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重点整理

更新时间:2024-01-31 14: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商品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 商品的特征

1.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2. 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3. 为交换而生产,而且必须通过交换达到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通过市场交换,进而能够满足人们某种社会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一种特指范畴的产品

? 使用价值一般是指物对于人或社会的正面价值。

? 使用价值的本质: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表示物为人而存在。

? 物及其属性本身还不是物的使用价值,物和它的属性只是物的使用价值的载体和客观基础。

二、商品使用价值

? 广义概念(商品学研究对象) 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 狭义概念

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商品使用价值的结构系统(*)

1、静态系统

满足需求的性质:物质、精神(文化)使用价值;

主体的社会层次:个人、社会使用价值; 客体的层次:个体、群体使用价值;

客体发生作用的地位:主要、次要使用价值; 实现的客观依据:现实、潜在使用价值

2、动态系统

首先在交换过程中实现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最后在消费过程中实现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

三、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研究对象

? 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2、研究内容

? 在质的方面,其内容主要通过商品质量来体现。 ? 在量的方面,其内容主要是通过商品品种来体现。

? 中心内容是商品品种和商品质量及其系统的微观、宏观管理

3、任务

a) b) c) d)

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 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高低 防止商品使用价值的降低 促进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四、学习商品学作用和意义

一是对于自身消费的有用性,二是对于企业就业的有用性

第二章商品质量

一、质量定义: 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具有: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

1、商品质量

商品质量是商品学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的核心内容,是商品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商品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质量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商品学中所研究的商品质量是一个全面的商品质量

2、保证和提高商品质量的重要意义

“同样的产品比质量,同样质量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比服务。” 1)质量是水平的标志 2)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3)质量是供给的基础4)质量提供效益 5)质量控制市场

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功能保证性、质量指标可信性、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市场适应性、信息服务性等。

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1)科学技术的发展 2)科学管理和员工素质 3)科研与设计 4)原料 5)工艺和设备 6)质量检验 7)包装 8)运输与储存 9)销售服务 10)使用与保养 11)商品的废弃处理

三、商品分类

1、商品分类是根据一定的管理目的,为了满足生产、流通消费活动的全部或部

分需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将一定范围内的商品集合体科学、系统地逐次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细类,乃至品种、细目的过程。

门类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共性对商品总的分门别类,属最高类别,我国商品分 23 个门类。

大类是按商品生产和流通中的行业来划分的,我国商品在门类的基础上分 88 个大类,如五金类、交电类、日用百货类、钟表类、针纺织品类、印刷品类等大类。 中类即商品种类,也称商品品类或品目。是若干具有共同性质或特征的商品总称,它包括若干商品品种。如针棉织品、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 小类是根据商品的某些特点和性质进一步划分的。如针棉织品又可分为针织内衣类、针织外衣类、羊毛衫类等。商品的品种是按商品的性质、成分等特征来划分,是指具体商品的名称,如西服、洗衣机、皮鞋、啤酒等品种。

商品的细目是对商品品种的详细区分,包括商品的花色、规格、品级等,如 180/112 A 型男西服、 23 号女式高跟皮鞋等。

2、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 可扩展性原则 兼容性原则 唯一性原则

3、商品分类的方法

一、线分类法

线分类法也称为层级分类法,它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按选定的属性或特征层层依次划分,并编制成一个大类、中类、小类、品种等不同层次构成的分类体系。

线分类法的特点: 1.优点:

信息容量大,层次清楚,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习惯,既适用于手工操作,又便于计算机处理。

2.缺点:

? 一旦分类完成,其分类体系结构便不再能改动,因而弹性较差。 ? 采用线分类法编制商品分类体系时,必须预先留有足够的后备容量

大类 日用化工 中 清洁类商美容类商品 保护类商品 小洗衣类商品 品肥皂 香皂 洗面类商品 洗发类商品 合成洗涤剂 洗餐具类商品 其他

二、面分类法

面分类也称平行分类法,它是把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 根据其本身固有的属性或特征,分成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面。 实例1:玻璃器皿的面分类法

成型方法 装饰方法 用途 吹制品 喷花 食器 压制品 磨花 容器 自由制品 雕花 装饰器 面分类法的特点: 1.优点:

灵活方便、结构弹性好,适用于计算机处理。 2.缺点:

a) 组配的结构太复杂,不利于手工处理,也不能充分利用其信息容量。 b) 一般都把面分类法作为线分类法的辅助。

四、商品分类的标志

1、商品分类的标志是表明商品特征、用以识别商品不同类别的记号。是编制商品分类体系和商品目录的重要依据和基准。

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包括普遍适用和局部适用分类标志 2、选择商品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目的性 稳定性(区分性) 唯一性 层次性或关联性(逻辑性) 包容性 3、常用的分类标志

