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专题3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A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21 08:3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高考地理全国用二轮讲义:专题3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A 含答案 专题三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第1讲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重要考点1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影响

1.不同地形类型对聚落的影响

在进行交通线路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交通线路的选线原则可总结如下图所示:

疗养院与医院的区别以及环境因素对疗养院选址的影响

严格地说疗养院应属于医疗机构,而并非属于医院,它们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医院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和特殊的社会人群,通过医务人员应用医学科学技术作为服务的主要手段,诊治病人,照护病人,为病人提供综合服务。而疗养院则是运用疗养因子为基础的,在规定的生活制度下专门为增强体质、疾病疗养、康复疗养和健康疗养而设立在疗养地(区)的医疗机构。疗养院具有的特点是由其疗养因子和主要应用范围所决定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1.设院地址不同

疗养院一般设在具有某种天然疗养因子的、自然环境比较清静优美的疗养地(区),而医院一般设在城镇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或厂矿企业事业单位比较集中的地区。

2.收住对象不同

3.设备条件不同

4.主要手段不同

疗养院应用疗养因子(包括自然疗养因子和人工理化因子)作为主要手段,并采用把疗养因子与医疗技术、心理卫生、生活服务融为一体的整体综合性疗养方法,而医院则是以药物、手术、放疗、免疫基因、心理等为治疗手段的。

5.管理方式不同

疗养院既不同于以治疗为主的医院,也不同于以康复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康复医院,它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防病治病作用的自然疗养因子;二是具有优美的景观和安静的环境;三是在上述两条件的基础上制定收治疗养者所必需的科学疗养制度,并付诸实施。

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T110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 )

A.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

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

D.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

(2)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利,风景好

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

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

D.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

解题流程

我的解答(1)D (2)A

技法点拨

1.交通线建设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的分析方法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很多,应主要从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进行分析,

具体见下图所示:

就地形而言,山地地区地形起伏大,坡陡谷深,修建铁路或公路的工程难度大,需要开凿隧道或架设桥梁等,工程量大,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多,建设成本高,且道路建设过程安全隐患多;线路投入使用后维护成本较高。

2.不同区域公路线的区位选择方法

(1)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如

沼泽地、陡崖、地质灾害多发区等。

(2)山区公路受地形影响很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呈“之”字形,避开陡崖、陡坡。

(3)平原地区的公路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和水利设施的关系。

(4)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工程量最小)、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考查角度1河道地形对航运的影响

[2017·福建质检]下图示意长江下游镇江和畅洲汊道河势。右汊是主航道,船舶日流量峰值超过3 000艘次,水上交通事故频发。近40年来,上游来水的右汊分流比由75%下降至25%。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中,最适合建航运码头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目前,右汊仍作为主航道的原因是( )

A.左汊水速较快 B.右汊径流量较大

C.右汊水深较深 D.左汊有江豚栖息

(3)下列减少右汊交通事故发生的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

A.修建右汊护岸工程 B.改左汊为主航道

C.在左汊修拦水大坝 D.疏浚右汊滩区

答案(1)C (2)D (3)D

解析第(1)题,从水域条件看,港口适合建设在水域较深的地方,以满足船舶出入和停泊的需要。结合图中10 m等水深线的分布可知,甲处、丙处较深;因右汊河道是主航道,船舶来往频繁,故排除位于左汊的甲处,C项正确。第(2)题,由图可知,河道的左汊分布有江豚栖息区,频繁的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的栖息环境,进而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第(3)

题,根据图文材料可知,右汊目前的来水量较少,且水深较浅,影响航行安全,水上交通事故多发。故减少右汊交通事故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右汊航道的深度和宽度,可采取疏浚右汊滩区的措施保障通航安全。

考查角度2港口区位条件分析

[2016·北京高考]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下图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图。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所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下题。

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

答案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小;靠近罗讷河口,腹地广阔;依托马赛市,提供人、财、物支持等。

解析可从自然方面分析其筑港条件,包括港区的地形条件、水域的航行和停泊条件,然后结合经济腹地、依托的城市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重要考点2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距离乌鲁木齐市区西南约120公里处。被誉为“固体水库”的冰川对河川径流起着重要的补充和调节作用,是干旱区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源”。

