出钱三百,叫做过更。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与中央集权的关系

①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中央控制地方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②汉武帝“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了中央集权。

③察举制在西汉中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控制了人才的选拔,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

④编户齐民制度增加了国家的赋税,巩固了统治。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特点:汉承秦制,又有所损益发展变化。

“汉承秦制”的主要表现:

①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②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发展为刺史制度,监察郡国等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③承袭秦朝的郡县制,郡守县令的任免权归皇帝。

④承袭秦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知识拓展】

1、监察制度和刺史制度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它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确立于西汉,东汉时有了新发展,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

⑴秦朝设御史台,御史大夫是副丞相,供内廷差遣,又握有监察行政官吏之权。

⑵西汉初期,“汉承秦制”。至汉武帝时,建立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主要表现在:

①分全国为十三郡,置刺史巡视以监察郡县长官; ②采用“以小驭大”的原则,位卑而权重;

③制定对地方监察的“六条”标准,包括违法乱纪、以权谋私、以权代法、制造冤狱、任人惟亲、纵容子弟为非作歹、收受贿赂等内容。这对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代统治者所借鉴。

⑶东汉时期,刺史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后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⑷中国封建社会各朝代,都设置了完备的监察制度。 ⑸封建社会的监察机构本身是官僚机构的组成部分,它不可能自外于官僚主义的种种恶习,也不可能摆脱官僚制度弊病的制约,从而导致监察部门的腐败,这是必然的。

2、西汉与秦朝相比,在哪些方面既有继承,又有明显发展

1)在政治上,西汉继承了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其明显的发展表现是在专制主义方面突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宣扬皇帝的神圣性;提倡儒家学说,实行思想上的统一,从而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2)在经济上,对农民赋税的征收和兵役、徭役的负担有了更严密的组织办法,实行编户制度。对农民剥削的数量比秦朝有所减轻,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在民族关系上,秦朝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西汉时,中原和西域各族,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都得到加强。

4)在思想文化方面,秦朝采取法家思想,焚书坑儒;西汉则吸取法家、道家的合理成分,先实行无为而治,后又改造和发挥儒家学说,强调天人合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对比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在政治政策、民族政策和经济政策方面有那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⑴政治方面:

相同点是:他们都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对社会的思想控制。

不同点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点是消弱诸侯王的势力。秦始皇没有。在思想控制上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而汉武帝则是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尊儒尚法的两手政策。

⑵民族关系方面:

相同点:①他们都以战争方式打败匈奴。②他们都注重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不同点是:汉武帝还加强了与西域地区各民族的联系。 ⑶经济方面:

相同点:①他们都注重发展经济,并注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改革和推行全国统一的货币。②他们都因对外战争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而造成对生产的破坏。

不同的是:秦始皇的残暴剥削不断加重而激化了阶级矛盾。而汉武帝后来有所调整、使西汉统治稳定下来。

【能力提升】

1、(02苏粤2)下列各项,属于人头税的是:①算赋 ②口赋 ③调 ④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文综)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 C.“性善论” *D.“大一统”的思想

3、(02广东)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4、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 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5、西汉实行秦朝就有的编户制度,是为了

*A.控制和剥削人民 B.恢复和发展生产 C.防止农村人口外流 D.合理使用劳动力 6、封建国家进行赋税制度改革的出发点是要解决

①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②封建国家与农民的矛盾 ③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 ④国家财政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04全国二17)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 *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 D.创设御史大夫

8、(04江苏) 下列政治举措中,不属于汉武帝时代的是 A.实行刺史制度 *B.设置西域都护 C.实行察举制 D.颁布“推恩令” 9、(2006年天津卷)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10、(07全国I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11、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编户制 *D.察举制 12、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相似之处有

①建立封建王朝 ②派兵攻打匈奴 ③加强思想控制 ④巩固中央集权 ⑤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3、西汉时,秋收刚结束不久,王老汉就唉声叹气,原因是刚到手的粮食又上交了。当时王老汉可能缴纳 ①田租 ②人口税 ③更赋 ④田亩附加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4、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封建中央政权的政治制度有哪些重要的调整变化?这些调整变化分别体现了什么治国思想?试评价其各自得失。

答:(1)秦统一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地方实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西汉武帝时,改革官制,在全国设立十三州刺史,实行察举制选拔人才,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