? 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 以商品原材料作为分类标志 ? 以商品的生产方法作为分类标志

? 以商品主要成分或特性成分作为分类的标志 ? 以商品的知识性及其特点作为分类标志

? 其他分类(以服务特点,对商品进行分类;商品的管理权限;商品质量、市场范围;商品的产地、商品的形状、结构、重量、花色等)

五、商品目录

是指在商品 分类和编码的基础上,用表格、符号和文字等全面记录商品分类体系和排列顺序的书面形式。 1、商品目录与商品分类的关系

没有商品分类,就不可能有商品目录;只有在商品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才能编制层次分明、科学、系统、标准的商品目录。商品分类与商品目录是相辅相成的。商品目录的编制,就是商品分类的具体体现,商品目录是实现商品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前提;是商品生产、经营、管理、流通的重要手段。 2、商品目录的种类 a) 按用途编制的目录 b) 管理权限的目录

c) 产销地区编制的目录 d) 适用范围编制目录

六、商品代码与商品编码

1、商品代码的种类 a) 数字型代码 b) 字母型代码

c) 数字、字母混合型代码 2、商品代码编制的方法如下:

a) 代码结构共分四层即大类、中类、小类、品种,由八位数字组成。门类

另用英文字母表示顺序。

b) 每层均以两位数字表示,从 01-99 。第一、二、三层类目不再细分时,

其代码后面补“ 0 ” ,直至第八位。各层均留有适当空码,以备增加或调整类目用。各层数字为“ 99 ” 的代码均表示收容类目。层内分成若干区间时,每个区间的收容类目一般用末位数字为“ 9 ” 的代码表示。 c) 为满足管理上的特殊需要,第三层设有“开列区”,其类目用“ 01 ” 至“ 09

“表示,可按不同层次重新分类或按不同要求补充设置类目。如贸易粮的代

码为 A01010100 。不设开列区时,第三层代码从“ 10 ” 开始编码,如移动式空调器的代码为 T78031005 。 3、数字代码的编制方法 a) 顺序编码法 b) 层次编码法 c) 平行编码法

d) 企业单位商品目录

4、商品编码概述

商品编码是根据一定规则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以相应商品代码的过程。赋予某一类商品以统一的符号系列(顺序)称之为商品编码。符号系列可由字母、数字和特殊标记组成 。

5、商品分类代码的编码原则 ? 唯一性 ? 简明性 ? 层次性 ? 可扩性 ? 稳定性

? 统一性和协调性

6、1)商品条码是用于表示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的一种模块组合型条码,是计算机输入数据的一种特殊的一种代码,包含有商品的生产国别、制造厂商、产地、名称、特性、价格、数量、生产日期等一系列商品信息。

商品条码是由一组宽窄不同、黑白或彩色相间的平行线及其对应的字符,依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而成的条空数字图形。在国家标准中,商品条码被定义为用于标识国际通用的商品代码的一种模块组合型条码。 条码技术的优越性 2)条码技术的优越性 a) 准确度高 b) 输入速度快 c) 制作容易 d) 设备经济实用 3)条码带来的效益

对制造商:有利于商品出口,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产品有资格进入国内扫描商店,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便于通过扫描销售系统搜集商品信息,了解消费趋势有利于有效地制订生产、销售计划;商品信息的快速收集和分析,有利于商品定价;有利于企业内部的自动化管理。

对批发商:迅速精确得处理订货、送货业务;进行精确、详细的库存管理,防止资金积压;提高对零售业的服务质量;确实掌握商情,提高竞争力。

对零售商:对建立扫描系统的商店,条码给零售商带来以下利益,搜集、运用商品信息,增强获利能力;结帐更加迅速、准确;节省人力,防止柜台人员舞弊;使库存、定货、营业分析得到有效管理;便利商品价格变更;对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对顾客:

获得迅速、友善、正确的服务;防止结帐时出现错误,顾客可安心购物;获得

较佳的购物环境。 EAN 码 UPC 码 39 码

库德巴( Codebar )码

第三章 商品品种

一、商品品种

1、商品品种是指按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者是指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 2、商品使用价值规律

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有用性的总和。

由商品交换而产生的存在于同类商品使用价值间的社会必要标准及其对生产者的反作用,就称为商品使用价值规律。这是商品经济的规律之一。 3、商品质量、品种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求效益,就必须抓质量,上品种;

上品种,不抓质量,品种自然被淘汰; 抓质量,不抓品种,质量无法体现;

抓质量,上品种而不求效益,生产就失去了目的,质量、品种自然消亡。 如宝洁公司: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