(1)退缩科学家们在分析了天山冰川近50年的冰川区气象、冰雪粒特征、冰川温度、冰川物质平衡、冰川水文、冰川末端位置、冰川面积和冰川厚度等观测资料后发现,天山冰川在表面雪粒特征、成冰带、冰川温度、面积、厚度及末端位置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均与气温升高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升温,使1号冰川退缩加速,冰川融水径流量也呈加速增大趋势。

(2)旅游由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距离乌鲁木齐市相对较近,加之沿途公路景色优美,来此探险、旅游者给1号冰川带来了很大的环保压力。1号冰川正在受到人为污染,丢弃的塑料餐盒、饮料瓶、食品包装袋、牙膏袋、烂皮鞋等历历在目。人工采集大量的冰川

水作为饮料上市,可能使冰川失去生态平衡而萎缩。

(3)保护遏制天山1号冰川加速消融趋势,建立1号冰川保护区域,全力保护1号冰川及区域内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加大执法力度,督促矿产企业加强污染源控制,关停区域内所有矿点,对冰川附近的216国道限行,加强区域人员管理,严禁游客进入,多举措治理采挖雪莲、红景天、虎耳草等珍贵野生植物的行为。为保护乌鲁木齐水源地不受污染,禁止游客游览天山1号冰川。

阿尔金山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北部。下图为1960~2010年该山冰川面积及年平均气温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阿尔金山在1960~2010年冰川面积及年平均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川面积明显增加

B.年平均气温波动下降

C.冰川面积变化与年平均气温的变化无关

D.可能与其他地区环境变化有关

(2)造成这种变化的地理现象还可能会引起( )

A.人口向温暖地区迁移

B.人口向干旱地区迁移

C.很多地区气候变化无常

D.当地冬季不再出现寒冷天气

解题流程

我的解答(1)D (2)C

技法点拨

系统分析法全面认识全球气候变暖

(1)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全球气候的变化包括温度和水分两大方面,干冷、干热、湿冷、湿热的交替变化有其自身的演化规律。全球气候变暖只是全球气候演化的某一阶段性特征。复习过程着眼点在于人为原因的分析。牢牢把握住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两大原因,即大规模伐林导致植被吸收CO2能力降低,同时,人类生产、生活燃烧矿物燃料大量释放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

(2)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从自然环境(地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变化、海洋环境—海平面和海洋生物的变化)和人类社会(工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两大方面分析。针对题目考查方向不同,思维重点也不同。

考查角度1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

[2017·河南中原名校质检]某地理研究小组预计2030年我国的农作物熟制会发生如下表变化。读表回答(1)~(2)题。

(1)

A.臭氧层空洞变大B.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南方自然灾害增多D.全球降水量增大

(2)按照该小组的研究,下列现象2030年可能出现的是( )

A.我国1月0 ℃等温线南移

B.内蒙古高原适宜生长季延长

C.长江三角洲变大

D.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减轻

答案(1)B (2)B

解析第(1)题,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使我国农作物熟制北界北移。故选B。第(2)题,由于温度升高,热量条件改善,我国1月0 ℃等温线北移;内蒙古高原适宜生长季延长;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长江三角洲将变小;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以及蒸发量变大,使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加剧。故选B。

考查角度2冰川变化的综合分析

[2017·成都诊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是我国积雪、冰川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新疆冰雪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图一为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区1960~2010年气温、降水、冰川零平衡线(冰川零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和消融区的界线,在零平衡线上,冰川的积累和消融达到平衡)和冰川面积变化图。图二为该冰川2001年和2006年夏季景观图。

(1)简述该地区1960~2010年气候、冰川变化特点,并分析冰川变化的原因。

(2)新疆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试分析气候变化对其流量和汛期的影响。

(3)有人认为气候变化将对新疆绿洲农业产生有利的影响,也有人持相反观点。你支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气候变化特点:气温、降水波动(逐渐)上升;冰川变化特点:冰川零平衡线高度波动(逐渐)上升(冰川退缩或冰川后退),面积减小。原因:气温升高,冰川融化量增加;气温升高使降雪量减少,冰川补给量减少;降雪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下降,使冰川吸收太阳辐射量增加,冰川融化量增大。

(2)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水量增大,汛期(夏季)水量增大;≥0 ℃时间增长,冰川融

