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

更新时间:2023-12-09 06: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核办法

考试大纲 现代部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 总学时数:100课时 学分:6学分

一、考试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地、科学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系统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及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识记内容: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新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戏” 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 林(纾)蔡(元培)之争 《学衡》派 《甲寅》派 易卜生主义 “五四”前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 文学研究会 创造社 语丝社 浅草—沉钟社 新月社 湖畔诗社 进化论 历史的文学观念论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思考题:

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 4.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第二章 鲁迅(一) 识记内容:

鲁迅生平概略 鲁迅主要著述的书名与大致内容 思考题:

1.怎么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2.试分析《呐喊》《彷徨》表现生活的视角与小说的结构模式。

3.对《阿Q正传》有哪些不同的解析?试举三种说法,指出其解析的角度和根据,并加以评论。

4.略评《朝花夕拾》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小说(一) 识记内容:

小说界革命 林译小说 问题小说 叶圣陶的《隔膜》与《火灾》 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定义 自叙传 庐隐的感伤小说 许地山的宗教小说 废名的《竹林的故事》

思考题:

1.概述“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主要流脉与开放性状况,并和古典小说比较,。简要说明初期现代小说在叙事结构和文体方面的创新。

2.以冰心的《超人》为例,分析“五四”时期问题小说兴起的原因及其作为一种写作风潮的时代特征。

3.试评郁达夫小说的时代心理内涵与艺术个性。

4.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是如何界定“乡土文学”的?试结合王鲁彦、台静农或其他作家的创作,来评析20年代乡土小说的流派特征。

第四章 通俗文学(略) 第五章 郭沫若 识记内容:

《女神》的产生和影响 泛神论 自由体诗 《瓶》 《三个叛逆的女性》 抗战时期郭沫若的六个历史剧 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原则

思考题:

1.试论郭沫若《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2.简评泛神论对郭沫若早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并说明郭沫若如何代表“五四”时代的精神特征。

3.简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新诗(一) 识记内容:

诗界革命 胡适《论新诗》《尝试集》 初期白话诗 自由诗 北大歌谣研究会 湖畔诗人 小诗体 前期新月派 纯诗 早期象征诗派 思考题:

1.以初期白话诗、郭沫若等的自由诗、前期新月派以及早期象征诗派为主要的点,大致勾勒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潮流彼此间的承传关系。

2.简评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及其文学史意义。 3.简评新月派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创作实践。

4.评析李金发的《弃妇》,并由此论述早期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及其在新诗艺术发展中的价值。

第七章 散文(一) 识记内容:

《新青年》随感录 美文 言志派散文 废名气 冰心体 《缘缘堂随笔》 英国Essay的影响 《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 语丝文体 现代评论派 《西滢闲话》 思考题:

1.鲁迅在30 年代曾这样评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试借用鲁迅的评价,并结合代表性的作家作品的分析,说明五四散文格外发达的状况及其原因。

2.试评周作人的散文观,及其小品创作的主要特色。

3.从散文语言运用和文体创造方面比较评析冰心与朱自清的创作风格异同。

第八章 戏剧(一) 识记内容:

春柳社 文明戏 旧剧评议 国剧运动 民众戏剧社 上海戏剧协社 爱美剧 小剧场运动 第四堵墙 胡适《终身大事》 洪深《赵阎王》 南国社

思考题:

1.简评田汉早期戏剧的基本主题与艺术特色。 2.简评丁西林对现代话剧艺术的贡献。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识记内容:

“革命文学”的倡导、 普罗文学、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后期创造社、 太阳社、左联、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左联的代表性刊物、文艺大众化运动、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拉普、 文艺自由论及第三种文学论、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的传入、刘西渭的《咀华集》

思考题:

1.简述30年代初鲁迅与新月派的论战。

2.简评“京派”(可以朱光潜、沈从文等为中心)的文学观。 3.应如何评价“左联”的历史贡献?

4.联系创作,概述30年代左翼、京派与海派三大文学派别(潮流)之间对峙与互相渗透的状况。

第十章 茅盾 识记内容:

社会剖析小说、《蚀》三部曲、两类形象系列、 农村三部曲、 作家论。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在30年代开创了新的文学范式?

2.茅盾曾自评其《子夜》说“吴荪甫的悲剧中是带有某些悲壮性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评说?结合对作品的分析,阐明你同意或不同意的理由。

3.试从题材、人物塑造、结构和心理描写等方面,评论《子夜》的艺术特色。

第十一章 老舍 识记内容:

老舍的早期小说、《离婚》、《四世同堂》、 京味小说。 思考题:

1.试分析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构成,并阐说其创作的文化批判视野。

2.试评《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 3.分析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

第十二章 巴金 识记内容:

《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家》为代表的“青春型”创作、 “平民史诗”。

思考题:

1. 简评巴金小说《家》中的觉新与觉慧两位人物形象。 2. 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的性格内涵。

3. 结合具体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前期与后期创作风格的异同。

第十三章 沈从文 识记内容:

沈从文表现“湘西世界”与讽刺“都市病”的代表性作品、《湘行散记》等有代表性的散文。

思考题:

1. 试评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

2. 结合具体作品,比较评析沈从文写湘西与写都市这两副笔墨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

第十四章 小说(二) 识记内容:

华汉《地泉》三部曲及重版序、革命的罗曼蒂克、“革命+恋爱”小说、 “左联”青年作家小说、 东北作家群、大河小说、 京派、 海派、 新感觉派。

思考题:

1. 简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的矛盾性与时代色彩。 2. 比较分析沙汀与张天翼的讽刺艺术。

3. 评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内涵与文体特色。

4. 为什么说30年代上海风行的“新感觉派”是现代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流派?

5. 比较评析沈从文、芦焚与废名笔下的乡土田园艺术世界。 6. 略评李颉人《死水微澜》中的蔡大嫂的形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hy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