二、商品品种发展规律

a) 商品品种新陈代谢规律

随时代的变迁、科技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的产品被淘汰,新的产品不断涌现出来。

b) 商品品种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规律

商品品种的多样性是由人们和社会需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造成的。但是商品品种的多样性不是随意的,它必须以消费需求为基础,保证商品品种规格系列和使用特性的统一。 c) 商品品种增加的趋势 d) 流行性商品的形成

第四章 商品质量和质量管理

一、商品质量的概念

商品质量是指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和隐含的要求(或需求)的程度。

二、商品质量的概念包含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商品质量的核心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商品的质量是与商品用途有关的属性参数的综合

(三)商品质量具有针对性、相对性、可变性

三、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适用性

安全卫生性 审美性

寿命和可靠性 经济性 信息性

(一)、纺织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 、材料选择适宜性 2 、组织结构合理性 3 、良好的机械性 4 、良好的服用性 5 、工艺性 (二)、食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 、食品的营养价值 2 、食品的色、香、味、形 3 食品的卫生性 ( 无毒害性 ) (三)、日用工业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1 适用性 2 耐用性 3 卫生性、安全性 4 、外观美观性 5 、结构合理性

四、 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其他因素都要通过人的因素才能起作用。 人的因素包括:

质量意识 责任感 事业心 文化修养 技术水平 质量管理水平 (二)、内部因素 (三)、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外部因 (四)、其他因素

1、质量检验与包装 2、销售服务 3、使用和保养 4、废弃处理

5、相关社会因素

五、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

(一)生产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二)动植物品种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三)植物栽培技术、动物饲养管理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六、商品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

全面质量管理(TQM):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2)国际广泛使用的条码

国际广泛使用的条码种类有EAN(商品条码)、UPC码(商品条码)、Code39码(可表示数字和字母,在管理领域应用最广)、ITF25 码(在物流管理中应用较多)、Codebar码(多用于医疗、图书领域)、Code93码、Code128 码等。

TQM全面质量管理与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

两者关系: 基础与发展 静态与动态

共同点:

1. 强调以顾客为中心,满足顾客需求。 2. 强调领导的重要性。

3. 强调持续改进,按PDCA科学程序进行。 4. 要求实行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 5. 重视评审和审核。 差异点:

1. ISO9000 标准具有一致性,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2. TQM 不局限于“标准”的范围,不间断寻求改进机会,研究和创新工作方法,

以实现更高的目标。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

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

第五章商品标准和标准化

一、商品质量标准

1、商品质量标准的概念

对商品质量和有关商品质量的各方面(如品、规格、用途、试验方法、检验方法、标志、包装、储存、运输、养护等)所做的技术规定,称为商品质量标准。

2、商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商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 商品的适用范围;② 商品的品种、规格和结构形式;③ 商品的主要性能;④ 商品的试验、检验方法和验收规则;⑤ 商品的包装、储存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 3、标准体系

为了使一定范围内的标准,建立起协调的秩序,并达到规定的功能,所应当具备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有机整体,称为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具有如下特征: 1)目的性 2)整体性 3)结构性

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结合起来的。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有层次性结构形式与程序性结构形式。 4、商品质量标准的分级

国际标准

国际区域标准

国际权威团体标准 5、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 1)认可法 2)封面法

3)完全重印法 4)翻译法

5)重新制定法 6)包括与引用法 6、我国标准的分级 1)国家标准 2)行业标准 3)地方标准 4)企业标准

7、商品标准的实施,大致要经计划、准备、实施、检查、总结这五个阶段。

二、商品标准化

1 、商品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经济秩序和社会效益的全部活动过程。

商品标准化是整个标准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商品名词术语统一化、商品质量标准化、商品分类编码标准化、 商品零部件通用化、商品品种规格系列化、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标准化、商品检验与评价方法标准化以及商品包装、储运、养护标准化等。 2、 商品标准化的形式

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存在方式,即标准化过程的表现形态。标准化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表现不同的标准化内容,针对不同的标准化任务,达到不同的目的。

商品标准化的形式主要有简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等。简

化和统一化是最古老的、初级的、一般标准化形式;而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是标准化发展的高级形式。

3、 我国的商品质量法规较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产品质量法 (2)产品责任法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有关人身安全、健康的商品质量法规

(5)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检验、认证等方面法规

第六章 商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监督

一、商品质量认证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给现代商品质量认证下的定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其它技术规范的活动。

????????

A、商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商品(产品)或服务; B、依据是特定的商品标准以及补充的技术要求; C、商品质量认证机构应是独立的第三方;

D、证明商品质量符合认证标准的标识是认证证书或认 证标志;

E、商品质量认证一般遵循自愿性原则,但关系到人们 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商品(产品)如电工产品则实施 强制性认证和监督管理

二、按认证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合格认证、安全认证以及综合认证三种。

认证方式(八类)

?????