(2)秦朝是法家思想。汉武帝独尊儒术,但在尊儒的同时尚立法。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

(3)评价:秦朝封建政治制度的确立,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加重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并引发了暴政。西汉实行的大一统,巩固了政治统一,但长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考点8 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

【考点要求】

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 【重点难点】

匈奴政权的建立及其性质;西汉与匈奴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事件;匈奴分裂的时间及其与东汉的关系;两汉反击匈奴的主要将领;张骞通西域的目的、时间及其意义;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和意义;班超经营西域的时间和意义;汉武帝对西南夷和百越的统治。

【整体概括】

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统治者加强了对周边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管理和控制;促进了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原先进技术传到边疆地区,加强了民族融合,推动了边疆地区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知识归纳】

一、北---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兴衰:

秦始皇派兵击退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抵御其南下;秦汉之际,匈奴首领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建立强盛的奴隶制国家;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2、两汉与匈奴的关系

(1)第一阶段: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原因:匈奴力量很强,而西汉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经济凋敝,国力薄弱,百废待兴。

影响:有利于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增强国力。

(2)第二阶段: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

原因: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有力量打败匈奴。

影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郡威胁,有利于边疆的开发。

(3)第三阶段:西汉后期又采取和亲政策,汉元帝将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

原因:匈奴内乱,西汉后期杜会问题严重,也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 影响:终止了汉匈间的连年战争,双方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和睦相处,密切了汉匈关系。促进匈奴社会文化发展与民族融合。

(昭君作为和平使者出塞以后,汉朝与匈奴之间50年左右未爆发战争,边疆地区出现了“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人民炽盛,牛马布野”的和平景象。)

(4)东汉初期匈奴分裂,南匈奴内迁,北匈奴居蒙古高原,南下骚扰,控制西域各族。东汉政府先后两次窦固、窦宪率兵大败北匈奴,最后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二、西北---两汉同西域的关系 ★西域的地理含义:

“西域”一名始见于《汉书·西域传》,其所指的地区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指葱岭以西和以东的广大地区,即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的总称;广义泛指凡是通过狭义的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的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的东部和非洲的北部。当然,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西域,其界限都不是十分精确的。在两汉时期的史书中,经常是两种含义混合使用。

1、张骞两次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开辟了西汉同西域的交通) 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目的是为反击匈奴做准备。 第二次是公元前119年。

意义:①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建立起友好往来关系;②加强了与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封建国家的影响深入边疆;③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和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胡萝卜等传入汉朝种植,西域各族从汉朝得到了纺织品和铁器,还学会了铸造铁器和凿井技术。)

2、对西域的管辖

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②东汉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密切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西域都护 ----是我国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在今新疆境内设置的最高军政首脑。

★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影响

(1)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把先进的汉族文化远播到西北各少数民族,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

(3)加强了与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民族友谊,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大团结。

(4)开拓了丝绸之路,既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经济,又使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5)开拓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和大秦安敦王朝送礼给汉桓帝,是中国古代同欧洲外交的开始。

三、对西南和东南地区的管辖

西南:西南各民族被统称“西南夷”,主要的有夜郎。西汉汉武帝在位时,在西南设郡,突出史实是武帝赐予滇王的“滇王之印”和封夜郎侯为王。

东南:汉朝时的“百越”指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汉武帝在位时,设郡管理。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发展的原因:①国家统一;②经济发达;③文化繁荣;④统治者采取有效政策;

2)特点:①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②加强了对边疆的开发;③促进了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3)影响:①促进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初步形成;②带动了对外关系的发展。

★如何看待民族关系?

民族关系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战与和两种形态。秦汉时期各民族友好往来和经济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但民族之间战争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这种战争是统一国家内部古代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其性质没有“内”、“外”之别和侵略与反侵略之说,是“兄弟阋于墙”,但有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的区别。判断其性质和作用,要看战争是由什么样的历史条件造成的,是由哪个阶级进行的,是为什么而进行的。匈奴贵族统一了蒙古高原,对蒙古高原的开发做出了贡献,但是匈奴贵族对秦汉北部边郡的掳掠,威胁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人民的安全,秦汉对匈奴的反击战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知识拓展】