化时间增长,河流汛期增长。

(3)以下两种观点只能答一种,如答两种,则以第一种观点为准。

有利影响:气温增高,农作物生长期延长,低温冻害减少;降水和冰川融水增多,灌溉水源增加。

不利影响:气温增高,冰川融化量增大,冰雪洪水(融雪洪水)增多;冰川退缩,水资源减少,干旱加剧;蒸发增大,土壤盐碱化和土地沙漠化加剧。

解析第(1)题,该地区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读图可知,从气温变化来看,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从降水来看,基本为波动上升趋势。而冰川变化包括冰川面积及冰川零平衡线高度的变化。结合图示不难判断,该地冰川面积减少,冰川零平衡线高度基本呈升高趋势。原因主要从冰川的消融以及形成两方面考虑。从冰川形成来看,面积减少意味着固体降雪量减少,而融化量增多,融化量增多主要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第(2)题,气候变化对河流流量和汛期的变化主要从气候变暖对冰雪融化的影响角度考虑。由于气温升高,融化量增大,汛期流量大,且由于气温升高,持续融化时间增长,导致汛期延长。第(3)题,气候变化将对新疆绿洲农业产生的影响属于开放性题目。从有利方面来看,全球变暖使得积温增加,农作物生长时间延长,寒潮影响降低,同时由于冰雪融化量增大,水源更加充沛,有利于农业发展。不利影响有气温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大,导致融雪性洪水频率增加,水资源总量减少,加强气候干旱程度,容易发生土壤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2017·广东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1)~(3)题。

(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

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

(3)适合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 )

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

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

答案(1)C (2)C (3)A

解析第(1)题,依题意,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说明该地自然修复能力差;依材料信息“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可知,自然修复能力差的原因是山体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故C项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退台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有利于汇集雨水,故C项正确。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山是废弃石灰岩矿山,具有坡度大、涵养水源能力差的特点;这说明该山体水资源短缺,土壤贫瘠,因而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点,故A项正确。

地形与人类活动

(1)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向一传统聚落的形成

[2017·福建质检]聚落是一种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包含民居及其周边地理环境。中国传统聚落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四川盆地东部宝胜村就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下图示意宝胜村聚落。据此完成1~2题。

1.传统聚落发展过程中,优化聚落空间布局的基本出发点是( )

A.增加耕地面积 B.控制人口增长

C.提高生活品质 D.改善交通条件

答案 C

解析依材料信息“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可知,该聚落空间布局有利于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品质,故C项正确。

2.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宝胜村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

A.收集生活污水 B.汇聚坡面径流

C.增加大气降水 D.预防洪涝灾害

答案 B

解析图中没有体现收集生活污水,故排除A项;汇聚坡面径流有利于合理利用地表水资源,图中池塘具有该功能,故B项符合题意;大气降水主要与自然条件有关,聚落布局对大气降水基本没有影响,故排除C项;依题意,“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预防洪涝灾害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

考向二地形与农业

[2017·湖南湘潭模拟]我国某村庄原来低于25°的坡地(65 hm2)全部栽种黄烟,大于25°的坡地开垦了10 hm2的玉米田。近年来,该村庄为了继续陡坡耕地种植,逐步推广了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每隔4 m沿等高线高密度种植双行生长快、耐刈割、萌蘖力强的木本固氮植物,农作物及其他经济植物种植在篱间带上;当植物篱长至1 m左右时,从距地面30~50 cm处刈割。下图示意该村庄目前植物篱模式下农业发展流程。读图,完成3~4题。

3.该村庄陡坡耕地需要继续种植的原因是( )

A.科技进步,农业受自然条件制约减弱

B.气候温热多雨,洪涝灾害频繁

C.可耕作土地不足,难以满足农业需求

D.畜牧业规模缩小,饲料需求减少

答案 C

解析该村庄陡坡耕地需要继续种植,说明可耕作土地不足,难以满足农业需求,故C 项正确。

4.推广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的影响是( )

A.植物篱与农作物争光,作物产量和生活燃料供应减少

B.25°以下坡耕地直接土地产出效益明显增加

C.坡耕地稳定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带动畜牧业发展

D.水土流失减弱,培肥作用增强,土壤肥力上升

答案 D

解析推广等高固氮植物篱技术,在陡坡增加植被覆盖,有利于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的肥力,故D项正确;作物产量和生活燃料供应增加,故A项错误;25°以下坡耕地经过综合发展,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故B项错误;大于25°坡耕地主动退耕还草,带动畜牧业发展,故C项错误。