A、型式实验:

B、型式试验加上市场抽样调查: C、型式试验加上供方抽样检验:

D、型式试验加上市场抽样调查和供方抽样检验:

E、型式试验加上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估,再加上分别对供方和市场抽样调查:

? F、只对供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和认可: ? G、批量检验:

? H、百分之百检验:

三、认证程序

?????

A、制定认证用的商品标准 B、申请

C、现场检查 D、颁发证书 E、例行监督

四、商品质量认证的作用

(1)提高供方的质量信誉以及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促进企业完善质量体系,努力提高商品质量; (3)减少社会重复检验和评定费用;

(4)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和用户利益,指导消费者选购自己满意的商品。 (5)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推动经济的发展。

五、获得认证商品的条件:

1. 商品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2. 商品质量稳定,能正常批量生产

3. 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GB/T19000-ISO9000的要求

六、商品质量认证的分类

1.按认证的范围分类。

可以分为国家认证、区域性认证和国际认证。 2.按照认证的性质分类。

可以分为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两类。

七、商品质量认证的程序

1.制定认证标准 2.申请

3.检查评价质量体系 4.产品测试 5.审查评议 6.监督检查 7.监督检验 8.监督处理

1.国内商品质量认证标志主要有

CCC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

食品包装CQC标志认证

有机食品认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

八、商品质量监督

1、商品质量监督的概念、原则、任务和意义

(1)概念:是指根据国家的质量法规和商品质量标准,由国家指定的商品质量监督机构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的活动。 (2)商品质量监督的任务和意义 A、任务:

根据国家质量法规和产品技术标准,对产品(商品)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检验,保证商品满足质量要求,实现对产品(商品)质量宏观控制,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不受损失。 B、意义

(1)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贯彻产品技术标准和有关质量法规;

(3)提高商品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开拓国际市场; (4)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5)WTO的加入给技术监督搭起更大的舞台

(3)商品质量监督的原则

A、科学性和公正性

B、统筹安排、分工协作、组织协调、服务监督 C、监督与帮助、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2、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和形式

(1)商品质量监督的种类

A、国家质量监督 B、社会质量监督

(2)商品质量监督的形式

A、抽查型质量监督: B、评价型质量监督: C、仲裁型质量监督:

3、我国商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四种,均属于抽查型质量监督。 A、国家监督检查 B、统检

C、定期监督检查

D、市场商品质量监督抽查

4、我国商品质量监督管理体制模式

我国现行的商品质量监督体系内容:技术监督系统和专业监督系统 体制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 (1)技术监督系统(2)专业监督系统

国家免检产品标志

第七章商品检验

一、商品检验和商品鉴定的概念

1)商品检验

商品检验也称商品质量检验。商品检验是商品的供货方、购货方或者第三方在一定条件下,借助某种检验手段和检验方法按照合同、标准或国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惯例对商品的质量、规格、重量、数量以及包装等方面进行检查,并作出合格与否、通过与否的判定,或为维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避免或解决各种风险损失和责任

划分的争议,便利商品交接结算而出具各种有关证书的业务活动。商品的质量检验是商品检验的中心内容,是评价商品质量优劣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2)商品鉴定

商品鉴定是指评价商品质量的全部工作。即对商品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程度作出审评和估价。具体说来,商品鉴定包括以下工作内容:根据商品的用途和使用条件,研究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及其对商品质量的影响;拟定商品的质量指标并确定检验方法;进行商品检验并确定商品质量的高低;根据实际情况,对商品发展提出可行性意见等。

3)商品鉴定与商品检验的关系

商品鉴定是评价商品质量的全部工作,而商品检验工作仅是评价和确定商品质量优劣及商品品级的工作。因此,商品检验包含在商品鉴定的范围之内,是商品鉴定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一种从属关系。

二、商品质量检验的分类

商品检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可以分成若干种类: 1)按检验方所处的位置和地位分

(1)第一方检验(2)第二方检验(3)第三方检验 2)按检验的目的分

(1)监督性检验(2)公正性检验(3)仲裁性检验 (4)评价性检验 (5)委托性检验(6)企业生产管理检验(7)验收检验 3)按检验对象的流向分

(1)国内商品检验(2)进出口商品检验 4)按检验方法分

感官检验法、理化学检验法、微生物检验法。 5)按检验时对样品的处理情况分

(1)破坏性检验2)非破坏性检验 6)按受检商品的几率分

(1)全数检验(2)抽样检验

三、商品检验的方法

1、感官检验法感官检验法,又称感官分析法、感官检查法和感官评价法,它是用人的感觉器官作为检验器具,对商品的色、香、味、形、手感、音色等感官质量特性,在一定条件下作出判定或评价的检验方法。 按感受器官分