1、秦汉时期民族融合、民族关系的特点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时期。由于中央政权的强大,民族交往常以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的开发、设立机构进行管辖为主要形式。一方面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传入边疆地区,带动了当地生产力的进步。另一方面,中原地区也吸收了少数民族的长处,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民族间的战争也是促进民族融合的一种特殊方式,战争过程中,人口流动,客观上造成了接触和交流。秦汉时期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之间时战时和,但民族融合是历史的主流和趋势。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体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

(1)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如秦征服越族地区,设三郡,迁人口,铁器技术传入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和发展;汉武帝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了内地与西南各族的联系。

(2)西北部地区的贸易和交流频繁,主要表现在两汉与西域的关系上。 (3)北方边境战事不断,主要是中央政权与匈奴族之间的战争。 2、秦汉时期,内地的先进文化是怎样向边疆地区扩展 ⑴秦朝:

①秦派蒙恬率军夺回河套地区,在那里建城设县,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发展生产。

②派史禄开凿灵渠,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设桂林、南海、象郡,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与越族杂居,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越族地区,促进了当地生产的发展。

⑵汉朝:

①西汉政府派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内地和西域的联系,内地的丝织品、铁器及铸铁和凿井技术传到西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②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③东汉班超经营西域、重建西域都护,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④汉武帝时派人到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设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3、为什么说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有着新的发展: ①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加强了边防建设,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治理河套;设置“三郡”,加强南疆建设,初步奠定了祖国的疆域,这些都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使全国形成了共同的经济区域,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心理状态,加强了民族凝聚力,为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西汉对匈奴由和到战,安定了北方边郡,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发展;同时,对西域加强了交往,设西域都护加强了管辖,这有利于汉朝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对西南地区,西汉也设置郡县,加强了联系。

③东汉继续对匈奴用兵,安定了北部边郡;派班超经营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联系和管辖。因此,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能力提升】

1、(04广西2) 秦汉之际北方游牧民族中势力最强大的是 *A.匈奴 B.鲜卑 C.突厥 D.乌桓 2、(04全国四16)西域的葡萄、石榴陆续移植内地是在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04全国四17)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南下与汉人杂居发生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4、(05全国一13)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滇王之印”]的印文。该印是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5、(07上海历史3)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吃葡萄、喝肉羹 B.盖棉被、穿绸衣 C.放鞭炮、听说书 D.抽卷烟、烤甘薯

6、(07北京综12)在图中Ⅰ期(前223年-后1年),南下进攻的民族是 A.山皮 *B.匈奴 C.突厥 D.回纥

7、(08广东文基19)下列有关汉代长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与居住区隔开 ②有专门官员管理 ③又叫草市 ④开市闭市有严格时间规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苏武牧羊的故事众所周知,它体现了西汉与哪一民族的关系 A.西域各族 B.越族 *C.匈奴 D.鲜卑 9、昭君出塞最直接的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融合 B.促进了匈奴封建化的进程 *C.使汉匈和睦相处四十多年 D.开创了“和亲”的先河

10、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加强了对南方的管辖,其中在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秦二世 C.汉高祖 *D.汉武帝 11、对张骞通西域评述,正确的是

①获得了大量前所未有的西域资料 ②促使中原同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③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 ④奠定了对西域管辖开发的基础。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汉朝形成丝绸之路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与西域的关系 *C.甘英沟通与大秦的关系 D.西域督护的设立

13、“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苏武说:通个屁!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李广说:我还打;昭君嫣然晕笑,遂天下太平。”这是《杂文月刊》刊登的一篇诙谐有趣的杂文中的一句,它所反映的主要史实是

A.西汉推行尚武的对外扩张政策 B.西汉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C.西汉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D.西汉与匈奴关系的发展历程 14、“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首诗高度评价了王昭君是由于

A.对汉代和亲政策的肯定 B.王昭君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幸福

C.昭君出塞消除了外敌的威胁,是民族英雄 *D.昭君出塞改善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15、汉朝形成丝绸之路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 B.张骞沟通与西域的关系 *C.甘英沟通与大秦的关系 D.西域督护的设立 16、(01上海37)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 加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西汉与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5分) (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 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复原后, 意外的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见右图)这引起人们 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人?是古代中亚人?是

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 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3分) (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 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1分)

(4)揭开这一迷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4分)

答案:

(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能西域、丝绸之路、西域特产传内地、西汉技术入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等,以上几点每点1分,5点以上给5分。