考向三地形与交通选线

[2017·山西临汾一中模拟]2017年春节小长假期间,湖北省兴山县古夫镇至昭君大桥的“水上公路”(如图所示)累计接待游客达9万人次。该条公路是兴山县连接G42沪蓉高速宜(昌)巴(东)段的重要通道,线路总长10.9千米,其中有4.4千米建在三峡库区香溪河

和古洞口二级电站水库之上,故得名“水上公路”。据此完成5~6题。

5.该快速通道修建成“水上公路”,主要目的在于( )

A.减少建设成本 B.避免破坏山林

C.减少占用耕地 D.缩短出行路程

答案 B

解析“水上公路”建设成本高;公路建在水上,可以避免对山林的破坏;这里是山区,修路基本不占用耕地;建“水上公路”不会缩短出行路程。

6.该段公路( )

A.易造成河流堵塞

B.修建时应优先考虑缩短线路长度

C.桥梁高度要考虑洪水位

D.建在河道最深的地方

答案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公路与河谷的走向基本一致,因而不易造成河流堵塞;在山区修建交通线路不应优先考虑缩短线路长度;出于安全性考虑,必然首要考虑洪水威胁;河道最深处安全隐患大。

时间:50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后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

意。)

[2017·南京、盐城一模]读巴蜀某古镇布局图,完成1~2题。

1.图一中可以看见图二景观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由图一中等高线可知,该古镇北部和东部高,支流发源于北部山区,自北向南流入古镇南部的大江;图二景观中自南向北分别可见大江、古镇、山脉等,因此观测视角应位于该古镇的东南部,即②处,故B项正确。

2.影响该古镇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泥石流 C.滑坡 D.寒潮

答案 C

解析巴蜀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距海远,台风难以到达,且由于地形(四面环山)原因,受寒潮影响小。同时古镇没有处在河谷之中,河道通畅,受泥石流的影响较小。由图中等高线可知,该古镇依北侧山地而建,极易受到降水影响使山地土层、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发生滑坡现象。

[2017·湖南郴州质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铁路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新建铁路线选线时主要考虑了( )

A.地形因素、城市分布 B.河流分布、技术因素

C.城市分布、技术因素 D.城市分布、河流分布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新建铁路线与原有铁路线相比连接更多的城市,并且尽量选择地势低平的地方。

4.对图示铁路段威胁较大的自然灾害是( )

①大风、沙尘暴②滑坡、泥石流③暴雨、洪水④雪灾、雪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图示地区为云贵高原;图中铁路段地形崎岖,降水较多,多暴雨、洪水,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5.图示区域( )

A.森林资源丰富 B.气候终年严寒

C.水陆交通便利 D.城市化水平高

答案 A

解析图示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森林资源丰富。

下面图甲为某区域地形图,图乙为该区域宅基地轮廓图。读图完成6~8题。

6.对图示区域影响不大的自然灾害是( )

A.沙尘暴 B.台风 C.地震 D.海啸

答案 A

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位于日本,此处位于地震带上,且会受到台风、海啸的影响,而沙尘暴对该区域影响不大。

7.在R地选址建城的可能原因不包括( )

A.地势平坦 B.有河流经过

C.没有霜冻 D.土层深厚

答案 D

解析地形、河流、气候是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R地地势平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不会出现霜冻;由等高线分布特征可知R地可能有河流经过,这些条件均有利于建城。土层深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对选址建城影响不大。

8.图乙中宅基地轮廓呈舟状的作用及图乙中箭头的指向分别可能为( )

①抵御大风②抵御洪水③西北④东南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该区域降水多且集中,易发洪水,再结合轮廓的形状可判断,宅基地轮廓呈舟状的作用应该是防洪。由等高线分布可知,R地西北部可能分布有河流,推测洪水可能来自西北方向,故箭头指向东南。

[2017·重庆模拟]超过165个国家的代表于当地时间2016年4月22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协议《巴黎协定》。当天,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作为习近平主席特使在协议上签字,大家的目标是将全球气温升高的幅度限制在2 ℃以内。以下是北京和纽约的气候统计图表。据此完成9~11题。

9.全球气候变暖对纽约气候的影响最可能是( )

A.1月极端低温经常出现B.年降水量明显减少

C.转变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沿海低地被淹没

答案 A

解析题干要求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纽约气候的影响,故D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极端天气增加,冬季极端低温和夏季极端高温的天气会增加,A正确;导致降水变率增大,但不会改变气候类型,B、C错误。

10.导致纽约与北京降水不同的因素不包括 ( )

A.洋流 B.大气环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h6l.html

Top