按感受器官分有视觉检验法、听觉检验法、味觉检验法、嗅觉检验法、触觉检验法,可以单一使用,多数是混合使用,统称感官检验法。

实例

(1)茶叶的色、香、味、形 (2)白酒的色、香、味

(3)日用工业品和服装的外形

2、理化检验法 3、微生物检验法

四、1、商品品级与商品分级的概念

商品品级是依商品质量高低所确定的商品等级。根据商品质量标准(包括实物质量标准)和实际质量检验结果,将同种商品区分为若干等级的工作,称为商品分级。 商品品级通常用等或级的顺序来表示,其顺序反映商品质量的高低,如:一等(级)、二等(级)、三等(级)或甲等(级)、乙等(级)、丙等(级)、丁等(级)。我国国家标准 GB/F12707-91 《工业产品质量分等导则》,规定了我国境内生产和销售的工业产品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原则。它将工业产品的实物质量,原则上按照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一般水平和国内一般水平分为三个档次,相应地划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综合反映我国工业产品质量水平,有助于推动技术和管理进步,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质量提高。

2、商品质量等级的确定

主要依据商品的标准和实物指标的检测结果。由行业归口部门统一负责。优等品和一等品等级的确认,须有国家级检测中心、行业专职检验机构或受国家、行业委托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实物质量水平的检验证明。合格品由企业检验判定。

商品种类不同,分等(级)的质量指标内容也不同。例如,粗、精纺呢绒是按实物质量、物理指标、染色牢度和外观疵点四个大项综合定等;茶叶按其感官质量指标分级;食糖按其主要成分(蔗糖)含量和杂质含量分级;乳和乳制品则同时按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进行分级。对每种商品每一等级的具体要求和分级方法,通常在该商品标准中都已规定。

商品分级工作,既有利于促进生产部门加强管理,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也有利于限制劣质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并且便于消费者选购商品。此外,商品分级还有利于物价管理和监督。

3、商品分级方法

1)百分法 2)限定法

(1)限定记分法

(2)限定数量与程度法

四、假冒伪劣商品

1)假冒伪劣商品的含义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关于严厉惩处经销伪劣商品责任者意见》的通知精神,伪劣商品是指生产、经销的商品,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质量、性能达不到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或冒用、伪造商标、优质产品标志、认证标志、生产许可证,或失去了使用价值的物品。就是说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品体和它的有形或无形附加物存在着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假商品:内质与名称不符,以假称真。

冒牌商品:假冒他人产品的产地、厂名或者代号。

劣质商品:主要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影响正常使用。

假冒商标:在同一种或者类似的商品上,有意使用他人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有意使用他人的认证标志,侵犯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和知识产权。擅自制造或销售他人的注册商标。

2)假冒伪劣商品的范围(包括六项) (1)商品失效和变质;

(2)不安全和对人身健康有危害的商品; (3)商品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

(4)冒用优质或认证标志和伪造许可证标志的商品; (5)掺杂使假、以假充真或以旧充新的商品;

(6)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生产、销售的商品。

3)经销下列商品,经指出不予改正的,即视为经销伪劣商品 (1)无检验合格证或无有关单位允许销售证明的商品;

(2)不用中文标明商品名称、生产者和产地(重要工业品未标明厂址)的商品; (3)限时使用而未标明失效时间的商品;

(4)实施生产(制造)许可证管理而未标明许可证编号和有效期的商品;

(5)按有关规定应用中文标明规格、等级等主要技术指标或成份、含量而未标明的商品;

(6)高档耐用消费品无中文使用说明的商品;

(7)属处理品(含次品、等外品)而未在商品或包装的显著部位标明“处理品”字样的商品;

(8)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而未标明有关标识和使用说明的商品。 其中“所标明的指标与实际不符”具有广泛的含义,包括按规定应该标明的规格、等级、成份、含量及主要的技术指标等。“高档耐用消费品”是指使用时间较长、价格较贵的商品。

4)国家关于禁止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法律和法规 (1)《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 (2)《标准化法》; (3)《计量法》; (4)《民法通则》; (5)《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 (6)《食品卫生法》; (7)《药品管理法》; (8)《商标法》; (9)《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罪犯的决定》; (10)《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 (11)《广告管理条例》; (12)《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 (13)《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暂行条例》; (14)《种子管理条例》; (15)《国务院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 (16)《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条例》; (17)《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 5)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经销的商品

(1)机械电子工业部等单位公布的机械工业 1—11 批淘汰产品;

(2)卫生部(82)卫药字第 21 号文件公布淘汰的 127 种药品; 6)国务院规定废除和禁止使用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 (1)度器有:英制尺,公制、英制并刻尺、市制尺;