(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1分)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2—3分); (3)能正确对主尖和概括其历史意义(1分),如:假定为今新疆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1—4分)如:可以从老山汉墓中继续查找(1分);到西域实地考查研究(1分);查阅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1分)如具体答《史记》、《汉书》等资料;民间的史料;国外记载的资料等;(2分)(如答从西域民族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上来旁证,或其他合理的方法,可酌情加1—2分)

17、(05全国三39)材料一:《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是水草,冬温夏凉,直畜牧。”匈奴歇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旋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结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回答:(1)材料一中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于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6分)

答: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 答: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 答: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 18、(05上海历史28)匈奴的西迁与汉人的南移

材料一:在欧洲,有人认为今天的一部分匈牙利人是西迁的匈奴族后裔。这些匈牙利人的长相与一般欧洲人明显不同:他们的民歌曲调与我国陕北、内蒙相似;他们也像陕北人一样吹唢呐和剪纸,甚至说话的尾音也有点相似。

材料二: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口南迁。科学家试图用“基因解码”的方法研究北方移民如何改变南方人的遗传结构,并已得到初步的研究成果。

问题:(6分)

(1)匈奴西迁开始于哪个朝代?原因是什么?(2分) 答:东汉或汉朝;窦宪打败北匈奴或汉军打败匈奴。

(2)中国古代史中原始地区有过哪几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3分) 答:汉代末年、魏晋时期、唐代中后期、宋金对峙时期。

(3)上述两则材料用了民俗调查、基因分析等研究方法,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用哪些方法研究人口迁徙问题?(1分) 答:文献查阅(家谱、言志、专著)、实物(碑刻)、实地调查等。 19、(08广东单26)(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指出情况表 单位:钱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赋 田租(上缴283 同上 实物) 算赋和口赋406 (上缴货币) 役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 食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衣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2分)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 经济形式。。(3分)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好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3分)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纳钱代役的情况:8500—(283十406+2300十4918+2732十300)=2439(钱),即亏2439钱;亲身服役的情况:8500—(283+406+4918+2732+300)=139(钱),即亏139钱。 (2分) (2)农民收入不敷支出;衣着消费比重较高;为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农闲纺织。 (3分) (3)部分赋役项目征收货币,农民只有将产品投放市场才能换取货币去纳税(2分);农民的剩余产品投放市场,也是商业繁荣的可能原因。(1分) (4)不成立(1分)。西汉的商业繁荣部分由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所推动;西汉的商业与催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业有本质差别(2分);材料中看不见雇佣关系(2分)。

(3)上述两则材料用了民俗调查、基因分析等研究方法,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用哪些方法研究人口迁徙问题?(1分) 答:文献查阅(家谱、言志、专著)、实物(碑刻)、实地调查等。 19、(08广东单26)(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指出情况表 单位:钱 项目 数量 备注 收入 粮食 8500 折算为货币后的大致值 支出 赋 田租(上缴283 同上 实物) 算赋和口赋406 (上缴货币) 役 兵役和徭役 2300 除部分兵役必须亲身应役外,其余可亲身应役或上缴货币代役,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 日常开支 食 4918 据战国比例推算 衣 2732 同上 祭祀等仪式 300 以战国数据为参考 ——资料来源:《汉书·食货志》;《《居延汉简甲乙编》释文》 注:秦汉史料中典型的家庭是五口之家 问题 :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2分)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 经济形式。。(3分) (3)西汉在耕织经济体系下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商业繁荣现象。根据材料好问题(2)中的信息,简要分析西汉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形式如何促进商业繁荣。。(3分) (4)有人认为,西汉商业繁荣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据问题(3)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5分) 参考答案: (1)纳钱代役的情况:8500—(283十406+2300十4918+2732十300)=2439(钱),即亏2439钱;亲身服役的情况:8500—(283+406+4918+2732+300)=139(钱),即亏139钱。 (2分) (2)农民收入不敷支出;衣着消费比重较高;为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农闲纺织。 (3分) (3)部分赋役项目征收货币,农民只有将产品投放市场才能换取货币去纳税(2分);农民的剩余产品投放市场,也是商业繁荣的可能原因。(1分) (4)不成立(1分)。西汉的商业繁荣部分由赋役政策和耕织经济所推动;西汉的商业与催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业有本质差别(2分);材料中看不见雇佣关系(2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i6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