(2)衡器有:十六两秤、司马秤、管式弹簧秤、市制秤、拉带式架盘天平; (3)量器有:波梅表(比重计)、市制升。

7)“经销伪劣商品”与“视为经销伪劣商品”在性质上不同

5、识别伪劣商品的一般方法

1)看商品外包装的标志和标记 2)看装潢

3)看特有标记 4)看厂名

5)看商品包装封口

6)注意售货企业的可信度。

本章小节

商品检验是商品鉴定的一个组成部分。商品质量检验是评价商品质量优劣的最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商品检验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分类,有若干种分类方式。

抽样检验是目前检验产品质量的惟一经济而又切实可行的有效办法。抽样方法很多,但随机抽样法是众所公认最为合理,并为世界广泛采用的方法。

商品质量检验方法一般可分为三大类:感官检验法、理化检验法、微生物检验法。

商品质量等级的确定主要依据商品的标准和实物指标的检测结果。商品分级的方法有百分法和限定法两类。

假冒伪劣商品的商品体和它的有形或无形附加物存在着与事实不符的情况。

第八章商品的包装

一、 商品包装的概念

商品包装的概念与性能

商品包装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二、商品包装的功能

商品包装在从商品生产领域转入流通和消费领域的整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有:保护功能、容纳功能、便利功能和促销功能。 1)保护功能

保护商品使用价值是包装的最重要功能。避免商品在运输、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发生物理、机械、化学、生物等变化,造成商品损失、损耗。

2)容纳功能

包装的第二个功能是容纳。特别是许多商品本身没有一定的集合形态,如液体、气体和粉状商品,依靠包装器材的容纳才具有特定的商品形态,没有包装就无法运输和销售。 3)便利功能

商品包装的便利功能是指包装为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转移提供的一切方便,其内容主要包括:方便运输、方便装卸、方便储存、方便分发、方便销售、方便识别、方便携带、方便启闭、方便使用、方便回收、方便处理等。 4)促销功能

包装特别是销售包装,是无声的推销员,在商品和消费者之间起媒介作用,通过美化商品和宣传商品,使商品具有吸引消费者的魅力,引起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欲,从而促进销售。

三、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类

以包装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为分类标志,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1)运输包装

运输包装是指用于安全运输、保护商品的较大单元的包装形式,又称为外包装或大包装。例如,纸箱、木箱、桶、集合包装、托盘包装等等。运输包装一般体积较大,外形尺寸标准化程度高,坚固耐用,广泛采用集合包装,表面印有明显的识别标志,主要功能是保护商品,方便运输、装卸和储存。

(2)销售包装

销售包装是指以一个商品作为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形式,或若干个单体商品组成一个小的整体销售包装,亦称为个包装或小包装。销售包装的特点一般是包装件小,对包装的技术要求美观、安全、卫生、新颖,易于携带,印刷装潢要求较高。销售包装一般随商品销售给顾客,起着直接保护商品、宣传和促进商品销售的作用。同时,也起着保护优质名牌商品以防假冒的作用。

四、商品包装的技术要求

商品包装技术是指包装操作时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从多个角度来考察,合理商品包

装应满足多方面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包装应妥善保护内装的商品

2)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应当安全无害

3)对包装容器的内容物要有贴切的标志或说明 4)包装的容量适当

5)包装内装商品外围空闲容积不应过大 6)包装费与内装商品相适应 7)包装要便于废弃物的治理

1、商品运输包装的功能

1)经济合理功能 2)保护功能 3)方便功能 4)传达功能

2、商品运输包装的技术方法

1)一般防破损保护技法

(1)捆扎及裹紧技法2)集装技法(3)选择高强保护材料保护技法 (4)对松泡产品进行压缩体积技法 2)缓冲包装技法

(1)全面缓冲填满加固包装法

(2)部分防震包装(部分缓冲)方法 (3)悬浮式防震包装(悬浮式缓冲)方法 (4)模盒包装法

(5)就地发泡包装法 3)防潮包装技法 4)防锈包装技法

(1)防锈油防锈蚀包装技术 (2)气相防锈包装技术 5)防霉包装技法

(1)选用抗菌性强的材料 (2)使用防霉剂 6)集合包装技法 (1)集装箱 (2)集装托盘 (3)集装袋 7)危险品包装技法

3、商品销售包装的技术方法

1)泡罩包装技法2)收缩包装技法3)拉伸包装技法4)贴体粘合包装技法 5)真空包装技6)充气包装技法7)脱氧包装技法 8)无菌包装技法

本章小节

商品包装质量具有双重属性特点。

包装材料、包装技法、包装结构造型和表面装潢是构成包装实体的四大

要素。商品包装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功能、容纳功能、便利功能和促销功能。按包装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为分类标志,商品包装可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

商品运输包装的主要技术方法:一般防破损保护技法、缓冲包装技法、防潮包装技法、防锈包装技法、防霉包装技法、集合包装技法和危险品包装技法。

销售包装结构由包装材料、造型、技法、装潢四大要素组成。商品销售包装的技法有泡罩包装技法、收缩包装技法、拉伸包装技法、贴体粘合包装技法、真空包装技法、充气包装技法、吸氧剂包装技法、无菌包装技法等。

包装标志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图形标志和文字标志两种;按内容和作用分为四种:运输收发货标志、储运图示标志、危险货物包装标志和国际海运标志。商标按有无防伪功能可分为传统商标和防伪商标。

第九章 商品储运和养护

一、商品储运期间的质量变化

1、商品的物理机械变化

(一)挥发(二)溶化(三)熔化(四)渗漏(五)串味(六)沉淀 (七)沾污(八)破碎与变形 2、商品的化学变化

(一)分解、水解(二)氧化(三)老化(四)腐蚀 3、商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他生物引起的变化

(一)呼吸作用 (二)后熟作用 (三)胚胎发育(四)发芽和抽苔 (五)霉腐 (六)发酵 (七)虫蛀、鼠咬

二、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及其控制

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 (一)空气中的氧 (二)日光

(三)微生物 (四)空气温度 (五)空气的湿度

(五)卫生条件与仓库害虫 (六)有害气体

三、商品养护的技术方法

储存商品的霉变腐烂的防治技术 (一)霉腐微生物的生长条件

1.水分和空气湿度:多数霉菌生长的最低相对湿度为80%—90%。

2.温度:霉腐微生物大多是中温性微生物,其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 。 3.光线:大多数霉腐微生物在日光直射1—4小时即能大部分死亡。

4.空气成分:通风可以防止部分商品霉腐,但主要是防止厌氧型微生物引起的霉腐。 (二)商品霉腐的原理

1.易霉腐的商品及霉腐特征 (1)糖为主要成分的商品

属于这类商品的主要有棉麻织品、纸张、竹木、食品、果蔬等商品。 (2)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商品

属于遮类商品的主要有丝织品、毛织品、毛皮制品、皮革制品、皮胶、骨胶等,

它们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天然蛋白质。 (3)其他有机物的商品

橡胶、塑料以及一些日用化学品、工艺美术品、文娱体育品等,都含有大量的

适宜于霉腐微生物生长的有化合机物,一旦温湿度适宜,微生物就会在上面生长繁殖,从而对商品质量产生严重破坏。 2.商品霉腐过程

(1)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2)酶及酶的作用 (3)商品霉变过程

(三)商品霉腐的防治方法 1.加强库存商品的管理 (1)加强入库验收。

(2)加强仓库温湿度管理。 (3)选择合理的储存场所。 (4)合理堆码,下垫隔潮。 (5)将商品密封储存。

(6)做好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 2.化学药剂防霉腐 3.防霉的其他方法 (1)气调储藏防霉。 (2)紫外线防霉。 (3)微波防霉。 (4)红外线防霉。 (5)低温储防霉。 (6)干燥防霉。

二、金属商品的锈蚀防治技术 (一)金属锈蚀的基本原理 1.化学腐蚀 2.电化学腐蚀

(二)影响金属商品锈蚀的主要因素 1.金属生锈的内在因素 (1)金属本身不稳定 (2)金属成分不纯 (3)金属结构不均匀

2.影响金属生锈的外界因素 (1)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2)空气温度的影响 (3)腐蚀性气体的影响 (4)空气中杂质的影响 (三)金属商品的防锈技术 1.控制和改善储存条件 2.涂油防锈 3.气相防锈

4.可剥性塑料封存

三、储存商品的虫害防治技术 (一)仓库害虫的主要来源 1.由商品或包装带入

2.商品和包装在加工或储存过程中感染害虫 3.库房不卫生

4.库外害虫侵入仓库

(二)仓库害虫的生活特性 1.耐干性 2.耐热耐寒性 3.耐饥性 4.食性广而杂 5.繁殖能力强

(三)仓库害虫的防治技术 1.仓库害虫的预防

要杜绝仓库害虫的来源和传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搞好清洁卫生,使害虫无藏身之处,库外三不留(不留垃圾、不留杂草、不留污水),

库内墙壁梁柱无缝隙。

(2)对入库商品严格检查验收和处理,防止带虫或虫伤商品、商品包装及工具器材等

进入仓库。

(3)做好库房消毒工作,空仓可用消毒杀菌药剂等喷洒、熏蒸杀菌消毒。对已被害虫

感染的商品、器材、包装、库房等认真处理,做好消毒工作。 2.仓库害虫的药物防治

(1)驱避剂 (2)熏蒸剂 (3)胃毒剂和触杀剂 四、储存商品的老化防治技术 (一)商品老化的内在因素

1.高分子化合物分子组成与结构的影响 2.其它添加剂组分的影响 3.组分中杂质的影响 4.加工成型条件的影响 (二)商品老化的外部因素 1.阳光

2.空气中的氧气 3.温度的变化

(三)商品防老化的方法

1.改变高分子化合物的工艺配方 2.添加助剂。 3.表面处理。

4.加强管理、严格控制仓储条件

商品储运期间的质量变化主要有物理机械变化、商品的化学变化、商品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他生物引起的变化。 影响商品质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空气中的氧、日光、微生物、空气温度、空气的湿度、卫生条件与仓库害虫、有害气体。商品霉腐的防治方法:加强库存商品的管理、化学药剂防霉腐、气调储藏防霉、紫外线防霉、微波防霉、红外线防霉、低温储防霉、干燥防霉。

第11章商品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性商品的概念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性商品是指在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及废弃的全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损害极小,并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再回收的商品。

2)可持续发展性商品与普通商品相比的三点明显区别 (1)绿色的商品标志 (2)优良的质量品质 (3)不危害人体和环境

二、绿色商品

按用途可分为绿色食品、绿色纺织品、绿色家用电器、绿色日用工业品和绿色包装等。

三、商品与环境

环境广义上是指研究主体周围的情况和条件。如果研究的主体是人,那么环境是指人周围的情况和条件;如果研究的主体是商品,那么环境是指商品周围的情况和条件。其周围的情况和条件,分为自然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因此,广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商品和环境处在同一个系统之中,彼此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系统效应问题。

人类生产商品,其过程和产物,直接或间接地改变着环境。反过来,环境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商品的再生产。这些同研究主体发生关系的各种直接和间接因素都是构成环境的要素。我们重点研究的是这一系统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当今世界所公认的环境问题,主要围绕商品生产和消费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环

境污染问题,一是自然环境破坏问题,即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与所造成的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问题,例如,过度地砍伐森林、开垦荒地、过量采水、滥垦草原等所引起的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和盐碱化、资源枯竭、物种濒危或灭绝、地面沉降等现象;二是环境污染问题,即人类在商品生产、 消费活动中释放的各种过量的排放物、废弃物得不到吸收和净化,从而毒化和污染了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恶化。例如,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噪声污染等。

本章小节

商品经济活动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平衡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掠夺失衡发展”阶段,第三阶段是“可持续发展”阶段。 可持续发展性商品的概念是一种全新的商品发展观,是在原来发展商品的文化观的基础上加入了生态观内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传统的商品发展观相比,强调了商品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俗称绿色商品、生态商品。绿色标志是指印在产品或包装上,用以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标准的一种图形标记。

绿色商品按用途可分为绿色食品、绿色纺织品、绿色家用电器、绿色日用工业品和绿色包装等。

资源与商品的根本区别在于,资源只有经过劳动加工才能成为商品,人类发展商品经济离不开资源,人类的生产、生活依靠资源。在资源保护、资源开发和资源利用上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方式,为人类的永续健康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在人类、商品、环境、资源的复杂系统之中,人类为了生存,以商品为中心,商品与人类、商品与资源、商品与环境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使人类周围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地动态变化之中,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2章 新产品的开发

一、 新产品的概念

对于新产品的概念,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规定。有的国家规定得比较宽松,即凡是对原有产品有所改进,都当作新产品来看;而有的国家则规定得比较严格,把新产品的设计、制造、生产,当作一个国家技术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

我国规定: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对老产品有明显改变,或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从而显著提高产品的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上市产品称之为新产品。

同时还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首次研制并生产的新产品为国家级新产品;在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第一次研制并生产的新产品为地区级新产品。新产品必须是经过正式生产并投入市场受到顾客欢迎的产品。

二、 新产品的分类

1)按更新的程度分 (1)全新型新产品

(2)更新换代型新产品 (3)改进型新产品 (4)仿制型新产品 2)按层级分

(1)世界级新产品 (2)国家级新产品 (3)地区级新产品

3)按商品出现的连续性分 (1)非连续性新产品 (2)连续性新产品

三、新产品开发亟待解决的问题

1)新产品开发周期过长

2)有些高新技术新产品得不到推广和应用 3)中小企业缺乏新产品开发资金

4) 缺乏“中试”所需的足够设备和原材料投入

5)企业缺乏配套的技术人才,难以形成新产品攻关力量 6)不少技术人员不了解市场,不少管理人员不懂技术

四、 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1)实行倾斜的价格和税收政策

2)吸引外资,实行鼓励技术进步的引进政策

3)要从政策上扶持高校、科研和企业联合的进一步发展 4)在经济上保证开发新产品的资金来源] 5)搞好新产品开发的管理工作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hi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